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4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自编知识点》全册
1《北京的春节》 1. 本文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1950 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 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2. 《北京的春节》一文记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十五等几个时间段北 京过春节的一些习俗,在这些习俗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正月十五张灯结彩、吃元宵。课文按照时间顺序 来写的。在详略处理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这四天的情景 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 略些,这样处理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全面的了解和 深刻的认识。 3. 蜜饯.(jiàn) 娴.(xián)熟 榛.(zhēn)子 掺.(chān)和 正.(zhēng)月 炽.(chì)热 4. bàn 花瓣、办法、扮演、拌嘴 fàn 小贩、范围、犯规、广泛 5. 多音字 正:zhēng 正月 zhèng 正在、正好 巧记:正(zhēng)月里,寒梅正(zhèng)在枝头傲然绽放。 6. 近义词 娴熟—熟练 间断—中止 万象更新—焕然一新 截然不同—截然不同 7. 词语搭配 充分..的准备 充足..的食物 接待..客人 对待..工作 8.“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 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 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 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腊八熬腊八粥这一民俗,也说明了腊八粥的材料极其丰富。 9.“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型各色,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 或《水浒传》故事。”从四个“有的……”组成的排比句,可以感受到灯的种类之多,样式的新颖有 趣。这些细致的描写都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是“ 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10.“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 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化音明显,“京 味儿”足,地方特色鲜明。读起来通俗易懂,富有韵味。 11.“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闲在:清闲自在。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 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12.描写欢乐喜庆场面的词语: 张灯结彩、锣鼓喧天、载歌载舞、普天同庆 13. 传统佳节习俗 传统佳节 农历时间 习俗 除夕 腊月三十 贴对联、守岁 春节 正月初一 拜年、收压岁钱 元宵节 正月十五 看灯会、吃汤圆 端午节 五月初五 吃粽子、划龙舟 中秋节 八月十五 拜月、吃月饼 重阳节 九月初九 登高、插茱萸 2《腊八粥》 1. 《腊八粥》作者沈从文,别名沈岳焕,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20 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文学 家之一。代表作有《边城》《长河》。 2. 本文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写他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吃粥的过程,通过对八儿语言、动作、 神态、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让我们印象深刻。全文描绘出腊八节时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 活场景,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示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3. 唾.(tuò)沫 褐.(hè)色 咽.(yàn)下 黄焖.(mèn)鸡 奈.(nài)何 汤匙.(chí) 4. jiǎo:搅.拌、狡.猾、皎.洁、饺.子 chóu:浓稠.、忧愁.、酬.谢、筹.备 5. 多音字 塞:sāi 瓶塞、活塞 sè闭塞、阻塞 sài 边塞、要塞 巧记:塞(sài)北天气渐凉,他在行李箱里多塞(sāi)了几件厚衣服,以免感冒鼻塞(sè)。 咽:yān 咽喉 yàn 狼吞虎咽 yè呜咽 巧记:他的咽(yān)喉肿胀,咽(yàn)口吐沫都疼得难受,禁不住发出轻微的呜咽(yè)声。 6. 近义词 整齐—齐全 有声无力—无精打采 惊异—惊讶 松劲—泄气 7. 一字多义 熬①熬夜 熬: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②熬粥 熬:把粮食煮成糊状。③熬中药 熬:久煮,提 取有效成分。 8. 词语搭配 益发浓稠.. 益发精神.. 益发伤心.. 益发烦恼.. 9. “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把八儿吃饱的肚子比作“一面 小鼓”说明八儿一碗接一碗吃粥,把肚子撑的像一面小鼓。 10.“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脱了它的红外 套”“围了锅边成一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再现了熬腊八粥时花生、锅巴样子的变化。 11. 等粥这件事详写,喝粥这件事略写。详写等粥,略写喝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 八粥的情景,可以充分表现出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突出文章中心。 12.关于美食的词语:色味俱佳、珍馐美味、唇齿留香、八珍玉食 13. 仿写:糖醋里脊 我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就是糖醋里脊了,想起酸甜酥脆的糖醋里脊,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把里 脊肉洗净切成长条,放适量盐、白胡椒粉、蛋清、放姜汁拌匀,腌制一会儿,然后撒上生粉。再放到 油锅里炸,炸好后另外用一个锅,放适量番茄酱、白糖、一点清水,煮开后加一点儿淀粉水,煮到汤 汁变稠关火,快速倒入炸好的里脊肉拌炒,撒上芝麻就完成了。不要说吃,但是看一眼这色香味俱全 的糖醋里脊就让人口水直流了,更不要说大口大口地吃了。 3《古诗三首》 1.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写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了“寒食”这个传 统节日的景象。诗人巧借“传蜡烛”对时政予以讽刺的两句诗是: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 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 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2.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诗中描写织女的四句是: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 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诗中运用了叠字,“迢迢”,是星空的距离;“皎皎”,是星空的光 线;“纤纤”,是织女手的形态;“札札”,是织布机的声音;“脉脉”,是织女凝望的神情。这些 叠词无论是描摹景物,还是刻画人物、叙述情境,都在反复吟咏中创设着缠绵的情境。 3. 《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写的。“中庭,地白,树、鸦,露,桂花,”暗含了月的意象。 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诗中表达诗人思念之情的句子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 知秋思落谁家。与此情感类似的诗句还有很多,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十五夜望 月》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月 夜图,渲染了一种清幽寂静、凄凉的气氛。 4. 王侯.(hóu) 札.(zhá)记 机杼.(zhù) 脉.(mò)脉.不得语 5. 多音字 脉:mài 血脉、脉络、一脉相承 mò含情脉脉 巧记:一看到这幅画,他的脉(mài)搏就有力地跳动,眼中闪烁着光芒,含情脉(mò)脉,好像 看到了久别的恋人。 6. 字词解释 《寒食》 ①春城:指春天的京城。②御柳:皇城里的柳树。③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④传蜡烛: 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⑤五侯:这里指权贵豪门。 《迢迢牵牛星》 ①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河。②擢(zhuó)伸出。③素:白皙。④札(zhá)札:织机发出 的响声。⑤机杼(zhù):织机的梭子。⑥章:花纹。⑦零:落下。⑧盈盈:形容清澈的样子。⑨脉 (mò)脉:相视无言的样子。 《十五夜望月》 ①中庭:庭中,庭院中。②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7. 《迢迢牵牛星》借助神话传说中牛郎和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爱情悲剧,表达了相思受阻、 思而不得的离愁别恨。 8. 《寒食》这首诗写寒食节禁止烟火,吃冷食的传统习俗;《十五夜望月》描写了中秋节赏月的传 统习俗。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了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村 居》写了春季放风筝的习俗;《元日》则写了春节饮屠苏酒,插桃符的习俗…… 9. 修辞手法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夸张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对仗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一个疑问句,意思是: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 仰望,不知道这秋天的情思会落在了谁家? 11. 《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诗词中,还 有哪些类似的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李中《客中寒食》)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王昌龄《秋思》) 4《藏戏》 1.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 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连续三个反问句组成了排比句,点明了 藏戏的特点:戴面具,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好几天。从而突出强调藏戏的特点,颇具特色,先 声夺人,引起共鸣,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 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不 要 ……不 要 …… 不 要 …… 只要……”排比句式的运用能够在对比中突出说明藏戏是一种简朴的、大众化的艺术。 3. 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开山鼻祖,藏戏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和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谨慎和 感人故事是分不开的。 4. 藏戏中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巫女的面具 半黑半白,代表其两面三刀。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5. 僧.(sēng)人 吞噬.(shì) 敦.(dūn)厚 演绎.(yì) 6. 多音字 藏:zàng 西藏、藏族 cáng 躲藏、收藏 巧记:世界屋脊青藏(zàng)高原蕴藏(cáng)着丰富的资源。 哄:hōng 哄堂大笑 hǒng 哄骗 hòng 起哄 巧记:杂技表演失误了,台下观众开始起哄( hòng),滑稽小丑赶紧上台哄( hǒng)逗观众,引 得众人哄(hōng)堂大笑。 7. 词语搭配:演绎..故事 演奏..