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会计学原理课件

2006 年 5 月 会计学原理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第三章 复式记账的运用 第四章 账户的分类 第五章 会计凭证 第六章 账簿 第七章 账务处理程序 第八章 财产清查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十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及发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意义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目的与任务 第三节 会计的方法 第四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 、原始社会 —— 会计的萌芽阶段 “绘图计事” 到 “结绳记事、刻石记事 ” (一) 会计的产生 2 、会计职能的分离 生产力发展,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 第一节 会计的意义 (二)会计的发展 古代会计 西周:“司会”、“月计岁会” 宋代:“四柱清册” 反映钱粮的 “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明代:“龙门账” 将账目划分为进、缴、存、该 近代会计 欧洲“复式记账法” (二)会计的发展 现代会计 20 世纪 50 年代,现代管理会计的出现,是近代会计发展为现代会计的重要标志。 二、会计的概念与特点 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综合地反映和监督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一种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的特点 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会计能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 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 会计对经济业务活动具有促进、控制、 考核和指导作用 三、会计的职能与作用 会计的职能 核算职能 监督职能 经济决策职能 基本职能 派生职能 会计的作用 会计在微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 当家理财 ” 会计在微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 对国家或地区 的国民经济资源进行综合计量 、 反映和监督  四、会计信息服务对象 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 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职能部门、职工等 包括:企业管理者、部门负责人等 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 一、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监督的经济内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会计的对象是指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 资金运动 。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目的与任务 (一)工业企业会计的对象 货币资金 储备资金 货币资金 固定资产 成品资金 生产资金 产品 销售 产品 入库 领用 材料 企业留利及补偿生产成本 上交国家税金 分配投资利润 购建厂房、 机器 购买 材料 固定资产磨 损价值转移 支付生产工人工资 及有关生产费用 投入再周转 供应过程 生产过程 销售过程 说 明: 工业企业再生产过程的三个阶段: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 资金运动过程中形态的变化: 货币资金 — 储备资金 — 生产资金 — 成品资金 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 资金除在内部循环周转外,企业还会发生接受投资、借入借款等资金进入及调拨资产、支付税费、归还借款等资金退出。资金进入和退出所引起的资金增减变动,也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表现形式,是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对象。 (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对象 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过程分为 购进 和 销售 两个过程,企业资金依次经过这两个过程实现循环和周转。 (三)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对象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于国家预算拨款,其预算资金运动不表现为循环和周转,只表现为资金的 取得 和 使用 。 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 费用 和 利润 等六个会计要素,这些要素是会计对象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二、会计的目的 会计的目的是指会计管理活动所期望达到的预期结果 它取决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受会计对象、会计职能的制约; 它决定和制约会计管理活动的方向。 三、会计的任务 加强经济核算,真实、准确地提供经济信息; 参与经济预测和决策,加强经济管理 监督经济活动,维护财经纪律; 一、会计方法的组成 会计核算方法 —— 基本方法 会计分析方法 会计检查方法 第三节 会计方法 二、会计核算方法 设置账户 复式记账 填制和审核凭证 登记账簿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会计核算中对某些难以确切界定的,但对于会计工作有重大影响的问题,根据一般的正常情况所作的合理的推断,是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制约条件,又称会计假设。主要有: 第四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 会计主体前提 (会计核算对象的确定、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数据的搜集都要以这一系列的基本前提为依据。) ■ 持续经营前提 ■ 会计分期前提 ■ 货币计量前提 (一) 会计主体前提 —— 是指经营上或经济上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性的单位或组织。 1 、什么叫会计主体? 你知道哪些单位或组织吗? 单位或组织可以是: 股份公司 合伙企业或 独资企业 我们是机关团体? 我们是学校? 企业的分公司? 2 、会计主体前提的要求 —— 会计主体前提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 本单位或组织 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 会计主体 本身的各项经济活动。 ● 它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 它规定了处理会计事项的立场 3 、明确会计主体的意义 首先,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 其次,明确会计主体,才能把握会计处理的立场。 最后,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有什么不同?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往往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你能区别吗? 好好经营 不要倒闭! 大家有钱赚 继续经营下去! (二)持续经营前提 1 、什么叫持续经营? —— 是指会计主体能够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其经济活动无休止地运行,会计主体无限期地存在下去。 我认为 你认为能无限期吗? 2 、持续经营前提的要求 ● 它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 它是假设会计主体在正常情况下能持续经营,不会停业,不会破产,也不会大规模的削减业务,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会计主体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3 、明确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 ● 只有假设企业能持续经营,才能确定会计核算的 原则 和 方法 。 债权 债务 按 承 诺 清 算 待摊 预提 能 合 理 分 配 固定 资产 按 原 值 记 录 (三)会计分期前提 1 、什么叫会计分期 ? —— 是指将持续经营的过程 划分为若干个时间段落, 每一个时间段落就是一个会计期间。我国现行准则规定有 年度 、 半年度 、 季度 和 月度 四种会计期间。 快点算账, 我已经投资快一年啦! 我今年赚 了多少? 这个月 又亏了? 你知道为什么要分期吗 ? 2 、会计分期前提的要求 ● 它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 是对持续经营前提的补充 ) —— 会计分期前提要求按划分的阶段 进行核算和监督经营活动和财务成果,分期结算帐目和编制会计报表。 (四)货币计量前提 —— 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来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1 、什么叫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解决的是用统一的价值尺度来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业务 。 2 、货币计量前提的要求 —— 它要求在会计核算中 △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不考虑币值变化的因素; △ 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 它规定了会计计量手段和方法 3 、货币计量前提的意义 ● 明确货币计量前提才能保持会计数据的可比性和有效性 ● 明确货币计量前提才能保持会计数 据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 是在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确认、计量及报告等方面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是会计工作的规范。 主要有以下 13 项: (一)客观性原则 (四)清晰性原则 (三)相关性原则 (二)可比性原则 (九)及时性原则 (六)谨慎性原则 (七)重要性原则 (八)经济实质重于法 律形式原则 (五)一贯性原则 (十)权责发生制原则 (十一)配比性原则 (十二)历史成本原则 (十三)划分收益性支 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客观性原则 —— 会计核算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地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可比性原则 —— 不同的会计主体发生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相关性原则 清晰性原则 ——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一贯性原则 —— 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 谨慎性原则 ——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重要性原则 —— 企业提供的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 企业应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当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 及时性原则 ——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权责发生制原则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 —— 它是以款项收付是否应归属本期为标准,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 配比性原则 ——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 , 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同时确认。 历史成本原则 —— 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在取得时按实际成本计价,其后,各项资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规定计提减值相应的减值准备。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 凡是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期间(或一个营业周期)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 凡是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期间(或几个营业周期)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 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 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第二章 会计要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第二节 会计恒等式 第三节 账户的设置 第四节 复式记账原理 第五节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一、资 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能以或部计量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第一节 会计要素 资产的确认条件: 1 、资产是一种能给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2 、资产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3 、资产必须是可用货币进行计量的。 