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络课阶段测验一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络课阶段测验一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络课阶段测验一答案 阶段测验一 题目1 概念题01. 学前儿童心理学 答: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题目2 概念题02. 发展 答:发展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历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而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题目3 概念题03. 个案研究法 答:个案研究要求对某个学前儿童或幼儿园教师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收集相关材料,分析其心理特征,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进而进行准确的问题诊断与有效的干预行动。 题目4 概念题04. 跨文化研究法 答:跨文化研究法是在一项研究中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进行研究,从而了解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在研究时通常选取文化差异较大的被试进行比较。 题目5 概念题05. 纵向研究 答: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是指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对同一个或同一群被试进行重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题目6 概念题06. 横向研究 答: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题目7 概念题07. 观察学习 答: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 题目8 概念题08. 替代强化 答:替代强化是指由于观察到别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题目9 概念题09. 认知结构或图式 答: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题目10 概念题10. 同化与顺应 答:同化是指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是指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当他发现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新的刺激时,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来应对新的刺激,这就是顺应)。 题目11 概念题11. 最近发展区 答: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题目12 概念题12. 社会生态系统论 答: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到间接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几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儿童个体本身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作用结果导致儿童不同发展水平。个体的环境由里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 题目13 简答题01.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答:1.个体心理的发生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3.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题目14 简答题02. 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什么?现代儿童心理学的支柱指的是什么? 答: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现代儿童心理学的支柱: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题目15 简答题03. 简述二十世纪的主要儿童观。 答: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应该拥有基本的人权;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不能把他们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观念强加于他们,或完全放任儿童自然、自由发展;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做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他们在各种丰富的活动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每个健康的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幼儿才能的发展存在递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的越多;儿童的本质是积极的,他们本能的喜欢和需要探索、学习和成长,他们的认识结构和知识及个性是其自身发展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自我建构的;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其先天的生理遗传充分赋予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条件,自由全面的发展才能实现充分发展;儿童的学习形式是多样的,如模仿学习、交往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操作学习、阅读学习等。成人应尊重幼儿各种学习形式,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 题目16 简答题04.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答:1.遗传与环境之争。 2.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问题 3.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问题 题目17 简答题05. 观察法的特点是什么?自然观察法与结构性观察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观察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自然观察法——在自然的环境下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从而获得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变化规律;观察也可在预先控制的情景中进行——结构性观察。自然观察法是研究年幼儿童较好的方法,因为我们很难借助语言技巧研究婴幼儿的心理和行为。它具有较好的生态效度,能更真实地向我们展示儿童心理和行为 特征。 结构性观察是在实验室中涉及一个可能会促进某种行为发生的情境,然后透过隐藏式的摄像机或单向玻璃观察儿童,看儿童是否会表现出那种行为来。 结构性观察它使所有的被观察者都面临相似的情境。但它的生态效度不如自然观察法。 题目18 简答题06. 调查法的特点是什么?有哪几种方式? 答:能够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效率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调查可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访谈法及问卷法。 题目19 简答题07.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答:感知运动期(0-2岁)儿童通过感知和动作认识外界,创造出动作图式(感知运动图式)以适应周围环境,这些动作图式逐渐内化为心理符号,使儿童逐渐获得客体永久性,发展出延迟模仿,并使儿童不再依靠试误的方法而是能借助表征解决简单的问题情境。在该阶段后期,儿童建立了初步的因果关系概念,开始认识到主体既是动作的来源,也是认识的来源。 前期运算(2-7岁)由于符号和象征功能的出现,思维得以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表象思维和直观形象思维成为该阶段的主导。儿童开始在游戏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和想象。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自我和泛灵论的思维。 具体运算期(7-11岁)儿童能借助具体实物的支持,进行运算。思维获得了内化性、可逆性、守恒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但是还不能对假设性命题进行逻辑思考。 形式运算期(11、12岁以后)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具体实物的束缚,能进行抽象的、假设演绎推理。 题目20 论述题01. 请列举20世纪中期以来,对儿童教育教养影响较大的基本理论流派,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以及各理论流派对儿童教育教养的主要影响。 答: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坚信儿童没有任何先天倾向,他们要发展成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养育环境,取决于父母和其他重要人物对待他们的方式,儿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变化过程,是由个人独一无二的经验锻造的,因此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 题目21 论述题02. 当一个2岁的儿童经常看到他的姐姐接近并宠爱小狗,并且受到夸奖,他可能也会喜爱小狗,并与它们建立积极的关系,请用班杜拉的理论解释这个学习过程。 答:班杜拉是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其理论中最强调的就是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所谓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进行的学习。在他看来,儿童总是“张着眼睛和耳朵”观察和模仿周围人们的那些有意的和无意的反应,观察、模仿带有选择性。通过对他人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儿童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模式,或调整、矫正了现有的反应特点。当一个2岁的儿童观察到她的姐姐接近并宠爱小狗后,可能也会与小狗建立积极的关系。 替代强化-由于观察他人的行为而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相应的强化,当儿童看到他的姐姐爱护小动物,并获得了夸奖,那么他以后也会尝试使用这种方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