乐曲 演唱..歌曲 表演..舞蹈 8. 中国的地方剧种: 北方的京剧、山东的吕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陕西的秦腔、苏州的昆区、浙江的越剧 9. 戏剧经典剧目:京剧《定军山》 越剧《何文秀》 黄梅戏《打猪草》 10.与戏曲有关的词语:粉墨登场、有板有眼、字正腔圆、生旦净丑 语文园地一 1. 写作时,重点表达的内容要详写,次要内容要略写。先要想好重点要表达哪些内容,把它们写得 具体详细一点儿,其他内容则写得简略一点儿。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才能更好地让别人了解自 己想表达的意思。 2.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一律”“清一色”“都是”是近义词。 3.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 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 是近义词。这 样写的好处语句不重复,词汇丰富。 4.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建筑上雕刻蝙蝠: 寓意遍地有福。鱼的谐音“余”不仅仅代着盈余,也象征着降妖除鬼。蝙蝠在中国古代来说赋予了人 们“福”的意义。 5.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选自汉乐府《长歌行》。这首诗借物 言理,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 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如此,人生也 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习作 1:家乡的风俗 一、审题 什么是风俗?风俗: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也就是指长期 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就拿过年来说吧,我们过年吃水饺, 还有地方呢过年吃汤圆。 二、写作要求: 1.本次习作要求写家乡的风俗。 2.教材上给出了两个选择。可以介绍一种风俗,也可以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3.写作时要突出民俗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三、两个选择的写法 1.介绍一种风俗 写之前,先查阅资料或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这种风俗,想一想这种丰富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几 个各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在介绍的时候,可以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2.写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要求:如果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则可以把这种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 方,如,“听爸爸说,这个习俗大有来历呢……”或“我查资料得知,元宵象征着……”,然后重点 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如果你对这种风俗习惯有自己的看法,也可表达出来。 四、学写提纲 1.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2.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3.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4.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 五、写法指导: 1.白描法。在习作中可以把风俗活动现场看到的情景一一记录下来。 2.穿插法。在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过程中穿插写入有关的传说或故事。 3.剪切组合法。把相关的传说或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剪切组合在一起。 六、写作注意点: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 1.写场面 写活动现场情况,通常属于场面描写,我们要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写出人们的活动,写出现场 的气氛。 2.写感受 写自己的感受,就需要把自己融进活动中去,写一写自己参与其中的体验,比如动作描写、心理 活动的描写等,要写得细腻真实。 3.两相融 我们在写活动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处理好“我”和“众人”的关系,两者要有机融合,有点有面, 不可偏废。 范文: 家乡的风俗 “温州迎灯三月三,湗村抬猪十五六”农历二月十六是湗村一年一度的抢“排殿猪”的日子,天 似乎作美,一扫了前几天的阴霾,突然变得晴空万里,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洁白的云儿,似乎也想要 来当个拉拉队呢! 今天中午 11 点 15 分左右,学校宽阔的大操场,去变得分外热闹起来。从四面八方前来观看抢殿 猪的大人和外地专程赶来的游客,记者,摄影爱好者们陆陆续续集中在这儿。同学们一吃完饭就直奔 操场上,就连好学生也不会例外,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作业,早就抛在脑后了,一心只想观看着精彩无 比的比赛呢!大大小小的观众们挤满在操场上,大家摩肩接踵,热闹非凡,真是特别给力啊!论最吸引 人的,莫过于那几头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殿猪”了,恐怕大姑娘出嫁时,也没法与之’媲美”啊。比 赛还未开始呢,几个低年级的小朋友,便围着这几只漂亮的大花猪绕来绕去,心里肯定在想:打扮这 么漂亮的猪儿,肯定是上辈子做猪时修来的福分吧!11 点半,比赛正式开始,排殿猪的人各就各位, 主家举着一对红蜡烛,在队伍的前面引路。 这次的活动,共有 18 组参与,其中有 15 个村民小组和 3 个老人组(人老心不老哦!)比赛分为每 三组一次,进过层层选拔,才会选出最后获胜的一组。一声枪响之后,人声鼎沸,人群攒动,有的观 众为自己中意的小组呐喊加油;有的观众去耐不住性子,就跟在旁边或者身后一起跑,为的是能更快 的获得更多的小细节,一睹为快,看的更清楚一写。只见每组四位力大如牛的参赛选手,齐心协力地 扛着“有福气”的小猪,向前冲去每个人都想跑的最快,但不可乱了脚步,之间某组的队员或许是一 时心急,乱了步伐,一个不小心,摔在了塑胶跑道上,但更可悲的是,肩上那“重如泰山”的殿猪已 是压在了他的身上。那叫一个‘惨不忍睹“,有些胆小的同学不忍心看,便捂上了双眼;有的大人则 发出善意的微笑,鼓励他们赶紧站起来,继续比赛。摔倒得人很快调整了一下,又站了起来,重整旗 鼓,抱着’比赛第一,重在参与”的心态,又冲刺向了终点…… 最后的结果,我并没有在意,只是默默觉得,这不一样的民风民俗,带个大家的并不只是传统文 化的继承,还有那一份难得的快乐。 5《鲁滨逊漂流记》 1. 《鲁滨逊漂流记》是历险小说,鲁滨逊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本课 是《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和片段,重点写鲁滨逊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鲁滨逊遇到的不是一般 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难,是惊心动魄的,“难”中处处透着“险”。 2. 这部小说依次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故事: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羊种麦→对付野人→救“星 期五”→获救回国。 3. 恐惧.(jù) 寂寞.(mò) 缺乏.(fá) 倾覆.(fù) 沮.(jǔ)丧.(sàng) 梗.(gěng)概 萦. (yíng)系 奄.(yǎn)奄待毙 4. 多音字 畜 xù畜养、畜牧 chù牲畜 巧记:这个地方畜(xù)牧业十分发达,每家每户都养殖了很多牲畜(chù)。 劲 jìn 劲头、干劲 jìng 劲敌、劲歌劲舞 巧记:她热爱舞蹈,只要一提起“舞”字,就劲(jìn)头十足,随时可以秀一段劲(jìng)舞。 5. 反义词:畏惧—勇敢 简陋—豪华 野蛮—文明 忧伤—高兴 接受—拒绝 6. 词语解释: 【梗概】大概的内容。 【萦系】记挂;牵挂。 【焉知非福】出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重见天曰】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比喻脱离黑暗环境,重新见到光明。 【聊以自慰】聊,姑且。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7. 量词:一座.荒岛、一根.木头、一顶.帐篷、一串.脚印、一线.希望、一丝.安慰 8. “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很快吃光了,要想活下去,就 得想办法。”当意外来临时。鲁滨逊没有怨天尤人,灰心丧气,也没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而是很快 接受了现实。“想办法”说明鲁滨逊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地行动起来应对困难。 9. “我不稀罕它可以给我弄来的任何东西,也不稀罕它可以同我做伴,我只需要它同我聊聊天,但 是却办不到。”在孤岛上有一只狗在身边,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伴儿。鲁滨逊这样说,是他极度寂寞 的表现。人是需要交流的,这种想法太强烈以后,就希望身边的狗能开口说话,这也反映出鲁滨逊的 孤寂和无奈。 10. 从鲁滨逊的经历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人。文 中“ 坏处”和“好处”的对比,实际上是两种心态的对比:想到坏处无奈,想到好处欣慰。鲁滨逊 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理智地面对现实,能够知足安命,能够在困难的环境中找到安慰和满足, 从而创造了生存的奇迹。 11. 鲁滨逊克服的困难有:①没有固定的住所;②孤立无援;③缺少食物④缺少生活所需的工具;⑤野 人的威胁。鲁滨逊的心态变化:由开始的悲观、孤寂转变为积极乐观、知足安命。 12. 鲁滨逊性格详解: ①不甘平庸,敢于冒险,追求自由,不畏艰难。 ②镇定自若,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信心,具有坚强的意志。 ③乐于助人,有正义感,富有同情心,机智勇敢。 ④对生活充满希望,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完成,具有实干精神。 13. 我的困难和烦恼解析:最近我既要参加写作社团活动,又被学校运动队选中,时间紧,难安排。 (示例) 坏处 好处 时间很紧,作业完成的匆忙。 可以养成快速做事的习惯。 没有时间玩耍。 战胜自己坐不住的毛病。 训练很累。 身体更强壮。 小结:经过列表,发现我能从困难中获得成长,我不再烦恼了。 14. 形容性格坚毅的词语:不屈不挠、临危不惧、勇往直前、坚强不屈 15. 勇于克服苦难的名言: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古罗马哲学家)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 16.勇于克服苦难的古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 6《骑鹅旅行记》 1. 《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 创作的童话。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 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 2. 尼尔斯不爱学习,一只小妖精把他变成一个拇指大的小人,和一群野鹅飞上了天空。尼尔斯和野 鹅群一起主持正义,扶危济困。正是这些经历使尼尔斯从一个顽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一名有具有正义感、 真诚、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 3. 课文讲述了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遇到了麻雀、鹅、鸡、猫和牛。喜欢虐待动物的尼尔斯变成 大拇指般大小后受尽动物们的嘲笑、恐吓和追逐。后来,尼尔斯被雄鹅带到了天上,开始了骑鹅旅行, 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曾经喜欢虐待动物、喜欢搞恶作剧的男孩的形象。 4. 藤蔓.(wàn) 缰.(jiāng)绳 波罗的.(dì)海 流水潺.(chán)潺 头晕目眩.(xuàn) 5. 多音字 更:gēng 三更半夜、更改 gèng 更加、更上一层楼 巧记:这篇作文更(gēng)改了一下叙述方式,更(gèng)加有趣了。 挣:zhèng 挣脱、挣钱 zhēng 挣扎 巧记:琥珀了的小虫子拼命挣(zhēng)扎,也没能挣(zhèng)脱松脂,反而被松脂团团围住。 6. 词语解释 头晕目眩:头脑发昏,眼睛发花。形容被事情繁琐弄得不知所措。 乌合之众: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乌合,像乌鸦那样聚集。