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3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综合检测题全套(含答案)
绪言 第一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生物、数学、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取一块大理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B ) A.大理石由什么成分组成 B.大理石的产地在哪里 C.大理石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D.大理石的微观结构如何 2.生活离不开化学。以下对化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A ) 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B.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 D.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3.(孝感中考)小华同学为母亲过生日,下列庆祝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C ) A.编制花环 B.榨取果汁 C.点燃蜡烛 D.切分蛋糕 4.(南京中考)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 ) A.颜色 B.状态 C.熔点 D.氧化性 5.(重庆中考)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C ) A.高粱酿酒 B.炸药开路 C.石头雕刻 D.牛奶发酵 6.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C )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7.(自贡中考)实验结束后,下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C ) ,B) ,C) ,D) 8.下列有关数字使用正确的说法是( C ) A.化学实验室可用托盘天平称量12.51克药品备用 B.酒精灯内酒精体积不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3 C.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 D.加热时试管中液体体积不超过2/3 9.(滨州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C ) ,A.滴加液体) ,B.称量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 10.以下是某学生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 A.为节约药品,将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34 B.实验完毕后先用嘴吹灭酒精灯,再盖上灯帽 C.用托盘天平称量没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可用手直接拿取砝码 D.向试管里滴入液体时,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 1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蜡烛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发光、放热 B.燃烧的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 C.无色氢氧化钠溶液与蓝色硫酸铜溶液混合,有蓝色沉淀生成 D.石灰石和稀盐酸混合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12.(广安中考)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 ) ,A.点燃酒精灯) ,B.取用碳酸钠) ,C.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 ,D.加入石灰石) 13.(无锡中考)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属于“绿色化学”范畴的是( A ) A.杜绝污染源 B.治理污染点 C.深埋有毒物 D.处理废弃物 14.阿洋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15 mL水,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 C )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④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 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 ⑥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⑦刚停止加热就马上用冷水冲洗试管 A.①③⑤⑦ B.③④⑤⑦ C.②③⑤⑦ D.全部都可能 15.下列方法中能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是( C ) A.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B.闻气体的气味 C.分别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三瓶气体中 D.以上方法都不行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7分) 16.(1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 酒精①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多种不易溶于水的物质;④酒精易燃烧;⑤常用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⑥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处先汽化为酒精蒸气;⑦酒精蒸气立即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⑧在一定条件下,酒精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酸。 (1)属于酒精物理性质的是__①②③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酒精化学性质的是__④⑧__。 (3)酒精发生物理变化的是__⑥__。 (4)酒精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⑦__。 (5)属于酒精用途的是__⑤__。 17.(5分)现有下列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34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试管__; C__酒精灯__;H__铁架台__。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要用到__E__(填字母)。 (3)量取一定量液体除了用到图中某仪器外,还需要__量筒__(填仪器名称)。 18.(4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 mL稀硫酸,应选用__10__mL的量筒。 (2)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2/3__。 (3)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用水润湿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4)小聪同学采用左码右物的方法称得5.6 g食盐(0.1 g以下用游码),则他实际称量食盐的质量为__4.4__g。 19.(8分)实验过程中若操作不当会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引发事故。请你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__易引起火灾__; (2)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__容器炸裂__; (3)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滴入药液:__易将杂质带入试剂瓶,污染试剂__; (4)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没有垫上石棉网:__烧杯底部受热不均匀而炸裂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8分) 20.(6分)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__向着手心__,细口瓶的瓶塞要__倒放__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C__(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1/3__; ②先对试管进行__预热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__洗涤__,再用自来水冲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21.(14分)同学们都点过生日蜡烛,蜡烛点燃后,发出明亮的火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34 (1)①如图(1)所示,点燃一支蜡烛,看到的主要现象有__abcde__(填字母序号)。 a.发出黄色火焰 b.熔化的烛液顺着蜡烛流下 c.发光、放热 d.产生淡淡的黑烟 e.火焰分层 ②将一根木条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圆弧状黑斑,说明蜡烛火焰的__外焰__温度最高。 (2)①如图(3)所示,取一个冷的白瓷片放置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出观察,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此颗粒是__炭黑__; ②如图(4)所示,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有__水雾__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含有水。 (3)如图(5)所示,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漏斗,用一根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截口处,观察到火柴__熄灭__,将产生的气体导出并通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__变浑浊__。 (4)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判断,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水和二氧化碳__。 22.(8分)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如右图所示),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__用注射器抽取袋内气体,通入到少量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现象__。 (2)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__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_。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①__无毒__;②__不与食物反应__;③__廉价、易获得__。 34 第二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重庆中考)大山深处空气清新,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 ) A.78% B.21% C. 11% D.58% 2.(攀枝花中考)小林从冰箱里拿出冰冻的饮料,用干布擦净瓶外壁的水,放置于桌面片刻,发现瓶外壁又挂满水珠,这说明空气中有( B ) A.氮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3.(广州中考)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O2可以支持燃烧 B.O2可用排水法收集 C.O2可用于医疗急救 D.细铁丝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 4.(广安中考)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C ) A.食盐水 B.不锈钢 C.蒸馏水 D.洁净的空气 5.(呼和浩特中考)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B.空气可用于工业制备氮气和氧气 C.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6.(莱芜中考)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氮气等,是利用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 B.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CO2、SO2、NO2等 C.用适量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反应完成后要立即读数 D.稀有气体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7.(长沙中考)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B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不放热 8.(十堰中考)PM2.5是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空气中PM2.5污染的是( D ) A.空中喷雾 B.植树造林 C.绿色出行 D.扬尘施工 9.在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后,加热制取氧气的速率大大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C ) A.高锰酸钾比氯酸钾容易分解 B.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加热分解的催化剂 C.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可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D.高锰酸钾能增加氧气的产量 10.下列有关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性质的实验中错误的是( C ) 34 1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B ) A.碳+氧气二氧化碳 B.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氢气+氧气水 D.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 12.以下是张强同学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C ) A.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B.不使用催化剂,物质根本不发生反应 C.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使用催化剂可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13.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右图所示关系的是( A ) A B C D X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物理变化 化学反应 Y 氧化反应 混合物 化学变化 化合反应 14.(邵阳中考)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 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 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15.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C )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7分) 34 16.(6分)在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字母): A.空气 B.二氧化硫 C.红磷 D.水 E.氧气 F.氮气 G.稀有气体 (1)能支持燃烧的气体__AE__; (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B__; (3)与氧气反应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C__; (4)属于混合物的是__A__; (5)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高的是__F__; (6)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气体是__G__。 17.(15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铁+氧气四氧化三铁__,__化合反应__; (2)碳在氧气中燃烧__碳+氧气二氧化碳__,__化合反应__; (3)硫在氧气中燃烧__硫+氧气二氧化硫__,__化合反应__; (4)加热氧化汞__氧化汞汞+氧气__,__分解反应__; (5)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过氧化氢水+氧气__,__分解反应__。 18.(6分)下面是阿浩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全过程的操作示意图,试回答下面问题: (1)取用木炭的仪器叫__坩埚钳__,先将木炭在空气中加热至发红。 (2)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应该__缓慢__(填“缓慢”或“迅速”)向瓶底插入,理由是__防止反应产生的热量和气体将中上部的氧气排出,影响实验__。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发出白光,放出热量__,待集气瓶冷却后,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该实验的目的是__检验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8分) 19.(7分)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 (1)写出上图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__集气瓶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__,收集氧气可选择__D或E__(填装置编号)。 (3)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若要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C__(填装置编号,下同)。 34 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可以是__BE或CE__。 (4)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abc__(填序号)。 a.将烧杯换成水槽 b.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将水换成冰水 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20.(7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集中讨论】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__B__(填序号),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足量 。 A.蜡烛 B.红磷 C.硫 D.木炭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如图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__A__(填序号),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表:(注:集气瓶容积为100 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8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1/5__。