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小说阅读课件(153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小说阅读课件(153张)

专题三 小说阅读 - 2 - 情节类题 —— 理清线索 , 关注作用与 手法 高考试题中的情节考查有较强的综合性。情节考查与小说环境、情节、人物、主题紧密联系。值得注意的是近年考查重点的变化 , 即由过去对全文情节的梳理概括转为对某一情节设置特点与某些段落作用的分析 ; 对情节手法 ( 叙述技巧、情节安排技巧 ) 的分析也趋于精细化。因此 , 二轮复习 , 既要注意对整体结构的把握 , 也要注意对局部情节手法与作用的分析。 - 3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 4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问题。 北极的春天 许   仙 老火炼蛇在热带丛林生活了五百年 , 早就厌倦了热带丛林的生活 ; 因为是热带 , 它从出生到现在 , 从来没有休息过 , 也不知道冬眠是怎么回事 , 每天活得很匆忙、很累 , 它就想好好地休息一下。老火炼蛇听说北方有个很好的休息之地 , 叫北极 , 它就狠狠心 , 走了 。 - 5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老火炼蛇走出那片生活了五百年的丛林 , 停在丛林北边的一棵老树下。它回头望望自己一直生活着的地方 , 这一走可能就永远不回来了。老树是它几百年的老朋友 , 老火炼蛇总得跟它道个别、辞个行。老树非常吃惊 , 说 :“ 你怎么会有如此稀奇古怪的想法呢 ? 在家千日好 , 出门一日难。谁知道这一路上会遇到什么呢 ?” 老树劝它不要走 , 这里的生活虽说千篇一律 , 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 所以才活得省心 , 你怎么活也不会出问题。老火炼蛇摇头道 :“ 唉 , 什么样的活法我都活过 N 遍了 , 没意思。 ” 它绕树一匝 , 拥抱了一下老朋友 , 匆匆离去。 - 6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老火炼蛇一路向北 , 逢山过山 , 遇河过河 , 旅途生活非常精彩。在山中它遇到一头大野猪。大野猪活了很多年 , 在野猪中已经是位长者 , 但它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火炼蛇 , 吓得拔腿就逃。老火炼蛇奋起直追 , 它们俩在高山上赛跑 , 最终老火炼蛇截住了它。野猪苦苦哀求道 :“ 别吃我。 ” 老火炼蛇笑道 :“ 谁说我要吃你了 ?” 野猪得知老火炼蛇要去北极 , 惊诧得铜铃大的眼珠子都出来了 , 它说 :“ 你是生活在热带的火炼蛇 , 去那个冰天雪地的北极做什么 ? 找死呀。 ” 老火炼蛇生气道 :“ 你才找死呢。我们蛇是冻不死的 , 那叫冬眠 , 等春天来的时候 , 我们就又苏醒了。 ” - 7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老火炼蛇告别野猪 , 执意往北挺进。它一路跋山涉水 , 来到大草原。它飞速地穿游在大草原上 , 就像一条移动的河流。数十只秃鹫发现这条彩色的河流 , 纷纷停在河流上。秃鹫中的带头大哥好奇地问它去哪儿 , 老火炼蛇说去北极。秃鹫们发出古怪的笑声。老火炼蛇问它们笑什么 ? 秃鹫反问道 :“ 你知道北极吗 ?” 老火炼蛇摇摇头。秃鹫大哥说 :“ 那儿成年雪花飞舞 , 冰冻千尺 , 你一条火炼蛇 , 虽说有五百年的道行 , 那也不是你该待的地方呀。 ” 老火炼蛇说 :“ 知道那儿冷 , 我才去的。 ”“ 呵 , 为什么 ?”“ 我活了五百年 , 太累了 , 我想找个安静的地方休息 , 它们告诉我北极是最佳的去处。 ”“ 你上当了 ! 赶紧回你的热带吧。 ” 老火炼蛇坚定地摇摇头 , 它说 :“ 即使是最冷的地方 , 它也应该有春天呀。 ” 秃鹫大哥说 :“ 你会死得很惨的。 ” 老火炼蛇却无所谓地笑道 :“ 那就死得很惨吧。死 , 其实是最大的休息。 ”“ 简直无可救药 !” 秃鹫们不再理睬它。老火炼蛇就一往无前地向北 , 再向北。 - 8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秃鹫们认准这老家伙会死在去北极的路上 , 它们尾随着老火炼蛇 , 准备等它寿终正寝后收拾残局。老火炼蛇越往北 , 天气就越是寒冷 , 行动就越缓慢。秃鹫们跟了一天又一天 , 跟了一程又一程 ; 但老火炼蛇夜以继日地游 , 加快了前行的节奏 , 尽管它游得越来越慢。秃鹫们估计它早就该翘了 , 但它却依旧坚持着。虽说蛇是冷血动物 , 但在这北方 , 外界的寒冷早就超过了它的冷血。这儿的低温连秃鹫们都感到绝望 , 可是这条来自热带的老火炼蛇咋就这么耐寒呢 ? 它咋就还不翘呢 ? 是的 , 老火炼蛇缓缓地扭动着巨大的身躯 , 一小弯又一小弯地扭动着身躯 , 慢慢地向它心中的北极推进。 - 9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跟随老火炼蛇已经很久的秃鹫们早就不耐烦了 , 纷纷向带头大哥提议 , 老火炼蛇行动缓慢 , 已经失去反击的能力 , 现在大家合力攻击 , 定能将它收拾了。但是 , 奇了怪了 , 带头大哥却做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决定 : 帮助老火炼蛇完成终生的心愿。秃鹫们傻眼了。带头大哥说 :“ 靠老火炼蛇的力量 , 是无法抵达北极的 ; 但它的这种精神令我肃然起敬 , 我想借大家的力量送它一程 , 你们看怎么样 ?” 秃鹫们也深有同感 , 齐声道好。 - 10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于是 , 秃鹫们抓住老火炼蛇身体的不同部位 , 齐心协力 , 用它们强有力的翅膀 , 带着老火炼蛇飞上天空 , 迅速向北极飞去。住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 , 突然发现天空上飞过一道彩虹 , 惊讶得哇哇大叫。秃鹫们将老火炼蛇安放在北极一座空旷的冰岛上。老火炼蛇匍匐在晶莹剔透的冰上 , 感到从未有过的困意迅速将它包围 , 它知道那就是它想要的休息 , 便进入传说中的冬眠。雪落在老火炼蛇身上 , 雪落在雪上 , 老火炼蛇冬眠在厚实的雪堆中。 又是五百年过去了 , 春去春又回 , 老火炼蛇至今依旧冬眠在北极的雪层中。 - 11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1 .( 概括小说情节 ) 小说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 请简要概括 。 答案 答案 关闭 小说讲述了一个在热带丛林生活了五百年的老火炼蛇向往并寻找北极的故事 :① 它先向安于故土的老树告别 , 老树挽留它 ;② 途中遇上大野猪 , 大野猪嘲笑它 ;③ 后来遇上数十只秃鹫 , 秃鹫规劝它 ;④ 它初心不改 , 最终感动那些准备伺机袭击它的秃鹫 , 在秃鹫的帮助下 , 到达北极 , 冬眠在厚实的雪层中。 - 12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2 .( 赏析情节手法 ) 作品是怎样叙述老火炼蛇的故事的 ?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请简要分析。 答案 答案 关闭 ①采用寓言的形式 , 使文章有了神秘感 , 主题有了多义性。②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 , 使叙述空间更大 , 叙述更显客观有序。③以“寻找北极”为线索 , 贯穿全文 ,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④多用对话形式 , 如老火炼蛇与其他形象的对话 , 使叙事更加集中。 - 13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3 .( 分析情节作用 )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 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答案 关闭 ①从小说结构的角度看 : 首尾呼应 , 照应标题 , 使情节更完整。②从塑造形象的角度看 : 突出老火炼蛇的形象。敢于打破千篇一律的生活 , 勇敢追求 , 有人生理想 , 信念坚定 , 富有冒险精神 ; 同时也盲目自负。③从小说主题的角度看 , 暗示小说的主题。既赞赏老火炼蛇的勇气 , 又反思其行为。④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看 :“ 春去春又回 , 老火炼蛇至今依旧冬眠在北极的雪层中” , 引人深思。 - 14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问题一   情节作用只贴标签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问题。 六   机   匠 臧克家 ① 六机匠是我家的佃户 , 每年秋后看见他把劳苦一年所得的粮食往我家扛 , 我总是呼他声 “ 六爷爷 ” 。他和他的弟兄几个分住在低低的茅屋里 , 屋子谦卑地压在两枝巍巍的旗杆前。 ② 最早是弟兄们一起过日子。农忙时 , 他们全成了农夫 , 到了冬天 , 每个身子便钉在一张织布机上。机房是有种特别味的 , 从外边听着哗嗒哗嗒的响声 , 你便可以在心中美丽地展开一幅纺织图。六机匠的身上带着一种吸引人的力量 , 他的一间机房在西头 , 是孩子们的乐园。他的笑脸叫人喜欢 , 从他口里吐出来的故事叫人迷恋。 - 15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③ 白天 , 我们坐在土炕沿上听他说《水浒》 , 说孟姜女哭长城 , 说良善的仙女和凡人恋爱而生生地叫磨难拆开了。他半天一句慢吞吞地说 , 眼注视着手 , 手往返地抛着梭 , 脚还得上下地踏着下面的两页木板 , 而故事却只是影影绰绰若断若续的。我们急得将他的手把住 , 可是他的嘴也随着不动了。放开以后 , 手把铁轴抽开哒哒地卷一卷布 , 再向前推一下杼子 , 手脚便一齐动起来。口又开了 , 我们也侧起耳朵再也不去拦他的手了 。 - 16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④ 六机匠白天忙一天 , 晚上撇下机梭 , 身子一沾床 , 鼻子里便呼呼了。我们当然不能让他闭着眼 , 有的抱腿 , 有的把眼 , 有的扯唇 , 一心要从他口里抓出故事来。 “ 蒋门神又不是铁打的 , 怎么还三锤打得冒火光呢 ? 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以后怎么样了 ? 那个仙女后来怎么样了 ?” 他一点也没有嫌烦的表情 , 叹一口气把眼睁开。我们望着他的眼珠亮开 , 比望着逃开黑口的蚀月还要痛快。我们的眼光紧系在他的嘴上 , 只想那一动 , 可是他就是不动。他看我们脸上渐渐涌上了黯淡的神色 , 便指着破墙上的旧年画 , 向我们讲上几段 , 接着眼皮上的石头又把眼睛压闭了。我们怀着幽幽的心情向外走 , 醒来泪珠挂在眼角上。 - 17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⑤ 冬天 , 太阳照着他牵机。线匹掣得老长 , 像一道银河。他顶着一件开花的破袄 , 穿着一条气泡似的单裤 , 迎着风 , 人似乎要浮起来。他一往一来像一张梭 , 冷风把挂在鼻尖上的水给吹下来 , 当时我很纳闷地问 :“ 六爷爷 , 你为什么不用亲手织的布做件棉衣穿在身上呢 ?” ⑥ 几年以后 , 六机匠成了个空头衔 , 他的那一张织布机卖给人家了。同时也分了家 , 别人都有老婆孩子 , 他却分了一个白发的老母。 ⑦ 从此伴着老娘 , 六机匠变成了纯粹的老农。对什么事情他都不是笨手。他会剃头 , 太阳底下 , 人家头上的乱发随着他手下的钝刀倒下 , 刷刷的 , 一刻 , 一个青头皮便显出来。他会拉糖子 , 红的 , 白的 , 正月里小孩子都喜欢他。他也卖过酒 , 他的酒管保你一壶到底不会有一点底渣 , 所以一罐子酒刚从城里背来 , 放不到炕上便空出来了。别人故意逗他 :“ 走到河里搀了几捧水 ?” 他便半红着脸赌咒 :“ 搀一滴水就给俺祖宗喝 !” - 18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⑧ 一个秋天 , 老娘像一个熟透了的果子坠落到土地下了 , 六机匠哭得最厉害。这次邻里都替他叹气 :“ 唉 , 一个老娘也完了 , 一个人的日子怎么过呢 ?” 一个人的日子倒是简便 , 家便驮在身上。环境教会了他做饭、缝衣服和一切家里的营生。他有个倔强脾气 , 什么事都不托仗人 , 有时不高兴做饭 , 一点冷饭也可以打发饱肚子。 “ 小心点 , 冷东西呀 !” 有人拿他开玩笑。 “ 瞎子睡凉炕 , 仗着秉气壮。 ” 他的话从笑口里吐出来了。 - 19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⑨ 后来 , 六机匠去了关东 , 一去就是五六年。有一天 , 我惊喜地发现 , 六机匠什么时候又回到家来了 , 这回住在三机匠家里 , 样子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 只是头顶的那条辫子不见了。他见了我自然格外地高兴 , 说回来看看 , 本来打算立刻返身 , 谁想到发生了战争 , 这条生路又被堵死了。他口里不带脸上却带着寄居在人家里的不安。三机匠脾气很好 , 侄儿们待他也都不错 , 添了他 , 在工作上添了个有力的帮手 , 而不过在饭桌上多添了双筷子。不安什么呢 ? 我明白这又是他独立刚强的那点天性在作祟了。和他谈着话我心下怪难过 , 这样一个坚实能干的人 , 失去了织布机 , 失去了佃地 , 关东的一条生路又被截断了 , 一个人孤独得像一只被剪去翅膀的飞鸟 , 哪儿是他的去路呢 ? ( 有删改 ) - 20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小说第 ⑥ 段在全文情节上有什么作用 ? 请简要分析。 (6 分 ) - 21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抢分策略 情节作用思考两角度 分析情节作用包括分析小说中不同位置情节的作用、分析小说中典型细节或反复出现情节的作用等内部情节的关联性。分析情节 “ 作用 ”, 一般从结构、形象、环境、主题、读者等方面考虑 , 也还必须考虑到小说文体的基本特征 , 有时又和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 ( 或 “ 构思技巧 ”) 结合在一起考查。 - 22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 23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规范 思路 劳作时、劳作后 与 “ 我们 ” 相处的情节 , 写了他生活的贫寒 , 为生存做生意 、 闯关东 做生意、闯关东 兄弟们一起过日子 寄居在三机匠家中 母亲去世后六机匠的悲痛和孤苦 - 24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满分答案 : ① 失去织布机 , 引出后文六机匠务农、做生意、闯关东等情节 , 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 ② “ 分了家 ” 既与上文 “ 兄弟们一起过日子 ” 照应 , 又与下文六机匠寄居在三机匠家中呼应 ; ③ “ 分了一个白发的老母 ”, 为下文母亲去世后六机匠的悲痛和孤苦等情节做铺垫。 - 25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问题二   情节手法答案角度不清 , 要点不全 (2019 浙江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题目。 呼兰河传 ( 节选 ) 萧   红 邻居家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 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上 , 都种着倭瓜、西葫芦或是黄瓜等类会爬蔓子的植物 ; 倭瓜爬上墙头了 , 在墙头上开起花来了 , 有的竟越过了高墙爬到街上去 , 向着大街开了一朵火黄的黄花 。 - 26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因此那磨房的窗子上 , 也就爬满了那顶会爬蔓子的黄瓜了。黄瓜的小细蔓 , 细得像银丝似的 , 太阳一来了的时候 , 那小细蔓闪眼湛亮 , 那蔓梢干净得好像用黄蜡抽成的丝子 , 一棵黄瓜秧上伸出来无数的这样的丝子。