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政治攻略大二轮浙江专用讲义增分练:第四课时收入与分配
第四课时 收入与分配 [考点扫描 悟规律] 瞄考纲 有的放矢 析命题 探寻规律 考点展示 学习目标 真题分布 考核素养 高考频率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①识记: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5年8卷0考 ②理解: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意义及按劳分配的地位 5年8卷0考 ③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 判断:2018·11,T3 选择:2017·11,T13、2017·04,T13、2016·04,T12 科学精神 5年8卷4考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①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5年8卷0考 ②应用: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 选择:2017·11,T14、2016·10,T15 科学精神 5年8卷2考 ③应用:兼顾效率与公平 判断:2015·10,T2 科学精神 5年8卷1考 国家财政 ①理解: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判断:2019·04,T3 选择:2017·04,T14 综合:2018·04,T37(2) 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 5年8卷3考 ②理解:财政收入的渠道及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判断:2017·11,T3 选择:2015·10,T14 科学精神 5年8卷2考 ③ 选择:2016·10,T14 科学精神 5年8卷1考 识记: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 ④识记: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征税和纳税 ①识记:税收的基本特征 ②理解: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判断:2018·04,T2 选择:2018·11,T14、2016·04,T13 科学精神 5年8卷3考 ③应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5年8卷0考 ④识记: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命题分析预测 1.高频考点:按生产要素分配、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财政的作用、增值税与个人所得税 2.关注热点: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两会中的财政政策、减税降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脱贫攻坚、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等 真题回放 【例1】 (2018·11,3)任何情况下,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个人所获得的收入也越多。( ) 解析 一般情况下,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个人所获得的收入也越多。但是个人收入是否增加与分配政策有密切关系,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分配政策合理,个人收入才会增加,所以本题说法太绝对。故本题判断错误。 答案 错误 命题透析 核心素养 命题方式 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 通过一种片面绝对的表述方式,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是否全面、到位,试题难度较小 【例2】 (2017·04,13)下表为2016年某省居民人均收入主要指标调查数据,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指标 绝对数(元) 增长(%) 人均可支配收入 38 529 8.4 其中 工资性收入 22 207 7.5 经营净收入 6 589 6.6 财产净收入 4 337 6.3 转移净收入 5 396 16.7 注:转移净收入是和转移支付相关的收入。 A.人均收入增长加快 B.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增加 C.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D.再分配调节效果不明显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C项与题意相符;材料反映出人均收入增长幅度,但反映不出增长速度加快,A项与题意不符;B项在题中反映不出来;D项在材料中反映不出来;正确选项为C。 答案 C 命题透析 核心素养 命题方式 科学精神 通过图表数据的方式把要反映的现象表达出来,要求考生通过对现象的综合来判断材料表达的主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对所学基本观点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适中 方法点拨:判断分配方式的标准 判断依据 判断方法 依据范围 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属于其他分配方式 依据分配尺度 凭借劳动获得的收入是劳动所得;凭借管理、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是按要素分配所得 依据形式判断 工资、奖金等是劳动收入;利息、股息、红利等是资本要素收入 母题变式 1.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体现了我国全体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 解析 按劳分配体现了我国全体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故说法错误。 答案 错误 2.2019年3月份,多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公告了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新进展。推进落实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政策,进一步为国有企业搞活机制、提升竞争力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激励( ) ①意味着持股员工将与企业共担市场风险、共享发展成果 ②意味着企业利润的提高、国企人员工资性收入的增加 ③有利于增加国企职工的按劳分配收入 ④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激励意味着持股员工将与企业共担市场风险、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①④适合题意;股权激励不是按劳分配,也没有涉及到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排除②③;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 C 真题回放 【例3】 (2015·10,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前提。( ) 解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故题目观点错误。 答案 错误 【例4】 (2017·11,14)下表为2013~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 )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 8.1 8.0 7.4 6.3 人均GDP实际增速(%) 7.2 6.8 6.4 6.1 A.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B.劳动报酬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C.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D.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解析 从2013~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数据中可以看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A项符合题意;B、C、D项均在数据中体现不出来;正确选项为A。 答案 A 命题透析 核心素养 命题方式 科学精神政治认同 选取经济生活中重要经济数据,通过表格的形式,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基本观点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试题选材紧扣时代脉搏,关注长效热点,难度适中 识破天机:表格类选择题命题规律及解答方法 命题特点 常见失误 解题方法 通过表格和数据,将所要反应的现象表达出来,要求考生对图中所反映的现象进行判断、分析原因,或针对图表反应的问题选取适当的解决措施 没有找准题眼,漏了某些“数据”,“注解”;没有认真注意表格数据横向和纵向的变化情况和对比关系;错误理解表格所表达的意思,导致在选项中选出“无中生有”项 首先,注意看表格的标题,它主要说明表的中心意思。