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9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编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问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问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问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1)问答题 1. 简述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 答:(1)有利于维持动脉血压:机体通过自身输血和自身输液作用增加回心血量,缓解血容量的绝对不足;同时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升高。通过上述调节,休克早期血压无明显变化(5分);(2)血液重新分布有利于心、脑血液供应:休克早期,腹腔内脏、皮肤、骨骼肌和肾等器官血管收缩,血流量显著减少,而心、脑血管不发生收缩,血流量基本正常,加之此时动脉血压变化不明显,所以在全身循环血量减少的情况下,有利于优先保证重要生命器官如心、脑的血液供应(5分)。 2.简述代谢性酸中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答:(1)心肌收缩力降低:H+浓度升高除使心肌代谢障碍外,还可通过减少心肌Ca2+内流、减少肌浆网CaZ+释放和竞争性抑制Caz+与肌钙蛋白结合,使心肌收缩力减弱(4分);(2)心律失常:酸中毒使细胞内K+外移,加之肾小管细胞泌H+增加,排K+减少,故血钾升高。高血钾可引起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发生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室纤颤(4分);(3)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导致外周血管扩张,血压可轻度降低(2分)。 3. 简述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 答:病因及传播途径: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2分)。传染源是艾滋病患者及HIV携带者(2分)。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3分)。 发病机制:HIV选择性破坏TH细胞,引起细胞免疫缺陷。在疾病晚期出现致命性机会感染和机会性肿瘤(3分)。 4.简述栓塞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 答:(1)血栓栓塞最常见,包括肺动脉栓塞和体动脉栓塞(2分)。较小的栓子广泛地栓塞于肺动脉的分支,或较大的栓子栓塞于肺动脉主干及其大分支时,可致患者猝死。体动脉的栓子常栓塞于脑、肾、脾和下肢,可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4分); (2)脂肪栓塞,大量脂肪滴广泛栓塞于肺循环时,可引起急性右心衰竭(1分); (3)气体栓塞,包括空气栓塞和氮气栓塞。大量的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可引起猝死。氮气栓塞多发生于小的血管,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1分); (4)羊水栓塞,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绝大多数导致死亡(1分); (5)其他栓子栓塞,如细菌团、肿瘤细胞团等引起的栓塞。(1分) 5. 简述呼吸衰竭发病机制中,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表现的两种形式。 答:(1)通气与血流比降低:如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均引起病变部位肺泡通气不足,但流经该部位的毛细血管血液并未减少,导致通气与血流比例小于0.8(5分);(2)通气与血流比增高:如肺动脉收缩、肺动脉栓塞时,可以引起肺毛细血管灌流减少,而肺泡通气无变化,可使通气与血流比例大于0.8。(5分) 6. 比较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的异同(从炎症性质、病因、发病机制、病变部位及特点几个方面比较)答: 7.简述血栓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和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答:血栓形成必备的条件:心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增加(3分)。 血栓对机体的影响:①阻塞血管:血栓阻塞动脉,又缺乏有效的侧支循环代偿时,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的缺血坏死。血栓阻塞静脉,引起局部组织的淤血、水肿、出血(3分);②栓塞:血栓脱落后随血流运行,栓塞于相应大小的血管(3分);③形成心瓣膜病:反复发生在心瓣膜上的血栓,机化后引起瓣膜黏连、增厚、变硬(1分)。 8.简述劳力性呼吸困难的概念及其发生机制。 答:轻度心力衰竭患者,仅在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消失,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为左心衰竭的最早表现(4分)。其机制是:①体力活动时四肢血流量增加,回心血量增多,肺淤血加重(2分);②体力活动时心率加快,舒张期缩短,左室充盈减少,肺循环淤血加重(2分);③体力活动时机体需氧量增加,但衰竭的左心不能相应提高心输出量,因此机体缺氧进一步加重,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深,出现呼吸困难(2分)。 9.