丝蔓的尖顶每棵都是掉转头来向回卷曲着 , 好像是说它们虽然勇敢 , 大树 , 野草 , 墙头 , 窗棂 , 到处的乱爬 , 但到底它们也怀着恐惧的心理。 太阳一出来了 , 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 , 一变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速率更快了 , 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 , 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 , 一天爬上了窗台 , 两天爬上了窗棂 , 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棂上开花了。 再过几天 , 一不留心 , 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 , 爬上房顶去了。 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 , 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 - 27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从此那磨房里边的磨倌就见不着天日了。磨房就有一张窗子 , 而今被黄瓜掩遮得风雨不透。从此那磨房里黑沉沉的 , 园里 , 园外 , 分成两个世界了。冯歪嘴子就被分到花园以外去了。 但是从外边看起来 , 那窗子实在好看 , 开花的开花 , 结果的结果。满窗是黄瓜了。 还有一棵倭瓜秧 , 也顺着磨房的窗子爬到房顶去了 , 就在房檐上结了一个大倭瓜。那倭瓜不像是从秧子上长出来的 , 好像是由人搬着坐在那屋瓦上晒太阳似的。实在好看。 夏天 , 我在后园玩的时候 , 冯歪嘴子就喊我 , 他向我要黄瓜。 我就摘了黄瓜 , 从窗子递进去。那窗子被黄瓜秧封闭得严密得很 , 冯歪嘴子用手扒开那满窗的叶子 , 从一条小缝中伸出手来把黄瓜拿进去 。 - 28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有时候 , 他停止了打他的梆子。他问我 , 黄瓜长了多大了 ? 西红柿红了没有 ? 他与这后园只隔了一张窗子 , 就像关着多远似的。 祖父在园子里的时候 , 他和祖父谈话。他说拉着磨的小驴 , 驴蹄子坏了 , 一走一瘸。祖父说请个兽医给它看看。冯歪嘴子说 , 看过了 , 也不见好。祖父问那驴吃的什么药 ? 冯歪嘴子说是吃的黄瓜子拌高粱醋。 冯歪嘴子在窗里 , 祖父在窗外 , 祖父看不见冯歪嘴子 , 冯歪嘴子看不见祖父。 有的时候 , 祖父走远了 , 回屋去了 , 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磨房的墙根下边坐着玩 , 我听到了冯歪嘴子还说 : “ 老太爷今年没下乡去看看哪 !” 有的时候 , 我听了这话 , 我故意的不出声 , 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 。 - 29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有的时候 , 我心里觉得可笑 , 忍也不能忍住 , 我就跳了起来了 , 用手敲打着窗子 , 笑得我把窗上挂着的黄瓜都敲打掉了。而后我一溜烟地跑进屋去 , 把这情形告诉了祖父。祖父也一样和我似的 , 笑得不能停了 , 眼睛笑出眼泪来。但是总是说 , 不要笑啦 , 不要笑啦 , 看他听见。有的时候祖父竟把后门关起来再笑。祖父怕冯歪嘴子听见了不好意思。 秋天 , 大榆树的叶子黄了 , 墙头上的狗尾草干倒了 , 园里一天一天地荒凉起来了。 这时候冯歪嘴子的窗子也露出来了。因为那些纠缠缠的黄瓜秧也都蔫败了 , 舍弃了窗棂而脱落下来了。 于是站在后园里就可看到冯歪嘴子 , 扒着窗子就可以看到在拉磨的小驴。那小驴竖着耳朵 , 戴着眼罩。走了三五步就响一次鼻子 , 每一抬脚那只后腿就有点瘸 , 每一停下来 , 小驴就用三条腿站着 。 - 30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冯歪嘴子说小驴的一条腿坏了。 这窗子上的黄瓜秧一干掉了 , 磨房里的冯歪嘴子就天天可以看到的。 冯歪嘴子喝酒了 , 冯歪嘴子睡觉了 , 冯歪嘴子打梆子了 , 冯歪嘴子拉胡琴了 , 冯歪嘴子唱唱本了 , 冯歪嘴子摇风车了。只要一扒着那窗台 , 就什么都可以看见的。 一到了秋天 , 新鲜粘米一下来的时候 , 冯歪嘴子就三天一拉磨 , 两天一拉粘糕。黄米粘糕 , 撒上大云豆。一层黄 , 一层红 , 黄的金黄 , 红的通红。三个铜板一条 , 两个铜板一片的用刀切着卖。愿意加红糖的有红糖 , 愿意加白糖的有白糖。加了糖不另要钱。 冯歪嘴子推着单轮车在街上一走 , 小孩子们就在后边跟了一大帮 , 有的花钱买 , 有的围着看。 - 31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祖父最喜欢吃这粘糕 , 母亲也喜欢 , 而我更喜欢。母亲有时让老厨子去买 , 有的时候让我去买。 不过买了来是有数的 , 一人只能吃手掌那么大的一片 , 不准多吃 , 吃多了怕不能消化。 祖父一边吃着 , 一边说够了够了 , 意思是怕我多吃。母亲吃完了也说够了 , 意思是怕我还要买。其实我真的觉得不够 , 觉得再吃两块也还不多呢 ! 不过经别人这样一说 , 我也就没有什么办法了 , 也就不好意思喊着再去买 , 但是实在话是没有吃够的。 当我在大门外玩的时候 , 推着单轮车的冯歪嘴子总是在那块粘糕上切下一片来送给我吃 , 于是我就接受了。 - 32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当我在院子里玩的时候 , 冯歪嘴子一喊着 “ 粘糕 ”“ 粘糕 ” 地从大墙外经过 , 我就爬上墙头去了。 因为西南角上的那段土墙 , 因为年久了出了一个豁 , 我就扒着那墙豁往外看着。果然冯歪嘴子推着粘糕的单轮车由远而近了。来到我的旁边 , 就问着 : “ 要吃一片吗 ?” 而我也不说吃 , 也不说不吃。但我也不从墙头上下来 , 还是若无其事地呆在那里。 冯歪嘴子把车子一停 , 于是切好一片粘糕送上来了。 ( 选自《呼兰河传》第七章 , 有删改 ) 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 (6 分 ) - 33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 34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抢 分策略 赏析情节手法 “ 三抓一想 ” 一抓作者的写作视角 首先确定作者是运用第几人称进行叙述的 , 然后要根据人称的表达效果 ,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二抓小说的叙述方式 阅读作品 , 了解叙述方式 , 然后分析具体的表达效果。 三抓小说的结构技巧 首先确定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 这种特点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 有什么作用。 “ 想 ” 作品的情节功能。情节功能主要起塑造人物、渲染气氛、表现主题等作用 , 在分析时这些都需要考虑。 - 35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规范 思路 第一人称  “ 我 ” “ 我 ” 显得真实、自然、亲切 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 场景的细节 细腻、生动、传神 时间 散文化 - 36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满分答案 : ① 用第一人称 , 显得真实、自然、亲切。 ② 通过孩子的视角 , 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 ③ 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 , 叙述散文化 , 节奏舒缓。 ④ 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 , 细腻、生动、传神。 - 37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第 1~3 题。 乌    鸦 孙艳梅 老婆子在门框与门把之间拴了根线。黑色的缝衣线 , 细 , 轻轻推门就会断掉。楼上共两间卧室一个储藏室 , 老婆子挨个拴。拴好 , 她把老花镜推向头顶 , 试着推推门 , 线果然马上抻直要断掉的样子。老婆子扶着楼梯扶手一步一挪下楼。 老婆子坐在厚厚的蒲团上 , 沏一壶普洱 , 给墙上照片的老头儿倒了一杯 , 反手泼下 , 老婆子坚信反手泼下的茶水老头子在那边才能喝到。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 慢慢呷着。 - 38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老婆子本来和墙上的老头子是沂州街的一对神仙儿。住二层小洋楼 , 吃自家种的菜 , 三个儿子讲究孝道 , 你来我往槐花串似的看望老两口。老两口还有什么心事啊 , 就在西边房檐下栽下一片肥竹 , 撒了一把粉豆花的种子。风吹起来 , 竹影花影影影绰绰照进屋里。屋里的老头儿老婆子坐在蒲团上喝茶 , 虽然有沙发 , 可是老两口却喜欢坐蒲团 , 蒲团厚厚的 , 四周用花布缠绕。喝着喝着 , 会像喝酒一样咣当一声碰下杯 , 茶喝得是花团锦簇。也许连老天爷都嫉妒他们了 , 说把老头收走就收走了。头天晚上老头儿还唠叨着要第二天一早起来拔拔小菜园的草 , 半夜就硬在了床上。神仙伴侣撇下一个。 给父亲送完殡 , 三个儿子着手讨论老母亲的赡养问题。仓廪实 , 然后知礼节 , 三个儿子的仓廪还算实 , 争着抢着让老母亲去家住。大儿子说 , 我是长子。二儿子说 , 我家住得宽敞。三儿子说 , 我是医生。定夺不下 , 老大说 , 听妈的 , 妈说上谁家就上谁家。 - 39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老婆子望着儿孙满堂高高矮矮的一屋子说 , 守完 “ 头七 ” 再说吧。守 “ 头七 ” 是沂州街的风俗。老婆子又说 , 这几天都累 , 不要都守在这里了 , 每家轮一晚吧。 第一天轮到老大和媳妇当值。老婆子坐在厚厚的蒲团上 , 慢慢呷着茶 , 呷着呷着一窗的斜阳就渐渐枯萎下去。天色暗下来 , 长子长媳如约而至。 白话一阵 , 老婆子毕竟上了年纪 , 就在毕毕剥剥的燃烧着的白蜡烛声中 , 睡着了。长子长媳窝在客厅的沙发上头靠脚脚靠头 , 睡了。院里的狗 , 这几天人来人往的 , 也是乏了 , 应付差事般叫两声 , 也睡了。外面的一城灯火 , 远远近近闪烁着 , 把夜晚没开灯的房间映得明明灭灭。 忽然 , 老大被媳妇的脚挠了一下 , 老大翻身跃起 , 媳妇瞪了他一眼 , 朝熟睡的老婆子努努嘴 , 两人蹑手蹑脚上了楼。 - 40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两口子把两间卧室一间储藏室翻了个遍 , 一无所获。媳妇说 , 你爹你娘没攒下好东西 , 至少还有洋钱吧 , 怎么连洋钱声都没听见 ? 老大挠挠头 , 既然没找到 , 咱赶快下楼吧 , 让娘发现了 , 我这老大以后得蒙着狗皮出门。媳妇说 , 咱神不知鬼不觉 , 你娘哪会发现 ? 说罢 , 媳妇把门轻轻阖上 , 甚至连门上挂的一条香荷包都纹丝不动。 老婆子在天光大亮的时候醒了 , 她像埋伏了一夜的猎人一样上了楼。 黑线断了 , 一大半垂头丧气地耷拉在门把上 , 另一小半耷拉在门框上。老婆子揉揉昏花的老眼 , 愣片刻 , 觉得早上明晃晃的艳阳顿时暗淡无光了。一步 , 一步 , 下了楼 , 长子长媳头靠脚脚靠头仍旧睡得正酣 , 老婆子挪到蒲团上 , 将昨夜剩的残茶 , 抖抖索索地倒了一盏 , 喝下。 第二天晚上 , 老二和媳妇当值。 - 41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一晚上 , 老婆子睡得并不踏实 , 醒醒睡睡中 , 看着儿子和媳妇一直都头靠脚脚靠头睡得很酣 , 可是早上上楼去看时 , 黑线仍然断了。 第三天 , 老婆子在楼上拴线时 , 有些后悔自己的行为了 , 可开弓哪有回头箭啊 , 她咬咬牙 , 既然要试 , 就试到底吧。 早上醒来的老婆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楼。老天爷啊 , 那根细细的轻轻一开门就断的黑线竟然仍旧拴着。神偷般的晨光渗进幽暗的斗室 , 老婆子眼睛酸涩起来 , 小三 , 没白生 , 没白生哇。 老婆子宣布 , 她要跟三儿子住。搬家的时候 , 老婆子只带走了茶桌和蒲团。老婆子小脚点点地站在屋子中央指挥着 , 我就要这个桌子 , 好喝茶 , 剩下的你们分分吧。另外俩儿子就有些带气 , 都是些破烂 , 白送也不要。 - 42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老婆子在三子家一口气活到九十。有一天 , 小孙子爬到她膝盖上 , 小孙子刚刚在学校里学会了讲故事 , 他骄傲地给奶奶讲《乌鸦喝水》。讲完 , 老婆子摸摸小孙子的头说 , 乌鸦聪明 , 飞到哪里都能过上好日子。又有一天 , 三子和媳妇商量贷款换个大房子。家里俩儿子一个老人 , 是有些局促。老婆子说 , 贷啥款 , 我这里有。她起身 , 找把剪子 , 把两个蒲团小心翼翼地拆开 , 层层叠叠的棉絮中铺陈着百元大钞及洋钱 , 数来得有百万元之多。 (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2018 年 22 期 ) - 43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1 .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小说开头写老婆子在门框与门把之间拴了根线 , 设置了悬念 , 并为后文以线测试儿子做铺垫。 B. 小说严格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 , 但结局既在意料之外 , 又在情理之中。 C. 小说通过老婆子测试三个儿子的故事 , 深入发掘 , 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 , 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D. 小说内容详略得当 , 详写老大和媳妇当值时动作、神态等 , 略写老二、老三夫妇的当值情况。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B 项 ,“ 严格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说法有误 , 第三段是插叙的内容 , 插叙了老婆子和老头子生前的生活。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44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2 . 对点题 小说第三段是怎样描写老婆子和老头的 “ 惬意生活 ” 的 ? 请简要分析。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此题考查小说的情节手法。第三段文字是插叙 , 交代老头子去世前他们的惬意生活 , 作者运用了细节描写、环境映衬的手法。 答案 解析 关闭 ①细节描写 , 小说写老婆子和老头子“喝着喝着 , 会像喝酒一样咣当一声碰下杯” , 形象地写出了他们的舒适安闲 ;② 景物烘托 ( 侧面描写 ),“ 竹影花影影影绰绰照进屋里”写出了他们生活环境的优美。 - 45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3 . 对点题 小说结尾安排小孙子讲故事这一情节 , 有哪些作用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文章在章末介绍小孙子讲故事的情节 , 从内容上体现了老婆子在晚年儿孙绕膝的快乐。从结构上 , 孙子讲乌鸦喝水的故事旨在照应文本的标题。从人物形象、主题上借助乌鸦的聪明 , 体现了老婆子的聪明智慧 , 同时也使故事起到了发人深思的效果。 答案 解析 关闭 ①内容上 , 用小孙子讲 《 乌鸦喝水 》 交代了老婆子在老三家的幸福生活 , 证实了老三的孝顺 , 含蓄地指出测试的结果。②结构上 , 用小孙子讲 《 乌鸦喝水 》 与标题呼应 , 点出题意 , 用“飞到哪里都能过上好日子”暗示了小说的结尾情节。③主旨上 ,《 乌鸦喝水 》 故事引出内涵丰富的“乌鸦” , 表面指老人的聪明和智慧 , 又借用乌鸦反哺之意来揭示人们应该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主题。 - 46 - 形象类题 —— 把握特征 , 分清角色与 角度 高考对人物形象的考查角度有三个 : 一是把握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 二是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或意义 , 三是赏析塑造形象的手法。尤其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 , 成为考查的重点 , 值得高度重视。 - 47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 48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问题。 药    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 , 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 ,“ 噔噔 ” 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 , 立定 , 双肩一耸 , 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 , 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 , 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 , 一个挪秤砣报数 :“ 二百 …… 三十一斤半。 ” 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 , 操起两把剔骨尖刀 , 咔咔摩擦 , 笑骂 :“ 黄疸后生 !” 墟镇巷道 , 湿漉漉的 , 水汽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二三个来回 , 瞧瞧 , 点点头 , 似笑非笑。 - 49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石钵头认得此人 , 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 , 考到胡子花白 , 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 , 几块补丁格外刺眼 , 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 , 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 , 收起折扇 , 倒转扇柄指点 , 问 :“ 前蹄 , 几多钱啊 ?” 石钵头利刃游走剔骨 , 沙沙响。 “ 老弟 , 几多钱 ?” 华昌再问。石钵头说 :“ 现钱 , 不赊账。 ” 华昌说 :“ 你这后生哥啊 , 好没道理 , 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 石钵头说 :“ 搞笑嘴 !” 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 , 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 , 放在案板前沿 , 说 :“ 钱你拿走 , 莫挡俺做生意。 ” 华昌说 :“ 无冤无仇 , 做嘛介不卖 ?” 石钵头斫下猪蹄 , 说 :“ 看好了 , 可是这副 ?” 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 , 猛地往后抛入汀江 , 说 :“ 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 ?” 华昌拣起制钱 , 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 50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半个月后 , 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 , 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 , 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 , 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 :“ 咦 , 巧了 , 今天倒有八副猪蹄 , 老先生有现钱么 ?” 华昌面无表情 , 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 , 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 :“ 先生教俺一本书 , 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 , 逐去先生背驼驼 …… ” 后来 , 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 , 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 , 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 , 华昌竟绕上田塍 , 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 , 细雨蒙蒙 , 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 , 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 “ 学书学剑两不成 ” 时 , 不由得悲从中来。 - 51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嗒 , 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 , 是叩门声。开门 , 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 , 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 , 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 , 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 , 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 , 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 , 说 :“ 得非有辱斯文乎 ?” 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 , 说 :“ 君子不食嗟来之食。 ” 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 , 迈方步 , 七八个来回 , 用了大白话 :“ 有嘛介求俺 ? 直说吧。 ” 石钵头苦着脸 , 说 :“ 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 , 求您老给半块端砚 , 做药引子。 ” 华昌坐下 , 说 :“ 奇了怪了 , 这端砚何处无有 ? 为何要俺给你 ?” 石钵头说 :“ 李半仙说了 , 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 , 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 , 那时日 , 方圆几百里 , 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 ”“ 哦。 ” 华昌说 ,“ 桌上有。识字么 ?” 石钵头苦笑 :“ 开过蒙 , 又被先生赶回家啦 …… 略识几个字。 ” 华昌微闭双眼 , 说 :“ 自家看 , 可要看清喽。 ” - 52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 , 宽五寸 , 厚二寸一分 , 分量颇重。抬起 , 勾头看去 , 砚底刻字 :“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 ” 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 , 说 :“ 就是这块 , 就是这块 !” 说着 , 掏出一锭约莫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 :“ 做嘛介 ? 百善孝为先。拿开 , 俺不收钱。 ”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 :“ 李半仙 ? 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 ?” 石钵头急了 :“ 老先生 , 俺 …… 俺 …… ” 华昌举手截止 , 说 :“ 后生哥 , 半块 , 何谓半块 ? 就不能有丝毫差错 , 分得来么 ?” 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 , 说 :“ 刀斧斫开 ?” 华昌笑了 :“ 何须如此麻烦。 ” 华昌接过端砚 , 手执两端 , 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 , 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 , 高一声 , 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 , 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 , 齐整如刀切。 - 53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1 .( 概括形象特点 , 分析形象手法 ) 小说的主要人物华昌具有哪些特点 ? 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 ? 请简要分析。 答案 答案 关闭 特点 : 华昌的性格特点 :① 斯文谦和 , 穷困落魄 ;② 身怀绝技 , 隐忍退让 ;③ 正直善良 , 宽容大度。塑造华昌形象的手法 :① 肖像描写 ,“ 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长衫洗得发白 , 几块补丁格外刺眼” ;② 语言描写 ,“ 有嘛介求俺 ?”“ 得非有辱斯文乎 ?”;③ 行为描写 , 背向闪在路边、绕上田塍 ;④ 侧面描写 , 用石钵头等人反衬。 - 54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2 .( 分析次要人物形象作用 ) 石钵头是怎样一个人物形象 ? 小说着力刻画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 答案 答案 关闭 ①石钵头是一个鲁莽粗野、使气任性、以卖猪肉为业的屠夫形象。②作者刻画这一形象 , 是为了反衬华昌这一人物的。石钵头粗鲁 , 华昌斯文 ; 石钵头蛮横 , 华昌谦让 ; 石钵头小气 , 华昌仗义 ; 石钵头炫耀气力 , 华昌隐瞒绝技。相比之下 , 华昌的形象更丰满感人。 - 55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3 .( 分析小说中物象的作用 ) 小说以《药砚》为题 ,“ 药砚 ” 在小说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 答案 答案 关闭 药砚是小说中的物象 , 小说刻画这一事物 , 一是推动故事发展 ; 二是为塑造主要人物形象 —— 华昌服务的 , 显示了华昌不仅是饱读诗书的一介文人 , 更是急人所困、能治病救人的大侠 ; 同时也凸显了小说的主题。 - 56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问题一   形象手法理解片面 , 缺少效果分析 (2019 全国卷 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   步   舞 [ 法 ] 莫泊桑 大灾大难不会让我悲伤 , 我亲眼目睹过战争 , 人类的残酷暴行令我们发出恐惧和愤怒的呐喊 , 但绝不会令我们像看到某些让人感伤的小事那样背上起鸡皮疙瘩。有那么两三件事至今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 , 它们像针扎似的 , 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的创伤。我就跟您讲讲其中的一件吧。 那时我还年轻 , 有点多愁善感 , 不太喜欢喧闹。我最喜爱的享受之一 , 就是早上独自一人在卢森堡公园的苗圃里散步。 - 57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 , 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 , 显得非常幽静。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 , 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蜂占据。它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 , 朝着太阳打开顶针般大的小门。走在小路上 , 随时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 , 它们是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 , 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 我不久就发现 , 经常到这里来的不只我一人。我有时也会迎面遇上一个小老头儿。 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 , 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 , 戴一顶长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 , 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 - 58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他长得很瘦 , 几乎是皮包骨头 ; 他爱做鬼脸 , 也常带微笑。他手里总拿着一根金镶头的华丽的手杖 , 这手杖对他来说一定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 这老人起初让我感到怪怪的 , 后来却引起我莫大的兴趣。 一个早晨 , 他以为周围没有人 , 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 : 先是几个小步跳跃 , 继而行了个屈膝礼 , 接着用他那细长的腿来了个还算利落的击脚跳 , 然后开始优雅地旋转 , 把他那木偶似的身体扭来绞去 , 动人而又可笑地向空中频频点头致意。他是在跳舞呀 ! 跳完舞 , 他又继续散起步来。 我注意到 , 他每天上午都要重复一遍这套动作。 我想和他谈一谈。于是有一天 , 在向他致礼以后 , 我开口说 : “ 今天天气真好啊 , 先生。 ” - 59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他也鞠了个躬 : “ 是呀 , 先生 , 真是和从前的天气一样。 ” 一个星期以后 , 我们已经成了朋友 , 我也知道了他的身世。在国王路易十五时代 , 他曾是歌剧院的舞蹈教师。他那根漂亮的手杖就是德 · 克莱蒙伯爵送的一件礼物。一跟他说起舞蹈 , 他就絮叨个没完没了。 有一天 , 他很知心地跟我说 : “ 先生 , 我妻子叫拉 · 卡斯特利。如果您乐意 , 我可以介绍您认识她 , 不过她要到下午才上这儿来。这个花园 , 就是我们的欢乐 , 我们的生命。过去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个了。如果没有它 , 我们简直就不能再活下去。我妻子和我 , 我们整个下午都是在这儿过的。