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现金及其他能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被耗用的资产。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 现金 、 银行存款 、 短期投资 、 应收票据 、 应收账款 及各种 存货 等。 资产的分类 现金 :指库存现金,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银行存款 :指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 机构的,可自由提取、使用的存款。 短期投资 :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 不准备超过 1 年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 基金等。 应收票据 :指出票人或付款人在某一特定 日期或期间,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 人的书面证明,如商业汇票等。 应收账款 :指因销售商品或劳务而发生的 对顾客的货币要求权。 存货 :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 备出售、或者仍然处于生产过程、或者在 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被耗用的材料或 物料等。 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是是指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才能变现或被耗用的资产 。 主要包括: 长期投资 、 固定资产 、 无形资产 和 其他资产 等。 长期投资 :指企业出于特定目的而准备长 期持有(超过 1 年)的投资,包括长期股 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 固定资产 :指供企业 。生产经营使用而 不以出售为目的,且使用年限超过 1 年以 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原有实 物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 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无形资产 :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 劳务,或为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 而持有的,不具备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 长期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 用权等。 其他资产 :指以上各项目以外的资产, 如长期待摊费用等。 二、负 债 负债按其流动性,可以分为 流动负债 和 长期负债 。 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流动负债: 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内,预期需动用流动资产或以新的流动负债偿还的债务。 主要包括: 短期借款 、 应付账款 、 应付票据 、 应付工资 、 应交税金 等。 短期借款 :指企业为保持正常生产经营周 转所需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 还期限在 1 年以内的各种借款。 应付票据 :指企业因购进货物而发生,须 于特定日期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书面 证明。 应付账款 :指因赊购货物或接受劳务而发 生的债务。 应付工资 :指企业应付而尚未支付给员 工的劳动报酬。 应交税金 :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 照税法规定计算出的应向国家缴纳的各 种税金。 长期负债: 是指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各种债务。 主要包括: 长期借款 、 应付债券 等。 长期借款 :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 构介入的、偿还期限在 1 年或超过 1 年的 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借款。 应付债券 :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 行的,约定于特定日期还本付息的书面 证明。 三、所有者权益 主要包括: 实收资本 (或股本)、 资本公积 、 盈余公积 和 未分配利润 等。 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其金额为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资本金 :主要指 实收资本(或股本)。 企业的资本金按照投资主体的不同可分为: 国家资本金 法人资本金 个人资本金 外商资本金 公积金 :包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 资本公积:是指由于企业实收资本溢价、 接受捐赠的资产、拨款转入等形成的资 产价值。 盈余公积:是指按照国家规定,从税后 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包括法定盈余公 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 未分配利润 :指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 的利润或待分配的利润。 四、收 入 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 商品(产品)销售收入 和 劳务收入 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划分,可以分为: 企业的收入按其性质划分,可以分为: 主营业务收入 和 其他业务收入 五、费 用 是指企业为进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六、利 润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收入扣减费用后的差额。 一、会计 恒等式的表现形式 资金运动的静态恒等式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第二节 会计恒等式 企业拥有的资产和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 企业的资金来源 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必然有一定数额的权益; 投资者投入的 — 所有者权益 债权人提供的 — 债权人权益, 即负债 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也必然有一定数额的资产。 从资金运动的静止状态来看,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总额必然等于权益总额,即资产必然等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和。 会计要素之间恒等关系,反映了资产与权益之间基本关系,是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资金运动的动态恒等式 收入 - 费用 = 利润 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收入扣减费用后的余额,即为利润。 上述恒等式反映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一关系是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 合并会计等式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 费用) 企业资金运动是静态和动态的统一,资金运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又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上述两个基本关系式可以合并为: 或者: 资产 + 费用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二、经济业务与会计恒等式之间的关系 随着经济业务的不断发生,如购进材料、支付费用、销售产品等都会引起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但是,无论在哪一个时点上,哪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破坏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 。 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九类: 1. 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增加金额相等。 2. 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加金额相等。 3. 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4. 一项负债减少,一项资产减少,减少金额相等。 5. 一项负债减少,另一项负债增加,增减金额相等。 6. 一项负债减少,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减金额相等。 7. 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一项资产减少,减少金额相等。 8. 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一项负债增加,增减金额相等。 9. 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减金额相等。 举例: 利达工厂 200X 年 10 月 31 日拥有资产 1100000 元,其中负债为 286 000 元,所有者权益为 814000 元。 则平衡关系式为: 资产( 1100000 ) = 负债( 286000 ) + 所有者权益( 814000 ) 利达工厂 200X 年 11 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 ( 1 ) 5 日,从飞龙工厂购进原材料 6000 元,货款未付。 资产(原材料)增加 6000 元,负债(应付账款)增加 6000 元,即等式两边同时增加 6000 元,总额同时增加。 平衡关系式为: 资产 =1100000+6000=1106000 (元)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 286000+6000 ) +814000=1106000 (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2 ) 6 日,收到甲公司交来的银行存款 30000 元,作为对本厂的投资。 资产(银行存款)增加 30000 元,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 30000 元,即等式两边同时增加 30000 元,总额同时增加。 平衡关系式为: 资产 =1106000+30000=1136000 (元)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92000+ ( 814000+30000 ) =1136000 (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3 ) 8 日,从银行提取现金 300 元备用。 资产(现金) 300 元,资产(银行存款)减少 300 元。即资产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平衡关系式为: 资产 =1136000+300-300=1136000 (元)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1136000 (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4 ) 11 日,以银行存款 20000 元偿还短期借款 资产(银行存款)减少 20000 元,负债(短期借款)减少 20000 元,即等式两边同时减少,总额同时减少。 平衡关系式为: 资产 =1136000-20000=1116000 元,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 292000-20000 ) +844000=1116000 (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5 ) 16 日,经向银行申请,银行同意将短期借款 30000 元转作长期借款。 负债(短期借款)减少 30000 元,负债(长期借款)增加 30000 元,即负债内部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总额不变。 平衡关系式为: 资产 =1116000 (元)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 272000+30000-30000 ) +844000=1116000 (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6 ) 19 日,华联工厂同意将本厂前欠货款 18000 元,转作投资。 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 18000 元,负债(应付账款)减少 18000 元,即权益内部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总额不变。 