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高中语文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14天杂记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 14 天 杂记类文言文阅读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6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琅嬛福地记 (明)张岱 晋太康中,张茂先①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 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 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 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 书愈富。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 署篆,曰“琅嬛福地”。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 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 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 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 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 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 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鹞前视伏羲, 已是其叔季。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石彭 与凫毛,所见同儿稚。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 企。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 【注】①张茂先:名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门肃.茂先入 肃:恭敬的样子。 B.茂先为停信宿..而出 信宿:两三天。 C.异日裹粮..再访 裹粮:携带粮食。 D.读书三十乘. 乘: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茂先坐与.论说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B.若.二十年外书 若.望仆不相师 C.多所.未闻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D.望石再拜而.去 毕礼而.归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求时,老人又笑而不答。 两“笑”之下,老人宽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 B.本文借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桃花源记》则借 虚构桃源仙境寄托社会理想: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C.本文叙事简练,描写细腻,结尾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批评秦王嬴政焚书坑儒,导致典籍 损毁的行为,体现了“记”叙议结合的特征。 D.张岱行文善于渲染,笔墨传神:说老人,则有“枕书石上卧”;写福地,则有痴龙“守此二千 年矣”。结尾用韵文的形式点明主旨,发人深思。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 (2)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 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 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选自贾谊《治安策》) 【参考答案】 1.A 2.B 3.C 4.(1)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 (2)(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 5.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试题分析】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B 项的“若”,第一句作连词,相当于“至于、如 果是”;第二句作动词,“好像”之意。