只是我上午就来 , 因为我起得早。 ” - 60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我一吃完午饭就立刻回到公园。不一会儿 , 我就远远望见我的朋友 , 彬彬有礼地让一位穿黑衣服的矮小的老妇人挽着胳膊。她就是拉 · 卡斯特利 , 曾经深受那整个风流时代宠爱的伟大舞蹈家。 我们在一张石头长凳上坐下。那是五月。阵阵花香在洁净的小径上飘溢 ; 温暖的太阳透过树叶在我们身上撒下大片大片亮光。拉 · 卡斯特利的黑色连衣裙仿佛整个儿浸润在春晖里。 “ 请您给我解释一下 , 小步舞是怎么回事 , 好吗 ?” 我对老舞蹈师说。 他意外得打了个哆嗦。 “ 先生 , 它是舞蹈中的王后 , 王后们的舞蹈。您懂吗 ? 自从没有了国王 , 也就没有了小步舞。 ” 他开始用夸张的文体发表起对小步舞的赞词来。可惜我一点儿也没听懂 。 - 61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突然 , 他朝一直保持沉默和严肃的老伴转过身去 : “ 艾丽丝 , 让我们跳给这位看看什么是小步舞 , 你乐意吗 ?” 于是我看见了一件令我永生难忘的事。 他们时而前进 , 时而后退 , 像孩子似的装腔作势 , 弯腰施礼 , 活像两个跳舞的老木偶 , 只是驱动这对木偶的机械 , 已经有点儿损坏了。 我望着他们 , 一股难以言表的感伤激动着我的灵魂。我仿佛看到一次既可悲又可笑的幽灵现身 , 看到一个时代已经过时的幻影。 他们突然停了下来 , 面对面伫立了几秒钟 , 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 三天以后 , 我动身去外省了。我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们。当我两年后重返巴黎的时候 , 那片苗圃已被铲平。没有了心爱的过去时代的花园 , 没有了它旧时的气息和小树林的通幽曲径 , 他们怎样了呢 ? - 62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对他们的回忆一直萦绕着我 , 像一道伤痕留在我的心头。 ( 张英伦译 , 有删改 ) 请以老舞蹈师这一形象为例 , 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6 分 ) - 63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 64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抢 分策略 分析形象手法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 , 晓内涵 ① 明确人物的地位、类属、阶层、身份。 ② 明确性格特点 , 区分基本性格与辅助性格 : 基本性格为主干性格 , 是决定人物形象的基本因素 ; 辅助性格为多元性格 , 凸显其多重性 , 如 , 正面形象中的善良与软弱、勤劳与愚昧、忠诚与偏执等 , 负面形象中欺骗性、隐蔽性、虚伪性与残忍、粗野等本质性格的互现。 ③ 明确人物的思想特征 , 包括人物的信仰、理想、奋斗目标等。 ④ 明确人物形象意义 , 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 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等。 - 65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第二步 , 定角度 对小说形象手法的考查 , 题干一般指明 “ 形象 ”, 如 “ 以老舞蹈师这一形象为例 ”; 有 “ 手法 ” 或 “ 技巧 ” 字样的要求。审题时重点看题干有没有指明鉴赏的角度和具体的手法。如果题目没有指明具体的角度 , 就要全文寻找 , 全面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主要是描写 , 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角度 , 间接角度一般要考虑环境烘托 , 有时还可能有对比、映衬等表现手法。 第三步 , 析使用 在明确使用的手法后 , 一般要结合具体情况 , 分析是如何塑造的 , 运用这种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66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规范 思路 外貌 细节 守旧 衰老 语言 痛苦和无奈 - 67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满分答案 : 痛苦和失落 ① 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 , 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 , 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 ; ② 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 如老舞蹈师与 “ 我 ” 的交谈 , 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 ③ 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 , 如被人遗忘的苗圃 , 衬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 68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问题二   形象角色不明 , 作用角度不清 ( 原创 ) 《小步舞》这篇小说的 “ 我 ” 与鲁迅小说《祝福》中的 “ 我 ” 在文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 请谈谈你的理解。 (6 分 ) - 69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抢 分策略 形象作用 : “ 角色 ” + “ 角度 ” 1 . 定位形象角色 形象定位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不分 , 进而造成思考角度偏差。看文中主要写谁 , 谁就是主要人物 ; 谁最能表现文本的主题 , 谁就是主要人物 ; 如果不属于主要人物则为次要人物。 2 . 定位答题角度 ① 叙述视角上 :“ 我 ” 是故事的见证者 ( 或亲历者、讲述者 ), 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 , 拉近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② 情节结构上 : 贯穿全文 , 充当线索 , 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 推动情节发展。 ③ 主要人物上 : 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 , 凸显主要人物的品质 , 表达思想感情 , 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 ④ 主题表达上 : 同主要人物一起凸显主旨 , 揭示小说的主题 , 增添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 70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规范 思路 真实 , 有 现场感 串联 推动 旁观者 叙述者 悲凉 同情 揭示 - 71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满分答案 : 既有相同点 , 也有不同点。相同点 : ① 两篇小说都以第一人称 “ 我 ” 的叙事视角讲述故事 , 借 “ 我 ” 的回忆串联情节 , 使故事显得真实 ; ② 两篇小说中的 “ 我 ” 都对主要人物形象、人物命运起到了彰显作用 ,“ 我 ” 的 “ 忧伤 ” 表现了老舞蹈师人生的悲凉 , 《祝福》中 “ 我 ” 对祥林嫂的同情、悲悯 , 彰显了祥林嫂人生的悲惨。不同点 : 《小步舞》中的 “ 我 ” 明显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 而《祝福》中 ,“ 我 ” 没有推动情节发展。 - 72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第 1~3 题。 兵 刘   帆 从抗战纪念城参观回来 ,8 岁的我问兵 :“ 你上过前线吗 ?” “ 这话也问 , 笑掉大牙 !” “ 你就回答我 , 上还是没上 ?” “ 好样的 !” 兵不急 , 坐在青石板上 , 招呼我 :“ 想听 , 就坐下。 ” “ 不坐 ! 你快讲 !” “ 行 , 你小子不去当兵 , 真是可惜了。 ” 兵说道 ,“ 我们家按照现在的话说 , 就是当兵世家。 ” 当然也是提着脑壳干革命的世家 …… 湘水拍打河岸 , 兵望着远方出神。 - 73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1944 年 , 鬼子打到我们这里。枪炮声噼噼啪啪 , 火光就像现在的落霞一样红。爷爷接到命令 , 天黑之前必须赶到茶山坳。爷爷跋山涉水 , 终于赶到了那里。接防阵地上只剩下一个士兵 , 他狠狠地指着对面 :“ 狗日的鬼子 , 不停地进攻 , 兄弟 , 你多个心眼 , 对他们开火 , 开火 ! 千万不要心慈手软 !” 爷爷听了 , 连忙应允 :“ 放心 , 我这杆枪 , 专打鬼子 !” 爷爷在枪林弹雨中像一团烈火 , 专等冲锋的鬼子向前 , 然后 , 出膛 , 开火 , 枪把子热得发烫。他说神枪手点射 , 就是一搭又一搭地送鬼子上路。 三十三年冬 , 父亲十三岁。爷爷回家对奶奶说 , 要英杰快快长大 , 要奶奶好生带大孩子。 “ 爷爷后来呢 ?” - 74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兵说爷爷开拔 , 去了哪里打仗也不知道。后来 , 来了一个人 , 他自称是爷爷的战友 , 他说爷爷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 要很久很久才能回来。 奶奶一听 , 急了 , 跺着脚一连串地说要去寻找爷爷 …… 爷爷的战友对奶奶说 , 爷爷是好样的 , 茶山坳他杀死了几十个鬼子 , 是英雄。这样行不 ? 让孩子认我做义父 , 来人对奶奶说。将来孩子明白我手里的东西 , 就知道他的父亲去了哪里。 孩子我带走 , 如果你实在不同意 , 我就将东西郑重交给你。说着 , 来人就脱下身上的军服 , 将兜里的东西递给奶奶。 - 75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奶奶接住 , 对来人说 , 孩子他爸嘱托我好生带大孩子 , 不管他在哪里打仗 , 孩子不能带走 , 孩子是我心头的肉。你不知道 , 孩子两岁时差点夭折 , 他爸长年在外 , 孩子的爷爷悲痛了几个月 , 托人写信逼迫 , 孩子他爸才回家半个多月。奶奶说起这些 , 眼泪马上不争气地流淌出来。来人严肃地说 , 嫂子不要悲伤 , 五年后 , 我再来 , 我答应过明伦兄 , 等孩子长大后 , 带他去部队。 奶奶无言地点头 , 答应了来人。 来人腿长 , 迈开了又合拢 , 敬了军礼 , 又对奶奶鞠躬才走。奶奶说 , 来人身手矫健 , 再三告诫不要让保长知道了 , 最后一步步警惕地远离村子。那时奶奶就有一种预感 , 感觉孩子他爸和他一样 , 越来越远。那些云啊树啊山啊 , 直直地在眼里模糊 , 然后消失 , 等到实在望不到的时候 , 奶奶紧闭房门 , 抱着父亲号啕大哭 , 真想一把锁锁好屋子这扇门。 - 76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太爷爷知道后 , 又急又气 , 特别是听到儿媳妇的哭声后 , 对儿子大骂 , 言语犀利。不知什么原因 , 奶奶竟然不哭了。 奶奶说 , 明伦是好样的 , 我答应他想方设法好生养大英杰。 年后 , 鬼子投降了 , 明伦没有回来 , 转眼又过了四年 , 其间发生了数次战斗。有一天 , 县里开始采用公历 1949 年。之后村里人都忙土改忙生产。就在全家焦急盼望的时候 , 五年前来过的明伦的战友又来了。他给奶奶一张盖有鲜红大印的 “ 烈属证 ”, 同时 , 他说要带英杰明伦的儿子英杰走。 他说要带到部队入伍 , 实现明伦生前的嘱托。 奶奶号啕痛哭 , 之后说 , 为了新中国 , 明伦的血流进了土地 , 但并未流完 , 他的血还在英杰身上。 父亲随着来人到了部队 , 参军 ,1952 年到了朝鲜战场 。 - 77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之后就有了我 ,1979 年 2 月 , 我所在的东线部队在高平至谅山段攻击敌人。 兵说着 , 潸然泪下。 兵哽咽着 :“ 哪一次 , 我们不是上最前线 ?” 原来兵的爷爷 , 他的名字刻在抗战纪念城的碑上。 兵说 , 衡州保卫战后 , 爷爷接受党的秘密指示 , 随八路军南下支队 , 准备去延安 , 在湘鄂赣一带遭到国军围剿 , 不幸遇难 …… “ 爷爷的战友给奶奶带了什么东西 ?” 兵坐在湘江边 , 望着远处说 :“ 你真想知道吗 ?” “ 是。 ” “ 那是一颗红五角星 , 奶奶给了父亲 , 父亲给了我。 ” 兵缓缓道出。 十年后再去寻找兵的时候 , 兵已经不在了。而我的头上 , 也戴上了五角星。 ( 选自《小小说选刊》 2018 年第 19 期 , 有删改 ) - 78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1 .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出膛 , 开火 , 枪把子热得发烫 ” 运用动作和细节描写 , 表现出爷爷对日本鬼子的满腔仇恨 , 揭示了战斗的紧张激烈。 B. 文中 “ 预感 ” 一词 , 写出了奶奶担心保长会知道来人的事情 , 以及感觉爷爷将离自己越来越远再也不回来的害怕心理。 C. 文中多处故意不点明来人给奶奶带来的东西是什么 , 既设置了悬念 , 又为后来父亲随爷爷的战友到了部队埋下了伏笔。 D. 红五角星是革命精神的象征 , 也是理解 “ 兵 ” 的故事的关键。它跨越时空 , 见证了一个家庭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B 项 ,“ 担心保长会知道来人的事情”错 , 应是奶奶猜测爷爷可能会牺牲。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79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2 . 对点题 “ 我 ” 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请简要分析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此题考查小说中“我”的作用 , 可以从故事的见证人、参与者角度思考推动情节发展、深化小说主题的作用 ; 从线索角度思考 , 思考串联情节的作用 ; 也可以从小说的真实性和利于抒情的角度思考 , 有利于塑造主要人物被革命感染 , 激励读者的作用。 答案 解析 关闭 ①线索 : 是小说故事的引发者和串联者 , 贯穿全文。②推动情节 :“ 我”是故事发展的参与者 ,“ 我”的不断发问 ,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深化主题 :“ 我”受“兵”一家三代人革命精神的感召 , 最后也戴上了五角星 , 深化了革命精神激励人的主题。 - 80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3 . 小说题目是《兵》 , 却花了大量笔墨写爷爷的故事 , 这样处理有什么效果 ? 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此题考查小说标题的深层含义。从小说的故事情节看 ,“ 兵”是给“我”讲述故事的人 , 讲述的也是“兵”的故事 , 要表达的主题是铭记先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因此“兵”有丰富的意蕴。 答案 解析 关闭 ①题目中的“兵” , 表面上指主人公“兵” , 实际上指小说中的兵群像 , 而爷爷是兵群像中的一个。②小说中“爷爷”的故事 , 是所有老一辈革命家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缩影 ; 正因为有了他的经历 , 才使“爸爸”和“兵”走上了革命道路。③小说重点写“爷爷”的故事 , 强调了革命先辈精神的引领作用 , 突显了革命精神永不灭、红色基因代代传的主题。 - 81 - 环境类题 —— 抓描写概括特点 , 看内容分析作用 环境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特定空间 , 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描写是小说阅读考查的一个重要命题点 , 考查环境描写的命题角度有三种 : 环境特点的概括、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描写的作用。 - 82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 83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问题。 身后的眼睛 曾   平 那是一头野猪。 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苞谷地上 , 也洒在对熟透的苞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 。 孩子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野猪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孩子和野猪对视着。孩子的身后是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 , 那是前几天他的父亲忙碌了一个下午的结果。 窝棚的四周 , 是茂密的苞谷林 , 山风一吹 , 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 。 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 , 这是他目前唯一的武器和依靠。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 , 他怕自己一泄气 , 野猪趁势占了他的便宜。他是向父亲保证了的 , 他说他会比父亲看护得更好。父亲回家吃晚饭去了。孩子是吃了晚饭之后主动向妈妈提出来换父亲的。 - 84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野猪的肚子已经多次轰隆隆地响个不停。野猪眼露凶光 , 龇开满嘴獠牙 , 向前一连迈出了三大步。 孩子已经能嗅到扑面而来的野猪的臊气。 孩子完全可以放开喉咙喊他的父亲母亲 —— 家就在不远的山坡下 , 但孩子没有。孩子握着木棒 , 勇敢地向野猪冲去。尽管只有一小步 , 但已经让野猪吃惊不已。野猪没有料到孩子居然敢向它反击 , 嗷嗷嗷地叫个不停。野猪的头猛地一缩 , 它准备拼着全身的力气和重量冲向孩子。 在窝棚的一个角落 , 一个汉子举起了猎枪。正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 , 一双手拦住了汉子。 汉子是孩子的父亲。拦住孩子父亲的是孩子的母亲。 孩子的母亲一边拦住孩子的父亲 , 一边悄悄地对孩子的父亲说 , 我们只需要一双眼睛 ! 汉子只好收回那只蓄势待发的手。 - 85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孩子的父亲和母亲 , 眼睛全盯在孩子和野猪身上。 月光洒在孩子父亲母亲紧张的脸上 , 他们的担心暴露无遗。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已经躲在窝棚的角落有些时候了。孩子没有退缩 , 也没有呼喊。他死死地咬紧牙 , 举起木棒严阵以待。 野猪和孩子对视着。野猪恨不得吞了孩子。 孩子恨不得将手中的木棒插进野猪龇满獠牙的嘴。 野猪喘着呼噜呼噜的粗气。 听得见孩子的心咚咚地跳动。 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 , 青幽幽的 。一粒粒的细汗 , 从孩子的额头缓缓地沁出。 野猪的身子立了起来。 孩子的木棒举过了头顶。他们都在积蓄力量 。 突然 , 野猪扭转头 , 一溜烟儿地跑了 。 - 86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孩子 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 一屁股瘫在了地上。 孩子的父亲母亲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 走了过来。父亲激动地说 , 儿子 , 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 ! 父亲的脸上全是得意。 孩子看见父亲母亲从窝棚里走出来 , 突然扑向母亲的怀抱 , 号啕大哭。孩子不依不饶 , 小拳头擂在母亲的胸上 , 说 , 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 ? 一点儿也没有了先前的勇敢和顽强。 孩子的母亲抱起孩子 , 重复着孩子父亲的话 , 说 , 儿子 , 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 ! 母亲的脸上全是赞扬。 孩子依然不依不饶 , 哭着说 , 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 ? 母亲一本正经地说 , 我们帮了你啊 ! 我和你父亲用眼睛在帮你 ! 孩子似懂非懂。他仔细地看了又看父亲母亲的眼睛 , 父亲母亲的眼睛和平时一模一样 , 怎么帮自己的啊 ? 那孩子就是我。那年我七岁。 - 87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1 . 小说开头一、二段的环境描写具有怎样的特点 ? 请简要概括。 答案 答案 关闭 小说开头的环境具有宁静、温馨的特点。皎洁的月光、波澜起伏的苞谷地、熟透的苞谷、茂密的苞谷林 , 都给人以乡村野外特有的美感 ; 哗啦哗啦吹响的山风 , 反衬了环境的宁静。 - 88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2 .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画线的四处环境描写的作用 。 答案 答案 关闭 ①开头“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苞谷地上 , 也洒在对熟透的苞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 , 这里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 天色已晚。②“窝棚的四周 , 是茂密的苞谷林 , 山风一吹 , 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 , 渲染了当时环境的寂静 , 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③“月光洒在孩子父亲母亲紧张的脸上”“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 , 青幽幽的”衬托出了父母的紧张和孩子的害怕。 - 89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问题   环境描写作用分析不全 (2019 全国卷 Ⅲ)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问题。 到梨花屯去 何士光 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 , 只是后来 , 马车快要进梨花屯 , 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 , 回过头来看一看 , 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 …… 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 , 车夫是个老人家。在一座石桥旁 , 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看得出 , 这是位下乡干部。 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 , 但苞谷已长得十分青葱 , 初夏的山野 , 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 , 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路拐弯了 , 爬坡了 , 又拐弯了 , 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在啼叫 , 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 。 - 90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不知过了多久 , 马车停住。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 , 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 “ 啊 , 谢主任 ?” 来人犹豫地打招呼 , 似乎有些意外。 “ 是 …… 老赵同志 ?” 谢主任嗫嚅了一下 , 也有些突然。 车抖了一下 , 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 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 , 递一支给老赵 :“ 去梨花屯 ?” 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 老赵谨慎地回答 :“ 是。 ” “ 去包队吗 ?” “ 是。胜利大队。 ” “ 我也是 !” 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 ,“ 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 , 老走梨花这一方 !” - 91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三只白鹤高高飞过 , 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 , 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 …… “ 老赵 ,” 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 ,“ 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 ! 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挖那条沟 , 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 !” “ 谢主任 , 你说到哪里去了 !” “ 实事求是嘛 ! 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 , 瞎指挥是我搞的 , 该由我负责 ! 有人把责任归到你头上 , 当然不应当 !” “ 我 …… ” “ 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 , 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但当时压力大啊 ; 上边决定要挖 , 社员不同意挖 , 是我硬表了态 : 我叫挖的 , 我负责 !” “ 这种表态 ,” 老赵想了一想 ,“ 我也表过 …… ” - 92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 那是因为我先表嘛 !” 谢主任接过话头 ,“ 老赵 , 去年报上有篇报道 , 你读过没有 ?” “ 哪一篇 ?” “ 谈得真好 !” 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 ,“ 是基层干部座谈。总结说 : 上面是 ‘ 嘴巴硬 ’ , 基层干部是 ‘ 肩膀硬 ’ ! 基层干部负责任。像是报道的安徽 …… ” 路转了一个大弯 —— 在一座杉树土岗前好像到了尽头 , 接着又一下子在马车前重新展现出来 , 一直延伸到老远的山垭口 …… “ 正是这样嘛 !” 谢主任点头 ,“ 那条沟 , 责任由我负 !” “ 我也有责任 ! 那是分派给我的任务。如果不是我催得紧 , 态度那样硬 , 说不定就挖不成 ! 责任归我负 !” 双方都有诚恳的态度 , 气氛十分亲切了 , 甚至到了甜蜜的地步 。 - 93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 , 水欢快地流淌着 , 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 …… 他们无拘无束地谈下去了。谈形势 , 谈这次去梨花屯纠正 “ 定产到组 ” 中出现的种种偏差 , 等等。后来 , 拉起家常来了 …… 越近梨花屯 , 地势就越平坦 , 心里也越舒畅。突然 , 谢主任拍了拍赶车老汉的肩膀 : “ 停一停 !” 老人家把缰收住了。 “ 两年多没到梨花 , 看看那条沟怎样了 !” 坝子上水田一块接着一块 , 已经犁过了。带着铧印的泥土静静地横陈着 , 吸收着阳光 , 像刚切开的梨子一样新鲜 , 透着沁人心脾的气息 …… 看不见那条沟。 谢主任问车夫 :“ 老同志 , 那条沟是不是在这一带 ?” - 94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 咹 ?” 老人家听不清。 老赵大声说 :“ 沟 —— 挖过一条沟啊 !” “ 嗯 ,” 老人家听懂了 , 点点头 ,“ 是挖过一条沟。唔 , 大前年的事喽 , 立冬后开挖的。分给我们六个生产队 , 每个劳力摊一截。我都有一截呢 ! 顶上头一段 , 是红星队 …… ” 看来老人家说起话来是絮絮不休的。老赵终于打断了他 :“ 现在沟在哪里 ?” “ 哪里 ?” 老人家摇着头 ,“ 后来填了嘛 , 去年 , 开春过后 …… ” 谢主任问 :“ 哪个喊填的 ?” “ 哪个 ?” 老人家认真地想了一回 ,“ 没有哪个。是我们六个队的人商量的。总不成就让它摆在那里 , 沟不沟坎不坎的 ! 唔 , 先是抬那些石头。论挑抬活路 , 这一带的人都是好手 , 肩膀最硬 …… ” - 95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像我们在乡下会碰到的许多老人家一样 , 这位老人也有着对往事的惊人记忆。也许平时不大有机会说话 , 一旦有人听 , 他们就会把点点滴滴说得详详细细 , 有几分像自言自语 , 牵连不断地说下去。说下去 , 平平静静的 , 像是在叙述别人的而不是自身的事情 , 多少波澜都化为了涓涓细流 , 想当初虽未必如此简单 , 而今却尽掩在老人家略带沙哑的嗓音里了。 后来 , 老赵提醒他 :“ 老人家 , 我们走吧 !” 老赵的声音 , 柔和得有些异样。而且不知为什么 , 这以后不论是老赵还是谢主任 , 都没再说一句话。 啊 , 前面 , 杂树的碧绿和砖瓦的青灰看得见了。是的 , 梨花屯就要到了 ! 1979 年 5 月 ( 有删改 ) - 96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 , 请分析其功能。 (6 分 ) - 97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抢分策略 “ 四看 ” 法分析环境描写 功能 - 98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 99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 五重 ” 知 社会环境 - 100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 101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规范 思路 为故事展开 提供 自然的背景 , 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人物愉快的 心情 来配合氛围的变化及谢、赵二人的心理 变化 - 102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满分答案 : 清新的 田园 ① 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 , 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景 ; ② 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 ; ③ 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 , 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 103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第 1~3 题。 