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重点15 作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重点15 作文

2020-2021 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重点 15 作文 ★知识划重点★ 一、审题 1.脱离材料自立山头。一般是强调在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作文,即学生的写作主旨应该来自材料, 但是,就有那么部分学生,喜欢另起炉灶。 2.着眼局部忽视整体。对材料作文进行审题立意时,要仔细阅读命题所提供的全部材料,切实弄清材 料的中心和实质,不要仅抓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一定要注重整体性。 3.误抓关键句缺失思辨性。写作考题,侧重于考查考生的思辨。但是,有的学生在平时听惯了老师的 “关键句”之说,在考场上面对“对立”的材料,就不知哪个是“关键句”,以致随便拉来黄牛当马骑, 在具体的行文中缺少了应有的思辨性。写出不符合作文要求的文章。 二、语言 语言和思维是写作的一-双翅膀:语言需要依靠思维去提升表达质量,而思维必须借助语言形式得以呈 现。论述文写作语言需要理性客观,能够由表及里,将思考引向深人,用辩证的眼光分析问题,体现一定 的思辨色彩和思想深度。具体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语言的思辨效果。 1.以论断性语言展开说理起点。“论”即论断,明确亮出观点;“述”即阐述,清晰陈述理由。所谓 说理或者论述,是指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说理的表达过程。其语言特征是以判断、推理、演绎为特征 来展开说理。而在说理过程中,判断是处于起始阶段,是说理过程的起点。例如著名的“三段论”,三段 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判断推理,从思维过程来看,任何三段论都必须具有大、小前提和结论。 2.以概述性语言支撑说理分析论述类文章与叙述类文章有较明显的文体差异,但并不意味这两者之间 泾渭分明。叙述类需要议论来画龙点睛,而论述类文章需要简洁叙述的事例来支撑观点分析。这里要注意 到,论述文语段中,论述为主,叙事为辅,叙事是为了证明观点而存在的,必须简洁明确,不能喧宾夺主, 以叙代议。 3.以关联词语体现说理逻辑论述文不是例证文,而是论证文,要有论证过程,体现思维推进的过程, 而关联词语在体现语句内在联系以及展现思维推进上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思辨 论述文考察的就是学生的思辨性,想要在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思辨必不可少。思辨能力,近年高考 作文尤为强调。但学生作文仍是思辦能力不强。 1.思维停留在同一层面,缺乏深度思维是议论文的生命,议论文从审题、立论、谋篇、布局、结尾, 以及整个行文中,处处都要运用思维方法。好的议论文应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思维的宽度,中档的议论文 有思维的线性发展而缺乏开阔感和灵动感,下等的议论文思维没有延伸或者断裂为几个片段。论述类文章 如何在“论证”过程演绎推进?有些观点看似是从不同角度来证明论点,各个分论点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 其实是紧密相关甚至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层面。这在一些“并列式”议论文的考场作文中问题特别严重。真 正有逻辑性的“并列式”议论文在本论部分,它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 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要避免思维停留在同--层进上就要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 调,论证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 使文章严谨有力。议论文“以理服人,以理取胜”的实质就是议论的层次,议论的层次实质就是议论的推 理逻辑性强,层次感彰显议论文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议论文写作的灵魂,只有推理逻辑性强的议论文 才能在高考中获得高分。 2.用例并行,结构单一,缺乏广度论述类文章需要事例来支撑观点的分析与证明,但是观点之间应该 有层递性,同样,事例应该为不同的观点服务,而不能围绕-一个观点反复证明。 3.说理肤浅,认知偏狭,缺乏高度部分学生由于生活阅历不足,知识积累、理解还没有达到--定深度, 思想感情不够成熟、稳定,对事物的认识和评判不够深刻与全面,导致论述类文章写作存在浮光掠影的现 象,不能深人分析,以至于说理肤浅,缺乏一定的认识高度。如《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选段: 四、结构 所谓结构是指文章的框架。立好总体框架是提高作文分数的重要手段。应试作文因为时间匆促,不可 能反复琢磨,必须以基本结构建构模型,迅速立好框架,才能写出与试题要求切合的文章,赢得全局,获 得好评。优化论述文结构,首先要明确常见的论述结构有哪些,然后在常见结构类型上加以优化。 1.并列式结构。并列式结构指围绕文章中心论点,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平行排列展开论述的一 种论证结构。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有时还可以辅以“首先”“其次”“再 次”等词语体现并列。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对一个总论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 并列地排出几个分论点来。 2.对照式结构。所谓对照式论证结构,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剖 析、论证,从而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的一种论证结构。它的好处是布局上对比鲜明, 主次明确,从而泾渭分明,论点突出,给阅卷者以鲜明的印象。