平衡关系式为: 资产 =1116000 (元)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 272000-18000 ) + ( 844000+18000 ) = 1116000 (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7 ) 25 日,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以银行存款 8500 元退还个人投资。 资产(银行存款)减少 8500 元,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减少 8500 元,即等式两边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等,总额同时减少。 平衡关系式为: 资产 =1116000-8500=1107500 (元)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254000+ ( 862000-8500 ) = 1107500 (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8 ) 29 日,按照规定计算出应付给投资者利润 12000 元。 负债(应付股利)增加 12000 元,所有者权益未分配利润减少 12000 元,即权益内部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总额不变。 平衡关系式为 : 资产 =1107500 (元)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 254000+12000 ) + ( 853500-12000 ) =1107500 (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9 ) 30 日,按规定将盈余公积 10000 元转增投资者资本。 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 10000 元,所有者权益(盈余公积)减少 10000 元,增减金额相等,总额不变。 平衡关系式为: 资产 =1107500 (元)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266000 + ( 841500+10000-10000 ) =1107500 (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凡是发生涉及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两方项目同增同减的经济业务,会使双方原来的总额发生相等金额 的同增或同减的变化,但总额仍然相等。 凡是只涉及到资产或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内部项目之间的变动,内部的项目此增彼减,原来的总额不会发生变化,总额仍然相等。 因此,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无论引起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会破坏会计恒等式的恒等关系。 第三节 账户的设置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 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所设置的项目。 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应符合会计对象的特点 必须将统一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必须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 必须保持相对稳定性 会计科目的类别及级次 科目的类别 负债类会计科目 资产类会计科目; 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 成本类会计科目 损益类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的级次 第一: 总分类科目 ,又称 一级科目 、 总账科目 第二: 明细分类科目 ,又称 名明细科目 、 细目 第三: 二级科目 ,又称 子目 二、 账户及其基本结构 账户 是对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进行连续、系统、分类记录的一种工具。会计科目就是账户的名称。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从 联系 上看,它们都是对同一经济业务进行分类,说明同一经济业务内容; 从 区别 上看,会计科目只能说明经济业务内容; 账户则可以运用一定的格式来连续、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 结论是 ,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密不可分的,二者具有相互依存关系。 账户的基本结构 (借贷记账法) 年 凭证 号码 摘 要 借 方 贷 方 借 或 贷 余 额 月 日 不同记账方法,不同性质的账户,其结构不同。 对于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的说明: 账户中有两个基本部分,一个是登记增加额的,一个是登记减少额的; 一定时期内(月、季、年)账户登记的增加金额合计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而一定时期内账户登记的减少金额合计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 ; 增加额和减少额相抵后,称为账户的余额; 余额可以分为 期初余额 和 期末余额 两种。 期初余额是上期转入本期的余额,期末余额则由本期转入下期,又成为下期的期初余额。 本期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发生额 - 本期减少发生额 “ T” 型账户结构及其用途 : 账户名称 左方 右方 账户的左右两方,分别记录增加额和减少额,增减数额相抵后的差额,称为账户的余额。 第四节 复式记账原理 一、 记账方法 单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指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方法。 准则规定:在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都应采用借贷记账法。 例子: 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 500 元。 这一笔经济业务的结果是,银行存款减少了 500 元,而企业的现金增加了 500 元,我们可以记录这笔业务: 借:现金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二、 复式记账原理 每一种复式记账法都包含以下 四项基本内容 : 账户结构 记账符号 记账规则 试算平衡 三、 复式记账原理 借贷记账法的产生 早在 12 、 13 世纪借贷记帐法就出现于意大利 热那亚 、 威尼斯 等城市专做贷金业的经纪人所用的银行帐簿中,当时人们对这种记帐法称为“威尼斯簿记法”, 1211 年意大利佛罗伦萨银行正式用借贷复式记帐法记帐。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借贷记账法 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 借 ”、“ 贷 ” 作为记账符号,分别表示: 资产、费用的 增加 ; 负债、所有者权益及收入的 减少。 “ 借 ”表示 “ 贷 ”表示 资产、费用的 减少 ; 负债、所有者权益及收入的 增加 。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资产类账户结构 结构特点: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 额,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都反映在借方。 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 = 借方期初余额 + 本期借 方发生额 - 贷方本期发生额。 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 结构特点:借方记录减少额,贷方记录增加 额,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都反映在贷方。 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 = 贷方期初 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 借方本期发生额。 成本类账户结构 结构特点:成本实际上也是一种资产,其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相同。成本增加记借方,成本转销记贷方。 损益类账户结构 收入类账户结构特点:收入增加记贷方,收入减少或转销记借方,月末一般无余额。 费用类账户结构特点:费用的增加记借方,费用的减少或转销记贷方,月末一般也无余额。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记账规则应用举例 账户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账户的对应关系,是指账户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 对应账户,是指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 会计分录,是指在记账凭证中明确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和金额的记录。会计分录有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两种。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发生额的试算平衡 全部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 全部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余额的试算平衡 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 = 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第五节 总分类帐户与明细分类帐户 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概念及关系 总分类账户,是对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核算的账户,提供某一内容的总括资料,又称总账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是对某一经济业务进行明细核算的账户,提供某一内容的详细指标,又称明细账户。 二者的关系 : 二者反映发经济业务内容 相同 ,登记的依据也相同; 二者起的 作用不同 ,总分类账户是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统驭账户,起控制作用;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是总分类账户的辅助账户,起补充说明作用; 二者提供的 指标不同 ,总分类账户提供总金额指标,而明细分类账户除提供金额外,还提供实物指标。 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平行登记 ,是根据同一会计凭证,既在有关总分类账户中进行总括登记,又在有关明细分类账户中进行详细登记。 平行登记的 要点 : 同期登记; 同方向登记; 同金额登记。 第三章 复式记账的运用 第一节 增值税概述 第二节 供应过程的核算 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核算 第四节 销售过程的核算 第五节 财务成果的核算 第六节 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增值税的概念 第一节 增值税概述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服务在各个流转环节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 。 所谓增值额,是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取得的收入,大于其购进商品或接受劳务时所支付的金额的差额 。 增值税是一种 价外税 。 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你知道吗 ? 销售或进口的货物 2. 提供应税的加工、修理、装配劳务 三、纳税义务人 一般纳税人 2. 小规模纳税人: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 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上述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 100 万元以下的; 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 180 万元以下的; 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视同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 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 四、税率 基本税率 17% 适用于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 = 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额大于进项税额的部分,为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的部分,可转入下期继续抵扣。 其中:销项税额 = 销售额 × 税率 进项税额从销售方取得的销项税专用发票或海关完税凭证上取得。 不能用来抵扣的进项税额有: 购进固定资产; 2. 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3. 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5.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4. 