看它可以让我们带着问题去思考,能够集中精力,有的放矢;其次,仔细分辨表格的横向与纵向的变化,包括上升或下降,对其中的一些标志性的时间要有足够的敏感性,比如1978、2012、2020等;再次,联系当前相应的国家政策、动向以及所学基本观点、原理,根据设问要求,从选项中选出表述正确(反向型选择题除外),且反映表格主旨的选项 母题变式 3.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就要取缔过高收入,整顿非法收入。( ) 解析 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就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答案 错误 4.2019年,我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提高5%左右,这是国家自2005年以来连续第1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预计将有1.18亿名退休人员受益。这一措施有利于( ) A.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B.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和机制 C.发挥再分配调节作用促进社会公平 D.发挥社会保险规避风险的作用 解析 题目强调的是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不属于劳动报酬,A不合题意;材料没涉及按要素分配的体制和机制,B不合题意;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主要由财政补贴,有利于发挥再分配调节作用,促进社会公平,C符合题意;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商业保险具有规避风险的作用,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 C 真题回放 【例5】 (2019·04,3)经济增长滞缓时,政府需要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 解析 当经济增长滞缓时,政府一般会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故题目观点正确。 答案 正确 【例6】 (2017·04,14)2016年,国家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投入专项扶贫资金超过1 000亿元;提高低保、优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为1 7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或护理补贴。这里体现的国家财政作用有( ) ①决定资源配置 ②改善人民生活 ③促进社会公平 ④平衡总供给和总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 题目中,2016年国家在精准扶贫上投入资金超过1 000亿元,提高低保、优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为1 7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或护理补贴,这着重体现了财政具有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①错误,排除。④没有体现。选B。 答案 B 命题透析 核心素养 命题方式 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 以当前国家的某项重大战略的实施,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准确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国家重大时事,试题难度适中 规律总结:准确区分财政的作用 母题变式 5.国家对小微企业“六税两费”按50%幅度顶格减征,有助于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 解析 国家对小微企业“六税两费”按50%幅度顶格减征,企业税负减轻,压力减轻,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这有助于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故题中说法正确。 答案 正确 6.2019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始审查预算报告。根据预算报告,今年要实施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0 800亿元,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中央基建投资安排5 776亿元,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基础设施建设。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科技支出安排9 134亿元、教育支出34 800亿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 1 260.95亿元。从2019年1月1日起,按平均约5% 的幅度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结合材料,运用“财政的作用”知识,阐述上述“国家账本”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加大专项扶贫资金、教育投入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加科技投入,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通过实施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有利于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可从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上述“国家账本”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 答案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加大专项扶贫资金、教育投入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科技投入,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通过实施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有利于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真题回放 【例7】 (2018·04,2)合理确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 解析 个人所得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合理确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题目观点正确。 答案 正确 命题透析 核心素养 命题方式 科学精神 以经济中的社会热点为切入点,要求考生运用所学基本观点对社会热点进行分析判断,难度较小 【例8】 (2018·11,14)2018年5月1日起,我国下调增值税税率,其中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的税率下调一个百分点。这次税率下调主要是为了( ) A.减轻企业负担 B.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 C.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D.避免对同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解析 下调增值税税率,有利于降低企业税负,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释放企业活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故A符合题意;下调增值税税率属于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大需求,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故排除B;下调增值税税率与个人收入分配无关,个人所得税能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故排除C;避免对同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是增值税的意义,但不是此次下调增值税税率的目的,故D不选。故本题答案为A。 答案 A 命题透析 核心素养 命题方式 科学精神 以当前国家经济政策为背景,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国家实施经济政策的目的进行分析判断,引导学生关心党和国家当前的方针政策,考查基本原理,难度适中 多维整合: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分析角度 阐述 生产 调节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引导企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扩大投资需求 分配 缩小收入差距,调节和实现社会公平 交换 调节商品价格,影响社会供求 消费 引导消费行为,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念 宏观调控 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调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国家进行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国家通过税收来反映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状况,对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母题变式 7.