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安徽省阜阳市太和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安徽省阜阳市太和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西周人认为延绵宗嗣是后代的义务,以祖先崇拜代替商人尚鬼的信念。这一变化表明西周 A. 家国一体观念强化 B. 神权与王权的分离 C. 地缘政治格局打破 D. 人定胜天思想形成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商人“尚鬼”到周人重视祖先和延绵宗嗣,体现了西周时期受政治发展,特别是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影响,人们对家、国等现实问题的重视与家国一体观念的加强,A项正确;西周时期神权并未与王权分离,B项错误;西周时期古代地缘政治得到发展,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对自然和社会改造的信心,D项错误。‎ ‎2.秦汉时期,皇帝主持朝议时,经常让与会大臣对某些重大问题进行辩论,最后由皇帝裁决,是为廷争。据此可知,廷争 A. 削弱了君主专制权力 B. 避免了决策的失误 C. 适应了皇权政治需要 D. 解决了群臣的分歧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廷争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最终由皇帝决断,这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原则,据此可知廷争适应了皇权政治的需要,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廷争最终要由皇帝裁决,并未削弱君主专制权力;B选项中“避免”一词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D选项错误,廷争只是最终由皇帝决断定夺,不能真正消除分歧。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韩国磐先生在研究三省六部制度时,制作了如下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吏部演变稳定从未发生变化 B. 户部与兵部的演变过程完全吻合 C. 礼部演变由单一到分散繁杂 D. 隋唐六部制与前朝存在承继关系 ‎【答案】D ‎【解析】从示意图来看,隋唐六部职能在南北朝的政府机构中就已有雏形,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继承关系,选项D正确;南朝的吏部职能与北齐、隋唐不完全相同,选项A排除;选项B表述内容与示意图不符,排除;吏部演变最终是集中而非分散,排除C。‎ ‎4.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节度、观察使等大量召辟文人担任幕僚,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选官权过于集中带来的弊端,并为缺乏实际行政经验的科举士人积累基层经验、提高行政能力创造了条件。可见该举措 A.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 B. 是藩镇割据的重要表现 C. 弥补了科举选官的不足 D. 导致中央权威不断丧失 ‎【答案】C ‎【解析】大量文人担任地方节度、观察使等幕僚,有利于“科举士人积累基层经验、提高行政能力”,正好弥补了科举选官仅重视文化素质和知识的弊端,故答案为C项;文人担任幕僚利于积累基层经验,而非代表中央加强对地方监察,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文人担任幕僚导致地方割据并威胁中央,排除B、D项。‎ ‎5.鉴于康熙后期诸子争储的教训,雍正帝在即位之后不久,即于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宣布了秘密立储的决定。他写下储君之名,密封藏于厘内,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又另书密封一匣,随身携带,以备不虞。这一政策 A. 标志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B. 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C. 相比嫡长子制继承制是历史倒退 D. 导致储位纷争不断干扰政局稳定 ‎【答案】B ‎【解析】秘密立储打破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做法,带有传贤之意,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故答案为B项;秘密立储有利于强化皇权,但皇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置,排除A项;秘密立储有利于防止储位纷争和政局稳定,故不能说是历史的倒退和干扰政局稳定,排除C、D项。‎ ‎6.古希腊史学家普鲁塔克记述道,阿里斯提德因为人们厌烦其“正义”的名声而遭到放逐。几年后,他被允许回国参加希波战争。回国后,他毫无怨言地为国家尽忠尽力,立下卓越功勋。这反映在当时雅典 A. 个人自由由国家支配 B. 城邦利益至高无上 C. 公民缺乏参政的能力 D.主政治逐渐完善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阿里斯提德在被放逐后,“被允许回国参加希波战争……毫无怨尤地为国家尽忠尽力,立下了卓越功勋”,反映其维护城邦的整体利益,表明古代雅典城邦利益高于一切,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雅典公民的个人自由的问题,A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公民缺乏参政的能力,C选项排除。雅典民主政治的逐渐完善体现在伦伦改革到克里斯提尼改革再到伯里克利改革,D选项排除。‎ ‎7.在古代雅典,任何公民可依“不法申述权”对有害于民主和城邦的新法的提案人进行控告,一旦成立,提案人则被处以罚金,甚至有生命之虞,而陪审法庭可宣布撤消违宪新法。这表明雅典城邦 A. 公民无权提案实行新法 B. 陪审法庭是最高权力机关 C. 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D. 重视保持法律的相对稳定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任何公民可依“不法申述权”对有害于民主和城邦的新法的提案人进行控告,这体现了雅典的新法不能有害于城邦民主,这一规定有利于保持法律的相对稳定,D符合题意;据材料“任何公民可依‘不法申述权’对有害于民主和城邦的新法的提案人进行控告”可知,A说法与题意不符;据所学可知,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B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雅典的新法不能有害于城邦民主,C说法错误。‎ ‎8.