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出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__不易溶于水__、__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__(写出两点)。 21.(14分)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如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产生氧气的速率慢__ 实验二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二氧化锰__受热不产生氧气__ 实验三 __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一起加热__,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氯酸钾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34 氯化钾+氧气__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对照作用__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比较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是否改变__; 第二方面的实验目的是__证明在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__。 34 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结构决定性质。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 ) 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2.(盐城中考)硒有防癌、抗癌作用,这里的“硒”是指( C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离子 3.(温州中考)5月9日,相关机构发布等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 ) A.118 B.176 C.294 D.412 4.(宜宾中考)“开启酒瓶,酒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B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体积增大 D.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5.(郴州中考)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C )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D.分子大小 6.(黔西南州中考)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B ) A.二氧化氮 B.氧气 C.过氧化氢 D.二氧化锰 7.(泰州中考)下列有关微粒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 B.水蒸发,分子间隙增大 C.氯化钠晶体由分子构成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一定不变 8.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如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如图四种变化中能体现“水蒸发”的微观本质的是( B ) ,A) ,B) ,C) ,D) 9.(宁夏中考)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一个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成为阳离子 B.公园里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要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就必须保持水分子不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10.若Xm+与Y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的核内质子数为a, 34 则Y的核内质子数为( D ) A.a+m+n B.a+m C.a-m+n D.a-m-n 11.(天津中考)截止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 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 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 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12.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 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 13.对于Cu、Cu2+、Cu+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C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同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4.根据右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g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15.(孝感中考)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 C.保持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水分子 D.丙物质由6个原子构成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33分) 16.(9分)(1)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 ①氖元素:__Ne__;②2个锌原子__2Zn__;③氦元素__He__;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Al__;⑤2个钡原子__2Ba__。 34 (2)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①N:__氮元素__、__一个氮原子__;②3S:__3个硫原子__; ③Na:__钠元素__、__一个钠原子__、__金属钠__;④5K:__5个钾原子__。 17.(6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牌中的“金”是__金属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风过泸州带酒香”,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诗句中的现象__分子在不停地运动__; (3)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的组成肯定有__C、H__元素。 (4)水通入直流电后可分解,以下图片是水分解过程中微粒变化的部分示意图,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__CAB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水氢气+氧气__。 18.(4分)(达州中考)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A图中x的值是__9__。 (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AC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B__。 (4)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CD__。 19.(6分)右图是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锂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3__,元素符号为__Li__。 (2)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D__(填字母)。 (3)下列对原子构成的理解错误的是__C__(填字母)。 A.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B.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 C.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D.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0.(8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族 周期 IA 0 一 1 H Ⅱ A Ⅲ A Ⅳ A Ⅴ A Ⅵ A Ⅶ A 2 He 34 1.008 4.003 二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三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5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B__;Be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9.012__。 (2)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的元素属于__非金属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__8__。