降低增值税税率可以减轻企业负担,但对消费者没有影响。( ) 解析 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降低增值税税率可以减轻企业负担,使企业可以增加供给降低价格,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故题目说法错误。 答案 错误 8.2019年1月起,个人所得税在起征点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居民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六大领域实施专项附加扣除的减税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意义在于( ) ①减轻小微企业负担,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②适当减少财政收入,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③缩小个人收入差距,以促进社会公平 ④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鼓励居民消费升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个人所得税,不会减轻小微企业的负担,①不符合题意;减少财政收入不会必然实现财政收支平衡,②不符合题意;我国在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专项附加扣除的减税政策,发挥了税收的调节作用,有利于居民消费升级,也有利于缩小个人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 C 1.区分不同的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 按要素分配可存在于公有制或非公有制经济中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领域内的分配。主要表现为工人劳动报酬(工资、津贴)、企业收入、政府收入 再分配: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继续进行的分配。主要表现为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 劳动所得: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劳动所得和非劳动所得 非劳动所得:资本、土地、房屋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 注意: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并不都是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按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属于按要素分配 ◆时政+知识 农村土地入市、宅基地三权分置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时政:2019年5月6日,国家发改委就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议指出:稳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加快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探索对增量宅基地实行集约有奖、对存量宅基地实行退出有偿。同时,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知识:农村土地入市、宅基地三权分置,有利于发挥市场对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农民获取要素参与分配收入,使农民收入分配方式多元化;为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动力。 2.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 领域 问题 措施 个人与国家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的比重过低 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个人与企业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坚持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个人与个人 存在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 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时政+知识 收入分配格局改善 居民获得感增强 @时政:2019年4月,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居民收入增长呈现出略快于经济增长的态势。当季中国GDP增长6.4%,扣除人口总量自然增长因素后的人均GDP增速约为6.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GDP增速0.4个百分点,更快于人均GDP增速0.8 个百分点。此外,一些中西部省份居民收入虽然与东部地区仍有差距,但其增长势头迅猛。例如,西藏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涨幅达到11.9%,全国最高;紧随其后的贵州和安徽分别增长10.6%和10.1%。 @知识:居民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速,中西部省份收入增长迅猛,西藏领涨全国。这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让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多维把握财政作用 财政 作用 缩小差距、民生、社会保障 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如何 发挥 关键 大力发展生产力,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保证财政收入持续稳步增长 总体要求 相机、逆向调节。优化财政收入、支出结构。优化税收收入结构,合理调节国债发行规模,保持合理的财政赤字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平性 具体措施 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促进社会公平(第一点作用);通过财政支持发展不足的行业、地区的建设(第二点作用);调节税收和财政收支规模,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第三点作用) ◆时政+知识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时政:2010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今年赤字率拟按2.8%安排,比去年预算高0.2个百分点;财政赤字2.76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83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9 300亿元。适度提高赤字率,综合考虑了财政收支、专项债券发行等因素,也考虑到为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风险留出政策空间。 @知识:适当的财政赤字是积极财政政策的表现,有利于刺激社会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4.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实施背景和具体措施 5.多维、准确理解税收 与财政收入 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基本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作用 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依法纳税 对公民而言,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通过税收实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国家而言,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 违反税法表现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纳税人意识 义务意识,依法纳税;权利意识,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关注国家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结构性减税 表现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提高小微企业所得税起征点、提高个税起征点 意义 减轻相关企业税收负担,缓解企业资金困难;促进企业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节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时政+知识 免征额提高、专项附加扣除 个税红包照单全收 @时政:2019年1月1日起,我国对个人所得税进行新的调整。