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0)
202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0) 盗传必究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而的表现。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 ()o A. 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 B. 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 C. 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 D. 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2. “百家争鸣”是( )时期出现的文化现象。 A. 魏晋 B. 春秋战国 C. 唐代 D. “五四” 3. 以下著作中,属于道家的是()o A. 《论语》 B. 《庄子》 C. 《孟子》 。 D. 《商君书》 4. 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o A. 秦 B. 西汉 C. 东汉 D. 唐 5. 在以下诸学派中,最为强调“孝道"的是( )o A. 法家 B. 道家 C. 儒家 D. 墨家 6. 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创造性地发挥了二程以来的()思想,并将之视为最 高 范畴。 A.天理 B. 天命 C. 夭人感应 D. 天人合一 7. 《四库全书》是()朝修订的。 A. 清 B. 明 C. 汉 D. 唐 8. “兼爱”是()的主张。 A. 孟子 B. 庄子 C. 苟子 D. 墨子 9. “无为”是()的主张。 A. 法家 B. 儒家 C. 道家 D. 墨家 10. 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是()o A. 魏源 B. 冯桂芬 C. 孙中山 D. 郑观应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1.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出现和彼此的争鸣,为我国古代文化史书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12.“自强不息” 一语出白《易经》。 13.先秦百家思想虽然各有不同,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六经。 14.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浑厚。 15.唐代儒学复兴最初是以古文运动的形态出现的。 16.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我们展现了北宋政治文化中心汴京的繁华。 17.针对不断涌来旦表现出高势能文化特性的西学,明代科学家在经过深入思索后,提出了欲求超胜, 必 须会通的命题。 18. 如果说洋务运动是官商知识阶层对西学入侵的应对的话,那么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则是贫 民百姓对西学入侵的应对。 19. “五四”运动时期喊出的打倒孔家店口号,为两千年封建文化敲响了丧钟。 20. 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是天人合一,它对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走势、审美追求、价值观念 都 有极大的影响。 三、简述题(每题 20 分,共 60 分) 21. 简述唐代文化的主要成就。 答:唐代实行科举制,使大批寒士崛起,并在各个文化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创造了一代辉煌的文化。(4 分) 唐代文化高度发达,诗歌是其集中体现。崛起的寒士们以一种经天纬地的豪情和大气兼容前此以往的 诗 歌传统,形成了一种“既多形象,复备风骨”的全新的唐诗气象。诗至唐代,无论内容、风格、形式、 技 巧,都已全面成熟,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度。(6 分) 跟唐诗一样,浸染着饱满的时代精神的唐代书法,也集中反映了唐帝国文化的特质。以张旭、怀素为 代 表的狂草奔放不羁,最能反映唐代书法的精髓和旗帜。草书之外,篆、行、楷、隶诸体都各有大家,如 唐 诗的众体兼备一样。(6 分) 诗、书之外,唐代的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4 分) 22. 简述南宋以来文化中心南移的表现。 答: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中华文明呈现出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南移的形势。1126 年,靖康之乱给 文 化中心的南移以最后的推动力,完成了文化中心的南移。(5 分) 南宋以来,文化中心的南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第二,学术中心的南移。由洛阳及关中等黄河流域南移至江西、福建等地。(5 分) 第二,政治人物的南人化。南宋之后,整个国家偏隅江南,朝堂之上,基本是南人的天下。(5 分) 第三,政治中心的南移。南宋以后,洛阳及关中等地处于文化相对落后的金朝统治之下,在南方形成 了 “杭州二苏州”这一南方政治文化轴心,优势明显。(5 分) 23. 简述明代知识分子对西学传人的态度。 答:明代后期,以耶稣会士为载体,西方科学、哲学、艺术传人中国。对待西学的传人,中国知识分 子 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5 分) 一部分人以徐光启为代表,为西学所吸引,意识到吸收西方文化有利于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主张全 而 接受西学。(5 分) 另一部分知识分子则完全相反,他们严“夷夏之防”,主张禁绝西学。(5 分) 在这两个极端之外,还有一部分人以比较科学的态度对待西学,以方以智为代表,以冷静理智的态度 对待西学,对其内容进行谨慎而细致的清理和辨识,吸取其优点,而摒弃其伪妄。 (5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