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什么帮助。比喻不能解决问题。 九牛二虎之力:形容很大的力量。 7. 近义词:一丝不动——纹丝不动 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垂头丧气——无精打采 头晕目眩 ——头晕眼花 8. “男孩感觉到猫的爪子穿过他的背心和衬衣,刺进了他的肉皮,锋利的犬牙触到了他的咽喉上。 他拼命地喊着救命。”说明男孩习惯了欺负猫,总是扯它的尾巴。愤怒使男孩早已忘记自己变成拇指 大小之后是多么弱小无力。在被猫扑倒在地,前爪按住胸口,大嘴对准咽喉,害怕猫要了他的命,所 以大喊救命。说明男孩此时已经被吓坏了。 9. 从尼尔斯和动物的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尼尔斯没有变小之前曾经扯过公鸡的鸡冠,揪过猫的 尾巴,用各种方式捉弄三头牛,把母亲挤奶时坐的小凳藏起来,用脚故意绊倒母亲等顽劣的行为。从 中可以看出尼尔斯是一个调皮捣蛋、惹是生非、顽劣自私的孩子。 10. 词语积累 AABC:跃跃欲试、亭亭玉立、斤斤计较、默默无闻、津津有味、依依不舍 ABCC:得意洋洋、生机勃勃、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气喘吁吁、白发苍苍 7《汤姆•索亚历险记》 1.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 国作家马克·吐温 的四大名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 亚历险记》、《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苦行记》)之一。《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的是以汤姆• 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 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2. 这段选文主要讲述了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给我们展示了汤姆不安于现状、 喜欢冒险的天性,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敢于探索、积极乐观热心善良的“顽童”形象, 赞扬了他敢于 冒险的精神。 3. 吹嘘.(xū) 寡.(guǎ)妇 衣衫褴.(lán)褛.(lǚ) 煞.(shà)白 笼.(lǒng)罩 簇.(cù)拥 4. 反义词:喧嚣——宁静 迎接——欢送 宽阔——狭窄 兴奋——沮丧 5. 词语解释 【喧嚣】①形容声音杂乱;不清静。②叫嚣;喧嚷。本文是第一种意思。 【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②比喻夸大地形容。本文 中指汤姆夸大地形容自己的历险经历。 【话匣子】①原指留声机,后来也指收音机。②比喻话多的人。话多的人开始没完没了地说话叫打开 话匣子。 【衣衫褴褛】指衣服破烂不堪。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6.那天半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哐啷哐啷地大响起来,片刻之间,街上挤满了衣服还没有穿戴整齐的 人,疯狂地大嚷大叫:“快出来!快出来!找到他们了!找到他们了!” 这一夸张描写,表现了小镇上的人们为汤姆和贝琪的归来而高兴的心情,与上文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 妈的悲痛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由悲转喜,充满了戏剧色彩。 7.在孩子们回来后的半个小时,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 同时还使劲握住撒切尔太太的手,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从中感受到人们此时高兴的心情,这种高兴、激动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表达 的,所以他们有话“想说又说不出”,只剩下喜悦的泪水了。 8. 人物特点 汤姆·索亚:聪明淘气、足智多谋、追求自由 波莉姨妈:心地善良、要求严格 9.汤姆·索亚的“顽童”性格详解①喜欢冒险。冒险时迷了路,获救后却非常兴奋 。②机灵顽皮。遇 到困难时总能想出办法解决。③讲义气。关心小伙伴哈克,鼓励贝琪。④爱表现自己。喜欢向别人吹 嘘自己的探险经历。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1.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1)好书是伟大心灵之宝贵血脉。 (2)书籍乃世人累积智慧之明灯。 (3)读一切的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4)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5)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莎士比亚 2.好书的标准: (1)内容健康、生动、有趣的书; (2)语言优美的书; (3)图文并茂、给人美感的书; (4)启迪智慧、教人做人的书; (5)使人获得有益知识的书。 3.范例: “大家好,我是爱读书的 xxx。最近,我看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名字叫《童年真好》,作者是 我省作家陈章汉。这本书用儿童化的语言、形象风趣的插图,写了作者小时候的不少蠢事、羞事和趣 事。但无论什么事,都充满了天真无邪的儿童情趣。读着读着,我常常忍不住捧腹大笑,并为文中蕴 含的浓厚情感所感染,也使我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一些事情来。这样的好书,你不想一睹为快吗?” 语文园地二 1.读名著时,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可以对书中人物的性格和精神作出评价。 由于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所以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例如,读《骑鹅旅行记》时,抓 住尼尔斯、鸡群、大黑猫和牛群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可以体会到尼尔斯是一个经常欺负小动 物,喜欢搞恶作剧的,淘气、调皮的坏孩子。但读到“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 伤心的”时,又可以体会到尼尔斯是一个热爱家庭、关心父母的好孩子。 2. 题目中句子加点的部分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可以更加鲜明地突出事 物的本质,加强作者想要表达的某种感情,还能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①扩大夸张是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②缩小夸张是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③超前夸张是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3.了解和赏析不同的译者具有不同的翻译风格和语言风格。 译者张友松笔下的句子浅显易懂,描写生动细腻,喜欢用长句,适合普通大众阅读。 译者俞东明、陈海庆笔下的句子文艺范儿一些,喜欢用短句,适合文化层次高一点儿的读者阅读。 译者成时笔下的句子口语化一些,描写生动,喜欢用长句,适合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 4.这几句古训均出自《增广贤文》,它们含义深刻,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我们要 熟记这些句子,理解它们的意思,并能够熟练运用。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想要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别说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听完对方讲的话,比读了十年书还要有用。比喻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经过遥远的路途,才能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比 喻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友情的真假。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中鸟儿的声音。意 思是对某些事物接触得多了,时间长了,就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5.宁宁起了个大早,赶到学校上早自习。本以为自己会是第一个到的,没想到已经有同学开始坐在教 室里学习了。宁宁感叹道:“这真是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 6. 俗话说得好:“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与他相处久了,才知道他的真正为人。 习作 2:写作品梗概 一、写梗概四字诀“理、筛、炼、连” “理” 理清脉络,理解要点 “筛” 筛取重点,筛去枝叶 “炼” 凝炼内容,锤炼语言 “连” 连段成文,连贯通顺 二、写作指导: 小贴士一:用简明的语言回答以下这三个问题,就可以了。 作品主要人物遇到了什么困难(问题、矛盾、冲突等)?他想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样例:《鲁滨逊漂流记》梗概 片段一:有一天,鲁滨逊忽然发现海边沙滩上有人的脚印。他恐惧万分,猜想这一定是附近陆地上的 野人留下来的。他担心这些野人会回来吃掉他。于是,他在住所前的空地上插下杨柳桩子,又将羊群 分成几个地方圈养。他在这种不安的心情下又生活了两年。后来,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 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这使他联想到他们野蛮的宴会。鲁滨逊在恐惧之中开始思考怎样对付这些可能 出现的野人。(防范野人——概括了三个章节) A:问题+想法+做法 问题:鲁滨逊忽然发现海边沙滩上有人的脚印。 想法:他恐惧万分,猜想这一定是附近陆地上的野人留下来的。他担心这些野人会回来吃掉他。 做法:于是,他在住所前的空地上插下杨柳桩子,又将羊群分成几个地方圈养。 B:问题+想法——想法+做法 问题+想法: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这使他联想到他们野蛮的宴会。 想法+做法 鲁滨逊在恐惧之中开始思考怎样对付这些可能出现的野人。 片段二: 从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很快就吃光了,他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要自己想办法找食物。鲁滨逊偶然把船 上带来的很少的麦子撒在围墙里,不久就长出了嫩芽,后来还结出了十几个穗子。(播种麦子) C:问题+想法+做法+结果 小贴士二:描述性语言改叙述性语言。 叙述就是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或说出来。因此叙述性语言简洁、朴实。它主要对人、事、物, 是什么(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的叙述。描述就是形象地叙述。因此,描述性语言具体、生 动、形象。它对人、事、物,是什么(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怎么样的描述。改的方法主 要是: 保留“是什么”(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去掉“怎么样”。 A:去掉修辞语句。 B:去掉修饰语句。 C:去掉对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的细节描写。 D:对人物语言的直接描写改为转述。 样例:那天半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当啷当啷地大响起来,片刻之间,街上挤满了衣服还没有穿戴整 齐的人,疯狂地大嚷大叫:“快出来!快出来!找到他们了!找到他们了!”除了这种喧嚣之外,还 加上了洋铁盆子和号角的声音。村里的居民聚集成一堆,向河边走去,迎接那两个坐在一辆敞篷车上 回来的孩子,车子由那些欢呼的居民拉着,前后左右还围着许多人。迎接的人也跟的欢呼。——《汤 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概括为:村里的人们迎接找回来的孩子。(谁?做什么?) 小贴士三:保持作品连段成文小窍门。 A:时间连接,作品按时间顺序写。如:《鲁滨逊漂流记》 B:空间连接,作品按地点变化写。如:《西游记》 C:环境连接,情节随环境变化而变。如:《骑鹅旅行记》 范文: 《草房子》梗概 《草房子》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国际安徒生奖“的获得者曹文轩所著的长篇小说。这本 书主要是写了一个男孩桑桑在油麻地小学度过了六年难忘的校园生活。 1962 年的一天早晨,一个文弱沉默的女孩儿在外婆带领下,走进了油麻地小学那片黄灿灿的草 房子,也第一次走进了桑桑的视野。她们是来找桑桑的爸爸校长桑乔,想把女孩儿转到油麻地小学来 读书,因为之前那所学校的孩子总欺负她。桑乔答应下来,从此,桑桑班上有了个名叫纸月的新同学。 纸月的到来,让很多老师甚是欢喜,因为纸月纤弱文雅、善解人意,同学也很是喜欢她。 接着,学校又开始为全公社文艺会演排练节目,纸月顺利当上了女主角,而满怀信心的桑桑只充 当了男主角的替补,男主角偏偏又是桑桑一向不服气的班长杜小康。