语文(心得)之探寻语文学科之道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探寻语文学科之道

语文论文之探寻语文学科之道 ‎ ‎  从事语文教学已经有七、八年的光景,但近日越来越觉得不会教语文了。回想刚上班时,是跟着师傅走,进入模仿教学阶段;后来似乎知道了怎么教语文,进入了独立教学阶段;现在的我进入反思教学阶段,要认真想想究竟如何教语文。‎ ‎  第一,注重语文实践 ‎  多次地听课、磨课、读书、思考让我不断触摸学科本质,让我知道了语文教学的最终指向和语文课程的本质就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这并不单纯是上课时进行读写结合练习,福建师范大学潘福新和教授在他的专著《语文:表现与存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写作本位阅读教学”理论,它与“注重显性写作的读写结合阅读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个是阅读本位,一个是写作本位。阅读本位的教学目标往往是放在选文中的读懂、理解、欣赏上,写作部分常常是次要的,局部的,以阅读来带动写作;而写作本位阅读教学则主要考虑的是选文中哪一点对学生的写作最有益,如何将文本的秘妙转化为他们对写作奥妙的领悟,对写作技能的掌握,自始至终贯彻着阅读指向写作的目标。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指向、归宿,阅读服务于习作。例如昨天集体备课《聪明的小高斯》时,始终围绕“文”是如何“载道”的这一核心目标,研究怎么将小高斯的“聪明”‎ 这一特点写出来的。继而,揭开通过和老师、同学的两次对比,学习环境的介绍等,一次次地揭开作者写作的秘密,画出写作的逻辑图,然后让学生进行仿写,注重语文实践。‎ ‎  第二,做到一课一得 ‎  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善于取舍,做到一课一得。要知道文本的核心价值在哪,找到了这篇文本的核心价值所在,也就找到了教学终点。教学起点一定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那么从起点到终点,老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搭建几个台阶,抓住语文学习的大目标,不忘紧扣“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踏上台阶到达终点。涉及具体的课文,需要我们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确立相对集中的,切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目标。目标要做到集中简洁。“伤其十指,不如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当然,目标集中并不意味着学习过程就一定单调,在教学预设时,要充分考虑每个环节的多功能性,尽力做到“以一当十”,努力让每个教学环节都显得丰富。比如,上学期上《读海》一课,导入时我运用了联想的教学策略,让孩子听海浪声进行联想,不仅创设情境,把孩子们一下带到了大海边,通过联想还让他们知道写诗离不开具体事物。然后又运用了听读的教学策略,听老师朗读课文,听听诗人是怎样读海的?不仅给孩子在朗读上起到示范,也进行了听读训练。‎ ‎  第三,激发语文兴趣 ‎  学习语文和学习其他的学科都是一样的,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就像推销员卖商品一样,讲究营销策略,让所教的语文学科在孩子这个市场中大卖,热卖,而不是强买强卖。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去学习,不亦乐乎地去学习。所以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往往是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只有点燃它心中想学的小火苗,就不怕他学不好。写作教学是语文学科中比较让老师和学生头疼的一项,在培养孩子写作兴趣方面做了一点尝试。一二年级时,注重培养他们写各种形式日记的兴趣,家长为孩子们制作了班级孩子的成长日记,图文并茂,让孩子有发表文章的成就感,于是就越来越想写。到了三年级,我鼓励孩子们写周记,写小组日记,然后每个月从日记中选出优秀文章,由小组编辑负责制作班刊,小组进行评比,编辑按等级发放编辑的稿酬,被入选到班刊的日记的同学也会得到10元的稿酬。孩子们的写作热情一下被激发起来,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发表,能得到稿费。虽然他们的文章还很稚嫩,但相信他们想写的激情一定会让他们越写越好。春天来了,孩子们写了一篇篇关于春天的习作,我让他们上传到班级群里,家长、老师和孩子都可以欣赏到每位同学的作品,家长做了一本关于春的文集,作为我们班同学送给春天的礼物。每一次活动的设计都让孩子有兴奋点很关键。比如,我们举行的“我和诗歌的约会”配乐朗诵会,我便邀请了临班老师,然后事先告诉孩子,谁读的好谁就能被临班老师选去到他们班进行展示。孩子们积极准备,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一颗上进的心。‎ ‎  小学语文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  语文学科之道,需要我们每位语文教师用一生去探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