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没有地理大发现,就没有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来的世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转折。”这里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 A.丝绸之路开通 B.郑和船队下西洋 C.新航路的开辟 D.近代通讯工具的诞生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写道:“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驱使他们去“发现世界”的决定性因素是 A.欧洲出现寻金热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西、葡王室支持 D.航海技术的进步 3.2012年10月8日,纽约市举行第68届哥伦布日游行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纪念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 A.到达非洲南端,发现好望角 B.到达印度,开辟了亚洲新航线 C.到达美洲,发现美洲新大陆 D.进行环球试航,证明地圆学说 4.新航路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互通有无商品流通和日益频繁的人员交往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发展。上述材料反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C.欧洲发生了“商业革命” D.亚洲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5.17世纪的时候,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国家,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被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材料所述国家应是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葡萄牙 6.16~18世纪,在美洲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新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美洲社会的进步 B.美洲国家的独立 C.工业革命的扩展 D.欧洲的殖民扩张 7.下面是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A.就业机会的变化 B.外来人口的增加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大规模资本输出 8.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些壁垒。导致英国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掠夺的进行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 9.卓别林大师的《摩登时代》(下图)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态、错乱。“工厂”这一生产组织形式开始出现于 A.“地理大发现”时代 B.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C.西欧的早期殖民扩张时代 D.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10.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产量的变化。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 年份 1880 1900 1910 1920 产量(亿吨) 0.04 0.21 0.46 0.94 A.蒸汽机的改良 B.火车的诞生 C.内燃机的应用 D.电灯的发明 11.有些学者主张从能源角度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的原因。他们关注的主要能源应是 A.风力 B.煤炭 C.核能 D.电力 12.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 等方面的种种发明,多半是由受到经济刺激、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这反映出两次工业革命的显著区别是 A.是否在多个部门同时开展 B.是否在多个国家同时进行 C.科学与技术是否紧密结合 D.研究者是否具有突出才能 13.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生产组织形式上的创新主要是指 A.垄断组织的出现 B.手工工场的盛行 C.机器工厂的兴起 D. 世界市场的形成 14.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官僚资本主义形成 D.洋务企业宣告破产 15.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向西方学习”的艰难探索。中国近代工业的实践探索始于 A.外商企业的出现 B. 洋务企业的创办 C.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戊戌变法的推动 16.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派的那一活动符合上述思想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成立三支海军 C.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D.创办福州船政局 17.有关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工业兴起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 ②都是由洋务派创办的 ③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④产生于中国封建经济瓦解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社会进步观念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19.“七七”事变以后,国民政府进行汉阳钢铁厂、大渡口钢铁厂的迁建工作并扶持民办、官商合办的钢铁企业共达200余个,初步形成了抗战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钢铁工业网,钢的产量占全国的48%。由此可见,抗战时期 A.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B.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C.工业布局得以调整 D.西南成为军工重心 20.下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包产到户”的实行 B.“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C.“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D.“一五计划”的实施 21.下图是1957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题为《入社》的纪念邮票,这里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农村供销合作社 C.农村人民公社 D.联产承包小组 22.刘少奇在建国后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2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帷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24.邓小平指出:“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为此党和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实施土地改革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5.1984年,万科、联想、海尔这几个在中国富有影响力的企业相继诞生。这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农村责任制广泛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普遍开展 D.对外开放的全面实施 26.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解放思想,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表明我们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7.《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曾这样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C.开辟珠江三角洲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D.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 28.1984年,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为扩大开放,中国这一年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B.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C.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9.在如图所反映的美国“失业率”变化曲线中,失业率增加幅度最大的年份区间是 A.1926﹣1927年 B.1929﹣1933年 C.1937﹣1938年 D.1944﹣1945年 30.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以“新政” 救治美国经济。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据此可知,罗斯福新政 A.延续了自由放任政策 B.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C.注重立法和制度建设 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31.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新政采取这些措施的直接目的是 A.保护农村生态 B.促进工业的复苏 C.创造就业机会 D.提高农产品价格 3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降低了人们工作积极性 33.直到2000年12月克林顿任期结束时,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期。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干预的强化 B.国际市场的拓展 C.“新经济”的出现 D.福利国家的发展 34.1920年,列宁曾约见一位老农。老农说:“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坏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这反映出当时苏俄实施 A.余粮收集制 B.按劳分配制 C.农业集体化 D.固定粮食税 35.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符合该思想的措施是 A.实物配给制 B.余粮收集制 C.工业国有化 D.允许部分企业给外国经营 36.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部门失衡,未形成完整体系 B.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 C.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D.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 37.有学者撰文称:这场改革以农业为突破口,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这场改革的领导者是 A.列宁 B.赫鲁晓夫 C.斯大林 D.戈尔巴乔夫 38.“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上述评论针对的苏联领导人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二、材料题 39.(12分)民族资本主义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如下一幅示意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发展方向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分析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1912年~1919年),F1可能是哪些国内国际因素?(3分)F2的阻力最有可能来自于哪一个国家的侵华势力?(1分) (2)材料二中,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1929年继续发展主要和当时的什么政策有关?(2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什么?(2分)三大改造对我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 40.(12分)社会出现困难局面的时刻,适时作出改变往往效果显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允许局部地回复资本主义。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共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入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而去。 ——摘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材料三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除了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等问题外,还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他在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据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改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的“让步”是指1921年实行的什么政策?(1分)据材料归纳这一政策的特点。(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能直接“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的措施是什么?(1分)该措施除增加就业外还有什么重要作用?(2分) (3)指出材料三中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时的国内外形势是怎样的?(2分)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怎样的目标?(2分) (4)从以上三者的“改变”当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A B D C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A B B C B A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C D C C A A B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答案 D D C A D C B D 二、材料题 39.(1)F1:国际: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1分) 国内:①辛亥革命为民族企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阻碍;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③国内抵制日货提倡国货或群众性反帝爱国的推动;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任意两点给2分) F2:国家:日本。(1分) (2)“国民经济建设运动”。(2分) (3)公私合营(或和平赎买);(2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2分) (4)①国际环境; ②社会性质;③政府政策(2分,其他言之有理者,即可得分) 40.(1)新经济政策。(2分)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入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分); (2)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2分)刺激生产和消费,稳定社会秩序。(2分) (3)国内,改革遇到阻力,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4)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改革应注意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改革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改革能够推动社会发展。(任答两点得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