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传记阅读之形象学案
考向一 人物事迹、成就 例1 [2014·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证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了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事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 邓叔群生活俭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数十名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真菌学先驱——邓叔群院士》) 相关链接 ①邓叔群(1902~1970),中国真菌学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东北农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的高等真菌》《中国的真菌》等。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励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 (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邓叔群》) 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因为岭南大学的需要,中断学业,提前回国效力;②带病编写教材纲要,为筹建沈阳农学院辛勤工作;③把自家的花园洋房和积蓄捐给国家,并主动提出减薪。 解析 根据时间、地点和工作变化,再根据题干界定的“国家需要时”“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角度,寻找原文相关对应区域并从中筛选概括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张大千 李永翘 张大千一行来到莫高窟的时候已经是深夜时分,他刚放下行李便迫不及待地打着手电进入洞窟内,他简直惊呆了。在依稀的灯光下,只见石窟内的所有墙壁都绘满了五彩缤纷、光耀夺目的各种壁画,宛如一座金碧辉煌的艺术宫殿!他看见这些壁画与彩绘激动至极,毫无倦意。他在敦煌停留的时间近三年之久,成了当时的中国画家中来敦煌最早、停留时间最长、钻研最深、临摹最多、影响最具、贡献最大的第一人。 在张大千来敦煌之前,莫高窟已有两次编号,但因其很不科学,故其影响甚微。他细心比较了前两次编号的优劣后,决定对莫高窟进行一次重新编号。他经过实地仔 细调查,每日领着张心智小心谨慎地从事这项十分重要却异常枯燥的工作。他们先在纸上初编后,然后在每个石窟洞外直接进行,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对莫高窟的编号工作,从而为莫高窟的每个洞窟都标上了清清楚楚的“门牌号码”。 张大千率领众人对敦煌壁画的临摹工作全面展开了,他把众人分成了几个小组,严格按照“复原临摹法”来临摹,这种临摹方法难度更大,要求也更苛刻。他每天皆是“出没于洞窟之间,手忙于笔纸之上”,“一头风沙,满身颜料”。他在敦煌时不仅要克服物质和精神上的许多困难,而且要冒着生命危险,他没有退缩,他说:“为了祖国的艺术事业,我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拼、去搏!”张大千在编号、临摹等工作中,抽空写成了《敦煌石室记》的手稿,是我国敦煌艺术研究的首部学术专著。张大千及其所率的众人临摹敦煌壁画精品300余幅。张大千带着他的临摹敦煌壁画回来之后,不论走到哪里,那里便会刮起一场猛烈的敦煌旋风——人人交口说敦煌、称赞敦煌、向往敦煌,敦煌光辉伟大的艺术奇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传扬。“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在兰州引起轰动,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从此,对于敦煌的科学保护与研究被纳入了国家计划,并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相继在兰州、成都盛大展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使国人从此了解了敦煌艺术。敦煌学巨擘陈寅恪撰文《观大千临抚敦煌壁画之所感》,他说:“虽是临摹之本,兼有创造之功,实能于民族艺术上别辟一新境界;其为敦煌学领域中不朽之盛举,更无论矣!” 《韩熙载夜宴图》为五代南唐时的著名画家所绘,张大千一见到这件国宝中的国宝就爱不释手,执意要买。可是卖主要500两黄金,而他也只有这么多钱,但却是用来买房子的。他素爱北平,抗战胜利后,他来到北平后就准备在此地买房定居了。不久前,他刚刚看中了一所房产,那是一所旧王府,深得大千的喜爱。其售价也是500两黄金,他已交了定金,不日即要交割。他最后还是决定买下了这幅画。 张大千决定了要远赴南美,但他觉得行前首先要把他所珍藏的《韩熙载夜宴图》等一大批国宝捐献回祖国。