罗马共和国末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增加及遗嘱形式的简化,私立遗嘱的逐渐增加,遗嘱人滥用遗嘱自由原则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于是,法律开始对遗嘱人的遗嘱自由作出限制,规定遗嘱人必须为其法定继承人留下一定份额的财产。罗马法的这一调整 A. 严重破坏了遗嘱自由原则 B. 适应了帝国不断扩张的需要 C. 利于维护罗马的社会秩序 D. 杜绝了家庭财产流入远亲 ‎【答案】C ‎【解析】罗马法实行有限的遗嘱自由原则,既承认遗嘱自由原则的价值,又对遗嘱自由原则进行必要的限制,利于实现遗嘱人遗嘱处分自由与近亲属的基本利益,平衡个人财产自由与家庭责任,从而缓和罗马的社会矛盾,故答案为C项;法律“对遗嘱人的遗嘱自由作出限制”针对的是“遗嘱人滥用遗嘱自由”的现象,限制并不等同于破坏遗嘱自由,排除A项;材料的时间节点是罗马共和国末期,不是帝国时期,排除B项;该法律调整平衡遗嘱人遗嘱处分自由与近亲属基本利益,遗嘱人仍然有遗嘱处理的自由,故D项中“杜绝”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9.如表为英国1762—1783年内阁首相列表,据下表可知 A. 英国尚未形成近代政党政治 B. 英国首相的选任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C.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完全形成 D. 上议院贵族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首相大多出身贵族且是上议院领袖,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英国1762—1783年内阁首相任职情况,材料中有辉格党和托利党,故排除A项;题干不能体现首相的年轻化趋势,排除B项;表中不能体现责任内阁的运行,排除C项。‎ 故选D ‎10.有学者认为,美国独立之初,其“国情非常特殊,更像是日后的联合国”。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是,美国 A. 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 B. 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 C. 联邦制存在严重弊端 D. 各州有明显的分离倾向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更像是日后的联合国”指的是美国独立之初实行邦联制,邦联实际上是一个指挥加盟成员采取共同行动、协调彼此关系的政府间组织,邦联议会只是各州的一个协调机关,几乎没有实权,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邦联政府是当时各州意志的体现;C选项错误,独立之初美国实行的是邦联制,不是联邦制;D选项错误,美国独立之初“更像是日后的联合国”不能体现出各州具有分离倾向。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1.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总统获得了对行政机构制定行政规章的“管理审查权”。此后几乎每一届总统都坚持“审查”行政机构提出和论证的法规,进而导致“行政机构大量的规章被耽搁、修改或者束之高阁”。这表明美国 A. 行政权日益超越立法权 B. 总统行政权力有所扩张 C. 分权制衡体制走向瓦解 D. 国会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总统逐渐具有一定的审查法律的权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侵夺了国会的权力,使行政权力得到扩张,故选B项;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并未被破坏,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相互牵制,A、C、D三项错误,排除。‎ ‎12.有人戏称德意志帝国议会只是“发表独白”的“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不管是联邦议会还是帝国议会,召集权和宣布休会的权力都掌握在皇帝手中。这说明德国 A. 政治的发展违背历史趋势 B. 帝国议会是皇帝喉舌 C. 代议制具有形式上的意义 D. 国家机构设置不健全 ‎【答案】C ‎【解析】根据“召集权和宣布休会的权力都掌握在皇帝手中”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德意志帝国的议会并没有真正掌握国家的确立,形式大于内容,故选C项;德国建立的君主立宪政体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排除A项;BD项在题意中无从体现,排除;‎ ‎13.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近代的一场战争时说:“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该战争之后 A. 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B.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C. 西方列强加快对华资本输出的步伐 D. 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B ‎【解析】“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说明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此次战争之后,列强和清政府联合镇压国内的太平天国运动,B正确;A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C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14.北洋水师战败后的第三天,道台牛昶昞给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写信道:“广甲、广乙今已沉坏,粤东三舰只残广丙一舰而已。广东军舰不关今日之事,若沉坏其全舰,何面目见广东总督?愿贵官垂大恩,收其兵器铳炮,以虚舰交返,则感贵德无量。”从信中内容可知牛昶昞 A. 还没有近代民族国家观念 B. 对北洋舰队有深厚情感 C. 缺乏对日本侵略的警惕性 D. 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答案】A ‎【解析】从信中内容可以看出,牛昶昞眼里的甲午战争不是中日战争,只是日本与北洋水师之战,与广东水师无关,这说明牛昶昞没有认识到中华民族应该同仇敌忾,还没有近代民族国家观念,故A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牛昶昞对北洋舰队没有深厚情感,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不是强调要认清日本侵略者的本质,要对日本侵略者保持警惕,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洋务运动因甲午中日战争战败而宣告破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该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 A. 