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生物同步苏教版必修3阶段质量检测(二) 生物群落的演替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生物同步苏教版必修3阶段质量检测(二) 生物群落的演替

阶段质量检测(二) 生物群落的演替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相同 B.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C.一个种群由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全部成年个体组成 D.在自然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会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而波动 解析:选 D 不同种群的年龄结构一般不相同;出生率、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大小 的直接因素,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迁入率和迁出率也直接影响着种群 密度大小,因而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的密度大小;在一定的 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因而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全部成年个体不能构 成一个种群;在自然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由于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种群密度常发 生波动。 2.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 番大约需 20~40 年,美国需 40~80 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 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取决于( )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解析:选 B 预测人口增减的动态,应取决于种群的年龄结构。种群中年轻的个体占 优势,预示种群的大小和密度将有很大的发展,因为进入生殖年龄的个体越来越多。 3.某种群的年龄结构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在 t2 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B.甲图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在 t2 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C.甲图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在 t1 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D.甲图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在 t1 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解析:选 C 甲图中,幼年个体数量较多,老年个体数量较少,这种年龄结构属于增 长型。在 t1 时期,种群的出生率高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应属于增长型。 4.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 ) A.1990 年紫茎泽兰(一种毒草)侵入我国四川凉山地区后,泛滥成灾,其增长曲线近似 于“J”型 B.对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 K/2 值 C.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 K/2 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D.一个物种引入到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解析:选 BD 紫茎泽兰侵入后,能泛滥成灾,说明环境条件适宜,所以开始一段时间 其种群近似于“J”型增长。K 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所以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超过此 量。当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其环境可能对种群的增长十分有利,也可能有多种限制因 素,在后一种情况下,不可能呈“J”型增长。 5.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 A.a 种群与 b 种群为捕食关系,a 种群依赖于 b 种群 B.a 种群与 b 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a 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b 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 a 种群的制约 解析:选 C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物种进入该生态系统后,开始都表现出了增长的 现象;一 段时间后,a 种群的数量变化表现为“S”型增长,其原因是受自身密度的制约,b 种群数量增长到一 定数量后,逐渐减少,最后全部死亡。所以两个种群之间可能是竞争 关系,但竞争程度是由弱到 强再到弱。 6.下图显示了蝌蚪的生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的变化情况(在同样的空间里,个数由 5 增加到 160),图中曲线可以说明(多选)( ) A.食物短缺降低了蝌蚪的存活率 B.蝌蚪变态所需的时间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C.一定范围内,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D.高种群密度下,能够变态为青蛙的可能性减小 解析:选 BD 曲线不能提供食物短缺能降低蝌蚪存活率的信息;蝌蚪变态所需的时间 与种群密度应该呈正相关,一定范围内,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呈负相关。 7.下图显示某一规模农场自 1850 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 100 年中物种丰富度变化的数 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100 年中生物的多样性不断降低 B.1875 年比 1850 年植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趋于简单 C.1950 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种类明显减少 D.农作物逐渐在选择中占据优势 解析:选 B 在使用化肥的 100 年中,生物的种类逐渐减少,群落结构趋于简单。 8.分析以下实例,正确的是( ) ①白蚁消化道中生活着以纤维素为养料的鞭毛虫 ②白尾鹿遇危险而逃跑时,尾巴高 举显示出臀部白斑以告诉同类 ③小丑鱼喜欢在有毒的海葵触手间活动,以求保护 ④鸣 禽在繁殖季节有鸣叫占区行为,以保证其繁殖所需空间 ⑤榕树的气生根能沿着附近其他 树木向上生长,但这一过程往往最终把其他树木缠死 选项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共生 寄生 竞争 捕食 A ③ ⑤ ② ① ④ — B ② ④ ①③ — ⑤ — C ② ④ ① — ⑤ ③ D ② ④ ①⑤ — ⑤ ③ 解析:选 B 白蚁本身不能消化纤维素,依靠其消化道中的鞭毛虫将纤维素分解成单 糖供白蚁生存,两种生物共生;小丑鱼和海葵之间也是共生;榕树的气生根将其他树木缠 死,是竞争;白尾鹿遇危险将尾巴高举露出臀部白斑以警示同伴,是种内互助。 9.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解析:选 A 这两个群落中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10.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也有差异 解析:选 A 竹林中的所有竹子为同一物种,由于生长的阶段不同而高低不同,所属 范围为种群而非群落;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主要与食性有关;淡水鱼的分层与陆地动物 的分层的因素是一样的,也是与食性有关;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温度、光照不同 从而导致生物种类有差异,反映了群落水平方向上的差别。 