新的个税起征点由3 500元/月提高至5 000元/月,并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 @知识:个税起征点提高以及专项附加费用扣除,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1.农民承包经营所得属于经营性收入,流转土地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 ) 解析 农民承包土地所得应属按劳分配;农民将经营权流转所获得收入或经流转取得经营权而获得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故本题判断正确。 答案 正确 2.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 解析 按劳分配的范围是公有制,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故本题判断不科学。 答案 错误 3.(2017·11浙江卷)国家合理的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解析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故该表述错误。 答案 错误 4.近年来,浙江省J市不断加大对信息化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这是该市通过初次分配手段助推数字经济发展。( ) 解析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是分配方式,不是分配手段,且该市不断加大对信息化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属于通过再分配方式助推数字经济发展。故本题说法错误。 答案 错误 5.政府推出近两万亿的减税降费计划,这是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表现。( ) 解析 政府推出近两万亿的减税降费计划,这是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表现,故题目观点错误。 答案 错误 一、依托股权激励、职工入股等,考查按要素分配和学生的科学精神 时政头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逐渐常态化 《中国企业家价值报告(2019)》显示,截至2019年5月30日,A股1 600余家上市公司共公告股权激励方案2 400余份。其中,今年以来,截至5月30日,已有130余家公司发布股权激励预案192份,远多于去年同期的162 份。《报告》认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持股市值的变化反映了上市公司高管价值发展的趋势,市场已验证“以股份形式体现的薪酬正逐步成为上市公司高管全面薪酬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 预测押题 1.(科学精神)股权激励是企业拿出部分股权来激励特定员工的一种方法,当被激励对象满足激励条件时,即可成为公司的股东,从而享有股东权利。实施股权激励方式( ) ①会让被激励对象每年固定享有一笔红利收入 ②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 ③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④有利于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当被激励对象满足激励条件并持有股票成为公司的股东后,他就可以享有股东权利,享有从公司取得的利润中分配收入的权利,然而,只有当公司有盈利时,他才可以获得红利收入,不能保证每年都有分红,因此①不准确,不选;被激励对象通过股权获取的收益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方式,不属于劳动收入的范畴,故②可选,④不选;被激励对象持有本公司股权成为公司的股东后,个人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就会联系得更加紧密,这样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故③可选。答案为B。 答案 B 2.(科学精神)股权激励,是公司激励并留住核心人才而实行的激励机制。截至2019年5月30日,已有130余家公司发布股权激励预案192份,使核心员工与公司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 ) ①增加员工的按劳分配收入 ②降低公司员工的投资风险 ③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④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实施股权激励,有条件的给予激励对象部分股东权益,使核心员工与公司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股权激励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①说法错误;实施股权激励使员工承担经营风险而不能降低公司员工的投资风险,② 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 D 精准看待股权激励或职工入股 分配方式 按要素分配 意义 职工 拓宽收入渠道,实现收入多元化 企业 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 误区 不能将股权激励或职工入股简单地看成按资本要素分配,同时,也不能认为通过此种方式,职工一定会增加收入 二、以脱贫攻坚战或我国财政政策,考查财政的作用等知识点和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时政头条:财政部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2019年3月7日,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财政部将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为此,财政部将进一步加大投入。今年拟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 261亿元,同比增长18.9%,这是连续4年保持200亿元的增量。同时,调整优化行业扶贫资金投向,进一步强化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的投入保障。统筹运用财税政策工具,调动企业、社会积极性,推动形成大扶贫格局。 预测押题 3.(科学精神、政治认同)2019年,财政部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 261亿元,并将调整优化行业扶贫资金投向,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这( ) ①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②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③是消除收入差距的现实要求 ④是实现同步富裕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①②符合题意;打好脱贫攻坚战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但不能消除收入差距,③说法错误;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体现,④ 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答案 A 4.(科学精神)财政部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突出“短板”。这表明,打赢脱贫攻坚战是( )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③实现共同富裕根本目标的要求 ④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扶贫攻坚战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表现,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选B;脱贫攻坚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没有直接关系,①不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突出“短板”,体现了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而不是促进经济平稳运行,④排除。 答案 B 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正确理解脱贫攻坚 (1)意义:减少贫困人口,保障低收入者生活,缩小收入差距,体现收入分配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与质量。 (2)措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专项扶贫资金,优化扶贫资金流向,如加大对贫困地区社保投入,特别是产业支持和教育投入力度,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贫困地区实施税收优惠等政策。 三、结合减税降费,考查税收的作用和学生的科学精神 时政头条:减税降费为杭州“众创空间”发展赋能 2019年6月,杭州即将以主办城市的身份迎来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作为创新创业的高地、创业家发挥作用的吉祥地,杭州众创空间的蓬勃发展,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功不可没,尤其是今年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精准扶持创业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合力搭建起“承载梦想”微空间,为杭州各具特色的众创平台发展持续赋能。 预测押题 5.