A 项的“与”都作介词,相当于“同”。C 项的“所”都作 助词,同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所”字短语。D 项的“而”都作连词,连接两个动词或动词性 短语。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C 项错误在于,文章之所以议及秦始皇焚书之事,是为 了说明洞中所藏之书保存得完整,没有只字遗漏,并没有批评秦王的意思。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第(1)句中的“爽然”有“茫然、怅惘”之意,“饷之”即“给他吃”的 意思。第(2)句中的“见小”即“见识浅陋”,“春秋问蛄蟪”典出庄子《逍遥游》,可联系课本作 答。 5.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段中“曰”“矣”“也”“者”都是断句的标志性词语,其后可断开;动词 “寝”的处所是“其上”,其后应断开;动词“燃”和“安”之后都既无宾语也无补语,后面应 断开;“方今之势”是“何以异此”的主语,主谓之间应断开。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几个常考知识点(中)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作为文言文必考的题目,该类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 有时也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设置答题陷阱。答题时应在读懂全文大意的基础上,首先确定各选项在 文本中的区间,然后将选项内容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发现异同,确定正误。 6.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其次要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再拿选项内容逐条与原文相关部分进 行比较,特别是在人物的角度,事情的件数与行为的程度、时效、时间、因果等方面。常犯的错误有: 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强加因果、以偏概全、混淆已然未然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游桃花记 陈继儒 南城独当阳,城下多栽桃花。花得阳气及水色,太是秾华。居民以细榆软柳编篱缉墙,花间菜畦, 绾结相错如绣。 余以花朝..后一日,呼陈山人父子,暖酒提小榼,同胡安甫、宋宾之、孟直夫渡河梁,踏至城以东, 有桃花蓊然。推户闯入,见一老翁,具鸡黍饷客。余辈冲筵前索酒,请移酒花下。老翁愕视,恭谨如 命。余亦不通姓字,便从花板酒杯①,老饕一番。复攀桃枝,坐花丛中,以藏钩..输赢为上下,五六人 从红雨中作活辘轳,又如孤猿狂鸟,探叶窥果,惟愁枝脆耳。日暮乃散。是日也,老翁以花朝为生辰, 余于酒后作歌赠之,谓翁明日请坐卮脯为寿..。 十四日,余与希周、直夫、叔意,挈酒榼,甫出关路,途得伯灵、子犹,拉同往。又遇袁长. 史.披鹤氅入城中,长史得我辈看花消息,遂相与返至桃花溪。至则田先生方握锄理草根,见余辈, 便更衣冠出肃客。客方散踞石上,而安甫、宾之、箕仲父子俱挈酒榼佐之。董徐何三君从城上窥 见色为动复踉跄下城又以酒及鲜笋蛤蜊佐之 是时,不速而会凡十八人,田先生之子归骈为十九。 榼十一,酒七八壶觞。酒屈兴信,花醉客醒,方苦瓶罍②相耻,忽城头以长绠缒酒一樽送城下,客 则文卿、直卿兄弟是也。余辈大喜,赏为韵士。时人各为队,队各为戏。长史、伯灵角智局上。 纷纷诸子,饱毒空拳,主人发短耳长,龙钟言笑。时酒沥尚馀,乃从花篱外要路客,不问生熟妍 丑,以一杯酒浇入口中,以一枝桃花簪入发角:人人得大欢喜吉祥而去。日暮鸟倦,余亦言旋, 皆以月影中抱持,而顾视纱巾缥袖,大都酒花、花瓣而已。 昔陶征君以避秦数语,输写心事,借桃源为寓言,非有真桃源也。今桃花近在城齿,无一人为花 作津梁,传之好事者。自余问津后,花下数日间,便尔成蹊。第赏花护花者,舍吾党后,能复几人? 几人摧折如怒风甚雨,至使一片赤霞,阑珊狼藉?则小人于桃花一公案,可谓功罪半之矣。 (选自《媚幽阁文娱》) 注:①花板酒杯:即梨花杯,以形似花瓣而得名。②罍:酒杯。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董/徐/何三君从城上窥见/色为动/复踉跄下城/又以酒及鲜笋/蛤蜊佐之/ B.董/徐/何三君从城上窥/见色为动/复踉跄下城/又以酒及鲜笋/蛤蜊佐之/ C.董/徐/何三君从城上窥见/色为动/复踉跄/下城又以酒及鲜笋/蛤蜊佐之/ D.董/徐/何三君从城上窥/见色为动/复踉跄/下城又以酒及鲜笋/蛤蜊佐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花朝,即“花朝节”,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多农历二月初二举行,也 有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为花朝节的。本文中是二月十二。 B.