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作业(8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作业(83)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对资源的保护与治理是经济学所关心的问题之一。对此,一般有两种传统思路:一种是将公共资源私有化,以市场自身的机制使资源得到保护和有效利用;另一种则是对出现问题的领域强调政府治理,以避免出现外部性、搭便车等现象。‎ 然而现实中,两种对策也会面临力有不逮、弊端重重的局面。比如,管理者会受到部门预算、政策和个人利益的约束;同时,他们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缺少最切实、最一致的利益关联。而且,管理者并不是资源的直接利用者、相关者,这样就会受制于信息的相对缺乏。因此,政府治理的效率和成本往往不甚如意。另一方面,在有些场合,私有化资源的成本极为高昂,或者由于资源自身的特点,几乎不可能成功,如海洋等公共资源就很难为私人所有。‎ 更深入的经济学研究认为,公共资源保护不应该只有非此即彼的两种对策。在可以建立排他性,从而可以确权的私有化资源之外,那些容易被搭便车者利用的资源,可以按照竞争性分为两类,即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过往的案例研究表明,仅仅是在使用上不具有排他性的公共物品,无论是运河、灯塔、烟火、农业所需的蜜蜂,都未必不能以市场方式提供。而公共资源不但在使用上不具有排他性,还易于为个人所消耗,比如海洋渔业、草原牧地、森林、地下水等。理论上,在自然状态下,因为人们预期其他人也会消耗资源,所以自己也无激励保护性使用资源,结果就是使用者过度使用资源,最后导致资源耗尽,成为公地悲剧。‎ 但实际上,当地社区往往也会自发形成保护机制,通过文化和习俗保护当地使用者所赖以为生的资源。新制度经济学学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研究表明,不可忽视当地自治、自发生成规则的重要性。因为当地社区成员较为固定,成员之间相互拥有资源使用者的特征信息,并能够形成长期的反复的博弈,从而演化出较为稳定的合作模式。并且,在各个小的区域之间,当地社区使用者也会互相对比,保护和利用资源的各种措施会被小范围试错,成功的经验会被传播,因此资源会得到可持续的保护性利用。比如一些印第安部落的渔业生产,就当地而言就是成功的。尽管资源并没有被置于国家治理之下或者进行私有化,但当地部落出于自身考虑,有节制地利用渔业资源,并且互相监督其他部落的捕捞行为,形成有效的滥用约束机制。‎ 当然,资源的社区治理必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也需要在市场化经济的基础上,结合政府的法治支持。经济学家认识到,因为各种资源和当地文化的不同,经济学上对公共资源的治理方式也会因地制宜,各有不同。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需要了解资源自身的特点,明确利益激励是人们消耗资源的首要原因,分析当地习俗惯例是否对资源有好的或者坏的作用,分析政府介入的成本和利弊。‎ ‎(摘编自吴荻枫《公共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经济学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保护与利用资源有两种传统思路,其方式与机制不同,力求解决的问题各有侧重。‎ B.主观或客观上存在的不足,使保护与利用资源的传统对策在现实中面临较大困难。‎ C.管理者由于对公共资源的信息相对缺乏了解,进而就缺少与资源最切实、最一致的利益关联,因此不能直接利用它。‎ D.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在使用上都不具排他性,对它们的利用易出现搭便车现象。‎ 解析 “管理者由于……,进而……因此不能直接利用它”逻辑关系混乱,原文第二段的表述是“他们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管理者并不是资源的直接利用者、相关者……相对缺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本文从传统对策和更深入的经济学研究两方面阐述关于公共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思考。