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网络课形考任务1作业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网络课形考任务 1 作业及答案 形考任务 1 题目 1 著名的改良派人士梁启超提出文艺的四种社会作用即:薰、浸、刺、提。所谓“刺”,指的是文艺作品培养接受者审美 接受 能力的作用。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 2 孔子所说的“兴”的含义,就是通过艺术形象的譬喻,引发人的联想,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 想感情, 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 3 孔子的思想,可以说是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准则,所以也被称为“仁学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 4 “兴观群怨”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共同规律,就是在孔子那里主要是针对“用诗”,即发挥文艺社会作用而 提出 的“兴观群怨”,在后世都逐渐与“作诗”结合起来,使“兴观群怨”不仅成为对文艺社会作用的一种自觉认识, 而且成为 对文艺创作的一种明确要求。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 5 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中。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 6 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北宋欧阳修的 就是例证。 选择一项: A. 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 B. 言有尽而意无穷 C.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D. 文已尽而意有余 题目 7 通过艺术形象的譬喻,引发人的联想,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 和熏陶, 这是______________ o 选择一项: A. 兴 B. 怨 C. 群 D. 观 题目 8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特别重视文艺的审美情感特征,他将“兴观群怨”称之为"__________ ” 选择一项: A. 四情 B. 四义 C. 四教 D. 四学 题目 9 孔子的文艺观是他的“______ ”思想在文艺方面的鲜明体现。 选择一项: A. 礼学 B. 义学 C. 诗学 D. 仁学 题目 10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_______ ”文艺观的代表。 选择一项: A. 诗教 B. 礼教 C. 德教 D. 仁教 题目 11 怎样理解庄子的得意忘言? 答:《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得:得到。言:语言。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 用明说。 题目 12 “通变”说对文章写作有哪些启辿? 答:《通变》从“通”和“变”的辩证关系来论述文学的继承与革新不可偏废,这是正确的。针对当时的创作倾向,提 出了 矫正时弊的主张。刘勰在探讨文学的发展时,发现了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即由质到文的必然性。因此他主张要 克服形式主 义倾向,不能用否定文学的基本特征、不许文学发展的方法,而只能顺其规律加以引导。其基木办法就是 讲“通变选自《刘 勰•文心雕龙-通变》 通变说是《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支柱之一。通指会通,变指适变。通变说探讨的是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问题。 题目 庄子“言不尽意”说到《易传•系辞》、魏晋玄学,由陆机到刘勰、钟蛛,再由司空图到严羽、王士祓,最后到王国维, 这一 条线索基本是循庄子“言不尽意”说的美学、文论史影响来勾勒的。你怎样看待“言不尽意” ? 答:在“言不尽意”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 “得意忘言”的观点,通过“筌-鱼”、“蹄-兔”等生活实例的类比,庄子 形 象表述了 “言-意”之间一种本质性的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语言文字也是人们用来把握文艺作品意思的手段或工具, 它们都 各有各的目的,但语言文字和它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不是一回事,从根木上说,“言”是言筌、工具、梯子,“意” 则是言外 之意、目的,或言所要求达到的意旨,“存言”的目的在于“得意”。在此,庄子提出了言意关系中的一大悖 论,那就是“存 言”的目的竟在于“去言”或“忘言气这也足以体现出庄子的智慧。 言"与“意”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以及文艺学所广泛探讨的一个核心话题,它涉及人对世界最基本的观 点与看 法,也涉及到艺术家对艺术创作最基木的审美理念及其具体实现的逻辑路径。“言”,本指言辞、说话,在古典 美学与文论 中引中为艺术语言、言语表达;“意”即意图、想法,在古典美学与文论中引中为话语的意义,或审美心理 感受。中国古典 美学与文论中的言意论,其源出于古典哲学中的“言意之辩二早在先秦,“言”与“意”的关系问题 就已受到儒、道、墨等 诸流派的哲学家的普遍关注。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言”是君子表达志向和道德理想的 工具,“言以足志,文以足 言”,“辞达而已”。又如“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简言之就是通过一定的“言”可以 把握一定的“意二亦即肯定 “言”也可以达“意那么儒、墨二家主张“言可达意”不同,老庄的基木观点是认为 “言不尽意”的。比如老子早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论断,而庄子则更是在此基础上对“言”的广泛性、复杂 性及 其表“意”的歧义性、暧味性作出深刻的思考,提出了诸如“道不可言”、“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等诸多智慧 性的观 点,这些观点可以说直接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魏晋玄学家们的“言意之辩”。 题目 制定一个较为可行的本课程学习计划。 答: 本学期新开了《文论专题》课程,为了学好这门课程,定制了学习计划如下: 一、学习任务和目标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全而掌握中西方主要的文论家思想,通过教师的辅导及自学顺利完成网上作业并最终顺利通过期 末考试。 二、学习措施 1 .认真自学 2 .认真上课辅导课 3. 认真做好网上作业 4. 认真做好期末复习工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