课间,杜小康拉着纸月在温习节 目,秃鹤等人跟在一边凑热闹,眼热的桑桑存心捣乱,一把摘掉秃鹤的帽子,挂在高高的大风车上, 引起轩然大波。爸爸桑乔勃然大怒,吓得桑桑没敢回家,在芦苇中的小船上躲了一夜。 一年一度的会操表演开始了,秃鹤被排除在会操行列外,是因为桑乔担心他那颗亮闪闪的秃头会 影响会操队的整齐程度。秃鹤长期以来被压抑的反抗性终于爆发了,导致油麻地小学丢掉了曾连续两 年获得的第一名。秃鹤成功地还击了对他尊严的种种侵犯,可换来的却是同学们的孤立。 至于桑乔,他把挽回学校荣誉的希望全寄托在汇演上了。由蒋老师和少女白雀演出的《红菱船》 却被迫撤下,因为白雀的父亲不让她跟暗中相恋的蒋老师见面。于是,桑桑充当起一个新的角色,为 蒋老师和白雀传递书信。终于有一次,桑桑不慎丢失了白雀的回信,而这信偏偏又十分重要,因为白 雀父亲正催逼她嫁给别人。热恋中的双方都在苦苦等待着对方的回音,可桑桑偏偏没敢说出事情的真 相,于是猜疑和失望越来越浓,最终两人各奔东西。 一场恶疾已降临在桑桑身上,使他在同学们留恋的目光中离开了课堂。从此,这位好老师、好校 长开始学着去做一个好爸爸,无论风里雨里,他背着儿子走遍城市乡村,求医问药,他发誓要让儿子 的人生之路走得长长的。上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卖茶老人的一贴良药让桑桑生命之火重又燃烧起来。 最后,桑桑考上了一个好中学,他的爸爸也因工作出色转职到一所中学当校长。 快乐读书吧 《鲁滨逊漂流记》 1.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 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 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 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 存下来,经过 28 年 2 个月零 19 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2. 《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它的价值首先在于成功地塑造了鲁滨逊这个崭新的人物形象。 他是资产阶级文学中最早的正面人物形象之一,以其坚强的意志、积极的进取精神压倒了因循守旧、 萎靡不振的贵族人物。 3. 鲁滨逊:鲁滨逊具有顽强奋斗的意志力,在困难面前不悲观、绝望,也不对生活抱有任何不切实 际的幻想,而是脚踏实地的去战胜困难,用自己的行动来达到目的。鲁滨逊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 克服了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鲁滨逊身上体现了顽强 不屈、坚忍不拔、永不言弃、敢于冒险的“硬汉子”的特征。 4. 星期五:星期五是一个野人,有一次在沙滩上差点被另一个部落的野人吃掉,但鲁滨逊最后救了 他,正好当天是星期五,所以鲁滨逊就给他命名为“星期五”。也由于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他才得以 存活下去,并回到了家乡。星期五是一个朴素、忠诚的朋友和智慧的勇者,他知恩图报,忠诚有责任 心,适应能力强,他和鲁滨逊合作着施展不同的技能在岛上度过了许多年,星期五的到来让鲁滨逊圆 了归家梦,自己则做了鲁滨逊的助手。星期五要求上进,很快就融入了文明人的生活,是个乐观,可 爱的人。 《汤姆·索亚历险记》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 国小说家马克·吐温 1876 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2、小说的故事发生在 19 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 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3、小说的时代在南北战争前,写的虽是圣彼得堡小镇,但该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 缩影。 4、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 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5、这本书以欢快的笔墨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理,并以其与小市民庸俗保守的生活加以对照, 突出了那种生活的枯燥与沉闷。 人物形象 ★汤姆·索亚: 全名托马斯·索亚,本小说的主人公。汤姆骨子里具有冒险风格,他会约上小伙伴们 去做海盗。汤姆也足智多谋,他和哈克一起破坏了杀人犯乔埃的阴谋,最终让坏人恶有恶报。 ★哈克贝利·费恩: 圣彼得斯堡镇上公认的“野孩子”,他的父亲是个酒鬼,不会照顾哈克。但是哈 克却心地纯良,他不受约束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流浪儿;汤姆与他关系要好,把他当作知心朋友,后因 救了道格拉斯寡妇一命而被寡妇收养。 ★波莉姨妈:汤姆的姨妈,心地善良的老太太,平时戴个老花镜,但是看人的时候喜欢从镜框上看, 不通过眼镜看人。对于汤姆要求严格,一心想把汤姆教导成有礼貌,有教养的好孩子。 ★印江·乔伊: 印第安人,阴险狡诈,在与莫夫·波特一起帮鲁滨孙医生盗墓时杀死了医生,并把罪 名嫁祸给了莫夫·波特,但最终因贪财而饿死在山洞里。 ★蓓姬·撒切尔: 撒切尔法官的女儿,活泼可爱,汤姆的意中人,汤姆在见到她第一眼时就“爱”上 了她。她有一双蓝眼睛漂亮迷人,一头金发编成两条长长的辫子,上穿白色衬衫,下穿绣花灯笼裤。 《骑鹅旅行记》 1.《骑鹅旅行记》是塞尔玛·拉格洛夫 为儿童所写的一部长篇童话。它是根据瑞典教育部的要求,作 为一部学校地理教育读物而写的。这部作品是惟一一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儿童小说。 2.打开书卷,不仅能认识一个调皮可爱、乐于助人的骑鹅小男孩尼尔斯、善良勇敢的大雁、坚强好胜 的雄鹅莫顿、阴险狡诈的狐狸斯密尔,更可以领略到北欧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地理环境、浓厚的 文化历史以及有趣的动植物习性。 3.作者塞尔玛.拉格洛夫,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 4.故事内容 尼尔斯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他最乐意吃饭和睡觉。一天,父母上教堂去了,尼尔斯一个人 在家里,他闲着无聊,开始捉弄一个小精灵,结果反被小精灵施了魔法,变成了一个拇指大的小人儿。 正在这时,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家里的一只雄鹅想展翅跟随一起飞翔,尼尔斯为了不让它飞走, 紧紧抱住它的脖子,不料被鹅带上高空。从此,他骑在鹅背上,跟随大雁走南闯北,周游各地,从南 方一直飞到最北部。 在旅行中,尼尔斯看到了旖旎风光,增长了见识,结识了许多朋友,听到了许多故事和传说,经 历了种种困难和危险,从中也受到了锻炼,并逐步改正了淘气调皮的缺点。回到家中,尼尔斯恢复了 原形,变成了一个勇敢、机智、善良、乐于助人的大男孩。 5.简单的说就是三件事:变成小人————骑鹅旅行————变回人形。 猎狗卡尔、绿头鸭雅洛、小麋鹿灰皮子、灰雁邓芬、老鹰高尔果、渡鸦巴塔基、黑老鼠等,这些人物 中,你对谁的印象最深刻呢? 1.我对公鹅莫顿的印象最深刻,尼尔斯就是骑在他的背上旅行的,莫顿一直都保护着尼尔斯,我觉得 他对朋友很忠诚。 2.我还喜欢的人物是领头雁阿卡,我觉得阿卡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首领,而且很善良、慈祥。 3.我对狐狸斯密尔的印象非常深刻,他在鹤之舞大会上不信守承诺,吃掉了一只大雁,从那以后也总 是诡计多端,算计雁群,还想方设法除掉尼尔斯,我觉得他非常狡猾、可恶。 4.我想书中给我们感触最深的人是尼尔斯。从前欺负小动物,后来尼尔斯和大雁联合用车轮战术打败 了诡计多端的狐狸;他用魔哨帮助黑老鼠战胜了灰老鼠;他用一个铜板在地下城买了大堆货物;他用 尖刀勇敢地与抢劫的大鸟搏斗;他把鸟巢当船划,从猎人的枪口下救出绿头鸭雅洛;他从熊口死里逃 生;他让松鼠母子团聚,他帮助放鹅姑娘奥萨找到父亲……最后,长大成懂事的好孩子。尼尔斯在旅 行中经历了许多磨难,从而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在他的身上,让我们看到善良战胜邪恶,纯真战胜自 私残暴,强者帮助弱者的优良品德。 《爱丽丝漫游奇境》 1、《爱丽丝漫游奇境》是十九世纪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 创作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品。 2、《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刘易斯·卡罗尔,原名查尔斯·路特维奇·道奇森,同时他也是一位 教会执事和牛津大学基督学院数学教师。 3、《爱丽丝漫游奇境》讲述了一个名叫爱丽丝的英国小女孩为了追逐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兔子 而不慎掉入了兔子洞,从而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国度并经历了一系列奇幻冒险的故事。 4、《爱丽丝漫游奇境》是十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荒诞小说之一,中国作家沈从文先生于 1928 年出版 的一部讽刺民国社会的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即模仿了该书的写作技法和风格。 5、1865 年,《爱丽丝漫游奇境》出版,并且大获成功。同时它在英国儿童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 义。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卡罗尔的童话及“谐体史诗”把所谓荒诞文学提到了最高水平。 人物形象 ★爱丽丝:小说主人公,名字来源于作者邻居的 7岁小女儿。她善良诚实、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 她身上的这些美好品质,是通过怪诞的种种奇遇表现出来的。同时,她也拥有 7岁女孩普遍的缺点: 她爱哭、好逞强,这些特质随着情节推进也一一显露。 ★疯帽子:也被译作为“疯帽匠”,擅长制帽与剪裁,性格怪诞、疯癫,为人直率而坦诚。他与三月 兔,睡鼠一起举办的疯狂茶会是爱丽丝系列小说中最著名的场景之一。 ★红皇后:也被译作“红心王后”,性格跋扈残暴,成天叫嚷着要砍掉人们的脑袋,整个地下世界处 于她的残暴统治之下。在作者卡罗尔自己的设想中,红王后象征着某种无法控制的热情,一种盲目而 没有目标的暴怒。后世学者认为,她可能象征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皇,也有可能是玛格丽特皇后。 ★白兔先生:白兔先生负责找到爱丽丝并将她带回地下世界以完成她的使命,第一章出场时穿西装戴 礼帽,喊着“我迟了!我迟了!”,努力诱惑爱丽丝进入兔子洞。他在爱丽丝的花园聚会上出现,充 当红王后的侍者。他性格与爱丽丝完全相反,世故、胆小,面对国王、王后是奴颜屈膝。 ★柴郡猫:柴郡猫是一只能随时现身随时消失的短毛猫。他总是带着平静、诱人的微笑来掩盖自己胆 怯的个性。 8《匆匆》 1. 《匆匆》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 惜,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白白走一遭的主题思想。作者运用设问、比喻、排比、拟人等修 辞手法,将不易察觉的时光流逝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2. 朱自清,江苏扬州人,近代著名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散文《荷塘月色》《绿》《背影》等。 3. 多音字: 燕:yàn燕子 yān燕国 藏:cáng 埋藏 zàng 宝藏 禁:jīn不禁 jìn禁止 散:sàn散步 sǎn散漫 4. 躲藏.(cáng) 挪.(nuó)移 蒸.(zhēng)融 凝.(níng)然 头涔涔..(cén) 泪潸潸..(shān) 5. huái 徘徊.、淮.河、怀.疑、槐.花 níng 凝.视、叮咛.、宁.静、狰狞. 6. 近义词: 确乎—的确 空虚—空乏 挪移—挪动 觉察—发觉 徘徊—彷徨 7. 反义词: 匆匆—缓缓 聪明—愚蠢 空虚—充实 8.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 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把“我的日子”比作针尖上一滴水,把“时间的流”比 作大海,说明了日子消逝得很快,且不留痕迹。 9.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 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仿写:太阳落了,有再升起的时候;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果子落了,有再挂满枝头的时候。 10.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 过去。 仿写:踢球的时候,日子从脚下过去;睡觉的时候,日子从鼾声中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从嬉戏中 过去。 11.时间的流逝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常现象,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因为作者在描述“时间 流逝”时蕴含了深沉、真切、难以抑制的情感。情感郁积深厚,便会很自然地诉诸笔端,再加上作者 借助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将不可感的抽象事物变得具体可感,甚至富有人情味,其描写自 然真切感人。 12. ABB 式的词语:泪潸潸、眼巴巴、急匆匆、乐呵呵 13.关于时间的成语: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岁月如流、似水流年、白驹过隙 14. 