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5 发布 |
- 37.5 KB |
- 7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呼吸科主治医师-40
呼吸科主治医师-40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论述题(总题数:30,score:100 分) 1.肺癌的 TNM 分期有哪些?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临床诊断分期(CTNM):指非手术或非 组织学证实者。 (2)外科评价分期(STNM):指外科开胸探查和(或)活 体组织检查。 (3)手术后病理分期(pTNM):指有完整的切除标本及 病理检查结果。 (4)再治分期(RTNM):治疗失败后再分期。 (5)尸检分期(ATNM):分期依据来自尸检。 2.如何进行肺癌 TNM 分期?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自 1968 年美国抗癌联盟(UICC)颁布第 1 版肺癌 TNM 分期以来,肺癌 TNM 分期系统共进行了 6 次修订,目前,世界各国运用的 UICC 第 6 版肺癌 TNM 分期规范是 2002 年颁布的,它持续沿用了 1997 年第 5 版肺癌 TNM 分期规范。在 2009 年 7 月于美国 旧金山举行的第 13 届世界肺癌大会上,国际肺癌研 究协会(IASLC)颁布了新修订的肺癌 TNM 分期系统。 该系统是 IASLC 在完成了全球范围内大量肺癌病例的 数据回顾、验证及统计学分析后,向 UICC 和美国癌 症联合委员会(AJCC)提出建议并被采纳的。 肺癌新 TNM 分期系统: 原发肿瘤 T 定义(见表 1):通过对资料完整的 67 725 例 NSCLC 原发肿瘤因素对长期生存率影响的分析,将 T 1 分为 T 1 a(≤2cm)、T 1 b(>2cm、≤3cm);将 T 2 分为 T 2 a(>3cm、≤5cm)、T 2 b(>5cm、≤ 7cm);将>7cm 者定义为 T 3 。原发肿瘤所在肺叶内 出现卫星结节与其他 T 3 期肿瘤相同,非原发肿瘤所 在肺叶内出现转移灶预后与其他 T 4 期肿瘤相同,优 于 M 1 。因此,将原发肿瘤所在肺叶内发现结节定义 为 T 3 ;同侧非原发肺叶内出现结节定义为 T 4 。 表 1 原发肿瘤 T 定义 分 期 定义 T x 原发肿瘤大小无法测量;或痰脱落细胞、或支 气管冲洗液中找 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未发 现原发肿瘤 T 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 原位癌 T 1 原发肿瘤最大径≤3cm,局限于肺和脏层胸膜 内,未累及叶支 气管近端 T 1 a 肿瘤最大径≤2cm T 1 b 肿瘤最大径>2cm 但≤3cm T 2 肿瘤最大径>3cm 但≤7cm,或具有以下任一特 征:①侵犯 主支气管,距离隆突≥2cm;②侵犯脏层胸膜; ③肺不张或 阻塞性肺炎波及肺门区域,但未累及一侧全肺 T 2 a 肿瘤最大径>3cm 但≤5cm T 2 b 肿瘤最大径>5cm 但≤7cm T 3 肿瘤最大径>7cm;或直接累及胸壁(含肺上沟 瘤)、横膈、壁 层心包、纵隔胸膜;或肿瘤位于主支气管内距 隆突<2cm, 但未及隆突;或相关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波及 至一侧全肺; 原发肿瘤同一肺叶出现分离的癌结节 T 4 任何大小的肿瘤侵及纵隔、心脏、大血管、隆 突、气管、食管或 椎体;或原发肿瘤同侧不同肺叶出现分离的癌 结节 区域淋巴结定义(表 2,表 3):明确区域淋巴结状态 是肺癌分期和治疗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40 年来, 世界各地的肺癌研究者根据胸内淋巴结的解剖部位将 肺癌区域淋巴结进行定位,并用不同数字进行表示, 从而绘制出肺癌区域淋巴结分布图来表示临床及病理 淋巴结转移情况。 表 2 区域淋巴结 N 定义 分期 定义 N x N 0 N 1 N 2 N 3 区域淋巴结不能被评价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同侧支气管周围和肺门及肺内淋巴结转移,包 括直接侵犯 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 骨上淋巴结转移 表 3 区域淋巴结的定义 N 2 淋巴 结 所有的淋巴结均在纵隔胸膜内 上纵隔淋 巴结 (1~4 区) 1 区 最高纵隔淋巴结,位于头臂(左无名)静脉 上缘水平线以 上的淋巴结,该水平线指的是静脉升向左 侧穿过气管 前方中线处 2 区 上气管旁淋巴结,位于主动脉弓上缘切线 的水平线和第 一组淋巴结下缘线之间的淋巴结 3 区 包括血管前和气管后淋巴结,位于中线的 淋巴结归为同 侧淋巴结 3A 血管前淋巴结:位于主动脉弓上缘水 平线以上、大血 管分叉前方 3P 气管后淋巴结:位于胸腔入口处水平 以下,奇静脉下 缘水平以上的气管后方 4 区 下气管旁淋巴结,分 4R、4L,均位于纵 隔胸膜内 4R 位于气管中线右侧,主动脉弓上缘水 平以下、右上叶 支气管上缘水平以上区域 4L 位于气管中线左侧,主动脉弓上缘水 平以下、左上叶 支气管上缘水平以上区域(动脉韧带内侧) 4 区以奇静脉弓上缘水平线为界可进步分 为上、下两区 主动脉淋 巴结 (5,6 区) 5 区 主动脉弓下或主肺动脉窗淋巴结,位于动 脉韧带外侧、左 肺动脉第一分叉内侧,并且在纵隔胸膜之 内 6 区 主动脉(升主动脉或膈神经旁)旁淋巴结, 位于主动脉弓 上缘水平以下的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或头 臂动脉的侧 面、前面区域 下纵隔淋 巴结 (7~9 区) 7 区 隆突下淋巴结,气管隆突下两个主支气管 之间的区域,但 不包括下叶支气管或肺内动脉旁淋巴结 8 区 食管旁淋巴结,与食管壁相邻,气管中线 的左侧或右侧 前食管旁淋巴结位于 7 区的下方,但没有 明确的界线 9 区 肺韧带淋巴结,位于肺韧带内,包括位于 下肺静脉后壁和下段 的淋巴结 N 1 淋巴 结 所有的 N 1 淋巴结均位于纵隔胸膜折返的 外侧,脏层胸膜之内 10 区 肺门淋巴结,近端肺叶淋巴结,位于纵隔 胸膜折返外侧最接近 肺叶的淋巴结,右侧包括毗邻中间支气管 的淋巴结;影像学 上肺门阴影可由肺门和叶间淋巴结共同组 成 10R 位于右上叶支气管上缘水平以下、毗 邻右主支气管和右 侧支气管中间部 10L 位于左上叶支气管上缘水平以下、毗 邻左主支气管 11 区 叶间淋巴结,位于叶支气管之间,毗邻近 端叶支气管 12 区 叶内淋巴结,毗邻远端叶支气管 13 区 段淋巴结,毗邻段支气管 14 区 亚段淋巴结,位干肺实质内、毗邻亚段支 气管 注:pNO 组织病理学诊断时,肺门和纵隔的淋巴结切 除至少应包括 6 枚以上淋巴结 远处转移 M 定义(表 4):统计发现,恶性胸腔积液和对侧肺内结节患者的 5 年生存率相同,仅为 2%,新分期系统将恶性胸腔积 液和对侧肺内转移结节定义为 M 1 a,其他肺外远处 转移定义为 M 1 b。 表 4 远处转移 M 定义 分 期 定义 M 0 无远处转移 M 1 有远处转移 M 1 a 分开的肿瘤病灶位于对侧肺叶内伴有胸膜结节 或出现恶性胸膜或 心包积液 M 1 b 其他远处转移 3.小细胞肺癌如何临床分期?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TNM 分期系统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预 测价值不如 NSCLC 重要,目前 TNM 分期在 SCLC 主要 应用于极少数需要外科切除的早期病例。美国退伍军 人医院的肺癌研究组(VALG)制定了一个比较简便的二 期方法:局限期(LD)和广泛期(ED)。局限期定义为肿 瘤局限于一侧胸腔和区域淋巴结包括同侧肺门、纵 隔、同侧斜角肌锁骨上和对侧肺门淋巴结,这些区域 容易被包括于一个可耐受的放射野里。广泛期定义为 超过局限期的病变。根据这个定义,同侧胸腔积液、 左喉返神经累及、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也属于局限 期。显然 VALG 分期的目的是指导临床在制订治疗策 略时选择放疗,30 多年来放射治疗技术得到了巨大 的发展,放疗也更广泛地应用于 SCLC 治疗中,但 VALG 分期却一直延续下来。另外由于 VALG 的定义不 够精确,目前临床对局限期的理解仍存在一些分歧, 主要的争议包括同侧胸腔积液、对侧纵隔淋巴结转 移、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归属。 1989 年 IASLC 的分期共识中,LD 包括肺门、同侧对 侧纵隔、同侧对侧锁骨上淋巴结区,同时也包括同侧 胸腔积液(细胞学阳性或阴性)者,即 TNM 分期中的Ⅰ a~Ⅲb 期。其分期的主要依据是对侧锁骨上淋巴结 转移和同侧胸腔积液者的预后优于有远处转移者,与 其他局限期者的预后相似。 NCCN 肿瘤临床指南中局限期包括了对侧纵隔淋巴 结、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而对侧肺门淋巴结、对侧锁 骨上淋巴结、恶性心包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则归于广 泛期。目前国内临床应用的局限期定义为:病变局限 于一侧胸腔、纵隔、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但不 能有明显的上腔静脉压迫、声带麻痹和胸腔积液。 4.中央型肺癌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时 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溃疡、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 形成,可引起支气管狭窄和阻塞,导致远端炎症和肺 不张,常规胸片与肺癌鉴别一般较困难。