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15-4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作业)
核心素养测评 四十六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2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2020·张家界模拟)有科学家在回忆录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科研活动开展得很狭窄,只有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学科进行了比较连续的科研活动。”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 B.新中国成立初科技水平落后基础薄弱 C.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未援助 D.新中国初期的科研经费难以得到落实 【解析】选B。材料提及我国的科研活动开展狭窄,与资本主义的封锁关系不大,故A错误;材料显示我国科研活动少,而原因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水平落后,故B正确;新中国成立初,苏联对我国各项建设进行了援助,故C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科研经费难以得到落实,无史实支撑,故D错误。 2.《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解析】选B。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不符,故A错误;从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成功进行了4次无人飞行试验后,于2003年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相符,故B正确;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不符,故C错误;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不符,故D错误。 3.1958年3月,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指出:“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已经完全破产。它对我们只有一个用处,就是当作毒草来加以研究,以便使我们有个反面的教员,使我们学会认识毒草,并把毒草锄掉变为肥料。”这反映出 ( ) A.“双百”方针受到干扰和损害 B.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强化阶级斗争 C.“右倾”错误影响到科学文化发展 D.批判“毒草”是当时政治发展的需要 【解析】选A。陆定一批判“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把它们“当作毒草”,主张“把毒草锄掉变为肥料”,这些言论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突出阶级斗争,不利于“双百”方针的贯彻和执行,故选A。 4.(2019·九江模拟)1949年以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史学界围绕着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等五个基本理论问题展开了大规模讨论和争鸣,这被称为史学界的“五朵金花”。当时“五朵金花”的讨论 ( ) A.有利于唯物史观的普及 B.显现史学研究的碎片化 C.导致了“双百”方针的中断 D.加速史学理论的本土化 【解析】选A。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是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理论研究和解释中国古代历史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农民战争问题,是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法的运用。汉民族的形成问题是对以汉族形成问题为核心的民族史问题进行讨论,也是用唯物史观理论进行研究,因而“五朵金花”讨论过程中,都运用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故A正确。 5.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树立为“革命样板戏”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最具代表性的是八部“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著名作家巴金在晚年所著的《随想录》中曾这样叙说,他一听到样板戏就心惊肉跳,成为一种典型的记忆创伤。巴金之所以对样板戏感到“心惊肉跳”主要是因为 ( ) A.“文化大革命”中样板戏创作呈现出虚假的繁荣 B.样板戏使文艺创作万马齐喑 C.样板戏打上了“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的烙印 D.样板戏歪曲了历史和红色经典 【解析】选C。通过剧名可知,这八个样板戏都是带有鲜明“文化大革命”色彩的,是那个年代阶级斗争恶性发展的产物,故C正确。 6.下面是1951—1959年《中国青年报》中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的折线图。这些变化 ( ) A.说明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 B.表明“双百”方针得到顺利贯彻执行 C.反映了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 D.弱化了报刊与杂志的政治宣传功能 【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反映社会生活的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较大,可知1951—1959年中国社会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有较大影响,故A正确;1957年由于政治运动扩大化,“双百”方针没有坚持贯彻执行,故B错误;材料仅体现了新闻漫画题材创作,不能体现多元化,故C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新闻漫画题材比例的变化,而非报刊杂志的宣传功能,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26分)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近现代英语在我国教育中地位的变迁 1862年,作为近代中国的第一所外语专门学校——京师同文馆宣告成立。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全国的中小学外语课以英语为主,由此开启了我国全国规模的外语课以英语为主的先河。 1933年,教育部规定全国的中小学堂外语课仍以英语为主。 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 1999年,英语水平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开始挂钩,“英语热”向社会蔓延。 概括指出材料中近代以来英语在我国教育中地位的变迁历程,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中一处或几处主要变迁,并分析变迁的原因。(所指出的变迁之处应观点明确,论证应合理充分) 【解析】首先,根据题干要求概括英语在我国教育中地位的变迁历程。可以将英语的地位转变分为四个时期: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以前、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分别对应开启了我国全国规模的外语课以英语为主的先河;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英语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挂钩,“英语热”出现。其次,选取其中一个阶段进行评述。如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政治上,我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经济上,为取得苏联的援助,需要大量的俄语人才;文化上,以意识形态来划界。 答案:变迁:20世纪初,开启我国全国规模的外语课以英语为主的先河;新中国成立初期,英语丧失了我国教育中第一外语的地位;到20世纪60年代,英语又重新成为我国教育中的第一外语;再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英语热”。(8分) 原因: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了拨乱反正,并践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初为了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苏联经济援助和培养大量人才,亟需大量俄语人才,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一切友好国家开展交流。国际上,新中国成立初,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华实行敌视政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华实行友好政策;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苏关系恶化,特别是70年代中美关系逐渐得到缓和, 中国的国际环境逐渐改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英语的地位日益提高,出现了“英语热”。(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18分) 【备选习题】 1.下表为1956年新中国制定的第一个全国性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部分内容。