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传记教案(全国)(4)
2018届一轮复习 传记 教案(全国) 传记分析鉴赏类题目怎样全又深 传记分析鉴赏类题目一般设置分析鉴赏传记的文体特征、分析鉴赏传记的表现手法、分析鉴赏传记的结构等题目。考生解答分析鉴赏类题目时,常因分析鉴赏切入角度不明、技巧确认不当、效果分析遗漏要点而失分。 分析鉴赏传记的文体特征 常见 设问 ①作为××性质的传记,本文有何特点? ②请简析本文在选材方面的特色。 ③本文材料的顺序是如何安排的? ④本篇传记在×××方面有何特点? 思维 定向 ①从类别入手:明确传记的类别(自传、他传、评传),分类别具体分析。 ②从语言入手:自传为第一人称,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语言幽默自然;评传为第三人称,有叙有评,语言或朴素自然,或文采斐然。 ③从选材组材入手:材料的侧重性(详略)、典型性,组织材料的顺序。 [例1] (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朱东润自传 ①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②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③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④《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⑤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⑥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⑦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⑧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⑨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⑩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⑪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 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答: [审答指导] 1.审题要“准” (1)定考点 由“本文有什么特点”可知本题考查传记的文体特征。 (2)审隐含 由题干中的“本文”“特点”看,解答本题要关注整篇文章;专从“特点”看,解答本题要扣住能体现特点的重要词句,注意题干中“学术性质的自传”已明确了一个方面的特点。 ①所在的答题区域:整篇文章和“相关链接”。 ②关键词句:如第②段“掺沙子”,第⑨段“穿新鞋走老路”等行文语言,第⑪段“这时是1940年左右……明代张居正……”等等。 2.答题要“全” 回顾“思维定向”中的几个答题角度,根据下面提示,结合文本补写空缺处,完成对本题的思维过程,并在[规范答题]处写出你的最终答案。 (1)角度一:从类别(叙述人称)上分析:本文属于自传,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的生平和学术研究,内容真实可信。 (2)角度二:从选材、组材上分析:传主既叙述了自己的生活工作经历,又写了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略写工作经历,而详写了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和形成过程,体现了学术性质自传的特点。并且作者把自己的生平、学术研究和时代、国家命运的结合,凸显出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 (3)角度三:从行文语言上分析:作者在叙述中将生平与学术二者交融,行文平易自然,“掺沙子”“穿新鞋走老路”等词语的运用,使得语言平实质朴,就像老朋友闲谈一样。 [规范答题] (1)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2)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3)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分析鉴赏传记的表现手法 映衬、细节刻画和引用是传记常采用的表现手法,试题对表现手法的考查也主要集中于以上三点。 常见 设问 ①本文写到×××,对表现×××有什么作用? ②××细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③文中引用×××有什么作用? 思维 定向 ①从映衬入手:写其他人物,正衬(或反衬)传主,点面结合,揭示主题。 ②从细节入手:细节让传主丰满立体;真实可信,更符合读者心理需要。 ③从引用入手:传主方面——更丰满,更突出品质;文章方面——更充实,更真实;结构方面——照应标题,设悬念,埋伏笔;读者方面——更全面了解传主。 [例2] (2011·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林天宏 ①2006年6月13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得严严实实。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②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 ③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梁思成?”她答道。 ④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 ⑤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年,25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诫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由此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1930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 ⑥“朱启钤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要推迟多少年。”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了”。 ⑦朱启钤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祯,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⑧有数据显示,截至1937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206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⑨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60周年。 ⑩6月13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而位于东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 (摘自2006年6月21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注] 朱启钤(1872—1962),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4分) 答: [审答指导] 1.审题要“准” (1)定考点 由“多处提到梁思成”“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可知,本题考查传记的表现手法。 (2)审隐含 由题干“多处提到”可知,做题应先浏览全文,找出写梁思成的相关落段,文中③~⑦段都涉及了梁思成;由“任选一处”可知答题只举梁思成一个例子即可;由“提到”“作用”并结合传记常用手法可知,本题应该考查“映衬手法”。 2.答题要“全” 回顾“思维定向”中的几个答题角度,根据下面提示,结合文本补写空缺处,完成对本题的思维过程,并在[规范答题]处写出你的最终答案。 