关于珍惜时间的谚语、古诗、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9《那个星期天》 1. 《那个星期天》写了“我”第一次殷切地盼望母亲带“我”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满 怀期待,后来因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乃至绝望。通过动 作、环境等描写了“我”等候时的情景,表现了“我”从满怀希望到失望透顶,直至彻底“绝望”的 心理变化过程,展示了“我”细腻、敏感、丰富的情感世界。 2. 史铁生,中国作家、散文家。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秋天的怀念》。 3. 绊.(bàn)倒 耽.(dān)搁 绽.(zhàn)开 消逝.(shì) 4. liàng 原谅.、晾.晒、明亮.、数量. shì消逝.、世.界、侍.从、势.力 5. 多音字 应:yìng 反应 yīng 应该 吓:xià惊吓 hè恐吓 提:tí提醒 dī提防 绿:lǜ绿色 lù绿林好汉 6. 近义词:吓唬—恐吓 耽搁—拖延 沉郁—沉闷 急遽—急速 惆怅—伤感 惊惶—惊慌 消逝 —消失 7. 字词解释 翻箱倒.柜:翻动。 一声不吭.:出声、说话。 永不休止..:休,罢休。止,停止。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8. “这段时间不好挨。”“我”通过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等来度过等待时光,真 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 9. “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表现了“我”等待时的寂寞与难挨。 10. 《 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 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匆匆》和《那个星期天》的情感抒发都真切、自然。 不同点:《匆匆》运用了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用诗意的语言将抽象的事物表现出来,既表 达了朱自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又能激发读者的共鸣。 《那个星期天》从孩童的视角观察世界,所描写的行为举止均充满浓浓的孩童气息。这稚子内心的感 受通过作者看似随意而絮叨的语言表达出来后,更能够让人深受感染。 11.你如何评价“我”的母亲?这是一位真实感人的母亲,她像大多数母亲一样,为生活而操劳,难 免疏忽了孩子的感受,她答应了带孩子去玩,但又被生活琐事牵绊,不能兑现对孩子 的承诺。但即 使忙得不可开交,她也没有用呵斥和直接拒绝的方式去伤害孩子,而且对孩子满怀歉意。她的无奈令 人心酸,她对孩子的爱又令人感动。 12. 描写母爱的名言: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交流平台 1.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2. 有时,我们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有时,我们也 可以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3. 生活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别了语文课》 1.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 人的内心世界。”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如果我们善于捕捉内心情 感的变化,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就能让真情自然流露。 2. “我拿起一张报纸,单是大字标题就有不少字不认识,不要说报纸的内文了。”“我张皇地拿出 过于书,急忙温习今天教过地课文,觉得课文内容饶有趣味。”“我又拿出纸,用笔反复写新学的生 字。”作者写了“我”看报纸、温习课文、写生字这三个具体事例,写出了“我”对国语课情感的变 化。 3. 内心独白是指在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里,作者让人物自言自语,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种方 法更能直接而强烈地表达心情。如:“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哎,国语课,在我深深喜爱上你的时候, 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接受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外语教育了,想到这里,我噙着泪。” 4. 老师留言和同学送书这两件事情就很好地把气氛凸显了出来,表现出“我”对国语课的依依不舍。 5. 练习簿.(bù) 噙.(qín)着泪 记叙.(xù) 《阳光的两种用法》 1. 本文标题“阳光的两种用法”指的是哪两种用法?①冬天,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②夏天, 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 2. 母亲和毕大妈这种“智慧和温暖的心”,尤其是“在艰苦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成为我 们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阳光,让我们体会到母爱就像照亮和温暖我们生命的阳光,我们所有幸福和感恩 都来源于这种充满爱的情感。 3. 富裕.(yù) 温馨.(xīn) 溶.(róng)解 哪.(né)吒.(zhā) 一视同仁.(rén) 习作 3:让真情自然流露 写作方法指导: (1)精描细绘见真情。用心捕捉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细节,发挥想象,适当地添加外貌、动作、神态、语 言、心理描写等,展现人物形象,抒发人物情感。 (2)万事求实显真情。注重反映生活中真实的事情,反映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如实记录、叙述这些事 情,是写出真情实感的基础。 (3)直抒胸臆见真情。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大胆地抒发自己的真情,用真挚的情感唤起读者的共鸣, 打动读者。 (4)巧妙地安排结构。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等手法,选取一个典型的事物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使文章跌宕起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5)第一人称描写叙述。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 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运用第一人称描写叙述可以拉近与读者的 距离,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范文 盼望的滋味 星期四下午,我刚放学回家,妈妈就对我说:“超超,这个星期六妈妈带你去参观极地海洋公园 怎么样?”“真的吗?太好了!妈妈,我爱您!”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早就想去参观海洋公园了, 那么美丽有趣的地方,谁会不想去呢? 当天晚上我一做完作业,就借用爸爸的电脑搜索了海洋公园的信息。我如饥似渴地浏览着海洋公 园的相关图片,心里很激动。再过一天,我就能走进海洋公园了。睡觉前,我又查阅了去海洋公园参 观的注意事项,这才依依不舍地入睡了。 到了星期五,这一天真难熬。早读课的时候,我看着眼前的书本,却想起了美丽的海洋公园,它 正向我招手呢,我不禁笑出了声。同桌用手肘捅了捅我,我才知道,老师正看着我呢。接下来一天的 课程,我都提醒自己:不能开小差。 终于挨到了放学,我正打算收拾书包回家,李晓华却邀请我去打球。换作以前我肯定会答应他, 但是今天我还要回去制订参观海洋公园的计划呢,所以我不好意思地拒绝了他。一回到家,我连饭也 顾不上吃,就拿着我的笔记本开始制订参观计划了。首先,我要去参观极地动物展示区,然后去欢乐 秀场观看精彩的动物表演,接着去海洋动物展示区大饱眼福…… “超超,该睡觉了,不然明天去海洋公园要迟到啦。”在妈妈的不断催促中,我这才收起笔记本 去睡觉了。海洋公园里的企鹅一定很可爱吧?它们走起路来真的是摇摇晃晃的吗?那里的北极熊到底 有多大呢?躺在床上,我翻过来,又翻过去,脑海里全是那些有趣的动物。听说海洋剧场里的海豚表 演特别精彩,那个场面一定非常热闹。我还要看那些美丽的珊瑚…… 唉,天到底什么时候才会亮呢?我盼着盼着,进入了梦乡…… 10《古诗三首》 1. 《马诗》作者唐朝李贺,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齐 名。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 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2. 《石灰吟》作者为明代诗人于谦。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 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3. 郑燮,也就是郑板桥,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竹石》这首诗着力表 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4. 燕.(yān)山 金络.(luò)脑 千锤.(chuí)万凿.(záo) 烈.(liè)火 焚.(fén)烧 郑燮.(xiè) 坚劲.(jìng) 5. 注释: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luò)脑 :用黄金装饰的马龙头,象征马受重用。 等闲:平常。 浑:全,全然。 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任:任凭 尔:你 6.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描写了边关自然风光。“何当金络脑,快走踏千秋。”意思是骏 马啊,什么时候才能给你套上用黄金装饰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任意驰骋,建功立业呢?希望 骏马在广阔天地里奔驰,借以抒发诗人施展才能,为国立功的期望。 7.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只有经过千万次锤炼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 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纵然粉身碎骨也毫不害怕, 只要能将清白留在人间。借咏叹石灰不怕磨难、清白在世的形象,抒发了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 忠诚卓绝的意志和追求高尚完美人格的志向。 8.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子深深地屹立在青山之中一点也不放松,原来是由于 根牢牢地扎在了岩石缝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遭受无数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 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诗人表面写竹,其实 是写人,诗人在赞美竹的坚韧执着品格的同时,寄寓自己正直、刚正不阿的骨气。 9. 知识拓展 花中“四君子”指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10. 这三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表面上写物,实际上是在赞颂某种精神或品质,表达了诗人 做人的志向和固守的节操。 11. 托物言志,是指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借助所描写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坚定 信念,表现自己的某种精神或某种品格。采用托物言志写法的前提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 或相似点,这样才能寄意于物,达到突出主旨的目的。 12. 拓展延伸 积累雄心壮志的词语:壮志凌云 鸿鹄之志 志在四方 志存高远 胸怀天下 雄心勃勃 积累含数字的词语:千锤万凿 三言两语 千变万化 千姿百态 千军万马 千言万语 积累含近义词的词语:粉骨碎身 良师益友 察言观色 聚精会神 阴谋诡计 真心实意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1. 李大钊,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主要 著作收录《李大钊文集》。 2. 这篇课文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关于父亲的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回忆 了父亲被捕前到被捕后壮烈牺牲的过程,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 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整篇文章采用倒叙的写法,开头回忆了父亲被 害的日子,接着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叙述。 