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15-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ppt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15-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ppt课件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讲 区域农业发展 ——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知识梳理 】 一、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 地理背景 : (1) 范围 :_______ 、吉林、 _____ 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东部。 (2) 地位 : 我国重要的 _______ 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 牧业生产基地。 黑龙江 辽宁 商品粮 2. 自然条件 : (1) 气候条件。 一年一熟 低温冷害 4 ~ 10 月 (2) 地形条件 : 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 单元 , 利于农业 _____ 经营。 (3) 土壤 :_____________ 广布 , 有机质含量高 , 利于农业 生产。 3. 社会、经济条件 :_____ 基础良好 , 交通发达 , 人口密度 较低。 多种 黑土、黑钙土 工业 二、农业布局特点 1. 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 :_____ 、地貌、 _____ 和土 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气候 植被 名 称 主要农作物 松嫩平原 _____ 、大豆、甜菜 _____ 平原 春小麦、大豆、甜菜 _____ 平原 水稻、冬小麦 玉米 三江 辽河 2. 主要农业生产区 : (1) 耕作农业区。 (2) 林业和特产区 : 大兴安岭 ,_________,_______ 。 (3) 畜牧业区 :_________ 、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 地。 小兴安岭 长白山 西部高原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1. 地位 : (1) 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2)_________ 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三江平原 大规模机械化 专业化 四、农业发展方向 1. 存在的问题 : _________ 、高强度的农林开发 , 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 用 , 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2. 农业发展遵循原则 : (1) 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 (2) 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人口激增 3. 农业发展方向 : 区 域 发展方向 平原区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 , 继续强 化 ___________ 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 , 以 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商品粮、豆 区 域 发展方向 西部 草原区 围绕 _________ 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 题 , 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 , 大 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生态建设 区 域 发展方向 山区 以 _____________ 为核心 , 多元开发特色 农业产品 , 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 , 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 工业 森林资源保育 【 盲区扫描 】 1. 东北地区并非是东北三省。 习惯上所称的东北地区仅指行政区划上的辽、吉、黑三省 , 而这里所讲的东北地区是指我国第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 , 其范围除了东北三省外 , 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 东北平原的农业生产并不都是一年一熟。 东北平原中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农作物的熟制为一年一熟 ; 辽河平原可以种植冬小麦 , 农作物可两年三熟。 3. 东北地区热量条件并非只是劣势。 热量不足致使作物一年一熟 , 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防寒问题。但冬季长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 使土壤肥沃 ; 冬季积雪春季融化 , 缓解春旱 , 可改善土壤的墒情。 4. 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并非靠扩大耕地面积实现。 随着各种生态工程的实施 , 东北地区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受到限制 , 因此依靠科技 , 提高单产 , 走农业综合开发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 考点一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 1. 自然条件 : (1) 气候条件。 