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A__(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电子数不同 (4)分析上表可以发现,每一横行元素从左到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规律是__同一周期的原子从左到右质子数逐渐增加(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_。 三、解答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0分) 21.(4分)如图所示是有关分子性质的实验。上瓶盛有空气,下瓶盛的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当抽出玻璃片后,会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扩散到上瓶,同时下瓶颜色逐渐变__浅__。最后,上下两瓶颜色__一致__。此现象说明__分子是不断运动的__。当两瓶气体混匀后分子__继续__(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22.(6分)(福建中考)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右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x的数值为__8__。 ②“11”指的是__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__。 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__Na+__(填离子符号)。 (2)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BC__(填字母)。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分子种类__有关。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__。 四、实验探究题(12分) 23.如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试液,再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4 (1)用仪器X吸取浓氨水,滴在棉花上,X的名称是__胶头滴管__。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试液由__CBA__ 顺序先后变成红色,该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在__不断的运动__,还说明,酚酞和浓氨水两种试剂中__浓氨水__具有挥发性。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其作用是__起衬托作用,便于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__。 (4)张华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浓氨水滴在滤纸条上,酚酞试液滴到了棉花上__。 34 第四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在下列对水采取的一些处理措施中,有一项使水发生的变化与其他三项不同。该项是( A ) A.电解 B.蒸馏 C.过滤 D.吸附 2.在地震的灾区饮用水被严重污染,为确保灾民的生活用水安全,急需对水进行净化处理。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净水方法的是( D ) A.吸附沉淀 B.过滤 C.静置沉淀 D.加肥皂水 3.(长沙中考)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C.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 D.经处理后的工业用水可以循环使用 4.(葫芦岛中考)乌金塘水库是葫芦岛市的重要水源之一,将水库的水净化为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描述缺乏科学性的是( D ) A.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 B.投药杀菌消毒 C.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D.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 5.(广州中考)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B ) A.O2 B.SiO2 C.Cu2(OH)2CO3 D.Fe(OH)3 6.(郴州中考)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有毒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致人死亡。在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B ) A.-3 B.+3 C.+5 D.0 7.(巴中中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用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等制作家用净水器 B.探究空气成分实验中,所用铜粉或红磷必须过量 C.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必定是单质 D.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8.(盘锦中考)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D ) A.N2——2个氮原子 B.H2O——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氢分子 C.Ca+2——钙离子 D.Mg——金属镁 9.(青岛中考)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C ) A.两个氢分子:2H B.2个硫酸根离子:2SO4-2 34 C.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H2 D.两个氮原子: N2 10.在生活中,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是处理浑浊的自然水的利器。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C ) A.该净水器能获得纯净水 B.净化后的水饮用绝对安全 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 D.该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11.对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H ②Fe2+ ③ ④P2O5 ⑤KClO3 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的有①④⑤ B.④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C.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 D.⑤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12.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C ) A.水蒸气、氧化镁、空气 B.氮气、氧气、牛奶 C.水银、冰水、果汁 D.金刚石、高锰酸钾、矿泉水 13.已知在一种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其化学式为( C ) A.NO B.N2O3 C.NO2 D.N2O5 14.(娄底中考)如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 “○”、“●”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C ) ,A) ,B) ,C) ,D) 15.(滨州中考)我市邹平特产“长山山药”中含有被医学界称为“药用黄金”的薯蓣皂素,其化学式为C27H42O3。下列有关薯蓣皂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薯蓣皂素中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 B.薯蓣皂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C.薯蓣皂素中含有21个氢分子 D.薯蓣皂素是由27个碳原子,42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1分) 16.(16分)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我们既要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还要了解物质的分类等知识。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氧气:__O2__ ②水:__H2O__ ③二氧化碳:__CO2__ ④臭氧:__O3__ ⑤氯化钠:__NaCl__ ⑥氩气:__Ar__ 34 ⑦水银:__Hg__ ⑧过氧化氢:__H2O2__ ⑨锰酸钾:__K2MnO4__ ⑩硫酸铜:__CuSO4__ (2)上述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有__①②③④⑧__(填序号,下同),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⑥⑦__,由离子构成的有__⑤⑨⑩__,属于单质的是__①④⑥⑦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②③⑤⑧⑨⑩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②③⑧__。 17.(3分)(海南中考)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除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__A__(填字母); A. 过滤池 B. 吸附池 C. 清水池 (2)通常向清水池投放高铁酸钠(化学式为Na2FeO4)杀菌消毒,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6__; (3)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流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中,含铁<0.3 mg·L-1,含铜<1.0 mg·L-1……。其中的“铁、铜”指的是__C__(填字母)。 A. 原子 B.分子 C. 元素 18.