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 B. 结束了封建社会历史 C. 结束中国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 D. 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答案】A ‎【解析】材料“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歌颂了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余年君主专制政体的伟大历史功绩,故A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结束的是封建专制政体而非封建社会,故B不符合题意;1949年,新中国成立,宣告压迫中国人民的三座大山已被推翻,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旅日学者宗泽亚在其《清日战争》一书中,撇开习见的对慈禧、李鸿章等人的历史偏见,凭着自己工科的背景,以及多年对双方尤其日方战争档案的检阅,更多以种种“技术细节”来梳理这场战争。这反映出《清日战争》一书 A. 记载上的客观性 B. 修撰上的政治性 C. 评价上的创新性 D. 解释上的独特性 ‎【答案】A ‎【解析】根据“撇开……历史偏见”“对双方……档案的检阅”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种种“技术细节”来梳理战争的《清目战争》一书,在内容记载上具有客观性的特点,A项符合题意。以种种“技术细节”来梳理与修撰上的政治性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以种种“技术细节”来梳理战争不是“评价”战争,也不是在解释战争,CD项错误。‎ ‎17.关于能不能打垮国民党政权,毛泽东曾说,当农民把大牌子写着“张二狗二垧地”的时候,共产党扎根了。这揭示了 A. 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B. 土地改革瓦解了反动统治 C. 民众支持是革命胜利的基础 D. 党的文化教育成绩显著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共产党的土地改革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得到了农民的广泛支持,从而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选C项;材料揭示的是农民对民主革命的支持,并不是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排除A项;根据“能不能打垮国民党政权”可知此时的土改尚未瓦解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党的文化教育成绩,排除D项。‎ ‎18.从1939年初起,国民党政府陆续编写了《游击队整理办法》、《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游击战纲要》等文件和书籍,分发给各战区、各军事学校,作为研讨游击战的教材;还在南岳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这表明 A. 国民党放弃正面战场的抵抗 B. 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C. 国共两军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D. 国民政府重视敌后抗日作战 ‎【答案】D ‎【解析】材料“国民党政府陆续编写了《游击队整理办法》、《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游击战纲要》等文件和书籍,……还在南岳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反映了国民党重视敌后抗日作战,故D项正确;国民党一直坚持正面抗战,故A项错误;抓住题干时间“1939年初”,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是在1938年,故B项“开始”表述错误,排除;“国共两军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 ‎19.1948年8月,毛泽东得知豫东之战胜利的消息后,高兴地说:“解放战争好像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据此可知,当时 A. 北平和谈取得进展 B. 农村包围城市阶段基本结束 C. 战略决战时机成熟 D.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48年9月至1949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了战略决战。1948年8月豫东战役的成功实施坚定了中央军委同国民党军进行主力会战、决战,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的决心,间接地促成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的提前到来,是解放战争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决战的转折点,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北平和谈发生于1949年4月,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意味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在1948年9月至1949年初三大战役之后。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0.马克思曾说:“每当资产阶级的奴隶和被压迫者起来反抗主子的时候,这种制度的文明和正义就显示出自己真正的凶残面目。”以下事件符合此评价的是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巴黎公社革命 C. 南京大屠杀 D. 二月革命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不能体现“凶残面目”,不选A。南京大屠杀与“资产阶级的奴隶和被压迫者起来反抗主子”不符,不选C。二月革命反抗的是沙皇,不是资产阶级,不选D。巴黎公社革命反抗的是资产阶级,被血腥镇压,故选B。‎ ‎21.建国初期,《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他们很多人自己也曾经受尽苦难,直到解放的一天,他们从来也跨不进任何一个衙门的门槛,除非是被捆绑着双手,可是现在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走进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此次会议的召开表明当时 A. 