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浙科版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Ⅰ作业
2020届 一轮复习 浙科版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Ⅰ 作业 课时训练第45页 一、选择题 1.(2018浙江考前押宝卷)下列关于神经元和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的树突外周有髓鞘 B.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 C.神经元都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D.神经是由许多神经元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的 答案B 解析神经元的轴突外周有髓鞘,A项错误;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B项正确;大多数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C项错误;神经是由许多神经纤维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的,D项错误。 2.下列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的产生必须有适宜的刺激 B.刺激传出神经,引起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 C.膝反射的反射弧是二元反射弧 D.反射中枢指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间的突触 答案D 3.下列有关运动神经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轴突膜相比,运动神经元的胞体膜及树突膜上有较多的递质受体 B.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它发出树突支配骨骼肌纤维 C.动作电位传导过程中,神经元的不同部位对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D.神经元在极化状态与反极化状态时,膜内钾离子浓度均高于膜外 答案B 解析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它发出轴突支配骨骼肌纤维。 4.在做脊蛙(无头蛙)反射的实验时,对牛蛙做了一些处理,下列针对这些处理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切除脑的作用是去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B.趾尖触及酸液是为了效应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C.剥去趾尖的皮肤进行实验可证实皮肤处有相应感受器 D.破坏脊髓可证实脊髓存在屈反射的反射中枢 答案B 解析趾尖触及酸液是为了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5.(2018浙江3月超级全能生考试)如图表示的神经元为假单极神经元,a结构位于感受器,c结构位于神经节(近脊髓),e结构位于反射中枢。据此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神经元为感觉神经元,b结构为神经纤维 B.动作电位在该神经元的传导方向一般是从a→b→c→d→e C.e结构称为神经末梢,可直接与肌细胞相连并支配其运动 D.如在b处的膜外依次放置连着一个电表的两个电极,刺激a处,电表可发生两次偏转 答案C 解析该神经元连接感受器与反射中枢,因此为感觉神经元,b结构为神经纤维,A项正确;动作电位在该神经元的传导方向一般是从a→b→c→d→e,B项正确;e结构称为神经末梢,其连接的是反射中枢,C项错误;如在b处的膜外依次放置连着一个电表的两个电极,刺激a处,兴奋会先后经过电流表的两极,因此电表可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项正确。 6.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在b、e处的细胞膜外连接电流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处是该神经元的轴突部位 B.刺激a处,兴奋部位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C.兴奋传递时,c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刺激d处,电流表的指针将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答案D 解析神经元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又包括较短的树突和较长的轴突,a处是该神经元的轴突部位,A项正确。刺激a处,钠离子内流增多,兴奋部位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B项正确。c处是突触结构,该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项正确。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刺激d点后,兴奋不能传到b处,故电流表的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D项错误。 7.(2018年浙江考前押宝卷)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的代谢过程释放热量 B.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中氧化分解释放热量的物质是脂肪 C.35 ℃以上出汗是鸟类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 D.寒冷刺激下血管收缩是一种反射活动 答案D 解析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肝脏产热,A项错误;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中氧化分解释放热量的物质应该是葡萄糖,B项错误;35 ℃以上环境中出汗是最有效的散热机制,C项错误;寒冷刺激下血管收缩是一种反射活动,D项正确。 8.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下图,给予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 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 ) 答案A 9.(2018浙江稽阳联谊学校高三3月联考)在蛙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电极,并且将这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在a处给予刺激后,不会发生的是( ) A.a处膜外为负电位 B.图中bd段的坐骨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等 C.a处的神经冲动将以动作电位的形式传播到d处 D.电表指针将发生两次偏转,偏转的方向和角度不同 答案D 解析在a处给予刺激后,a处会产生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A项正确;图中bd段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指针指向0表示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等,B项正确;a处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将以动作电位的形式传播到d 处,C项正确;电表指针将发生两次偏转,偏转的方向不同,但角度相同,D项错误。 10.