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 1.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06年,周王在封鲁公至鲁时,除分给他殷民六族,还“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祭器)”;封康叔于卫时,不但确定封疆的四至界限,而且“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并教导他“启以商政,疆以周索(法度)”。据此可知,分封制在当时 A.传播了周文化 B.妥善安置了殷商遗民 C.拓展了疆土封界 D.稳固了周天子的统治 2.《国语》记载,春秋时,周定王派单襄公出使宋国,途经陈国,看到道路不修,馆舍不整,于是预言陈国将要灭亡。《左传》记载,晋国道路馆舍失修,也曾受到郑国政治家子产的批评。由此可知 A.交通等设施建设体现国家治理能力 B.道路馆舍受到争霸战争严重破坏 C.各国通过道路修建加强中央集权 D.道路失修是导致陈、晋灭亡的根源 3.中国古代某一制度“引导老百姓想的是如何加入既得利益集团,成为其中的利益者,而不是如何推翻既得利益集团”。这一制度 A.促进了社会公平的实现 B.诱导了经商逐利社会风气 C.不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 D.引起了社会阶层有序流动 4.下表呈现了北宋某一时漕运的基本状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路线 概况 第一条 江浙、准南、荆湖之米六百万石,及菽一百万石,从长江入准河,再经汴水入京 第二条 陕西之果五十万石、及菽十万石、自三门、白坡入黄河,再入汴水进京 第三条 陈、蔡(今河南东南部)之果四十万石及菽二十万石,从闵河入汴水再入京 第四条 京东之栗十二万石,从五丈河运送至京 A.都城居民饮食习惯发生变化 B.集权统治的基础得以巩固 C.区域经济实现了均衡化发展 D.中央政府垄断了粮食贸易 5.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地主只能收租完粮,无权随意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这一现象反映了 A.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发展 B.农民已摆脱人身依附关系 C.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6.冯梦龙声称自己的小说《新桥市韩五》是告诫“愚民小子”“把色欲警戒”;《蒋淑真刎颈鸳鸯会》是教诲“率土之民”要“夫妇和柔,琴瑟谐协,有过则改之,未萌则戒之”。这可以用来说明 A.商品经济发展促进男女平等 B.小说冲击了传统的社会观念 C.文化专制抑制了文学的发展 D.市民文学具有一定教化功能 7.1876年,英国人巴尔福说道:只要中国依赖无知的官员管理所有涉及兵工厂的事务, 只要这些官员怀有私心,只对能迅速增加自己私利的事物感兴趣,那么中国的相当一部分兵器、弹药,还有战舰,就必须不断地从欧洲购进。这可以用来说明洋务企业 A.对西方产品过度依赖 B.催生了新的生产方式 C.受到欧美列强的控制 D.管理体制尚存在弊端 8.下表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简表,此状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95—1900 100 4500 7 750 1901—1911 300 5600 31 510 A.“抵制日货”运动开展 B.列强侵华方式改变 C.“实业救国”思潮高涨 D.政府经济政策调整 9.1911年11月7日,上海《民立报》刊登“北京专电:北京已为大汉光复,清帝藏匿使馆”,11月29日又刊登“北京专电:袁世凯已被侠士刺死”,还配发短评《汉奸之末路》。这说明当时 A.舆论为革命制造有利因素 B.民主共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C.清王朝统治面临土崩瓦解 D.报刊报道的事件都未加以求证 10.20世纪20年代初以梁漱溟、冯友兰等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学派诞生,他们主张“援西学入儒”,“儒化、华化西洋文化”,用儒学来会通消融西学。该主张意在 A.强调传统儒学重要性 B.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 C.扭转新文化运动方向 D.重塑民族文化新系统 11.1933年春,中央苏区政府成立粮食调剂局。新谷米上市后,粮食调剂局以高出市场1/3的价格,向农民(主要是贫农、雇农)收购米谷,待到青黄不接之际,再按市场价格的95%卖给农民。粮食调剂局的成立 A.保证了反“围剿”的胜利 B.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C.移植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D.有利于稳定全国的粮食市场秩序 12.有学者在分析中国政治形势时说:“国民党被赶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并丧失了精锐部队,同时中国共产党正在广阔农村扩大力量,并赢得民众的支持。”据此推断,此后 A.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中共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 D.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主战场 13.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抗日战争以前,大约是现代工业占10%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90%左右。这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批判国民党忽视工业建设 B.说明抗日战争的经济损失 C.强调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 D.指引新中国经济建设方针 14.中国现代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主要经济措施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大力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精简职工和城市人口;消灭财政赤字,稳定市场。该措施旨在 A.推动国民经济形势好转 B.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 C.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D.快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5.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天津等地发如表系列谈话,史称“北方谈话”,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这一论述表明邓小平 A.主张政治上实行系统的拨乱反正 B.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 C.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明确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6.罗马法规定:每一种类型的诉讼中都有一套诉权与之相配套,必须保障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积极并且完整地行使了该类诉权,否则,一旦抑制了当事人的诉权,审判结果便是不公正的。这说明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平民权利得到保障 C.程序正义受到重视 D.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17.《全球通史》中写道:1600至1763年期间,西北欧强国荷兰、法国和英国赶上并超过了西、葡两国。这一发展对于整个世界具有首要意义。这里的“首要意义”是 A.确立了欧洲的霸主地位 B.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C.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D.打破了各地间的孤立状态 18.在宗教改革中加尔文提出,教会由选民选出,既不隶属于教皇,也不隶属于诸侯;教职也由选举产生,从教徒中选出长老会和牧师管理会。这反映出加尔文宗教改革 A.