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确立 B. 民族区域自治初步确立 C. 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 “依法治国”方略确立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是现在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走进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可知,这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选项A正确;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选项C与材料中“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符”,排除;选项D是十五大提出的,排除D。‎ ‎22.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 A. 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的基础 B. 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 C. 体现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 D. 得到了联合国授权收回殖民地 ‎【答案】B ‎【解析】据材料“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可知,我国强调了香港、澳门问题的性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从而使中国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故B正确;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的基础,A与题意无关;一国两制的提出是在80年代,C与材料不符;香港、澳门的收回,是中国综合国力上升的体现,而不是联合国授权,故D错误。‎ ‎23.1973—1974年,毛泽东在会见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和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时先后提出“一条线”和“一大片”构想,指出“一条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一大片”即指“一条线”周围的国家。提出这个构想的最主要目的是 A. 开展全方位外交 B. 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C. 建立国际反霸统一战线 D. 实现与西方国家外交关系正常化 ‎【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威胁我国安全,而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为共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一方面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另一方面毛泽东在这种形势下提出了“一大片”“一条线”构想。即从美国、日本、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再到美国这一条线上及其周围的国家联合抗苏,形成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反霸统一战线,故C符合题意;全方位外交是80年代以来中国的外交战略,A与题意不符;不结盟运动是1961年成立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联合组织,B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涉及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主旨是强调“一条线”和“一大片”构想的目的,D与题意不符。‎ ‎24.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 “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 “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 “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 “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主要的外交成就是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缓和以及中日建交,这三大外交成就可以用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来概括,选项D正确;选项A中的另起炉灶是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政策,排除;选项B中的再次较量不符合中美关系缓和,排除;选项C中的另起炉灶是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政策,排除。‎ ‎25.习近平主席在某国际组织上提出四点主张:第一,弘扬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 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第二,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第三,着力发 展务实合作。把丝绸之路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第四,加强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 ‎ 这反映了新时期的中国 A. 打破了美国长期遏制中国的局面 B. 开始步入国际舞台体现大国担当 C. 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积极主动推行新型区域合作外交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所说的“上海精神”,“共谋发展”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组织是上海合作组织,题目中的四点主张体现了中国当前积极主动推行新型区域合作外交,D选项正确。打破了美国长期遏制中国的局面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已经实现,A项错误;1954年日内瓦会议,中国已经开始步入国际舞台体现大国担当,B项错误;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与“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等信息不符合,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26.