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比 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高考作文题--般具有一-定的思维开放度,也就是说正反两方面均有一定 说理空间,在问题正反的两个维度上都可以延伸。如果观点正反两方面均需要展开论述,就需要对照式结 构了。运用对照式结构,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 烘托、陪衬作用。 对照式结构普遍适用于论述文写作,前提是要确保正,反两面实际上指向同一个中心论点,能够达到 殊途同归的论证效果。如果指向观点正反两个方面,那么就不能平均用力,而应该有所侧重,体现出观点 的倾向,这样既体现思辨,又能突出中心。 3.层递式结构。层递式结构是一种纵向开拓,层层深人,步步推进,深化议论的论证模式。--般围绕 着“是什么一为什 么一怎么样”或者“提出问题一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路线行文,展开论述分析。 应该说层递性结构是最适宜于呈现论述文写作思维的论证结构,因为其结构特点决定了思维不可能停留在 一个层面上。 五、论证 所谓论证就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思路,用材料来证明观点的过程。论证过程最能体现考生的逻辑思路是 否清晰,论证是否严密。好的论证过程如同裁缝制衣,运针过处了无痕迹。强化论证能力主要强化论证方 法的使用和材料与观点的衔接。优化论证过程,首先要明确常见的论述方法有哪些,然后在材料与观点的 衔接上加以优化,重要的手法就是多运用关联词语,强化句子之间的联系,使论证过程密不透风,让人信 服。 1.因果:增添逻辑密度。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联系是现象之间普遍 联系的表现形式之一。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发的;而当原因和一切必要条件都存在时,结果 就必然产生。所谓原因,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事件发生的条件;所谓结果,指的是原因发生作用的 情况。原因与结果--般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在议论文中,根据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这种普遍的和必然 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通过提示原因来论证结果,就是因果论证。因果思维是普遍而根本的论证方式,因 为我们能够提出观点、表达倾向,背后--定有原因,对原因的追溯,让我们的思维走向深刻。 2.对比:撑开思维宽度。对比论证,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 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上,有比较才有鉴别,考生有意识地将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 美与丑、喜与悲、刚与柔、阴与阳、实与虚等对照来写,可以鲜明地揭示论证对象的外在特征或内在本质, 从而更突出、更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主题。考生若能有效地运用对比论证,可以在一定程度破解其语言平面 化的难题。但是考生在使用对比论证时要注意两点:--是对比必须鲜明、强烈,通过对照,突出事物的特 征;二是在字里行间要渗透作者的褒贬、爱憎之情。如此行文,考生的意图就能得到充分表达,进而给阅 卷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为获得发展等级的分数提供可能。对比论证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从事 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 对比论证方式的运用范围很广,因为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很多,中与外、古与今、大与小、强与弱等, 都适合于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和阐明了两者的差异对立之后,是非.昭然,自然就能够确立论点了。对 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前者称为横向比较,后 者称为纵向比较。运用纵向对比的论证方式,不能停留在形式逻辑的静态判断的层面上,否则,有时会显 得说服力不够。 3.假设:彰显论证力度。运用假设论证,即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 点,使事例很有说服力。在列举事实论据后,从反面进行假设,假设材料中能达到的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 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如未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对语段进行假设分析时,如果举 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应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举的例子是反面的,那么就应从正面来假设分析。它 的逻辑思路即正面事例从反面假设,反面事例从正面假设。 4.关联:体现说理效度。关联就是要体现论据与观点之间的相关性,要找出论据与观点之间具体的中 间环节。不少学生写作恰恰缺少分析的具体过程,而是将论据和观点强行拉扯在一起,这种“捆绑”式表 述自然就缺少说服人的力量。要尽量杜绝自说自话地讲“空道理”,而要学会运用关联的视角将观点与论 据一步步地连接起来,从而使论证过程具体化、清晰化。论证时要尽可能将论据和观点“关联”起来,借 助一步步的具体环节,形成一个清晰完整的论证链条。这样,读者才能循着作者的推理轨迹,理解你的观 点从而接受认可你的观点,这样的论证就呈现出效度。 ★练习划重点★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交往中,人们往往因某方面的共同点相互吸引而走得比较近,同时疏远、排斥与自己存在较大差异的 人。 