他通过徐伯郊之手全部捐赠给了祖国。 张大千在巴西“八德园”中亲自搬动假山巨石时不慎用力过猛,突然觉得双眼发黑,金花乱冒,什么也看不到了,经医治,瞎了一只眼,成了“独具只眼”。现在,不要说画工笔画,就连写信,他也是模模糊糊的。不在困难面前低头的他向古人学习,向外国人学习,向大自然学习。他将中国古老的破墨、泼墨画技法与西方绘画中最新的抽象自动画表现技法相融合,创立出了一种独特的破墨、泼墨,再进而发展为泼彩和泼写兼施的新技法与画风。他说:“这样画可以得其天趣,能发前人之所未发。艺术无止境,我们作画的人就应当这样,时时进步,不断创新。” 张大千的一生视绘画犹如生命,而且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曾多次说过:“我的画笔不会停,我会一直画到死的那一天。”他一生中用废了的各种毛笔不计其数。 张大千逝世以后,根据他留下的遗嘱,他把绝大部分的财产捐献给了国家,而他留给亲人们的只有他的数量极少的自作书画,每人还分不到一幅。 (选自《张大千传》) 相关链接 张大千,中国现代黄山画派始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82岁时,他勇敢接受了一次挑战:要画一幅巨画——《庐山图》。他在绘制画的上端部分时,叫家人将他抬到画桌上去,他趴在桌子上,颤巍巍地艰难绘画,画着画着,感到头昏眼花、心动过快、体力不支。家人赶紧拿救心丸让他服下,他稍微歇一歇,继续趴着再画。他感慨道:“我这哪里是在绘画啊,纯粹是在拼老命啊!”集三年之努力,巨著《庐山图》完工,引起轰动! 1.张大千对敦煌艺术做出了哪些贡献?请概括。 答: 答案 ①为莫高窟编号,使莫高窟艺术研究从此建立在科学的、系统的基础上。②对敦煌壁画在临摹中有创造,也是对敦煌学创造性的研究。③完成我国敦煌艺术研究的首部学术专著《敦煌石室记》。④刮起一场猛烈的“敦煌旋风” ,让敦煌艺术奇迹得到传扬。⑤引起了政府对敦煌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解析 根据张大千工作的变化及影响,再根据题干“敦煌艺术”“贡献”的角度,寻找原文相关对应区域;从中筛选归纳信息。 考向二 人物性格品质 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傅斯年的人文品格 张光芒 傅斯年是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胡适称为“人世间一个最难得最稀有的天才”。他家世显赫,出身“开代文章第一家”。先祖傅以渐是清代顺治年间的首任状元。傅斯年固执、守节,对夷狄之防特别重视。他也最佩服有气节、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历史人物,以先贤节操自励,诸葛亮、文天祥、顾炎武、王夫之,都是他敬佩的历史人物。 傅斯年自幼聪颖,过目不忘,熟读儒学经典,他在同窗中年纪最小,但比他大的同学都向他请教。他被称为“黄河流域第一才子”,继孔圣人之后两千年来又一位“傅圣人”。虽然如此,但傅读书却极为用功,遇到不懂的字、词便记下来,随时向师长请教,有时找不到纸,便写在手、胳膊乃至大腿、肚皮上。夏天一出汗,弄得浑身都是墨迹。 傅斯年最大的爱好便是看书、买书。在北大时,胡适、傅斯年和叶公超三人被称为“三驾马车”。有人说,凡事以胡为领袖,傅、叶则是哼哈二将。胡适对傅斯年极为赏识,他夸赞傅说:“他的学业根基比我深,读的中国古书比我多得多。”那廉君回忆,傅每到一地,不多日便与当地的书店老板成了朋友,每次买到好书,总要对众人炫耀一番。到台湾后,一家书店开张,请他题字,他便写道:“读书最乐,鬻书亦乐;既读且鬻,乐其所乐。” 傅斯年生活中几乎无娱乐可言,除了看几场卓别林的电影外,每天除了读书便是工作。抗战时期,他在重庆学会了下象棋,偶尔晚上闲来无事,便与司机或工友下象棋,但更多的时间便是读书。早年对医学有所涉猎,一位“中央医院”的医生和傅初次晤面后,惊讶地对人说:“傅先生的医学知识,比我丰富得多。” 抗战开始后,傅斯年当上了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他先把贪污腐败的孔祥熙赶下台,抗战胜利后,写了篇文章,把另一个贪污的行政院长宋子文也赶下台。事过之后,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上说了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说:“我一读书人,既不能上阵,则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我于此事,行之至今,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士人之节,在中国以此维持纲常也。”这几句话,最能体现傅斯年的人文品格,该说的话就要说,该做的事就要做,一定要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 在西南联大,傅斯年每天只吃一盘藤藤菜,有时只喝一碗稀饭,偶尔招待来访的客人,甚至要向邻居借钱,实在接济不上了就卖书。傅斯年一生最好读书藏书,积蓄几乎全部用在买书上,非到万不得已,是不卖书的。而傅斯年卖书所得,却又常用来周济同仁。他穿的都是旧衣服,但干净平整。 抗战胜利后,傅斯年当上了北大代校长,凡是敌伪时期在北大当教授的,一个也不聘。