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浦东新区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高二地理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夏夜银河天上流,河中天鹅任邀游。河西织女弹天琴,河东牛郎驾天鹰。”从天体类型来看,“织女星”和“牛郎星”属于 A. 星云 B. 恒星 C. 行星 D. 卫星 ‎【答案】B ‎【解析】‎ ‎【详解】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牛郎星和织女星能自身发光、发热,属于恒星,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牛郎星和织女星在夜空中是亮星,能自身发光、发热,因此恒星。‎ ‎2. 2019年12月,帕克太阳探测器已经掠过了太阳的最外层大气。发生在该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A. 太阳黑子 B. 耀斑 C. 日珥 D. 太阳风 ‎【答案】D ‎【解析】‎ ‎【详解】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黑子是位于光球层上,故A错。耀斑是位于色球层上,故B错。日珥是位于色球层上,故C错。太阳风是位于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日冕层上,故D对。故选D。‎ ‎3. 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者。下列四组岩石中,有可能发现化石的一组是 A. 石英岩、石灰岩 B. 石英岩、大理岩 C. 页岩、石灰岩 D. 花岗岩、大理岩 ‎【答案】C ‎【解析】‎ - 14 -‎ ‎【详解】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有可能找到化石,石英岩属于变质岩,不可能找到化石,故A不符合题意。石英岩和大理岩都属于变质岩,不可能找到化石,故B不符合题意。页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有可能找到化石,故C正确。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不可能找到化石,大理岩属于变质岩,不可能找到化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 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了大陆漂移的动力。依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大洲之间的距离有可能不断缩小的是 A. 非洲、欧洲 B. 非洲、南美洲 C. 欧洲、北美洲 D. 非洲、南极洲 ‎【答案】A ‎【解析】‎ ‎【详解】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消亡边界为两个板块的碰撞地带,两个板块的距离在不断缩小;生长边界为两个板块的分裂地带,两个板块的距离在不断扩大。非洲与欧洲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两侧,所以它们的距离在缩短,A对。非洲与南美洲、欧洲与北美洲、非洲与南极洲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两侧,所以它们的距离在扩大,BCD错。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各大洲所位于的板块及每两个板块之间的边界类型熟记。‎ ‎5. 城市中心的年降水量一般高于郊区。其主要原因是城市中 A. 大气质量越来越好 B. 街心公园多,绿化面积大 C. 建筑物密集,大气运动不活跃 D. 大气中有更多的固体尘埃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城市人口密集,排放大量废热,中心城区温度一般高于郊区,盛行上升气流;又因为城市空气中固体杂质尘埃多,凝结核多,易形成降水,故城市中心降水丰富。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 有一个地方,它的植被景观与世界许多地区相比具有“反季节性”,冬季比夏季更加葱绿, 金合欢、蔷薇在冬季绽放着美丽的花朵。该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 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答案】C ‎【解析】‎ ‎【详解】植被在多雨冬季比夏季更加葱绿,夏季降水少,树叶多为坚硬革质化,可减少水分的散失,故可知雨热不同期,因此该地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故选C。‎ ‎【点睛】地中海气候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13种气候类型中唯一的雨热不同期的气候类型。‎ - 14 -‎ ‎7. 世界水资源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当前全球 25%的人口面临着极度缺水的危机。造成当前全球性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B. 全球变暖导致大量冰川融化 C. 全球气候变得越来越干旱 D. 人口和经济增长导致需水量剧增 ‎【答案】D ‎【解析】‎ ‎【详解】目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和经济的增长,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水浪费严重等,D正确。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平衡使部分地区水资源匮乏,但不是造成当前全球性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A错误。全球变暖导致大量冰川融化,短时期内使水资源增加,B错误。没有证据显示全球气候变得越来越干旱,C错误。故选D。‎ ‎8. 为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可采取的办法是 A. 修建蓄水工程 B. 跨流域调水 C. 防治水污染 D. 大量用水促进水循环 ‎【答案】A ‎【解析】‎ ‎【详解】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可以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A对。跨流域调水改变的是水资源的空间分配不均,B错。防治水污染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但不能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C错。大量用水促进水循环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D错。故选A。‎ ‎9. 2019年9月,持续数日的亚马孙森林大火引发各国的关注,“地球之肺”的损毁必将加速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量珍稀物种消失,甚至带来更多的灾害。这一现象表明自然环境具有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稳定性 D. 