面对这样的交往,有人觉得趋同会给人带来快乐、和谐;也有人觉得这意味着多样性的缺乏,还可能 会影响到认知。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 套作。 【参考例文】 交友之道 朋友,友谊,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我们寻找朋友,探索友谊的真谛。然而,我们只有积极交 往,宽容欣赏,以诚相待,才能使友谊之树枝繁叶茂,才能让友谊的阳光照亮我们的人生。 保持积极的态度,扩大人际交往圈。在生活中,性格乐观开朗的人总是拥有令人羡慕的好人缘,因为 它们积极向上,阳光活泼。无论在哪里,都能将自己展现在他人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与自己接近、 交流。因此,它们总有很多朋友。而那些封闭自己的人,不与他人交流,只能让自己陷入更加封闭的境地, 久而久之便被孤立了,更别说与他人为友了。 尊重个体的差异,学会宽容与欣赏。人各不同。人与人之间,哪怕是最好的朋友,也可能会产生分歧, 发生争执,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这时我们只知道继续争吵,不求和解,友谊一定会出现不可修复的裂痕, 甚至一份珍贵的友谊就因此流失了。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们应该宽容他人,赞 美他人,体谅他人,更要欣赏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 肯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有互相欣赏而不带有一丝偏见的朋友,才算真正的知音。例如马克思和恩 格斯,尽管马克思常常处于穷困潦倒的境地,但恩格斯却从未因此对他敬而远之,反而一直真诚地帮助马 克思,共度难关。最终,这对相惜相知的好朋友完成了伟大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为崇高的革 命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此可见,朋友之间的理解、欣赏是多么的重要啊! 敞开自己的心扉,付出真心与诚意。与人相交,贵在一个“诚”字。这个“诚”,不光是忠诚,更寓 意着诚心。真心实意为他人着想,为朋友分担,友谊才能地久天长。如果互相欺骗,那么原本崇高美好的 感情就会变得一文不值,失去它原有的意义。作为被朋友信任的人,我们同样应该以诚相待,使友谊之花 愈加可贵、持久。 然而,朋友也是有选择的,并不是任何人都能交朋友。与善人居,如入芳兰之室,久而自香也;与恶 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显然,朋友的前提,必须是一个品格端正的人。与小人成为朋友,会 让我们变得凶狠残暴;与损人成为朋友,会让我们变得没有原则。因此,朋友的选择至关重要,正所谓“近 朱者赤,近墨者黑”! 让我们扬起友谊的风帆,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聚焦人际交往中相互吸引与排斥的现象,引导学生树立理性的交友观是 本次作文命题的意图。从客观现实的角度看,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一般都是找“共同点”,乐意与志趣、 爱好、价值观等相近的人走近,慢慢形成自己的“朋友圈”。与此同时与其他“异己者”保持一种疏远, 甚至排斥、抵触的状态。从理性角度关照这一普遍现象,一方面要思考产生这一普遍现象背后的原因,说 到底,人是怕孤独的,喜欢和谐的。而不同、冲突等不能很好满足人的这一情感需求。但如果理性地看, “不同”也许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因此我们在交往过程中, 要敞开心扉去接受与自己不一样的人。这样一来可以让交往变得更舒畅。其次,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差 异性的交流与碰撞也是成长的一种有益的途径。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友好的手势,一句真诚的话语,一个生动的场景,一件微小 的事情……总能激起我们心中层层涟漪。 请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要求:感情真挚饱满,情节完整 严谨,细节生动传神,字体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例文】 一件小事 冬日的足迹缓缓地消失在日历的末端,随之即来的是盎然的春天。可是,无论时光怎样流转,我都不 会忘记那一天发生的一件小事。 那天傍晚,天色渐渐被涂鸦了浓黑,突兀出西方狭窄的橙黄色,我摇晃着手中的垃圾桶,走在去垃圾 池的路上。远远地,我看到垃圾池边站着一个人,似乎是刚倒完垃圾,手里还拎着垃圾桶,一直愣愣地站 在那儿。当我走到垃圾池时,那人已手提垃圾桶快速跑远了,我摇了摇头,心想,真是个奇怪的人。 垃圾池周围堆满了杂乱的树枝,有几只流浪的野猫在附近走走停停。垃圾池靠里的部分几乎没有垃圾, 垃圾大部分都堆在外面,高高的,像一座小山,上面几只苍蝇嗡嗡地飞着,各种液体汇集成一条支流,悠 悠地流向马路。我厌恶地用手扇动着,想赶走那种奇怪的味道,可无用,我只好用一只手捂住鼻子。 踮起脚尖,小心地越过“雷区”,把桶靠在垃圾池边,随意将垃圾倒了出去。正当我倒完垃圾时,先 前站在垃圾池边的人好像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根粗棍子。待他走近,我才看清楚,那人 40 来岁样子,身 上的衣服已经很旧了,上面还沾着几块土,他皮肤黝黑,手上也有几道山沟似的皱纹。 他向手里吐了两口唾沫,拿起棍子,用力将那堆垃圾推倒,然后用棍子将垃圾一一向前推去,堆在了 垃圾池的最里面。他又放下棍子,从衣兜里掏出一副线手套,戴上后,将垃圾池边的树枝一捆一捆整理好, 最后摆成了小山似的树枝堆。他不动声色地干完这些之后,用袖子抹了抹头上的汗滴,看了我一眼,然后 转身拿着棍子离开了。 回家的路上,我想,那个人最后又看我一眼,也许是因为觉得我很奇怪,没事看他在这整理垃圾,可 是,看完他的一举一动后,似乎心里有了许多感悟:每个来倒垃圾的人都会看到这里的脏和乱,可有多少 人会随意抛下垃圾就走开,又有多少人会停下来收拾收拾呢?尽力做好我能做到的每一件事,我想这会是 我以后努力的目标…… 那一晚的月光很温和,夜空仿佛恬静的水墨,串联着稀疏的星点,像是邂逅的命运。我站在夜色中, 思考着这件小事,我知道,它像一堆篝火,让我感到光明和温暖。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表达应用的能力。