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2018 年秋期电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它共有 八次专 题测验(70 分),一次终结考试(试卷一或试卷二或试卷三,30 分),形成性和终结性双及格。针对该门 课程,本 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 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 找工具的查找内容 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提示:利用 Ctrl+C (复制)Ctrl+V (粘贴)来完成终结性期 末考试文字输入任务。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终结性试卷一 论述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减贫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联合国秘 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 根据古特雷斯的讲话,并结合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谈一谈对矛盾及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认识 o (100 分)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打赢脱贫攻 坚战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彰显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强意志,是在脱贫攻坚关键时刻下达的总攻令,是 在疫情 防控特殊时期发出的集结号,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作出的宣言书,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 了根本遵循和 动力源泉。 矛盾的普遍性范畴表明,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我们要坚持用两点论的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 矛盾的特殊性范畴表明,矛盾及其各个方面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特点,所以我们观察事物,首先就要注意到矛 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的共性、矛盾存在的绝对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 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切科学认识的前提。 2. 矛盾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而都有其特点(横向),主要与次要就是相对的 特殊性,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方而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各有特点(纵向)。矛盾普遍性和特殊 性是描述矛盾存在的特点的范畴。 矛盾的普遍性有两层含义: 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矛盾无处不在) 其二,矛盾存在于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时不有一矛盾贯穿始末) 终结性试卷二 论述题:2020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进一步做好病例诊断和救治工作,医学专 家工 作组对医疗救治工作持续进行分析、研判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诊疗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推出新 的诊疗方案 版本。根据材料,并结合工作和生活的实际,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 .阐述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50 分) 答:这次对诊疗方案进行的修订和完善再次验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实践和认识之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 在认识 活动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 产生和发展的。 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木质和规律,形成正确 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 指导人的实践活动。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产生的。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 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就知识的本源来说,任何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事事都必须去直接经 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个人的多数知识还是来自于间接经验, 是从书本和传授中得来的。然而,“在 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从根木上说,实践是认识的源 头活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不仅要努力学 习,而旦要潜心实践。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 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 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恩格斯说:“社会 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 科学推向前进。”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 不断发展之根本。此外,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表现为 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如经验资料、 实验仪器和工具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 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们正是在 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打破认识上的旧框框,突破头脑中的旧思想,引起 认识上的新飞跃,从而不断有所发现、 有所前进。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不是“狷奇” 或“雅兴”,不是为认识而认识, 其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自然科学的 不断创新,目的是推动技术 的更大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财富,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人文社会科学的不断创新, 目的是认识社会, 认识人类自身,改造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创造精神财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而的发展。第四,实 践是检验认 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不是自封的。“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 是依客 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也就是说,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 认 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回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 2. 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 发展 过程”?(50 分) 答: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一-原理运用于实际, 形成 了我们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所谓“从群众中来”,就是把群众中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的改 造制作,即科学的分析综合,化为系统的意见和办法。 所谓“到群众中去”,就是要把群众中集中起来的意见、办法拿到人民群众中去实践,进行验证,并把正确 的东 西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化为行动。这符合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即实践-认识-实践。 终结性试卷三 论述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付给工人一天的工资。在这貌似公平的背后,本 质上是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请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 认识。(100 分) 答:(1)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2) 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一切方面, 都服 从于资木家获取剩余价值的需要,受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 (3) 剩余价值生产,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灭亡。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 存在 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正是在追逐剩余价值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世 界市场代 替地区市场,大工业代替小作坊,从而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基础,确立了资木对劳动的全面统治。 为追求剩余 价值而发展起来的生产力,越来越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发生矛盾,使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爆发经济 危机,使生产力遭 到浪费和破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 渐加深,最终导致社会 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总之,剩余价值的生产深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 程,决 定着资本主义的存在、发展和灭亡。所以,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