理由是当年抗战爆发后,学校要求能走的教授都走,发给路费,你不走可以,但不能在敌伪办的北京大学当教授,这就是伪教授。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他对那些留在敌伪统治区,媚颜事敌的教授太痛恨了。还有一个理由,他说,他这是要给胡先生当校长铺平道路,难事自己来做。 有人这样评价傅斯年,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有志气、最有血性和最有修养的知识分子的典范。他的读书之法,与我等并无二异。然而,傅斯年之所以高出众人,是因为他善于察纳雅言,兼收并蓄,改正缺陷,日月精进。我们本来都是一棵树,只不过傅斯年能用心专注,善于给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终成栋梁。人人皆可为尧舜,但不只要有其心,更要有其行。至于他的做人之道,就更需要我们来学习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傅斯年的性格有怎样的特点?请分条概括。 答: 答案 ①天才又勤奋努力,读书过目不忘,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有志气、最有血性和最有修养的知识分子的典范;②爱书,最大的爱好便是看书,节衣缩食买书;③积极参政,刚正不阿,如把贪腐的孔祥熙和宋子文赶下台;④品行正直,爱憎分明,热爱祖国,如不聘汉奸教授的事;⑤迎难而上,甘愿为他人作嫁衣,如为胡适当校长铺平道路的事;⑥善于察纳雅言,兼收并蓄,改正缺陷,日月精进。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传主形象的能力。题目要求概括传主的性格特点,作答时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传主的事迹、语言等;二是传记中对传主评价的语言。比如第一段中对傅斯年的评价“固执、守节”等,直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再如第二段,主要写求学期间傅斯年的表现,其中遇到不懂的字、词记下来的细节,体现他勤学好问的品格。这样逐段加以梳理、概括而后分条列出即可。 [2017·河南省南阳、信阳等六市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所认识的卡斯特罗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3小时对卡斯特罗来说是一场演说的平均时间,他能让3小时转瞬即逝。以前,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在十分疲倦时才小憩片刻。而今,他尽量让自己保证每天至少6个小时的睡眠,尽管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就寝。这个时间可能是晚上10点,也可能是第二天早晨7点……他有一张整洁有序的写字台,一张未套皮革的舒适沙发,还有一个反映出主人兴趣广泛的书柜,里边有从无土水培技术论文集到爱情小说。过分地放松使他的体重增长,因此他开始长期节食。这是一种痛苦的牺牲,因为他有一个硕大的胃,对收集食物有着永不满足的“贪婪”之心,甚至怀着一种如同科学研究一般的热情。有个星期天,他在一顿午餐后吃下了18个冰激凌。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他似乎只需要一块鱼排和些许煮过的蔬菜…… 有一次他说:“下辈子我想做一个作家。”事实上,他文笔流畅并且十分钟爱写作,甚至在行驶的汽车里,他也会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记下即时所想,甚至撰写私人信件。那只是些普通的笔记本,外面套着蓝色的塑料封皮,经年累月地堆积在他的存档里。 他的写作方式就像专业作家一样。他会反复修改一个句子,划掉它,或是在空白处补写。对他来说,花几天时间去寻找一个恰当的词是件平常的事。他会反复查词典并向别人讨教,直到获得一个满意的答案为止。他几乎不引用别人的语录,除了何塞·马蒂——他最喜欢的作家。他熟读何塞·马蒂的28卷著作……这得益于他超强的记忆力。他靠它来发表演说,或者作为私下与人谈话的论据。他的速算能力也十分惊人。他收集信息的工作主要从每天醒来后开始,早餐时要浏览超过200页世界各地的新闻。另一个主要的信息来源便是书籍,在他的座驾里都有阅读灯,以便他在夜间阅读。很多次,他在黎明前捧起一本书,第二天上午就评论开了。他能阅读英文,却不会说。他是文学作品的虔诚读者,我曾经介绍他如何快速地阅读畅销书,至今仍只被他用来作为对付官方文件的抗毒药。 这便是我所认识的卡斯特罗。他梦想着他的科学家能治愈癌症,在一座没有淡水、面积只有它的主要敌对国1/84的岛上制定出被全世界接纳的外交政策。 许多次,他会在深夜来到我的住处和我见面,尽管在劳碌一天后仍有一些杂事尚未处理完。他会打开冰箱取出一块奶酪,那或许是早餐以后的第一次进食。他会拿起电话打给墨西哥的一位朋友,询问自己喜欢的一道菜的烹饪方法。我看见他斜着身子在柜台上记下些什么,而那旁边还有没洗的锅碗。我聆听过他为数不多的几次对过去的回忆,忆及童年在乡村牧场迎来的晨曦以及那些或许可以换一种方式使之在生命中延续更久的东西。 一天晚上,当他正在用一把小匙缓缓吃着香草味冰激凌的时候,我发现他被如此众多的人民的重托淹没了。