11.某生物小组做了有关种群和群落的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一块菜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 B.用性外激素诱杀雄虫后,昆虫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下降 C.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生活在同一地点,则二者一定是竞争关系 解析:选 C 由于蚯蚓的活动能力弱,所以应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用性外激 素诱杀雄虫后,破坏了其性别比例,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而不影响死亡率。群落的物种组 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生活在同一地点的两种生物不一定是竞争关系,也可能是 捕食关系。 12.为保护生态环境,我国西部干旱荒漠地区大片耕作区将退耕,随着时间的推移, 退耕地上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群落演替。有关该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种丰富度增加,群落结构复杂化 B.最终一定演替出森林 C.演替初期种间关系以竞争为主 D.该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解析:选 B 一个群落演替最终能演替到什么阶段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当地的自然 环境是重要的因素。 二、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 1 分,共 26 分) 13.(7 分)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 株/m2)和 3 种杂草(均 为 1 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 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 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与鸭舌草之间构成______关系。 (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 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________型增长。 (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________演替,时间足够长, 最可能演替为以________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福寿螺的密度;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 寿螺以水生植物为食,它与鸭舌草之间是捕食关系。(3)由坐标图中数据可知,中密度处理 小区的福寿螺日均密度增长率大于 0,说明种群数量是增长的,故出生率大于死亡率;高密 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日均密度增长率大于 0,说明种群数量是增长的,但由于实际环境条件 (如捕食者福寿螺、竞争者水稻等)的限制,其种群数量应该呈“S”型增长。(4)若实验结束后 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还处于群落未成熟阶段,将会经历类似弃耕农田的次生演 替过程;由坐标图中数据可知,无论引入的福寿螺密度如何,狐尾草的日均密度增长率都 是最大的,所以时间足够长的话,最可能演替为以狐尾草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 答案:(1)福寿螺的密度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捕食 (3)大于 “S” (4)次生 狐尾草 14.(8 分)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 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 短,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3)据调查,近 5 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 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 50 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 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 速度______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__(填 “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解析:(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是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 替属于次生演替。(2)次生演替开始就具备了形成森林所需要的土壤条件,而初生演替形成 该土壤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3)人类的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使该地区的 演替速度变快。由于该地区气候越来越干燥,该地区最终会向荒漠化方向演替,故该地区 群落的演替方向并未改变。 答案:(1)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为次生演替 (2)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 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3)变快 未发生改变 15.(11 分)下列是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某生物兴趣小组 的同学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观察酵母菌种群的生长情况时,得出下表中的数据(在有氧情 况下培养测得的酵母菌数)(×106 个/mL)。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培养时间(d) 组别 1 2 3 4 5 6 7 8 A 0.8 5.2 5.6 4.8 2.0 0.8 0.4 0.08 B 0.8 1.2 2.0 2.8 3.2 3.6 3.2 3.0 C 0.8 0.4 0.1 0 0 0 0 0 实验研究的三种条件如下: 条件一:无菌水 10 mL,加入干酵母液 0.1 mL,环境温度 28 ℃。 条件二:培养液 10 mL,加入干酵母液 0.1 mL,环境温度 28 ℃。 条件三:培养液 10 mL,加入干酵母液 0.1 mL,环境温度 5 ℃。 (1)三种条件对应的组别编号依次是________。 (2)请写出主要呼吸作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3)上述三种条件的设置,可分别用来探究_______________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 影响。如条件一与条件二组合可以探究_______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而条件二 与条件三组合则可以用来探究_______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其中的条件二的设 置在该实验中属于________。 (4)本实验过程中,每隔 24 h 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 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 每次取样前都应振荡试管,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___,减少实验中计数误差。如果显微 镜视野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答案:(1)C、A、B (2)C6H12O6+6H2O+6O2――→酶 6CO2+12H2O+能量 (3)培养液、温度(及时间) 培养液 温度 对照实验 (4)抽样检测法(显微计数法) 试管中酵母菌分布均匀 加定量无菌水(或定量培养液) 稀释(“定量”可不要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