支气管内膜 结核 CT 具有一定特征:支气管内膜结核不同于肺 癌,如病变范围较广,可有多个支气管受累;支气管 常见狭窄和扩张相间;支气管壁增厚主要由黏膜病变 造成,故可见内径狭窄和阻塞,气管外径不增大,局 部无肿块;由于肺结核常伴有支气管播散,病变不局 限于肺叶或肺段,并可伴发结节性病变和空洞形成。 上述特点有可能区别于肺癌。痰涂片、支气管镜检查 是诊断结核的主要方法。 (2)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是原 发综合征的主要组成之一,一般发生于儿童及青年, 中年以上也可发生,大多数患者有结核接触史、发 热、乏力、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PPD 试验常呈强阳 性,胸片表现易与中央型肺癌相混淆。 胸部 CT 可显示多组淋巴结受侵并融合,增大淋巴结 周围常有浸润阴影,淋巴结可液化或部分钙化。支气 管镜及 TBNA 有助于诊断,如诊断仍不能确诊,可行 纵隔镜、胸腔镜检查或开胸肺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 断。必要时也可考虑诊断性抗结核治疗。个别患者抗 结核治疗 3 个月,体温仍未能得到控制,应积极进行 组织病理学、细菌学诊断。 (3)结节病:结节病是一个多系统受累的肉芽肿性疾 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由于 X 线影像常表 现为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易误诊为中心型肺 癌。 结节病确诊标准为:①临床和(或)影像学表现;②病 理表现为非干酪性肉芽肿;③组织病理、痰和其他体 液中未发现细菌、真菌或肿瘤细胞。X 线显示双侧肺 门、纵隔淋巴结对称性增大,是结节病最常见的表 现,以中纵隔淋巴结增大最常见,如上腔静脉后、升 主动脉旁、隆突部及隆突下淋巴结增大,淋巴结直径 1.15~3.15cm。中纵隔增大的淋巴结很大,甚至占据 半个胸腔。淋巴结呈土豆状,互不融合,不侵犯血管 或支气管,极少出现肺不张,可自行消失或缩小。肺 内病变分为肺泡结节型、肉芽肿结节及肺纤维化。① 肺泡结节型:为肺泡内浸润性病变,表现为边缘模糊 的斑片状病灶,其中见含支气管像,可发生于两肺各 叶,但以两肺上叶病变多,也可局限于一侧肺上叶。 ②肉芽肿结节:病灶呈规则的结节状,散在分布于两 肺各叶,结节似转移瘤,常见多发;结节沿支气管血 管束分布,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呈串珠状;较 大的单发结节呈肿块状病灶,与肺癌较难鉴别。③肺 纤维化:肺纤维化多发生于肺泡结节病变的部位,纤 维化的范围决定于肺泡结节的范围。病变广泛时达两 肺外围部,从肺尖到横膈。结节病的诊断必须依赖于 组织病理学。应首选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联合 TBLB,可了解肺组织有无受到结节病的累及。经上述 检查多数结节病患者能得到组织病理学确诊。当采取 上述方法仍不能确诊时,可考虑做纵隔镜、胸腔镜、 开胸肺活组织检查等进一步进行检查。 (4)气管、支气管良性肿瘤:本组疾病早期常元症 状,可存在假性哮喘性哮鸣音或伴有咳嗽、呼吸困难 及咯血等。随着支气管内良胜肿瘤的增大,支气管部 分或完全阻塞,可引起反复发作性肺炎、肺不张、阻 塞性肺炎等,与中心型肺癌不易鉴别。仔细观察标准 胸片,往往发现大气管内有肿瘤存在,为进一步证 实,可行气管体层像及胸部 CT。支气管镜检查可显 示肿瘤及病变部位,其特点之一是肿瘤周围黏膜显示 正常,肿瘤表面光滑。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开胸肺活 组织检查有助于诊断。 (5)纵隔肿瘤及囊肿:有时纵隔肿瘤及囊肿应与肿块 型肺癌鉴别。首先应从肿物所在的部位推测肿瘤的起 源和性质,一般上纵隔肿物常见于胸腺肿瘤、主动脉 瘤、胸骨后甲状腺。前纵隔为皮样囊肿。中纵隔为心 包囊肿、支气管囊肿、恶性淋巴瘤。后纵隔为神经源 性肿瘤、脂肪瘤、膈疝及食管病变。 要确定上述各类肿瘤诊断,CT 扫描非常重要,可了 解病灶与纵隔、邻近器官的关系,也可显示肿瘤的密 度,如肿物密度与水一致,可能为支气管囊肿。增强 CT 或血管造影可清楚显示主动脉瘤等。当肿物内有 脂肪及钙化成分时应考虑畸胎瘤。 (6)纵隔淋巴瘤:纵隔淋巴源性肿瘤常为全身淋巴瘤 的一部分,原发纵隔者不到 10%,早期缺乏典型的临 床表现,需与中央型肺癌鉴别,临床表现、胸部影像 学及病理是鉴别的主要依据。淋巴瘤常有明显发热、 皮疹等全身症状,刺激性咳嗽不明显,病情进展快, 恶性程度高。X 线显示纵隔内有增大淋巴结影,以前 纵隔和支气管旁组最常见,其次是气管与支气管组和 隆突下组,肺门淋巴结也可受累。纵隔淋巴瘤颇似中 心型肺癌,但淋巴瘤病灶特点为对称性的双侧肺门、 纵隔淋巴结增大,边缘不清晰,淋巴结相互融合。肿 瘤向周边组织如血管、气管、肺、血管外脂肪层侵 犯,可以直接侵犯胸膜,形成胸膜下小结节影;也可 以侵犯胸壁形成软组织肿块;较早易出现胸膜下转移 和胸腔积液。纵隔内的病变大都与周身淋巴结病变同 时发现,也可单独发生于纵隔。纵隔淋巴瘤的诊断依 据为淋巴结穿刺涂片或活体组织检查发现恶性淋巴瘤 细胞。 (7)复发性多软骨炎: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是一种少见的风湿病,为反复 发作的潜在性破坏性疾病,常发生于耳、鼻、咽喉、 气管、支气管和关节等软骨组织。RP 的软骨组织病 理表现为软骨变性、坏死、溶解及炎症反应。严重的 呼吸道软骨病变可导致中央气道狭窄或气管塌陷致肺 不张、肺部感染,甚至窒息死亡。不少患者被误诊为 支气管肺癌,结合临床表现及查体应该能考虑到本疾 病,因多数病例存在耳、鼻及关节等软骨病变。本病 多见于中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 (8)肺炎:无论是社区获得性肺炎或医院获得性肺炎 应特别注意与阻塞性肺炎鉴别。患者有反复同一部位 肺炎,抗感染治疗疗效差,结合 X 线检查发现肺体积 缩小,有膨胀不全,气管或支气管管腔壁增厚,有不 规则狭窄,局部僵硬,或成锥形梗阻,气管腔内有软 组织影,则有利于阻塞性肺炎的诊断。 5.周围型肺癌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在影像学上有哪 些鉴别点?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周围型肺癌应注意与肺脓肿、肺结核球、 球型干酪肺炎、炎性假瘤、机化性肺炎、肉瘤、肺错 构瘤、支气管囊肿、肺动静脉瘤、肺内纤维瘤、畸胎 瘤等疾病相鉴别。 影像学检查对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尤其是 CT 检查的意义更不容忽视。虽然影像学检查 往往可以提示结节的良恶性,但由于有些征象在良恶 性病变中可交叉出现,给诊断的正确性造成困难。影 像学在鉴别方面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1)结节或肿块的形态:肺癌结节多数有分叶,良性 肿物仅 11.5%呈分叶,且分叶较浅。 (2)边缘特征:肺癌结节多数边缘清楚而不规则,周 边毛糙或呈毛刺。一些生长缓慢、分化较好、低度恶 性肿瘤可有此表现,但 11.5%良性肿瘤及肉芽肿炎性 病变也有上述表现。 (3)结节内部结构:<2cm 肺癌结节密度偏低,不均 匀。良性结节密度均匀一致。结节内出现弧形、环 形、爆米花样、同心圆或普遍均匀的钙化多数是良 性。但并非所有的钙化都是良性,特别是偏心性钙化 很难支持良性。胸透及低千伏 X 线平片对肺野的钙化 诊断较好。由于当前广泛使用高千伏技术,对钙化的 诊断会有一定困难。薄层 CT 密度测量法也有可能漏 掉钙化的检测。如结节中发现脂肪密度,错构瘤诊断 无疑。 (4)支气管及血管受累情况:结节邻近的支气管有截 断、阻塞或狭窄,管壁局部增厚,血管受侵,恶性可 能大。如结节相邻,支气管扩张与狭窄相间出现,管 壁局部无增厚,为良性。螺旋 CT 可评价肺孤立结节 对血管的侵犯,但根据血管受累情况不能绝对区分 良、恶性肺部结节。 (5)淋巴结受累以恶性为主。 (6)胸膜凹陷征提示为肺癌。 (7)CT 值在结节定性诊断中价值不一。早期认为高 CT 值(>164Hu)支持良性病变,近期研究认为利用某一 绝对 CT 值作为良、恶性结节鉴别标准不可靠,因其 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一般利用增强扫描 CT 值 净增数,即ΔCT 值,恶性结节增强幅度为 30.23Hu, 良性结节平均仅增强(9.8±7.2)Hu,故对良、恶性有 一定价值,有明显强化者,恶性可能性大,无强化倾 向者一般为良性。但恶性病变与良性炎性病变在强化 上有重叠,故特异性低。 在胸部影像学分析中,应注意综合分析,往往良、恶 性征象同时存在,要考虑关键的征象。若不能确定 时,有赖于组织学检查。 6.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肺癌患者在首次诊断时,约 15%已有恶性 胸腔积液,随着病情进展,约 50%最终有恶性胸腔积 液。各种病理类型的肺癌都可能有恶性胸腔积液,其 中肺腺癌最多见,约 70%发展为胸腔积液。因此,肺 癌的恶性胸腔积液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其他脏器的转移恶性胸腔积液:如乳腺癌(25%)、 淋巴瘤(8%)、卵巢癌(4%)、胃癌(3%)等,均易发生胸 腔转移,产生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产生的机 制常见为胸膜上的转移瘤增加了胸腔内渗出、胸膜淋 巴管的阻塞、纵隔肺门淋巴增大致淋巴液回流受阻及 胸导管阻塞等多种原因。