脆弱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自然环境一个要素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他要素乃至整个自然环境的变化,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材料中“地球之肺”亚马孙森林持续数日的大火必将加速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量珍稀物种消失,甚至带来更多的灾害。因此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过程主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选A。‎ - 14 -‎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一部分发展变化着的,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10. 下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下图中流经甲处的洋流最可能是 A. 千岛寒流 B. 本格拉寒流 C. 日本暖流 D. 北大西洋暖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读“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平均等温线分布”示意图,等温线北高南低,位于南半球,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为寒流,该海域流经的洋流可能是本格拉寒流。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全球大洋环流的形成和分布熟悉并掌握。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北印度洋海域形成季风洋流。‎ ‎11. 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A. 城市数量的多少 B. 城市职能的多样 C. 城市土地面积占比 D. 城市人口占比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因素有很多,如城市人口的规模、城市用地的规模等,但最重要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故选D。‎ ‎12. 老年抚养比是指老年人口数量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比值。下图为1997-2013年我国某省老年抚养比统计图,据图可知该省 ‎ - 14 -‎ A. 人口总量在快速增加 B. 劳动年龄人口逐年减少 C. 人口年龄结构不断变化 D. 1997年已进入人口老龄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我国某省老年抚养比在不断上升,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人口总量增加缓慢,A错。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逐年减小,B错。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逐年减少,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加,人口年龄结构不断变化,C对。老年抚养比是指老年人口数量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比值,而不是老年人口数量与总人口数量的比值,因此不能看出1997年是否已进入人口老龄化,D错。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过程中要注意老年抚养比和人口老龄化比例的不同,老年抚养比是指老年人口数量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比值,而人口老龄化比例是老年人口数量与总人口数量的比值。‎ ‎13. 三亚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其城市功能分区中用地面积最少的是 A. 商业区 B. 工业区 C. 居住区 D. 风景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居住区是一个城市最主要的功能区,面积最大,故C错。三亚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风景区的面积应该不是最少的,D错。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物等商业活动很频繁,因此商业区的面积较大,A错。三亚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产业支柱以旅游业为主,工业不发达,工业区用地面积应该最少,B对。故选B。‎ ‎14. 现阶段我国扶贫攻坚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让建立起来的现代化产业基地交付村民后获得可持续地发展。为解决此问题,扶贫期间须重点关注的农业区位是 A. 市场 B. 政策 C. 劳动力素质 D. 科学技术 - 14 -‎ ‎【答案】C ‎【解析】‎ ‎【详解】为实现我国在扶贫攻坚工作建立起来的现代化产业基地交付村民后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要在扶贫期间重点关注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市场、政策、科学技术对村民的可持续地发展影响相对较小。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 浦东新区在2017-2035年区国土空间规划中提出要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综合各方优势,现阶段浦东新区应重点强化的可再生能源是 A. 太阳能 B. 风能 C. 地热能 D. 生物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浦东新区濒临东海,海风强劲,有丰富的风能资源,B对。上海气候湿润,降水较多,太阳能资源不丰富,A错。上海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地热能资源不丰富,C错。上海城市化水平高,植被覆盖率低,生物能资源不丰富,D错。故选B。‎ ‎16. 工业应布局在生产成本最低的地点。下表是四个地区建厂的区位优势比较(数值越大, 优势越明显),电子装配工业最适宜布局在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甲地的原料、工资优越程度最高,因此甲地最适合布局原料、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电子装配工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故A正确。乙地市场的优越程度最高,适合布局市场导向型工业,故B错误。丙地市场的优越程度最高,适合布局市场导向型工业,故C错误。丁地原料的优越程度低于甲地,所以不如甲地适合布局原料导向型工业,故D错误。故选A。‎ ‎17. 某县志上有如此描述:“顾近省数大县逐末者多,务农者少,即有肥美之田,多种荔枝、龙眼、蒲葵之属”。据此可知,该地属于 - 14 -‎ A 云贵高原文化 B. 华南沿海文化 C. 江南水乡文化 D. 四川盆地文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该地多种荔枝、龙眼,荔枝、龙眼属于热带水果,故可推知该地属于华南沿海文化,故选B。‎ ‎18. 在世界文化圈中,受中国、印度及欧美影响,文化具有多元化特色的是 A. 东亚文化圈 B. 南亚文化圈 C. 西欧文化圈 D. 