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课件PPT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课件:1.春
第一单元 1.春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5分) rùn niàng nong yìng hè shū bó cáng yùn lóng 烘 擞 窠 嘹 蓑 笠 2.多音字注音,形近字组词。(8分) hè hé huó 笼罩 葱茏 眨眼 贬低 针砭时弊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今年“五一”黄金周,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约有1.95亿人次左右。 B.春天的杭州是最美丽的季节。 C.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D.邵晓航对自己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充满了信心 。 C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春》选自《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B.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C.百年风云变幻,不变的是精神;百年沧海桑田,不老的是青春 。 D.春暖花开、春色烂漫,人们纷纷踏青、赏花,感受春的气息。 B 6.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 (1)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3)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笼”字勾画出了一幅春雨迷蒙、轻烟缭绕的美丽的江南小镇的画面,既写出了春雨的轻柔、小镇的安谧,又照应了上文中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形象生动地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闹”字写出了花下的蜜蜂之多,渲染出了一派热闹、喧嚣的景象,从侧面突出了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香)。 “逼”字将小草入目由被动化为主动,生动地描绘出小草在春雨滋润下极其翠绿的色泽和美好情态,从侧面衬托了春雨对万物的滋润之功。 7.根据提示默写。(12分) (1)《春》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______(填姓名)写的,体裁是________。 (2)文中对春的描写分为盼春、______、______三个部分,用生动细腻的文笔为我们展示了五幅美丽的春景图——春草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______。(志南和尚《绝句》) (4)文中赞美春天“新”“美”“力”的句子分别是:“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自清 散文 绘春 赞春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8. 阅读课文《春》第四、五段,完成8~11题。第4段从视觉、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角度描写春花,突出了春花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第5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个角度描写春风,突出了春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9分) 听觉 味觉 繁密茂盛、色彩绚丽、香气浓郁(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 触觉 听觉 嗅觉 视觉 温暖、柔和、芳香、悦耳 喜爱、欢悦、赞美 9.选文中“卖弄”本是贬义词,用它来写鸟儿,有什么作用?(3分) 10.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短语的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3分) 这是贬词褒用,将鸟儿人格化,写出了鸟儿在春天的欣喜欢快之情,从侧面表现了春风给万物带来了生机。 不能。因为“红”“粉”“白”这三种颜色分别与前文“桃树”“杏树”“梨树”一一照应。 1 1.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6分)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花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花争艳的情态。 运用了引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比作“母亲的手”,从触觉的角度,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春风和煦、温暖、轻柔的特点。 12.课文中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无比精彩,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请仿照文中的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50字左右)(6分) 示例:春雨绵绵,它和着春雷,随着春风,淅淅沥沥飘来。春雨如丝,如雾,如烟,如潮,透着这缕缕蚕丝,世间的万物如同淡淡的、蒙蒙的写意画,忽隐忽现。我喜欢春雨,不光喜欢它换来了雨后春笋的英姿,更喜欢的是沐浴着这朦胧烟雨,换来了秋的丰硕。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B 2.综合性学习。(12分)(1)【识“春”明知】《二十四节气歌》中“春雨惊春清谷天”一句点出了春天的六个节气。请你选择其中的某一个节气,谈谈这个节气的含义。(3分)节气:含义: (示例)立春: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开始逐渐增多。