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浙科版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伴性遗传学案
2020届 一轮复习 浙科版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伴性遗传 学案 [考纲要求] 1.基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a)。2.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b)。3.染色体组型的概念(a)。4.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a)。5.XY型性别决定(b)。6.伴性遗传的概念、类型及特点(b)。7.伴性遗传的应用(c)。 考点一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1.类比分析 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 项目 基因 染色体 生殖过程中 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在细胞分裂各时期中,保持着一定的形态特征 配子 单个 单条 体细胞中来源 成对存在,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成对存在,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形成配子时 等位基因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由上述平行关系得出的结论: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载体的学说,即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2.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 定律 项目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假设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F1配子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 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 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自由组合,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1∶1∶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F2的性状 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即产生性状分离现象 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即表现为性状的自由组合现象 (1)细胞内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 × ) (2)基因的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总是呈现平行关系( × ) (3)染色体与生物的遗传相关,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 ) (4)子代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必有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 × ) (5)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 (6)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 (7)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可能为3∶1( √ ) (1)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请你在图中染色体上标注基因符号(基因为C、c),并解释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图中染色体上黑色横线代表基因位置)。 提示 在上述染色体的基因位置的一侧写出基因即可,设紫花基因用C表示,白花基因用c表示。 (2)假设某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细胞,甲、乙2个模式图仅表示出了A、a,B、b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那么,图甲表示的是初级精母细胞(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图乙表示的是精细胞(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 命题点一 基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 1.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D.Aa杂合子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答案 A 解析 非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均表现自由组合;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染色体和基因数目均减半都说明了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Aa杂合子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说明染色体缺失后导致了A基因的缺失,也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2.(2018·湖州高二期末)萨顿假说认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则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 ) A.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B.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C.不同物种的细胞中基因数量和染色体数量的比值是一定的 D.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无法自由组合 答案 C 解析 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A正确;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B正确;不同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同,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并且基因数目不一,因此不同物种的细胞中基因数量和染色体数量的比值是不定的,C错误;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无法自由组合,D正确。 命题点二 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 3.如图所示杂合子的测交后代,不考虑交叉互换,会出现1∶1∶1∶1性状分离比的是( ) 答案 C 解析 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前提下,测交结果出现1∶1∶1∶1性状分离比的是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且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选C。 4.下图是同种生物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A对a、B对b为显性。选择其中两个个体作为亲本杂交,F1中出现4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请分析亲本是( ) A.