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6. 未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 低税率 13% 主要适用于销售、进口特殊商品的一般纳税人。 低税率 4% 或 6% 1. 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 2. 应纳税额 = 销售额 × 税率 零税率 一般适用于出口货物。 一、供应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供应过程的核算 核算材料的采购成本 材料买价(购货发票上注明的货物价款) 采购费用:包括运杂费、装卸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 核算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核算材料的验收入库 二、供应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 “物资采购”账户 ① 材料买价 转入“原材料”等账户的 材料实际采购成本 ② 材料采购费用 余额:在途材料的实际成本 借方 贷方 物资采购 二、供应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 ” 账户 ① 增值税的进项税额 增值税的销项税额 ② 实际交纳的增值税 余额:应交而未交的增值税 借方 贷方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 二、供应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 “原材料”账户 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或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或计划成本 余额: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或计划成本 借方 贷方 原材料 二、供应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 “应付帐款 ” 账户 已偿还的款项 应付未付的款项 余额:尚未偿还的债款 借方 贷方 应付帐款 三、供应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材料购进的核算 购进材料后当即付款 借:物资采购 — × 材料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 行 存 款 案例: 借:物资采购 — 甲材料 20000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 贷:银行存款 23400 A 公司 2 月 5 号购进甲材料价款 20000 元,增值税 3400 元,货未到,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则该笔业务分录如下: 购进材料未付款 材料购进的核算 采购分录 借:物资采购 —× 材料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 供应单位 付款分录 借:应付账款 —× 供应单位 贷:银行存款 同时购进多种材料,其进货发生的费用要按比例分摊在这些材料里面,形成进货总成本。 借:物资采购 —× 材料 物资采购 —× 材料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运杂费的分配方法有: 按照材料的重量分配 按材料的价值量分配 按材料的体积分配等 材料验收入库的核算 借:原材料 —× 材料 贷:物资采购 —× 材料 某公司 2 月 6 日采购一批材料,其中 A 材料 40000 元, B 材料 60000 元,增值税计 17000 元,进货费用合计 3000 元; 2 月 7 日验货付款。会计处理如下: 案例: 1 、分摊进货费用 A 材料分摊 =3000÷ ( 40000+60000 ) ×40000=1200 B 材料分摊 =3000÷ ( 40000+60000 ) ×40000=1200 2 、 2 月 6 日采购 借:物资采购 —A 材料 41200 物资采购 —B 材料 61800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0 贷:应付账款 120000 3 、 2 月 7 日验货入库 借:原材料 —A 材料 41200 贷:物资采购 —A 材料 41200 借:原材料 —B 材料 61800 贷:物资采购 —B 材料 61800 简单吧! 4 、 2 月 7 日付款 借:应付账款 120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一、生产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核算 归集并核算产品生产成本 核算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 制造费用 产品生产成本的构成: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管理费用 财务 费用 即 期间费用 二、生产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 “生产成本”帐户 借方 生产成本 贷方 已完工并验收入库的产 品的成本 ① 直接材料 ② 直接人工 ③ 制造费用分配转入 产品费用的发生数: 余额:尚未完工的在产 品的成本 二、生产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 “制造费用 ” 帐户 借方 制造费用 贷方 分配转入“生产成本” 帐户的制造费用 ①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 利费 ② 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 ③ 车间物料消耗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 间接费用: ④ 车间办公费、修理费等 ⑤ 其他 二、生产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 “库存商品 ” 账户 完工入库的产成品的 产品成本 已销售产品转出的 产品成本 余额:库存产品的生产 成本 借方 贷方 库存商品 二、生产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 “管理费用 ” 账户 本期发生的各项管理 费用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 户的管理费用 借方 贷方 管理费用 二、生产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 “财务费用 ” 账户 本期发生的各项财务 费用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 户的财务费用 借方 贷方 财务费用 三、生产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材料耗用的核算 借:生产成本 —× 产品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 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的核算 设置“应付工资”账户 借方 贷方 应付工资 应付给职工的工资 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 余额:尚未支付给职工 的工资 账户设置 设置“应付福利费”账户 借方 贷方 应付福利费 福利费的计提数 福利费的使用和支付数 余额:福利费的结余数 工资的核算 提取现金备发工资 用现金发放工资 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借:应付工资 贷:现金 月末分配工资 借:生产成本 —× 产品 (生产工人工资) 制造费用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管理费用 (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 贷:应付工资 职工福利费的核算 职工福利费按职工工资总额的 14% 计提。 借:生产成本 —× 产品 (按生产工人工资计提) 制造费用 (按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计提) 管理费用 (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计提) 贷:应付福利费 制造费用的核算 制造费用的归集 本期支付应归属于本期的费用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前期支付,后期摊销的费用 设置“待摊费用”账户进行核算。 支付时: 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 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待摊费用 先期预提,后期支付的费用 设置“预提费用”账户进行核算。 预提时: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预提费用 支付时: 借:预提费用 贷: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折旧 设置“累计折旧”账户进行核算。 借:生产成本 (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 制造费用 (生产车间用固定资产折旧 ) 管理费用 (行政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 贷:累计折旧 制造费用的分配 制造费用的分配率的计算: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或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 × 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分配率 = 制造费用总额 各种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总额 或者制造费用分配率 = 制造费用总额 生产总工时或机器总工时 制造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 —× 产品 生产成本 —× 产品 贷:制造费用 结转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 1 、先结出有期初在产品的成本和本月生产成本资料的生产成本明细账; 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的计算: 2 、确定月末在产品数量和完工程度,计算出月末在产品成本; 3 、计算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 月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 - 月末在产品成本 结转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会计账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 —× 产品 贷:生产成本 —× 产品 一、销售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销售过程的核算 核算产品销售收入 核算增值税的销项税及销售环节流转税 核算已销产品的生产成本(销售成本) 核算销售费用(营业费用) 二、销售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 “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 账户的数额 本期实现的销售收入 借方 贷方 主营业务收入 借方 贷方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的数额 本期已售产品的生产成本 “应交税金 ” 账户 借方 贷方 应交税金 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 应交纳的各种税金数 余额:未交纳的税金数 借方 贷方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账户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的数额 本期应由主营业务负担的 各种税金及附加 “应收账款 ” 账户 借方 贷方 应收账款 发生的应收账款 实际收回的应收账款 余额: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 借方 贷方 营业费用 “营业费用 ” 账户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的数额 发生的各种营业费用 三、销售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销售收入的核算 出售产品取得现款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销售时: 产品售出尚未收到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 单位 借:应收账款 —× 单位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收到货款时: 支付销售费用的核算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 产品 借:营业费用 贷:银行存款(现金) 结转已销产品的生产成本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 — 应交 ×× 税 计缴销售税金的核算 借:应交税金 — 应交 ×× 税 贷:银行存款 计算税金时: 缴纳税金时: 一、财务成果核算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财务成果的核算 核算营业外收支 通过“本年利润”账户归集全部收支,确定利润总额 利润分配的核算(净利润的分配) 年末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的结转 说明: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按下列公式计算 1. 主营业务利润 = 主营业务收入 - 主营业务成本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 营业利润 = 主营业务利润 + 其他业务利润 - 营业费用 - 财务费用 - 管理费用 3. 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投资净收益 + 营业外收支净额 4. 