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锐角三角函数:余弦、正切1
28.1.2锐角三角函数(2)——余弦、正切 设计 要素 设 计 内 容 教学 内容 分析 余弦、正切仍然是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学习了正弦概念,余弦、正切的概念是容易掌握的。在此基础上得出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技能 1、感知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邻边与斜边、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2、能根据余弦、正切的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 与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结合图形,探索数量关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学情分析 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学生对锐角三角函数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余弦、正切的概念,问题不会大。 教 学 分 析 教学 重点 理解余弦、正切的概念 教学难点 难点 熟练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有关计算。 解决办法 数形结合,理解概念,总结规律 教学策略 仔细观察、认真比较 板 书 设 计 28.1锐角三角函数(2) ——余弦、正切 一、正弦的概念: 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sinA= 二、余弦、正切 在Rt△ABC中,∠C=90°,我们把∠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cosA==;把∠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即tanA==. 三、锐角三角函数 我们把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A的锐角三角函数. 对于锐角A的每一个确定的值,sinA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所以sinA是A的函数.同样地,cosA,tanA也是A的函数. 四、计算 3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使用 预期效果 导入新课 1、我们是怎样定义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正弦的? 2、在Rt△ABC中,∠C=90°,当锐角A确定时,∠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 ,现在我们要问: ∠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呢? ∠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呢? 讨论,回答 _ 斜边 c _ 对边 a _ 邻边b _ C _ B _ A 揭示学习目标 教师口述学习目标 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学生阅读教材第77至78页内容 检查自学效果 类似于正弦的情况,教师问,学生答: 如图在Rt△ABC中,∠C=90°,当锐角A的大小确定时,∠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也分别是确定的.我们 把∠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cosA==; 把∠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即tanA==. 例如,当∠A=30°时,我们有cosA=cos30°= ; 当∠A=45°时,我们有tanA=tan45°= . (教师讲解并板书):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A的锐角三角函数.对于锐角A的每一个确定的值,sinA _ 斜边 c _ 对边 a _ 邻边b _ C _ B _ A 3 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所以sinA是A的函数.同样地,cosA,tanA也是A的函数. 当堂训练 教材78页练习1.2.3.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回答,相互补充 布置作业 练习册对应的作业 教 学 流 程 图 教学 设计 评价 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