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功能是有所分工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韦尼克区受损的病人可以说话,但不能理解语言 B.电流刺激大脑左半球中央前回顶部,引起右侧下肢运动 C.电流刺激大脑左半球中央前回底部,引起右侧上肢运动 D.电流刺激大脑右半球体觉区顶部,引起左侧下肢电麻样感觉 答案C 解析韦尼克区受损伤后,病人可以讲话,但不能理解语言,A项正确。中央前回为躯体运动区,电流刺激大脑左半球中央前回顶部,引起右侧下肢运动,B项正确。中央前回(后回)顶部控制对侧下肢,但中央前回(后回)底部控制的并非上肢,C项错误。电流刺激大脑右半球体觉区顶部,引起左侧下肢电麻样感觉,D项正确。 11.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的是( ) A.缩手反射 B.多次训练形成条件反射 C.大脑皮层白洛嘉区受损伤,导致表达性失语症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排尿 答案D 解析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低级的神经活动,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部位(如脊髓),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A项错误;条件反射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不一定有低级中枢的参与,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B项错误;大脑皮层白洛嘉区受损伤,导致表达性失语症,仅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语言中枢有关,C项错误;排尿的低级中枢是脊髓,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所以意识丧失不能控制排尿,意识恢复能够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D项正确。 12.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将浸有质量分数为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上,蛙出现搔扒反射; 实验2:去除脊蛙腹部皮肤,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 实验3:另取一脊蛙,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 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剪除脑的目的是排除脑对脊髓的影响 B.在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神经细胞产生了动作电位 C.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效应器被破坏 D.实验3证明了搔扒反射的反射中枢在脊髓 答案C 解析搔扒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去掉脑的目的是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A项正确;在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神经细胞产生了动作电位,B项正确;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C项错误;实验3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说明搔扒反射的反射中枢位于脊髓,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离肌肉5 mm的Ⅰ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3.5 ms后开始收缩,在离肌肉50 mm的Ⅱ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5.0 ms后开始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 mm/ms。 (2)将①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中,若在保持该溶液总的阳离子浓度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升高溶液中K+浓度,则会影响 电位,膜内外电位差将 (填“增大”或“减小”)。 (3)在做脊蛙(无头蛙)反射的实验时,如果剥去趾尖的皮肤,再将趾尖触及稀硫酸将无反应,因为 。如果将含有一定浓度的可使神经麻醉的可卡因棉球放在坐骨神经处,过一会刺激皮肤完好的趾尖时后肢将无反应;这时用蘸有稀硫酸的纸片放在背部,脊蛙出现搔扒反射。这说明从背部的感受器到脊髓的 功能完好;并确定支配后肢的 没有被麻醉。 (4)如果脊髓被毁坏,再刺激背部将无反应,因为破坏了反射弧的 。 答案(1)30 (2)静息 减小 (3)感受器被破坏 传入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4)反射中枢 解析(1)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50-5)/(5.0-3.5)=30(mm/ms)。(2)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细胞外K+浓度升高,静息电位减小。(3)脊蛙反射的感受器在皮肤,若是剥去皮肤就相当于破坏了反射弧的感受器。脊蛙出现搔扒反射这说明从背部的感受器到脊髓的传入神经元功能完好;并确定支配后肢的传出神经元没有被麻醉。(4)搔扒反射的反射中枢在脊髓,若是破坏脊髓,再刺激背部将无反应。 14.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结构4是反射弧组成中的 。 (2)5处的细胞与2处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异,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3)若该图是完成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反射弧,则结构1为 。 (4)若在3处给予一适宜刺激,则在1、2、3、4处可发生Na+内流现象的是 。 (5)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 )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传出神经元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皮肤温度感受器 (4)3、4 (5)A 解析(1)结构4是反射弧组成中的传出神经元。(2)5效应器处的细胞与2传入神经元处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异,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若该图是完成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反射弧,则结构1为皮肤温度感受器。(4)若在3处给予适宜的刺激,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1、2测不到电位变化,可发生膜电位改变的是3和 4,钠离子内流使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5)实验设计方案:将药物放在A,刺激B,观察5效应器处肌肉是否收缩;将药物放在C,刺激B,观察5效应器处肌肉是否收缩。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则结果分别是收缩,不收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