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配餐作业18论述类文本阅读
配餐作业(十八) 论述类文本阅读 A 组·基础训练 时间:40 分钟。分值:18 分。学生用书 P391 一、(2018·吉林省长春八中考前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 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 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琴者,情也。”抚琴吹箫和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 动写照。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 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 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 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 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 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相反,人们也常用“对牛 弹琴”“焚琴煮鹤”来感叹某些人对琴的无知。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 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 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 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 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 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 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 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古琴艺术之所以能独树一帜而备受推崇,除“琴德最优”外,更由于其音乐的特质能顺 乎自然,耐人寻味,符合中华传统文化追求意境、崇尚内在和寓意含蓄的特征,它含藏着中 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体现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而成为人格培养和精神升华的重要方 式和手段。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意趣高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 怒,温柔敦厚,琴道更是让有素养的文人士大夫为之一生追求。在人心容易流于浮躁的今时 今日,亟须古琴这般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安住沉静,回归内心自性里丰富的精神 世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古琴因其独特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傲然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居 于首位。 B.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绘的以古琴为伴,饱读诗书的简朴生活,表现了他淡泊高 雅的情怀。 C.弹琴者只要将外在环境与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就可以达到琴曲中追求的人琴合一的 艺术境界。 D.古琴备受推崇因其音乐的特质顺乎自然、耐人寻味,更因其琴德最优,含藏着中华 民族道德的内核。 解析 A 项,“中国传统艺术”以偏概全。C 项,“只要……就……”的判断绝对化。D 项,“更”的语序颠倒了。 答案 B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二段以孔子、伯牙和子期、嵇康等人为例,说明古代很多文人士大夫对古琴 的情有独钟。 B.文章第三段引用陶渊明和白居易的话以及成语,说明琴乐听来平淡,需遇知音方可 领会其情趣。 C.文章第四段举伯牙用功勤奋学琴终成鼓琴高手的故事,说明了“师傅领进门,修行 在个人”的道理。 D.文章先交代了古琴的重要地位,然后分析了如何达到琴曲的高雅境界,最后分析琴 乐的作用。 解析 C 项,说明的是“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 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答案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对于不会弹奏古琴的人,如果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是可以听得出琴曲中的一些“味 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的。 B.我们得意时可以用琴曲平静心中的躁乱,遭遇挫折打击时可以用琴曲安抚内心的伤 痛,琴曲还可以消解我们内心的怨念。 C.古琴之音醇和淡雅,温柔敦厚,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沉静,回归内心世 界,这和儒家入世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 D.古琴、古筝、琵琶、笙箫、笛、埙等中华传统乐器都是各具特色的,在传承传统文 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多去了解这些音乐艺术。 解析 C 项,不是“儒家入世”而是“道家出世”。 答案 C 二、(2018·河北重点中学第三次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9 分) 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是此民族区别于彼民族的根本标志。文化浅层的标志 包括服饰、语言、节日、饮食方式、居住形态等,深层的标志则是基于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 素质。在民族内部,无论身份高低、财富多寡、是男是女、年龄长幼,都凝聚在一个共同的 文化之下。 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一个民族即使领土被敌国占领,只要自己的文化还在,就能 重新凝聚人心,还有复兴的希望。顾炎武把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归纳为“亡国”与“亡天下” 两种情况,前者是民族内部的政权兴替,但文化的性质没有变化;后者是亡国加上灭种,不 仅民族政权覆灭,而且作为文化意义上的一个种已不复存在。 在上古时代,埃及、两河流域、恒河流域诞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大约在公元前后,这 些地区的文明被外来文明所置换。今天的埃及、伊拉克、印度文明等,是在外来文明的基础 上重新建立的;当地的上古文明,人们称之为“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 明”,这些属于被外来侵略者强制消灭的文明。历史上还有因为自身原因而失落的文明,中 国的契丹文明就是典型代表。唐宋时期,契丹是中国北方最强大的民族之一。他们建立的辽 国,与宋朝南北对峙,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在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过程中,由于不注意保存 文化,丧失了彼此认同的核心,最终走向了消亡。 由此来看,延续中华文脉是振兴中华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有人举起多元文化的旗号 加以反对,认为如今是多元文化的时代,再提主体文化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种说法似是 而非,亟须澄清。 多元文化是就全球文化而言的,多民族的世界就一定存在多元的文化。由于地理、气候、 物产、历史等生存条件的差别,各民族的文化面貌各呈异彩。各民族的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 别,都有其合理性,应享有平等的尊严。 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文明是完美无缺的。多元文明并存,正好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学习。 文化交流的前提,是本土文化的存在。当今世界,由于交通与传媒十分发达,各国、各民族 的交往更为便利,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也更为频繁。但有一点始终无法改变:文化依然是 民族生存发展之基,每个民族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在民族国家还将长期存在的人类社会, 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仍要加强。 