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试题及答案六(试卷号:250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试题及答案六(试卷号:250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试题及答案六(试卷号:2506) 盗传必究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1923 年幼儿教育家()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 教育。 A. 张雪门 B. 陶行知 C. 陈鹤琴 2. 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本原则。 A. 废物利用 B. 物尽其用 C. 因意选材 3. 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 用可 以分为涂抹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A. 装饰阶段 B. 兴趣阶段 C. 游戏阶段 4. 色相、明度、纯度被称为()三要素。 A. 色相 B. 色彩 C. 色调 5. 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他们常常将审美过程中的那种情感带入其他活动中,把自己当作是 某个形象 本身,沉浸在角色之中。 A. 外显性 B. 直觉性 C. 弥漫性 6. 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我国 20 世纪初期幼稚园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传来的福禄倍尔 以造型 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A. 法国 B. 德国 C. 日本 7. 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之一是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力和()o A. 绘画能力 B. 作画灵感 C. 手的控制能力 8. 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类型有()、写生画、命题画、意愿画。 A. 素描画 B. 临摹画 C. 色彩画 9. 命题画的三个基木条件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A. 教师仔细具体地指导 B. 家长给以提示帮助 C. 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 10.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儿童与()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A. 生活经历 B. 美术作品 C. 教学要求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10 分) 11. 3 岁-4 岁的幼儿分辨红、橙、黄、绿、天蓝、紫 6 种颜色的百分率为 97%, 4 岁后达到 100% 12. 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学前美术教师 13. 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 圆 形线、命名线。 14. 双轴阶段儿童能够处理两条参照轴线,表现出物体的背景。 15. 陶行知曾提出幼稚园应实施和谐的生活教育,反对对束缚幼儿个性发展的封建传统的教学方法, 他的 思想对当时的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 三、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6.开展学前儿童绘画教学活动需要作哪些准备? 答:第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确定绘画的种类、内容。如低年龄段的幼儿宜用硬笔不宜用毛笔。 第二,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计划,目标妻明确,考虑要周密。 第三,准备必要的工具、材料。要根据教案准备相应的工具和材料。 第四,如有必要,准备相应的范画、写生实物等。 17.4 岁〜5 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有哪些? 答:4 岁一 5 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能较熟练地使用合适的工具,具有一定的立体造型的 想象 力和制作能力。 •引导儿童较熟练地使用和选择手工工具和材料,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意愿。 •引导儿童学习用多种点状材料拼贴物象,表现简单的情节 a •引导儿童学习用多种技法将纸折出物体的各个部分,组合成整体物象。 •引导儿童学习用目测的方法将纸等而状材料分块剪、折叠剪,拼贴平面的物象或制作立体的物象。 •引导儿童学习用拉伸的方法并配合其他泥工技法塑造结构较复杂的物象墨表现其主要特征和简单 细节。 18. 在对话法的实施中,教师应注意哪几点? 答:一是对话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强求儿童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白己对美术作品 的看 法,而应让儿童有自己的探索。 二是教师自己要首先学会与文本进行对话,并做好儿童与文本之间的“审美期待”的中介。 三是教师要为儿童提供大量的欣赏机会,扩大他们的视界。 四是教师要为儿童创设利用多通道感受、体验的条件和充分的时间。 五是教师要引导儿童学会提问,并能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19.教师引导儿童进行泥塑活动时应注意哪些? 答:第一,教师自己要了解泥塑活动中所使用的粘泥、橡皮泥和而团的特性。 第二,彩塑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因而,在幼儿园大班时,教师可引导儿童对自己制作的泥塑作 品进 行着色描绘以美化作品。 第三,教师在评价儿童的泥塑作品时不应把重点放在追求作品的精确与细致上,而应注重儿童泥塑操 作的 过程及作品整体的稚拙感。 第四,妥善处理儿童的泥塑作品。 四、论述题(共 30 分) 20.简述儿童对色彩的选择和描绘的特点。 答:以画而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 运用可 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幼儿用画笔描绘事物的初期,不大考虑画笔的色彩,用什么都行,这时的画一般都是单色的,经常能 得到 什么颜色的画笔,画中就更多地出现什么颜色。渐渐地,幼儿对一两种色彩产生喜爱或讨厌的情感, 于是开始 更多地选用自己有好感的色彩,而拒绝用他们不喜欢的颜色。 经过一个阶段的玩色和较单调地运用色彩之后,幼儿对颜色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于是,进入色彩运 用的 第二个阶段。这时,他们对色彩产生极大热情,喜欢的色彩多起来。此时,幼儿对色彩的运用,没有 再现或表 现的意图,主要是满足个人美感的需要,有明显的装饰性。幼儿对色彩的美感主要取决于各种色 彩的知觉特征 与个人性格气质特征之间的关联。 约幼儿期末,第三个阶段开始了。有些幼儿会前发出表现事物的客观颜色的愿望,也就是说,一些幼 儿有 了再现物体固有色的想法。但在那些大量的不用固有色,并不影响表现的真实性的情况下,幼儿还是 尽其所愿 地给形象施色。有大量的事物可供幼儿装饰和美化,满足他们的美感需要。 幼儿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方式虽然简单和原始,但并不错误,相反,它产生的独特的美感是值得欣赏 的。 艺术旨在表现人的情感,按物体固有色赋色并不是美术的目标。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和热忱, 启发他们体验色彩的美感,鼓励他们大胆地运用色彩去“说话”。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