一般恶性胸腔积液时,诊断 即可确定,但还需寻找原发癌。 (2)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有一定的临 床特点,以青壮年发病居多,近年来中老年发病有增 加趋势。多数患者伴有结核中毒症状,如发热、盗 汗、乏力等。胸腔积液为中等量,肺野内常有结核病 灶。积液呈透明,草黄色,少数为血性(1.5%~2%), 老年人血性胸腔积液发生率可达 23.8%。胸腔积液涂 片找结核菌是快速诊断方法。结核菌培养也是必需 的,传统的改良罗氏培养基法需 4~6 周时间,难以 满足临床急需。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及溶菌 酶升高有利于结核诊断。患癌症时,胸腔中 T 淋巴细 胞增殖受抑制,因此 ADA 活性降低;患结核时,细胞 免疫功能升高,淋巴细胞明显增多,故 ADA 在胸腔积 液中含量明显升高,阳性率达 70%,故对结核性胸腔 积液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胸膜活体组织检查,阳性 率可达 30.4%~80%。患者接受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并 及时抽液,一般 1~2 个月胸腔积液即可消失。 (3)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胸膜间皮瘤是一种少见 的胸膜原发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来源于胸膜 间皮细胞。可发生于胸腔任何部位的脏壁层胸膜,分 良性与恶性两种,恶性胸膜间皮瘤常为弥漫性并伴大 量胸腔积液,与癌性胸腔积液不易区分。恶性胸膜间 皮瘤并发胸腔积液有如下特点:常有石棉接触史,但 需仔细询问病史;剧烈胸痛(88.9%),咳嗽、进行性 气短伴恶病质;胸片显示患者胸廓呈大片状浓密阴 影,纵隔向健侧移位不明显,肋间隙变窄,胸膜广泛 不规则增厚和结节状突出的致密模糊阴影;胸部 CT 能清晰显示恶性间皮瘤的病变部位、形态、病变范 围、与胸膜表面有弥漫性或分叶样不规则肿块。病变 沿肋隔角伸展,逐渐包围肺组织,也可伸入肺叶间裂 扩散到纵隔及心包,甚至对侧胸腔。胸腔积液常为中 到大量,单侧积液多,血性多见,较为黏稠,抽液困 难。胸腔积液抽出后又迅速出现明显的胸膜增厚,多 次穿刺局部出现结节。胸腔积液持续诊断不明或久治 不愈。 胸腔积液的比重较高,为 1.020~1.028,镜下可见 大量增生型间皮细胞,有时可找到间皮瘤细胞,此时 恶性间皮瘤即可确诊。由于胸腔积液细胞学阳性率仅 14.3%,因此给诊断带来了困难,需反复多次行胸膜 活组织检查,但因取材较少,可导致假阴性,阳性率 仅 57.4%。必要时需行胸腔镜或开胸探查,行胸膜活 体组织检查。 恶性间皮瘤往往与肺腺癌不易鉴别,需通过组织学、 免疫组化及电镜鉴别。①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化学 方面,间皮瘤细胞能产生高酸性黏液物质如透明质 酸,用奥辛兰及 Hela 胶体铁染色阳性;而 65%~70% 肺腺癌细胞内含有中性或弱酸性黏液物质,因此显示 PAS 及黏液卡红染色阳性。②免疫组化:间皮瘤显示 间皮细胞相关抗原阳性,如 AMA D-2 呈阳性,一般着 色在胞质。血栓调节素(thrombodulin)及钙网膜蛋白 (calretinin)阳性,而肺腺癌为阴性或极少表达。此 外间皮瘤的间皮瘤细胞角蛋白、EMA、S100 蛋白、波 形蛋白(vimentin)免疫组化及单克隆抗体 k1 阳性, 而肺腺癌为阴性。癌胚抗原 CEA、LeuM1、BerEp4 和 AUA1 仅腺癌为阳性。肉瘤样间皮瘤除上述免疫组化 阳性外,MSA 及 CK 呈阳性。据此可对肺腺癌及恶性 间皮瘤进行鉴别。③超微结构检查也有助于两者的鉴 别,恶性间皮瘤表面有无数的微绒毛,细长而迂曲、 长宽之比为 15.7~11.4:1,细胞桥粒大,较多的界 面张力丝及细胞核周张力丝丰富。而腺癌细胞表面仅 有短而直的微绒毛,表面附有多糖蛋白物质,细胞间 桥粒较小,胞质内包涵物多,如多囊小体、板层体及 较多黏液颗粒和多糖蛋白复合小体。 7.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对于局限期患者,推荐同步化放疗, 以铂类/足叶乙甙为基础的方案化疗 4 个周期,胸部 放疗应于第 1 或第 2 个周期开始,放疗剂量为每日 1.8 Gy 或更高(总剂量为 45 Gy)。完全缓解者推荐给 予预防性头颅放射治疗。 (2)对于广泛期患者,推荐进行标准联合方案的足量 化疗,化疗不能立即缓解的转移部位,特别是脑、硬 膜外和骨转移,需用放疗。 8.小细胞肺癌常用化疗方案有哪些?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小细胞肺癌最常用的联合化疗方案(见下 表)是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加上顺铂(EP 方案),以及 环磷酰胺、阿霉素加上长春新碱加或不加拓扑异构酶 Ⅱ抑制剂(CAV 方案)。 表 小细胞肺癌的常用化疗方案 方案 剂量 EP 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 顺铂 卡铂 100~120mg/m 2 第 1~3 日 60mg/m 2 第 1 日 300mg/m 2 第 1 日或 AUC 5 CAV 环磷酰胺 阿霉素 长春新碱 1 000mg/m 2 第 1 日 45mg/m 2 第 1 日 2mg/m 2 第 1 日 CAE 环磷酰胺 阿霉素 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 1 000mg/m 2 第 1 日 45mg/m 2 第 1 日 50mg/m 2 第 1~5 日 CAVE 环磷酰胺 阿霉素 长春新碱 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 托普替康 1 000mg/m 2 第 1 日 50mg/m 2 第 1 日 1.5mg/m 2 第 1 日 50mg/m 2 第 1~5 日 1.5mg/m 2 第 1~5 日 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加上顺铂的 EP 方案已经成为小 细胞肺癌化疗的一线方案,部分原因是与含阿霉素的 方案相比在辅助放疗时它的耐受性更好。为了避免顺 铂可能引起的恶心、呕吐、耳毒性和周围感觉神经障 碍等毒性作用,许多肿瘤专家用卡铂来代替顺铂。卡 铂和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和顺铂方案无明显差异。卡铂给药更方便,无需大量 水化或利尿。虽然非血液系统的毒性作用降低了,卡 铂却会带来累积性的粒细胞抑制、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等血液系统毒性。 9.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放疗原则是什么?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胸部放疗: 1)广泛期患者的随机研究显示由于肿瘤在转移灶部位 的复发,在化疗基础上辅以放疗对疗效没有改善。对 于局限期患者,胸部放疗有其合理性,Meta 分析显 示胸部放疗提高了局限期患者的生存期。 2)胸部放疗的具体实施包括化疗与放疗的时序(同 时、序贯或交替应用)、时机(早或晚)、放射野的范 围(初始肿瘤体积或肿瘤退缩后的缩野)、剂量及其分 割等。在联合放化疗的临床研究中,同期或早放疗优 于晚放疗。早放疗指放射治疗在化疗的第一周期或第 二周期开始。放射剂量多数学者建议在 46~60 Gy。 在多数分割方法的研究中,结果显示超分割提高了生 存率,ECOG/RTOG 研究比较了每日 1 次共 5 周和每日 2 次共 3 周总剂量为 45 Gy 的同期 EP 方案化疗的研 究结果,显示超分割提高了远期疗效。由于多数学者 认为化疗可以消灭亚临床病灶或微小病变,因此建议 不进行扩大照射野,照射野包括化疗前原发肿瘤外 1cm 正常组织、受累淋巴结区和高危转移区。 (2)预防性头颅照射:约高达 50%SCLC 患者会发生颅 内转移,脑转移癌出现症状后放疗就难以完全控制, 病死率很高。随机和非随机研究显示预防性头颅放射 治疗(PCI)可有效预防脑转移,但没有明显延长生存 期。目前的观点认为对获完全缓解的局限期患者,主 张进行全脑预防性照射,获完全缓解的广泛期患者也 可以考虑。对并发症较多、一般状况差或精神心理不 健全者不推荐给予 PCI。PCI 的推荐剂量为 24 Gy(分 8 次)至 36 Gy(分 18 次),建议低剂量分割放疗(每次 1.8~2 Gy)。放疗可引起晚期继发神经病变,特别是 单次放疗剂量超过 3 Gy 和(或)同步联用化疗时。PCI 不应与全身化疗同时应用,以免增加神经毒性,化疗 结束后小剂量 PCI 的神经毒性较小。 10.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否可行手术治疗?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临床分期为(T 1-2 ,N 0 )的 SCLC 应该考 虑能否手术切除。如果淋巴结或局部组织未受侵犯, 还应进行纵隔镜或术后外科分期。外科手术(肺叶切 除和纵隔淋巴结切除)成功者,推荐术后常规化疗。 术后辅助化疗可使 5 年生存率达到 35%~40%,而单 纯手术者不足 5%。无淋巴结转移者优于淋巴结阳性 者,后者可单独应用化疗。纵隔侵犯者预后一般较 差,对这些患者,应推荐术后化疗加胸部放疗。 分期超过 T 1-2 N 0 者不能从手术中获益。 若是在术中冷冻切片确诊为 SCLC,可做肺叶切除和 淋巴结清扫,但不能因肿瘤过大而做一侧全肺切除, 以免术后肺功能差而影响了术后治疗。 11.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后复发的进一步化学治疗方 案有哪些?