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
1 第二课时 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操作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原理。 导入新课 知道了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后,这节课我们来选择反应装置,并亲自动手制取氧气,然后验 证氧气的性质。 推进新课 [分析] 根据实验台上所给仪器,组内同学充分讨论、设计、自行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 气的发生装置并讨论出装置的使用范围。 一、选择装置 展示各组设计的装置,组间互相评判其优缺点。 由上述探讨,归纳出制取气体的可行性装置(如右图): 图一:适合于固体(液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 图二:适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气体。 [提问] 现在我们还不能完成制取气体的实验,谁能知道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呢? [回答] 还需要确定收集装置。 [讨论] 确定出两种收集方法及收集装置。 方法一: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右图三); 方法二: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右图四)。 [过渡] 确定了收集装置后,我们重点学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操作过程 [分析] 制取氧气的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的一端浸入 水槽中,用手紧握气体发生装置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 一段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 2.装药品。 3.固定仪器,试管口要塞棉花,组装顺序: 先下后上,从左到右。 4.给试管加热,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5.收集气体,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当气 泡连续地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 2 6.(1)如果用排水法收集,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可 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2)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要验满,验满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 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总结] 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把操作步骤简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谐 音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讨论]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回答] a.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b.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 气体更纯。 e.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注意: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刚开始冒出的气泡是空气,如果这时候就进行收集,会导致收集 到的氧气不纯,所以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再收集。 [实验练习] 用制取的氧气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并与前面的学习作比较。 [课堂练习] 在学习中要不断总结、归纳,发现规律,解题就会简约化。例如,在标准状 况下,部分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密度、实验室收集方法如下表所示,通过比较找出规律回 答下列问题。 气体 相对分子质量 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g·L-1) 收集方法 空气 29 1.293 氧气 32 1.429 向上排空气法 二氧化碳 44 1.964 向上排空气法 氢气 2 0.089 向下排空气法 (1)你发现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室制取氨气(其相对分子质量是 17,并且易溶于水),用_______________法收集。 答案:(1)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密度就越大。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小 于 29 的气体,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29 的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 (2)向下排空气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氧气的制取”这个实验的具体操作,知道了实验室制取一种气体的操作步骤 和注意事项,为我们以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检验奠定了基础。 板书设计 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操作 一、选择装置 二、操作过程 实验步骤: 查、装、定、点、收、离、熄 收集:①排水法 ②向上排空气法 布置作业 1.上册课本 P42 页习题 2、3、4 2.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应具有( )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3 3.以下对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处理正确的是( ) A.将集气瓶从水中提起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瓶口向上正放在桌上 B.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一起拿出水面,然后正放在桌上 C.将集气瓶从水中提出,倒立在桌上 D.将集气瓶仍然留在水槽中,用时再取出来 答案:2.B 3.B 教学反思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亲自动手制取物质,要求规范的操作对以后的实验教学至关重要。 在实验中学生都比较感兴趣,并能按照操作规定制取氧气。结合前面的学习验证氧气的性质 都有明显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动手实验的欲望。 备课资料 漫谈催化剂 如果有人问你:实验室用分解双氧水的方法制取氧气,二氧化锰起到了什么作用?你会 轻松地回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但对于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实质可能大家就 比较陌生了。下面让我们来领略催化剂的世界吧! 化学反应是一个复杂而奇妙的过程,不同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也不同,有的化学反应速 率很快,我们可以在反应中加入一定的物质来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这样的催化剂就叫做负 催化剂。例如油脂酸败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常向油脂中加入 0.01—0.02%没食子酸正丙酯 起到良好的防止酸败的效果。反之,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催化剂叫做正催化剂,像前面 提到的二氧化锰就属于正催化剂。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非常大,有的催化剂可以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加快到几百万 倍以上。在化学范畴里, 催化剂的作用原理与利用香港狮子山隧道来回沙田与九龙城的情 况差不多。催化剂能够提供一条需要较少能量的途径,让化学品产生作用。 在生物体中,也存在着一种重要的催化剂——酶。酶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产生的具有 催化能力的蛋白质。生物体的化学反应几乎都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酶的催化作用同样具 有选择性。例如,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糊精和麦芽糖;蛋白质酶催化蛋白质水解成多肽等, 酶在生理学、医学、工农业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