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简答题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2)》简答题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2) 盗传必究 一、简答题 1. 简述“文学革命”的主要任务与目标。 答:“文学革命”首先是语言的革命,是文学形式的革命,其首要任务是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胡适 的《文学改良刍议》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文言文大多模仿古人,充满陈词滥调的弊病,提出了 “八 不主义”。 (4 分) “文学革命”也是一场文学观念的革命。“文学革命”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陈 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了 “三大主义”作为建设目标。(2 分) 2. 简要说明吴茹甫身上所集中表现出来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所具有的“两面性"。 答:两面性即革命性与反动性。(1 分)其革命性主要表现为在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压迫时的反 抗与 斗争。吴茹甫希望摆脱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控制,振兴民族工业,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3 分) 其反动性主要表现为对工人和农民的剥削与压迫。吴茹甫与工人和农民始终处于对立面,如延长工 时,削减工 资,开除工人,收买工贼,镇压工人运动,对工人实行法西斯专制主义等。(3 分) 3. 《0 档案》与通常的叙事诗有什么不同? 答:此诗表而上类似叙事诗,却与传统叙事诗具体而微的“叙事”风格完全不同。(2 分)于坚的叙 事是 概括的,或者说没有具体的事件,只有要素性细节的罗列,抽去了具体事件戏剧性发展的过程,只留 下代表人 生过程的要素性词语。(4 分)此诗的叙事与档案记录人生筒历的特殊格式相似。(1 分) 4. “五四文学”期间,散文成就最突出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第一,散文真正实现了 “化传统”。(1 分) 第二,散文作家队伍庞大。(1 分) 第三,散文读者对象广泛。(1 分) 第四,散文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文体,与五四时期强调个性解放的时代特征是一致的,最容易得到大 家的 赞同和接受,因而也极大地得到了现代传媒发展的推动和促进。(3 分) 5. 简述赵树理小说的现实主义艺术特点。 答:赵树理小说表现出一种极具个性的细节的现实主义特点。他基本上不用现代小说常用的“典型化” 原 则来刻画人物。(2 分) 他的小说中很少有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也从来不紧紧围绕着一两个主要角色来展开情节,而是继承 宋元 话本和明清小说的传统,采用民间“说书”式的“评书体”的叙述方法,在漫漫长卷中整体展示芸芸 众生般的 农民群像,逼真地写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3 分) 情节的单纯形成故事的单线索发展,便于农民理解和接受;细节的琐碎则如身临其境,容易引起农民 的同 感和共鸣。(2 分) 6. 反思文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必然结果:伤痕暴露了,那么是谁造成了民族与个人的创伤?伤痕文学把 伤害 罪名全都推给文革与四人帮的简单结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尤其对那些亲历了整个伤害过程,被完 全改变了 命运的中年作家来说,伤痕文学的诉说显得过于简单和轻巧反思文学应命而生。(4 分) 反恩文学的产生,也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背景:政治上拨乱反正,一大批冤假错案的平反纠错,思想领 域对 极左路线的清算与一系列思想理论问题的讨论等等。(3 分) 7. 为什么说文学革命既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 答:Ao 文学革命,同这时期所有的革命运动一样,也是以政治革命为目标的,同时,也是受“五四” 新文 化运动的影响丽产生的。(4 分) Bo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批判封建思想,而长期以来,封建文学已经成为了封建思想的重要载体, 二者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可分离。要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就必须废除它的载体。