这让他变得和原来相当不同,这一瞬间让我感觉到他从未显露过的另一面,于是我问他在这世上最想做的事是什么,他立刻回答:“就停在某条街道的拐角处吧。” (选自2016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卡斯特罗是古巴社会主义事业的缔造者,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古巴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维护国家主权、建设社会主义的壮丽事业。(习近平) ②2000年,卡斯特罗在革命宫会见唐家璇外长时曾透露,他的健身秘诀就是饮食以蔬菜和水果为主,坚持运动、少喝酒。 (《卡斯特罗》) 2.材料中有关卡斯特罗饮食方面的内容体现了他的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 ①喜爱饮食,乐于探讨美食。卡斯特罗有一个硕大的胃,对饮食十分爱好。他会打电话询问一道菜的烹饪方法。②注重节制,懂得养生。虽然喜爱饮食,但他注重节制,日常生活中,需要的食物很少且普通。他说过自己的健身秘诀就是饮食以蔬菜和水果为主,坚持运动、少喝酒。③为了工作,无规律饮食。为了工作,有时候卡斯特罗甚至一天只有两顿饭,到了晚上才吃第二顿。 解析 首先圈定范围文段,然后圈出有关语句,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过分地放松使他的体重增长,因此他开始长期节食。这是一种痛苦的牺牲,因为他有一个硕大的胃,对收集食物有着永不满足的‘贪婪’之心,甚至怀着一种如同科学研究一般的热情”。②“他的健身秘诀就是饮食以蔬菜和水果为主,坚持运动、少喝酒”。③“他会打开冰箱取出一块奶酪……自己喜欢的一道菜的烹饪方法”。然后分条概括即可。 考向三 贡献、成就的原因 例3 [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 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 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相关链接 ①1974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 (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能够独辟蹊径;②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③学术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题干中的“为什么”“取得创造性成果”“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已经明确了本题要求“分析传主取得成果的原因”。 解答此题,可以运用“两关注”: (1)关注原因的多面性:①吴文俊本身因素,他特别强调数学思维要创新,要独立思考,说明他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从他对中国的奥数学习的看法,可以看出眼光独特而深邃。从他兴趣广泛,可以看出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②成长环境因素:潜心学习,师从名师使其具有扎实功底。 (2)关注原因的隐蔽性:①他人评价,从他的学生高小山的评价可看出,其具有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问题的核心。②相关链接,从“相关链接①”可看出,他善于借鉴但不蹈袭前人,敢于创新;从“相关链接②”可看出,他在研究中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说说朱生豪的翻译 苏福忠 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在中国近代英译汉的历史上,堪称划时代的翻译文献。 说是运气也好,巧合也罢,重大的文学事件往往令人难以捉摸却必然会发生。朱生豪在他血气方刚时选择了莎士比亚,是莎翁的运气,是中国读者的福气。朱生豪在世界书局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译者自序”里说:“历观坊间各译本,失之于粗疏草率者尚少,失之于拘泥生硬者实繁有徒。拘泥字句之结果,不仅原作神味,荡焉无存,甚且艰深晦涩,有若天书,令人不能卒读,此则译者之过,莎翁不能任其咎者也。”这番话有两层意思:其一,这是他调动了全部智慧与心血尝试翻译诗体莎剧后的严肃结论;其二,当时中英某些机构内定了徐志摩、梁实秋等人来翻译莎剧,这种行为恐怕深深刺激了默默无闻的朱生豪。以自己短暂的人生体验,尽可能贴近真实地理解并翻译成另一种美丽的文字,只能说是朱生豪的悟性,或者就是他与莎翁之间的一种默契。 朱生豪英年早逝,但从人生能有几多运道的角度看,他可算应中国汉语发展的运道 而生。中国白话文堂而皇之进入文学领域,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生于一九一二年的朱生豪赶上汉语白话文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整个过程。他的家庭出身促使他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功底,新文化运动又使他的白话文水平得到充分的发展。