3. 避.免(bì) 瞅了瞅.(chǒu) 苦刑.(xíng) 4. xíng:判刑.、形.状、模型. pì:偏僻.、开辟.、屁.股 fá:步伐.、竹筏.、军阀. bì:避.免、墙壁.、和氏璧. 5. 词语解析 含糊:指叙述的模糊,不清楚。 一拥而入:一下子全都拥了进去 严峻:严肃而厉害。 6.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讲了四件事。①李大钊被捕前,形式严峻,仍然坚持革命工作。②李大钊被捕 时的情景。③李大钊在法庭上所表现出的坚定与沉着。④全家人得知李大钊被害的消息无比悲痛的情 形。我对李大钊在被捕时从容不迫的场景印象最深。尽管敌人十分凶狠残暴,但李大钊沉着冷静,表 现出一个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念。 7.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又慈祥的脸。”“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 大钊的残酷折磨;“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体现李大钊对亲人的 爱。这句话说明李大钊即使受过苦刑,仍保持着对革命事业坚定的信念和对人民深沉的爱。 8.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这句话表现了李大钊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和将生死置之度外 的精神。 9.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表现了李大 钊的处变不惊、从容不迫。 10. 文章的开头指出十六年前的 1927 年 4 月 28 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处母亲嘱咐“我”记住父亲 的被难日,前后照应。这样写可以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就更 加深刻。同时,也强调了家人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表达出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11. 词语拓展 “不 x不 x”式的词语:不慌不忙 不屈不挠 不明不白 不卑不亢 不闻不问 不痛不痒 “一 x而 x”式的词语:一拥而入 一扫而光 一概而论 一挥而就 一哄而散 一笑而过 形容英雄人物的成语:视死如归 大义凛然 临危不惧 奋不顾身 光明磊落 冲锋陷阵 12《为人民服务》 1.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 1944 年 9 月 8 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毛泽东字润 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2. 本文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 神,团结起来。 3. 彻.(chè)底 炊.(chuī)事员 鼎.(dǐng)力 葬.(zàng)礼 4. 多音字 削:xuē(剥削) xiao(削铅笔) 给:gěi(送给) jǐ( 给予) 5. 词义解析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联系上下文,可理解为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6.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于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 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第一句是中 心句,总写“死的意义有不同”。后面三句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紧紧围绕“死的意义有不同”进 行阐述。 7.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 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 互相爱护,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8.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 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9.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 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10. 含“死”字的四字词: 死得其所 救死扶伤 同生共死 誓死不屈 万死不辞 虽死犹荣 至死不渝 出生入死 11. 毛主席的经典语录 不到长城非好汉。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3《金色的鱼钩》 1.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红军长征路上的一个感人故事。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 交付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 崇高品质。 2. 颧.(quán)骨 鬓.(bìn)发 青稞.(kē) 搪.(táng)瓷 收敛.(liǎn) 奄.(yǎn)奄一 息 噎.(yē)住 疙瘩..(gēda) 3. 多音字 宿:sù(宿舍) xiù(星宿) xiǔ(一宿) 缝:féng(缝补) fèng(缝隙) 4. 理解词语 收敛:①(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②减轻放纵的程度(指言行)。文中指老班长的笑容消失了。 抽噎:一吸一顿地哭泣。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目不转睛: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 5.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为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 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6.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揭示了课文主题。鱼钩虽然长 满红绣,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记录了他为了战友而牺牲自己的崇高品质,闪烁着 老班长忠于党、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7. 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坚强乐观、关心热爱战士、尽职尽责的人。 8. 省略号的作用 ①老班长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不行啦。”(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 ②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 ③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根一根地摸。 (表示说话中短暂的间隔 ) 9.赞美老班长崇高品质的词语 大公无私 舍生取义 舍己为人 鞠躬尽瘁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口语交际指导 ①根据场合、对象、气氛等,提前快速打好“腹稿”,确定顺序。想想要说哪几点,先说什么,后说 什么,重点说什么。 ②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说话时,语气要自然,态度要大方,吐字要清晰,要有礼貌。 口语交际例文 1.欢迎新同学时我会这样说 “你好,子新,我是六年级(1)班班长诺溪,很高兴能够代表全班同学欢迎你加入我们这个班集体。 希望你在这里能够愉快地学习,让我们在这个大家庭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2.发表获奖感言时我会这样说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在这次作文比赛中获奖,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语 文老师,没有她的谆谆教诲,我的作文不会获得如此好的成绩。我还要感谢父母、同学,是你们给了 我支持和帮助,信心和动力。曾经的努力和现在的荣誉只能代表过去。今后,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争 取取得更好的成绩。谢谢大家!” 3.向爷爷祝寿时我会这样说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爷爷,有您真好!” “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永远健康快乐!” 4.遇到电视台采访“小学生能不能带手机进校园”时,我会这样说 我认为小学生最好不要带手机去学校。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控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手机里的游 戏、视频等容易吸引我们。听着课,还想着书包里的手机多好玩,这样怎能学好呢? 语文园地四 1. 好文章讲究“豹头凤尾”一个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倒叙法,在开头直接写事情的结尾。“1927 年 4 月 28 日,我永远忘不了那 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塑造一种悲哀、怀念的情感氛围,让读者急切地 想知道集体的情况,产生读下去的冲动。 《藏戏》则连用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先声夺人,既激发读者思考,又强调了藏戏的三大特点,字里 行间洋溢着对藏戏的赞美之情; 《草原》则采用写景式开头,从自己初次看到草原的景色和感受入手,表达了看到草原后的欣喜之情。 2. 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十六年前的回忆》的结尾与开头遥遥呼应,让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同时突出“我”一直把父亲的被 难日牢记在心,让读者感受到“我”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那个星期天》采用的是景物烘托、情景合一的结尾方式,“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 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塑造一种伤感而凄凉 的气氛,渲染了作者当时内心的悲痛,令读者回味无穷; 《腊八粥》则采用了自然收束、水到渠成的结尾方式,在结尾描写八儿一家吃腊八粥后的场景,温馨, 令人难以忘怀。 3.写好文章的开头,可采用的方法有: (1)点题式(运用于议论文); (2)引用式:引用歌词或名人名言; (3)描写式:用于风景描写; (4)倒叙式:先写结局然后再交代事情的开端。 (5)设问式:开头来个自问自答。 4.文章结尾可采用的方法: (1)呼应开头(首尾呼应); (2)概括,再次突出主题; (3)引用式结尾。文章究竟采用怎样的开头和结尾,要根据文章的内容确定。 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选自郑燮的《竹石》,赋予了竹百折不挠、坚忍顽强的高贵品 质。 6.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选自王冕的《墨梅》,赋予了梅花不向世俗献媚、高风亮节的 品格。 7.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的《赠刘景文》赞美了菊花遭受挫折不气馁、历经磨难不 丧志的品行和节操 8.在古诗中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事物有很多。 春蚕:如唐朝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赞美了春蚕无私奉献的精神。 蜜蜂:如唐朝钱起《蜜脾咏蜂》中“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赞美了蜜蜂勤劳的品质。 9.联系课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 文章的表达效果? ①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 脸。 参考答案:“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李大钊被捕后受尽了敌人的折磨,脸“平静”“慈 祥”说明父亲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顽强,对亲人充满爱。如果删去,就不能很好地突显人物坚强、 慈祥的形象。 ②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 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参考答案:“扁鼻子”、目光“凶恶可怕”、双手“像鹰的爪子”,这些描写极力地表现出日本军官 从内而外的丑陋,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憎恶。