(4分)南昌因水而美丽,打造“中国水都”是南昌人的梦想。 (1)人们对水组成的认识是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开始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氢气+氧气水__; (2)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列做法中,水用来隔绝空气的是__D__(填字母); (3)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由__水分子__运动引起; (4)节约保护水资源是南昌实现“水都梦”的关键,请列举一条生活中你的节水做法:__淘米水可用来浇花(合理均可)__。 19.(8分)(凉山中考)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题意要求填空。 (1)已知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有毒气体,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4__; (2)已知某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固体,其化学式为__C(或Si、P、S、B)__; 34 (3)写出一种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Al2(SO4)3[或Al(NO3)_3]__; (4)写出一种用于自来水消毒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ClO2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6分) 20.(6分)(昆明中考)2017年3月22日是第25届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Wastewater”(废水)。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废水中常含有难溶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操作是__过滤__(填“过滤”“吸附”或“蒸馏”),实验室完成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有__c、d__(填序号),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引流__。 (2)除去难溶性杂质后,可利用活性炭__吸附__(填“过滤”“吸附”或“蒸馏”)废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污水经物理、化学或生化方法进行处理后得到中水,中水不可饮用。 (3)取某中水水样,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该水样属于__硬水__(填“硬水”或“软水”)。 (4)家庭生活用水水费清单中不包含的一项是__A__(填字母)。 A.电费 B.水资源费 C.自来水水费 D.污水处理费 21.(10分)如右图所示是有关水的两个重要实验。请填空: (1)实验Ⅰ是__制取少量蒸馏水__(填实验名称,下同)的实验装置,实验Ⅱ是__电解水__的实验装置。 (2)实验Ⅰ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本身__没有__(填“有”或“没有”,下同)发生变化,水分子间的间隙__有__发生变化。 (3)实验Ⅱ中所发生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__水氢气+氧气__,反应类型是__分解__反应,试管__b__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当a中气体的分子数目为n时,b中气体的分子数为__0.5n__。(提示: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和分子个数成正比) (4)实验Ⅱ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水的组成__,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__。 四、计算题(共8分) 22.(攀枝花中考)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CO(NH2)2、(NH4)2HPO4是常用的化学肥料,回答下列问题: (1)(NH4)2HPO4中N和H原子的个数比为:__2∶9__。 (2)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__60__。 (3)经农科所技术人员检测,某农户的农作物缺磷和氮。若需补充磷3.1 kg和氮7.0 kg,则至少需要施用__13.2__kg (NH4)2HPO4和__9.0__kg CO(NH2)2。(写出计算过程) 解:需要施用(NH4)2HPO4的质量为: 34 3.1 kg÷(×100%)=13.2 kg。 13.2 kg (NH4)2HPO4中含氮的质量是:×100%×13.2 kg=2.8 kg, 所以还需要氮的质量为:7 kg-2.8 kg=4.2 kg, 需要施用CO(NH2)2的质量为:4.2 kg÷(×100%)=9.0 kg。 34 第五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D )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 ⑧质子总数 ⑨电子总数 A.①②⑤⑦⑧ B.③④⑥⑦⑨ C.①②③⑤⑧ D.①②⑤⑥⑧⑨ 2.(玉林中考)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S+O2SO2,从这个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B )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氧气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 D.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是点燃 3.(来宾中考)下列实验能够用于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C )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B ) A.Fe+3O22Fe2O3 B.2Mg+O22MgO C.2P+5O22P2O5 D.2C2H2+5O24CO2↑+2H2O 5.(连云港中考)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2S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6.2A2+5B===C2+6D反应中,已知34克A2与8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克D。若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A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C ) A.68 B.34 C.17 D.51 7.(贺州中考)a克木炭在b克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D ) A.大于(a+b)克 B.小于(a+b)克 C.等于(a+b)克 D.小于或等于(a+b)克 8.下列叙述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D ) A.木炭燃烧后剩余灰烬的质量比木炭轻 34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重 C.镁条完全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物质的质量等于镁条质量加上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 D.水加热变成水蒸气质量不变 9.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5种物质 B.反应后原子的个数增多 C.该图可示意SO2与O2的反应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10.(常州中考)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其中未知数据正确的是( B ) 物质 阶段 甲的质量/g 乙的质量/g 丙的质量/g 丁的质量/g 反应前 40 40 0 0 反应中 m1 m2 m3 10.8 反应后 23 m4 30 27 A.m1=30.8 B.m2=24 C.m3=13.6 D.m4=34 11.(攀枝花中考)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B ) A.H2O2 B.H2O C.KClO3 D.KMnO4 12.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D ) ,A) ,B) ,C) ,D) 13.(佛山中考)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 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14.(枣庄中考)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物质 a b c d 34 反应前的质量/g 30 5 10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y 20 20 A.a一定是反应物 B.x+y=20 C.x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x≤30 D.反应生成c与d的质量比为2∶1 15.(六盘水中考)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该反应中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B.反应生成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60∶224 D.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2分) 16.(12分)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一个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2H2+O22H2O__; (2)一个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2H2O22H2O+O2↑__; (3)一个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__2H2O2H2↑+O2↑__; (4)一个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反应__3Fe+2O2Fe3O4__; (5)安全火柴梗头及火柴盒侧面的物质如图所示,当两者摩擦时,发热点燃红磷而使火柴梗着火。