图1和图3 B.图1和图4 C.图2和图3 D.图2和图4 答案 D 解析 图1和图3个体杂交,F1中出现1种表现型,1种基因型,A错误;图1和图4个体杂交,F1中出现1种表现型,2种基因型,B错误;图2和图3个体杂交,F1中出现2种表现型,4种基因型,C错误;图2和图4个体杂交,F1中出现4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D正确。 命题点三 基因与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变异的关系 5.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B.此细胞含有其母细胞一半的细胞质 C.此细胞可形成两种基因型的子细胞 D.此细胞中的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形成 答案 B 解析 该生物基因型为AABb,因此图示细胞中基因a不可能是交叉互换产生的,只能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A正确;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若是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则细胞中含有的细胞质不是其母细胞的一半,B错误;此细胞可形成AB和aB两种基因型的子细胞,C正确;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所以细胞中的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形成,D正确。 6.(2018·浙江11月选考,25)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细胞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DNA含量一定相同 B.乙细胞正在进行染色体复制,着丝粒一定不分裂 C.丙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类型一定是两种 D.丁细胞发生了染色体交换,①中同一基因座位上的遗传信息一定不同 答案 C 解析 正常情况下,甲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染色体DNA含量相同,细胞质中(线粒体)DNA含量不同,A错误;乙细胞染色体复制已经结束,B错误;丙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类型是2种,由于交叉互换丙细胞产生精子的类型不止2种,C正确;①中同一基因座位上的遗传信息可能不同,D错误。 考点二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1.染色体组型 (1)概念:染色体组型又称染色体核型,指将某种生物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按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构成的图像。 (2)观察时期:有丝分裂中期。 (3)应用 ①判断生物的亲缘关系。 ②诊断遗传病。 2.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 (1)染色体的类型 项目 性染色体 常染色体 概念 与性别决定直接有关 与性别决定无关 特点 雌、雄性个体不相同 雌、雄性个体相同 (2)XY型性别决定 ①染色体的特点:雄性个体的体细胞内除含有数对常染色体外,还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以XY表示;雌性个体的体细胞内除含有数对常染色体外,还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以XX表示。 ②生物类型:人、哺乳类、某些两栖类和许多昆虫。 3.伴性遗传实例——红绿色盲的遗传 图中显示:(1)男性的色盲基因一定传给女儿,也一定来自母亲;表现为交叉遗传特点。 (2)若女性为患者,则其父亲一定为患者,其儿子也一定为患者。 (3)若男性正常,则其母亲和女儿也一定正常。 4.伴性遗传的类型 类型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 基因位置 隐性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 显性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 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患者基因型 XbXb、XbY XAXA、XAXa、XAY XYM(无显隐性之分) 遗传特点 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②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简记为:“女病,父子必病”;③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 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②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简记为“男病,母女必病”;③世代遗传 ①患者全为男性;②遗传规律是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简记为“父传子,子传孙” 举例 血友病、红绿色盲 抗维生素D佝偻病 外耳道多毛症 (1)染色体组型就是染色体组的类型( × ) (2)染色体组型越接近的两种生物彼此的亲缘关系越近( √ ) (3)生物的性别都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 ) (4)各种生物的染色体都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 × ) (5)由异型的性染色体组成的个体为雄性( × ) (6)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一定含Y染色体( × ) (7)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 ) 性染色体不同区段分析,请依据图示思考: (1)男性个体中X及Y染色体的来源和传递有何特点? 提示 XY染色体中X染色体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染色体只能传给女儿,Y染色体则只能传给儿子。 (2)图中哪一段可存在等位基因?此区段基因的遗传是否与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完全相同,都表现为“与性别无关联”?能否举例说明? 提示 Ⅰ区段可存在等位基因,尽管此区段包含等位基因,但其遗传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遗传仍有明显差异,即:遗传仍与性别有关,如XaXa×XaYA及XaXa×XAYa,前者子代♀全为隐性,♂全为显性,后者则是子代♀全为显性,♂全为隐性,这显然与常染色体遗传中aa×Aa(子代无论♀、♂,均既有隐性、又有显性)遗传有区别。 (3)图中Ⅱ2区段在遗传上表现为哪些特点?Ⅱ1区段呢? 提示 ①Ⅱ2区段为伴X染色体遗传,其特点是: ②Ⅱ1区段为伴Y染色体遗传,其特点是“只随Y染色体传递”,表现为“限雄”遗传。 1.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1)染色体类型 (2)有关性染色体的分析 ①X、Y是同源染色体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体细胞内的X染色体与Y染色体是一对异型性染色体,它们虽形状、大小不相同,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Y染色体的行为与同源染色体一样,要经历联会和分离的过程,因此X、Y染色体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 ②X、Y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 X和Y染色体都有一部分与对方不同源,但也有一部分是同源的。二者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基因是成对的,存在等位基因,而非同源区段则相互不存在等位基因。 ③X、Y染色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 a.X1Y中X1来自母亲,只能传给女儿;Y则来自父亲,只传给儿子。 