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条件允许可选择临床试验。 (2)3 个月内复发且体质较好者,为难治型 SCLC,可 考虑应用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及异环磷酰 胺、伊利替康、拓扑替康。 (3)肿瘤复发超过 3 个月以上 6 个月以内,为敏感型 SCLC,拓扑替康单药治疗是标准方案,也可考虑应用 CPT-11、吉西他滨、紫杉醇、口服 VP-16 或长春瑞 滨。 (4)肿瘤复发超过 6 个月以上者,仍可维持一线治疗 方案。 12.Ⅰ期、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Ⅰ期 NSCLC:基本治疗应以手术为 主,对于老年和不能及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可首选放 射治疗,Ⅰa 期患者不应行术后辅助化疗,但病理上 存在以下因素者应该适当放宽,如低分化癌,肺楔形 切除,断端距肿瘤小于 2cm 肿块侵及血管,脉管内有 瘤栓;Ⅰb 期患者体质状况好的可以辅助化疗。其后 随访每 3 个月 1 次,至术后 1 年,6 个月随访 1 次至 术后第 2 年,以后每年随访 1 次。 (2)Ⅱ期 NSCLC:基本治疗应以手术为主,Ⅱa、Ⅱb 期(T 1 N 1 或 T 2 N 1 )患者术后行辅助化疗 (NVB+DDP),显著延长了总生存期,5 年存活率为 69%,使其增加了 15%。 13.Ⅲa 期、Ⅲb 期 NSCLC 患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Ⅲa 期 NSCLC 基本治疗应以手术为主,酌 情可行术前的新辅助化疗,手术后应进行手术后辅助 化疗。如不能手术的Ⅲa~Ⅲb 期患者可行序贯或同 步放化疗。不能切除的局部晚期 NSCLC,如部分Ⅲ a(N 2 )患者伴巨大肿瘤和多站淋巴结转移和一部分 Ⅲb 传统治疗为放疗,据报道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Ⅲ a、Ⅲb 期 NSCLC 患者在同步放化疗结合立体定向治 疗等后,再行巩固化疗,可显著延长无病生存期。虽 然同步放化疗疗效优于放疗+化疗序贯法,但同步放 化疗有更严重的急性或延迟性局部放射性毒性,如放 射性肺炎及食管炎。因此目前仍在进一行研究中。 14.Ⅲb 期、Ⅳ期 NSCLC 患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对Ⅲb、Ⅳ期的晚期患者,只要体能状况 好 PS0~1 或 PS2 及健康状况好的老年患者应行姑息 性化疗。晚期 NSCLC 的治疗以化疗、放疗和最佳的支 持治疗(BSC)为主,从而可延长生存期、改善症状及 提高生活质量。姑息性化学治疗,自以 DDP 治疗的介 入,使 NSCLC 的生存期有明显延长,中位生存期 8~ 10 个月,1 年生存率>40%,2 年生存率 10%~15%, 姑息性化疗必须以 1 年内的存活率、临床获益[包括 QOL 评估、化疗中体重丢失率(体重丢失<10%)、疼 痛控制、Karnofsky 或 PS 提高]、药物不良反应及无 毒性生存期来权衡。通过循证医学已确认化疗是晚期 肺癌的首选治疗手段。 15.NSCLC 患者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有哪些?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Ⅰ期(T 1 a,bN 0 M 0 、T 2 aN 0 M 0 )、Ⅱ期(T 1 a,1b,2aN 1 M 0 、T 2 bN 0 M 0 、T 2 bN 1 M 0 、T 3 N 0 M 0 )非小细胞肺癌。 (2)部分经过选择的Ⅲa 期非小细胞肺癌,如 T 3 N 1 M 0 。 (3)ⅢaN 2 期的治疗:ⅢaN 2 期患者细分为Ⅲa1、Ⅲ a2、Ⅲa3、Ⅲa4 四型。①Ⅲa1 型指在术后最终病理 发现存在 N 2 转移的患者;②Ⅲa2 型指在术中冷冻 切片中发现存在 N 2 转移的患者;③Ⅲa3 型称为潜 在的可切除期,指的是胸部 CT 显示纵隔淋巴结增大 短轴直径超过 1cm(<2cm),此类患者进行新辅助化 疗或放化疗后,术前要进行谨慎评估(包括再次纵隔 镜和 PET-CT),若由 N 2 降期为 N 0 或者由多站降为 单站转移则手术治疗,仍为多站转移则不宜手术,而 是同步放化疗;④Ⅲa4 型称为不可切除期,指的是 胸部 CT 显示纵隔淋巴结短轴直径大于 2cm,特别是 出现结外浸润、多站转移和多个小的阳性淋巴结群, 由于不能从手术中获益,此类患者不宜手术,而是放 化疗同步的综合治疗。 (4)部分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如单发的脑转移、骨转 移或肾上腺转移。 (5)高度怀疑或不能排除肺癌,但又无法得到病理证 实,不宜长期观察,且病变能完全切除者。 (6)症状严重的中晚期患者,如严重出血、感染、非 手术方法难以控制,从减轻症状的目的出发,可行姑 息性切除。 16.NSCLC 治疗中放射治疗的原则是什么?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根据 2011 年美国 NCCN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 实践指南,放射治疗的一般原则如下。 (1)放疗可以作为手术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作 为因医学原因不能手术或病灶不可切除患者的主要局 部治疗方法,同时放疗也是无法治愈患者的重要的姑 息治疗方法。 (2)如病理示切缘阴性而纵隔淋巴结阳性(pN2),术后 应该接受辅助化疗,然后行放疗,尽管尚未建立针对 这种情况的序贯放、化疗方案。 (3)对于 pN2 和切缘阳性的肿瘤,如果患者的身体状 况允许则推荐术后行同步放化疗。放疗应尽早开始, 因为局部复发是这部分患者最常见的复发模式。 (4)Ⅱ和Ⅲ期 NSCLC 患者如由于医学原因不能手术, 但身体状态较好和预计生存期较长,则应接受适形放 疗+同步化疗。 (5)对于接受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的患者,应采用适 形放疗计划和强有力的支持治疗,以尽可能避免因可 处理的急性毒性反应(3 度食管炎或血液学毒性)而中 断治疗或减少治疗剂量。 (6)对于存在广泛转移的Ⅳ期患者,如有指征,放疗 可用于原发灶或远处转移灶的姑息治疗。 17.肺癌放射治疗并发症有哪些?如何预防治疗这些并 发症?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在放射治疗期间的急性不良反应是有器官 特异性的,而且与时间剂量分割方式、总剂量、是否 序贯或同期用化疗或放射增敏剂等有关。就化疗增加 放疗的急性和晚期毒性反应来说,化疗药物和放射治 疗的间隔期越长,毒性反应越低,放化疗同期进行的 毒性反应最大。一般急性毒反应发生在治疗开始的第 2~3 周,需要注意的是联合其他治疗方式会增加毒 性反应,有时毒副反应的增加可能超过治疗增益。晚 期放射毒性反应常发生于治疗结束后 2~3 个月或者 以后,这些器官主要包括肺、食管、脊髓和心脏。急 性反应主要与周剂量和受照射的正常组织体积有关, 晚期损伤主要与单次分割剂量和总剂量有关。 (1)放射性食管炎:在放射治疗期间可引起急性食管 炎,一般发生于放疗的第 2~4 周。化疗和放射增敏 剂可加速和加重食管炎,如 5-FU、顺铂和丝裂霉素 等可加重食管反应。放射性食管炎主要表现为患者伴 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和(或)进食疼痛,通过调节饮 食,减少刺激性食物,口服维生素等一般可减轻。严 重时需给予非麻醉或麻醉类止痛剂,并由静脉输注营 养。急性食管反应一般于放疗结束后就会明显缓解。 少数患者晚期可有食管黏膜溃疡、食管狭窄,严重者 影响进食需特殊处理。 (2)放射性肺损伤:肺癌放射治疗的并发症分为急性 期、延迟期和晚期。急性反应一般指放疗期间或治疗 结束时出现与肺部放疗有关的症状(如干咳等),这种 反应可持续到治疗结束后的数周。迟缓期放射性肺炎 通常发生于治疗结束后 1~3 个月,它的发生与照射 剂量、照射体积、照射方法等有关,也和机体因素如 肺部感染、慢性肺病病史、糖尿病、血管硬化、吸 烟、个体放射敏感性的差异等有关,其主要表现为呼 吸困难、呼吸急促、心动过速、发热、干咳。影像学 可见与放射野相吻合的炎性病变。放射性肺炎的治疗 需要及时足量,主要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 的松)、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抗感染药物和吸氧等。 晚期肺纤维化的程度与受照射的正常肺组织的体积、 放射治疗总剂量、分次剂量呈正相关。预测放射性肺 损伤因素包括生物和物理等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 因素为剂量体积因子。剂量体积预测因子中有两类因 子非常重要,一个是 Vx 即正常肺受照射 x 剂量及以 上剂量照射体积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如’V20、V30 等;另一个是正常肺的平均剂量。将 V20、V30 和肺 平均剂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能很大程度的降低严重 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 (3)放射性皮炎:放射性皮炎主要表现为射线入射区 域的色素沉积、毛囊炎、干性脱皮,后期可出现皮下 组织纤维化,患者应对放射野皮肤注意保护、减少刺 激、保持清洁,防止外伤和感染。 (4)放射性脊髓炎:部分患者在放疗结束后 6 个月左 右会出现短暂性脊髓压迫症,表现为感觉迟钝、感觉 异常,常波及上肢并有屈颈时肩部疼痛。