文章写梁思成的事迹,写梁思成为人熟知,目的是为了写传主朱启钤。 [规范答题] 运用了映衬的手法。文章通过对梁思成有关事迹的叙述,或直接或间接地写出了朱启钤对我国古建筑研究的重要贡献。 所选事例及分析: 第③段,文章写记者认为改造北京旧城第一人是梁思成,间接说明朱启钤不为人所熟知,点明题意,引出下文。 第⑤段,梁思成因《营造法式》一书而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国建筑学界有很高的地位;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就是朱启钤,这间接反映出朱启钤鲜为人知的贡献,照应题目。 第⑥段,点明如果没有朱启钤,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直接突出朱启钤的贡献。 分析鉴赏传记的结构 常见 设问 ①本文××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②本文××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③本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加以分析。 思维 定向 ①从总体结构入手: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并列式。 ②从段落入手:一般要从段落对人物、主旨、结构所起作用的角度分析。段落对人物一般都起到概括或突出人物某方面特点的作用,而对主旨和结构的作用则是不同的段落其作用也有所侧重。开头段——点主旨,领下文,设悬念;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中间段——承上启下,衬托其他内容。结尾段——总结上文,呼应上文;点明主旨;升华感情。 [例3] (2014·辽宁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侯仁之:城市的知音 ①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失败告终,20岁的侯仁之在苦闷中彷徨。弟弟侯硕之的一句话,让他下定决心放弃曾想从事的医学,投考历史专业。弟弟的那句话是:“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这一年,侯仁之考取燕京大学历史专业。 ②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燕京大学成为沟通沦陷区、解放区和大后方的秘密通道。当时正在读研究生的侯仁之承担了将爱国学生送往解放区或大后方的工作。抗战胜利一年后,侯仁之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求学。 ③在英国期间,侯仁之逐渐接受了历史地理学的理念。他意识到,沿革地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1949年,侯仁之学成归国,并将历史地理学引入中国。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学科逐步建立起来,侯仁之成为公认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第一人”。 ④要搞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大量的实地调查必不可少。在张家口考察期间,侯仁之发现一段长城与众不同。深感疑惑的侯仁之回来后立刻查资料,最终确认这是明后期沿着长城开设的“马市”。如今这种贸易已消失在历史中,但却由遗留的建筑记录下来。从此,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地理”,而野外考察和考古研究,也成为贯穿他学术生涯的重要内容。 ⑤1958年,侯仁之开始了沙漠研究。当时有人认为,沙漠地区不仅文献资料少,而且调查访问都很困难,难以开展历史地理研究。侯仁之反驳道:“必须勇敢打破旧传统,坚决走出小书房,跳出旧书堆。”此后数年,侯仁之多次奔赴西北沙漠进行考察。 ⑥1964年夏天,侯仁之在陕北榆林附近的沙漠中考察统万城。统万城是5世纪一个少数民族小王朝的都城,已在沙漠中沉寂了千年。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侯仁之得出结论,统万城的沙化,是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结果。那时,人们普遍认为西北沙漠中很多古城被废弃是“大漠流沙”造成的。而侯仁之却证明,这是“肤浅的广为流传的错误观点”,人类活动才是造成沙化的主要原因。这直接为后来人们治理沙漠打下了认识基础,侯仁之也因此成为“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先驱”。 ⑦在这次考察中,侯仁之还纠正了一个普遍的说法:榆林三迁,即榆林因流沙侵袭而被迫三次南迁。侯仁之证实,榆林不仅没有三迁,反而在原址五次扩展。古城榆林终于明晰了自己的“身世”。 ⑧在学术生涯中,侯仁之梳理过脉络的城市有很多。承德、临淄、邯郸、芜湖、敦煌……在侯仁之的慧眼下,一个个城市的前世今生或者得以浮现,或者更加丰满。他对许多城市做了深入的研究,充满着热爱。对他而言,北京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侯仁之曾说:“我对北京,是知之愈深,爱之弥坚。” ⑨侯仁之在北京定居60年,为北京倾注了大量心血。比如有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进京要道。卡车、拖拉机往来穿梭,卢沟桥受损严重。侯仁之对此心急如焚。他写了《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发表在《北京日报》上。6天后,北京市政府决定,卢沟桥禁止机动车与兽力车通行。如今,经过多次整修的卢沟桥已经得到妥善保护。侯仁之最为人所知的壮举是保护莲花池。正是因为他的积极奔走,原本要建在莲花池上的北京西客站主楼东移了100米。“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北京城的血脉得以保留。 ⑩当然,与他的研究相比,这些事还只能算作“信手为之”。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里,他以历史地理学的眼光,解决了北京城市起源、城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关键性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侯仁之,人们可能无法充分解读北京的厚重和韵味。 (摘编自高毅哲《侯仁之:城市的知音》) 本文第①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审答指导] 1.审题要“准” (1)定考点 由题干中的“第①段”“作用”可知,本题考查分析传记的结构。 (2)审隐含 由“第①段”“作用”可知,解答本题要考虑到该段对下文的作用;另外,任何段落都由关键词句支撑,故答题时应关注关键词句。如:“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失败告终”“放弃曾想从事的医学,投考历史专业”“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侯仁之成为公认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第一人’”。 2.答题要“全” 回顾“思维定向”中的几个答题角度,根据下面提示,结合文本补写空缺处,完成对本题的思维过程,并在[规范答题]处写出你的最终答案。 本文开篇直接叙述传主经历,点出了传主选择历史专业的原因;由传主经历可看出其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对塑造传主形象有重要作用;叙述传主经历时,指出具体时间和走向历史研究之途的经过,显得真实可信;这些文字自然引出下文对传主后来研究城市历史文化的叙述,又是为后文做铺垫。 [规范答题] (1)交代侯仁之选择历史专业的原因;(2)写出了侯仁之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3)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4)为下文介绍侯仁之的学术研究及成就做铺垫。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