材料中说,“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友好 的手势,一句真诚的话语,一个生动的场景,一件微小的事情……总能激起我们心中层层涟漪”。可见, 题目要求考生通过捕捉一些生活细节或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件等,用叙述描写的方式传递出自己的情感 和感受,或揭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总之,要通过眼神、微笑、手势等写出考生心中的“层层涟漪”。 写作时,考生可以写自己成长历程中印象深刻的场景或事件等,表现出自己对社会的认知,注意感情要真 挚饱满,情节要完整严谨,细节要生动传神。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首《插秧歌》,既写 出了农民插秧时的生动情景,又蕴含了深刻质朴的人生道理。诗中的“六根”既指秧苗的根,也指人的眼、 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知觉。插秧时,要把其根洗干净,秧苗才更易成活;六根清净,方能圆满的完 成插秧,且插秧是边插边退,退进自如就能完成工作。 这则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发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 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例文】 以退为进 成功的蹊径 锯子一直向前,会有到头的那刻,适时退回锯子才能再次发力;弓始终绷紧,会有拉断的时候,适时 将弦放松,才能让箭快速离弦。退不是放弃的借口,不是认输的理由,更不是成功后的满足。以退为进, 成功的另一蹊径。 能以退为进者才能走的更稳。在攀登珠峰的路上,面对潜在的危险,26 人选择向前,换来永远安息于 此的结局。只有克洛普利独自坚持返回大本营。一年后,他成功登顶,实现了队友们已不可能完成的心愿。 荣誉会冲破理智,可当弦崩断的瞬间,箭也将应声落地。不是所有的退都不意味着放弃,有时成功也少不 了冒险,但若冒的是生命的险又怎等的来成功?留下一串扎实的脚印,才是一段稳步向前的成功路。退, 不是放弃,而是成功路上必经的抉择。能以退为进者才能走的更远。脚步有进有退,只因人生有起有落, 能在落时释然退下只为待起时再次奋勇先前。 退,不是认输,而是待发前的蓄势。能以退为进者才能走的更高。李开复,在谷歌中国区发展如日中 天时离开谷歌,在来回穿梭于各大高校演讲,写了一篇又一篇鼓励大学生的文章后,决心开创“创意工场” 带动许多成熟的大规模公司帮助中小型企业发展。从苹果到 SGI 到微软到谷歌的全球副总裁,他在事业路 算得上是一帆风顺。当所有人都仰视着全球 500 强的光芒时,李开复看见的却是小企业创意的潜力,从领 导者回归如今“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就意味着要走一段没人走过的路,没有人知道结局的路。退,不 是满足,而是人生攀登路上的又一个起点。不在退时,随心所欲的停下,这是进的毅力;不在进时,盲目 向前,这是退的智慧。在多一份理智后,多一份目标,在多一份目标后,再多一份壮志。 退缩是弱者的行为,前进是强者的行为。在大家的眼中是这样,宁愿前进也不愿退缩。但我不这样看。 2008 奥运会,刘翔并没有参加比赛。有人说他是害怕古巴小将罗伯斯,但我认为不是这样。众所周知,刘 翔在奥运比赛前受了脚伤,如果再做剧烈的运动,刘翔的这只腿就会残废,就意味着刘翔永远不能再参加 奥运跑步项目了。只有这一届奥运会没参加,只是损失了一枚金牌,但如果参加了,损失就不单单是一枚 金牌了,而是上十枚甚至是十几枚!损失一枚金牌不代表我们在奥运比赛上输了,但损失了一位体坛天才, 就不只是一枚金牌。大家都应该听说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个民间俗语。做任何事都不能太过急躁, 否则只能造成不可预料的损失。小踏步的退缩是为了大踏步的前进。 以退为进,成功的另一蹊径!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考生材料作文的分析理解写作能力。完成本次作文时要先分析《插秧诗》中所蕴含 着深刻哲理,“手把青秧插满田”,描写农夫插秧的时候,一颗接着一颗往下插。“低头便见水中天”, 低下头来看到倒映在水田里的天空。“心地清净方为道”,当我们身心不再被外界的物欲染著的时候,才 能与道相契。“退步原来是向前”,农夫插秧,是边插边后退的,正因为他能够退后,所以才能把稻秧全 部插好,所以他插秧时的“退步”,正是工作的向前展进。这首诗告诉我们:从近处可以看到远处,退步 也可以当作进步。“低头便见水中天”,就是要我们虚怀若谷低下头来,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古人说“以退为进”, 又说“万事无如退步好”, 在功名富贵之前退让一步,是何等的安然自在!在人 我是非之前忍耐三分,是何等的悠然自得!这种谦恭中的忍让才是真正的进步,这种时时照顾脚下,脚踏 实地的向前才至真至贵。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思考进行创作。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十五六岁的你,青春已经开始。在奋斗的青春岁月里,可能有些许遗憾,更多的应是骄傲自豪。 请结合自身经历与体验,跟同学分享你的青春故事,据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故事有意蕴,有细节描写;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例文】 我奋斗,我成长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奋斗,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拼搏,为超越自己而努力,为自己的靓丽人 生而打拼。 ——题记 不知是为了迎接期中考试,还是高中生涯已步入正轨,最近作业很多。惟一的星期天也要在书海中度 过,我不禁苦叹,但我无奈必须奋斗。 我坐在教室中正冥思苦想着一道难题,突然,外面下起了绵绵细雨。它不象春雨那般温柔细腻,不象 夏雨那般热烈短暂,就那样淅淅沥沥地飘洒着,携来阵阵秋的惬意。窗外笼罩在淡淡雨气中的那一排树是 水杉。水杉枝干很细,修长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雨中轻轻摇晃着翠绿的枝叶,进行着秋的洗礼。