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参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能达标训练41中国的区域差异试题答案解析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复习参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能达标训练41中国的区域差异试题答案解析8页

课时作业(四十一)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4分×15=60分)‎ 读中国地理要素分界线图,完成1~3题。‎ ‎1.对图中a、b、c、d各界线描述正确的是(  )‎ A.a是旱作与水田农业区的分界线 B.b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c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d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解析:根据四条界线经过的地区可知a、b、c、d四条界线分别为‎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东西部人口的分界线。‎ 答案:B ‎2.四界线中最能体现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的是(  )‎ A.a界线   B.b界线   C.c界线   D.d界线 解析:由于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答案:B ‎3.图中a、b界线叠加,可能划分出的区域是(  )‎ A.牧区、农耕区        B.干旱区、半干旱区 C.汉语言区、少数民族语言区 D.发达区、欠发达区 解析:将‎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叠加,可划分出牧区、农耕区和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 答案:A ‎(2012泰州调研)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B.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限 C.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D.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 ‎5.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①—“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B.②—“银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C.③—“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④—“黄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解析: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大致是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对应的四色中国及成因大致是:①因干旱多沙漠而呈金色,②因高寒而多冰雪呈银白色,③降水多、气温高而森林和农作物四季常绿,④因有风力作用形成黄土广布而呈黄色。‎ 答案:4.A 5.A ‎(2012桂林模拟)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把中国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读图和表格,完成6~7题。‎ ‎2003年中国“新三大地带”的基本情况表 地带 面积(%)‎ 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人)‎ 东北及东部沿海 ‎17.728‎ ‎42.9‎ ‎63.6‎ ‎15 936‎ 中部及近西部 ‎32.525‎ ‎53.1‎ ‎33.0‎ ‎6 680‎ 远西部 ‎49.747‎ ‎4.0‎ ‎3.4‎ ‎9 168‎ ‎6.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是“新三大地带”划分指标的是(  )‎ A.气候 B.地形 C.经济 D.植被 解析:据材料可知,“新三大地带”是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划分的。‎ 答案:C ‎7.制约我国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解析:我国远西部地带由于地处西部、北部边疆,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人才匮乏等,所以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答案:A ‎(2012菏泽模拟)“中部崛起”的提法是针对“中部塌陷”提出的,“中部塌陷”是指中部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据此回答8~9题。‎ ‎8.导致我国中部地区近年发展较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我国中部地区资源相对贫乏 B.我国中部地区人口太多 C.我国中部地区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 D.我国近年的地区发展政策相对不利于中部地区发展 解析: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先发展了东部,后提出西部大开发,导致资源丰富,‎ 农业人口众多的中部处于“塌陷”状况。‎ 答案:D ‎9.有关中部地区发展方向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把山西建成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 B.湖北适合发展轻纺工业和建成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基地 C.湖南、江西适合发展多种有色金属工业 D.河南郑州适宜发展成为我国的钢铁基地 解析:中部的资源优势体现在江西的有色金属丰富,湖北的钢铁、汽车制造、高科技力量雄厚,山西煤炭资源丰富;郑州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商业和工业,但不具备发展成为全国钢铁基地的条件。‎ 答案:D ‎(2012桂林模拟)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四区域跨越了我国(  )‎ ‎ A.地势三级阶梯 B.三大自然区 C.三个经济地带 D.五个温度带 解析:从图示经纬度范围上看,该区域未经过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因此就不包含第一阶梯青藏高寒区。该区域经过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 答案:C ‎11.关于四地区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B.②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木材基地 C.③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汛期短 D.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 解析:①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这里位于黄河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②是黄土高原地区,这里植被稀少,不是我国的木材基地。③是秦巴山地一带,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植被相对较好,因而该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小,汛期较长。④地位于江汉平原一带,这里是我国重要的产棉区。‎ 答案:D ‎(2012杭州质检)‎‎2011年1月26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开通报了多地沃尔玛等超市存在的价格欺诈行为,并责成相关地方价格主管部门予以处理。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通过自己的卫星,它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对全球范围内的4 500多家分店的每种商品的库存、销售量全部盘点一次,为高效的配送系统提供保证。沃尔玛的物流配送系统可以保证任何一家卖场的配送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使它可以维持极少的库存甚至零库存,但可以保证正常销售,节约了大量的储物空间和费用。据此完成17~18题。‎ ‎12.目前,沃尔玛在中国53个城市开设了102家商场。沃尔玛总部要查询其商场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需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RS   B.GIS   C.GPS   D.WPS 解析:利用GIS提供的查询检索、空间分析等功能,可进行准确的分析、评价。‎ 答案:B ‎13.