而要彻底废除封建文 学,就必 须进行文学革命。(6 分) 8. 《风景》选择出生仅 16 天即死的“我”为视角展开叙述,有什么用意? 答:A.这一视角的荒诞与传统的全知全能不尽相同。作者借此告诉读者,这故事是虚构的,却有着 本质的 真实性。(3 分) Bo 作家的叙事用意就是要以这一虚构角色客观地还生活以真实而目,这而目就是杂乱无章,荒诞不 经。(3 分) C.由“我”这个虚拟角色来承担写实之外的功能,适可而止的抒情,适度的人物内心世界挖掘,使 小说跳 出单纯写实,也避免了过度的感伤主义对整体写实风格的破坏。(4 分) 9. 简述“文学革命”的主要任务与目标。 答:“文学革命”首先是语言的革命,是文学形式的革命,其首要任务是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胡适 的《文学改良刍议》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文言文大多模仿古人,充满陈词滥调的弊病,提出了 “八 不主义”。 (4 分) “文学革命”也是一场文学观念的革命。“文学革命”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陈 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了 “三大主义”作为建设目标。(2 分) 10.第二次历史剧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答:从外在因素看,一方面,“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文艺政策的调整,为历史题材创作提供相对宽松 自由 的环境;另一方而,“反右"运动开始后,“干预生活”的作品受到批判,使大家都有意无意地看好历 史题材。 (3 分) 从内在因素看,一方面戏剧名家,在新的形势而前明显不适应,当社会形势允许他们进入历史题材领 域后, 都纷纷重现话剧舞台。另一方而,传统戏曲最适于表现知识分子的人生情怀,又远离主流意识形态, 也为剧作家 们提供了一个可以一显身手的机会。(4 分) 11. 简述风土、市井小说的主要特征。 答:第一,能工巧匠、传奇式人物,是这类小说最为关注的对象。(1 分) 第二,鲜明的地域色彩,也是这类小说独备的特征。(1 分) 第三,天文地理、风俗人情、掌故传说、美食佳肴等等,成为小说不可或缺的内容。(2 分) 第四,有的突出通俗小说的故事性,有的淡化故事性。(1 分) 第五,语言素朴简洁明快,尤其是方言俚语的巧妙运用,民间口语的提炼,使语言具有了 “内容性”。 (2 分) 12. 什么是“启蒙文学” ?什么是“文学启蒙''?二者是什么关系? 答:A.所谓“启蒙文学”,就是作为启蒙工具的文学。即,文学直接承担起批判国民性、唤醒愚味的 民众、 宣传先进的科学民主思想等社会的和政治的作用,在强调文学的艺术性的同时,更加强调文学的思 想性,要求 文学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保持同步性甚至超前性・(3 分) B. 所谓“文学启蒙”,就是文学对自身进行审美意义上的建设.即,反对将文学看作是社会革命的 “工 具”,而强调以文学自身如何现代化、如何建立起现代汉语的审美标准为目标,实现文学的理想境界, 虽然也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努力推动文学从古代向现代的转型,但并不要求文学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同 步。 (3 分) C. “启蒙文学”与“文学启蒙”并不是两个截然对立的文学潮流,它们两者间始终存在着互为因果 的必 然关系,始终是一个互为依存的整体。“启蒙文学”在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的同时,也追求着自己的 审美理想; 而“文学启蒙”在建设自己的审美标准时,也渴望着能对民众的心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4 分) 13. 简要说明《在细雨中呼喊》在表现暴力方而的主要特点. 答:A.小说表现了精神的暴力,如老师对学生的惩罚,扬言要罚却始终不罚,让受罚者整日处在惶惶 不宁 中,从而达到了自我精神处罚的目的。(4 分) A.小说更集中表现了肉体的暴力,既有两家为争自留地而械斗,因性冲动而施展性暴力,也有命运 无常强 加于人的死亡暴力和灾难等等。(4 分) A.小说还表现了精神暴力向肉体暴力的转化。(2 分) 14. 什么是“文学启蒙” ?其各时期的代表作家有哪些? 答:所谓。文学启蒙”,就是文学对自身进行审美意义上的建设。即,反对将文学看作是社会革命的 “工 具,,而强调以文学自身如何现代化、如何建立起现代汉语的审美标准为目标'实现文学的理想境界, 虽然也强调 文学的社会作用,努力推动文学从古代向现代的转型'但并不要求文学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同 步。(3 分) 王国维可以看作其先驱,周作人、废名、沈从文等作家可以看作其主要代表,而稍后的卞之 琳、萧 红、 穆旦可以视为其继承者,再后来的汪曾祺和“文化寻根”、“先锋小说”等则可以看作是 真正的建 立者。(3 分) 15.