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 5. 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说明:税后利润的分配顺序 1.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 提取公积金 3. 提取公益金 4.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5. 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二、财务成果核算的账户设置 “本年利润 ” 账户 1. 账户的性质、核算内容 2. 月末收支的结转、将各收入账户的余额转至本账户的贷方;将各支出、费用、成本账户的余额转至本账户的借方,再通过借贷双方的比较,确定本月的利润数或亏损数 3. 年末将本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账户 ①主营业务成本 ①主营业务收入 借方 贷方 本年利润 ②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③其他业务支出 ⑤管理费用 ⑥财务费用 ⑦营业外支出 ④营业费用 ②其他业务收入 ③投资收益 ④营业外收入 本期各项费用、支出账 户转入数,包括 : 余额:本期发生的亏损数 余额:本期实现的利润数 本期各项收入、收益帐户 转入数,包括: 账户的性质、核算内容 该账户明细账的设置 该账户的结构 年末将“本年利润”账户的净利润转入该账户的贷方 本期分配的利润记入本账户的借方 年末余额如为贷方金额,为未分配利润;如为借方金额,即为未弥补亏损 “ 利润分配 ” 账户 ① 年末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的全年实现的净亏损数 借方 贷方 利润 分配 ② 本期实际分配的利润数 包括: 提取盈余公积、公益金; 分配给投资者利润数 余额: 年末未分配 利润数 年末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 的全年实现的净利润数 余额: ①平时:为已分配的利润数 ② 年末:为未弥补亏损数 借方 贷方 盈余公积 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 盈余公积数 盈余公积的使用数 余额:盈余公积结余数 “ 盈余公积 ” 账户 “ 应付股利 ” 账户 借方 贷方 应付股利 应付给投资者的现金 股利或利润数 实际支付给投资者的 现金股利或利润数 余额:应付未付的利润数 借方 贷方 所得税 年末转入 “ 本年利润 ” 账户数额 计算的应交所得税数 “ 所得税 ”账户 “ 营业外收入 ” 账户 借方 贷方 营业外收入 核算发生的各种营业外收入: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 账户的数额 ①固定资产盘盈 ② 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③ 罚款收入 ④ 对外索赔收入 ①固定资产盘亏 借方 贷方 营业外支出 ②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③罚款支出 ⑤非常损失 ⑥被罚没的财物损失等 ④赔偿支出 核算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 出,包括 :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的余额 “ 营业外支出 ” 账户 三、财务成果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营业外收入的核算 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营业外支出的核算 借:银行存款(现金) 贷:营业外收入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现金)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财务成果实现(利润形成)的核算 结转各收入账户 结转各支出、费用、成本账户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 — 应交所得税 所得税的核算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计算所得税: 结转所得税: 讲述公积金和公益金的提取规定和比例 财务成果分配的核算 借:利润分配 —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 — 提取法定公益金 贷:盈余公积 — 法定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 — 法定公益金 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 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的账务处理 借:利润分配 — 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提取应付投资者的股利 借: 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年末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的结转 结转本年利润 借: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 —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 — 提取法定公益金 利润分配 — 应付股利 结转利润分配 一、其他经济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 第六节 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 投入资本的核算 借入资本的核算 短期投资的核算 二、其他经济业务核算的账户设置 “实收资本 ” 账户 借方 贷方 实收资本 收到投资数 投入资本的减少、归还数 借方 贷方 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增加数 资本公积减少数 余额:投入资本实有数 “资本公积 ” 账户 余额:资本公积结存数 “短期借款 ” 账户 借方 贷方 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借入数 短期借款已偿还数 借方 贷方 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借入数 长期借款偿还数 余额:尚未偿还短期借款数 “长期借款 ” 账户 余额:尚未偿还的长期借款数 “短期投资”账户 借方 贷方 短期投资 短期投资的减少数 短期投资的增加数 借方 贷方 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的减少数 长期投资增加数 余额:期末短期投资实有数 “长期投资”账户 余额:长期投资实有数 三、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 投入资本的核算 投入货币资金 投入原材料 投入固定资产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 借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借入资本的核算 短期借款的核算 预提借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预提费用 — 借款利息 归还借款本息 借:短期借款 预提费用 — 借款利息 贷:银行存款 借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的核算 借款利息处理 借:财务费用 贷:长期借款 归还借款本息 借: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借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的核算 借款利息处理 借:财务费用 贷:长期借款 归还借款本息 借: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借:短期投资 — 股票(或债券) 贷:银行存款 购入股票或债券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投资 — 股票(或债券) 投资收益 出售股票或债券 出售价格大于购入成本的差额 第四章 账户的分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第三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 一、账户分类的意义 第一节 概述 账户分类的含义 账户分类是指为了正确地运用账户,根据一定的标志,对账户进行合理的归类,也就是把具有共同特征的账户归在一起,分成若干类别,使为数众多的账户条理化和系统化,形成一个完整的账户体系。 账户分类,有利于从理论上加深对账户全面认识,了解账户体系的设置和运用在会计核算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正确运用设置账户这种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 账户分类的意义 账户分类,便于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账户体系中各个账户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使用账户的技术方法的角度来研究账户的不同用途和结构,揭示账户在使用中的规律性,不断提高运用账户的技能,从而做到正确、熟练地使用账户。 账户的分类,能够使我们正确认识各会计要素的经济内容,通过对数据按报表信息的要求进行分类,形成报表所需要揭示的会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为经济管理提供系统的,分门别类的会计资料。 账户分类,能够揭示全部账户在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上存在的既分工又协作的关系,当国家统一制订的会计账户随各个时期经济管理的不同要求变动时,能够尽快适应、并在统一会计制度许可的范围内,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增设或合并会计账户。 依据不同的标志对账户进行分类,便于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账户。账户分类的标志主要有以下 几种 : 账户分类的标志 按账户的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 按账户与会计报表的关系进行分类; 按账户统驭与被统驭的关系进行分类。 按账户反映和监督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 账户的经济内容, 就是账户所反映和监督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经济内容分类是账户分类的基础。 第二节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账户按经济内容可以分为 五大类 : 资产类账户 负债类账户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成本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 一、资产类账户 反映流动资产的 账户 例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短期投资”等。 反映非流动资产的 账户 例如“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等。 二、负债类账户 反映流动负债的 账户 反映非流动负债的 账户 例如“应付账款 ” 、“短期借款 ” 、“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 ” 等。 例如“长期借款 ” 、“长期应付款 ” 等。 三、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反映所有者原始投资的 账户 反映所有者投资收益的 账户 例如“实收资本 ” 等。 例如“资本公积 ” 、“本年利润 ” 、“利润分配”、“盈余公积”等。 四、成本类账户 反映供应成本的 账户 反映生产成本的 账户 例如“物资采购 ” 等。 例如“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 ” 等。 五、损益类账户 反映营业损益的 账户 例如“主营业务收入 ” 、“主营业务成本 ”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反映营业外损益的 账户 例如“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 等。 账户的用途 ,是指账户的作用及其所提供的指标。 第三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账户的结构 , 是指在账户中如何取得各种所需要的核算资料,也就是说,借方、贷方如何登记,余额说明了什么。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可以分为 九大类 : 即 盘存账户 、 资本账户 、 结算账户 、 调整账户 、 集合分配账户 、 成本计算账户 、 跨期摊配账户 、 对比账户 和 财务成果计算账户 。 一、盘存账户 账户盘存账户是用来核算、监督各项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实有数额的账户。 属于盘存类账户的有:“固定资产”、“原材料”、“库存商品”、“现金”、“银行存款”等。 期初余额:财产物资、货币 资金期初实有数 本期发生额: 财产物资、货 币资金本期减少数 期末余额: 财产物资、货币 资金期末实有数 借方 贷方 盘存账户 盘存账户的结构 本期发生额:财产物资、货 币资金本期增加数 二、结算账户 结算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应收应付款项的账户。 根据企业性质的不同,结算账户可以分为三类: 资产结算账户 负债结算账户 资产 — 负债结算账户 资产结算账户 资产结算账户,也叫债权结算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债权(应收)的增减变动和实有数额的账户。 属于资产结算账户的有“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等。 资产结算账户的结构 期初余额:债权期初实有数 本期发生额: 债权本期减少数 期末余额: 债权期末实有数 借方 贷方 资产结算账户 本期发生额:债权本期增加数 负债结算账户 负债结算账户,也叫债务结算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债务的增减变动和实有数额的账户。 