藏钩:将一小钩(如玉钩、银钩)或其他小物件攥在彼方某人的一只手中,由此方猜在哪人的 哪只手里,猜中者为胜。是宴饮中的娱乐助兴节目。 C.为寿,意思是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是古代老人生日那天才举行的庆祝仪 式,本文中指的是献诗庆祝寿辰。 D.长史,是中国古代职官名,其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明清时代的长史多设于 亲王、公主等府,管府中之政令。 3.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记叙了作者和友人花朝后两次到城郊赏桃花的情景,宴饮有饮酒、赏花、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包括藏钩、下棋等。 B.文章描写友人游戏和酒后的情态形象生动,游戏时如猿似鸟,酒酣后给路人簪花,暮归时相互 扶持,表现出友人狂放的样态。 C.文章情感由欢乐转为悲伤,因为春盛花好、友人雅聚而快乐,也因为世上没有真桃源,即使有 也会被摧残而无处避世感到悲伤。 D.文章结尾用议论的方式对人们不能真正赏花护花表达痛惜之情,对引得众人来赏花的行为既感 到欣慰,也感到自责和不安。 4.请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酒屈兴信,花醉客醒。方苦瓶罍相耻,忽城头以长绠缒酒一樽送城下。 (2)今桃花近在城齿,无一人为花作津梁,传之好事者。 1.A 2.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 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C 项“为寿”不一定是老人生日那天才举行的庆祝仪式, 见《鸿门宴》“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这里“为寿”就是“祝(项伯)身体健康”,只是一 种客套的礼节。 3.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 项文中写城郊桃花不是为了表达“避世”之意。 4.(1)酒尽而兴浓,桃花醉了而客人愈加清醒。正苦于瓶、罍交互以无酒为耻。忽然城头有人用长 绳子悬挂一樽酒坠下城来。 (2)现在桃花近在城郊,却没有一个人为花做媒,传播消息给爱赏花的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的内涵。(1)“信”译为浓厚,“方”译为正,“耻”意动用法, “缒”译为悬挂。(2)“齿”译为城郊,“津梁”译为做媒、媒介,“好事者”译为爱赏花的人。 【参考译文】 南城独独向阳,城下多栽种桃花。桃花吸收了阳气和水色,非常繁盛娇艳。居民用细细的榆枝和 柔软的柳枝编制篱笆,桃花间隔杂种在菜地里,盘绕纠结如同绣品。 我在花朝节后的一天,叫上陈山人父子,暖了酒提上盛酒的小榼,和胡安甫、宋宾之、孟直夫一 起渡过河,来到城东,(此处)桃花十分繁盛。(我们)推门闯入一户农家,见到一位老翁,准备了鸡 肉米饭招待客人。我们这群人冲到筵前索要酒肉,请求将酒肉筵席移到桃花树下。老翁很惊愕,但仍 然十分恭谨地依从了我们的要求。我们也没有(与老翁)互通姓名,就用梨花杯,畅饮一番。又攀上 桃树枝,坐在花丛中,凭藏钩游戏的输赢确定名次,五六个人在落花丛中像轱辘一样翻滚。又像孤猿 狂鸟,探视花叶窥探果实,只担心枝条太细脆。到了日落十分才散去。这一天,老翁(权且)将花朝 当作生日,我在酒后作了歌诗赠送给他,作为老翁第二天过寿的贺礼。 十四日,我和希周、直夫、叔意,提着酒壶,刚刚出路口,半路就遇上伯灵、子犹,就拉住他们 一起前往(南城)。又遇到袁长史披着鹤氅进入城中,长史得知我们要去看花的消息,便同我们一起 返回桃花溪。到了那里就看到田先生正握着锄头清理草根,见到我们,就更换衣帽出来迎接客人。客 人正分散着蹲坐在石头上,安甫、宾之、箕仲父子都提着酒榼来陪酒了。董、 徐、何三位先生在城 上见到,脸色为之(欢喜得)改变了,又踉踉跄跄地下城来,用酒和鲜笋、蛤蜊来陪酒了。这时,未 受邀约而突然来会的客人总共有十八人,(加上)田先生的儿子归骈一共是十九人。榼十一个,酒七 八壶。酒尽而兴浓,桃花醉去了而客人愈加清醒,正苦于装酒的瓶、罍交互以无酒为耻。忽然城头有 人用长绳子悬挂一樽酒坠下城来,这送酒的客人原来是文卿、直卿兄弟。我们大为欢喜,欣赏他们是 风雅之士。当时每个人各自归作一队,每队都各自游戏。长史、伯灵在棋局上斗智。诸多棋子,饱受 空拳荼毒,主人头发短耳垂长,有神仙之姿,老迈却言笑晏晏。这时尚有余酒,就从花篱外邀请过路 客人,不管生熟美丑,把一杯酒灌进口中,把一枝桃花插入鬓角:每个人都得到了大欢喜吉祥才离开。 天色已晚,归鸟回巢,我也返回了,大家都在月色下相互搀扶着回家(因为喝醉了),回头看纱巾衣 袖上面,都是星星点点的酒痕和桃花瓣。 昔日陶渊明用《桃花源记》书写一段心事,借桃花源作寓言,并非真有桃花源。现在桃花近 在城郊却没有一个人为花做媒,传播消息给喜欢赏花的人。自从我来到此处游玩后,几日之内, 桃花树下就踏出了一条路径(来的人很多)。只是前来赏花护花的人,除去我们这群人外,还能有 几人?又有几人用暴风骤雨的手段摧折桃花,致使地下一片红色的花瓣衰败零落?那么我对于赏 桃花这一事情,可以说是功过参半了吧。 今 日 收 获 如 何 ? 总 结 一 下 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