穆旦诗歌艺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一是他从对“丰富'和丰富的痛苦”以及“残缺的我”的体验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张力 之美” 并使九叶诗派的“新诗戏剧化”的主张得以实现。(2 分) 二是通过“用身体思想”的个人化方式让知性的内容直接成为可感的艺术形象,很好地体 现了九叶 诗派 “感性与知性融合”的诗学主张。(2 分) 三是通过追求“非诗意''的方式来达到对传统诗意的反动的目的,真正做到了用。现代的诗 形” 来表现 “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3 分) 16. “反思的文学”与“文学的反恩"有什么区别? 答:“文学的反恩”主要是反思文学思潮中,那些用文学方式对历史进行反思的作品。而。反恩的 文学” 则是“文学的反思”的进一步深入与变异。(2 分) “文学的反思,,力图再现历史“事件"真相,而“反思的文学”则意图在哲学意义上探究历史的真 实本质, 甚至可以虚构故事和情节,它的反思既是历史与现实的,也是文学自身的。(3 分) “文学的反思”比较模式化,“反思的文学”大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从坚守艺术性宗旨和 个人 立场 来反思历史,在形式探索和艺术实验方面具有某种先锋性。(2 分) 二、论述题 1. 郭沫若《女神》的风格,一般认为主要有两种,一为“暴躁凌厉”,一为“优美别致”,分别举例 具 体说明两种风格的特点。 要点 1:〈天狗》是典型的“暴躁凌厉”风格。在内容上,通过毁灭自我、创造新我来表现爱国精神, 在表 现手法上,借助“凶神”天狗来表现主题,把天狗当作是一切旧事物、旧制度的破坏者来赞美和歌颂。 每句诗 都以“我”打头,多短句,气势宏伟壮阔,情绪激昂高涨。(7 分) 要点 2:《日暮的婚筵》是“优美别致”风格的代表。优美主要体现在内容和抒情主人公的情绪上。 这首诗在构思上主要受到德国浪漫诗人海涅《北海》一诗的影响,只是在海涅笔下,美丽的太阳所嫁的海 神是 一个“枯燥无味的老头子”。这种悲剧结局是狂热中的郭沫若所无法忍受的,因此,他将“枯燥无味 的老头子” 转换成了姑娘心中“最心爱的情郎”,从而使作品充满了青春的气息,成为了一首理想主义的 浪漫曲。(6 分) (举郭沫若其他诗歌为例亦可) 论述完整,举例恰当,逻辑清晰,无错别字(2 分) 2. 汪曾祺曾说:“气氛即人物。”请以《老鲁》或〈大淖记事》为例,说明你对此话的理解。 答:对“气氛即人物”的理解:风俗风土小说的侧重点是风俗与风土本身,因此,人物与事件都只 是风 俗与风土的表演者、体现者,而气氛则是主角,正如汪曾祺自己所言:“风俗中保留一个民族的常绿 的童心, 并对这种童心加以圣化。”这“气氛”正是民族集体共同营造的,这气氛也就是民族,是“人物”。 (5 分)举例分析(略,8 分) 论述完整,举例恰当,逻辑清晰,无错别字(2 分) 3. 郭沫若《女神》的风格,一般认为主要有两种,一为“暴躁凌厉”,一为“优美别致”,分别举 例具 体说明两种风格的特点。 答:要点 1;《天狗》是典型的“暴躁凌厉”风格。在内容上,通过毁灭自我、创造新我来表现爱国 精神, 在表现手法上,借助“凶神”天狗来表现主题,把天狗当作是一切旧事物、旧制度的破坏者来赞美 和歌颂。每 句诗都以“我”打头,多短句,气势宏伟壮阔,情绪激昂高涨。(举例略,7 分) 要点 2:《日暮的婚筵》是“优美别致”风格的代表。优美主要体现在内容和抒情主人公的情绪上。 这首诗在构思上主要受到德国浪漫诗人海涅《北海》一诗的影响,只是在诲涅笔下,美丽的太阳所嫁的海 神是 一个“枯燥无味的老头子”。这种悲剧结局是狂热中的郭沫若所无法忍受的,因此,他将“枯燥无味 的老头子” 转换成了姑娘心中“最心爱的情郎”,从而使作品充满了青春的气息,成为了一首理想主义的 浪漫曲。(8 分) 4. 曹禺的《雷雨》受到易卜生“社会悲剧”的影响,请从“社会悲剧”的角度举例分析周朴园的形 象。 答:易卜生“社会悲剧”的戏剧观,强调悲剧的社会原因,往往从人的角度去感受生活,对生活进行 艺术 概括。虽然曹禺在创作之初,“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但是,“写到末 了,隐 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因此,周朴 园正是作者揭示中国家庭和社会悲剧根源的一个人物形象。(3 分) 周朴园是《雷雨》的主人公,是剧中各种悲剧的根源。作品以他为中心,安排了两条主要的线索:一 是他 与妻子螫漪的冲突,以表现家庭内部的矛盾;一是他与矿工鲁大海的冲突,以表现他与工人的对立, 这两条线 索又通过侍萍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3 分)(举例略,3 分) 但曹禺并没有简单地描写周朴园的阶级属性,而是把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写出了他的复杂性。 他虽 是各种悲剧的根源,但自己也是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与作恶,都源于封建包办婚姻,因此,他也有 痛苦与忏 悔,并不完全是虚伪的,因此,周朴园形象主要体现了 “社会悲剧”的特点。(6 分) 5. 举例分析“狂人”形象的主要特点。 