霞光灿烂的早晨 陈忠实 不管 夜里睡得多么迟 , 饲养员恒老八准定在五点钟醒来。屋里静极了 , 耳边没有了骡马踢踏的骚动声音 , 也没有牛倒嚼时磨牙的声音。 恒老八坐起来的时候 , 猛乍想起 , 昨日后晌 , 队里已经把牲畜包养到户了。他昨晚睡在这里 , 是队长派他看守一时来不及挪走的农具草料。 窗外很黑 , 隐隐传来一声鸡啼。他又钻进被窝 , 却怎么也不能再次入睡 …… - 104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编上了号码的纸块儿 , 盖着队长的私人印章 , 揉成一团 , 掺杂在许多空白纸块揉成的纸团当中 , 一同放到碗里 , 摇啊搅啊。队长端着碗 , 走到每一个农户的户主面前 , 由他们随意拣出一只来 …… 队里给牲畜核了价 , 价钱比牲畜交易市场的行情低得多了 , 而且是三年还清。这样的美事 , 谁不想抓到手一匹马或一头牛哩 ! 八老汉早在心里祈愿 , 要是能抓到那头母牛就好了。可惜 , 这牛到了杨三家里 , 明年准定生出一头小牛犊 , 人家的小院里 , 该是怎样一种生气勃勃的气派 …… 他嫉妒起杨三来了。 恒老汉为公社整整喂了十九年牲畜了。十九年来 , 他睡在塬坡上的这间饲养棚里。无数个日日夜夜 , 牛马嚼草的声音 , 像音乐一样和谐悦耳。牛马的粪便和草料混合的气味 , 灌进鼻孔 , 渗透进衣裤的布眼儿 …… 可惜 ! 没有抓到一头 ! 这样的生活今天完结啰 ! 从明天开始 , 他就要在自个的责任田里劳作了。 - 105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木格窗户透进一缕缕微微的亮光。山野里传来一声声沉重的吭哧声 , 伴和着车轮的吱吱响。一听见别人干活 , 恒老八躺不住了。他拉开门栓 , 一股初冬的寒风迎面扑来 , 让他打个寒战。从村庄通到塬坡上来的小路上 , 有人弓着腰 , 推着独轮小车 , 前头有婆娘肩头挂着绳拽着。那是杨云山嘛 ! 狗东西 , 杨庄第一号懒民 , 混工分专家 , 刚一包产到户 , 天不明就推粪上坡了。勤人倒不显眼 , 懒民比一般庄稼人还积极了。他想笑骂那小子几句 , 想想又没有开口。既然懒民都赶紧给责任田施冬肥 , 恒老八这样的正经庄稼人还停得住么 ? 回 , 赶紧回去。 恒老八下了坡 , 刚到村口 , 老伴迎面走来 :“ 人家都给麦地上粪哩 , 你倒好 , 睡到这时光 !” “ 八叔 ——” 玉琴跑着喊着 , 挡在当面 ,“ 我那头黄牛 , 不吃草咧 , 你去给看看 ——” - 106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不等老八开口 , 八婶转过身来 :“ 各家种各家的地 , 过各家的日月了。他给你家去看牛病 , 谁给他记工分 ?” “ 你这人 ——” 老八瞪起眼 , 盯着老伴。这样的话 , 居然能说得出口来 , 还说她贤明哩 ! “ 嗨呀 ! 我说笑话嘛 !” 八婶勉强笑笑 , 算是圆了场 , 转身走了。 牛只是夜里受了凉 , 没什么大碍。八老汉给牛扎了针 , 又叮嘱了几句。婆媳二人要留他吃饭 , 挽留不住 , 说着感恩戴德的话 , 送到门口。他在饲养室里多少次治好牛马的小伤小病 , 也就是那么回事了。如今却受到这样的款待 , 真是叫八老汉感慨系之。 老远就看见公社郑书记站在自家门口的粪堆前 , 帮老伴敲碎冻结的粪疙瘩 , 还笑着说着什么。郑书记一大早到村里来 , 有啥事呢 ? “ 老杨 , 听说你舍不得那些牛马 , 还落了泪 ?” 郑书记哈哈笑着 ,“ 是吗 ?” - 107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老八咧着嘴 , 不好意思地笑笑。 “ 我信哩 ! 你为那些四条腿熬费过心血 , 有感情哩 !” 郑书记蹲下来 , 掏出烟袋。 “ 分了牲畜后 , 现在好多三十来岁的年轻社员不会喂牲畜。问题很普遍。我今日来 , 是想请你到咱公社广播站 , 讲讲牛马经。 ” “ 我说不了话 …… ” 老八着实慌了。 “ 好多人要求请你讲哩 !” 郑书记说 ,“ 我还得找队长 , 要帮社员安排好牲畜棚圈。一言为定 , 明天晚上到公社来 , 我在广播站等你。讲一小时两块 , 按教授级付款 !” 太阳已经升到碧蓝的天际 , 雾气已经散尽 , 冬日的阳光 , 温暖灿烂 , 街道里的柴火堆 , 一家一户的土打围墙 , 红的或蓝的房瓦 , 光秃秃的树枝 , 都沐浴在一片灿烂的晨光里。 - 108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 跟你商量一件事。 ” 恒老八对着扑出灶膛的火焰点着旱烟 , 给老伴说 ,“ 咱得买牛。庄稼人不养牛 , 抓摸啥呢 ? 一年养一头牛犊 , 两年就翻身了。现时处处包产到户 , 牛价月月涨。我没旁的本事 , 喂牛嘛 , 嗨嗨 …… ” 老伴端出一碗荷包蛋 , 放到老八面前 , 五十多岁的老妇人 , 居然嗔声媚气地说 : “ 吃吧 ! 吃得精神大了 , 再满村跑着去给人家看牛看马 …… ” 老八却像小孩一样笑眯了眼睛。 ( 有改动 ) - 109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1 .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小说开头写了夜深难眠的恒老八对抓阄场景、饲养员生涯的回忆 , 以复杂纷乱的内心活动 , 暗示了乡村变革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B. 恒老八多年饲养牛马 , 又为离开牲畜而流泪 , 也十分渴望抓到母牛 , 最后打算自己买牛 , 表明他始终不忘并渴望延续过去美好的时光。 C. 小说对郑书记着墨不多 , 但从他请恒老八讲牛马经、要帮社员安排牲畜棚圈等细节 , 可以看出他是个关心群众、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 D. 八婶 “ 嗔声媚气 ” 的语气包含着微妙的情感 , 表面上嗔怪丈夫去帮人 “ 看牛看马 ”, 在心里她肯定丈夫的专长 , 也十分认可他的想法。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B 项 ,“ 表明他始终不忘并渴望延续过去美好的时光”错误 , 表明他对牛马的喜爱 , 同时也是自己的专长。以前他只懂养牛 , 如今能根据市场需求找到致富门路。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110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2 . 对点题 小说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包产到户政策落实后乡村的变化。文中表现出了村庄的哪些变化 ? 参考答案 : ① 村民比原来更积极 , 更有干劲 , 充满乐观与自信。 ② 整个村庄充满了久蛰复苏的活力 , 隐隐约约的鸡啼 , 清晨的车轮声 , 都给人以生机和活力 。 - 111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解析 : 答题时注意从文中人物的言行和心理等角度分析 , 此题可以抓住文中的句子 “ 既然懒民都赶紧给责任田施冬肥 , 恒老八这样的正经庄稼人还停得住么 ? 回 , 赶紧回去 ”“ 他在饲养室里多少次治好牛马的小伤小病 , 也就是那么回事了。如今却受到这样的款待 , 真是叫八老汉感慨系之 ”“ 我还得找队长 , 要帮社员安排好牲畜棚圈。一言为定 , 明天晚上到公社来 , 我在广播站等你。讲一小时两块 , 按教授级付款 !”“ 咱得买牛。庄稼人不养牛 , 抓摸啥呢 ? 一年养一头牛犊 , 两年就翻身了。现时处处包产到户 , 牛价月月涨。我没旁的本事 , 喂牛嘛 , 嗨嗨 …… ” 从 “ 更积极 , 特别有干劲 ”“ 更自信 , 充满成就感 ”“ 更乐观 , 对未来充满期待 ”“ 更机智 , 学会审时度势 ” 的角度概括答题要点。 - 112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3 . 对点题 小说在叙述中穿插了环境描写 , 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 ① 营造氛围 , 烘托人物形象。夜里的寂静氛围 , 烘托出恒老八内心的不平静。 ( 或 : 清晨的微光与寒冷烘托出懒汉的变化、恒老八的勤劳。 ) ② 使小说的情节更加连贯。景物的变化反映了时间的推移 , 也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想法渐趋明朗的过程。 ③ 照应题目 , 象征着小说的主题。霞光灿烂的景象 , 象征着在实行包产到户政策之后 , 乡村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 - 113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解析 : 答题时首先找到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 “ 屋里静极了 , 耳边没有了骡马踢踏的骚动声音 , 也没有牛倒嚼时磨牙的声音 ”“ 窗外很黑 , 隐隐传来一声鸡啼 ”“ 木格窗户透进一缕缕微微的亮光 ”“ 太阳已经升到碧蓝的天际 , 雾气已经散尽 , 冬日的阳光 , 温暖灿烂 , 街道里的柴火堆 , 一家一户的土打围墙 , 红的或蓝的房瓦 , 光秃秃的树枝 , 都沐浴在一片灿烂的晨光里 ” 。从内容看前面的三处 “ 写夜里的寂静氛围 , 烘托出恒老八内心的不平静 ”, 最后一处注意从 “ 象征着在实行包产到户政策之后 , 乡村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 ” 这一主旨的角度分析。从结构上综合看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时间的推移 , 同时也是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 结尾部分照应标题《霞光灿烂的早晨》。 - 114 - 综合探究题 —— 分析文体特征 , 探究主旨 意蕴 对小说文体特征和主旨意蕴的综合探究 , 是近两年高考的热点。如 2019 年全国卷 Ⅰ 对鲁迅《故事新编》中《理水》的 “ 故事 ” 与 “ 新编 ” 的理解分析 ,2018 年全国卷 Ⅰ 对小说《赵一曼女士》中 “ 历史与现实 ” 交织手法的分析、全国卷 Ⅲ 对刘慈欣科幻小说 “ 科学 ” 与 “ 幻想 ” 的分析 , 都属于对小说文体特征的深度分析。对小说主旨意蕴的考查 , 往往通过从探究小说的标题意蕴和主旨情感体现。 - 115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 116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只会思考的猴子 徐慧芬 夜里 , 猴子横竖睡不着 , 它越想越生气 : 他怎么可以这么不讲理呢 ! 这个他是它的主人。十多年前 , 它还是少年的时候 , 在族群里受了欺负 , 独自出走 , 碰到了孤身的背包客。它和他相互望着 , 而后背包客摸了摸它的脑袋说 , 你好像跟我一样孤独 ? 跟我走好不好 ? 它似乎听懂了他的话 , 顺从地来到了他家里 , 他成了它的主人。主人指着屋里一条狗对它说 , 它比你先到 , 但我会对你们一视同仁的。 主人开始训练猴子学习人类文明。一段时间后 , 在主人手把手地教授下 , 猴子也能像模像样地弹奏几支钢琴曲了。 - 117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一次主人喝酒后 , 竟和它像朋友般坐而论道。主人侃侃而谈 : 知道吗 ? 你们猴子与人的差别在哪儿 ? 差别就在于你们所做的事 , 只是在模仿 , 是盲从 , 而不是创造。创造是需要有独立思考能力的 , 你们的大脑没有这个元素 , 所以你们拎不清 , 只能是和人长得有点像的猴子了。 那么 , 我们族里有个孙悟空不是很厉害吗 ? 它不是很有思想吗 ? 它能做的事情不是你们人也不一定能做吗 ? 它怯怯地问。 哦 , 那仅是个例 , 个例不能代替普遍 , 你看现在哪还有孙悟空呢 ? 主人解释。 但是今天我没有盲从 , 没有拎不清 , 你却这样对我 ! 它实在想不通 。 - 118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今天主人下班回来 , 坐在钢琴前无精打采地弹了支曲子 , 它照例在旁仔细聆听。一曲刚完 , 狗就跳了过去 , 舔舔主人的手 , 这是它为主人喝彩的语言。而它却按兵不动 , 主人问它 , 你今天为啥不鼓掌。它说 , 你今天弹得心不在焉 , 有个地方还弹错了 , 你不觉得吗 ? 主人一听脸红了起来说 , 我今天心情不好 , 你就不能照样鼓鼓掌 , 让我开心一下吗 ? 可是你弹错了 , 我怎么可以为你鼓掌喝彩呢 ? 你真是个死脑筋 , 你就不会顺从我哄我一下吗 ? 你不是说猴子要学会独立思考才能进化为人吗 ? 主人咆哮起来 : 你以为当人就那么简单吗 ? 人的复杂程度你远远估计不到 ! 你拎不清就永远当不了人 ! - 119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主人从包里拿出一只烧鸡 , 撕下半只扔给狗 , 另一半就着一瓶酒胡乱塞进了自己的嘴里 , 而后气呼呼地命令猴子 : 今晚就让你空着肚子反省自己错在哪里 ! 猴子实在不知道 , 主人白天也被他老板批了一顿 , 骂他拎不清 , 老板批评主人的口气和主人批评它的口气差不多。 黑暗中反复回想刚才的情景 , 猴子开始泪汪汪 , 开始想念山里的父母和伙伴们 , 自己这一走亲人们还不知怎样呢 …… 或许回去还能找到孙悟空帮忙 , 猴子决定回归故土。 主意打定 , 脚下生风 , 不一会儿猴子就到了花果山。 昔日的花草果木都不见了 , 正用机器鼓捣挖山的一群男人 , 见到这只奔来的猴子 , 放下手上活 , 开始议论起来 : 咦 , 这兔子都不见的地儿哪来的猴子呀 ! 唉 , 说是地下有矿 , 忙到现在也没挖出啥宝来 , 快过年了 , 也不见老板发工钱 , 干脆逮住这只猴子煮了 , 咱哥们补一补 …… - 120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风把这些话送到猴子耳朵里 , 猴子叫了一声妈呀 , 拔腿溜到旁边的石洞里躲起来。 忽又听到一人说 , 不是快猴年了吗 ? 咱哥们遇上了真猴子 , 说不定是好兆头呢 ! 听了这番话 , 猴子想起当年它与主人相逢时 , 主人也对它说过 , 猴年遇上了你 , 也算咱俩有缘啦 ! 怕极了饿极了的猴子开始怀念起主人那儿安全而又温饱的好日子 , 还有主人教它弹琴念诗的好时光。 相比要吃我肉的家伙来说 , 主人偶尔的不讲道理骂我几句又算什么呢 ? 再说眼前的故乡已成荒山野岭 , 我待在这里 , 只有饿死的份 , 还是回去吧 ! - 121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可是回去怎么向主人交代呢 ? 让我动动脑筋思考思考 , 对了 , 就说猴年到了 , 我回山里想摘几个鲜桃献给你。可寒冬腊月 , 哪棵树上有鲜果呢 ? 这样的鬼话主人能信吗 ? 管他呢 , 说点能哄他开心的谎话总不会错。说不定主人听我这么一说 , 还会表扬我脑子拎得清 , 又向人靠近了一步。 想到这里 , 猴子再次脚下生风 , 奔向主人家 , 敲响了门。 ( 有删改 ) - 122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1 .( 理解主旨意蕴 ) 小说中 “ 拎不清 ” 的含义是什么 ?“ 拎不清 ” 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 ? 答案 答案 关闭 含义 :“ 不谙世故”“不明事理”“没有思考”。作用 :① 从结构上 ,“ 拎不清”是小说的线索 , 贯穿全文 , 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 展示了矛盾冲突。②从形象上 ,“ 拎不清”的猴子 ( 或主人 ), 正反映出它最初的纯真 , 有独立思考的能力。③从主旨上 , 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 启发人们要学会摆脱旧习惯旧势力的约束 , 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 123 - 梳理与诊断 核心知识梳理 一轮学情诊断 纠偏与补弱 2 .