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1年高考高二地理一轮复习题大气的水平运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2021年高考高二地理一轮复习题大气的水平运动

(人教版 )2021 年高考高二地理一轮复习题大气的水平运动 一、单选题 下左图为小明同学拍摄的扬州市郊区某蔬菜大棚的照片 ; 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 ①②③④⑤表示各 种辐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辐射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①能量最强部分是红外波段 B.②表示大气逆辐射 C.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D.④是短波辐射 2.该蔬菜大棚在冬季覆盖白膜的目的是 ( ) A.增强① B.增强② C.减少⑤ D.削弱④ 下图为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与成都相比 , 拉萨 ( ) A.白天大气辐射强 B.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C.白天太阳辐射强 D.人类活动的差异 4.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 ( ) A.纬度差异较大 B.经度差异较大 C.地面状况不同 D.人类活动的差异 下图示意某热力环流中,两地在垂直高度上的气压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热力环流的大气运动方向是 ( ) A. B . C. D. 6.在图示高度范围内,能正确表示两地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F(只考虑大小 ) 的是 ( ) A. B. C. D. 伊朗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 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 受着酷暑中的清凉。如图为“风塔”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7.“风塔”底部的气流运动状况是 ( ) A.上升辐散 B.下沉辐散 C.下沉辐合 D.上升辐合 8.“风塔”利用的原理是 ( ) A.温室效应 B.锋面运动 C.水循环 D.热力环流 下图示意华北某区域裸地和秸秆覆盖情况下土壤的冻结过程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冻结厚度较薄的原因主要是秸秆 A.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B.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 C.使地面反射率变小 D.使土壤与大气的热交换减弱 10.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融化时间较迟的原因主要是土壤 A.冻结时间较迟 B.获得光照较少 C.水分蒸发较弱 D.上空气温较低 读下图“热力环流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关于热力环流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C.白天风沿山坡向山顶运动 D.空气运动低压流向高压 策勒绿洲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南缘,下图四条曲线表示策勒绿洲及其附近沙漠 0.5m 高度和 2m高度温度的 年内变化情况,据此回答问题。 13.图中表示沙漠 0.5m 海拔高度气温曲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夏秋季节绿洲和沙漠间的大气运动会导致 A.沙漠高空空气温度升高 B.沙漠近地面空气湿度增大 C.绿洲高空空气温度降低 D.绿洲近地面空气湿度增大 15.依据冬春季节绿洲和沙漠的气温特点可推测该季节 A.大风天数增加 B.降水频率增加 C.沙尘活动减少 D.空气湿度减少 为了更好理解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某校学生绘制了等压面发生弯曲的素描图, 如下图所示。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6.读图判断 A.A 、B两地气压相等 B.A 点气压小于 B 点 C.空气从 B 点流向 A点 D.空气从 A 点流向 B 点 17.该图可以用来解释 A.大气圈的组成 B.大气圈的结构 C.大气受热过程 D.大气水平运动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科学研究机构在长期监测风力发 电场的环境过程中发现:风力发电对当地气候造成影响,能让地面显著升温。下图是风力发电景观照片。 此完成下面小题。 18.近地面大气对流运动显著是因为 A.太阳辐射垂直差异 B.水平气压差异 C.大气气温垂直差异 D.地面性质差异 19.风力发电导致 A.白天大气垂直温差加大 B.白天大气产生了水平运动 C.夜间大气垂直温差减小 D.夜间大气形成了逆温现象 20.风力发电过程使地面温度升高最显著的时段是 A.上午 B.正午 C.傍晚 D.夜间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 24 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 不完整的白天湖陆风 垂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造成上述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太阳辐射的差异 B.大气削弱作用的差异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湖陆热力性质差异 22.下列对白天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补充正确的是 A. B. C. D. 23.仅考虑热力原因,图中气温较高的地点和表示陆地的地点分别是 A.甲、甲 B.甲、乙 C.乙、乙 D.乙、甲 下图为该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单位: hPa) 分布图。认真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此时, C地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25.下列四地中,风速最小的地点是 A.A 地 B. B地 C.C地 D.D地 26.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A B. B C.C D.D 某校一个地理兴趣小组对当地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该小组绘制了某时段等压面与等温线图, 以便研究山谷风(谷风指空气从谷地流向山坡,山风指空气从山坡流向谷地)的特点。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图中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②图中出现的时间是夜晚 ③此时吹谷风 ④此时吹山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8.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最可能的原因是 A.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气流呈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低,气流呈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气流呈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学校附近一处山谷的等高线和夏季某日不同时刻 25℃等温线,图中 a、b 为等温线,其中一条表示当地时间 10 点,另一条表示当地时间 16 点的气温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导致该地当日 25℃等温线不同时刻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 B.海拔 C.坡向 D.气压 30.当日,在相同的天气和地面状况下,甲、乙两地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A.日最高温甲地低于乙地 B.气温日较差甲地大于乙地 C.上午谷风甲地比乙地弱 D.下午谷风甲地比乙地强 二、综合题 31.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 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 , 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 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 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报告 , 完成后面的思考题。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 : 一小堆纸 , 火柴 , 铁板。 