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七》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教案 教学目标: 1.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积累形容人优秀品质的词语,掌握一首送别诗。 3.懂得语言表达中语气的变化。 教学重点: 1.掌握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提升对语言的感悟运用能力。 2.积累、运用形容人优秀品质的词语。 3.鉴赏并积累感知《别董大》一诗。 课时安排:1 课时 一、交流平台 1.教师出示部分课文的标题,启发学生回忆文章内容。 导语:这几篇文章都是我们学过的课文,大家应该还记得它们分别讲述了什 么内容吧。谁来帮大家回忆一下呢?(教师指名进行回答,如答案有偏差可以让 其他学生进行补充)看来大家对这些课文的主要内容记得都很清楚。把握文章的 主要内容,我们就能对文章形成一个初步而全面的认知,能够快速理解文章,为 进一步深入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怎么做才能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文章主要 内容呢? 回忆一下,你是怎么把握下列课文的主要内容的?你还知道哪些方法? 1.《观潮》2.《梅兰芳蓄须》3.《普罗米修斯》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将交流的方法与书中的内容进行对应。 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归纳。 方法归纳:①抓住课文的标题;②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③串联文 章讲的每一件事;④抓关键词句进行提炼;⑤摘录中心句段…… 4.拓展运用,随堂练习。教师可以出示其他课文或课外选文,让学生尝试运 用所学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结:学习不仅要讲究刻苦精神,还要讲究方式方法。好的方法和技巧,可 以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归纳技巧,同 时也要注意灵活地运用这些技巧,让自己的学习之路更加畅通。 二、词句段运用 1.教师出示周恩来、梅兰芳二人图片,激趣导入。 过渡:刚刚和大家一起回顾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梅兰芳蓄须》两 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两篇文章的主人公周恩来和梅兰芳给你们分别留下了什么印 象?如果要用四字词语来形容他们的话,你们觉得哪些词语比较合适?(学生回 答)这些词语都是形容人的优秀品质的。那么,还有哪些词语可以形容优秀的人 呢?课文中出示了八个词语,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2.出示“词句段运用”中的词语,引导学生朗读词语,教师纠正字音。 志存高远 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正音:“凛”字是前鼻音;“秉”字是后鼻音;“阿”是多音字,此处应读 “ē”。 3.指名一一讲述词语意思,教师适当拓展。 志存高远: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等。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大义凛然:威严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 英勇无畏:非常勇敢,不畏艰险。 视死如归: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 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 秉公执法:公正地执行法律。 刚正不阿:刚强正直,不阿谀奉承。 预设:教师可以讲述词语背后的故事,如“精忠报国”的岳飞、“铁面无私” 的包拯;可以引导学生列举与词语对应的人物,如“志存高远”的李时珍、“视 死如归”的刘胡兰,讲述他们的人生经历;还可以播放相关的歌曲、视频等增加 课堂的趣味,借此帮助学生记忆并掌握词语。 4.指名学生对比读句,引导学生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预设:首先指名学生读句,教师进行纠正;再点拨学生分析对应句子的不同 之处,讲述反问句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句式变换后表达的意思出现了怎样 的变化,应用怎样的语气表达出这种变化;最后总结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比陈 述句更加肯定有力,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方法拓展:反问是借助疑问句来传递确定信息,以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的一 种修辞方式。它不同于一般的问句,语气要比陈述句强劲有力,利于表达鲜明的 爱憎态度。 5.展示情境,引导学生说话。 预设:教师点名学生根据情境进行说话,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够完善也不要急于否 定,应引导学生自己或和同学一起一步步修改,最终达到表述恰当的效果。 三、日积月累 1.出示诗题,理解导入。 过渡:我们在本单元已经学习了三首古诗,今天,我们将再学习一首古诗— —《别董大》。从这个题目来看,大家知道这首诗写的可能是什么内容吗?(送 别董大) 2.介绍作者和背景。 高适(704—765) 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唐代诗 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剑南节度使, 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作 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传世。 背景:这首送别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六年(747 年),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 师董庭兰。当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当年冬 天,高适与董庭兰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南),写了《别董大二首》, 本诗便是其中之一。 3.熟读古诗,疏通字音和节奏。 预设:教师引读,学生跟读,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古诗的韵律。 4.借助课文配图,理解诗意,品味诗中高昂的气势。 预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理解诗中景物营造的氛围。联系反问句的表达效 果,品味诗人抒发的情感。 诗歌大意:漫天阴沉沉的云,太阳也变得暗暗的,北风呼呼地吹,大雁在纷 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不要担心新去的地方没有朋友,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 修养,世上有谁不知道你、不敬重你呢? 诗歌赏析:这首诗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但诗人却没有因此沮 丧、沉沦,反而胸襟开阔,雄壮豪迈,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