‎ B.本文最后两段论述了对资源的社区保护与利用的运作机制、利弊情况和应注意的事项。‎ C.本文论述辩证全面,如论述保护与利用资源的两种传统对策,既分析其利也指出其弊。‎ D.印第安部落渔业资源保护这一成功案例阐明了当地自治、自发生成规则的重要性。‎ 解析 “利弊情况”错,原文倒数第二段论述了资源社区保护与利用的运作机制,论述了其“利”,并在倒数第一段指出“资源的社区治理……结合政府的法治支持”,即应注意的事项,但没有论述其“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考察公共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各种对策是否切实可行,成本和效率是两个重要参数。‎ B.资源公地悲剧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人都认为即使自己不消耗资源,其他人也会消耗。‎ C.实施资源社区治理,就可使资源得到可持续的保护性利用,经济得到良性快速发展。‎ D.对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需要进行多个维度的分析、比较与权衡,避免对策的单一化。‎ 解析 “……就可使……”说法绝对,原文倒数第二段的表述是“因为当地社区成员较为固定……因此资源会得到可持续的保护性利用”,且文中并未提及实施资源社区治理能使经济得到良性快速发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信誉之花 尚书华 城市不大,不足百万人口。‎ 小区亦小,只有十几栋楼房。‎ 罕见的是在西北角,紧挨供热站的地方,有两间简易平房,每天早晨6点至8点,门口常会有十几个人排着队。干什么呢?买豆腐、豆浆的。‎ 这就有点新鲜了。若说四五十年前城市里买豆制品需要排队,很正常,那时供应不足。可如今,寻寻常常一块豆腐,让人家排队等着买,这豆腐得好成啥样?‎ 别说,还真就有人把这个豆腐坊比喻成了一朵花——信誉之花。‎ 老住户都记得,十九年前,这个小区刚刚建好,就有一对年轻夫妇背着行李拎着提包住了进来,租用了供热站废弃的一个材料仓库,月租一百五十元。‎ 偶然一天,小区里出现了一位腰扎围裙、胳膊上戴着套袖,衣着得体、落落大方的年轻媳妇,脚蹬三轮车,在小区里响亮地吆喝着——卖豆腐!‎ 她的出现,如一缕春风,荡漾在小区各个角落。‎ 闲聚在楼头的大叔大妈富有生活经验且眼睛最尖,一眼就看出她卖的豆腐跟市面上的不同。那豆腐实而不老、嫩而不烂,上面有一层薄薄的黄色油脂,说明制作加工时,大豆所有的营养成分都凝缩在豆腐里,让人看见就有想尝一口的欲望。于是,你买一块,他买一块,各自拿回家“火力侦察”去了。一品,果然好,久违的口感,豆腐本真的味道。‎ 豆腐好,卖豆腐的人亦好。爽快,嘴甜,大叔大妈、大哥大姐,凡是买豆腐的人,个个被她叫得心里甜滋滋的。没用多久,人和豆腐在小区都赢得了好声誉。‎ 有热心善良的大妈给她出主意:“闺女,你的豆腐这么好,不放添加剂,不揭豆腐皮,原汁原味,谁吃都觉得可口、放心。可你跟那些没有正味的豆腐卖一个价钱,太亏啊!得涨涨价,哪怕一块豆腐涨两毛钱。别人卖一元钱一块,你卖一元二角,优质优价,公平合理。”‎ 她听了嘿嘿一笑,说:“谢谢大妈。涨价是要涨的,可现在不行。您想啊,我这豆腐才卖不到仨月,小区这么多人家,没尝过我家豆腐的多得是,若现在卖得比别人的贵,谁还肯买我家的。我慢慢来,不但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我家豆腐好吃,还得让他们知道我家豆腐是怎样做出来的。”‎ 她家的豆腐可以出来卖,而豆浆只在豆腐坊卖。这样一来,想喝豆浆的人只有到豆腐坊来买,顺便也就把她家制作豆腐的过程看了一遍。两口子要的就是这个参观率。‎ 去过豆腐坊的人得出一个共同结论:干净、卫生、传统工艺、货真价实。‎ 陡然一天,豆腐涨价了。一块从一元钱涨到一元二角,一袋豆浆从五角钱涨到六角。奇怪的是顾客并没有因为涨价而减少,倒是不断增加,连小区外的人也来买。‎ 豆腐坊火了。周围小区的居民少有不知晓的。‎ 夫妻俩的生活渐渐有了变化。他们有了孩子,孩子一天天长大,入托,入学,住上了小区的取暖楼。