如果删去这些描写,就不能突显人物的鲜明形象。 ③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 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参考答案:这段外貌描写揭示了祥子相貌普通、可爱淳朴、身体健壮、出身平凡等特点。如果删去, 表达效果就减弱了。 10.日积月累 ①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意思是:用心去栽花,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枯萎了;无心去插得柳枝,最终却是绿树成荫。比喻存 心想求得的没得到,不经意的事却意外地取得了收获,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 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意思是: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 们改正缺点。” 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意思是:树希望静静的待着,可是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亡故。告诉 人们要及时赡养父母,不要等待。 ④“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意思是: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要想到那些贫穷的日子,而生活困顿时不要像以前富裕时那样铺张浪 费。劝诫人们要居安思危,注意节约。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意思是: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学的知识太少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 道它有多难。告诫人们要认真学习,亲身经历,多学多练。 11.活学活用 ①平时,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大人们说:“这段时间工作忙,等过段时间再去看看父母。”你打算用哪 句话劝劝人们及时去看父母?我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来劝人们。 ②小刚平时不喜欢听批评的话,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你打算用哪句警句来劝他? 我打算用“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来劝他。 习作 4:心愿 一、审清题意 本次习作要求我们写埋藏在自己心底的心愿。对于“心愿”而言,我们可以写有什么样的心愿,为什 么有这个心愿,有这个心愿后对人物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可以写前两个方面,也可以写第一个和第 三个,还可以三个方面都写。具体写哪些,得根据主题而定。 二、准确选材 一位名家说过,文章质量的高低,三分技巧,七分选材,才能激起人们的阅读兴趣,给人耳目一新之 感。 1.所写的心愿可大可小,可以是对自己的心愿,如有机会看看高山、草原、大海……好好学习,将来 成为航天员、教师、医生…… 2.也可以是对别人的心愿,如希望姐姐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奶奶的病赶快好起来,可以和好朋友永 远不分离…… 3.还可以是对社会的心愿,如人们之间充满友爱,残疾人能得到更多关爱,科学家发明新药,治疗新 型冠状肺炎,治疗癌症…… 围绕话题,可选材料诸多,我们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最有话可讲的材料来写。 三、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1.紧扣中心,为习作起个吸引人的标题。 2.写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可以记叙故事、写信、写日记、创作诗歌等。 3.用上好词佳句,根据不同的情节,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依据表达需要,选择不同的 描写方法, 习作例文 我的心愿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心愿就像海上灯塔,指引人们前进的航向;心愿就像海上的巨浪, 推动着人们向前的步伐;心愿是一把金光闪闪的钥匙,帮助你开启智慧之门;心愿是你努力的方向, 是你奋斗的目标! 我的心愿是当一名教师。记得刚入学时,我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孩子,但在老师的辛勤教育下,现 在,我已经能看懂《水浒传》这类名著了!每当我看到老师在讲台讲课时,我就会想象我在讲台上讲 课的模样。我想当老师的心愿就像一粒种子迅速萌发,在我心里开花结果。 悄悄告诉你,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我天天努力学习,像一棵小树苗贪婪地吮吸着老师浇灌的知识 甘露。有时考砸了也不气馁,总结经验,争取下次打个漂亮仗。每次,当我在课堂上心不在焉时,总 有个神奇的力量驱使我赶快认真听讲——那就是我想当教师的心愿,于是,我开始认真听课、做笔记, 我深知:只有努力学习,我的愿望才能实现。夜晚,我常常梦见自己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上课的情景…… 教师,一个多么令我向往的职业呀! 我想当教师,是因为我想成为一名艺术家,为孩子们描绘梦想;我想当教师,是因为我想成为一 名音乐家,给孩子们灵感;我想当教师,是因为我想让知识遍布大地,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愉快! 人没有目标不能前进,正如汽车没有方向盘,不能行使;人没有理想不能向上,正如小鸟没有双 翅,不能飞翔。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自己美好心愿而努力奋斗吧! 点评:开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愿”比作“灯塔”“巨浪”“钥匙”,说明心愿有引领和指 导作用。运用排比引出自己的心愿,文辞优美。“我”的心愿就是当一名教师。“做梦时也在想”, 写出了自己渴望实现心愿的迫切程度。文章紧扣主题,中心突出,语言流畅,段落安排合理,文中的 排比段落增添了文采,是文章的一大特色。 14《文言文二则》 1.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 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一心一意,不能心不在焉、三心二意的道理。 2.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 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围绕着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的问题,讲述了 两个孩子辩斗的理由,孔子面对这个问题无法做出判断。体现了两个孩子善于观察、敢于质疑、说话 有理有据的特点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也说明了学习是无止境的。 4.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5. 注释: 《学弈》 ①弈:下棋。②通国:全国。③善:善于,擅长。④援:引,拉。⑤弗若:不如⑥然:这样。 《两小儿辩日》 ①游:游历,游学。②辩斗:辩论,争论。③故:原因,缘故。④沧沧凉凉:寒凉。⑤决:判断。⑥ 汤:热水。⑦孰:谁。⑧知:同“智”智慧。 6.“之”的意思:①“通过之善弈者也”之:的。②“一人虽听之”之:指弈秋讲的内容。③“思援 弓缴而射之”之:指鸿鹄。④“虽与之俱学”之: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7.译文 《学弈》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 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听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个人虽然同前一 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 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 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 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 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 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8. 因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会不一致。孔子答不出来,但是他能实事 求是,不怕露丑,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 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 9.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一生言 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孔子名句链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温故而知新。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 本文作者叶永烈,著名科普作家。开篇直接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接着通过 酸碱试纸的发明、“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睡觉时眼珠的转动和做梦有关三个具体的事例说明了这 一观点,最后进行总结,指出只有具备见微知著的观察力、独立的思考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发现 问题,发现真理。 2. 机械.(xiè)漩.(xuán)涡 领域.(yù) 俄裔.(yì) 3. 多音字 著:zhù著名 zhuó执著 解:jiě解释 jiè押解 xiè解数 4. 词语解释 ①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②追根溯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③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④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是要想获得真理,就要做到善于观察,不断发问, 不断解决疑问,坚持不懈地独立思考,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 6. 作者用了三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酸碱试纸的发明、“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睡觉时眼珠 的转动和做梦有关。这三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介绍的。 7. 最后把“?”拉直成“!”找到真理。“?”指发现问题。“!”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 了真理。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符号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 和“司空见惯”意思相近的词:不足为奇、见怪不惊、熟视无睹、屡见不鲜 9. 关于探求原因的俗语:打破砂锅问到底 16《表里的生物》 1. 课文通过写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 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 爱思考的孩子。 2. 蛰.(zhē)伤 钵.(bō)子 蟋蟀.(shuài) 3. 多音字 调:diào(单调)tiáo(调整) 4.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 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善于思考的 孩子。 5.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 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 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对表的好奇,首先在于它与“我”之前的推断是 不符的,这引起了“我”一探究竟的兴趣。而父亲的阻止不仅没有让“我”打消念头,反而让“我” 觉得表更加神秘,因此“我”对表的好奇心与日俱增。 6. 形容有好奇心的词语:刨根问底、推本溯源、追根究底、盘根问底 7. 本文作者冯志,现代诗人,翻译家,教授。主要作品: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等,鲁迅评 价他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1. 