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政治文明和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伯里克利在悼念公元前431年因与斯巴达人作战而倒下的雅典英雄的葬礼演说中,完全有理由自豪地宣称: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8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1760年乔治三世的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1830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革命民主主义者潘恩的批评最为深刻,他说“尽管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愚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 ‎——阎照祥《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 ‎(1)材料一反映了隋唐时期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学者认为这一制度“具有民主色彩”,请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柏拉图认为“极端的自由结果只能变为极端的奴役”,他对雅典民主制的批判着眼于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18世纪英国国王所拥有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针对这一状况是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的?‎ ‎【答案】(1)制度:三省六部制。理解:相对分散,互相牵制和监督;本质上加强君主专制的工具。‎ ‎(2)优越性:城邦权力属于全体公民(行政权掌握多数人手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着眼点:原始的直接民主使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3)权力:部分立法权;行政权。推进:1832年议会改革 ‎【解析】(1)制度:据材料“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可知,材料体现的是三省六部制。理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相对分散,互相牵制和监督;本质上加强君主专制的工具等方面回答。‎ ‎(2)优越性:据材料“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可知,行政权掌握多数人手里;据材料“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可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着眼点:结合所学可知,对雅典民主制的批判着眼于“参政方式”,即原始的直接民主使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3)权力:据材料“(18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可知,国王掌握着部分立法权;据材料“……1760年乔治三世的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1830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可知,直到十八世纪中叶,国王掌握行政权。推进:结合所学可知,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代议制进一步完善。‎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与这些国家建立起来的“宗藩关系”是能够奏效的,从而维持了东亚世界的长期和平。但某些时候,中国也不得不使用武力帮助藩属国抵抗外敌。如明正德六年(1511年),满刺加被佛郎机(即葡萄牙)人攻陷,该国国王派使节向明朝求援……到了晚明,随着东亚世界新的地区强权兴起,它们不断挑战中国在既有的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甚至直接向中国发起进攻。结果,东亚固有的国际秩序名存实亡,其主导者明朝被迫面对一个截然不同而充满危险的新局面。‎ ‎——摘编自李伯重《历史复盘:“中华朝贡体系”得与失》‎ 材料二 当中国被突如其来的西方文明冲击之时……中国外交开始了被迫的转型来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并设法维护清朝的统治。在此后一系列交涉过程中的失利也使得统治阶级开始意识到清政府的对外交往不再是只重“天朝”虚名的礼尚往来的传统模式,而是关系到国家主权和国家兴亡的对外交涉。当统治阶级在其保护传统的心态下进行勉强效仿西方模式而试图调和矛盾的同时,侵略的创伤却促发了中国开始观察世界、学习先进的行动,激发了中国内部促进变革改变困境的力量……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推进了中国在诸领域内西学东渐的进程。‎ ‎——摘编自路遥《简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 材料三 万隆会议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阐述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代表的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形成了“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促进了中国与亚非等新兴民族国家关系的发展……使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看到:与非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乃至发展友好关系是可能的;建立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是可行的。‎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明以后中国传统的宗藩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万隆会议所反映出的中国外交新态势。‎ ‎【答案】(1)变化:日益受到严重的挑战。‎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国家的侵扰与破坏;与西方贸易增多,获得先进技术,东亚新兴强权国家兴起;明朝政治腐败、社会危机严重,国力受到影响。