短暂性脊髓 压迫症是自愈性的,与晚期放射性脊髓损伤的发展无 关。放射性脊髓炎的初期症状为低头时双下肢有触电 感,以后有下肢麻木、无力,严重时发生截瘫。常规 分次剂量照射时,脊髓的耐受剂量为 45 Gy,放疗时 应尽可能使脊髓的受量不高于此水平。脊髓的损伤与 受照脊髓的体积和单次分割剂量密切相关,也与患者 特异体质、同期放化疗等因素有关。放射性脊髓炎的 治疗以扩张血管药、大剂量激素和维生素为主,但治 疗效果常常不佳,应以预防发生为主。 (5)放射性心包炎和心肌炎:放射对心脏的损伤虽然 也可表现为心肌缺血和慢性心包渗出,但多数表现为 心包炎。整个心脏的耐受剂量为 40 Gy。该并发症相 对少见,但对于合并内科心脏疾病的患者应谨慎。严 重的患者一般在放疗结束 6 个月以后发生,临床表现 为心包填塞和缩窄。 (6)肋骨骨折:肺癌放射治疗后诱发肋骨骨折少见, 一般在放疗后数年发生。特点是放射野内多根肋骨同 时骨折,无明显疼痛,X 线平片上无新骨形成,CT 扫 描也无软组织肿块影,临床上需与骨转移癌相鉴别。 18.老年肺癌有哪些特点?老年晚期 NSCLC 患者应如何 治疗?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肺癌属于老年性疾病,临床实践中通常将 ≥70 岁患者定义为老年患者,WHO 对此年龄界定也予 以认可。老年肺癌的病理特点为以鳞癌多见,好发于 老年男性,有长期抽烟史的患者。 老年人器官功能逐渐减退。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患者常 常存在许多正常生理和器官功能的改变和衰退,这些 导致其对化疗耐受性相对降低。此外老年患者免疫功 能较弱、骨髓造血功能低下也影响其治疗。老年患者 也存在较高比例的并发症,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 脑血管性疾病和糖尿病等,因此对老年患者的治疗应 强调个体化。2003 年 ASCO 肺癌指南推荐老年晚期 NSCLC 的治疗方案为第 3 代细胞毒性药物单药治疗, 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一部分一般状况 较好、健康的老年患者可采用含卡铂、低剂量顺铂联 合方案化疗。靶向治疗因其口服方便及不良反应小在 老年晚期 NSCLC 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用于高龄、 PS 差或有明显合并症的晚期 NSCLC 的一线治疗。 19.NSCLC 的一线化疗方案有哪些?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NSCLC 化疗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 方案优于单药方案。联合化疗中以两药联合更好。目 前常用一线治疗方案顺铂+长春瑞滨、卡铂+紫杉醇、 顺铂+多烯紫杉醇、吉西他滨+卡铂或顺铂。2004 年 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推荐贝伐单抗+紫杉醇+卡铂, 作为晚期 NSCLC(非鳞癌)新的标准治疗,但患者 PS0~2,无咯血史,无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及无正在进 行的抗凝治疗。2008 年 4 月欧盟国家将力比泰+顺铂 方案批准用于非鳞癌的非小细胞肺癌。2008 年 6 月 于 ASCO 发布顺铂+长春瑞宾+爱必妥方案优于单独化 疗组,需 EGFR 免疫组化阳性。2008 年 ESMO 公布了 在亚洲不吸烟腺癌人群中吉非替尼单药优于紫杉醇+ 卡铂方案,以。EGFR 突变人群为突出。中国版 NCCN 将恩度联合化疗列为标准一线化疗。有效率保持在 20%~40%,中位生存期 8.5 个月,1 年存活率为 35%。 非铂类药物的治疗:许多作者报告了 TAX+GEM、 GEM+NVB、GEM+DOC 与铂类+新药的随机试验显示有效 率、中位生存期及 1 年存活率均没有显著差异,但非 铂方案毒性较低,可作为替代方案。 20.NSCLC 患者二线治疗方案有哪些?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当一线治疗失败后,进行的化疗称为二线 治疗。最近 NCCN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已将疗效评 定改为 1 个周期后即评估,当出现疾病进展,应采用 二线化疗。二线治疗应首先确定患者对一线治疗的反 应性,如 6 个月内复发则为对一线治疗不敏感或产生 耐药性,不应该重复一线治疗。应该更换新方案,进 行二线化疗。二线化疗常用药物有多西他赛、培美曲 塞、吉非替尼及厄罗替尼。如一线治疗应用过吉非替 尼或厄罗替尼的腺癌患者二线可考虑给予含铂两药方 案+贝伐珠单抗。 21.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新一代化疗药物有哪些?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培美曲塞:又名力比泰、Alimta。作 用机制:是一种多靶点抗叶酸制剂,通过破坏细胞内 叶酸依赖性的正常代谢过程,抑制细胞复制,从而抑 制肿瘤的生长。 1)用法: ①恶性胸膜间皮瘤:培美曲塞 500mg/m 2 ,10 分钟 静脉输入,每 21 日 1 次。30 分钟后给予 DDP75mg/m 2 ,2 小时输入,注意水化。 ②非小细胞肺癌:500mg/m 2 ,10 分钟注射,每 21 日 1 次。 2)预服药物: ①皮质类固醇:预服地塞米松(或相似药物):地塞米 松 4mg,口服,每日 2 次,给药前 1 日、给药当日和 给药后 1 日连服 3 次。 ②维生素补充:第 1 次治疗开始前 7 日至少服用 5 次 /日剂量的叶酸,一直服用整个治疗周期,在最后 1 次给药后 21 日可停服。患者还需在第 1 次给药前 7 日内肌内注射维生素 B 12 1 次,以后每 3 个周期肌内 注射 1 次,以后的维生素 B 12 给药可与用药在同 1 日进行。叶酸给药剂量为 350~1 000μg,常用剂量 是 400μg。维生素 B 12 剂量为 1 000μg。 3)不良反应: ①骨髓抑制:是药物的剂量限制性毒性,有中性粒细 胞、血小板减少和贫血的报道。 ②胃肠道: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畏食、咽炎、 食管炎、吞咽困难和吞咽疼痛。 ③肾毒性:有肌酐水平升高和肾衰竭的报道。 ④皮肤:皮疹发生率较高。 ⑤呼吸:呼吸困难。 ⑥血管:血栓、栓塞。 ⑦神经精神:抑郁、感觉障碍。 ⑧全身:乏力、发热。 (2)吉西他滨:又名泽菲、健择、Gemzar。作用机 制: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主要作用于 DNA 合成 期,即 S 期细胞,同时也可以阻止由 G1 期向 S 期的 进展。 1)用法:一般剂量为 800~1 250mg/m 2 ,静脉滴注 30~60 分钟。第 1、8 日给药,第 3 周重复 1 次。 2)不良反应: ①骨髓抑制:常为轻到中度,多为中性粒细胞减少, 可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②其他: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可引起肝脏氨基 转移酶的升高,少数患者可出现蛋白尿和血尿、呼吸 困难、皮疹等。 (3)长春瑞滨:又名盖诺、诺维本、双酒石酸盐、去 甲长春花碱、NVB。作用机制:是长春碱半合成衍生 物,主要通过抑制着丝点微管蛋白的聚合,使细胞分 裂停止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是细胞周期特异性的药 物。 1)用法: ①单药化疗:推荐剂量按体表面积为 25~30mg/m 2 。 ②联合化疗:依照所用方案选用剂量和给药时间。一 般按体表面积:25~30mg/m 2 。药物必须溶于生理 盐水,于短时间内(15~20 分钟)静脉输入,然后滴 生理盐水冲洗静脉。 2)不良反应: ①血液毒性:剂量限制性毒性。 ②神经毒性:外周神经毒性一般限于深腱反射消失, 感觉异常少见;自主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小肠麻痹引 起的便秘。 ③胃肠道毒性:便秘、恶心、呕吐等。 ④呼吸道毒性:可引起呼吸困难和支气管痉挛。这些 反应可于注药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生。 ⑤其他:静脉用药外渗可引起局部皮肤红肿,甚至坏 死;可见有中度进行性脱发和下颌痛。 (4)紫杉醇:又名泰素。促使微管形成,并稳定微 管。通过形成无功能性微管或改变微管蛋白的平衡状 态,从而达到抗肿瘤作用。可出现有丝分裂阻滞现 象。有丝分裂阻滞与微管聚积有关。 1)用法:一般剂量 135~200mg/m 2 ,目前较常采用 剂量为 175mg/m 2 ,第 1 日,每 3 周重复。也可采用 周疗,60~90mg/m 2 ,静脉注射持续 1 小时,每周 1 次,连用 6 周,休息 2 周。 2)注意事项:紫杉醇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 困难、低血压(偶为高血压)、支气管痉挛、荨麻疹、 红斑丘疹。几乎所有的反应都发生在用药后最初 10 分钟内,严重反应常发生在用紫杉醇后 2~3 分钟。 3)治疗前预处理:为了预防发生过敏反应,在紫杉醇 治疗前 12 小时口服地塞米松 10mg,治疗前 6 小时再 口服地塞米松 10mg,治疗前 30~60 分钟给予苯海拉 明肌内注射 20mg,静脉注射西咪替丁 300mg 或雷尼 替丁 50mg。 4)毒性反应: ①骨髓抑制和其他血液学反应:粒细胞减少症常见, 为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血小板减少常见,贫血偶 见。 ②恶心、呕吐和其他胃肠道反应:常见,但一般不严 重。 ③皮肤黏膜反应:脱发常见;用推荐剂量时黏膜炎偶 见。 ④超敏反应:尽管进行预处理,但仍偶见呼吸困难、 低血压(偶见高血压)、支气管痉挛、荨麻疹和红斑性 皮疹等反应。 ⑤其他:可出现感觉神经病变、肝功能异常、肌肉疼 痛、关节痛、癫痫发作等。 (5)多西紫杉醇(docetaxel):又名多西他赛、泰索 帝、艾素。作用机制:作用于细胞微管和微管蛋白系 统,促进微管聚合,阻断微管解聚,从而抑制肿瘤细 胞的有丝分裂。 1)用法:推荐剂量为 75mg/m 2 ,滴注 1 小时,每 3 周 1 次。或 35mg/m 2 ,每周 1 次,连用 3 周休 1 周。 2)预服药物:口服糖皮质激素类,如地塞米松,在用 药前 1 日服用,每日 16mg(如:每日 2 次,每次 8mg),持续 3 日。 3)不良反应: ①骨髓抑制:为剂量限制性毒性。 ②过敏反应:部分病例可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其特征 为低血压与支气管痉挛,需要中断治疗。停止滴注并 立即治疗后患者可恢复正常。 ③皮肤反应:常表现为红斑,主要见于手足,也可发 生在臂部。脸部及胸部的局部皮疹,有时伴有搔痒。 皮疹通常可能在滴注泰索帝后 1 周内发生,但可在下 次滴注前恢复。 ④体液潴留:包括水肿,也有报道极少数病例发生胸 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 体重增加。在停止泰索帝治疗后,液体潴留逐渐消 失。为了减少液体潴留,应给患者预防性使用皮质类 固醇。 ⑤胃肠道反应:多为轻中度恶心、呕吐或腹泻等。 ⑥神经系统:可发生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感觉异 常。罕见惊厥或暂时性意识丧失。 ⑦其他不良反应:包括脱发、乏力、黏膜炎、关节 痛、肌肉痛、低血压和注射部位反应。 (6)伊立替康:又名 irinotecan,为半合成水溶性喜 树碱衍生物,外观为淡黄色或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 水,微溶于芳香族溶剂。伊立替康是细胞周期 S 期特 异性药物,是 DNA 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其与拓扑异 构酶Ⅰ-DNA 断裂单链复合物结合为稳定的复合物, 抑制拓扑异构酶Ⅰ对 DNA 断裂单链的修复连续作用。 用于 NSCLC 和 SCLC 的治疗,可单药或联合用药。 1)用法:多采用 100mg/m 2 ,静脉滴注,每周 1 次, 连续 3 周,每 28 日重复 1 次。 2)不良反应: ①乙酞胆碱综合征:多于用药当日出现,表现为多 汗、多泪、唾液分泌增多、视物模糊、痉挛性腹痛、 腹泻等。 ②延迟性腹泻:为剂量限制性毒性,于用药后 4 小时 出现,发生率可达 90%,中位发生时间为用药后第 5 日,平均持续 4 日。一旦出现,大剂量易蒙停治疗有 效,首剂 4mg,以后每 2 小时口服 2mg 至末次稀水便 后 12 小时停药。 ③中性粒细胞减少,为剂量限制性毒性。 ④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常见。 ⑤其他:脱发、口腔黏膜炎、皮肤毒性、肝肾功能损 害等。 (7)拓扑替康:又名 topotecan,为半合成 DNA 拓扑 异构酶Ⅰ抑制剂,其与拓扑异构酶Ⅰ形成复合物导致 DNA 不能正常复制。外观为黄色至淡黄色冻干粉末, 易溶于水,主要用于 SCLC 的治疗。 1)用法:单药 1.2~1.5mg/m 2 ,每日 1 次,连续 5 日,21 日重复 1 次。 2)不良反应:剂量限制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他如食 欲缺乏、恶心、呕吐、乏力、脱发、口腔炎、腹泻、 腹痛、便秘、头痛、发热等,较罕见的不良反应为呼 吸困难、血尿和心电图异常。 22.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肺癌靶向治疗药物有哪些?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贝伐单抗:属于重组人源化的抗血管 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单克隆 IgG1 抗体,它与 VEGF 高亲和力结合,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减少肿瘤的血 氧供给,进而抑制肿瘤生长。 2004 年 2 月 26 日获得 FDA 的批准,是美国第一个获 得批准上市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药。FDA 和欧洲分 别于 2006 年 10 月、2007 年 8 月批准贝伐单抗与化 疗联合用于非鳞状细胞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 疗。NCCN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中推荐贝伐单抗联 合化疗用于非鳞癌、无咯血、无脑转移、目前未进行 抗凝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 (2)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是我国自行研发的重组 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已在国内进行了随机、双盲、安 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评价 NP(去甲 长春花碱+顺铂)联合恩度与 NP 联合安慰剂治疗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临床 有效率分别为 35.4%和 19.5%(P<0 分 1)、总临床受 益率分别为 73.29%和 64.02%(P=0.035),TTP(肿瘤进 展时间)分别为 6.6 个月和 3.7 个月(P<0 分 001)。 已经在中国版的 NCCN 指南中批准与化疗联合一线治 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3)西妥昔单抗:是人鼠嵌合型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的单克隆抗体,作用主要与 EGFR 结合后阻断 下面的级联反应,促进 EGFR 内化,导致细胞表面受 体下调及受体信号的减少,触发 Fc 受体表达的免疫 效应细胞直接针对肿瘤的细胞毒免疫机制,产生抗体 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ADCC)。 2008 年 ASCO 年会报道的Ⅲ期临床研究 FLEX 针对带 有恶性胸腔积液ⅢB/ⅣNSCLC,免疫组化证实 EGFR 表 达进行的一线治疗,入组后随机进入 erbitux+NVB+DDP 或 NVB+DDP 方案,主要研究终点: 总生存期。次要终点:PFS、RR、安全性、生活质 量。结果:erbitux 组总生存时间及中位至肿瘤进展 时间得到延长(OS,11.3 个月 vs10.1 个月, P=0.044;TTF:4.2 个月 VS3.7 个月 P=0.015)。 (4)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均为 酪氨酸激酶(TK)抑制剂,TK 是 EGFR 介导的信号转导 过程中的关键位点之一,抑制 TK 将阻止其下游信号 传递。目前已开发和正在试用的 TK 抑制剂是一种靶 向作用与细胞内酷氨酸信号通路的小分子物质,TK 抑制剂能竞争性地与 A 开结合位点结合从而阻断配体 激活 EGFR。他们的小分子结构使其能轻松进入肿 瘤,并且能通过口服用药。 吉非替尼是第一个进入临床用于晚期 NSCLC 二线或三 线治疗的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疗效存在明显的优 势人群,即在东方人、肺腺癌、女性和不吸烟者中效 果好;吉非替尼与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 癌的疗效相似,但安全性与生活质量方面以吉非替尼 组更佳。 厄洛替尼是首个在Ⅲ期临床研究中证实能改善晚期非 小细胞肺癌生存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2004 年 11 月、2005 年 9 月分别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 欧盟批准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及三线治疗。 2011 年非小细胞肺癌 NCCN 指南中推荐对于 EGFR 突 变阳性的腺癌、大细胞癌患者一线治疗选择吉非替尼 或厄洛替尼。 23.如何评价肺癌的治疗效果?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肺癌的疗效评价标准是使用实体瘤的疗效 评价标准(RECIST),具体内容如下。 (1)肿瘤病灶的测量: 1)肿瘤病灶基线的定义:肿瘤病灶基线分为可测量病 灶和不可测量病灶。 ①可测量病灶(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灶):用常规技 术,病灶直径长度≥20mm 或螺旋 CT≥10mm 的可以精 确测量的病灶。 ②不可测量病灶:所有其他病变(包括小病灶即常规 技术长径<20mm 或螺旋 CT<10mm)包括骨病灶、脑膜 病变、腹水、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炎症乳腺癌、皮 肤或肺的癌性淋巴管炎、影像学不能确诊和随诊的腹 部肿块和囊性病灶。 2)测量方法:基线和随诊应用同样的技术和方法评估 病灶。