人类文明犹如百花园,只有每个民族的文明之花都呈现出自己的独特姿容,百花园才会 最美。每个民族把自己的文化发展好、形成特色,就是为人类文明增光添彩。“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必定能为人类作出更多贡 献。其中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为人类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文化发展方式与文明形态。 (摘编自《人民日报》)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服饰、语言、节日、饮食方式、居住形态以及基于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都属于 民族文化。 B.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都是被强制消灭的文明,而中国的契丹属于自行衰 落的文明。 C.多元文化时代提倡延续中华文脉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种观点有合理之处,但本质 上是错误的。 D.没有一种文明是完美的,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合理性,相互平等,世界应当允许多 元文明并存。 解析 “这种观点有合理之处”理解不当,从原文“似是而非”来看,是完全不正确。 答案 C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开头指出本文的论述对象——文化,并且从浅层和深层两方面指出了民族文化 的标志。 B.文章的论点是“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后文的论述和假设都是围绕这一论点 展开的。 C.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述思路,重点在于分析问 题部分。 D.文章论述时运用了对比论证、假设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式,“契丹灭亡”是举 例论证。 解析 文中没有对比论证。 答案 D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如果民族内部政权兴替了,但文化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种朝代的更迭就只 是“亡国”。 B.如果契丹在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过程中,注意保存文化,保留民族认同的核心,就一 定不会消亡。 C.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更加频繁,但每个民族仍然必须要有属于自己 的文化。 D.“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强调每个国家都为人类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其他 文化的形态。 解析 “一定不会消亡”这一判断过于绝对。 答案 B B 组·能力提升 时间:40 分钟。分值:18 分。学生用书 P393 一、(2018·湖南省永州市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持续 8 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分水岭,标志着大唐盛世的终结,也 是陆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终结,自此,这条连接亚欧的商贸通道,逐渐衰落,终于湮没。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是唐代诗人元稹《行宫》中的两句。这些宫女们,再 也得不到从丝绸之路西来的香料与珠宝了。因为“安史之乱”,唐朝不得不将驻守西疆的四 镇边兵东调长安,一时西北边防空虚,吐蕃乘机北上占据河陇,回鹘亦南下控制了阿尔泰山 一带,同时西边的大食亦加强了中亚河中地区的攻势,这三股力量又彼此争夺与混战,从此, 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丝绸之路,“道路梗绝,往来不通”,杜甫写诗哀叹:“乘 槎消息断,何处觅张骞。” 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著有一本《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这是一本关于 唐代文化交流史的名著,他写道:“在玄宗时代,人们可以随处听到龟兹的琵琶,但到了九 世纪,这一切就成了梦想。”陆上丝路的中断,直接影响了唐朝的文化和社会。爱德华·谢 弗分析说,为什么唐代传奇和笔记小说中,与《山海经》所记述的珍怪一样的奇珍异物大量 涌现,因为“从九世纪初期开始,唐朝的国际时代、进口时代、融合时代和黄金时代,都已 经一去不复返了,对于跨越大海、翻过大山而来的珍奇物品的渴求,都已经不可能轻易地得 到满足了”。在九世纪的时候,真实的新奇物品已经无法到达唐朝境内了,唐人只能杜撰虚 构出怪异荒诞的贡物。 到了元朝,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陆上丝绸之路再度繁华,丝路上的重要国家花剌子模, 因为劫杀蒙古商队、侮辱蒙古使臣,甚至遭遇了灭国之灾。但随着元帝国的土崩瓦解,这条 路又陷入没落。河西走廊上的敦煌,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恢宏壮美的莫高窟洞窟,是当年 走向远方的商旅祈求平安的精神驿站,从晋朝到南北朝,再到唐朝,都有,但是没有明朝的 洞窟和壁画,因为到了明朝,这条路已经没人走了,后来被人遗忘,一直到了近代。 事实上,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有一个历史兴替,安史之乱后,陆路衰落,海路 开始发达,后者在宋、元时代以及明前期始终保持兴盛,遗憾的是,明朝“寸板不许下海” 的禁令,清朝的“禁海令”和“迁海令”……海上丝路也日渐衰落,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 全球重心转向了西方。中国人因为丝绸之路形成的世界观、大格局,彻底倒退了。 (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 关山远《丝绸之路与中华国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安史之乱”是大唐盛世的终结,是陆上丝绸之路的终结,这条商贸通道自此走向 衰落。 B.吐蕃、回鹘、大食三股力量的彼此争夺与混战,使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 C.唐代传奇和笔记小说中,大量涌现像《山海经》所记述的珍怪一样怪异荒诞的奇珍 异物,直接原因是陆上丝路的中断。 D.元朝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使陆上丝绸之路再度繁华,花剌子模因此遭遇了灭国之灾。 解析 A 项,扩大范围,原文是“陆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终结”。B 项,以偏概全, 唐朝失去对西域的控制,还源于三股力量对相关地区的控制。D 项,强加因果。花剌子模遭 遇了灭国之灾,是因为劫杀蒙古商队、侮辱蒙古使臣。 答案 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二段引用元稹的诗,描述宫女的生活,是为了说明丝绸之路对唐人社会生活 的重要性。 B.文章第三段引用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的著作,丰富了文章内容,说明了陆上丝路 对唐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作用。 C.文章第四段提到莫高窟洞窟中没有明朝的洞窟和壁画,证明了明朝时期陆上丝绸之 路已经没落了。 D.文章分析了唐代陆上丝路没落的原因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后来陆上丝路再度 繁华与没落的现象,论证了丝绸之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解析 文中只是借用该诗说明宫女再也得不到从丝绸之路西来的香料与珠宝。 答案 A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朝就不会将兵力东调长安,也就不会失去对西域的控制, 陆上丝绸之路可能也不会衰落。 B.九世纪,由于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人们不太可能随处听到玄宗时期龟兹的琵琶, 也得不到从丝绸之路来的香料与珠宝。 C.如果明朝没有“寸板不许下海”的禁令,清朝没有“禁海令”和“迁海令”,那么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就不会衰落。 D.丝绸之路的衰落,使中国人因之形成的世界观、大格局彻底倒退了,可见开放、交 流非常重要。 解析 选项推断错误,原文“遗憾的是……日渐衰落”,由“迁海令”之后的省略号可 知,海上丝路衰落的原因不止这两点。 