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__4P+5O22P2O5、2KClO32KCl+3O2↑__。 17.(7分)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A__。 (2)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变化Ⅰ__,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__碳原子和氧原子__(填粒子名称)。 (3)A图中“”表示构成氧气的粒子,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铁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其燃烧的现象为__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__。若实验室采用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2KMnO4K2MnO4+MnO2+O2↑ 34 __。 18.(8分)(淮安中考)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华设计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如图甲所示),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__天平平衡(或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或质量为72.6_g)__,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装置没有密闭(或气体逸出了)__。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①X的化学式是__SO2__。 ②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可得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__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种类不变__。 19.(5分)某化学变化可以用A+B===C+D表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反应前有12 g A和8 g B,反应后生成10 g C,A完全消耗,B剩余2 g,则生成D__8__g; (2)在(1)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为__18__g,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为__18__ g,这个规律称为__质量守恒定律__; (3)在(1)中欲使B完全反应,必须再加入A__4__g。 三、解答题(共12分) 20.(德州中考)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右图)。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2Mg_+O22MgO__。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大量的白烟弥漫到空气中,使得生成物收集不全__。 (3)小红按右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34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__收集产物中的黄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__ __实验现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试纸由红色变蓝色;__ __实验结论:黄色固体是Mg3N2__ 【反思与交流】①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3__; ②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__氮气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__。 四、计算题(共11分) 21.(淮安中考)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常采用次氯酸钠(NaClO)氧化法生产,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NaClO + 2Fe(NO3)3 + 10NaOH===2Na2FeO4↓+3NaCl +6NaNO3 + 5H2O (1)在Fe(NO3)3中,铁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4∶3__(填最简比)。 (2)现称取44.7 g次氯酸钠,最多能制得高铁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列式计算) (温馨提示:NaCl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5;Na2Fe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 解:设最多能制得高铁酸钠的质量为x。 3NaClO+2Fe(NO3)3+10NaOH===2Na2FeO4↓+3NaCl +6NaNO3+5H2O 223.5 332 44.7 g x = x=66.4 g 答:最多可制得高铁酸钠的质量为66.4 g。 34 第六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救援人员使用了防毒面具。以下适用于填充防毒面具并吸附毒气的是( C ) A.金刚石 B.炭黑 C.活性炭 D.石墨 2.(铁岭中考)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理性质相似 B.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属于同种物质 D.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 3.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该气体是( B ) A.水蒸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4.下面是某校同学在中考实验中进行“制取二氧化碳”操作考试,监测仪记录下四个同学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B ) 5.科学家发现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其密度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下列关于超临界CO2流体说法错误的是( C ) A.与干冰的化学性质相同 B.分子间的间隔比CO2气体小 C.分子不再运动 D.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 6.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D ) A.将燃烧的木条伸进汽水中,观察是否熄灭 B.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闻有无刺激性气味 C.振荡汽水瓶,观察瓶子是否变瘪 D.振荡汽水瓶,将喷出的气体通往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是否变浑浊 7.甲图为足球烯(C60),它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乙图为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的蜂巢状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甲、乙都属于单质 B.甲中的原子个数比乙多 34 C.甲、乙都为人工合成的化合物 D.甲、乙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8.(乐山中考)下列客观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 品红分子在不停运动 B 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因为CO2溶于水生成酸 C 用墨绘制的字画能长久保存而不褪色 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 D 在压强不变时,气体的体积热胀冷缩 分子之间的间隔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9.(河池中考)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正确的是( C ) 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通常情况下,CO2极易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10.“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C ) 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纸张 B.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11.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该实验中的现象为红色粉末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12.将N2、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再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D ) A.CO B.CO2 C.N2 D.CO2和N2 13.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 A.干燥CO2 B.收集O2 C.验证CO2性质 D.监控气体流速 14.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D ) A.用燃烧的方法除去CO2中的少量CO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34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固体 D.