简述休克期微循环变化的特征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答:微循环变化的特征:休克期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弛,微静脉收缩,毛细血管前阻力小于后阻力,微循环多灌少流,毛细血管内压显著升高(3分)。同时,微循环淤血、血流缓慢、血浆外渗,组织缺氧加剧(2分)。 微循环变化对机体的影响:此期属于失代偿期,酸中毒可导致微循环淤血,而微循环淤血又可加重酸中毒,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2分)。由于微循环血管床大量开放,造成有效循环血量减少(2分)。同时,由于毛细血管内压升高,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血浆外渗,回心血量减少,血压进行性降低(1分)。 10. 简述病毒性肝炎(甲、乙、丙、丁、戊)的传播途径及基本病变特点。 答:传播途径:甲型肝炎多经粪一口传染;乙型肝炎主要经血液传染,也可经其他途径传播;丙型肝炎主要经血液传播;丁型肝炎经血传播;戊型肝炎经粪一口传播。(各1分,共5分) 基本病变特点:①肝细胞变性,表现为肝细胞水肿、毛玻璃样变性、脂肪变性;②肝细胞凋亡,表现为肝细胞嗜酸性变性、坏死;③肝细胞坏死,表现为溶解坏死、灶状坏死、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大片坏死及亚大片坏死;④炎性细胞浸润;⑤肝细胞及小胆管再生;⑥间质反应性增生。(每项1分,任答5项) 11.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危险的并发症是什么?简述其发生机制。 答:最危险的并发症是高钾血症,可因心室颤动或心搏骤停而死亡。(5分) 机制:①肾排钾减少(2分);②组织损伤和分解代谢增强,使细胞内钾释放到细胞外(2分);③摄入含钾过多的药物、输库存血等。(1分) 12.简述肿瘤转移的概念及常见转移方式。 答: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到达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部位肿瘤相同类型肿瘤的过程(4分) 肿瘤转移方式主要有: (1)淋巴道转移:癌多经淋巴道转移,少数肉瘤也可经淋巴道转移。(2分) (2)血道转移:肉瘤、肺癌、肝癌、肾癌等常发生血道转移,其转移的规律与栓子运行规律相同。肝和肺等器官既是原发瘤的受累器官,又是转移瘤的受累器官,因此区分原发瘤和转移瘤很重要。(2分) (3)种植转移:胸腔、腹腔、蛛网膜下腔的肿瘤累及器官表面时,肿瘤细胞脱落,即可在器官表面或浆膜继续生长,形成种植转移。(2分) 13. 简述内毒索引起体温升高的机制。 答:①信息传递:内毒素激活产致热原细胞,使后者产生和释放内源性致热源(EP),EP作为信使,经血流传递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4分); ②中枢调节:EP到达中枢,使中枢释放中枢发热介质,使调定点上移。于是正常的血液温度变为冷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发出冲动,引起效应器的体温调节反应(3分); ③效应部分:来自体温调节中枢的信号,一方面经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而减少散热,另一方面经运动神经引起骨骼肌紧张度增高,使产热增加,导致体温上升(3分)。 14. 简述劳力性呼吸困难的概念及发生机制。 答:轻度心力衰竭患者,仅在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消失,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为左心衰竭的最早表现(4分)。其机制是:①体力活动时四肢血流量增加,回心血量增多,肺淤血加重(2分);②体力活动时心率加快,舒张期缩短,左室充盈减少,肺循环淤血加重(2分);③体力活动时机体需氧量增加,但衰竭的左心不能相应提高心输出量,因此机体缺氧进一步加重,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深,出现呼吸困难(2分)。 15. 简述高血压病时(内脏改变期)心、脑、肾、视网膜的主要病变特点。 答:高血压病时,心脏的主要改变为左心室肥大,在心脏代偿期为向心性肥大,晚期代偿失调,为离心性肥大(3分)。脑的改变为细小动脉的痉挛、硬化。可出现脑软化、脑水肿、脑血管破裂(3分)。肾脏的改变主要为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肾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表面细小颗粒状,双侧肾均受累(3分)。视网膜动脉硬化,严重者出现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1分)。 16.试述高渗性脱水时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 答:(1)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主要是由于失水大于失钠(2分)。表现为①口渴:渴中枢兴奋(1分);②尿少,尿比重高:ADH分泌增加使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1分);③细胞内液向细胞外转移:由于细胞外高渗,可使细胞脱水(1分);④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高渗性,脱水可因脑细胞脱水及脑体积缩小引起脑出血(1分)。 (2)细胞外液容量减少,重度高渗性脱水可出现循环衰竭。(2分)(3)脱水热,皮肤蒸发水分减少,机体散热障碍导致脱水热。(2分)17. 何谓化脓性炎?简述其常见类型并举例。 答:以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的炎症称为化脓性炎(4分)。常见类型有:脓肿:如肺脓肿(2分);蜂窝织炎:如蜂窝织炎性阑尾炎(2分);表面化脓与积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胆囊积脓(2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