答案 C 二、(2018·河南省许昌平顶山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9 分) 中华传统文化立足现实的社会和人生,始终关注社会和谐与人生幸福。这既是中华传统 文化的特质,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 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 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 于主导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在儒家文化中表现 得最为鲜明和突出。从孔子开始,儒家就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由 此出发,便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爱万物”“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由 人、社会至自然的层层理论展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 太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一切,无不体现着对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向往与追求。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 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 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 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 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 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作为讲求“出世”的 佛教,其根本宗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乐”。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 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经过不断的中国化,佛教最终融入了中华文 化,成就了中华文化发展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佳话。中国佛教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佛性与 人性的统一,注重人格的自我培养与自我完善,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思想特点与文化精神,对 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儒、佛、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文化表现形态各有特色,却具有共同的价值 追求。三家的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圆融和谐精神。传承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使之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继续发挥积极作 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 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可见,我们要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 优秀的内容,而且在传承中要有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之路。 (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价值追求》,略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重要的人文转向,直接引发了儒、墨、道、法等诸子 百家的产生。 B.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中华传统文化主导地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也表现得最 为鲜明突出。 C.儒、道两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它们讲仁爱,师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 主张返璞归真。 D.佛教讲求“出世”,旨在追求幸福快乐的人生,这是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 契机和基础。 解析 A 项,曲解文意,“直接引发了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产生”错,原文说 的是“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 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 B 项,扩大范围,“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中华传统文化主导地位”错,原文说的是“在博大精 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长期”不等于“一直”。C 项, 张冠李戴,“它们讲仁爱,师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错,原文指出“与儒 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 相处”。 答案 D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一段总体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和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为下文具体阐述 指明论述方向。 B.文章依次介绍了儒、佛、道各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态,指出它们相融互补,有着共 同的价值取向。 C.文章结尾呼应开头,收束全文,指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任务, 可谓卒章显志。 D.文章旨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价值追求,号召在创建幸福和谐社会中继续发 挥其积极作用。 解析 颠倒顺序,“文章依次介绍了儒、佛、道各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态”表述有误, 原文论述时,是先讲儒家,再讲道家,最后讲佛家,其顺序并非“儒、佛、道”。 答案 B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如果能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那么在传承与发展中的形式化倾向 则可能得到克服。 B.如果不是孔子致力于以仁为核心的理论构建,就不会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 基础的儒家思想。 C.外来佛教融入中华文化的成功例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 求及其当代意义。 D.对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在传承中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且只有发展 才能更好地传承。 解析 说法绝对,原文的相关表述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 于主导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从孔子开始,儒家就致力于以仁为核心, 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 答案 B 【方法技巧】 (1)掌握读法,胸有成竹。熟练运用整体阅读方法,读解文本是解题根本。作为高考材 料的论述类文本,一般是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展开说理,常用的结构模式是总分式,在整体把 握的前提下,弄清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论点与论据逻辑性,等等。 (2)善于运思,准确解题。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解题方法有很多,一般来说我们常用“读、 审、找、比”四步法来解题。随着考情变化,有时还需运用推断作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