水杉不 仅是学校悠久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力争上游的竞争者。水杉相对其它树而言,高出一截,但是在一排水杉 中,它们似乎很难比出个高低来,但它们你追我赶。而这一排水杉正在两个实验班的旁边,其中的神似自 然可想而知。水杉喜欢阳光,喜欢竞争,因此它们具备了奋斗争上的精神。“我来到这个世界,为了看见 太阳,如果白昼竟然消亡,我还要歌唱,在我生命弥留的时光!”秋风的萧瑟,秋雨的冲刷,不能打消它 们的斗志,或许,它们会飘落许多叶子,但那是为了迎接更美好的春天! 中午,雨停了,但是太阳迟迟不肯出来。去食堂的路上有一棵树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它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走 近一看,原来是桧柏,它的枝干粗糙干裂,枝桠几乎没有,叶片早已随秋风遨游各地,只剩下几叶小的还 倔强地拉住枝头,摇摇曳曳不肯离去。桧柏此时如同垂暮的老人,但它仍伫立在风中。迟暮并不可怕,可 怕的是对迟暮的感觉。桧柏在生命的晚期仍与秋风搏斗,尽情释放自己的不衰活力! 虽值秋天,但是整个的校园的草木仍呈现出一片盎然生机。有的仍然郁郁葱葱;有的已有黄叶,但万 黄丛中尚有绿--秋天的校园没有烂漫的春花,没有清脆的虫鸣,没有霏霏的雪花,但是秋天有响亮的呐喊: 奋斗永无止境! 我不再苦叹,因为我要奋斗;我不再有压力,因为压力早已化为动力。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 缘故;但我可以尽情地燃烧,因为心中充满奋斗的热情! 在奋斗中成长,在磨练中超越,为了自己的人生,为了梦想的实现,我拼搏,我奋斗,人生路上奋斗 不息,成长不止!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 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材料共有三 句话,第一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引出青春的话题和“奋斗”“回忆”;两个关键词;第二句是说青 春已经开始;第三句是说奋斗的青春岁月里有些许遗憾,也有更多的骄傲自豪。综合三句可以概括为四个 关键词:青春,奋斗,遗憾、骄傲自豪。写作任务要求分享自己的青春故事,明确了文体要求和字数要求。 结合材料的关键词青春、奋斗、遗憾和骄傲自豪。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 有一句名言说:“朋友快快走,你不要为眼前的美丽风景而驻足。”它意在提醒人们不要因 一时迷恋美丽风光延误了前进的路程,从而影响尽快到达真正远大的目标。 (2)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路,路旁立着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它意在劝告 那些匆匆过客不要因为无暇欣赏路上迷人风光而留下遣憾。 以“快走还是慢走”为话题写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参考例文】 世间百味在路上 世间的精彩,不在于最后结果如何。目标未实现,也未必遗憾。正如阿尔卑斯山的山谷道旁的名言, “慢慢走,欣赏啊!”但同时又如另一句格言告诉我们:“朋友,快快走,请不要为眼前美丽的风光而驻 足。”目标实现了,也不要快乐而止步。因为世间的精彩在于过程,世间的百味在路上,前方的风景更美 好。 专注过程,充实有味,精彩无限。是啊,阿尔卑斯山的名言说得好:‘慢慢走,欣赏啊’。人生就像 登山,如果只盯着山顶,那么人生就像一条点到点的线段,机械又单调,因为分享的过程被省略了。只有 专注过程,快乐地品味过程带来的艰苦,才能在人生的点与点间,勾画出灵动曲折的浪线,才能使人生充 实而精彩,否则或许会成为悲剧。英国的一个青年在中了彩票后,中断了学业,在挥霍一番后,他整天无 所事事,最后饱受抑郁的困扰而自杀。工作以满足自己物资上的需求,是人生的目标,然而,当省略过程 让目标直接实现时,却是摧毁人生,人生之花就会因枯萎而凋谢。可见,有时过程比结果更精彩更重要。 专注过程,胜而不骄,败而不馁。关注过程,我们便不会过于计较一时的成败,生命的比赛没输赢, 它更像是一次旅行,成败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沿途欣赏的风景。正是如此,人生越是精彩的人,就越关 注过程。泰戈尔说得好:“天空中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所以,居里夫人吧诺贝尔奖的奖章 给孩子当玩具来玩,爱因斯坦把支票当书签…….成功不能让他们沉醉,因为过程便是他们最大的奖励。更 大的考验和期待还在前方,未来不能因为一时的快乐而放弃。与过程比起来,成功只是前一个阶段的最后 一点,他是所有成功中很小的一部分。爱迪生晚年致力于在野草中提取橡胶,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他并未 认为这是浪费时间,最起码他已知道这种东西不能提取橡胶。正因如此,实践使他更加聪明智慧。 目视前方,再接再厉,迎接成功。眼里不仅要盯着过程,还要目视前方,理性地面对即将发生的情况。 近些年来,因为太关注经济发展,我们忽视了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受到破坏,公民素质令人担忧。但是, 社会要发展,科技在进步,不能因为某些不尽人意而止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是新一届政府保持可 持续发展的庄严承诺。他们正在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太慢或许被摔在后面;太快容易造成相关环节 脱节。因此,保持增长的同时,加强相关产业管控,让它们按照设定的方向前行。经济指标与环境指标并 重,传统文化与前卫文化比翼,我们更加关注过程的方式,实现中国复兴之梦,要减少急躁与功利,多些 理智与理性。我们不只图快,更要走的稳,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多姿多彩的发展之路。 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朝前看,慢慢走,世间百味尽情品味。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道题意非常鲜明的话题作文题目。话题提供的两则材料分别阐释 了“快走”与“慢走”的原因,两则材料构成的是对比的关系。