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15.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为了验证草酸分解的产物,将产物持续通入下列装置(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D ) A.该实验①、②装置可以互换 B.若③中停止加热,④中液体会倒吸入硬质玻璃管中 C.反应结束后,③中的固体物质一定属于混合物 D.若分解产物停止通入时,③中生成的铜不会变成氧化铜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0分) 16.(5分)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的物质均含有碳单质,请在表中填写这些碳单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2)在净水器中装有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__吸附性__ ;我国古代的一些水墨书画作品,可长久保存而不变色的原因是__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__ 。 17.(9分)几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推断: (1)A的化学式为__C__,E的化学式为__CO__,甲的化学式为__O2__。 (2)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__C+2CuO2Cu+CO2↑__。 (3)写出检验B的化学方程式:__Ca(OH)2+CO2===CaCO3↓+H2O__。 (4)B与E可以相互转化,写出B→E的化学方程式:__CO2+C2CO__。 18.(6分)“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34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二氧化碳__。 (2)除去机动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__bc__。 a.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把混合气体点燃 c.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CH3OH_+_3O22CO2+4H2O__。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__Ca(OH)2+CO2===CaCO3↓+H2O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解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4分) 19.(8分)2016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1)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D__。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PM2.5 D.氮气 (2)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D烧杯中__下层__(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密度比空气大__,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__; ②B处可以看到__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H2O===H2CO3__;C处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 20.(6分)对于化学反应,我们不但要考虑加入试剂,还要考虑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教材中“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见下图)。 (1)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推测:试管A中,除C、CuO外,还可能有__O2__(写化学式,下同)参与反应。除木炭可还原氧化铜之外,经反应生成的__CO__也可能还原氧化铜,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CO+CuOCu+CO2↑__。 (2)实验中,若观察到试管A中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B中的澄清石灰水不断冒出气泡,而一直没有出现明显的浑浊现象,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生成的二氧化碳与过量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过量的碳掩盖了生成铜的红色___。 21.(10分)(徐州中考)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34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铁架台__,②__分液漏斗__。 (2)用AE组合制取氧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KMnO4K2MnO4+MnO2+O2↑__;在气体收集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而不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具有__挥发性__。常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CO2+Ca(OH)2===CaCO3↓+H2O__。 (4)乙炔是一种微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选__B__,收集装置选__E__。 四、计算题(共11分) 22.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石灰石样品研成粉末,然后取一定量的石灰石粉末与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和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滤渣的质量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样品的质量/g 滤渣的质量/g 第一次 3.4 0.3 第二次 3.6 0.4 第三次 5.0 0.5 (1)该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为__90.0%__(结果精确到0.1%)。 (2)引起三次实验数据差异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石灰石中碳酸钙分布不均匀(或滤渣未清洗干净或称量样品不准确或称量滤渣不准确或石灰石颗粒未充分反应)__。 (3)若利用题(1)的结果,煅烧100 t这种石灰石,理论上最多能得到氧化钙多少吨?(结果精确到0.1 t) 解:设理论上最多能得到氧化钙的质量为x。 CaCO3 CaO+CO2↑ 100 56 100 t×90.0% x = x=50.4 t 答:理论上最多能得到氧化钙50.4 t。 34 第七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南京中考)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D ) 2.(鄂州中考)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B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C.甲烷和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3.(攀枝花中考)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国家能源战略发展的方向。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 ) A.天然气 B.核能 C.太阳能 D.风能 4.(海南中考)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可燃物燃烧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B.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 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D.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5.(苏州中考)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D ) A.利用风力发电 B.增加绿化面积 C.节约用水用电 D.直接排放废气 6.(牡丹江中考)下列灭火方法依据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的是( D ) ①吹灭蜡烛 ②釜底抽薪 ③柴草着火用沙土盖灭 ④汽车着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⑤木材着火用水浇灭 ⑥油锅着火马上盖锅盖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7.(乌鲁木齐中考)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C ) 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B.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C.厨房内天然气泄漏开启排气扇通风 D.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8.(上海中考)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 C ) A.减少空气通入量 B.充分利用热能 C.块状煤碾成粉末 D. 净化尾气 9.(葫芦岛中考)目前大多数烧烤店都使用空心炭作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空心炭具有可燃性 B.将炭作出空心有利于充分燃烧 C.向空心炭扇风能使其着火点降低 34 D.空心炭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因此要注意通风 10.