东南亚文化圈 ‎【答案】D ‎【解析】‎ ‎【详解】东亚文化圈深受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影响,故A错误。南亚文化圈深受古印度文明影响,故B错误。西欧文化圈深受西欧、尤其是英国影响,故C错误。东南亚文化圈受中国、 印度及欧美等多种外来文化影响,故D正确。故选D。‎ ‎19. 5G 时代的地理信息技术与人们生产生活的结合更加紧密。以下人类活动,主要采用遥感技术进行的是 A. 人口流动监测 B. 地震监测预报 C. 地质矿产勘查 D. 商业网点查询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质矿产勘查采用遥感技术,人口流动监测、地震监测预报和商业网点查询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 ‎20. 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据图判断,此时北京时间为 ‎ A. 6月22日12:00 B. 6月22日17:00‎ C. 12月22日6:00 D. 12月22日18:00‎ - 14 -‎ ‎【答案】B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故该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日照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排除C、D选项;图中90°W地方时为3:00,所以北京时间为17:00。故选B。‎ 二、综合分析题(共 60 分) ‎ ‎21.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问题。‎ 越南国土南北狭长,面积约3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9600多万。工业区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阵地,也是中越两国共建“一带一路”、进行深度合作的重要载体。‎ - 14 -‎ ‎(1)从航运角度,简述越南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优势。‎ ‎(2)概述越南工业区在空间分布上的形态特征,并分析影响该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3)依据表格中有关越南主要产业部门信息,归纳越南产业部门构成呈现出的主要特征。‎ ‎(4)越南是我国境外产业园区投资和建设的重要国家。试分析我国在越南投资建设产业园区的可行性。‎ ‎【答案】(1)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东部,地处太平洋、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 ‎(2)特征:沿海呈条带状分布。原因:国土南北狭长;西部为山地,东部为沿海平原,地形平坦 ‎(3)产业部门类型多,种类较齐全;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科技密集型产业少。(任答两点) ‎ ‎(4)越南是我国的陆上邻国,海陆交通较为便利;越南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越南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两国产业优势互补,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在当地建厂,可以扩大市场,获得更高外汇收益;越南经济发展水平低,低价便宜等。(任答四点)‎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越南为背景,考查越南自然特征及产业布局和发展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 14 -‎ ‎【详解】(1)读图可知,越南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东部,东临太平洋,西望印度洋,地处太平洋、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 ‎(2)越南工业区在空间分布上的形态特征为沿海呈条带状分布。其原因主要是该国国土南北延伸,呈狭长分布;国土主要以山地为主,平原只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地形平坦,有利于工业布局。‎ ‎(3)依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越南的产业部门既有较低端的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较高端的通信设备、航空设备等产业,类型多,种类较齐全;但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科技密集型产业少,总体来说,产业水平较低端。‎ ‎(4)越南是我国的陆上邻国,北部与我国西南接壤,与我国海陆交通较为便利;越南人口密度大,经济水平低,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越南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水平较低,中越两国产业优势互补,利于我国实施产业转移,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可以在当地建厂,可以扩大市场,获得更高外汇收益;越南经济发展水平低,地价更低廉。‎ ‎22. 读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大省,也是我国气象灾害损失较重的省份之一,暴雨洪涝是其气象灾害中的高频发灾害。主要气象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与当年地区GDP的比率称为气象灾害损失率。‎ ‎(1)据图归纳江苏省暴雨洪涝灾害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特点。‎ ‎(2)每年6~8月是江苏省暴雨洪涝灾害发生频率较高月份。试分析该时段暴雨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3)归纳江苏省1983~2017年主要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演变特点。‎ - 14 -‎ ‎(4)判断21世纪以来江苏省气象灾害损失率的变化趋势,并分析造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答案】(1)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常州、无锡、南通及徐州东部、宿迁中部和盐城东部地区;其中常州东北部和南通中心地区为高频中心;江苏中部相对频次低(任答一点)。‎ ‎(2)江苏省大部分地区位于江淮流域,6、7月份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有降水集中的连阴雨天气;7、8月份普遍高温,多强对流天气,易形成强降水,引发暴雨洪涝;南部和东部地区8月份易受台风影响,引发暴雨洪涝。 ‎ ‎(3)直接经济损失金额大;年际间波动较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任答两点) ‎ ‎(4)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原因:经济发展带来的 GDP 快速增加;防灾减灾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增强。