临床表浅病灶,如可扪及的淋巴结或皮肤结节 可作为可测量病灶,皮肤病灶应用有标尺大小的彩色 照片。 ①胸部 X 线平片:有清晰明确的病灶可作为可测量病 灶,但最好用 CT 扫描。 ②CT 和 MRI:对于判断可测量的目标病灶评价疗效, CT 和 MRI 是目前最好的并可重复随诊的方法。对于 胸、腹和盆腔,CT 和 MRI 用 10mm 或更薄的层面扫 描,螺旋 CT 用 5mm 层面连续扫描,而头颈部及特殊 部位要用特殊的方案。 ③超声检查:当最终的研究目的是观察肿瘤疗效时, 超声波不能用于测量肿瘤病灶,仅可用于测量表浅可 扪及的淋巴结、皮下结节和甲状腺结节,亦可用于确 认临床查体后浅表病灶的完全消失。 ④内镜和腹腔镜:作为客观肿瘤疗效评价至今尚未广 泛充分的应用,仅在有争议的病灶或有明确验证目的 高水平的研究中心中应用。这种方法取得的活体组织 检查标本可证实病理组织上的 CR。 ⑤肿瘤标志物:不能单独应用判断疗效。但治疗前肿 瘤标志物高于正常水平时,临床评价 CR 时,所有的 标志物需恢复正常。疾病进展的要求是肿瘤标志物的 增加必须伴有可见病灶进展。 ⑥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学:在少数病例,细胞学和病理 组织学可用于鉴别 CR 和 PR,区分治疗后的良性病变 还是残存的恶性病变。治疗中出现的任何渗出,需细 胞学区别肿瘤的缓解、稳定及进展。 (2)肿瘤缓解的评价: 1)肿瘤病灶基线的评价:要确立基线的全部肿瘤负 荷,对此在其后的测量中进行比较,可测量的目标病 灶至少有一个,如是有限的孤立的病灶需组织病理学 证实。可测量的目标病灶:应代表所有累及的器官, 每个脏器最多 5 个病灶,全部病灶总数最多 10 个作 为目标病灶,并在基线时测量并记录。目标病灶应根 据病灶长径大小和可准确重复测量性来选择。所有目 标病灶的长度总和,作为有效缓解记录的参考基线。 非目标病灶:所有其他病灶应作为非目标病灶并在基 线上记录,不需测量的病灶在随诊期间要注意其存在 或消失。 2)缓解的标准: ①目标病灶的评价: 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 PR: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 P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 S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有缩小但未达 PR 或有增加但 未达 PD。 ②非目标病灶的评价: CR:所有非目标病灶消失和肿瘤标志物水平正常。 SD:一个或多个非目标病灶和(或)肿瘤标志物高于正 常持续存在。 PD: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和(或)存在非目标病灶进 展。 (3)肿瘤重新评价的频率:肿瘤重新评价的频率决定 于治疗方案,实际上治疗的获益时间是不清楚的,每 2 个周期(6~8 周)的重新评价是合理的,在特殊的情 况下应调整为更短或更长的时间。 (4)确认:客观疗效确认的目的是避免 RR 的偏高, CR、PR 肿瘤测量的变化必须反复判断证实,必须在 首次评价至少 4 周后复核确认。SD 患者在治疗后最 少间隔 6~8 周,病灶测量至少有 1 次 SD。 (5)总的疗效评价:见下表。 表 肿瘤疗效的客观总疗效评价 目标病灶 非目标病灶 新病灶 总疗效 CR CR PR CR 未达 CR/SD 非 PD 无 无 无 CR PR PR SD PD 任何 任何 非 PD 任何 PD 任何 无 有或无 有或无 有 SD PD PD PD 24.什么是肺结核?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 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可累及全身多个 脏器,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 少数可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有低热、乏力、盗 汗、消瘦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胸痛等呼吸系统 症状。 25.肺结核的感染途径是什么?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呼吸道感染是肺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飞 沫感染为最常见的方式。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 患者(尤其是痰涂片阳性、未经治疗者)的痰液。健康 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而受感染。感 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其他感染途径, 如经皮肤、泌尿生殖系统等,均很少见。 26.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人会有什么反应?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免疫力: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 可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力和特异性免疫力,后者是通过 接种卡介苗或感染结核分枝菌后所获得的,获得性免 疫显著强于自然免疫。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因 具有免疫力可杀灭入侵的结核分枝杆菌,防止发病, 或使病情减轻。结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表现 为淋巴细胞的致敏与吞噬细胞功能的增强。但在患有 糖尿病、艾滋病及其他慢性疾病、营养不良、使用糖 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使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情 况下,则易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发病,或使原先稳 定的病灶重新活动。 (2)变态反应:是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 4~8 周,机 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代谢产物所发生的一种敏感反 应,属于Ⅳ型(迟发性)变态反应。可通过结核菌素实 验来测定。结核病的变态反应可引起发热、乏力、多 发性关节炎、皮肤结节性红斑、疱疹性角-结膜炎 等。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发生的变态反应和获得 性免疫力是同时存在的。 27.肺结核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症状: 1)全身症状:发热最常见,多为长期午后低热。部分 患者有乏力、食欲缺乏、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毒性 症状。若肺部病灶进展播散时,可有不规则高热、畏 寒等。育龄女性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2)呼吸系统症状: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胸 痛、呼吸困难等。 ①咳嗽、咳痰:一般为干咳或只有少量白色黏液痰。 有空洞形成时痰量增多;合并细菌感染时,痰呈脓性 且量增多;合并厌氧菌感染时有大量脓臭痰;合并气 管结核表现为刺激性咳嗽。 ②咯血:1/3~1/2 患者有不同程度咯血,咯血量不 等,多为小量咯血,少数严重者可有大量咯血,甚至 发生失血性休克。 ③胸痛:病变累及壁层胸膜时有胸壁刺痛,且随呼吸 和咳嗽而加重。 ④呼吸困难:多见于干酪样肺炎和大量胸腔积液患 者,也可见于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 (2)体征:体征取决于病变的性质和范围。病变范围 小或位置深者多无异常体征。渗出性病变范围较大或 干酪样坏死可有肺实变体征。好发于上叶的尖后段和 下叶背段。肺有广泛纤维化或胸膜粘连增厚者,对侧 可有代偿性肺气肿体征。结核性胸膜炎时有胸腔积液 体征。支气管结核可有局限性哮鸣音。 28.肺结核如何分类?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原发性肺结核:含原发综合征和胸内 淋巴结结核。系初次感染结核菌引起,常见于小儿及 从边远山区、农村初进入城市的成人。首先在肺部形 成渗出性炎性病灶(原发病灶,部位多在上叶底部、 中叶或下叶上部),继而引起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 炎。症状多轻微而短暂,类似上呼吸道感染,有低 热、咳嗽、食欲缺乏、体重减轻等。X 线胸片表现为 哑铃状阴影,即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增 大,形成典型的原发综合征。大多数病灶可自行吸收 或钙化。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包括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及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 核。