具有浓厚的新型民主色彩 B.有利于缓和不同教派的矛盾 C.具有推动政教合一之意图 D.有利于强化世俗国王的权力 19.工业革命后,英格兰西北部变为大工业区,以第二产业部门为主;东南的伦敦及周边以发展国内外贸易、金融业和高端服务业即第三产业部门为主;中间广大地区以商品化农牧业即第一产业部门为主。这主要说明 A.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B.社会生产日趋无序化 C.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变 D.产业分工的趋势加强 20.马克思曾告诫巴黎工人,在敌人敲打城门的时候贸然进行武装起义,只能是绝望的蠢举。可是,巴黎工人在普鲁士军队围困,“国防政府”又以工人为首要敌人的情况下,忍无可忍,还是举行了起义。这反映了巴黎公社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缺乏前人的经验借鉴 C.斗争具有自发性 D.属于无产阶级性质政权 21.1935至193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连续宣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煤炭矿工工资和工时法》、《纽约州妇女最低工资法》等法律违宪;对此,罗斯福抱怨说:“美国的三权分立政体,好比三匹马拉动的一辆马车……现如今,其中的两匹马在协力前行,但第三匹马却拒绝跟进!”据此可知 A.罗斯福企图扩大政府行政职权 B.美国社会对工人运动严重恐慌 C.经济危机迟迟得不到有效遏制 D.三权分立原则面临着制度危机 22.有学者指出,苏联的现代化不可能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外部形势决定它只能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世界环境。该学者意在强调 A.苏联与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路径不同 B.苏联的现代化模式是不得已的选择 C.苏联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极大成就 D.苏联当时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23.1956年日本政府制订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60年上台的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反映出日本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A.大力发展国营经济 B.侧重对经济的规划引导 C.积极扩大政府开支 D.利用市场规律发展经济 24.如下图是主题为《“民主”推销员》的漫画。该漫画揭示了“冷战”结束后的美国 A.继续与俄罗斯争夺世界霸权 B.按照自身价值观塑造世界 C.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D.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25.如下图所示著作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关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启蒙运动时期;中国明清时期;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 B.诗歌;剧本;散文;小说 C.彼特拉克;曹雪芹;达尔文;海明威 D.倡导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礼教;阐述自然选择;表现自我,反传统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汉初,匈奴越过阴山、夺取河套等地,迫使汉界退至陕北、陇东一线。统治者不得不以防御姿态应对西北边疆。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增强,地方王侯势力被严重削弱。面对匈奴的强大和不断侵扰,崇尚积极有为的汉武帝实施了有力的回击,重新占据了对北方和西北方的统治权,通过修筑边塞,派兵戍守,对当地进行了有效的经营…… 朝廷组织田和徙民实边,“皆与犁牛”,调发数万人至西北挖渠饮水,兴修水利灌溉工程。还设置使者校尉等官职保护商旅往来和为过往使节提供食宿,由此架起了西北地区对内对外的桥梁。 ——摘编自郑承燕《汉武帝对北方地区的经营及其影响》等 材料二 清朝统一西域后,陆续从甘肃河西、陇东各府县招募无业贫民迁往天山北路屯住。随着沙俄等国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廷在东北设立了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在西北设立了伊犁将军,屯重兵于边疆,定期巡边。将军管理辖区内的边防、屯田、贸易和征税诸事务等。清廷对边疆各族采取盟旗和土司等管理制度,“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地方行政由本民族人士负责。 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廷通过向东北、内外蒙古移民实边,移民垦殖迅速发展。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进行设省治理。1885年,台湾亦升格为省。嗣后,清政府又在东北改将军体制为行省建制,在西藏东部设立具有行省性质的特别行政区。在内蒙古,伴随着内地移民的增加,州、府、县逐次设立,盟、旗的地盘渐渐被压缩。 ——据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略西北的原因及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后期治理边疆的相似之处,并分析晚清边疆治理内地化的历史背景。(7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在英国近代转型时期,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变化,社会各阶层经历着新的分化和组合,在英国贵族和一般农民之间形成了强有力的中等阶层。他们不仅在数量上迅速扩大,而且日益形成了本阶层的价值观。首先,中等阶层勤俭持家、勤奋工作、不断地追求财富,成为此后英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基础;其次,中等阶层是社会各阶层流动的重要驿站,它向所有社会成员开放,促使各类精英纷纷涌入,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阶层;最后,中等阶层努力争取绅士身份,追求高雅的生活境界,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生活品位,而且促使各阶层自觉行动,努力向上流社会看齐。 ——摘编自郝英杰《近代早期英国中等阶层的文化价值观》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重商思潮”的激荡下,“士商相混”迅速扩大,成为影响遍及全国的社会潮流---“绅商合流”。 这一合流现象主要遵循由绅向商、由商向绅两条渠道进行。同时形成了与近代特殊社会经济形态相适应的过渡性社会群体-- 绅商。例如1895年南通新科状元张謇奉命兴办大生纱厂,成为“通官商之邮”的大绅商。“状元办厂”一时传为美谈。此外,还有许多进士与举人都“弃士经商”成为知名的绅商。这种由绅而商的社会流动“在绅士集团转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基本上淡化了传统身份的吸附作用,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流动现象”。 ——摘编自程蕾《中国近代社会群体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近代早期社会阶层变化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变化的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阶层变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特点的成因。(6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共中央在1983年下发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它的主要精神:①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人民公社体制。