实验步骤 : (1)在室外安全的地方 , 放置一块铁板 , 再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 , 并用火柴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 : 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 , 在空中流向四周 , 又从火堆四周下沉 , 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 : 通过本实验 , 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 , 即热力环流。 (1)在上左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 (2)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异→ →同一水平面上的 →大气 → 热力环流。 (3)上右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 ,A、B、C、D四处中 , 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2.读资料和图,完成以下活动。 资料一 左图是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 ;右图是北京城市环流模式图。 资料二 在积极地进行 2008 年奥运会筹备中,北京市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奥 运会举办理念,大力开展环境治理,大搞植树造林活动。 2005 年,全市共完成绿化造林 16 万亩,植树 1792 万株,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 50.5 ﹪。 (1)据左图回答,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特点)是:市区温度 __________郊区温度(高于 或低于) (2)在右图中用箭头完成北京市的热岛环流示意图。 ______ (3)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北京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的 A、 B、C三地中的 _____地。同 时, 北京市要把大气污染严重的某大型企业从城区迁出, 你认为最合适该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图中的 A、B、 C三地中的 _____地,该厂址对北京市环境保护的主要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 33.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 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尤其在炎炎夏日,无异子降温避暑的“空调系统”。下图为我国 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_______( 单项选择题 ) A.热力环流 B .温室效应 C .热岛效应 D .大气受热过程 (2)根据上图中“穿堂风”的气流运动方向, 试比较此时在房屋的流入区和流出区的气压差异是 ________, 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 (3)上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 (4)白天穿堂风风力比较大的天气是 _____( 晴天或阴天 ) , 原因是 ______ (5)要使房屋背后的山林夏遮荫、冬挡风,最适宜栽植的地带性 ( 自然带 ) 植被是 _______。 3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河水补给占入湖总水量的 94.8%,蒸发占出湖总水 量的 60.42%,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 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 但近几年有减小的趋势。 湖区内湖陆风 ( 湖 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 24 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 较显著。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 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 11-12 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材料二 下图分别为博斯腾湖区域图 ( 左图 ) 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 右图 ) 。 (1) 结合材料,分析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 (2) 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3) 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冰雹是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现象, 常伴随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 具有影响范围小、 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等特点,是天气预报的难点。冰雹发生除特定的天气条件外还与地形的复杂程度有 关。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冰雹是该区发生频率较高的重要灾害性 天气之一,以 5 月冰雹日数最多,且冰雹粒径以小雹(直径小于 5 毫米)为主。冰雹粒径与水汽含量、积 雨云层厚度有关。下图是冰雹形成示意图。 (1) 据图中信息,概括冰雹的形成条件。 (2) 解释川西高原冰雹 5 月多发的原因。 (3) 简析川西高原冰雹以小雹为主的原因。 (4) 说明冰雹始终是天气预报难点的理由。 参考答案 1.C2.C3. C4.C5.C6. D7.B8.D9.D10.B 11 .A12. C13. A14.B15.C16.D17.D18.C 19. C20. D21.D22.A23.C24.C25.D26.B27.A28.A29.C30.A 31.(1)如下图所示。 (2)垂直运动(大气上升或下降) 气压差异 水平运动( 3) B>A>D>C 32.高于 高空气流从城区流向郊区,近地面气流从郊区流向城区。 A C 由于新厂址选在城 市热岛环流之外,避免了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北京城区 33. A 流出区气压比流入区高(或流入区气压比流出区低) 白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流出区的石 质地面增温快, 气温高, 气压低 (山林增温较慢, 气温偏低, 气压高) 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晴天 晴 天屋前石质地面和屋后山林的温差更大,气压梯度力更大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4.(1) 夏季为湖泊丰水期,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 冰川退化, 入湖河水减少; 气温升高, 导致湖水蒸发加剧; 人类经济活动过度引用入湖河水,使入湖河水减少,丰水期水位下降。冬季枯水期水位变化不大,致使博 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2) 冬季。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 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 冬季湖面结冰, 湖陆温差小; 冬季太阳高度小, 昼长短,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 (3) 影响: 使湖风加强, 陆风减弱。 原因: 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 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 使湖风加强; 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35. (1) 大气中水汽充足;大气垂直温差大,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大气不稳定,且积雨云层中上部温度低 至 0℃~ - 20℃。 (2)5 月,中低纬升温快,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大气不稳定;川西高原地形复杂,加剧大气的不稳定性;空 气中水汽含量增大, 白天地面增温快, 对流旺盛; 积雨云 0℃层高度偏低, 上升气流降温快易凝固形成冰雹; 近地面气温偏低,当冰雹形成后,在下降过程中不容易形成雨滴或消失。 (3) 内陆高原, 水汽含量较少, 难以聚集成较大冰粒; 川西高原海拔高, 近地面气温低, 大气上升气流较弱, 冰雹在生长区往返次数少。 (4) 冰雹时间分布上具有突发性强、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的特点;空间分布上具有影响范围小、离散性强 (大多数冰雹降落点呈点状分布)的特点;复杂地貌所产生的局地强对流天气可能触发冰雹,增加预报难 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