‎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江苏省暴雨洪涝灾害为背景,考查江苏省暴雨洪涝灾害分布、形成原因及产生的影响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江苏省暴雨洪涝灾害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特点为分布不均匀;常州、无锡、南通及徐州东部、宿迁中部和盐城东部地区的暴雨洪涝发生频次较高;尤其是常州东北部和南通中心地区为高频中心;而江苏中部地区的频次相对较低。‎ ‎(2)江苏省南部和中部等大部分地区位于江淮流域,6、7月份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7、8月份气温高,空气的对流运动强烈,易形成强降水,引发暴雨洪涝;南部和东部地区8月份易受台风影响,台风引发暴雨洪涝。‎ ‎(3)读图可知,1983~2017年江苏省主要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金额大;不同的年份经济损失差异大,年际间波动较大;但是总体来看还是呈现下降趋势。‎ ‎(4)读图可知,21世纪以来江苏省气象灾害损失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带来的 GDP 快速增加,经济总量明显增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防灾减灾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增强。‎ ‎23.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库布齐沙漠位于黄河"几"字弯南岸,离北京较近。通过多年生态修复建设,库布齐沙漠面积的三分之一变成了绿洲,已带动沙区10多万人脱贫。‎ - 14 -‎ ‎(1)推断从库布齐沙漠到北京的自然环境变化体现了何种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判断依据。‎ ‎(2)库布齐沙漠实现了“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折。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简析“绿进沙退”可能给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变化。‎ ‎(3)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角度,简析库布齐沙漠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积极意义。‎ ‎(4)从产业结构优化角度,试对库布齐沙漠进一步推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分异规律,依据:从库布奇沙漠到北京,沿海越来越近,降水量在逐渐增多,自然景观也会由沙漠演替为森林。‎ ‎(2)随着植被增加,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量加大,沙尘天气减少;土壤含水量增大,土壤肥力加大;河流径流量加大,含沙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增强。(气候、土壤、河流、生物等自然因素,任答三个角度) ‎ - 14 -‎ ‎(3)从当地自然环境出发,种植沙柳、苜蓿、甘草等经济作物,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防风固沙,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和气候资源优势,发展医药、电力等产业,较好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类型多样,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经济收入(任答两点);有利于较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 ‎(4)地处半干旱地区,注意发展节水农业;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沙漠等自然风光以及周边市场,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距离北京近,可以利用北京的科学技术和资金优势,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的附加值;产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防治环境恶化;因地制宜的发展第一、二、三产业,使得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任答两点)‎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库布齐沙漠为背景,考查库布齐沙漠自然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从库布齐沙漠到北京的自然环境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分异规律,依据是从库布奇沙漠到北京,距海越来越近,接受海洋水汽越来越多,降水量在逐渐增多,自然景观也由库布奇的沙漠景观演替为北京的森林景观。‎ ‎(2)“绿进沙退”可能给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变化主要从气候、土壤、河流、生物等方面进行分析。库布齐沙漠“绿进沙退”,沙漠不断退缩,植被增加。随着植被增加,空气湿度增大,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量加大,沙尘天气减少;土壤含水量增大,植被覆盖率增加,土壤肥力加大;空气湿度增大,降水量增加,河流径流量加大,含沙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增强。‎ ‎(3)库布齐沙漠经济产业发展模式产生的的积极意义为:从当地自然环境出发,种植对当地环境适应性强的沙柳、苜蓿、甘草等经济作物,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防风固沙,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和气候资源优势,发展医药、电力等产业,较好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了经济效益;产业类型多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经济收入;可以较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从而走向可持续发展发展的道路。 ‎ ‎(4)读图可知,库布齐沙漠降水介于200mm—400mm之间,属于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相对不足,应注意发展节水农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沙漠等自然风光以及周边的旅游市场,发展特色旅游等第三产业;距离北京近,可以利用靠近北京的优势,借助北京的科学技术和资金优势,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防治环境恶化;因地制宜的发展第一、二、三产业,使得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 14 -‎ - 14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