(科学精神)2018年国家为企业和个人减税降费1.3万亿元,2019年将继续减税降费两万亿。此举意味着( ) ①企业税负成本降低,效益竞争力增强 ②我国实施扩大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 ③我国实施抑制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 ④将激发社会活力,带动“创业、创新”热情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2019年将继续减税降费两万亿,意味着我国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利于刺激社会总需求,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此举意味着企业税负成本降低,并不意味着效益竞争力增强,①说法错误;此举将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带动“创业、创新”热情,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 B 6.(科学精神)2019年4月,杭州市税务局表示,今年税收减负力度将空前,现已全面部署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让企业和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杭州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 ) ①是进行科学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②说明财政能确保国家治理的效度 ③可以刺激投资需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有利于优化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国家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有利于优化市场环境,刺激投资需求,促进企业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运行,③④符合题意;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①说法错误;财政是国家治理的物质保障,但不能确保国家治理的效度,②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答案 D 税收与经济社会发展 作用 表现 调节经济 如果经济发展过热,可以增加税收,抑制社会总需求;如果经济发展滞缓,可以减少税收,刺激社会总需求,以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引导消费 通过调节税收,如对奢侈品消费征税、提高烟酒消费税等,可以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 维护社会公平 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 引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通过调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环保税等税率,可以引导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热点点击 减税降费直击痛点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当前我国企业面临亟须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严峻形势,同时,人工成本的上升和较高的社保费率也是企业近年来感受很深的痛点。对此,2019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表示,“减税降费直击当前市场主体的痛点和难点,是既公平又有效率的政策。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通过减税降费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收费,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造力。此外,还将带来终端消费品价格或服务价格一定程度的下降。 大规模的减税降费给财政收支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为保障财政收支平衡,中央多管齐下,在发债、开源、节流等方面也作出通盘部署。今年赤字率拟按2.8%安排,它释放出来的赤字金额是2.76万亿元;拟提高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财政红利比例。另外,通过盘活长期沉淀资金,缓解部分支出压力。在节流方面,财政减支的重点一是行政性经费,二是低效率的投资性支出,在投资项目上有保有压,不搞大水漫灌,把政府支出用于核心环节。 信息提取 理论对接 信息①:当前我国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严峻形势和成本上升的痛点,减税降费直击当前市场痛点和难点 减税降费的意义 减轻负担、降低成本、促进创新 信息②: 优化营商、税制环境 减税降费可以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收费,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造力 信息③:减税降费还将带来终端消费品价格或服务价格一定程度的下降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影响需求,减税降费有利于降低消费品或服务价格,从而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信息④:中央通过安排财政赤字,提高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财政红利比例,来平衡财政收支 利润、债务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有利于保障财政收支平衡 信息⑤:财政将行政性经费、低效率的投资支出作为节流的重点,盘活长期沉淀资金,在投资项目上有保有压,将支出用于核心环节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注:将信息提取或理论对接补充完整,使其一一对应。 1.(科学精神)2019年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座谈会时明确指出,在2018年减税降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和更为明显的降费。这一做法的主要依据在于( ) A.减税降费能消除周期性的经济波动 B.税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C.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扩大总需求 D.减税降费能增加货币市场的流动性 解析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为企业减税降费,以财政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这一做法的主要依据在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扩大总需求,故C符合题意;“消除经济波动”说法太绝对,故A错误;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故B错误;D错误,减税降费属于财政政策,不是货币政策。故本题答案为C。 答案 C 2.(科学精神)2019年第一波2 000亿元的针对小微企业减税新政之后,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降低增值税税率、降低社保费费率等实施方案,持续推进“组合” 发力起到“放水养鱼”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政策激发了企业活力,助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应对竞争 ②减税降费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支持企业扩大创新研发投入 ③经济低迷,减税降费,减少财政支出,实现逆周期调节 ④减税降费有利于解决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经济低迷,减税降费,应增加财政支出,刺激总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发展,③不对,予以排除。减税降费有利于减轻小微企业的负担,扩大再生产,激发企业活力,政策指向并非是解决融资难与贵问题,④不对,予以排除。题目中,在对小微企业减税后,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降低增值税税率、降低社保费费率等实施方案,持续推进“组合”发力起到“放水养鱼”作用,该政策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支持企业扩大创新研发投入,激发了企业活力,助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应对竞争,①②正确。选A。 答案 A 3.(科学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减税降费成为了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亮点。 材料一 注:2013~2017年“营改增”等政策五年累计减税降费3万亿元。2018年实际减税降费额度为约1.3万亿元。 材料二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减税降费”工作的主要目标。 减税降费 主要领域 具体内容 增值税 制造业等行业税率降至13%,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的税率降至9%;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措施。