( 分析文体特征 ) 这篇小说充分体现了虚构的特点 , 但又让人觉得它是真实的。结合本文 , 请你谈谈小说中 “ 虚构 ” 与 “ 真实 ” 的关系。 答案 答案 关闭 虚构来源于真实 , 但不等于生活真实 , 它是一种更深刻的艺术真实。 ( 或 : 真实是虚构的支点 , 虚构则提升了真实。 ) 小说中猴子的生活遭遇不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 , 它是“虚构”的 ; 但是它源于真实的生活 , 是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社会现象诸如社会规则的曲折反映 , 这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艺术真实。 - 124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问题一   对文体特征理解不清 (2019 全国卷 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题目。 理水 ( 节选 ) 鲁   迅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 , 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 , 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 , 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 , 替他们接风。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 , 不到黄昏时候 , 主客就全都到齐了 , 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 , 鼎中的牛肉香 , 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 , 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 , 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 , 芦花似雪 , 泥水如金 , 黄鳝膏腴 , 青苔滑溜 …… 等等。微醺之后 , 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 , 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 , 盖上写着文字 , 有的是伏羲八卦体 , 有的是仓颉鬼哭体 , 大家 就 - 125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先来赏鉴这些字 , 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 , 才决定以写着 “ 国泰民安 ” 的一块为第一 , 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 , 有上古淳厚之风 , 而且立言也很得体 , 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 , 面目黧黑 , 衣服破旧 , 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 , 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 , 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 , 挡住他们的去路。 “ 什么 ?—— 看明白 !” 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 , 粗手粗脚的 , 怔了一下 , 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 , 就恭恭敬敬的立正 , 举戈 , 放他们进去了。 - 126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 , 纷纷都想躲避 , 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 , 就又硬着头皮 , 定睛去看。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 , 但从神情上 , 也就认识他正是禹 ; 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 , 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 , 沙沙的一阵衣裳声 , 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径跨到席上 , 并不屈膝而坐 , 却伸开了两脚 , 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 , 又不穿袜子 , 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 ?” 一位大胆的属员 , 膝行而前了一点 , 恭敬的问。 “ 你们坐近一点来 !” 禹不答他的询问 , 只对大家说。 “ 查的怎么样 ?” - 127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 , 一面面面相觑 , 列坐在残筵的下面 , 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非常不自在 —— 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 禀大人 ,” 一位大员终于说 ,“ 倒还像个样子 —— 印象甚佳。松皮水草 , 出产不少 ; 饮料呢 , 那可丰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 , 他们是过惯了的。 ” “ 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 ,” 又一位大员说。 “ 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 , 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 , 来看的可以多一点。 ” “ 这很好。 ” 禹说着 , 向他弯一弯腰。 “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 , 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 ” 第三位大员说 ,“ 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 , 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 , 学者是文化的灵魂 , 只要文化存在 , 华夏也就存在 , 别的一切 , 倒还在其次 …… ” - 128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 ,” 第一位大员道 ,“ 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 , 那喜怒哀乐 , 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 ” “ 放他妈的屁 !” 禹心里想 , 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 :“ 我经过查考 , 知道先前的方法 : ‘ 湮 ’ , 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 ‘ 导 ’ ! 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 静得好像坟山 ; 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 , 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 , 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 “ 这是蚩尤的法子 !” 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 “ 卑职的愚见 , 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 ” 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 , 这时觉得天下兴亡 , 系在他的嘴上了 , 便把心一横 , 置死生于度外 , 坚决的抗议道 :“ 湮是老大人的成法。 ‘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 可谓孝矣。 ’ —— 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 ” - 129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禹一声也不响。 “ 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 , 来湮洪水 , 虽然触了上帝的恼怒 , 洪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 ” 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说 , 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 禹一声也不响。 “ 我看大人还不如 ‘ 干父之蛊 ’ ,” 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 , 以为他就要折服了 , 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 , 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 “ 照着家法 , 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罢 …… ” “ 要而言之 , ‘ 湮 ’ 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 ,” 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 , 就抢着说道。 “ 别的种种 , 所谓 ‘ 摩登 ’ 者也 , 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 ” - 130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禹微微一笑 :“ 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 , 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 , 也有人说我在求名 , 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 , 征了百姓的意见 , 已经看透实情 , 打定主意 , 无论如何 , 非 ‘ 导 ’ 不可 ! 这些同事 , 也都和我同意的。 ” 他举手向两旁一指。白须发的 , 花须发的 , 小白脸的 , 胖而流着油汗的 , 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员们 , 跟着他的指头看过去 , 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 , 不动 , 不言 , 不笑 , 像铁铸的一样。 ( 有删改 ) - 131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 , 请从 “ 故事 ” 与 “ 新编 ” 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6 分 ) - 132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抢分策略 分析小说文体特征 “ 三注意 ” 1 . 注意人物情节的虚构性。 小说的人物、情节一般是虚构的 , 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综合熔铸而成的 , 因此比现实中的原型更为典型。对小说虚构性特征的考查 , 离不开对 “ 虚构 ” 与 “ 写实 ” 这组矛盾统一体的理解。 2 . 注意情节结构的超时空性。 小说不受时空限制 , 灵活地运用倒叙、插叙、补叙等叙事手法和各种艺术手段 , 从多个角度对人物、事件和环境进行描写 , 如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意识流小说、科幻小说等。对小说超时空特征的考查 , 离不开对 “ 结构 ” 与 “ 手法 ” 的分析。 - 133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3 . 注意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小说的表现手法与诗歌、散文一样 , 也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要特别注意的是小说常用的象征手法、讽刺手法、漫画手法、荒诞手法等。对小说表现手法多样性特征的考查 , 离不开对 “ 主题 ” 与 “ 手法 ” 的分析。 规范思路 题目要求从 “ 故事 ” 与 “ 新编 ” 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因此可以把小说在内容、手法和语言上的表现整合成两点 :“ 故事 ” 指内容上的特点 ,“ 新编 ” 指手法和语言上的特点。 - 134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神话传说  大禹 古今杂糅 现代 古代 穿越感 现代新词 反讽 - 135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① 大禹治水的 “ 故事 ” 本身于史有据 , 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 , 富有历史韵味 ; ② “ 新编 ” 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 , 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 , 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 ; ③ 对 “ 故事 ” 进行 “ 新编 ”, 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 , 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满分答案 : - 136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问题二   对标题意蕴发掘不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 丁   玲 “ 娃娃 , 甭怕 , 咱是一个孤老太婆 , 还能害你 ?” 老太婆亲热地望着面前张皇失措的孩子 ,“ 你是 …… 嗯 , 咱知道。 ” 这孩子大约十三岁大小 , 迟疑地望着老太婆。远处一望无际的原野 , 没有一个人影 , 连树影也找不到一点。 “ 还是跟咱回去吧 , 天黑了 , 你往哪儿走 , 万一落到别人手上 …… ” 窑里黑魆魆的 , 他不敢动 , 跟着她摸了进去。 “ 不要怕 , 娃娃 !” 她把灯点着了。灶里的火光舔在他们脸上 , 锅里有热气喷出来。陕北的冬天 , 孤冷的月亮那黯淡的光辉涂抹着无际的荒原 , 流落的孩子却拥抱着甜美的梦 : 他又回到队伍 , 继续当他的马夫 , 继续同司号兵玩着 …… - 137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孩子跟在老太婆后边去割草。蒙着尘土的沙路上 , 寻不到杂乱的马蹄和人脚的迹印。他热切地望着远方 , 他们 —— 大部队到底走得离他多远了呢 ? 