话题“快走还是慢走”是一个选择关系的 带着强烈疑问语气的短语,这就要求写作时首先必须得作一个价值判断的选择,即主张“快走”还是主张 “慢走”。若主张“快走”,那么,作文就应紧扣第一则材料中“不要因一时迷恋美丽风光而延误了前进 的路程,从而影响尽快到达真正远大的目标”这句话来展开。永不停歇、追求美好结果,便理所当然地成 为“快走”的主旋律。如果选择“慢走”作为文章的观点,同样地,第二则材料中“不要因为无暇欣赏路 上迷人风光而留下遗憾”的提示也是持“慢走”观点的文章所必须遵循的原则立场。而注重过程、不错过 精彩也就是“慢走”者的人生态度。在行文构思时,应充分考虑作文题目中“请你就这段话引发的思考, 联系有关见闻、体验、经历”的提示,写作的思维绝不能只局限在材料所写的对象“风景”上;明显地, 此处的“风景”绝不止是“自然风景”,更多的恐怕还是“人生风景”。因此,由“景”及事、由“景” 及人便是考查文章思维高下的主要因素。 6.根据材料,完成作文。 仰望云朵,你会陶醉于那份宁静与朦胧;仰望雪山,你会领略到自然的高大巍峨;仰望灯火,你会珍 爱那份神秘与温馨。仰望秋天,你会感受到果实挂满枝头沉甸甸的喜悦;仰望历史,你会学会理性思维; 仰望功德,你会明了什么是高尚……只要有一颗仰望的心,即使是再平凡的事物也会因此变得不平凡。当 你学会仰望天空,仰望大地,仰望整个世界时,你便超越了自我! 请以“仰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情感真挚,语言亮丽。②不少于 800 字。 【参考例文】 仰望屋顶的那只猫 外婆家的那只老猫开始褪毛了,院子里、屋子里,到处都是它的“足迹”。这是只黑猫,有点肥,很 凶。若我不是惧怕它的爪子,我早就把它踢到院外去了。 外婆说,它生了四只小猫,只活了两只。一只送给了邻居老林,他家有一只大嗓门的狗,一只送给了 村头的李奶奶。老林家的那只猫?那只黑黑的、瘦瘦的小猫?那是一只很漂亮的猫,有一双又大又有神的 眼睛,是碧绿色的。我转头寻找老猫,想仔细看看如此可爱的猫咪的母亲。我想找找它身上的可爱之处。 老猫蜷缩在屋顶上,晒着太阳,慵懒地舔着自己的爪子,望着远方。一阵微风吹过,还有几根讨厌的猫毛 随风起舞。噫,真够恶心! 一天下午,夏姑娘似乎偷偷跑出来溜达了一圈。院后的老梧桐憔悴地张开着绿荫,连聒噪的麻雀都停 止了喊叫。世界静得出奇。 “汪汪汪,汪汪汪……” 隔壁老林家的狗打破了这诡异的安静,巨大的犬吠声精神了梧桐,惊醒了麻 雀,也将我吸引了出去。这条黄皮狗,正冲着满身湿漉漉的小黑猫打叫,狰狞的面庞泛着几许得意。绑着 它的锁链被它的剧烈摇晃而铮铮作响。还好拴着铁链,不然这只打翻了黄狗喝水杯子的小猫性命堪忧啊! 顺着阳光的方向,那只老猫战力在屋顶上,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里的状况。那严肃的表情、凌人的站 姿、喷射着怒火的双眸……我似乎看到了紧缩的眉头下泛着的几许紧张。回头打量黄狗,在太阳下闪闪发 光的那是——铁链没上锁!伴随着黄狗的跃动,一团黑影慢慢挪动,不发出一点儿声响。 “喵——”一声建立的猫叫刺破了我的耳膜,忍不住微微皱眉闭眼,睁眼竟发现黄狗的眼角多了一条 疤痕,细细渗着血…… 老猫蹭了蹭瑟瑟发抖的小猫,望了眼正在哀嚎的黄狗,轻巧灵活地跳上了土墙,回到屋顶。 夕阳染红了半边天,白天的热气在晚风中慢慢消退。老梧桐上的雏鸟叽叽喳喳地等待着。老猫蜷缩在 屋顶,望着远方。那儿,是村头吗?随风舞动的猫毛似乎不再那么讨厌了。 我站在院子里,静静地仰望它。没有嘲笑没有轻蔑没有厌恶,有的只是敬重和感动。所有的母亲都该 被仰望,因为她们会为孩子而勇敢。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话题作文的能力。本题的话题是“仰望”,可以仰望云朵、雪山、灯火、 秋天、历史、功德等,仰望的对象可以具体可以抽象。仰望,“你会陶醉于那份宁静与朦胧”“你会领略 到自然的高大巍峨”“你会……”,甚至,“只要有一颗仰望的心,即使是再平凡的事物也会因此变得不 平凡”,学会仰望,“你便超越了自我”,据此可知,“仰望”可以得到有益的收获,其应理解为一种向 上的灵性书写,强调的是精神境界的提升,追求人性的深层认知。写作时要注意“仰望”的对象需要有精 神的拓展空间。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问一个盲人:“对于世间的美好,你什么都看不见,这么活着你痛苦吗?”盲人却意外地回答道: “痛苦?我痛苦什么?与聋子相比,我能听见声音;与哑巴相比,我能说话;况且我还可以由心灵去感受 世间的美好。我之所以活得比较愉快,是因为我学会了放大美好,从而更懂得珍惜美好……” 请就“学会放大美好”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文体 自选。③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 【参考例文】 学会放大美好 学会放大美好。世间本无完美之人,完美之事,要不然人们怎会有感而发“残缺也是一种美”呢?茉 莉、米兰香气袭人但不够艳丽;君子兰、牡丹雍荣华贵却少了几分馨香;玫瑰虽是色香俱全,可又浑身是 刺……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学会放大美好,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豁达的心态。我们无须感叹年华流逝的漠然孤寂,也不必为日月 如晦,花开花落而惋惜,只要凡事都保持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生活就会充满阳光。让我们学会放大美好 吧,把一切不值得记住的事情统统交给沙滩,让海水卷走那些不快,伴随着新一轮朝阳,将是你无忧的笑 脸!独自徜徉于暮色里,任思绪放飞风中,漠然环视四周,一切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足下的小径也变得 又远又长。总以为命运之神太苛刻,才造就了如此平凡的我;总感觉世间诸多不公平,才使我的生命历程 如此艰辛坎坷。我顿足,我懊悔,我哭泣,心中充盈着失落与悲伤时猛然想起了一句话——学会放大美好! 有人问一个快乐的盲人:“对于世间的美好,你什么都看不见,这么活着,你痛苦吗?”盲人却回答 道:“痛苦?我痛苦什么?与聋子相比,我能听见声音;与哑巴相比,我能说话;况且我还可以用心灵去 感受世间的美好。我之所以活得比较愉快,是因为我学会了放大美好,从而更懂得珍惜美好……” “学会放大美好”,多么富有哲理的一句话啊!我静静地坐在嫩绿的草地上独自深思:我的周围真的 那么缺乏美好吗?重新环顾四周,我看见的是充满生机的草地与争奇斗艳的花朵。这不就是美好吗?它们 不就在我身边吗?躺在柔软的草坪上,抬头看着蓝蓝的天上漂浮的朵朵白云,那么舒服,那么惬意。为什 么我现在才发现?我恍然大悟:我总喜欢用失落把自己掩饰起来,一直叹息生活中没有辉煌、没有灿烂, 宛若面对一杯醇香的酒,却把美好压缩在心中一个不知名的角落里。