降低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使税负降至5%和10% 。小规模纳税人的纳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 个人所得税 2019年1月1日起,在起征点由3 500元提高到5 000元后,6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开始实施,涵盖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领域。 各类收费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一般工商业电价再降10%。取消或降低铁路、港口的收费。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15%。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再降20%。 概述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运用征税与纳税知识说明“减税降费”政策是如何助力高质量发展的。 解析 本题要求概述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运用征税与纳税知识说明“减税降费”政策是如何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即概括材料反映的信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2018年到2019年减税降费额度提升,2013~2017年“营改增”等政策五年累计减税降费3万亿元。2018年实际减税降费额度为约1.3万亿元,说明了2013年至今,我国减税降费的额度不断增加,另外,材料二中,主要体现出的是政策覆盖面广,涉及生产与生活,结构性与普惠性减免相结合。其次,回答“减税降费”政策是如何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回答本题,需要从政府与企业关系、企业活力、居民收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来进行回答。具体回答如下,从政府和企业关系及企业活力上来看,通过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增强市场和企业的活力;从居民收入方面来看,通过个人所得税和相关费用的减免,改善居民收入预期,促进消费,转变增长的动力;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来看,通过增值税和相关费用的减免,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答案 自2013年至今,我国减税降费的额度不断增加,政策覆盖面广,涉及生产与生活,结构性与普惠性减免相结合。①通过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增强市场和企业的活力。②通过个人所得税和相关费用的减免,改善居民收入预期,促进消费,转变增长的动力。③通过增值税和相关费用的减免,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考前夯基提能练四 一、判断题 1.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对社会总产品进行的分配。( ) 解析 按劳分配不是对社会总产品全部进行分配,还需要作各项必要的扣除,故该观点错误。 答案 错误 2.2019年1月,小岗村村民领取了第二次集体经济收益股权分红,这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 解析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小岗村村民领取的集体经济收益股权分红,这是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不是按劳分配所得。题中认为是按劳分配所得是错误的。所以本题观点错误。 答案 错误 3.政府应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 解析 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要求我国政府要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故本题说法正确。 答案 正确 4.我国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将个税起征点上调至每月5 000元,而且规定多项支出可抵税,这体现了税收具有固定性。( ) 解析 我国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将个税起征点上调至每月5 000元,而且规定多项支出可抵税,说明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这体现了税收具有固定性。故本题说法正确。 答案 正确 5.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又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 ) 解析 税收具有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国家不是不付出任何代价,而是不直接付出代价,税收的使用仍然是在人民身上,故题目观点错误。 答案 错误 二、选择题 6.小张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1万元;在这期间他炒股获得收益3万元。小张的上述收入中,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分别为( ) A.6万元、3万元 B.5万元、4万元 C.6万元、4万元 D.5万元、3万元 解析 小张的上述收入中,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为年薪5万元和岗位津贴1万元。按资本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为炒股获得收益3万元。技术转让所得为1万元为技术要素分配。A项符合题意;B、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答案 A 7.西南交通大学开展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将知识产权的70%分割给发明人,一系列科研成果加速向市场转化,让科研成果不再“躺着睡觉”。这一改革( ) ①是由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②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 ③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平 ④有利于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按要素分配。①错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②④正确,西南交通大学开展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将知识产权的70%分割给发明人,一系列科研成果加速向市场转化,让科研成果不再“躺着睡觉”,这一改革是按要素分配的体现,有利于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③错误,材料中按生产要素分配会扩大收入差距。故选C。 答案 C 8.民营企业H公司,开始时按股分红,造成老员工持股分红,不干活到处旅游。后来探索出劳动与股权3∶1的分配方式,这对企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意义。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B.按资本分配不利于企业财富的创造 C.保持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D.分配向劳动倾斜能促进经济效率提高 解析 根据题目的表述,该企业开始时按股分红,造成老员工持股分红,不干活到处旅游,后来按劳动与股权3∶1的分配方式进行分配,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这启示我们分配向劳动倾斜能促进经济效率提高。D选项表述正确。题目中没有涉及到按劳分配,排除A。B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C选项表述的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排除。选D。 答案 D 9.2019年2月21日发布的《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提出,要鼓励小农户以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入股龙头企业并采取特殊保护,探索实行农民负盈不负亏的分配机制。这一要求( ) ①旨在通过按要素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②有助于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 ③既能落实按要素分配政策又能弘扬奉献精神 ④有助于让农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按要素分配属于初次分配,会扩大人们的收入差距,①错误,排除;实行农民负盈不负亏的分配机制有助于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②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奉献精神,而且奉献精神与农民负盈不负亏的分配机制背离,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分配机制鼓励小农户以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入股龙头企业并采取特殊保护有助于让农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答案 C 10.