急性粟粒型结核多见于婴幼儿和青少年。当机体 免疫力下降时,大量结核分枝杆菌进入血液循环在肺 内形成广泛播散,引起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起病 急,全身毒血症状重,有高热、盗汗、气急、发绀等 表现;常可并发结核性脑膜炎。X 线显示两肺满布粟 粒状阴影,大小、密度、分布均匀,结节直径 2mm 左 右。当机体免疫力较强时,少量的结核分枝杆菌分批 经血液循环进入肺部,形成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 肺结核。临床可无明显中毒症状,病情发展也较缓 慢,X 线示两肺上中部形成大小不均、新旧不等的结 核病灶。 (3)继发性肺结核:是成人肺结核的最常见类型,病 程长,易反复。包括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 肺结核和干酪样肺炎等。临床症状根据病灶性质、范 围大小和个体反应性而不同。 1)浸润型肺结核:为最常见的继发性肺结核,病变多 发生在肺尖和锁骨下,包括浸润渗出性结核病变和纤 维干酪增殖病变。X 线显示为片状、絮状阴影,可融 合形成空洞。渗出性病变易吸收,而纤维干酪增殖病 变吸收慢,可长期无改变。 2)空洞型肺结核:空洞由干酪渗出病变溶解形成,洞 壁不明显,有多个空腔,形态不一。空洞性肺结核多 有支气管播散,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和咯血 等,痰中常有结核分枝杆菌。 3)结核球:干酪样坏死灶部分消散后,周围形成纤维 包膜;或空洞的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内干酪物质不 能排出,凝成球形病灶,称为结核球。 4)干酪样肺炎:发生于免疫力低下、体质衰弱时,大 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或有淋巴结支气管瘘, 淋巴结内大量干酪样物质经支气管进入肺内。大叶性 干酪样肺炎症状明显,X 线呈大叶性密度均匀的磨玻 璃状阴影,逐渐出现溶解区,呈虫蚀样空洞。可有播 散病灶,痰中能查出结核分枝杆菌。小叶性干酪样肺 炎的症状和体征比大叶性干酪样肺炎轻,X 线呈小叶 斑片播散病灶,多发生在双肺中下部。 5)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肺结核未及时发现或治疗不 当,使空洞长期不愈,出现空洞壁增厚和广泛纤维 化;随机体免疫力的高低,病灶吸收、修复与恶化交 替发生,形成纤维空洞。X 线胸片可见一侧或两侧有 单个或多个纤维厚壁空洞,多伴有支气管播散病灶和 明显的胸膜肥厚。由于肺组织广泛纤维增生,导致肺 门抬高,肺纹理呈下垂样,纵隔向患侧移位。健侧呈 代偿性肺气肿。 (4)结核性胸膜炎:临床上常分为干性胸膜炎、渗出 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少见)三种类型。患者可有结 核病接触史,多见于青壮年,起病缓慢,发病前多有 结核中毒症状。干性胸膜炎发生在胸腔渗液早期液量 较少时,以胸痛和干咳为主要症状,可闻及胸膜摩擦 音。渗出性胸膜炎全身毒血症状明显,可有高热、胸 闷、呼吸困难等表现。随积液增多,胸痛可减轻,但 呼吸困难加重。有胸腔积液征。X 线检查:少量积液 时仅见肋膈角变钝;中等量积液时表现为中下肺野呈 一片均匀的密度增高阴影,上缘呈外侧高、内侧低的 弧形阴影;大量胸腔积液时,肺野大部分呈均匀浓密 阴影,膈影被遮盖,纵隔向健侧移位。 (5)其他肺外结核:按部位和脏器命名,如骨关节结 核、肾结核、肠结核等。 29.肺结核应进行哪些辅助检查?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痰结核分枝杆 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最可靠的方法,也是制订化学治 疗方案和考核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方法有痰直接涂 片、痰集菌法、痰培养法,应连续多次送检。 (2)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可检出结核分枝杆 菌感染,不能检出结核病。检验时使用的结核菌素为 纯蛋白衍化物(PPD)。通常在左前臂屈侧中部皮内注 射 0.1ml(5U),48~72 小时后测量皮肤硬结直径,而 不是红晕的直径。硬结直径≤4mm 为阴性,5~9mm 为 弱阳性,10~19mm 为阳性,≥20mm 或局部有水疱和 淋巴管炎为强阳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仅表示曾 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并不一定现在患病。3 岁以下 强阳性反应者,应视为有新近感染的活动性结核病, 应进行治疗。结核菌素试验阴性除见于机体未感染结 核分枝杆菌外,还见于:①结核感染后 4~8 周以 内,处于变态反应前期;②免疫力下降或免疫受抑 制,如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淋巴细胞免疫 系统缺陷、麻疹、百日咳、严重结核病和危重患者。 (3)影像学检查:胸部 X 线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肺结 核,判断病变的部位、范围、性质、有无空洞或空洞 大小、洞壁厚薄等。其常见 X 线表现为原发综合征呈 哑铃状阴影;纤维钙化的硬结病灶表现为密度较高、 边缘清晰的斑点、条索或结节;干酪样病灶表现为密 度较高、浓淡不一、有环形边界的不规则透光区或空 洞形成等。肺部 CT 检查可发现微小或隐藏性病灶, 了解病变范围,帮助鉴别肺病变。 (4)其他检查: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可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急性 粟粒型肺结核时白细胞计数减低或出现类白血病反 应。严重病例常有继发性贫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 于发现支气管内膜结核、了解有无肿瘤、吸取分泌 物、解除阻塞或病原菌及脱落细胞检查,以及取活组 织做病理检查等,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30.肺结核如何治疗?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化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 和全程治疗。早期病灶内结核菌以 A 群菌为主,生长 代谢旺盛,抗结核药物常可发挥最大的杀菌或抑菌作 用。病灶局部血运丰富、药物浓度适当,有助于促进 炎症吸收,空洞闭合,使痰菌转阴,减少播散。联合 使用两种以上的抗结核药可以杀死病灶中不同生长速 度的菌群,还可减少或预防耐药菌的产生。规律的全 程用药,不过早停药,为化疗成功的关键。 (2)常用结核药物: 1)异烟肼(HINH):是完全杀菌剂,具有杀菌力强、不 良反应少和价廉等优点。对 A 群菌的作用最强。口服 吸收快,能渗入组织,透过血一脑脊液屏障。本药常 规剂量很少发生不良反应,偶见肝脏损害、周围神经 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等。 2)利福平(RRFP):为广谱抗生素,对 A、B、C 群结核 菌均有杀菌作用。不良反应除消化道不适、流感综合 征外,有肝功能损害及过敏反应。用药时需注意肝功 能严重损害和怀孕 3 个月以内的孕妇禁用;体液及分 泌物呈橘黄色,使隐形眼镜永久变色;监测肝脏毒性 及过敏等。 3)链霉素(SSM):对细胞内的结核菌作用较小,为半 杀菌剂。主要不良反应是损害蜗神经,患者出现眩 晕、耳鸣、耳聋和共济失调,严重者应及时停药,肾 功能严重损害者不宜使用。过敏反应较少见。用药时 需注意听力变化及有无平衡失调,定期进行听力检 查;了解尿常规及肾功能的变化。 4)乙胺丁醇(EEMB):为抑菌药。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 用,可延缓细菌对其他药物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 少,偶有胃肠不适、球后视神经炎,停药后多能恢 复。用药时需注意用药前后每 1~2 个月检查 1 次视 觉灵敏度和颜色的鉴别力。 5)吡嗪酰胺(ZPZA):能杀灭吞噬细胞内、酸性环境中 的结核菌。与利福平、异烟肼联合应用有明显的协同 作用。可有高尿酸血症、关节痛、胃肠不适及肝损害 等不良反应。 6)对氨基水杨酸钠(PPAS):为抑菌药,与其他抗结核 药联用,可延缓其他药物发生耐药性。不良反应较 多,已被乙胺丁醇取代。 (3)化疗方案: 1)长程化疗:指联合采用异烟肼、链霉素及对氨基水 杨酸钠,疗程为 12~18 个月的治疗方案。 2)短程化疗:指联合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杀菌剂,总疗 程为 6~9 个月。 (4)对症处理: 1)毒性症状:有高热等严重毒性症状时,应卧床休 息;并发结核性浆膜炎时,如脑膜炎、腹膜炎、心包 炎等可在有效抗结核药的基础上短期加用糖皮质激 素,以减轻炎症和过敏反应,促进渗液吸收,减少纤 维组织形成及浆膜粘连。 2)咯血:若小量咯血,嘱患者安静休息,避免情绪紧 张,必要时用止咳、镇静剂,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 者,慎用强镇咳药,以免因抑制咳嗽反射及呼吸中 枢,使血块不能排出而引起窒息。 (5)手术治疗:已较少应用于肺结核治疗,仅适用于 肺组织严重破坏、长期内科治疗难以恢复的病灶,如 一侧毁损肺伴支气管扩张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