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专科《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模板
2021 年 7 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专科《政 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模板 说明:试卷号码:2208 课程代码:02031 考试及成绩:考 试方式为闭卷、形考手段纸质(30%)、终考手段为纸质(70%)。 一、选择题 1.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B),这是民主的基 础之一。 A.工人阶级 B.中产阶级 C.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2.一般 来讲,(A)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社会监督 B.政治监督 C.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政府 监督 3.(A)认为,处于当代这种深刻的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中, 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是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 压迫民众。 A.罗尔斯 B.韦伯 C.托克维尔 D.亨廷顿 4.下列权利属于第 二代“权利”的是(ABCD)。 A.受教育权利 B.健康 C.选择职业 D.保持最低生活标准 5.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D)。 A.城市 B.民主 C.法律 D.国家 6.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 价值在于(ABD)。 A.权威 B.平等 C.自由 D.自治 7.作为萌芽形态的选举制度 产生于(A)社会。 A.奴隶制 B.原始 C.封建 D.资本主义 8.在目前的政治研究 中,人们一般把政治社团组织分为(ABD)。 A.制度性团体 B.协会性团体 C.保护性团体 D.社会性团体 9.政治权力实现方式中的(C)是积极的权力作用方式。 A.说服方式 B.命令方式 C.奖酬方式 D.规范方式 10.“科学 主义”政治学时代主要的研究方法是(ABC)。 A.经验主义 B.实证主义 C.科学主义 D.理性主义 二、填空 11.现代民主宪政包含人民的统治和____两方面的内容。对人民 的保护 12.在我国,参与政治的社团一般称作____,包括工会、 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 13.____是指人们根据其政 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 治合作的理解。政治合法性 14.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____ 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选举 15.公共权力 的来源和基础是____。公共利益 16.__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 治科学的奠基人。马基雅维利 三、名词解释 17.公共利益:是 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 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 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18.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 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 团体所构成。 19.重叠共识:指的是持不同世界观、社会观和宗教观的人们 在根据其各自的学说,在政治基本问题上给予各自的支持,并形 成一个重叠的基本相同的政治秩序观念。 四、简答题 20.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 答:(1) 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 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 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它 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 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第二,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 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 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第三,它从经济关系 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 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21.政府组织机构具有哪些特性? 答:(1)阶级性; (2)实体性; (3)严密组织性; (4)特定的职能性。 22.政治文化在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功能是什么? 答:(1)影 响社会政治体系,任何社会的政治体系都有着其特定的政治取向 模式,这就是政治文化; (2)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既然政治文化表现为一种潜在的行为 取向,那么,它必然会对人们的政治行为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3)影响社会的政治发展,政治文化环境的改变是政治发展的先 导力量。 五、论述题 23.试述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 么? 答:第一,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 定。发展中国家在社第会转型和现代化过程中,通过两种途径产 生经济上的分配不公,进而引引起政治不稳定。其一,从长远观 点看,经济发展固然能创造出比传统社会更为平等的分配方式, 但在短时期内,经济发展和增长很容易扩大贫富之间的差距。经 济发展所带来的巨大财富往往迅速地落到受惠于国家现行经济 政策的人或集团之手,同时社会上一些占有优势地位的人往往利 用新旧体制转轨之际,大发横财,而广大民众的财富即使有增长 也是缓慢的。其二,现代化改变了人们的分配观念。越来越多的 人们开始怀疑一些在传统社会中看来是顺乎自然的分配方式的 公正性,并且期望能有一种新的公正合理的分配方式出现。在发 展中国家,实行分配制度变革只能通过政府的经济政策来实现, 但由于旧经济体制的惯性和各阶层利益的错综复杂,政府纵然有 改变分配政策的决心,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感到力不从结果 经常导致人们的不满,从而产生不稳定因素。 第二,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当现代化加速体制转轨、社会 关系调整和生改善的步伐时,处于变革社会中的人们的价值观念 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转变。以现代文明为背景的现代政治文化观 念逐步传播,在同传统的政治文化观念的交汇与抗争中,传统的 政治文化渐趋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政治文化体系的萌生和成 长。但是,不同政治文化的冲突和替代绝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和 实现,传统文化的解体并不意味着现代政治文化体系的成型,其 间必然要经历个漫长、复杂的转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并不是 所有人都同步变化,一些人可能很快接受了新的价值观念,另一 些则需要经过一个痛苦的转变过程,还有一些人甚至固守其传统 的文化价值观念。在这种情况下,新旧价值观念发生激烈的冲突, 并往往引发现实的政治冲突。而政府权威的合法性由于很难将这 种对立的观念统一起来,因此其合法性往往遭到质疑。思想激进 的人们并不认可政府在现实的政治运作过程中的利益妥协,主张 实施彻底的变革。而思想保守的人们对传统的政治文化还保留着 强烈的怀念,无法形成对新的政治体系的认同感。在这种情况下, 政治冲突难以避免。 第三,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 定。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对社会的期望受到多种 因素的影响和推动,会急剧膨胀,甚至可能带来一场“期望革命”。 期望增长只有同经济增长同步趋进,才能实现社会满足。而发展 中国家的经济现代化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以及在经济决策 上的主观影响,使经济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时快时慢、时进时 退的经济形势较难避免。于是,当出现如亨廷顿所预料的“期望 与满足俱增,但满足的增速低于期望”,或“期望增大,但满足先 增后减”的情形时,公众期望的普遍挫折感将可能爆发一场整个 社会范围内的“不满的革命”,形成政治不稳定的社会氛围。与此 同时,文化变迁使得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增强。众多新兴的阶级、 阶层和利益集团都试图通过政治来实现其利益目标,而原有的政 治体制无法容纳新的利益集团的参与。新兴的阶级、阶层和利益 集团在无法通过制度化途径参与政治的情况下,往往采取暴力的 方式来进入政治领域,这对政治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第四,政府的执行危机。在后期现代化国家中,由于政府发 展的过程往往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政府面对急剧变化的 经济社会形势,往往无力进行整合和管理,形成一个“弱政府”。 政府的官员也在原有价值观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往往落入腐败的 陷阱,这使得政府不稳定的情形更加严峻。 第五,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 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家 或者试图把自己的模式强加于人,或者试图谋求势力范围,从而 干预后期现代化国家的内政,这使得政治不稳定的局势更加复 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过程 都被谋求全球霸权或地区霸权的外部势力所打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