据表可知该计划 ( ) 主要内容 四项紧急措施 国防专项单列 自动化、半导体、计算机和电子学 与军事相关:“自然资源”“燃料和动力”“机械制造”“新技术”“仪器、计量和国家标准” 直接以国防和军事需要为目标:“两弹一星”工程 发展方针:“军事应用为主,民用为辅” A.体现当时的国家意志和生存现实 B.适应于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 C.忽略了民用科技发展的国情要求 D.打破了美苏两大国的核垄断 【解析】选A。从表格信息来看,并没有忽略民用科技的发展,故C错误;1956年抗美援朝已经结束,故B错误;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标志着对美苏两大国核垄断的打破,故D错误;结合表格信息和所学判断,规划的内容体现了当时的国家意志和生存现实,故选A。 2.(2020·安徽模拟)1957年全国高校有229所,而仅在1958年全国新增高校达562所,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到2017年评选出140所双一流高校中,有11所创办于1958年。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 A.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成果显著 B.“教育大跃进”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C.在教育领域仍取得部分突破 D.为经济建设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 【解析】选C。根据材料,1958年创立的部分大学在今天仍然非常优秀,可知当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教育领域在数量、质量上取得一定的突破,故选C。材料中强调的是高校建设,没有说人才,排除A;材料中主要是肯定了教育成就,排除B;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是改革开放后提出,排除D。 3.(2019·南京模拟)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该时期我国 ( ) A.已经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已经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C.颁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D.建立起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 【解析】选D。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1965年,故A错误;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是在改革开放后,故B错误;颁布法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在改革开放后,故C错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说明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的建立,故D正确。 4.1953-1957年,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第二次革新,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 首次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特别注意了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反映了 ( ) A.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改革适应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C.标志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形成 D.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解析】选B。据材料“首次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和“特别注意了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且改革时间为1956年前后,结合所学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开始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以提高动手能力是为了经济建设服务的,故B正确。 5.197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文件《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等学校新的招生政策: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这是我国当时 ( ) A.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B.扩大办学自主权的需要 C.“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D.教育界拨乱反正的需要 【解析】选D。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故A错误;恢复高考是推动教育发展,选拔人才,而非扩大办学自主权,故B错误;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故C错误;恢复高考是教育界拨乱反正的需要,故D正确。 6.下表为1977-198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率(人数:万)。表格中参加考试人数最高峰值形成的历史因素是 ( ) 年份 参加人数 录取人数 录取率 1977 570 27 5% 1978 610 40.2 7% 1979 468 28 6% 1980 333 28 8% 1981 259 28 11% 1982 187 32 17% A.高等学校的盲目扩招 B.政治运动对教育领域的冲击 C.改革开放对教育的推动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影响 【解析】选B。表格中高考参加人数的峰值出现在1977年和1978年,这正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的最初两年。政治运动对教育领域的冲击,“文化大革命”导致人才断层,刚刚恢复高考就有几届考生同时报考,故B正确。 7.(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邓嗣禹在《中国考试制度史》中论及科举制:“(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1910年梁启超说“科举非恶制也”“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政府公报》第24号中提及考试的重要意义:“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惟考试。”孙中山的观点导致了后来民国考试院的建立,实际上是科举制的复活。 材料二 高考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其基本立场应立足于服务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1997年,为纪念恢复高考20周年,《人民日报》有这样一句评价: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高考的社会作用远远超出了考试、招生、教育;1977年高考恢复的不仅仅是一项考试,更是知识的价值、知识分子的地位,是社会流动的渠道、社会的公平。 ——于涵: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内容改革评述(《中国考试》2017年第3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并指出1905年清政府废止科举制度的根本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科举制和当代高考制度的主要异同点。谈谈你对当前高考制度改革的看法。(15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点,根据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以迄于明清”得出延续时间长;根据材料一“时加修正”得出不断发展完善;根据材料一“防闲之法益密”得出选拔方式规范;根据材料一“取人之道益公”“孙中山的观点导致了后来民国考试院的建立,实际上是科举制的复活”得出公平、公正,影响深远。第二问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科举制度不能适应近现代化的现实需要。第(2)题第一问异同点,异:根据材料一“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惟考试”得出前者是为国家选拔官吏,根据材料二中“高考的全称是……其基本立场应立足于服务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得出后者是为高校选拔新生;同:根据前面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第二问看法根据所学知识得出。 答案: (1)特点: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影响深远。(8分) 根本原因:科举制度不能适应近现代化的现实需要。(2分) (2)异:前者是为国家选拔官吏,后者是为高校选拔新生。(2分)同:都由国家统一组织考试,具有多方面社会功能;都坚持择优录取,成绩面前人人平等;都有利于弘扬知识价值,提高知识分子地位,推动文化教育普及;都促进了社会流动,有利于社会公平。(9分)看法:利用考试选拔人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高考改革应合理扬弃传统,实事求是,改革创新。(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