属于负债结算账户的有“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 ” 等。 负债结算账户的结构 期初余额:债务期初实有数 本期发生额: 债务本期减 少数 期末余额: 债务期末实有数 借方 贷方 负债结算账户 本期发生额:债务本期增加数 资产 - 负债结算账户 资产 - 负债结算账户,也叫债权债务结算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账款的往来核算业务的账户。 属于负债结算账户的有“其他往来 ” 、“待处理财产损溢”等。 资产 - 负债结算账户的结构 (或期初余额:债务大于债 权的期初差额) 本期发生额: 债权的增加数 或债务的减少数 ( 或期末余额: 债务大于债 权的期末差额) 借方 贷方 资产 - 负债结算账户 本期发生额:债务的增加数 债权的减少数 期初余额:债务大于债务 的期初差额 期末余额:债权大于 债务 的期末差额 三、资本账户 资本账户是用来核算、监督实收资本以及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增减变动及其实有数额的账户。 属于资本类账户的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 盈余公积”等。 资本类账户的结构 期初余额:资本期初实有数 本期发生额: 资本本期减 少数 期末余额: 资本期末实有数 借方 贷方 资本账户 本期发生额:资本本期增加数 四、集合分配账户 集合分配账户是用来汇集和分配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所发生的费用,借以反映和考核有关费用计划执行情况以及费用分配情况的账户。 属于资本类账户的有:“制造费用”等。 集合分配账户的结构 本期发生额: 汇集经营过程 中某种费用的本期发生额 借方 贷方 集合分配账户 本期发生额:本期分配到有 关成本计算对象上的费用数 五、调整账户 调整账户是用来调整某些资产或负债账户的账面余额的账户。 调整账户由于调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备抵调整账户 备抵调整账户是用来 抵减 从而确定其实际数额的账户。采用备抵账户时,调整方式是用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减去备抵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调整后的实际数。  例如:“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调整账户;     “利润分配”是“本年利润”的备抵调整账户;     “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  被调整账户的结构和调整账户的结构 期初余额: 固定资产原值期初数 本期发生额: 固定资产本期 减少数 期末余额: 固定资产原值期末数 借方 贷方 固定资产 本期发生额: 固定资产本期增加数 期初余额:期初累计折旧额 本期发生额: 本期转出数 期末余额: 期末累计折旧额 借方 贷方 累计折旧 本期发生额:本期提取数 附加调整账户 附加调整账户是用来增加某些资产账户或所有者权益账户的余额,以确定其实际数额的账户。  其调整方式是: 被调整账户的余额 + 附加调整账户的余额 = 被调整账户的实有数额 附加调整账户的余额同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在同一方向。 在实际工作中很少设置单纯的附加调整账户。 备抵附加调整账户 附加调整账户既是备抵调整账户,又是附加调整账户。  其调整方式是: 调整后的实际数额 = 被调整账户的余额 + 调整账户的附加数 或: 调整后的实际数额 = 被调整账户的余额 - 调整账户的备抵数 典型的附加调整账户有“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等。 当其余额所在方向与被调整账户 不一致 时,它就是 备抵调整账户 ; 当其余额与被调整账户余额方向 一致 时,它就是 附加调整账户 。 六、成本计算账户 成本计算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全部费用并直接确定名成本计算对象实际成本的账户。 属于成本计算账户的有 “生产成本”、“在建工程”等。 成本计算账户的结构 期初余额:期初在产品和 半成品的成本 本期发生额: 转出的本期完工 产品的实际成本 期末余额:期末在产品和 半成品的成本 借方 贷方 成本计算账户 本期发生额:汇集本期经营 过程中的全部费用 七、跨期摊配账户 跨期摊配账户是用来反映由西藏和以后若干期共同负担的费用,并将这些费用在各期进行分配,借以正确计算各时期产品成本的账户 。 属于资本类账户的有:“ 待摊费用 ”、“预提费用”等。 跨期摊配账户的结构 期初余额:已预提但尚未支 付的预提费用 本期发生额: 本期预提费 用支付数 期末余额: 已经预提但尚未 支付的预提费用数 借方 贷方 预提费用 本期发生额:本期预提数 期初余额:已支付但尚未 摊销的待摊费用 本期发生额: 本期待摊费 用的摊配数 期末余额: 已经支付但尚未 摊销的待摊费用数 借方 贷方 待摊费用 本期发生额:本期待摊费 用支付数 八、对比账户 对比账户是用来对某项经济业务按照不同的计价进行对比,借以确定其业务成果的账户。 属于对比账户的有 “固定资产清理 ” 等。 对比账户的结构 本期发生额: 清理、出售 固定资产的收入 贷差:清理固定资产 净收益结转 借方 贷方 对比账户 本期发生额:转入清理、出 售、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 净值和清理费用 借差:清理固定资产 净损失结转 九、财务成果计算账户 财务成果计算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最终成果(即利润或亏损)的账户。 属于财务成果计算账户的有 “本年利润 ” 等。 财务成果计算账户的结构 本期发生额: 汇集本期的主 营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投资净收益数额 期末余额:亏损总额 借方 贷方 对比账户 本期发生额:汇集本期的主 营业务成本和营业外支出、 投资净损失数额 期末余额:利润总额 第五章 会计凭证 第一节 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 第二节 会计凭证的填制 第三节 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和保管 一、会计凭证的作用 会计凭证 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据以登记账簿的依据。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对于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过程起着重要的 作用 : 第一节 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 通过会计凭证的填制,可以证明经济业务真实合法,为登记账簿提供可靠依据。 通过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可以明确有关方面和人员的经济责任,加强经济管理上的责任制。 二、会计凭证的种类 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的程序和作用,可以分为 原始凭证 和 记账凭证 两大类。 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 又称 单据 ,它是在经济业务发生当时取得或填制的、据以载明经济业务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记帐的原始依据。 外来原始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按其 来源 不同,可以分为: 原始凭证按其 填制的次数 的不同,可以分为: 手工凭证 机制凭证 记帐凭证 记帐凭证 也称 传票 ,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的,用来确定会计分录,作为记帐依据的一种会计凭证。 记账凭证按其 记录的经济业务与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关系 分为 : 收款凭证 付款凭证 转账凭证 一、 原始凭证的填制 原始凭证的 基本内容 原始凭证的名称 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和凭证编号 填制单位或接受单位名称 经济业务内容摘要 经济业务的实物数量、大小写金额 经办人员签章或单位公章或业务章等 第二节 会计凭证的填制 原始凭证的 填制要求 : 记录真实 内容完整 填制及时 书写清楚 二、记账凭证的填制 记账凭证的 基本要素: 填制单位名称和记帐凭证的名称 填制凭证日期、凭证编号 经济业务内容摘要 会计科目的名称和金额 所附原始凭证的张 数 记账备注,即已登账簿的金额,应在记账栏内打“√”号或签章 填制凭证人员、稽核人员、记账人员、会计主管人员等签章 记账凭证的 填制要求 : 日期的填写 摘要的填写 会计科目的填写 金额的填写 记帐凭证附件张数的计算 记账凭证的 填制要求 : 会计分录的填制 记帐凭证的编号 签名或盖章 对空行的要求 填写用笔要求 第三节 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和保管 一、会计凭证的审核 原始凭证的审核 真实性审核 完整性审核 合法性审核 记账凭证的审核 审核记账凭证是否附有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是否与所附原始凭证的内容相符; 审核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和金额是否正确,账户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 审核填制手续是否完备,项目填写是否完整,有关人员签章是否齐全等。 二、会计凭证的传递 规定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 规定会计凭证的传递时间 三、会计凭证的保管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汇总凭证保管 15 年,其中涉及外事的永久保管;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保管 3 年。 第六章 账簿 第一节 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第三节 对账和结账 第四节 记帐规则 一、账簿的意义 第一节 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账簿是由一定格式的、相互联系的账页组成,根据会计凭证序时地、分类地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簿记。 从外表看,账簿具有专门格式并且具有相互联系的账页; 从内容看,账簿又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了序时的、科学的分类并加以记录和反映。 设置和登记账簿具有下列重要作用: 账簿是系统、全面底汇总、整理和积累会计资料的工具 ; 账簿是编制会计报表,进行成本计算的依据 ; 账簿是监督财产物资安全完整的重要手段 ; 账簿是重要历史档案,也是会计分析、会计检查的依据。 二、账簿的种类 账簿按其用途分类: 序时账簿 分类账簿 备查账簿 账簿按其外表形式分类: 订本式账簿 活页式账簿 卡片式账簿 账簿按其账页格式分类: 三栏式账簿 多栏式账簿 数量金额式账簿 一、序时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第二节 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序时账簿 ,即 日记账 ,它是按照各项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地登记经济业务的簿记。 日记帐可以分为普通日记账、特种日记帐; 特种日记帐是专门用来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的日记帐。常见的有 现金日记账 和银行 存款日记账 。 现金日记帐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现金日记账的格式: 现金日记账可以采用收、付、余三栏式格式,也可以采用多栏式的格式,但最常用的是三栏式格式。 三栏式现金日记账的登记方法: 银行存款日记帐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现金日记账的格式: 银行存款日记账可以采用收、付、余三栏式格式,也可以采用多栏式的格式,但最常用的是三栏式格式。 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方法: 总分类账簿,简称“总账”,它是按照一级账户设置的,一本总账基本上包括了一个单位的所有一级账户,每个一级账户在总分类账里都占有独立的账页。 二、总分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总分类账一般采用三栏式格式。 总分类账的登记方法根据采用的记账程序 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登记方法如下: 采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单位,应根据记账凭证和本单位的业务量个多少每三天或每五天或每十天登记一次; 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单位,应根据定期汇总的科目汇总表随时登记; 采用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单位,应根据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的合计数,月终一次登记总账; 月终,登记全部经济业务后,结出各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明细分类账簿又称明细分类账,简称“明细账”。它是按二级账户或明细账户设置的,采用活页式账簿。 三、明细分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明细分类账常见的格式有三栏式明细分类账、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多栏式明细分类账。 三栏式明细分类账 三栏式明细分类账设有借、贷、余三个金额栏,适用于应收、应付账款等的明细核算。 三栏式明细分类账的登记方法。 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 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设有收入、发出和结存数量及金额栏,用来登记既要反映金额,又要反映实物数量的经济业务,适用于财产物资的明细核算。 