答:狂人形象具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2 分) 狂人的“狂”,一方面在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特征,一方而也在于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举 例略, 4 分) 而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的话。 如同 历史上凡是反抗传统、反抗社会现存秩序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被视为“疯子”一样,狂人的思维和语言 常常是离 经叛道的,但他的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和深刻的。(举例略,5 分) 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 战的 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2 分) 论述完整,举例恰当,逻辑清晰,无错别字(2 分) 6. 举例说明汪曾祺小说《受戒》中对话描写的作用。 答:其一,通过对话,把小说主要事件“受戒”交待清楚。(举例略,3 分) 其二,借对话写人物,活灵活现表现了小英子大方活泼外向的性格。汪曾祺把少年男女的心思和朦胧 的爱 情,把握得统纠人扣,而又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举例略,4 分) 其三,对话描写调节了小说叙述的节奏,并呈现生活本来面貌。小说大部分采用了介绍性的叙述语调, 介 绍寺中和尚生活、小英子一家情况,在叙述中穿插细描。叙述推进小说进展,展现风俗、环境总的特征, 形成 小说的背景与气氛,描写则对细节加以精雕细镂,使气氛与背景生动具体起来。尤其是人物对话的描 写,使介 绍性叙述相对静态平稳的节奏,具有了动态流动的韵律。(举例略,6 分) 论述完整,举例恰当,逻辑清晰,无错别字(2 分) 7. 闻一多的《死水》被看作是他“三美”诗歌主张的典范,请举例分析其特点。 答:音乐美主要体现在音尺的安排上。如第一节诗,每行诗都有四个音尺,就如一首“四分节拍”的 歌, 缓慢而深沉。(3 分) 绘画美主要体现在词藻上,利用汉字的“通感”效果,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死水》 第 二节就集中使用了富有色彩的词藻,使诗人笔下的一沟绝望的死水,变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许铜 的要绿 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汕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在这里,诗 人故意用美丽的 词藻来描绘丑恶的事物,造成一种强烈的心理反差,从而增强主题的表达。(5 分) 建筑美主要体现为“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仿佛每一个字都是一件建筑材料,诗句的排列整齐给人 外观 上的形态美感。“三美”主张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传统诗词的影响,而建筑美则直接来源于古代的绝 句和律诗。 《死水》共五节,每节四行,每行九字,犹如五首内容相连的“九言”绝句,是最为标准的“豆 腐干式"的格律 新诗。(5 分) 论述完整,举例恰当,逻辑清晰,无错别字(2 分) 8. 举例说明“京派小说”与“京味小说”的主要区别。 答:虽然从老舍作品所表现出的风格特点看,与京派有许多接近之处,如老舍和京派作家都格外重视 为现 代文明探索病源,习惯于用文化来分割不同阶层的人,但作者在批判的同时,又试图从“道德审视” 的角度对 现代文明病的病源进行探讨;(举例分析略,4 分) 又如老舍和京派作家描写的都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命运和在文化制约中的世态人情,写得最好的 人物 也都是“老中国儿女”或“乡土中国”的子民。但是,老舍走的却是“俗文学”的路子,正因为老舍 的“俗”, 由于他作品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以北京话为基础的语言,使他远离当时的“新文艺腔", 在现代作家 中独具一格,成为了把“乡土中国”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小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心理用文学 形式表现出来并 取得巨大成功的第一人。(举例略,5 分) 从老舍的创作经历可以看到,他最有特色和艺术成就的作品都与北京这座城市有关。擅于运用俗白而 富有 生活情趣的北京地方语言写作,敏于描绘北京的风光、习俗及人物个性,敢于以喜剧风格来演示悲剧 故事,等 等,都教文坛感受到了缕缕新气息。但京派作家的作品与北京无关,也没有京味。(举例略,4 分) 论述完整,举例恰当,逻辑清晰,无错别字(2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