在下列五种物质中,可能造成雾霾的是( B ) ①汽车排出尾气形成的烟雾 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 ③天然水蒸发成水蒸气 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A.②④ B.①②⑤ C.③⑤ D.①③④ 11.(长春中考)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中,错误的是( A ) A.家用电器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浇灭 B.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C.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煤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石油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煤隔绝空气加热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工业上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等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D.甲烷燃烧时产生无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13.(宜昌中考)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 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绝可燃物 C.实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Na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 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4.(日照中考)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如下: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改通O2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 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 D.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15.(德州中考)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燃料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 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D.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35分) 16.(4分) 34 “一碳化学”是以一个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 (1)炼铁时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3CO+Fe2O32Fe+3CO2__。 (2)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CO和H2合成甲醇(CH4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O+2H2CH4O__。 17.(6分)(河池中考)今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试采可燃冰(主要成分含有甲烷水合物)获得成功,这一成果对促进能源安全保障、优化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的化学式是__CH4__。 (2)可燃冰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热__能。 (3)甲烷不充分燃烧会生成__CO__、CO2 和水,要使其充分燃烧,你的做法是__增大氧气的浓度__。 (4)可燃冰__属于__(填“属于”或“不属于”)新能源,目前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还有__太阳能__(填一种即可)。 18.(6分)我省具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是煤综合利用的方向。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为: (1)煤属于__不可再生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合成气具有还原性,写出CO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CuO+COCu+CO2__。 (3)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与乙醇同属于醇类,推测乙二醇的一个化学性质:__能燃烧__。 (4)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_c__ (填字母序号)。 a.草酸(HOOCCOOH) b.甲醇(CH3OH) c.尿素[CO(NH2)2] (5)从煤直接作燃料到用煤制取乙二醇,你得到的启示是__化学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作用__。 19.(6分)在对某次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显示,有人携带汽油上车。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__低__(填“高”或“低”)。 (2)加油站必备的消防用品之一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__隔绝空气(或氧气)__。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__AD__(多选)。 A.鞭炮 B.瓶装饮料 C.书刊杂志 D.酒精 (4)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安全问题的讨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__ABC__(多选)。 A.公交车上要配备消防器材 B.公交车上座椅用阻燃材料制成 C.对司乘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20.(6分)(烟台中考)2016年11月3日,我国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发射成功,我国具备了建造空间站的能力。 (1)空间站里的氧气主要来自电解水。电解水时,氧气在电极的__正__极产生。产生的氢气与分离出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 34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4H2+CO2CH4+2H2O__。 (2)为了能将沉重的空间站各舱段送上太空,“长征五号”的箭芯采用液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氢气燃烧具有__热值高、产物是水无污染__的优点。 (3)“长征五号”的助推器用液氧煤油作推进剂。 ①航天煤油可由优质石油分离而来,这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沸点__不同进行分离; ②我国适合炼制航天煤油的石油非常少。目前已经实现通过煤的液化制取优质航天煤油。煤液化制煤油发生的是__化学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1.(7分)能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__石油__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__SO2__、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_酸雨__,破坏环境。 (3)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A、B、C三个实验。 ①白磷能够燃烧的实验是__C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4P+5O22P2O5__; ②对比实验B和实验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在与氧气接触的情况下,可燃物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0分) 22.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五氧化二磷能污染空气,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利用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__。 (2)小明同学设计了乙、丙2个对比实验,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__②④__(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③④__。 (3)结合老师与小明设计的实验,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小明与小强的实验都比老师的实验有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防止污染空气__。 (4)根据以上事实,你认为白磷在实验室应如何保存?__放在冷水中__。 四、计算题(共10分) 23.12.5 g石灰石(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杂质不与酸反应)中, 34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可制得二氧化碳多少克? 解:设生成CO2的质量为x。 碳酸钙的质量=12.5 g×80%=10 g CaCO3+2HCl===CaCl2+2H2O+CO2↑ 100 44 10 g x = x=4.4 g 答: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 g。 3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