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的登记方法。 多栏式明细分类账 多栏式明细分类账又称“分栏式明细账”。它是在一张账页内分设若干专栏,用来登记明细项目较多、借贷方向单一的经济业务。适用于成本、费用类和收入类的明细核算。 多栏式明细分类账的登记方法。 第三节 对账和结账 一、对账 对账,简单讲就是核对账目。具体讲就是定期地对各种账簿记录进行核对,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以保证账簿记录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保证会计报表数据的真实可靠。 对账的内容包括: 账实核对 账账核对 账证核对 结账 ,简单地说就是结清账目,就是在把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将各种账簿记录的经济业务结算清楚,结出本期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或将余额结转下期,以便编制会计报表,分清上下期会计记录和分期继续核算。 二、结账 结账的主要程序 : 1. 做好结账前的准备工作。 2. 结出所有账户本期发生额和余额。 3. 编制本期发生额余额对照表进行试算平衡。 4. 划线结账将期末余额结转至下期。 结账的方法 : 月结 季结 年结 第四节 记账规则 一、账簿启用与登记规则 账簿的启用规则 启用新账簿应遵守的规则 账簿交接应遵守的规则 编写页数应遵守的规则 登记账簿的规则 1. 摘要、金额全部登记入账;同时在会计证上注明账簿的页数或“√”,以防重复登账或遗漏记账。 2. 启用登记账簿时必须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书写,不得使用铅笔或圆珠笔,以防涂改,并保持账簿记录清晰、耐用,红色墨水只能在改错、冲账、结账划线单位能够规定内使用。 登记账簿的规则(续) 3 . 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都应在页首列出账户目录,即注明账户名称和页次,以便查询。 4. 账簿 书写必须工整、规范,保持一定间距,不得满格书写。 登记账簿的规则(续) 5. 每章账页的第一行一般填列上年结转、年初余额或承前页数;每章账页的最后一行应填列本月发生额合计数和余额,并在摘要栏内注明“转次页”。 6. 各种账簿在月末、季末、年末都须结账。 登账时,因笔误或计算错误而造成记账方向、金额以及账户登记等发生差错。 二、登记账簿发生错误时更正的方法 划线更正法 划线更正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划线更正法的适用情况 登账后,发现记账凭证应借、应贷会计科目用错,导致登账错误。 红字更正法 红字更正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红字更正法的适用情况 登账后,发现记账凭证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无误,但金额大于正确金额,导致登账错误。 补充登记法是指登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没有错误,但金额小于正确金额,导致登账错误而采用的方法。 补充登记法 补充登记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补充登记法的适用情况 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管 25 年; 总账和明细账保管 15 年。 二、账簿的保管 账簿保管的具体要求 账簿保管的期限 第七章 账务处理程序 第一节 账务处理程序概述 第二节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第三节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第四节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一、帐务处理程序的意义 第一节 账务处理程序概述 账务处理程序 是指记账和产生会计信息的步骤和方法。 其基本内容包括填制会计凭证,根据会计凭证登记各种账簿,根据账簿记录提供会计信息这一整个过程的步骤和方法。 二、合理组织账务处理程序的要求 要适合本单位所属行业的特点,即要考虑组织规模的大小,经济业务的性质和繁减程度,使之有利于会计工作的分工协作和内部控制。 在保证正确、及时和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节约账务处理的时间和费用。 要能够正确、及时和完整地提供本单位的各方面的会计信息,以满足各部门和人员的信息需求以及国家宏观管理的需求。 三、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 目前,我国常用的主要账务处理程序有: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 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和 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等。 一、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 第二节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 最基本 的账务处理程序,其他各种账务处理程序基本上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其 特点是 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一般 适用于 规模较小、经济业务较少的企事业单位。 采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时,一般设置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和各种明细分类账。 日记账和总分类账一般采用三栏式。 明细分类账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和多栏式。 记账凭证可采用收、付、转式,也可以采用通用式。 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内容 1. 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或通用的记账凭证。 2. 根据收、付款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或通用的记账凭证,逐笔顺序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内容(续) 3. 根据各种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逐笔登记明细账。 4. 根据收、付、转凭证或通用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6. 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 5. 按照对账的要求,定期将总分类账与日记账、明细分类账相核对。 会 计 报 表 原 始 凭 证 原 始 凭 证 汇 总 表 收款凭证 付款凭证 转帐凭证 明细分类账 现金日记账 银行存款日记帐 总分类账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一、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 第三节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特点是 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然后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一般 适用于 经营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企事业单位。 采用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时,一般设置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和各种明细分类账。 日记账和总分类账一般采用三栏式。 明细分类账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和多栏式。 记账凭证可采用收、付、转式,也可以采用通用式。 以上几点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相同。 另外增设汇总记账凭证。 汇总收款凭证 汇总收款凭证是根据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款凭证汇总编制而成的。 汇总付款凭证 汇总付款凭证是根据现金和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汇总编制而成的。 汇总转账凭证 汇总转账凭证是根据转账凭证汇总编制而成的。 二、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内容 1. 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收、付、转凭证。 2. 根据收、付款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逐笔顺序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 3. 根据各种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及原始凭证汇总表登记明细分类账。 二、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基本内容(续) 4. 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各种汇总记账凭证。 5. 根据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6. 按对账的要求,定期将总分类账与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核对相符。 7. 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 总 分 类 账 原 始 凭 证 原 始 凭 证 汇 总 表 收款凭证 付款凭证 转帐凭证 明细分类账 现金日记账 银行存款日记帐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汇总收款凭证 汇总付款凭证 汇总转账凭证 会 计 报 表 ① ① ④ ④ ⑦ 一、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 第四节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 特点是 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然后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一般 适用于 经营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企事业单位。 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时,一般设置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和各种明细分类账。 日记账和总分类账一般采用三栏式。 明细分类账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和多栏式。 记账凭证可采用收、付、转式,也可以采用通用式。 以上几点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相同。 另外增设科目汇总表。 科目汇总表 又称 记账凭证汇总表 ,是根据收、付、转凭证或通用记账凭证,按照相同的账户归类,定期汇总计算每一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并将发生额填入科目汇总表的相应栏目内。 科目汇总表可以每月汇总一次,编制一张,也可以 5 天或 10 天汇总一次,每月编制几张。 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内容 1. 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收、付、转凭证或通用记账凭证。 2. 根据收、付款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逐笔顺序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 3. 根据各种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及原始凭证汇总表登记明细分类账。 二、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基本内容(续) 4. 根据各种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 5. 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6. 按照对账的要求,定期将总分类账与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核对。 7. 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会 计 报 表 原 始 凭 证 原 始 凭 证 汇 总 表 收款凭证 付款凭证 转帐凭证 明细分类账 现金日记账 银行存款日记帐 总分类账 科目汇总表 ⑥ ⑦ 第八章 财产清查 第一节 财产清查的作用和种类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范围和作用 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一、财产清查的作用 第一节 财产清查的作用和种类 所谓 财产清查 ,就是通过对会计核算单位的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债权、债务、有价证券等的盘点或核对,查明其实际结存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并查明账实不符的原因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财产清查具有以下方面的 作用 : 确保账实相符,使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改进保管工作,保护财产安全 ; 挖掘财产潜力,加速资金周转。 