b.X2X3中X2、X3一条来自母亲,一条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 c.一对夫妇X1Y×X2X3生两个女儿,则两个女儿中来自父亲的都为X1,应是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可能为X2,也可能为X3,不一定相同。 2.“四步法”分析遗传系谱图 步骤 现象及结论的口诀记忆 图谱特征 第一,排除或确定伴Y染色体遗传 若系谱图中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 第二,确定图谱中遗传病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无中生有”(无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则为隐性遗传 “有中生无”(有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出现无病的个体),则为显性遗传 第三,确定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 ①双亲有病,儿子正常; ②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①双亲有病,女儿正常; ②父病女不病或者子病母不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①父亲正常,儿子有病; ②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①双亲正常,女儿有病; ②母病子不病或女病父不病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第四,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面推测 ①若该病在代与代间连续遗传→ ②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遗传→ 3.两种遗传病组合在一起的相关概率计算 (1)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分析如下: (2)根据序号所示进行相乘得出相应概率如下表: 序号 类型 计算公式 已知 患甲病概率m 则不患甲病概率为1-m 患乙病概率n 则不患乙病概率为1-n ① 同时患两病概率 m·n ② 只患甲病概率 m·(1-n) ③ 只患乙病概率 n·(1-m) ④ 不患病概率 (1-m)(1-n) 拓展求解 患病概率 ①+②+③或1-④ 只患一种病概率 ②+③或1-(①+④) (3)上表各情况可概括如下图 命题点一 染色体学说与伴性遗传的特点 1.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答案 B 解析 短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在男性和女性中发病率是一样的,A错误;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女性患者的两条X染色体上均有致病基因,其中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父亲必然是该病患者,B正确;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性染色体为XX,只要有一条X染色体上有致病基因就为患者,所以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C错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往往有隔代遗传现象,D错误。 2.(2019·桐乡质检)下列关于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种生物的染色体均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B.人类的性别取决于精子的类型,故性别决定的时间为男性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时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D.人类位于X和Y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的遗传都属于伴性遗传 答案 D 解析 没有性别差异的生物,其染色体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如大多数雌雄同株植物,A错误;人类的性别取决于精子的类型,性别决定的时间为精子与卵细胞受精时,B错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性患者少于女性患者,C错误;凡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都属于伴性遗传,D正确。 命题点二 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与判断 3.以下家族系谱图中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依次是( ) A.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答案 C 解析 ①存在“无中生有”的现象,应是隐性遗传,又因为患病的女儿其父亲正常,因此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②存在“有中生无”的现象,应该是显性遗传,且患病男性的女儿都有病,因此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③存在“无中生有”的现象,是隐性遗传,且“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因此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④中患者均为男性,且存在明显的传男不传女现象,因此最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 4.(2018·杭州学军中学3月选考模拟)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有一种为伴性遗传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5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2 C.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2/3,两病都不患的概率是15/24 D.Ⅱ-6的基因型为aaXBY,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Ⅱ-8 答案 C 解析 分析遗传系谱图:Ⅱ-3、Ⅱ-4患病,Ⅲ-9、Ⅲ-11正常,可判定为显性遗传病;Ⅱ-3患病,但Ⅲ-9正常,可排除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甲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根据题干中“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而且由Ⅰ-1和Ⅰ-2没有乙病,却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Ⅱ-7)可知,乙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只考虑甲病,Ⅱ-5基因型为aa,只考虑乙病,其基因型为1/2XBXB或1/2XBXb,因此Ⅱ-5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2,B正确。分析系谱图可知,对于乙病来说,Ⅱ-4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XBXB、1/2XBXb,Ⅱ-3的基因型为XBY,进一步可推出Ⅲ-10的基因型及概率为3/4XBXB、1/4XBXb,Ⅲ-13的基因型为XbY,Ⅲ-10与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乙病的概率是1/2×1/4=1/8;就甲病而言, Ⅲ-10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Ⅲ-13基因型为aa,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1-(2/3×1/2)]=2/3。Ⅲ-10与Ⅲ-13生育的孩子不患病的概率为(1-2/3)×(1-1/8)=7/24,C错误。