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里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气候温暖,草木茂盛。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2)【看“春”悟意】你在活动中收集了二幅“春”字图,任选一幅,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吧。(3分) 示例:第一幅“春”字字形飘逸,似春风拂面,小燕子在“春”字后面结伴飞来。这一切都显示了春天的活力与美好。 (3)【赏“春”题诗】一位同学拍摄了春天的四幅画面,请你为它们各配上恰当的诗句。(4分) ①春草图:②春花图:③春风图:④春雨图: 浅草才能没马蹄 乱花渐欲迷人眼 吹面不寒杨柳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绘“春”抒情】结合语境,补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春雨过后的庐山就像刚刚梳洗罢的少女,灵秀而妩媚。青山是她蹙起的蛾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是她腮边的嫣红…… 碧水是她明亮的双眸 云雾是她迷人的面纱 苏醒的大地 路来森 ①立春甫过,土地,就会缓缓醒来。地面上,吹起了醇和的风,迅速被煦暖的春气所笼罩。原先冻僵了的土地,开始消融。先前,地面冻裂的缝隙,隙沿上的泥土,酥软下来,簌簌地落进隙缝里。似是一份颤动的挑逗,内心处,掠过麻酥酥的快感。冰雪迅速化去,一层层的冰碴,变成一汪汪的泥水,整个地面,都呈现出一种滑腻的状态。明媚的春阳朗朗地照着,站立田头,你能看到土地上空,悬浮、飘逸的水汽,如烟,如雾,如梦,如幻,浅浅地,书写出一个春天的童话。 ②那些乡下农人,嗅到了。于是,他们走出家门,行走在田野的土地上。 ③走走停停,脚步轻快而舒缓;左瞧右看,弥目是融融的瑞气。从容而悠然, 满足而欣喜。深深地呼吸着,让这种泥土的气息,饱满着自己的胸腹。有时,他们甚至会站立高处大喊一声,以抒发他们内心的欢愉。声音嘹亮,四野荡漾,为田野平添了一份生机。脚踏在土地上,内心深处就油然而生一份温存抚摸般的感觉;于是,便低下头,细细地端详着脚下的土地。眼睛里,充满了爱;鼻翼,则不停地噏动着,用力地去嗅取那土地的芬芳。然后,满足地颔首、展眉,一脸的舒坦和满足。 ④土地,变得越来越松软,松软出一种生发的力量——那是“泥土香”积蓄而成的力量。这种力量,在运动,在生长。他们知道,用不了几天,脚下的土地,就会生长出青青的芳草,就会开放出灿烂的花朵。 ⑤那个时候,泥土的芳香,就会变成满地的青草香,和漫山遍野的花香了。 ⑥一场春雨,不期然地,悄然落下。 ⑦大地,完全被湿润了。土地,透射着一种清新的亮度;泥土的芬芳,愈加弥漫。一个人行走于阡陌间,空气润润的,湿湿的。空气中的那份湿润,像一场熨帖的抚慰,满是柔软和温存;天地宁静,人心亦静。 ⑧低下头,一株小草,已悄然地钻出了地面,草尖上,还顶着一抹湿湿的泥土,好似遮住美梦的一顶斗笠。好纤弱,好纤弱,仿佛经不起一缕春风的吹拂,怕吹破了小草那春天的梦。轻轻地,捏出小草,放于鼻端,草的清香、泥土的芬芳,便游丝般地钻入鼻孔,痒痒的,感觉春意即如一条蠕动的小虫,在身体内蜿蜒着。事实也确然如此,看看身边的土地,一些地方,泥土浅浅地隆起;松软的地面上,已然出现了一些细小、淡弱的痕迹,那正是虫儿留下的足迹。虫儿,在泥土下钻动,在地面上爬行;一条虫儿,最是贴近泥土,也最是懂得享受泥土的味道了。 土里生,土里长,餐饮的全是泥土的芬芳。不远处,草花已经开放,红的、黄的、紫的,色彩缤纷着田野。花儿是那样的清美,你得屏住呼吸,怕呵出的气息,弹破了花瓣的娇嫩的花片。花儿周围,是湿湿的泥土、润润的泥土,泥土的芬芳和花香缠绕在一起,形成一种特别的味道,那,或许就是春天的味道吧。也正是这样的复杂的味道,把春天永恒地留在了人间。⑨春风,使大地,彻底醒来了。(选自2019年2月9日《湖北日报》,有删改) 3.请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低下头,一株小草,已悄然地钻出了地面,草尖上,还顶着一抹湿湿的泥土,好似遮住美梦的一顶斗笠。4.文中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钻”生动地写出了小草的挤劲和顽强的生命力;“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准确地写出了草尖上覆盖着泥土的情态,与下文“好似遮住美梦的一顶斗笠”这个比喻相照应。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水汽”比作“烟”“雾”“梦”“幻”,形象地写出了阳光朗照下的水汽轻盈多姿、美丽迷人的特点;又赋予水汽以人的情态——书写春天的童话,生动地表现了阳光朗照下的水汽多情、活泼、可爱的特点。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此情此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5.第⑦段从哪些角度描写了春回大地的美景?请举例说明。(3分)6.本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视觉:土地,透射着一种清新的亮度。嗅觉:泥土的芬芳,愈加弥漫。 触觉:空气润润的,湿湿的……满是柔软和温存。 本文用细腻、优美的语言,描写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美景,表现了春的活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徐孺子妙答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①月中无物②,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③,无此必不明。”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若令:如果。②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③瞳子:瞳孔。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1)尝( ) (2)譬如( ) 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 曾经 就好像,好比 如果月亮中没有东西遮挡,它应该非常明亮吧? 9.“无此必不明”中的“此”指代的是什么?(2分)10.徐孺子年少聪敏,他从月亮联想到________,把月中物比喻为________,反应极为敏捷。(2分) 瞳子(瞳孔) 人的眼睛 瞳子(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