二、财产清查的种类 按财产清查的 对象和范围 分类 全部清查 局部清查 按财产清查的 时间 分类 定期清查 临时清查 一、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方法 1 、成立财产清查领导小组。 2 、会计人员将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结出余额。 3 、财产物资保管人员办理好全部业务的手续凭证,登记账簿,结出余额,实物准备。 4 、准备好各种必要的度量衡器具。 5 、取得银行存款、借款和结算款项的对账单以及债权、债务的证明材料。 6 、准备好各种清查用的表册。 二、财产清查的具体方法 货币资金的清查 现金的清查 现金清查主要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 在现金清查时,出纳员要保证到场,以明确经济责任。在现金清查过程中,应注意是否遵守现金管理制度规定,有无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条、收据、白条抵充现金等情况。 现金盘点以后,应根据盘点的结果,填制“现金盘点报告表”,此表既起着“盘存单”的作用,又起着“实存账存对比表”的作用。 备 注 实 存 金 额 账 存 金 额 对 比 结 果 盘 盈 盘 亏 盘点人签字: 出纳员签字: 单位名称 年 月 日 银行存款的清查 银行存款的清查主要是采用与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应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相等。 但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往往不一致。其原因有二:一是双方本身记账有误;二是存在未达账项。在查明双方记账无误后,企业应重点审查未达账项。 所谓 未达账项 ,就是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不同,出现了一方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尚未接到有关结算凭证,而尚未登记入账的款项。 未达账项一般有以下 四种 情况: 银行已收款入账,而企业尚未收款入账。 银行已付款入账,而企业尚未付款入账。 企业已收款入账,而银行尚未收款入账。 企业已付款入账,而银行尚未付款入账。 未达账项的调整是通过编制“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来实现的。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调节公式是: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 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 - 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 = 银行对账单余额 + 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 - 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样式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加 : 银行已记收 , 企业未记收 减 : 银行已记付 , 企业未记付 银行对账单余额 加 : 企业已记收 , 银行未记收 减 : 企业已记付 , 银行未记付 项 目 金额 金额 调节后的存款余额 调节后的存款余额 年 月 日 项 目 调整后双方的余额应该相等,并且是企业当时实际可以动用的款项。 存货的清查 存货的两种盘存制度 实地盘存制 所谓 实地盘存制 ,就是通过期末对库存实物数量盘存,据以倒算出本期存货耗用数量和耗用成本的一种方法。 采用实地盘存制,平时对存货只记收入,不记发出,期末通过盘点实有数量,计算出存货的发出数量和耗用成本。 其计算公式如下: 期末库存存货成本 = 期末库存存货数量 × 单位成本 本期耗用存货成本 = 期初库存存货成本 + 本期购入存货数量 × 单位成本 - 期末库存存货成本 实地盘存制可以大大简化存货的明细分类核算工作,简化存货领取手续和核算工作。 不足之处 在于:由于没有存货发出记录,存货账户不能及时地反映收、发、存情况;以存计耗,倒算本期耗用成本,把供应、销售过程中的损耗、差错等全部计入耗用成本,削弱了对库存存货的控制和监督。 永续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 就是按存货品种、规格分别设置明细分类账户,在明细分类账户中逐日或逐笔登记存货收入、发出数量和金额,并随时计算其结存数量和金额的一种方法。所以永续盘存制又称 账面盘存制 。 永续盘存制的 优点 是:通过明细分类核算,可随时反映每种库存存货的收、发、存情况,及时地发现和纠正存货的超储积压,加强对库存存货的管理,加速资金周转,有利于对库存存货的实物管理,落实存货的保管责任。通过实地盘点数量与账面库存数量的核对,能及时发现存货短缺,有利于对库存存货的控制和监督,保证存货的安全。 不足之处 在于:明细核算工作量大;月底一次计算成本,记账工作过于集中。 存货的清查程序和方法 1 . 进行实地盘点 2 . 登记“盘存单” 3. 编制“实存账存对比表” “盘存单”和 “ 实存账存对比表”样式如下: 盘存单 财产类别: 编 号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单 价 金 额 备 注 单位名称: 存放地点: 编号: 年 月 日 盘点人签字或盖章: 实物保管人签字或盖章: 编 号 名称 规格 计量 单位 单价 实 存 数量 金额 账 存 数量 金额 对 比 结 果 盘 盈 盘 亏 金额 金额 数量 数量 备 注 单位名称: 复核人: 编制人: 年 月 日 类别: 实存账存对比表 固定资产的清查 固定资产的清查同存货一样,一般采用实地盘点法。 固定资产的程序、过程同存货清查一样,清查结果也要填写“盘存单”和“实存账存对比表”,确定财产盘盈或盘亏的数额。 应收、应付款的清查 应收、应付款主要采用“询证核对法”进行清查,即采取和对方单位核对账目的方法。 首先自查,确认本单位的账簿记录准确无误后,再编制“往来款项对账单(询证函)”,送往对方单位进行核对。 对方单位核对相符后,在询证函回单联上加盖公章退回,表示已核对。若数额不符,则注明情况,以便进一步核对。如有未达账项,需双方进行调节,方法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方法。 往来款项对账单格式如下: _ _______ 单位: 往来款项对账单(询证函) ________ 单位: 你单位 2001 年 1 月 8 日到我厂购入甲产品 200 件,已付货款 2000 元,尚有 1000 元货款未付,请核对后将回单联寄回。 ×× 单位:(盖章) 2001 年 12 月 23 日 沿此虚线裁开,将以下回单寄回! ---------------------------------------------------------------------------------- 往来款项对账单(回单) 你单位寄来的“往来款项对账单”已收到,经核对无误。 ×× 单位:(盖章) 2002 年 12 月 31 日 应收、应付款项清查以后,应将清查的结果编制“往来款项清查表”,填列债权债务的余额。 总分类 帐户 明细分 类帐户 清查结果 核对不符及原因 名 称 金 额 名 称 金 额 核对 相符 金额 核对 不符 金额 核对 不符 单位 未达 账项 金额 争执 款项 金额 无法收 回款项 金额 备注 其 他 记账人员签章: 清查人员签章: 往来款项清查表 一、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步骤 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核准数字,查明各种差异的性质和原因,确定处理方法。 调整账簿记录,做到账实相符。 编制记账凭证,据以登入账,予以核销。 二、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现金清查结果的处理 现金长款时 长款发生时: 借: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核销时 :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现金短款时 短款发生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现金 核销时 :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存货清查结果的处理 盘盈存货时: 盘盈发生时: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核销时 :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存货盘亏时 盘亏、毁损发生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核销时 : 借:其他应收款 (保险公司、过失人赔偿部分) 营业外支出 (非常损失部分) 管理费用 (经营性损失部分) 原材料 (残料价值)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盘盈时: 盘盈发生时: 借:固定资产 (市价扣除估计损耗后的余额)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核销时 :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盘亏时: 盘亏发生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核销时 :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应收、应付款清查结果的处理 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 借:应付账款 —××× 贷:资本公积 — 其他资本公积 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财务会计报告 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如下图: 会计报表附注 财务情况说明书 财务会计报告体系 会计报表 基本报表 附表 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的意义 会计报表 是反映企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它以日常核算为依据,是财务报告的主体内容,也是会计核算的最终产品。 会计报表应当包括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三张基本报表及相关附表。 会计报表的分类 会计报表按经济内容分为两类: 一类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报表,如利润表、利润分配表等。 一类是反映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报表,如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会计报表的分类(续) 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按编制单位分为 : 对外报表和对内报表。 单位报表、合并报表和汇总报表三类。 会计报表按 报送服务对象分为 : 财务情况说明书 —— 是对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财务、成本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的书面文字报告,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报表附注 —— 是为便于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程序 日常账务处理 清查资产、核实债务 对账 查账 调整账目和更正错账 结账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三、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全面真实 符合规定 报告及时 数据一致 报送格式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 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结构 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是以“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会计平衡公式为基础展开的,采用左右平衡的账户式,左方反映资产,右方反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种结构清晰地反映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持有的各项经济资源及其同权益的对照关系。 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是按月编制的会计报表,其表首主要填明企业或某一会计主体的名称、报表的名称、编制报表的日期与计量单位等。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总的来讲,是根据企业或会计主体期末总分类账户或明细分类账户的余额直接填列或进行分析加工处理后填列。具体来说,可归纳如下: 直接根据总账余额填列 根据若干个总账账户余额的合计数计算填列 根据明细账户的余额分析填列 根据总账和明细账户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根据相关账户余额相减后填列 第三节 利润表 利润表 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报表。 一、利润表的内容和结构 利润表的结构一般分为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类。 我国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结构。 多步式利润表的结构是将利润的计算分为以下四部分: 反映企业主要业务的构成情况; 反映企业营业利润的构成情况; 反映企业经营的最终情况; 反映企业税后经营成果。 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总的来讲,是根据各损益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填列,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四部分: 利润表中形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各项目填列 利润表中形成营业利润的各项目填列 利润表中形成利润总额的各项目填列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填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