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39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39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2021 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391) 盗传必究 一、 填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古文标点错误的类型主要有断句错误、使用标点符号错误。 2. 古人所说的句读和今天所说的标点的区别是古人所说的“句”不等于今天的句号、古代没有冒号 等标点符 号。 3. 五律平仄的基本格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4. 古代散文主要的类型有史传文、论说文、杂记文、应用文。 5. 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岳阳楼记》属于杂记类;《欧阳生哀辞》属于哀祭类。 6. 骈文的特点主要有讲究骈偶与四六、讲究平仄、讲究用典。 7. 律诗的对仗是指两句话在结构、意义上两两相对;工对是指用同一小类的名词或形容词对仗;借 对是指不用字在句中的意义对仗,借用该字其他意义或与该字同音字的意义对仗。 二、 解释字词(30 分) (一) 说明下列句中大号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每字 1 分,共 10 分) 8. 秦数挑战,廉颇不肯。 数:屡次。 9. 大王失职人汉中秦民无不,限也。 恨:遗憾。 10. 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本:农业。末:工商业。残:祸害。 11.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偷:懒惰。 12. 世之有稳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穰:灾年。穰:丰收年。被:遭受。 13. 亡不越竞,反不讨贼。 竞:边境。 (二) 说明下列句中大号黑体字在句中的词性、意义或作用。(每字 2 分,共 20 分) 14. 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副词,只。是:指示代词;这。 15.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6. 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 以(封):介词,表对象。是:代词,这。(君)之(不肖):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7. (项)羽复引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乃:副词,仅。 18.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于(此):介词,表处所。(欲其子)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诸:“之乎”的合音词。 19. 其后;汉不能媚权贵失御史。 以:介词,表原因。 三、 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每词 2 分,共 10 分) 20. 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规矩:用作动词,使用规矩。 21. 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友:意动用法,当作朋友。 22.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朝:用作动词,上朝。 23. 今瞰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归:使动用法,使(之)归于(农)。 24. 太尉笑旦入,H: “杀一老卒,何甲也?" 甲:用作动词,穿铠甲。 四、 给下列古文加上标点符号(10 分) 25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日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 吾得而食诸 答: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日:“善哉!信如君不君,臣 不臣,父 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 五、 标出下列律诗的平仄,平仄不合处画圈,并说明有无三平调和犯孤平(10 分) 26.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别、觉,入声。看,平声。 答: 扪见时娅刖亦加.I I - - I I - 东风无/jfi 花找.一 III- W 供列死代方切.••一 | I - 知如成版川地 r. | | -- | | - 晓愉但舶云分救,I I - 一 I I 仪吟应觉月 o.-1111 蓬山此去无拿路,一一 I | - - | 由留股勤为探费.I I -一 I I - 役有三甲调和犯贝•平. 六、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20 分) 27. 颜渊、季路侍。子日:“盍各言尔志? ”子路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日: “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日:“愿闻子之志。”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 语-公冶长》) 答:①颜渊、季路侍奉在孔子身边。②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 ”③子路说:“愿将车 马和裘 衣和朋友共同使用,④把它们用坏了也不遗憾。”⑤颜渊说:“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⑥不宣扬 自己的功劳。”⑦ 子路说:“希望能听到您的愿望。”⑧孔子说:“使老人能享受安乐,⑨使朋友能够信任我, ⑩使年轻人能够怀念我。” 28.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日:“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 臣,父 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颜渊》) 答:①齐景公向孔子问政。②孔子回答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③齐景公 说:“说 得好极了!如果君不象君、臣不象臣、父不象父、子不象子,④即使粮食很多,我能吃得着吗?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