地 区 温度带 ≥ 10℃ 的积温 气候特征 对农业生 产的影响 农业生产状况 南 部 暖温带 3 600℃ 以上 温带季风气候 , 冬季寒冷 , 夏季温暖 , 年降水量 300 ~ 1 000 mm, 且集中在夏季 , 雨热同期 制约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特点 ①东北地区的水热条件基本满足喜凉类作物一年一熟的生长需求 , 作物生长季节集中在 4 ~ 10 月 ;② 作物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中 部 中温带 1 000 ~ 3 600℃ 北 部 寒温带 1 000℃ 以下 (2) 地形、土壤条件。 地面 结构 地貌类型及 地形区分布 对农业 的影响 优势农业资源 山环 水绕 山 地 西部 大兴安岭 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森林资源丰富 , 居三大林区之首 北部 小兴安岭 东部 长白山地 沃野 千里 平 原 南部 辽河平原 土地资源丰富 ( 平原面积广大 , 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 ), 土壤肥沃 东部 三江平原 中部 松嫩平原 地形 平坦 高 原 西部 内蒙古高 原东部 优质草原牧场 2. 社会经济条件 : 【 拓展提升 】 珠江三角洲和南疆发展特色农业的区位对比 区域 特色 农业 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珠江三 角洲 出口创汇农业 水热充足 , 自然条件优越 邻近港澳台地区 , 市场广阔 ; 水、陆、空交通便利 ;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区域 特色 农业 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南疆 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光照充足 , 土地资源丰富 , 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 种植长绒棉的历史悠久 ; 市场对长绒棉需求量大 【 典题研析 】 (2014· 全国卷 Ⅱ)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 , 于 1957 年开始垦荒。目 前面积 1.24 万平方千米 , 人口 20 多万。这里空气清新 , 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 , 土壤肥沃。近年来 , 建三江重点 种植水稻 , 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 技术科学生产 , 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 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 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 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 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 思维导引 】 第 (1) 题 , 环境质量是否优良的条件分析 : 第 (2) 题 , 农作物虫害少的气候条件分析 : 第 (3) 题 , 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可结合材料中 “ 土壤肥沃 ”“ 精准施肥 ” 进行分析。第 (4) 题 , “ 中国绿色米都 ” 的原因应从 “ 绿色 ”“ 米都 ” 两个方面分析。 【 尝试作答 】 (1) 开垦历史短 ,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 ; 地广人稀 , 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 , 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 ( 废气、废水、废渣等 ) 较少 , 环境污染轻微。 (2) 纬度高 (48°N 附近 ), 冬季寒冷而漫长 , 害虫 ( 虫卵 ) 不易越冬 ; 夏季气温日较差大 , 日低温较低 , 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 (3) 土壤肥沃 ( 肥力高 ); 精准施肥 , 控制施肥量。 (4) 环境质量优良 ( 污染少 ); 化肥、农药施用量少 , 生产绿色稻米 ; 生产技术先进 , 具有示范作用 ; 生产规模大 ; 单位面积产量高 , 总产量大 ; 商品率高等。 【 通关题组 】   下图为我国某地 20 世纪 50 年代至 2000 年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变化状况。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最可能导致 (    ) A. 干旱、洪涝频率增加 B. 土地石漠化加剧 C. 年降水量逐年增加 D. 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2. 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 A. 扩大商品粮基地建设 B. 推广基塘农业模式 C. 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 D. 有计划地退耕还沼 【 解析 】 1 选 A,2 选 D 。第 1 题 ,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地区为三江平原地区 ,20 世纪 50 年代 , 该地以沼泽地为主 , 随着北大荒开发的进行 , 沼泽面积减小 , 耕地面积增大 , 会导致干旱、洪涝灾害频繁。第 2 题 , 目前可以采取有计划地退耕还沼 , 促进该地的可持续发展。 读某四种水果 2011 年产量居前五位的省份列表 , 完成 3 、 4 题。 水果 2011 年产量居前五位的省份 甲 陕、鲁、陇、冀、豫 乙 蜀、湘、赣、粤、鄂 丙 S 、冀、鲁、陕、豫 丁 粤、桂、滇、闽、黔 3. 甲、乙、丙、丁对应的水果依次为  (    ) A. 苹果、柑橘、香蕉、葡萄 B. 柑橘、苹果、葡萄、香蕉 C. 苹果、香蕉、葡萄、柑橘 D. 苹果、柑橘、葡萄、香蕉 4. 丙水果产量最高省份 S 种植该水果的主要优势条件 是 (    ) A. 纬度较低 , 热量充足 B. 土层深厚 , 土壤肥沃 C. 盆地多雾 , 水汽充足 D. 光照充足 , 昼夜温差大 【 解析 】 3 选 D,4 选 D 。第 3 题 , 选项中四种水果中 , 苹果 主要分布在暖温带、柑橘主要在亚热带、香蕉主要在 热带地区 , 葡萄在成熟时光照充足利于糖分积累 , 结合 表中的省份区域分布 , 选项 D 正确。