沃尔玛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其运输车队的合作密切,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 A.①② B.①③ ‎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确定运输车队的位置应采用GPS,合理调配车辆需用GIS。‎ 答案:C ‎(2012东营模拟)GIS是用于空间分析的计算机系统,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将它作为课题研究。据此完成14~15题。‎ ‎14.下列四图,是同学们为家乡所作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分析图,其中只适宜用GIS数据库软件制作的是(  )‎ ‎15.同学们拟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GIS数据库中,须调用的专题图层有下列中的(  )‎ ‎①地形图层 ②土壤图层 ③气候图层 ④人口图层 ⑤商业网点图层 ⑥农业图层 ⑦工业图层 ⑧城市图层 ⑨交通图层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⑥⑦⑧⑨ D.⑤⑥⑦⑧‎ 解析:GDP增长情况、进出口贸易增长和降水的年变化是纯数字或表格、曲线图类的数据,不牵扯三维空间,贫困人口分布是三维空间分布,可以用GIS数据库处理;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GIS数据库中,须调用的专题图层有地形图层(用于了解地形与人口分布的关系)、土壤图层(用于了解土壤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气候图层(用于了解气候与人口分布的关系)和人口图层,而商业网点图层、农业图层、工业图层、城市图层、交通图层等属于人文地理范畴。‎ 答案:14.C 15.A 二、综合题(40分)‎ ‎16.下面甲为“中国自然区分布图”,乙为“中国部分省区贫困人口数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从自然区看,A地属于________,C地属于________;从经济地带看,A地属于________,C地属于________。‎ ‎(2)甲图我国三大自然区界线附近区域生态较为脆弱,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片面追求农业生产,对A、B地区造成了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C地区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该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后,会给当地带来________(自然)灾害。‎ ‎(3)乙图中,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是________省,简要分析该省贫困人口集中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解析:该题侧重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题,A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从自然区看,A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从经济地带看,A属于中部地带。C位于云南省,属于东部季风区和西部经济地带。第(2)题,A地和B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面临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C地位于云南省,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第(3)题,云南省贫困人口较多,地形崎岖、交通较闭塞、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是其贫困人口数量大的主要原因。‎ 答案:(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 中部地带 西部地带 ‎(2)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土地沙化) 水土流失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滑坡、泥石流等 ‎(3)云南 自然条件: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自然灾害频繁;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17.区域差异是区域合作的基础与前提。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工业结构关系是指在一个经济区域内各地区工业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根据这种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工业结构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互补型工业关系和竞争型工业关系。下表为上图中B区域内9省区之间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 B区域内9省区工业结构相关系数表 地区 地区 广东 广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湖南 江西 福建 海南 广东 ‎1‎ ‎0.42‎ ‎0.27‎ ‎0.47‎ ‎0.76‎ ‎0.58‎ ‎0.54‎ ‎0.82‎ ‎0.32‎ 广西 ‎0.42‎ ‎1‎ ‎0.84‎ ‎0.92‎ ‎0.85‎ ‎0.91‎ ‎0.92‎ ‎0.71‎ ‎0.91‎ 云南 ‎0.27‎ ‎0.84‎ ‎1‎ ‎0.89‎ ‎0.69‎ ‎0.77‎ ‎0.66‎ ‎0.54‎ ‎0.60‎ 贵州 ‎0.47‎ ‎0.92‎ ‎0.89‎ ‎1‎ ‎0.91‎ ‎0.94‎ ‎0.89‎ ‎0.69‎ ‎0.75‎ 四川 ‎0.76‎ ‎0.85‎ ‎0.69‎ ‎0.91‎ ‎1‎ ‎0.96‎ ‎0.93‎ ‎0.83‎ ‎0.71‎ 湖南 ‎0.58‎ ‎0.91‎ ‎0.77‎ ‎0.94‎ ‎0.96‎ ‎1‎ ‎0.94‎ ‎0.82‎ ‎0.74‎ 江西 ‎0.54‎ ‎0.92‎ ‎0.66‎ ‎0.89‎ ‎0.93‎ ‎0.94‎ ‎1‎ ‎0.81‎ ‎0.88‎ 福建 ‎0.82‎ ‎0.71‎ ‎0.54‎ ‎0.69‎ ‎0.88‎ ‎0.82‎ ‎0.81‎ ‎1‎ ‎0.61‎ 海南 ‎0.32‎ ‎0.91‎ ‎0.60‎ ‎0.75‎ ‎0.71‎ ‎0.74‎ ‎0.88‎ ‎0.61‎ ‎1‎ ‎(注:某两省区工业结构的相关系数,数值越大,结构越相似,竞争越激烈)‎ ‎(1)上图中A、B两经济区(带)的形成与划分均与________有密切关系。‎ ‎(2)A区域面积广阔,对a地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 ‎(3)B区域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区域合作组织,人们习惯称其为“__________”。‎ ‎(4)既属于A又属于B经济区(带)的省份有______(答简称)。‎ ‎(5)列举A经济带的优势区位条件。‎ ‎(6)结合上表分析,与广东省存在强互补关系的省份有:______、____;与湖南省存在强竞争关系的省份有:______、______、______。(答简称)‎ ‎(7)A、B两经济区(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试分析这种区域合作所带来的好处。‎ 解析:由图可知,A区域为长江流域经济地带,B为泛珠三角经济区,河流是其形成和划分的主要依据。长江流域是上海的经济腹地。依据图示可知两图例重叠省区为四川、湖南、江西。依据表格数据,云南、海南与广东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0.32,与广东的产业结构相似度最小。四川、江西、贵州与湖南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为0.96、0.94、0.94,结构相似度较高,竞争激烈。‎ 答案:(1)河流 ‎(2)经济腹地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提供原材料(资源和能源)和产品的消费市场 ‎(3)泛珠三角 (4)川、湘、赣 ‎(5)①临海沿江,位置优越,交通便利;②能源(水能)、资源丰富;③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④工业基础好;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资金雄厚,科技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6)滇(云) 琼 川(蜀) 赣 黔(或贵)‎ ‎(7)发挥东部(沿海)地区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发挥中西部资源优势,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转移及承接);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资源、市场、人才、技术等方面)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促进共同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