②搞活经济,继续放宽某些政策,走全面发展、综合经营的道路。总之,“就是要按照我国的国情,逐步实现农业的经济结构改革、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革,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农业发展道路。”经过一年的实行,农业生产获得了创纪录的丰收,农村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1953年9月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就提倡种植玉米。1955年他在中央全会的决议中指出“玉米是最高产的作物,应该在我国所有地区广泛推广”,要求到1960年播种面积至少扩大到2800万公顷…… 有些地区的玉米完全被冻死或者干死,没有任何收成。1956年农业丰收,这一特殊情况使赫鲁晓夫头脑发热,1957年5月,他未经中央讨论,在列宁格勒一次集会上宣布三四年内按人口平均计算在肉类、奶类和黄油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的惊人目标。这一目标遭到苏联党内一些人和经济学家的反对,也受到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的嘲笑,他却还是一意孤行。1957〜1964年苏联人均肉类产量只从37公斤增至40公斤,美国1961年人均肉产量却有100公斤,三四年内在肉类生产上赶超美国的目标成了人们的笑料。 ——摘编自唐士润《评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赫鲁晓夫农村改革的特点,综合中苏农村改革说明发展现代农业要注意的因素。(6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全球治理是伴随着全球化的产生而出现的,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一直掌握着全球治理的主导权,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公民社会团体等大量非国家行为体日超活跃,也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和持续深化,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移民埠民、灾发疾病等具有跨国性、公共性和传导性的全球问题大量涌现。这些全球问题超越了单一主体的管理边界和能力范畴,需要国际社会通过多边合作进行治理。从历史的发展过程看,全球治理一直处在动态调整的进程之中。国家也需要根据时代条件和问题性质的变化相应地调整参与全球治理的战略,以实现全球治理能力的动态提升。 ——摘编自刘世强、 魏雅珍《国家全球治理能力的理论探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围绕“全球治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25 AADBC DDDAD BDDAB CCADC ABBBD 26.(1)原因:社会经济的恢复与繁荣;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加强;匈奴对西汉构成严重威胁。(3分) 影响:巩固西北边防,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开发,推动边疆各族的发展与融合;沟通了中外联系,加强了中外交流;(3分) (2)相似:移民实边开发边疆;设置机构加强管理;治理边疆与抵御侵略相结合。(4分) 历史背景:列强侵略加深,边疆危机,民族危机加剧;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实力;新政府内部权力结构变化;边疆经济社会的发展。(3分) 27.(1)主要表现:贵族农民等社会阶层间分化和组合,形成了强有力的中等阶层。(1分) 影响: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完善;促进了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形成。(6分) (2)特点:以绅商合流为主要特色,出现由绅向商和由商向绅的双向流动。(2分) 成因:政府政策的调整;有识之士的引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刺激;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西方文明的传人及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4分) 28.(1)原因: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改革并下发“中央一号文件”;推进技术改革,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制定政策;汲取以前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6分) (2)特点:企图以高产作物为突破口,以提高产量为主要目标;制定目标主观臆断,急于求成;不顾客观实际,违背经济规律;个人作风专断,一意孤行。(3分) 因素: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科技兴农;群策群力,提高农民积极性;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3分) 29.示例一 论题:全球治理需要国际合作。 阐述: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让各国意识到建立有效的机制稳定世界政治经济秩序非常必要。 二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在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和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又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推动着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上述国际组织一直发挥着全 球治理的作用。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人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与日俱增,改变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在全球层面,二十国集团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地区层面,上合组织正有效维护欧亚地区安全。 (或者新冠肺炎等疫病的流行,严重威胁着世界人们的生命健康,全球防疫抗疫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等等。可任选两个角度论述,论述合理、充分即可) 示例二:论题:西方国家长期掌握近现代全球治理的主导权。 阐述:伴随着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世界市场由分散走向整体,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直控制着世界市场,主导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世界政治秩序。 一战后,欧美强国主导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帝国主义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结束后建立了带有西方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雅尔塔体系,经济上形成以美国和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以上说明欧美等国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继续主导着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增强,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旧的国际治理体系面临新的变革。(从两个不同时期展开论述,论述充分即可) 总之,近现代以来,欧美国家主导建立了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由此也长期掌握着全球治理的主导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