据A项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6不患病,基因型为aa;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6不患病,基因型为XBY,因此Ⅱ-6的基因型为aaXBY,Ⅲ-13患乙病不患甲病,基因型为aaXbY,Xb是由Ⅱ-8提供的,因此其致病基因来自Ⅱ-8,D正确。 快速突破遗传系谱题思维模板 命题点三 伴性遗传的概率推算 5.一个患有牙齿珐琅质褐色病症的男人与正常女人结婚后,其所有男性后代均正常,但是所有女性后代都为患者。男性后代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子女都正常。若女性后代与正常男性结婚,其下一代的表现可能是( ) A.女孩的患病概率为1/2,男孩正常 B.患病的概率为1/4 C.男孩的患病概率为1/2,女孩正常 D.健康的概率为1/2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中所描述的家系表现型,推知牙齿珐琅质褐色病症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假设控制该病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题中女性后代的基因型为XAXa,与正常男性XaY结婚,所生下一代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概率为XAXa(患病女性,1/4)、XaXa(正常女性,1/4)、XAY(患病男性,1/4)、XaY(正常男性,1/4),故女孩患病的概率为1/2,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2,子代中患病的概率为1/2,正常的概率为1/2。 6.如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和a、B和b、D和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6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患丙病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_XABXab (2)Ⅱ-6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条X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产生了XAb的卵细胞 (3)301/1 200 1/1 200 解析 (1)甲病是伴性遗传病,根据Ⅲ-14患甲病,而其父亲Ⅱ-7正常,可排除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Ⅱ-7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其儿子Ⅲ-12患乙病,所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Ⅱ-10和Ⅱ-11正常,其女儿Ⅲ-17患丙病可知,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Ⅱ-6患甲病,其儿子Ⅲ-12只患乙病和其父亲Ⅰ-1只患甲病,且Ⅱ-6的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都未患丙病,则Ⅱ-6的基因型为D_XABXab。(2)Ⅲ-13患甲、乙两病,则对甲、乙两病来说,Ⅱ-6的基因型为XABXab,Ⅱ-7的基因型为XaBY,而其子代Ⅲ-13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型为XAbY,由此可知,其母亲Ⅱ-6在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X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产生了XAb的卵细胞。(3)针对丙病来说,Ⅲ -15基因型为Dd的概率为1/100,Ⅲ-16基因型为1/3DD、2/3Dd,所以其子女患丙病的概率为××=;对乙病来说,Ⅲ-15的基因型为XBXb,Ⅲ-16的基因型为XBY,所以他们的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1-)×==,患丙病女孩的概率为×××=。 患病男孩(或女孩)概率≠男孩(或女孩)患病概率 (1)患病男孩(或女孩)概率:性别在后,可理解为在所有后代中求患病男孩(或女孩)的概率,这种情况下需要乘生男生女的概率1/2。 (2)男孩(或女孩)患病概率:性别在前,可理解为在男孩(或女孩)中求患病孩子的概率,这种情况下不用乘生男生女的概率1/2。 命题点四 X、Y染色体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传递规律 7.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由位于X染色体Ⅰ区段(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由X和Y染色体的Ⅱ区段(同源区段)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突变型都表现隐性性状,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个体 B.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个体 C.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个体 D.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个体 答案 C 解析 A项中亲本基因型是XBXB和XbYb,可见后代应全为刚毛个体;B项中亲本基因型是XAXA和XaY,可见后代应全为红眼个体;C项中亲本基因型是XBYB和XbXb,可见后代应全为刚毛个体,不会出现截毛个体;D项中亲本基因型是XAY和XaXa,可见后代雌性全表现为红眼,雄性全表现为白眼。 8.人类性染色体XY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下列遗传图谱中(●■分别代表患病女性和患病男性)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Ⅱ-1片段的是( ) 答案 D 解析 若致病基因位于题图中Ⅱ-1片段,则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病,A为“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可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既可以是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也可以是伴X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C可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以是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D为“有中生无”,故是显性遗传病,而且父亲患病,女儿正常,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也就不可能位于Ⅱ-1片段上,故选D。 命题点五 伴性遗传中特殊问题分析 9.(复等位基因问题)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Ⅱ-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4 B.Ⅲ-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1/4 C.Ⅲ-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8 D.Ⅳ-1基因型为XA1XA1的概率是1/8 答案 D 解析 父亲的X染色体一定能传递给女儿、Y染色体一定传递给儿子,母亲的两条X染色体传递给后代的概率相等。Ⅱ-2和Ⅱ-3基因型及其概率分别为1/2XA1XA2、1/2XA1XA3,产生配子为1/2XA1、1/4XA2、1/4XA3,因此Ⅲ-1基因型及其概率为1/2XA1Y、1/4XA2Y、1/4XA3Y,产生含X的配子及其概率为1/2XA1、1/4XA2、1/4XA3。Ⅲ-2基因型及其概率为1/2XA1XA2、1/4XA2XA2、1/4XA2XA3 ,产生的配子及其概率为1/4XA1、5/8XA2、1/8XA3,故Ⅳ-1基因型为XA1XA1的概率是1/8。 10.