他写过诗,写过杂文,对白话文的议论领悟远远高出一般人。这些都为他的翻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不少人把翻译莎剧当作典雅的译事来做,把莎士比亚的语言当作优美的文体,以为只有用诗体译才能接近莎士比亚,这显然是一种片面的看法。朱生豪也没有这样做。他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写作中用了近三万个单词的词汇量(一般作家充其量五六千),而且为了更富于表达力,他独创了一种属于自己的英语表达形式。面对富有创造精神的莎士比亚,任何所谓亦步亦趋的翻译,都会让他的剧作大打折扣。莎士比亚一生都在寻求突破,有些剧本全用散文体写作(如《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有的剧本几乎全用无韵诗写作(如《裘力斯·恺撒》),而有的剧本段落又会使用古老的经典韵律诗,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再用一个什么刻板的尺寸来翻译他的作品,因为这是违反莎士比亚创作精神的。 许多赞赏朱译莎剧的人都认为他的译文典雅优美,才气横溢,而我在研读他的译文时却每每被他译文的口语化程度深深折服。显然,朱生豪在探寻一种最大程度上翻译莎剧的汉语文体。中国的戏剧是唱,而外国戏剧是说。既然是说,那就万万不可脱离口语。因此,他译出了汉语版莎剧的风格,那便是口语化的文体。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文体,剧中角色不管身份如何,都能让他们声如其人;人物在喜怒哀乐的情绪支配下说出的十分极端的话,同样能表达得淋漓尽致。我至今想象不出那是五十多年前的译文。要知道,能够熟练地富于创造性地驾驭口语,是运用语言的最高境界。朱译莎剧在新中国成立后没有被淘汰,在很大程度上是顺应了白话文更加大众化(即口语化)的趋势。 每读朱译莎剧,我都会想到朱生豪与莎士比亚的因缘“实在不浅”。他能把莎剧翻译得通俗易懂且文采四溢,实在是因为他完全理解、吃透并消化了莎剧的缘故。我认为朱译本主要成就有以下几点特别之处:朱生豪提炼出来的口语化译文,是其最大特色,也与莎剧的文字风格最合拍,剧中各类人物的语言都能体现出他们的身份;朱译本中大量的诗体译文,十分珍贵,是译者用改革的旧体诗翻译莎剧中的散文诗的可贵尝试;译本对剧中部分人物用有含义的汉语名字,例如“试金石”“快嘴桂嫂”等,颇具文学味道;据我对其他译本的粗略统计,较之别的译本,朱译莎剧的词汇量是最大的,这与莎剧中独一无二的大词汇量十分吻合。最重要的是,他启发了后来者如何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 尽管到目前为止出了几种不同的莎剧版本,但是仍然没有任何一种译本的水平超过朱生豪的译本,这是不争的事实。至于理由,前面已经谈到很多,而我始终看重的另一个原因是:朱生豪在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时候,消耗的是他二十二岁到三十二岁这段充满才情、诗意、热情、血气方刚而义无反顾的精华年龄!这是任何译家也比不了的。 相关链接 ①余译此书之宗旨,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敢赞同。凡遇原文中与中国语法不合之处,往往再四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务使作者之命意豁然呈露,不为晦涩之字句所掩蔽。每译一段竟,必先自拟为读者,察阅译文中有无暧昧不明之处。又必自拟为舞台上之演员,审辨语调之是否顺口,音节之是否调和。一字一句之未惬,往往苦思累日。 (朱生豪《莎士比亚全集·译者自序》) ②“在学校时代,笃爱诗歌,对于新旧体,都有相当的成就,清丽,自然,别具作风。”“他在高中时期,就已经读过不少英国诸大诗人的作品,感到莫大的兴趣,所以他与他们的因缘,实在不浅。” (朱生豪夫人宋清如《莎士比亚全集·译者介绍》) 3.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莎剧译本其水平超过朱生豪的译本。这是为什么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 ①朱生豪在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时倾注了自己精华年龄阶段的才情、诗意、热情、血气方刚和义无反顾,这是任何译家也比不了的;②对翻译尤其是对莎剧的翻译,有自己高于其他翻译家的见解;③笃爱诗歌,古文功底扎实,对白话文的认识领悟高出常人。 解析 解答此题,需关注朱生豪本身因素,他的家庭出身使他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功底,新文化运动又使他的白话文水平得到充分的发展;又爱写诗歌、杂文,这使他对白话文的认识领悟高出一般人。根据“相关链接①”,可知他对莎剧的翻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还要关注作者的评价,如文章最后一段中“消耗的是他二十二岁到三十二岁这段充满才情、诗意、热情、血气方刚而义无反顾的精华年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