这篇科幻小说,作者通过大胆奇特的想象,为我们展示了未来的孩子们上学的情境,孩子们在享 受着高科技教学的同时,也有着自己学习上的压力和烦恼,说明现在的传统教学方式和未来的现代化 教学方式各有优点和缺点,同时也表达了孩子们渴望快乐学习的心愿。 2. 憎恶..(zēng wù) 鄙.(bǐ)夷 不屑.(xiè) 3. 词语解释 鄙夷不屑:指轻视;看不起。文中指玛琪在谈学校时露出的表情。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文中指托米高傲地瞧了玛琪一眼。 皱皱巴巴:形容皱纹多,不舒展。文中指书页发黄,皱皱巴巴。 憎恶:憎恨,厌恶。文中指玛琪厌恶学校。 4.今天的教育方式和未来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 今天的教育方式: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教育,课本是纸质的,有老师给我们上课。 未来的教育方式:在家里上课,课本是电子的,老师是机器人。 5.对比未来学校和现在学校的优缺点。 学校 未来学校 现在学校 好处 自由、因材施教 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快乐有趣 不好 不够快乐 有趣,不够自由 口语交际:辩论 1.辩论的方法与技巧:确立论点、阐述论据、总结陈词 2.温馨提示: ①辩论前,要作充分的准备,搜集资料。 ②辩论时,既要证明自己,又要反驳别人。证明自己应该: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反驳别人应该:一 要听出别人讲话中的矛盾或漏洞,二要抓住漏洞进行反驳,注意用语文明。 ③辩论后,和同学交流经验。 语文园地六 1.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萨克雷 2.走马观花:“走”在文言文里是“跑”的意思,所以“走马观花”的意思是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 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自愧弗如:“弗”在文言文里是“不”的意思,所以“自愧弗如”的意思是自己感觉不如别人而内心 惭愧。 声泪俱下:“俱”在文言文里是“全、都”的意思,所以“声泪俱下”的意思是边诉说,边哭泣,形 容极其悲恸。 不以为然:“然”在文言文里是“是的,对的”的意思,所以“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过犹不及:“及”在文言文里是“到”的意思,所以“过犹不及”的意思是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 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赴汤蹈火:“汤”在文言文里是“热水”的意思,所以“赴汤蹈火”的意思是跳进热水,踏着烈火, 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3.引用的好处是:语言精炼,含蓄典雅,增强了说服力。华罗庚那句话采用转述的方式引用,说明实 干对于科学的重要性;第二句则直接引用司马迁的名言,证明了人死有不同价值。 4. 赵孟頫(fǔ)是元代著名书法家。他的楷书运笔自然,点面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 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5. 日积月累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如果能使百姓获益,不必效法古代的规定;如果能把事做得完美,就不必遵循旧的法则。 习作 6: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一、打开幻想的思路 1.将目光转向外太空。在幻想的世界里,你可以到广阔的太空,去发现更广阔的空间,去寻找外星人 的踪影,与嫦娥携手游月球,和日月星辰一起散步…… 2.将目光瞄向未来的科技发展。你的思维可以自由驰骋于未来的任何时空,可有到神秘的海底,去探 测丰富的宝藏;可以想象我们在科技发达的未来社会中,怎样做事,怎样学习,怎样生活…… 二、想象要能给人带来希望 科学幻想要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憧憬,带来无限的希望,能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并鼓舞人们去创造 它,去实现它。紧紧抓住这一点,你的幻想才有价值。比如:有的同学幻想有一支笔随心动的意念笔, 神奇的功能可以像神笔马良那样扶弱救难,可以为盲童学习文化知识提供帮助等等,这样的幻想就很 有价值。 三、科学技术的想象要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当前世界高科技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但同时也给地球带来 负面的影响,如环境污染、全球变暖、臭氧层变薄……我们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想象在未来社会中, 科技还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四、要遵循故事的写作要求 “科幻故事”也是故事的一种,所以也要遵循一般故事的写作要求,不仅要将故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介绍清楚,更重要的是要刻画鲜活的形象和设计曲折、 神奇的故事情节。 范文: 未来的生活 今天是周末,不用上学。一睁开眼,就看见机器人管家拿着牙刷、毛巾等东西向我走来。 忘记告诉你们了,现在是二十三世纪,我家住在南极,早在五十年前,已经将南极的冰转移到非 洲沙漠和月球上面了,在南极上空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核子太阳,很温暖。 今天我们一家人要去月球看我的哥哥,他是一位植物学家。由于重力等原因,在月球上生长的植 物与地球上生长的植物很不一样,哥哥就是研究这些植物的科学家。 坐着火箭,不一会儿就到月球了。只见月球的马路两边种满了月球树。月球树很奇怪,长得歪歪 斜斜的,要不断用机械臂来调整它的生长方向。 终于看见哥哥了,他带我们去参观她的植物园。里面有会跳舞的跳舞树,有会发出笑声的笑笑树, 还有最新品种走路草。 “为什么叫走路草呢?”我好奇地问哥哥。 哥哥笑了笑回答:“当然是因为它会走路啊。” 后来哥哥解释道:“这些新培育的草能自动走向阳光和水分比较多的地方,不是真的走路,而是 靠根部缓缓移动,看上去就好像在走路一样。” 啊,多么神奇的植物啊! 回家的时间到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美丽的月球植物园。我长大了也要当个植物学家,培 育更多有趣的植物。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1. 《老师领进门》先写“我”读小学时遇到了位口才 、文笔都很好的田老师,再写田老师每讲课都 会演绎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为“我”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表达了“我”对田老师的深深感激 之情。 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作者认为老师培养一个人才要花费很多心血,即使 田老师谦虚地认为自己并没有特别为作者做过什么,但作者仍旧对老师当年的栽培深怀感激。 3. 《作文上的红双圈》主要讲述 1972 年 5 月,“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红五月”征文比赛,语文 老师给“我”的参赛作文《补考》打了九十八个红双圈,使“我”的作文发表在刊物上,“我”受到 了激励,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成为知名作家的事,体现了老师对学生人生的影响,表达了“我” 对恩师的无限感激。文章以小见大,从一篇作文上的红双圈,赞颂了老师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 4.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首诗歌写出了诗人何其芳对年轻一代的赞美和向往。读了这首诗歌, 我们更应珍惜这美好时光,奋发向上。 5. 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6.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是篇演讲稿,作者华罗庚,告诉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7. 是的,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这句话是这篇演讲稿的结尾,总结自己演讲的观点。再次 强调只有通过勤奋学习,不断丰富积累去获取成功的演讲主题。 8. 《给老师的一封信》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一年级开学那天,是方老师第一个把“我”领进门。 第二件:方老师指导“我”写字。第三件:运动会上方老师为胜利的孩子骄傲,对失败的孩子温柔鼓 励。在叙事的过程中融入了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9. 毕业赠言范例 ★给老师 ①从齐腰高到与肩齐平,整整六年。六年间,每天的两声“老师好”与“老师再见”,载着我对您不 变的情谊。 ②敬爱的老师,时间是多么匆匆啊!匆匆中,我们走进小学的课堂;匆匆中,我们又要离开校园,离 开您! 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您满头的青丝中冒出了一根根白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鱼尾纹悄悄爬上了您 的眼角。但在我眼中,您永远是年轻的,永远是最美的老师! ★给同学 ①六个春秋我们在一起,每一次游戏,每一次辩论……都让我回味无穷。它们将化作美好的记忆,珍 藏在我心中。 ② 嘿,同桌,记得你说过,你的梦想是遨游太空。愿你继续带着梦想展翅高飞,去拥抱美好的未来。 古诗词诵读 1. 《采薇(节选)》是《诗经•小雅》《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共 有诗歌 305 首,因此又称“诗三百”。根据内容不同,《诗经》可以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是《诗经》中以景写情的成功范例,是描述 情景交融的名句,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 2. 《送元二使安西》通过写细雨中王维设宴为朋友饯行时劝酒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 依依不舍之情。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们仿佛看到了两个好朋友难分难舍的场 面,体会到诗人送别友人时关心、不舍的复杂情感。 拓展关于友情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3. 杜甫《春夜喜雨》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即盼雨——听雨——看雨——想雨。这 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人韩愈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 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全诗揭示了一个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最 好的时节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期盼。 5. 《江上渔者》这首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 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范仲淹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希望这首诗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6. 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 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 拓展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7.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其《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告诉我们一 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拓展蕴含哲理的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8.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送别词描写春末 时节送别好友鲍浩然归家时的情景,上片含蓄 地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 9.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浣溪沙》通过描写清泉寺周围优雅的风光,词人即景抒情怀,体现出自己不服老、执着 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10. 《清平乐》作者黄庭坚,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因惜春而寻找春天,由满怀希望到最后彻底绝望,表 现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