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试题及答案四(试卷号:250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试题及答案四(试卷号:2506) 盗传必究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手工和欣赏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A. 素描 B. 绘画 C. 色彩 2. 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 A. 弗兰兹-西泽克 B. 皮亚杰 C. 福禄倍尔 3. 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 A. 对话 B. 讲述 C. 临摹 4. 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本原则。 A. 废物利用 B. 物尽其用 C. 因意选材 5. 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反思和()。 A. 提高学前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 B. 更好地把握学前儿童教育美术活动成果 C. 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6. 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我国 20 世纪初期幼稚园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以造型 性游 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A. 福禄倍尔 B. 蒙台梭利 C. 阿恩海姆 7. 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幼儿有初步想象作 画的习惯。 A. 教师仔细具体地指导 B. 家长给以提示帮助 C. 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 8. ()也认为通过图画教育,可以“美备欢乐气 A. 梁启超 B. 康有为 C. 蔡元培 9. ()认为儿童绘画的原因是来自于儿童内心的一种冲动。 A. 天赋说 B. 生理机能说 C. 刺激反应说 10. 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纯度。 A. 色调 B. 冷暖 C. 明度 二、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1. 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形体、结构和色彩。 12. 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知觉、体验与反思、表达这样一个流程。 13. 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涂鸦线条有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命名线。 14. 遮挡式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15. 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分步练习与整体练习。 三、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6. 阿恩海姆是如何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 答:阿恩海姆从他的“知觉分化”理论出发,来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理由。他认为,早期儿童由于知 觉尚 未分化,其绘画样式十分简化。随着儿童的成长,其知觉能力不断分化,绘画样式也越趋复杂。在早 期阶段, 儿童用圆表现的不只是人的头部,而往往是整个人体。随着儿童的成长,会根据成人的要求指出 人体的一些部 位和器官,但是,儿童绘画的样式仍服从于其知觉分化的水平,用圆和最简单的图形表现人 体的各个部位。 17. 简述陈鹤琴先生的“刺激一反应"说。 答:陈鹤琴先生认为,“小孩子喜欢画图,并不是内心有一种天赋的冲动,而是受了外界事物的刺激, 在 他脑子里留下一个深刻印象,于是他借画图表达出来。”陈鹤琴先生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正确的。因为, 心理是 人脑对外部事物的反映,没有外部事物的刺激,就不会有心理活动的内容。外部事物的刺激是儿童 绘画的本源。 18.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原则是什么? 答: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原则是根据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目的、美术本身的特性以及学前儿童身心发展 的特 点和教学规律制定的,是整个学前儿童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主要有:(1) 审美 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实践性原则。 19. 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行动的评价应根据哪几种不同的角度来把握? 答: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行动的评价应注意根据三种不同的角度来把握: (1) 学前儿童与自我 即将幼儿当前的学习与幼儿自己过去的学习相比较。 这种比较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各方面成长的程度。同时对于幼儿来说,能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从 而树 立其自信心,激发其更强的学习美术的动机。为此,作为评价者的教师要注意评价的个别差异性。 (2) 学前儿童与团体 即将某一幼儿的美术学习与其他幼儿进行比较。 这种比较有利于教师对某一团体中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的把握,但如果是在幼儿面前进行评价,就容 易给 幼儿带来白卑感或自负感。因此,教师对这种评价应持谨慎态度。教师应注意把这种评价与其他评价 结合起来 全面地看待幼儿的美术行为。 (3) 学前儿童与标准 即将幼儿的学习与理想中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 这种比较使教师能清楚地把握到幼儿在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中的位置,同时制订今后发展的目标。 四、论述题(共 30 分) 20. 试述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中如何创设有效的环境?(物质与心理环境) 答:3 岁左右的儿童开始萌发了审美心理。这时的儿童有了审美心理结构的雏形,即优美形态的审美 态度, 对优美事物的偏爱和识别优美物体的审美敏感性及相应的美感体验。因此,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 术欣赏时, 要注意欣赏环境的作用: 第一,走进自然,激发、培养幼儿欣赏的兴趣。教师可让儿童走进自然,接触身边的美的事物开始, 如欣 赏柳树的姻娜多姿,感受松树的沧桑挺拔,观赏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花朵,在各种随机的或专门的 美术欣赏 活动中,培养儿童对欣赏活动的兴趣。 第二,布置多样而优美的环境。在儿童生活和受教育的场所,为儿童创设优美的环境,可以对儿童进 行美 的熏陶和感染,使其经常感受环境中的美。 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环境美化包括室内与室外环境 的布 置。室内环境的设计,除了让儿童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以外,应在室内可利用的空间中作多种装饰, 展示各种 图片和儿童作品。在教学楼的过道、楼梯边的墙上可陈列幼儿的创作作品和名画复制品,有条件 的幼儿园还可 专设一间幼儿美术活动室。 环境布置在色彩和形式上要有儿童的特点,应做到整洁、温馨、活泼及儿童化,使之成为花园和乐园, 在 不知不觉中影响儿童的情绪。环境设备力求实用、美观、整洁、有序。儿童在多样而美观的环境中,能 随时观 察各种事物,或动手操作,这有助于提高其对美的欣赏力和审美能力。教师也要有意识地用一些优 美的语言感 染他们,如对自然景物、美术作品带有感情的艺术性描绘,让幼儿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 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