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年版)正式实施,这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入股获得收入提供了法律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获得的收入属于( ) ①按劳分配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 ③按土地要素分配 ④按资本要素分配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 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②③符合题意;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所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但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获得的收入则不属于按劳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①说法错误;材料不涉及按资本要素分配,④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答案 A 11.经济学家詹姆斯认为,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说明( )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B.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C.公平比效率更加重要 D.效率比公平更加重要 解析 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说明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效率对公平的作用,A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不符,排除;效率和公平都很重要,C、D项均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答案 B 12.我国已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在原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基础上,建立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基金,对各省养老保险基金进行适度调剂,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建立此制度( ) ①充分体现了政府的再分配职能 ②旨在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实现共同富裕 ③是对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 ④是创新完善按要素分配体制机制的举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是政府履行再分配职能的表现,能够缓解省与省之间、地区之间的养老保险基金不平衡的矛盾,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落实了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理念,①③正确;养老保险基金的发放既不属于按劳分配,也不属于按要素分配,②④不选。 答案 B 13.下表为近几年我国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及居民收入增长率的数据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GDP增长率 6.9% 6.7% 6.9% 6.6% 财政收入增长率 8.4% 4.5% 7.4% 6.2% 居民收入增长率 8.9% 8.3% 7.3% 6.5% 不考虑其他因素,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 ) ①经济发展是收入增长的物质基础 ②财政收入减少意味着居民收入增多 ③提高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保证 ④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①④符合题意,由图表内容可知,2015~2018年居民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同升同降,是同步的,这表明经济发展是收入增长的物质基础,同时表明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②错误,财政收入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居民收入增多。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强调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故答案为B。 答案 B 14.我国将从2019年5月1日起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从20%降到16%,切实减轻企业社保缴费比例。这将( ) ①让小微企业有明显减负感受 ②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③有利于提高全体居民的消费水平 ④有利于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我国将从2019年5月1日起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从20%降到16%,切实减轻企业社保缴费比例。这有利于降低小微企业负担,利于国民经济平稳运行,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为企业减税降费,没有涉及“实现社会公平”,②不符合题意;有利于提高全体居民的消费水平说法绝对,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 D 1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9年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以下举措中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 ①实行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 ②增加对脱贫攻坚、“三农”等领域的财政支出投入 ③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支持 ④连续下调小微企业贷款利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实行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增加对脱贫攻坚、“三农”等领域的财政支出投入等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①②符合题意;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支持、连续下调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等属于稳健的货币政策,③④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答案 A 16.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自2019年5月1 日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省份降至16%。同时,确保职工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不受影响、按时足额支付。这能够( ) ①提高企业为职工参保的积极性 ②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共同富裕 ③发挥财政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 ④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企业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财政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省份降至16%”,意味着减少企业缴存比例,企业负担减轻,能提高企业为职工参保的积极性,激发企业活力,①④正确;“确保职工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不受影响、按时足额支付”意味着要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与实现共同富裕没有直接联系,②错误;题干强调的是民生问题,并不是资源配置的问题,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 B 17.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在个人所得税应缴纳税额中扣除。这一做法( ) ①将惠及每一位纳税人 ②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 ③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 ④从根本上提升居民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①“每一位”的表述错误。