只要我放大美好,让美好的事物占据 我心灵的空间,我就会始终保持一份愉快的心情与豁达的心境。 让我们学会放大美好吧!把一切不值得记忆的事情统统交给沙滩,让海水卷走那些不快。那么,伴随 着新一轮朝阳的,将是你无忧的笑脸。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表达应用的能力。本题为给材料话题作文。材料中,盲人认为他能听见声音, 能说话,可以由心灵去感受世间的美好。话题“学会放大美好”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深入生活,发觉 其美好,将美好写得深刻,同时该话题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话题要 求突出“学会放大”四个字,“美好”可以指一种感情、一种心态、一种认识,也可以指一种生活状况、 一种已有境界和追求等。内容可大可小,作文要有“放大美好”与“珍惜美好”的意识。 8.请以“我的心因_________而高贵”(横线上的内容根据自己的体验填写)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 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例文】 我的心因自知而高贵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此话把自知放在首位,不难看出自知的重要性。 人既然生活在社会中,那就意味着我们要无时不刻的去与别人竞争。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机遇。 然而有些机遇却不是为某一个人而单独出现,而是面向社会成员而出现的,面对这些机遇,我们首先要对 自身有足够的了解。肯定比不过别人的直接放过,静静地等待着下一次的机遇,不要妄想把握每一次机会, 把精力和时间都浪费在争斗和懊恼上。而是努力增强自身实力,待机而动。 人贵有自知之明,忍是自知的一种表现。忍可以避敌锋芒,保存自身的有生力量;忍还可以使自己能 从总局来考虑利弊,找出敌人弱点,以雷霆万钧之势消灭敌人,取得胜利。曹刿论战,以弱胜强。其关键 是在于曹刿审时度势,避其锋芒。趁敌人旧力已去,新力未生,以猛虎下山之势,一举破敌。豹于弓身是 为了在瞬间获得最大的速度;蛇身后倾,是为了更有力的咬穿猎物。暴风雨前的宁静是可怕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才能度天下之事,一鸣惊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这就注定了我们每个人 的人生走向。胸怀大志,就注定不甘寂寞;安分守己,就注定一事无成。诸葛亮为三国时期的谋士。在他 未跟随刘备时,隐居在一座小山冈上,起名叫卧龙岗。此不难看出,诸葛亮虽然隐居世外,但是其心却天 下大事。在刘备来请诸葛亮出山时,便有了隆中对之千古佳话。三分天下,联吴伐魏。诸葛亮为刘备制订 了总体战略,使刘备成为一代枭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有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长处,才能更好的体现我们自身的价值。这就要求我 们知己知彼。田忌赛马,众人皆知。在孙膑的巧妙安排下,使田忌在总体实力低于对方的情况下取得了胜 利,这是一种巧妙的变通。以自己的优势去战胜对手的弱势,通过放弃局部胜利,来获得整体的胜利。 夕阳的余晖爬上了我错落有致的书籍上,这使我感到自己的高贵与富有。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所以我 能从容面对困难,从而战胜阻碍,取得辉煌。所以,我的心因自知而高贵。 【写作指导】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横线上所填的内容与高贵之间应该有因果 关系,重点应该写“因为什么我的心灵而高贵”“我的心灵怎么因此而高贵”,即应通过写自己的经历、 体验、感悟等,体现出“我”的高贵人格、精神境界、气质、心智、灵魂等内涵。“高贵”的内涵:“高 贵”在文题中与“高尚”的意义相当。而“高贵”在文中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如下几种:其一是自己在付出 了努力以后对生活获得了新的认识和感受,对生活的态度有了一个大的改变,视野得到开拓,境界获得提 升;其二是因自己做了一些并不怎么起眼的小事,却给别人留下了较好的印象,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与过去相比有了不同。因为生活中的这些经历使自己的心理感到从未有过的愉悦,使自己的生活从未有过 的甜蜜,使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从未有过的亲密,使自己远离了庸俗,卑微,从而变得高贵。通过题目“我 的心灵……”,可知一定要写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而要把这些内在的心理体验细腻地描摹出来,写 出真情实感,就要求同学在文中有细节的刻画,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有形象的比喻、拟人等。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主角,不只是影视作品中的主要角色,不只是纵横赛场的体育明星,不只是改革大潮里的风云人物, 一张过去的照片,一段温馨的视频,一个难忘的生日,一次有趣的活动,一场激烈的比赛等等,你都可能 是当中的“主角”。 请以“这一次,我是主角”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书写工整,不少于 800 字。 【参考例文】 这一次,我是主角 这一次,我是主角。 经过一段时间的寂静之后,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想起这一周以来的努力,几分甜蜜悄悄爬上心 头。 又是一年的演讲比赛,自己三年来都没参加过什么活动,这一次没经大脑思考,就参加了比赛。 说起来也奇怪,我为什么会接下这么一个具有挑战的任务。从小就害怕在人多的场合讲话的我,张开 嘴,吐出的话无一不是战战兢兢还带着颤音的。想到一开始在班上的模拟演讲,老师略带失望的眼神,同 学们不经意流露出的嘲笑,我简直快要疯了。 无处不在的紧张气氛压迫着我的神经。 后来的两天,我都没去碰那不讨人喜欢的演讲稿,到了第三天,我才拿起了它,读道:“这是挑战, 是战争,不是为了逼退你,而是为了激起你的斗志,拿起武器,勇往直前。”