‎ 伴随着生活变化的还有涨价的豆腐。别人卖一元五角一块时,他家卖一元八角;别人卖二元一块时,他们家卖二元五角——比别人卖得稍贵一些。可大家都买账,依旧顾客盈门,供不应求。‎ 有人向夫妻俩建议:豆腐、豆浆在小区内外已经形成了品牌,可以扩大一下加工规模,增加人手,多创造些利润。两个人听了都直摇头。女人说:“‎ 俺两口子不是不想把这豆腐坊做大,是觉得没那本事。一旦大了就难免会走样,一走样就啥也不是了。这豆腐、豆浆若想好吃,不但豆子得好,水得好,技术得好,最重要的是人心得好。人心若不好,只盯着赚钱,什么坑人的事都干得出来。”‎ 近二十年光景,一切都在悄然变化。男人的背略微有些驼了。女人的眼角生出浅浅的皱纹。没变的是:春夏秋冬,凌晨3点,豆腐坊准时点亮的灯光;早餐时,那条排在门口的长队……‎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开头“每天早晨6点至8点,门口常会有十几个人排着队。干什么呢?买豆腐、豆浆的”运用倒叙的手法,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她的出现,如一缕春风,荡漾在小区各个角落”,运用比喻的手法,以“春风”作喻,形象地刻画了女摊主的美好形象,表达了对她的赞美。‎ C.卖豆腐的夫妻一干就是近二十年,男人的背“驼了”,女人的眼角也有了“皱纹”,这些细节描写突出了夫妻俩的艰辛,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 D.本文用普通市民的视角去观察生活,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小商贩作为写作对象,故事平常却蕴含着美好,“变”和“不变”的对比彰显了人物品质。‎ 解析 “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错,从文中来看,这一处细节描写主要表现的是夫妻两人做生意很久了,但依然秉持初心,表达的是对他们的赞美。‎ ‎5.小区中的热心人和卖豆腐的夫妻的两次对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要求分析两次对话的作用,首先要概括出两次对话的内容,分析其突出了人物什么样的特点,然后将两处对话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其作用。第一次对话中,小区大妈建议夫妻俩涨价,他们拒绝了,原因是“现在卖得比别人的贵,谁还肯买我家的豆腐”,这说明夫妻俩有商业头脑。第二次对话中,小区的人建议夫妻俩扩大加工规模,他们也拒绝了,理由是“一旦大了就难免会走样,一走样就啥也不是了”“豆腐、豆浆若想好吃……最重要的是人心得好”,这说明夫妻俩讲诚信、重信誉。两次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丰富了人物的形象,有助于表达小说主旨。‎ 答案 ①第一次对话是关于豆腐涨价的问题,从女摊主的回答上可以看出夫妻俩不涨价是为了让自己的豆腐更有知名度,说明他们具有商业头脑。②第二次对话是关于扩大生产的问题,他们的回答是不愿扩大豆腐坊,要保证豆腐的质量,突出他们讲诚信、重信誉的品质。③两次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丰富了人物的形象,有助于表达小说主旨。‎ ‎★6.小说为什么以“信誉之花”为标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答本题,可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小说写了一对卖豆腐的夫妻做生意讲求信誉的故事,从人物形象的角度看,“信誉之花”点明了卖豆腐夫妻的品质;从情节结构的角度看,“信誉之花”‎ 是小说的线索;从主题思想的角度看,作者借这一标题,表达了对“信誉之花”开遍大地的期盼。‎ 答案 ①“信誉之花”比喻卖豆腐的夫妻的优秀品质,以此为题,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之情。②小说围绕诚信“卖豆腐”展开,“信誉之花”是小说的线索。③“信誉”是社会的一个永恒话题,以“信誉之花”为题,表达了作者对“信誉之花”开满大地的期盼。‎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