他懊恼着自己。那天正在野外放马 , 突然飞机来了 , 他藏在一个小洞里 , 听着外面连绵不断的爆炸声。洞口塌了。等他好不容易爬了出来 , 就只剩他一人了。他大声地叫喊 , 凭着感觉一路狂奔 , 却没遇到一个认识的人 …… 后来才遇着老太婆。 有人送来苞谷做的馍 , 还有人送来羊毛袜子。有着红五星的帽子仍揣在怀里 , 他不敢拿出来。大家都高兴地盘问着 :“ 你这么一个娃娃 , 也当红军 , 你娘你老子知道吗 ?” 天真的、热情的笑浮上了孩子的脸。他暂时忘却忧愁 , 重复着在小组会学来的话 :“ 红军是革命的军队 , 是为大多数工人农民谋利益的 , 要团结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去打日本 …… ” - 138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看见那些围着他的脸露出无限的羡慕 , 他就更高兴了。老太婆也扁着嘴笑 :“ 咱一眼就看出了这娃娃不是咱们这里的人 , 你们看他那张嘴多灵呀 !” 有一夜 , 跟着狂乱的狗吠 , 院子里响起了庞杂的声音 , 马嘶声、脚步声和喊声一齐涌了进来。烧着火的孩子 , 心在剧烈地跳 :“ 难道自己人来了吗 ?” “ 呯 !” 窑门被枪托撞开了。冲进来的人一边骂 , 一边走到灶边 ,“ 哼 , 锅里预备着老子的晚饭吧。 ” 孩子悄悄看了一眼 , 他认得那帽子的样子 , 那帽徽是不同的。他的心一下紧缩起来。 有人眼光扫到老太婆脸上。她瑟缩地坐在地下 , 掩护她身后的孩子。 “ 这老死鬼干嘛老挨在那儿 , 藏着什么 !” 老婆子一动 , 露出了躲在那里的孩子。孩子被抓到跟前。一个兵打了他一耳光。 - 139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 老子有枪先崩了你 !” 孩子大声嚷叫 , 因为愤怒 , 倒一点也不惧怕了 , 眼睛里燃烧着火焰。 “ 什么地方来的 !” 拳头又落在他身上 ,“ 听口音 , 他不是这里人 !” 孩子一声不响 , 只是咬紧牙。门突然开了 , 门口直立着一个人 , 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 报告连长 , 有一个小奸细 !” 连长走了进来 , 审视着孩子 , 默然坐到矮凳上。 “ 可怜咱就这一个孙子 , 咱要靠他送终的。 ” 老太婆号哭起来。几个围观的老百姓壮着胆子附和 :“ 是她的孙子。 ” 连长凝视着那双直射过来的眼睛 , 下了一道命令 :“ 搜他 !” 几十双眼睛都集中在连长手上 : 一把小洋刀、两张纸票子、一顶黑帽子。纸票反面有一排字 ,“ 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 ” 。帽子上闪着光辉的红色五星。看着它 , 孩子心里更加光亮了 , 静静地等待判决。 - 140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 这么小也做土匪 !” “ 招来吧 !” 连长问他。 “ 没有什么招的 , 任你们杀了吧 ! 不过红军不是土匪 , 我们不骚扰老百姓 , 四处受人欢迎。我们对东北兵也是好的 , 争取你们一道打日本人 , 有一天你们会明白过来的 !” “ 这小土匪真顽强 , 红军就是这么凶悍 !” 他的顽强虽说激怒了一些人 , 但也得了许多尊敬。连长仍是冷冷地看着他 , 又冷冷地问道 :“ 你怕死不怕 ?” 这问话似乎羞辱了他 , 他不耐烦地昂了一下头 , 急促地答道 :“ 怕死不当红军 !” 围拢来看的人一层一层地在增加 , 多少人在捏一把汗。连长不动声色 , 只淡淡地说道 :“ 那给你一颗枪弹吧 !” - 141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老太婆又号哭起来了。许多人的眼皮沉重地垂下了 , 有的便走开去。但没有人 , 就连那些凶狠的家伙也没有请示 , 要不要立刻执行。 “ 不 ,” 孩子却镇静地说 ,“ 连长 , 还是留着那颗枪弹吧 , 留着去打日本人 , 你可以用刀杀掉我。 ” 忍不住了的连长 , 跑过来用力拥抱着这孩子 , 他大声喊道 :“ 大家的良心在哪里 ? 日本人占了我们的家乡 , 杀了我们的父母妻子 , 我们不去报仇 , 却老在这里杀中国人。看这个小红军 , 我们配和他相比、配叫他土匪吗 ? 谁还要杀他 , 先杀了我吧 …… ” 声音慢慢地由嘶哑而哽住了。 孩子觉得有热的东西滴落在他手上 , 衣襟上。他的眼也慢慢模糊了 , 隔着一层水雾 , 那红色的五星浮漾着 , 渐渐地高去 , 而他也被举起来了 ! ( 有改动 ) - 142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小说 标题《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分 ) - 143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抢分策略 分析标题意蕴 “ 三联系 ” 1 . 联系表层含义 表层含义 , 是 “ 标题 ” 在文中具体的意思。标题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 交代故事展开的背景 , 渲染 ( 烘托 ) 环境氛围。 2 . 体会深层含义 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 , 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象征比喻意义 , 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义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 3 . 联系全文内容 结合文章主旨 ( 揭示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等 ) 分析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 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暗示、画龙点睛的作用 , 答题时需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作答。 - 144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规范思路 满分答案 : 红军小 战士 信念和力量 信仰 ① 指向小说的情节 , 连长要给孩子一颗枪弹 , 最后却没有执行。 ② 象征着小红军 , 他虽未上战场杀敌 , 却有坚定的信念与抗日的决心。 ③ 象征着一切抗日的力量 , 它们凝聚在一起 , 必将摧毁敌人。 - 145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第 1~3 题。 雨夜小站 柳   青 春雨唰唰地下着。透过淌着雨水的玻璃车窗 , 看见秦岭西部太白山的远峰、松坡 , 渭河上游的平原、竹林、乡村 , 百里烟波 , 都笼罩在白茫茫的春雨中。 当潼关到宝鸡的列车进站的时候 , 小街两边的店铺已经点起了灯火。由于春汛 , 渭河的渡口暂时取消了最后一次摆渡 , 旅客们都陆陆续续进了这个旅馆或那个旅馆 , 只剩年轻的庄稼人梁生宝 , 头上顶着一条麻袋 , 背上披着一条麻袋 , 一只胳膊抱着用一条麻袋包着的被窝卷儿 , 黑幢幢地站在街边靠墙搭的破席棚底下。 - 146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来这里买稻种的生宝 , 碰到一个难题。小伙子问过几家旅馆 , 连睡大炕也要两角钱。他从家乡起身时 , 根本没预备住客店的钱。心想 : 随便什么地方不能滚一夜呢 ? 没想到眼前唰唰的春雨却把他搁在了这个小站。 “ 把他的 ! 到哪里过一夜呢 ?” 站在这异乡的陌生小街上 , 生宝的心却回到渭河下游的稻地里去了。钱对于那里的贫雇农 , 是多么困难啊 ! 起身时收集稻种钱 , 难着哩 ! 其他互助组的庄稼人 , 要劳驾他捎买些稻种 , 临了却没弄到钱。本互助组有两户 , 也是作为组长的他先垫着。生宝心里明白 : 他带来了多少钱 , 要买多少稻种 , 还要运费和来回的车票。他怎能贪图睡得舒服 , 多花一角钱呢 ? - 147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从前 , 汤河上的庄稼人不知道这郭县地面有种叫 “ 百日黄 ” 的急稻子 , 秋天割倒稻子来得及种麦 , 夏天割倒麦能赶上泡地插秧 ; 只要有肥料 , 一年可以稻麦两熟。 任老四曾经溅着唾沫星子感激地对他说 :“ 宝娃子 ! 你这回领着大伙试办成功了 , 娃们就有馍吃了嘛 !” “ 就说稻地麦一亩只收二百斤吧 ! 全黄堡区五千亩稻地 , 要增产一百万斤小麦哩 ! 生宝同志 !” 这是区委王书记开会时拿眼睛盯着生宝说的 , 生宝明白 : 那是希望和信赖的眼光 …… “ 我哪怕就在这席棚底下蹲一夜哩 , 也要省下这两角钱 !” 生宝对自己说 , 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 , 十三岁就给财东家熬半拉子长工 , 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 , 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叫作 “ 困难 ”! 他觉得 : 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 ,“ 受苦 ” 就是享乐。可他知道继父梁三不这么想 …… - 148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一九二九年 , 生宝跟着他妈夹在衣衫褴褛的人群中 , 逃难到下堡村 , 是继父梁三的草棚屋收留了他们。梁三命运不济 , 接连死了两回牛 , 后来连媳妇也死了 , 再后来租不到地 , 连父亲留下的三间房也拆得卖了木料和砖瓦。可自从草棚屋里有了生宝母子 , 曾经被命运打倒的梁三 , 又开始创立起家业来 , 他操劳着、忍耐着 , 把希望寄托在将来。可拆掉三间房的地上长起来的榆树已经比碗口粗了 , 家业依旧没创起来。 土地改革的那年冬天 , 梁三家分得十来亩稻地 , 老汉早已干瘪的身体突然就有莫名其妙的精力 , 见天天不亮就开始忙乱起来 , 但对于生宝也渐渐生出许多不满。 看见郭振山家盖瓦房 , 他心里气 :“ 你把俺生宝拉进党里头做啥嘛 ? 你弟兄三个外头有人干事 , 屋里有人种地 , 你们积极得起啊 ! 可俺家里的地怎弄哩 ?” - 149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听说生宝担任互助组组长 , 他冲到老婆跟前抱怨 :“ 他为人民服务 ! 谁为我服务 ? 成天不着家 , 啥时才能创立咱自个儿的家业 ?” 这次买稻种 , 老汉照旧不高兴 :“ 谁见过汤河上割毕稻子种麦来 ? 等碰破了脑壳后 , 你才知道铁是铁 , 石头是石头。 ” 想到这 , 生宝觉得有必要回去后认真地跟继父做点解释工作 , 主要说明大家富裕的道路和自发的道路有啥不同。爷俩使足了劲种地 , 的确年年粮食有余 , 然后有力量买地。可像任老四家那样的 , 劳力软、娃多 , 离开互助组就搞不好生产 , 就得年年卖地。那十年八年后 , 老任家又和没土改一样 , 地全到他爷俩名下了 ! 想到能改变继父的想法 , 生宝满脸堆起笑容 , 他走进一家小饭铺 , 要了碗汤面 , 然后取开棉袄口袋上的锁针用嘴唇夹住 , 掏出一个红布小包来 , 在饭桌上很仔细地打开 , 在那些七凑八凑来的人民币中拣出最破的一张五分票 , 付了汤面钱。 - 150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踏 着土街上的泥泞 , 生宝从饭铺跑到车站票房。划着一根洋火 , 观察了全部情况 ; 划第二根洋火 , 选定睡觉的地方 ; 划了第三根洋火 , 把麻袋在地上铺开来。头枕着过行李的磅秤底盘 , 生宝和衣睡下了。他想 : 在这里美美睡上一夜 , 明日一早过渭河 , 到太白山下的产稻区买稻种呀 ! 票房外头 , 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 天气是凉的 , 可生宝心中是热的 …… ( 节选自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 , 有删改 ) 注 互助组 : 指 20 世纪 50 年代 ,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 , 农民为解决各自劳动力、生产工具不足的困难 , 而建立的劳动互帮互助组织。 - 151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1 .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小说中有多处生动的细节刻画 , 如第二段中对梁生宝的外貌描写 , 一身三条 “ 麻袋 ”, 真实呈现了生宝朴实坚定、艰苦创业的庄稼汉子形象。 B. 小说采用倒叙手法 , 先描述生宝雨夜到达小站的情景 , 设置悬念 : 梁生宝是谁 ? 为何不住旅馆 ? 既避免了平铺直叙 , 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 通过继父对生宝的不满 , 可以看出虽然两人都吃苦耐劳 , 都想发家致富 , 但梁生宝更加乐于奉献 , 有责任心 , 有担当 , 社会主义建设就需要生宝这样的带头人。 D. 小说的人物语言很有特色 , 如 “ 把他的 ! 到哪里过一夜呢 ?”“ 你把俺生宝拉进党里头做啥嘛 ?”, 富有地域特点和乡土气息 , 质朴而又富有情韵。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B 项“倒叙手法”表述错误 , 小说主要通过梁生宝的回忆 , 插叙了他动身买稻种之前的情景。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152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2 . 小说中两次描写 “ 春雨 ”,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 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此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 小说开头的“春雨” , 为故事情节的展开进行了具体的铺垫 , 因为“春雨”导致了春汛 , 使得河流开始停渡 , 因为这些原因生宝只好在小站过夜 , 进一步展开小说情节 , 为下文遇到的难题埋下伏笔。小说结尾处的“春雨” , 衬托出人物内心的具体状态 , 小说通过“春雨”展开又在“春雨”中结束 , 使得小说情节更为圆融、更为完整。 答案 解析 关闭 ①故事在“春雨”中展开 , 又在“春雨”中收束 , 首尾呼应 , 使小说的情节结构更加严谨。②开篇的“春雨”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正是因为“春雨”导致春汛 , 才使得渭河停渡 , 生宝只好在小站过夜 ; 也正是因为“春雨”不停 , 使“怎么过夜”成了生宝眼下的难题。③结尾的“春雨”反衬出人物心理。淅淅沥沥的“春雨”带来丝丝凉意 , 使梁生宝渴望带领大家共同发家致富的火热激情显得更加强烈。 - 153 -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3 . 对点题 小说节选自柳青的代表作《创业史》 , 请分析 “ 创业 ” 一词在选文中的丰富意蕴。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此题考查对小说主旨的理解。“创业”一词代表着一种艰苦奋斗的人生历程 , 文本中的“创业”是指梁三老汉自己创立门户 , 给自己个人发家致富制造的一种机会。而梁生宝的“创业”则是按照党的指示 , 给人民群众办事 , 梁生宝带领大家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创业”突出的是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 答案 解析 关闭 ①“创业”指梁三老汉口中的“创立咱自个儿的家业” , 是个人的发家致富。②“创业”指梁生宝心中的“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 , 是带领大家共同追求美好生活。③“创业”表现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人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 努力改变命运 , 创建新生活的可贵精神。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