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 A.3/4与1∶1 B.2/3与2∶1 C.1/2与1∶2 D.1/3与1∶1 答案 B 解析 雌兔基因型为XTO,雄兔基因型为XtY,两兔交配,其子代基因型分别为XTXt、XtO、XTY、OY,因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因此子代只有XTXt、XtO、XTY三种基因型的兔,且数量之比为1∶1∶1,子代中XTXt为褐色雌兔,XtO为正常灰色雌兔,XTY为褐色雄兔,故子代中褐色兔占2/3,雌雄之比为2∶1。 探究真题 预测考向 1.(2017·浙江11月选考)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如下,人群中这两种病的发病率均为10-4。两种病同时发生时胚胎致死。Ⅰ3和Ⅱ8无甲病家族史,Ⅲ7无乙病家族史,家系中无突变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Ⅱ1和Ⅲ8产生含甲病基因配子的概率分别是1/3和1/16 B.理论上,Ⅱ3和Ⅱ4结婚生出的子、女中各可能有6种基因型和3种表现型 C.若Ⅳ3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推测Ⅲ8发生染色体变异的可能性大于Ⅲ7 D.若Ⅱ1与人群中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约为1/300 答案 D 2.(2016·全国Ⅱ,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可知,该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G、g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题意“子一代雌蝇有两种表现型且双亲的表现型不同”可推知: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XGXg和XgY;再结合题意“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可进一步推测:受精卵中G基因纯合时致死。综上分析,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3.(2018·浙江11月选考,14)正常女性体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显微摄影图如下图,该图可用于核型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为女性染色体组型图 B.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C.图中染色体共有23种形态 D.核型分析可诊断单基因遗传病 答案 C 4.果蝇的灰身、黑身由等位基因(B、b)控制,等位基因(R、r)会影响雌、雄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 果蝇 灰身 黑身 深黑身 雌果蝇(只) 151 49 - 雄果蝇(只) 148 26 28 请回答: (1)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R、r基因中使黑身果蝇的体色加深的是____________。 (2)亲代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F2灰身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3)F2中灰身雌果蝇与深黑身雄果蝇随机交配,F3中灰身雌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以F2中杂合的黑身雌果蝇与深黑身雄果蝇为亲本杂交得到子代的过程。 答案 (1)灰身 r (2)BBXrY 5/6 (3)1/3 (4)遗传图解如下图所示 解析 (1)由亲本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可知,灰身是显性性状;由表格只有雄果蝇才有深黑色可知,R、r位于性染色体上,且雄性F2中灰色个体占3/4,故使黑身果蝇体色加深的一定不是R基因,应为r基因。(2)由F1全为灰身可知,关于灰身、黑身亲本的基因型为BB和bb;由图表可知,雌果蝇F2中无深黑色个体,所以亲本关于R、r的基因型为XrY和XRXR,综上所述,亲代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亲代黑身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则F1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则F2中灰身基因型为BB的概率为1/3、Bb的概率为2/3,F2中雌果蝇基因型为XRXR的概率为1/2、XRXr的概率为1/2,则F2中灰身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1-1/3×1/2=5/6。(3)F2中灰身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_XRX-、深黑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F2中灰身雌果蝇和深黑身雄果蝇随机交配,F3中灰身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Xr,F2中灰身雌果蝇产生B配子的概率为2/3,深黑身雄果蝇产生Xr配子的概率为1/2,故F3 中灰身雌果蝇的比例为2/3×1/2=1/3。(4)遗传图解见答案。 5.(2016·浙江4月选考)果蝇的长翅(B)与短翅(b)、红眼(R)与白眼(r)是两对相对性状。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F1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 长翅红眼 长翅白眼 短翅红眼 短翅白眼 雌蝇(只) 151 0 52 0 雄蝇(只) 77 75 25 26 请回答: (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基因B与b互为________基因。 (2)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杂合子占________。长翅红眼雌果蝇细胞中最多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现有1只长翅白眼果蝇与1只长翅红眼果蝇杂交,子代雄果蝇中长翅白眼占3/8。则子代雌果蝇中出现长翅白眼的概率为________。 (4)为验证长翅红眼雄果蝇(BbXRY)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进行了杂交实验,其遗传图解如下,请写出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答案 (1)自由组合 等位 (2)4 5/6 4 (3)3/8 (4)基因型为bbXrXr,表现型为短翅白眼雌果蝇 解析 (1)根据F1表现型及数量可知,子代雌蝇中长翅∶短翅≈3∶1,全为红眼,子代雄蝇中长翅∶短翅≈3∶1,红眼∶白眼≈1∶1,推测出果蝇的翅型是常染色体遗传,眼色是伴X染色体遗传,所以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基因B与b分别控制长翅与短翅这对相对性状,互为等位基因。(2)根据F1表现型及数量推测亲代的基因型是BbXRXr、BbXRY,所以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BBXRXr、BbXRXR、BbXRXr 4种,比例为1∶1∶2∶2,故其中杂合子占5/6;长翅红眼雌果蝇的体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当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数也加倍,即为4个染色体组。(3)子代雄果蝇中长翅白眼占3/8,应为3/4长翅×1/2白眼,故亲代的两只果蝇基因型是BbXrY、BbXRXr ,则子代雌果蝇中出现长翅白眼的概率为3/4长翅×1/2白眼=3/8。(4)根据遗传图解可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长翅红眼雌果蝇∶短翅红眼雌果蝇∶长翅白眼雄果蝇∶短翅白眼雄果蝇=1∶1∶1∶1,而亲本之一长翅红眼雄果蝇(BbXRY)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BXR∶bXR∶BY∶bY=1∶1∶1∶1,所以另一亲本产生的配子为bXr,则其基因型为bbXrXr,表现型为短翅白眼雌果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