‎ ‎(2)特点: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产物,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征;从务虚向务实转变。‎ 评析: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推动了外交理念的变革;开阔国人视野,增强了国人对西方的了解,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有利于近代中国融入世界潮流,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任意,两点。其历史影响从政治、外交及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条理清晰即可酌情赋分。)‎ ‎(3)新态势:注重同亚非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如对外交往领域更加广泛);外交政策日趋灵活(如“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外交思想日趋成熟(如淡化意识形态的对峙)。‎ ‎【解析】‎ ‎(1)变化:根据“随着东亚世界新的地区强权兴起,它们不断挑战中国在既有的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甚至直接向中国发起进攻”概括得出日益受到严重的挑战。‎ 原因:根据“满刺加被佛郎机(即葡萄牙)人攻陷”得出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国家的侵扰与破坏;根据“东亚世界新的地区强权兴起”得出东亚新兴强权国家兴起;根据所学可知,明朝政治腐败,国力衰落。‎ ‎(2)特点:根据“当中国被突如其来的西方文明冲击之时……中国外交开始了被迫的转型”得出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产物,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征;根据“清政府的对外交往不再是只重‘天朝’虚名的礼尚往来的传统模式,而是关系到国家主权和国家兴亡的对外交涉”得出从务虚向务实转变。‎ 评析:可从积极和局限性两方面分析回答,积极方面,根据“而是关系到国家主权和国家兴亡的对外交涉”得出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根据“促发了中国开始观察世界、学习先进的行动,激发了中国内部促进变革改变困境的力量”“推进了中国在诸领域内西学东渐的进程”得出开阔国人视野,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还可从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等角度分析回答,局限性,根据“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得出没有根本上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分析。‎ ‎(3)新态势:根据“促进了中国与亚非等新兴民族国家关系的发展”得出注重同亚非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根据“形成了‘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得出外交政策日趋灵活;根据“与非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乃至发展友好关系是可能的”得出外交思想日趋成熟。‎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6年和2007年,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先后全文公布了蒋介石1917——1945年的日记,这批日记数量巨大。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如:蒋介石在1931年9月18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早起批阅,与妻谒陵告辞.九时半登永绥舰。下关街中水深三尺,甚为忧虑。舰中无伴侣,寂寞不堪。下午研究地图看中山全集,筹划对粤对匪策略,一对粤令十九路先占潮汕,十八军集中赣南……对匪决取包围策略,以重兵掩护修路,以大款赶修道路,待路成再剿赤匪,否则欲速不达,难见效也。”直到第二天的日记才记载:“昨晚倭寇无故攻击我沈阳兵工厂,并占领我营房。刻接报已占领我沈阳与长春,并有占领牛庄等处,是其欲乘粤逆叛变之时,内部分裂,而侵略东省矣。”‎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日记中提取一个细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日记细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一:细节:昨晚倭寇无故攻击我沈阳兵工厂,并占领我营房。欲乘粵逆叛变之时,内部分裂,而侵略东省矣。‎ 历史现象:这一细节反映出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概述和评价:日本为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并攻占沈阳,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十多年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示例二:‎ 细节:1931年9月18日的日记记载蒋介石在筹划对粤对匪策略。‎ 历史现象:这一细节反映出当时蒋介石在积极“剿共”。‎ 概述和评价:国民大革命后期,两次反革命政变发生意味着国共两党合作关系破裂,国民党反动派背叛了革命,疯狂地镇压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建立和壮大,引起了蒋介石的恐慌,先后五次对中共根据地进行“围剿”;中国内战,给日本侵华制造了可乘之机。(“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日记中提取一个细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依据材料中“昨晚倭寇无故攻击我沈阳兵工厂,并占领我营房。欲乘粵逆叛变之时,内部分裂,而侵略东省矣。”内容可得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历史事件,结合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历史背景、进程、影响等相关所学进行概述和评价;还可依据材料中1931年9月18日的日记记载蒋介石在筹划对粤对匪策略等信息得出蒋介石积极“剿共”的历史事件,然后结合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国民党围剿红军,为日本侵略创造有利时机等相关所学进行概述和评价。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日记细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