④错误,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居民消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在个人所得税应缴纳税额中扣除。这一做法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②③入选。选B。 答案 B 三、综合题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五年来我国GDP增长速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及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表 年度 项目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五年平均 GDP增长速度(%) 7.3 6.9 6.7 6.8 6.6 6.8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 8.0 7.4 6.3 7.3 6.5 7.1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48.8 59.7 66.5 58.8 76.2 62.0 材料二 在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经成为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力军”。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但是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要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就要继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从国际经验看,中等收入群体比例的提高不仅依赖于居民收入增长,还受分配、财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另外,还应该注意到我国现有的中等收入群体数量尚不够稳定;有些人的收入可能因工作变动、失业、家庭变故等不确定因素而受到影响,甚至成为低收入者。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 解析 第(1)问,本题设问是“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属于图表信息概括题。依据图表2014~2018年GDP的增长速度可知,我国GDP由之前的高速增长转变为近五年的中高速增长;横向比较可知,在GDP稳定增长的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稳定增长,近五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速度略高于GDP平均增长速度;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处于上升状态。近几年,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第(2)问,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属于措施类试题。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具体考查的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途径。首先,学生要思考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途径有哪些。其次,审读材料,依据材料信息进一步确定答题要素。材料中“中等收入群体比例的提高不仅依赖于居民收入增长,还受分配、财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可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运用好财政、税收政策,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关系,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依据材料中“有些人的收入可能因工作变动、失业、家庭变故等不确定因素而受到影响,甚至成为低收入者”,学生可从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稳定乃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提供保障角度作答。 答案 (1)①我国GDP由之前的高速增长转变为近五年的中高速增长,在GDP稳定增长的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稳定增长,近五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速度略高于GDP平均增长速度。②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处于上升状态。近几年,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2)①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加居民收入,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提供制度保障。③运用好财政、税收政策,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关系,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④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稳定乃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提供保障。 19.在浙江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经济落后的W市采取多种措施助推乡村振兴:整合涉农财政资金15亿元,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重点保障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低保、产业扶贫、教育发展、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帮助2.3万多贫困户脱贫;落实回乡创业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10万农民工回乡创业,十万“城归”创办乡镇企业8 458家,不仅带动5万多人就业,还促进财政持续增收。通过努力、该市“钱+人”的要素开始聚集,打开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生活》中劳动和就业的角度,指出农民在农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运用《经济生活》中“财政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W市的成功实践对各地推进乡村振兴的启示。 解析 第(1)问要求“从《经济生活》中劳动和就业的角度,指出农民在农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属于意义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劳动和就业”的知识,属微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中浙江省W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有关发挥农民作用的相关信息从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为乡村振兴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第(2)问要求“运用《经济生活》中‘财政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W市的成功实践对各地推进乡村振兴的启示。”属于启示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财政的作用” ,属微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相关信息分别从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发挥财政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答案 (1)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在农村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说明:答出农民工返乡创业促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能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给分) (2)①要充分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在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W市政府通过一系列财政优惠政策,推动精准扶贫项目的实施,帮助贫困户脱贫。②要充分发挥财政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在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W市落实回乡创业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打开了新时代乡村复兴的新局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