第 4 题 ,S 省葡萄产量 最高 , 说明适宜葡萄生长的自然条件非常好 , 结合冀、 鲁、陕、豫四省葡萄生长条件 , 突出 S 省的优势 , 可知 S 省种植该水果的主要优势条件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2017· 铜陵模拟 ) 读中国农业十二五“七区”战略格局图 , 完成 5 、 6 题。 5. 东北平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 A. 人口众多 , 劳动力丰富 B. 光热充足 , 复种指数高 C. 人均耕地多 ,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 单产高 , 但商品率低 6. 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 图中各主产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是  (    ) A. 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B. 华南主产区要控制非农业用地规模 C. 河套灌区主产区要大力引黄灌溉 , 扩大灌区面积 D. 甘肃、新疆主产区要扩大耕地面积 , 发展节水农业 【 解析 】 5 选 C,6 选 B 。第 5 题 , 东北平原农业发展的优越 条件主要是地广人稀 , 土壤肥沃 , 耕地集中成片 , 因此东 北农业商品率和机械化水平较高 , 但生产较为粗放 , 单 产较低 ; 而且东北纬度较高 , 热量不足成为该地农业发 展的限制性条件 , 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 复种指数较 低。第 6 题 , 水稻喜湿热 , 我国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南方 地区 , 黄淮海平原主要种植小麦 ; 由于华南主产区城市 快速发展 ,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 使农业用地转化 为非农业用地 , 所以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 该主产区要控制非农业用地规模 ; 河套灌区主产区若大 力引黄灌溉会造成中下游水量减少 , 影响中下游工农业 发展 , 且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 河套灌区主产区属于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 大力引黄灌溉易引起本地土地盐 碱化 , 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 甘肃、新疆主产区属于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 扩大耕地面积容易加剧沙漠化 , 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7.(2017· 赤峰模拟 )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 , 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等地区 , 面积约 103 万平方千米。东北黑土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 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捏把黑土冒油花 , 插根筷子能 发芽” , 素有“土中之王”美称的东北黑土地 , 由于长 期超负荷利用、重用轻养 , 弥足珍贵的黑土层正以每年 0.3 到 1 厘米的速度流失。 (1) 分析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2) 分析东北黑土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 解析 】 第 (1) 题 , 从自然条件分析 , 东北地区气候属温 带季风气候 , 水热配合协调 , 雨热同期。地形以平原为 主 , 耕地面积广大 , 土壤肥沃 , 大部分是黑土、黑钙土。 灌溉水源充足 , 有利于种植业发展 ; 从社会经济条件分 析 , 东北是我国重工业基地 ,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铁路 公路运输发达 , 交通便利。地广人稀 , 粮食商品率高。 第 (2) 题 ,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主要原因是人类开垦利用过程中 , 不合理开垦 , 长期超负荷利用、重用轻养等造成。 答案 : (1) 自然条件 : 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 , 水热配合协调 , 雨热同期。地形以平原为主 , 耕地面积广大 , 土壤肥沃 , 大部分是黑土、黑钙土。灌溉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 : 东北是我国重工业基地 ,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 , 地广人稀 , 粮食商品率高。 (2) 水土流失。主要原因是人类开垦利用过程中 , 不合理开垦 , 长期超负荷利用、重用轻养等造成。 【 加固训练 】 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 2012 年 12 月 1 日~ 2013 年 4 月 15 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 ( 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选择图甲和图乙中的一幅图 , 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 (2) 据图甲和图乙 , 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 , 并说明理由。 (3) 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 , 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 解析 】 该题以等值线为载体 , 考查我国东北地区春季 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农业发展情况。第 (1) 题 , 仔细阅读 图形 , 根据图例判断 , 首先说明整体差异状况 , 再说明分 布变化情况 , 然后找准极值所在位置。