读到这,我笑了。自己写出 的道理,难道连自己都不懂吗?于是我拿起来不停的修改,想让自己的稿子趋近完美。 我站在窗前,想象站在台上,自己便是主角,而窗外是观众:开始,演讲还算顺利,但一会儿心中还 是不由地生出了一丝恐惧,第一次演讲就被迫中断了。休息片刻,我再一次站起,但还是以失败告终。我 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次颓唐地坐下又坚毅地站起,只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整整一个下午之后,我战胜了自 身恐惧,终于能顺畅地演讲了,我欣喜若狂。 成功后,我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继续练习,即便声音有些沙哑,此外我还上网查询,向老师请教演 讲的技巧。 时光一点一滴地溜走,转眼,就到了演讲当天。这一刻,当我终于站在台上,台下是黑压压的老师和 同学们。突然亮起的聚光灯,将观众的目光从华丽的舞台转移到我上来。我终于能用抑扬顿挫、圆滑婉转 的声音拨动人们的心弦,尽情展示着我的少年风采——自信、坚韧、顽强。 这一次,我没有退缩;这一次,我没有放弃;这一次,我坦然面对挑战!青春的齿轮夹杂着年少的轻 狂与汗水,倔强不服输的眼神,被汗水润湿了的面孔,还有那成功的“V”字型手势,它们告诉着我: 这一次,我是舞台上最耀眼的主角!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这一次,我是主角”,是命题作文。“主角”限定了作文 的立意;所选择的“这一次”要对自己的成长,自我意识的觉醒起到关键性作用,要结合考生自己在人生 成长历程中的事件,从与自身生活紧密相连的事件中去选择写作的原生素材。结合题目所给的文字材料, 这个题目引导学生去思考成长,反思自我,发现、挖掘生活中有利于自我成长的积极因素,关注人生,关 注自我成长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中引发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注意作 文要求“说真话,抒真情”,取材要真实,记录自身真实的成长经历,抒发真情实感,文体应该写成记叙 文或者是叙事类的散文;其次要巧妙选材,敏感的去捕捉生活,从生活中撷取有意义的人和事作为素材, 做到以小见大;三要注意多角度思考,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和在生活中所得到的启示。“这”所指 代的内容可以是具体的,如:一件事,一个场景,一项活动……也可以是抽象的,如:某个追求,某种生 活方式,某种情感,某种品质……“我是主角”,重在表达出“我”作为主角时的独特认识、情感体验、 思想动态…… 10.按要求作文。 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 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 上。 【参考例文】 一条信息 好消息就像这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今天体育课上,我听到一条好消息,体育老师说,我们学校 被评为“足球特色学校”啦! 这条信息源自于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文件 精神。我不禁为祖国拍手叫好!昔日我们被外国人称为“东亚病夫”,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如今, 国家重视体育事业发展,我作为祖国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我们又怎能不为此而欢欣鼓舞呢?中国足球 一直以来是国人的痛点,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足球就应该从娃 娃抓起。 我们是喜欢踢足球的,我的思绪不由得想起了上次的比赛。那次足球比赛,我们班是红队。经过角逐, 最后成为和蓝队争夺冠军的最终足球队。双方上半场都很卖力,比分也是不分上下,你超我赶。最后,终 于到了快要决定胜负的时刻了。 在这关键时刻,我们体育老师叫了暂停,说:同学们,你们这么喜欢踢足球,这一仗也决定我们学校 能否被评为“足球特色学校”了,希望你们注意团结合作,背水一战,夺得冠军! 比赛又开始继续了。我们班的双胞胎“风云组合”,紧紧盯住蓝队的 8 号重点球员。蓝队一看不妙, 三个人一起扑向我们班长,只见班长一个“横扫千军”长传,把足球传给了左路前锋。蓝队又一起扑向前 锋。说时迟,那时快,前锋迅速抬起了他的黄金右脚,猛地朝着蓝队球门一踢,蓝队守门员还没有反应过 来,球居然进了门!“耶!胜利了,万岁!”我们欢呼着,有的高兴地往草坪上一躺……就这样,我们红 队险胜蓝队。 如今这条信息传来的喜讯,可谓圆了我们的梦! 体育老师说:“你们知道吗?以前,学校里不让你们踢足球,是因为足球没有进入素质教育的考核范 围,属于不务正业。现在,你们可以名正言顺地组队踢球啦!” “哈哈,那我们不成了足球明星?”我高兴地说。 老师笑着对我说:“是呀,希望你们强壮身体,身心健康,最重要的是为中国足球加油!” 江山自有人才出,少年足球亦风流。仰望天空上的中国蓝,我想,中国的足球一定大有希望。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一条信息”倾向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多 角度地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和思考。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要学会辨别和思考, 综合分析。构思过程中要善于联系实际,体现生活场景、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细节。引导语给出的思维 导向,包括“引发感悟”“影响生活”“振奋”“愧疚”“辨别真伪”,其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辨别 真伪”,联系现实生活,通过合理想象,故事紧扣“信息”,体现写作意图。在写作时,尤其需要体现对 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细节刻画,通过适当的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性格和心情,渲染气氛, 暗示社会环境,揭示主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