如果选择图甲气 温距平图作答 , 根据图示 : 图中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 ; 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增大 ; 西部偏低值最大达 4℃ 以上。如果选择图乙降水距平百分率图作答 , 根据图示 : 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 ; 偏多量大致由东北 向西 南增大 ; 西南部偏多量最大 , 达 1 ~ 2 倍。第 (2) 题 , 春季气温回升导致洪涝灾害严重地区主要因为冬季降 雪多 , 而气温低 , 融化少 , 导致地面积雪多。西部地区气 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 , 降雪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 ; 积雪 量大。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判断 , 西部海拔低于 200 米 , 为平原地区 , 平原地区地势低洼更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第 (3) 题 , 东北地区热量低 , 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 降水较少 , 主要是以旱地为主。根据气温较常年低 , 导致春播推迟 , 生长期缩短 ; 根据降水较常年多 , 导致土壤中含水量过大 , 难以耕作 ; 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 影响农作物产量。 答案 : (1) 图甲 : 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 ( 或大部分地区偏低 2 ~ 4℃); 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 ( 或由东向西 ) 增大 ; 西部 ( 或西部平原 ) 偏低值最大 , 达 4℃ 以上。 图乙 : 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 ; 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 ( 或由东向西 ) 增大 ; 西南部 ( 或西部平原 ) 偏多量最大 , 达 1 ~ 2 倍。 (2) 西部平原地区 ; 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 ; 降雪 ( 水 ) 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 ; 积雪量大 ; 地势平坦 , 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 (3) 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 , 春播秋收 ; 春温较常年偏低 , 春播推迟 ; 生长期缩短 ( 或收获延迟 , 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 ) 。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 ; 土壤中含水量过大 , 难于耕作 ; 不利于作物生长。 考点二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我国商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 我国商品农业的发展历史较晚 , 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较多 , 并日益突出 , 问题的出现往往与人口增长过快、农业压力增大导致农业发展方向和实施出现偏差有关。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 : 2.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三大问题及对策 : 问 题 对 策 黑土 开发 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 , 表土流失较为严重 , 土壤肥力下降 ①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 ;② 加强黑土的培肥 , 增施有机肥 ;③ 植树造林 , 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 问 题 对 策 林业 发展 森林资源不断减少 , 覆盖率日益下降 ①以营林为主 , 合理采伐 ;②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 保护生态环境 问 题 对 策 湿地 保护 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 , 湿地面积逐年减少 , 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 ①建立湿地保护区 , 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② 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 ;③ 采取工程措施 , 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3. 东北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 针对东北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 结合东北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 , 今后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发展方向 具体内容 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 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 , 各业要全面发展 ; 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 , 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程农业产业化进 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 , 延长产业链 , 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 ,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发展方向 具体内容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 , 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 , 改善水源灌溉条件 , 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依靠科技 ,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 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 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发展方向 具体内容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一系列措施 , 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 , 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 拓展提升 】 我国主要农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典型地区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方向 农 耕 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过分注重耕作业 , 忽视了多种经营 , 从而使农耕区生态退化 ; 大量施用化肥、农药 , 出现土壤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等现象 走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之路 ; 延长产业链 ,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 , 提高经济效益 ; 向生态化方向发展 , 建绿色农产品基地 典型地区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方向 牧 区 内蒙古高原、青海牧区 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 保护草地、建人工草地 ,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 对畜牧产品进行深加工 林 区 东北大、小兴安岭林区 只采不育、资源衰竭、生态环境恶化 采育结合 , 对林木产品进行深加工 【 典题研析 】 (2015· 浙江高考 )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 , 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 (1) 、 (2) 题。 (1) 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 , 可推断出  (    ) A. 甲地海拔较高 B. 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 丁地地势低平 D. 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2) 目前 , 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    ) ① 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②增加耕地面积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④改变耕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思维导引 】 第 (1) 题 , 图中甲地位于三江平原 , 土地利用类型由林地变为湿地 , 海拔较低 ; 丙地位于乙地的河流上游段 , 地势较高 , 开发条件好 ; 乙地地势低平 , 沼泽中水体较多 , 开发难度大 ; 丁地位于河流上游 , 为林地主要分布区 , 地势较高 , 开发耕地会加剧水土流失。第 (2) 题 , 思维流程如下 : 【 尝试作答 】 (1)   B   ,(2)   B   。 【 通关题组 】 1. 从 2000 年起 , 我国一直存在粮食缺口。 2004 年中央政府提出的粮食预期生产目标是 4 550 亿千克 , 当年的国内总需求大概是 4 900 亿千克 , 有 350 亿千克的缺口。从 2004 年开始 , 我国增加了粮食的进口。读下表 , 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 (2002 年 )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 面积 /km 2 0.31 0.21 0.10 0.02 0.07 0.07 0.10 单位面积 谷物产量 /kg·km -2 4 916 5 872 5 870 7 044 6 207 6 175 4 885 (1) 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2) 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 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 ? 为什么 ? (3) 东北平原土壤肥沃 , 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 ,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 , 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 【 解析 】 第 (1) 题 , 东北地区土地辽阔 , 耕地面积广 ; 人 口较少 , 人均粮食产量较高。故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 品率较高。第 (2) 题 , 东北平原目前单产较低 , 增产潜力 较大 ; 同时还有宜农荒地可开垦。而其他商品粮基地 , 由于人口增加、城市发展等原因 , 耕地面积有所下降 ; 同时由于现在单产较高 , 已没有多大的增产潜力。第 (3) 题 , 东北平原还存在明显的缺点 , 如纬度高 , 热量不足 , 农业科技水平低 , 农业投入明显不足 ,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答案 : (1) 土地辽阔 , 耕地面积广 ; 人口较少 , 人均粮食产量较高。 (2) 有道理。东北平原目前单位面积产量较低 , 增产潜力大 ; 同时还有宜农荒地可开垦。而其他一些商品粮基地 , 由于人口增加、城市发展等原因 , 耕地面积会有所下降 ; 同时目前单产较高 , 增产潜力已较小。 (3) 纬度高 , 热量条件差 ; 农业科技水平低 ; 农业投入不足等。 2.(2017· 长沙模拟 ) 阅读图文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南海子湿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 , 该湿地为黄 河变迁留下的故道。调查发现 , 黄河开河 ( 河流解冻 ) 前 后两个时间段迁徙至南海子湿地的大天鹅 , 采食植物的 种类存在明显差异。以 2006 ~ 2007 年为例 , 黄河开河之 前 , 首批迁徙到湿地的 18 只大天鹅 , 以采食酸模叶蓼为 主 , 占食物组成的 99.4%; 黄河开河之后 , 迁徙到湿地的 120 只大天鹅 , 以采食玉米为主 , 占食物组成的 69.7% 。大天鹅采食植物的种类与本地的优势植物以及生产有着紧密的关系。 每年农民把玉米种到岸滩上后 , 往往不到收获季节就会被上涨的河水淹没 , 最多也就是三年一收 , 典型靠天吃饭的种植模式。 (1) 据图 , 分析该湿地形成的外力作用过程。 (2) 评价当地种植玉米的区位条件。 (3) 推测大天鹅在黄河开河前后采食植物数量、品种产生差异的地理原因。 【 解析 】 第 (1) 题 , 湿地形成的外力作用可从地势低 平、排水不畅方面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南海子湿地位 于黄河上游的内蒙古高原 , 地势平坦 ; 黄河在该河段有 凌汛现象 , 在黄河解冻后产生的洪涝导致河水泛滥 ; 黄 河在此河段由于地势平坦 , 流速变慢 , 河流携带的泥沙 淤积 , 排水不畅 , 形成季节性低浅的滩涂和浅水沼泽、 湖泊等湿地。第 (2) 题 , 评价玉米种植的区位条件可从 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方面分析。首先内蒙古自治区位 于中温带 , 具备一年一熟 ( 春种秋收 ) 的热量条件 , 该地 区有黄河经过 , 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 同时由于黄河的季 节性泛滥 , 使岸滩的土地肥沃 , 适合玉米的种植。但由 于该地夏季多暴雨、冬季多凌汛 , 黄河泛滥严重 , 导致 玉米三年一收。第 (3) 题 , 从题干可知黄河开河应为河冰 融化 , 即发生凌汛的季节。在黄河开河前 , 河流封冻气温较低 , 大天鹅只能栖息在非结冰水域 , 栖息范围小 ; 此时的玉米已被黄河水淹没 , 整个冬季都被冰面封存 , 食物来源少 , 大天鹅只能以当地天然优势植物 —— 酸模叶蓼为主 ; 黄河开河后 , 大量未收获而被冰封的玉米得以浮出水面 , 为集中迁徙而来的大天鹅提供食物。 答案 : (1) 该湿地地处黄河上游内蒙古高原 , 地势平坦 , 凌汛、洪涝导致河流泛滥 , 河流携带的泥沙淤积 , 形成季节性低浅滩涂和浅水沼泽、湖泊等湿地。 (2) 位于中温带 , 具备一年一熟 ( 春种秋收 ) 的热量条件、岸滩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等有利条件 , 但当地洪涝严重 ( 或多夏涝、凌汛 ) 导致三年一收。 (3) 黄河开河应为河冰融化 , 发生凌汛的季节。开河前 , 河流封冻气温较低 , 大天鹅只能栖息在非结冰水域 , 栖息范围小 , 食物来源少 , 以当地天然优势植物为主 ; 被黄河水淹没的玉米 , 在整个冬季都被冰面封存 ; 开河后 , 大量未收获的玉米浮出水面 , 也为集中迁徙而来的大天鹅提供食物。 图表解读 26  区域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图的判读   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图多以景观图、地理关联图的形式呈现 , 主要考查分布地区、生产环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 【 跟踪演练 】    (2015· 福建高考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 1 、 2 题。 1. 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 季风水田农业 B. 乳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混合农业 2. 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    ) A. 价格低廉 B. 减耗保鲜  C. 绿色优质 D. 品种丰富 【 解析 】 1 选 D,2 选 C 。第 1 题 , 从农业活动的生产对象看 , 该区域的农业生产方式可分为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类 , 且均占一定的比例 ; 从农产品的用途看 , 该区域的农业活动主要为商品农业 ; 据此判断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第 2 题 , 从该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图看 , 该地农业活动中没有投入化肥、农药 , 杜绝了农药残留 , 可以保证农产品的“绿色优质 ” 。 读我国某地农村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图 , 回答 3 、 4 题。 3. 最适宜发展该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    ) A. 南疆绿洲地区 B. 华北平原地区 C.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D. 青藏高原河谷地区 4. 该农业生产模式  (    ) A. 养猪、养鸡、养蚯蚓污染环境 , 不利于环境清洁 B. 是混合农业 C. 农田主要肥料是化肥、粪肥、塘泥 D. 双季稻生产 , 商品率高 【 解析 】 3 选 C,4 选 B 。第 3 题 , 图中利用沼气池发展农业 生产 , 说明该地气温高 , 不会是青藏地区 ,D 错 ; 该地有水 稻种植业 , 不会在缺水地区生产 ,A 、 B 错 ; 只可能是长江 中下游地区 ,C 正确。第 4 题 , 该生产模式养猪、养鸡 , 粪 渣、杂物生产沼气 , 不污染环境 , 养蚯蚓利于环境清 洁 ,A 错 ; 有养殖业 , 也有种植业 , 故为混合农业 ,B 正确 ; 农田主要肥料是沼渣、粪肥、塘泥 , 没有化肥 ,C 错 ; 水稻种植业商品率低 ,D 错。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