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综合提能练 作业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综合提能练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分) 20世纪80年代末,荷兰零售商Albert Heijin推动银行发明了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可以让购买者直接用银行账户来支付。在电子支付的现实需求下,数字货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受到关注。 Chaum首先提出了电子货币的概念,并构造了一个采用中心化架构的Ecash电子货币系统。该系统被认为是最早的数字货币方案,其构造原理采用了密码学技术——盲签名。货币发行方使用盲签名技术对付款方的支付信息进行签名,签名后付款方可以进行验证,并将支付信息发往收款方完成收款,从而实现了电子货币的匿名性和不可追踪性。由此,密码学的原理和方法被认为是构造电子货币系统的基础。 随着近30年来密码技术的发展,数字货币方案也得到不断优化。主流数字货币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在Ecash系统基础上进行扩展的未使用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二是以比特币的诞生为起点,使用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在比特币诞生前的探索均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大多可归结为中心化架构。在缺乏国家信用支撑的情况下,一旦发行和维护组织破产或遭受法律、道德指责,或保管总账的中央服务器被黑客攻破,这些货币系统将面临信用破产与内部崩溃的风险。如果不使用中心化架构,那么如何对数字货币的流通进行监管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数字货币也容易遭受复制和篡改,而且数字货币在网络中的流通记录最终必然要记录于某个“账本”中,如果遭受黑客攻击和篡改,则将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因此,要保障数字货币系统的安全性,需要解决两个问题:避免货币伪造,避免双重支付,即利用货币的数字特性两次或多次使用“同一笔钱”完成支付。早期的数字货币也曾在这两个问题上进行了尝试,B-money是一种匿名的、分布式电子现金系统,使用工作量证明机制发行数字货币,通过网络广播交易信息并进行真实性证明,解决伪造货币和双重支付的问题。Ecash系统则使用盲签名算法切断了货币提现与支付之间的联系。 2008年,Nakamoto提出了比特币的概念,他认为,借助金融机构作为可信赖的第三方来处理支付信息,受制于“基于信用的模式”的弱点,因此希望创建一套基于密码学原理,使得任何达成一致的双方不需要第三方中介参与,能够直接进行支付的电子支付系统,该系统能够杜绝伪造货币和双重支付。比特币的核心支撑技术是区块链,其主要特点是去中心化,能够通过运用数据加密、时间戳、分布式共识和经济激励等手段,在节点无须互相信任的分布式系统中实现基于去中心化信用的点对点交易、协调与协作,从而为解决中心化机构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数据存储不安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选的解决方案。 1.下列关于“数字货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数字货币的基础技术是基于密码学原理和方法的盲签名技术,因为盲签名技术能够实现电子支付信息的匿名性以及不可追踪性。 B.数字货币使用中心化架构,会因缺少国家信用支持而产生中心化组织破产或中央服务器被攻破带来的信用破产、内部崩溃问题。 C.数字货币如果使用区块链技术,不需要第三方的参与就能直接进行电子支付,但也存在着流通记录无法记录于“账本”的问题。 D.数字货币使用区块链技术,能用数据加密、时间戳、分布式共识和经济激励手段在分布式系统中实现点对点交易、协调与协作。 解析:选D A项,“基于密码学原理和方法的盲签名技术”错,应为“以盲签名技术为代表的密码学原理和方法是数字货币系统的基础技术”。B项,“缺少国家信用支持”和“中心化组织破产或中央服务器被攻破”之间没有因果关系。C项,“存在着流通记录无法记录于‘账本’的问题”,在文中无依据。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荷兰零售商Albert Heijn推动银行发明的电子支付方式,即让购买者直接用银行账户来支付的方式,是最早的数字货币形式。 B.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克服了“受制于‘基于信用的模式’的弱点”,但带来了数字货币流通监管的难题。 C.盲签名技术、工作量证明机制和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避免伪造货币和双重支付问题,从而保障了数字货币系统的安全性。 D.Chaum提出的Ecash电子货币系统存在中心化运作成本、低效率和数据存储不安全等问题,不能称它为数字货币系统。 解析:选B A项,由文章前两段可知“电子支付”并不是数字货币的最早形式。C项,文中只是说“使用盲签名算法切断了货币提现与支付之间的联系”,并不能证明盲签名技术能避免这两个问题。D项,“不能称它为数字货币系统”错,原文为“Ecash电子货币系统。该系统被认为是最早的数字货币方案”。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哪些因素影响了数字货币的发展。(4分) 答: 解析:根据对文本的理解,筛选文本的信息。原文第一段有“在电子支付的现实需求下,数字货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受到关注”,第三段有“随着近30年来密码技术的发展,数字货币方案也得到不断优化……”,第四段有“在缺乏国家信用支撑的情况下,一旦发行和维护组织破产或遭受法律、道德指责,或保管总账的中央服务器被黑客攻破,这些货币系统将面临信用破产与内部崩溃的风险”,由这些信息可知,影响数字货币发展的因素有三个。 参考答案:①密码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2分,“密码技术”若答“中心化的架构”“区块链技术”也可以,但只答出其中一个,给1分)②现实应用的需求。(1分)③国家的法规与政策。(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0分) 伊格尔顿曾经概括了西方文学批评的三个阶段:“全神贯注于作者阶段(浪漫主义和十九世纪);绝对关心作品阶段(新批评);以及近年来注意力显著转向读者阶段。”(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我们通常简单地表述为注重作家、注重作品、注重读者三个阶段。中国的文学批评很难作出如此清晰的划分。大部分时间,中国文学批评的兴趣集中于作品、作家以及二者的关系。 关注作品是文学批评的起始。享受文学之余,我们很快会产生一个疑问:那些称之为“文学”的文本为什么具有如此的魔力,以至于人们为之如痴如醉,悲喜交加?文学批评首先负责解释这个问题。其次,一部作品拥有哪些深层的涵义?一首诗歌展示了一幅山水意象图,一部长篇小说叙述了几个家族的恩怨情仇,这一切之所以打动了整个社会,作品背后还隐藏了哪些普遍的意义?相当多的时候,批评家试图用理论的语言将这些隐藏的意义转述或者翻译出来。 无论是解释作品的魔力还是解释作品的意义,批评家很快把目光转向了作家。作家是作品之父,他们拥有令人景仰的天才造就了一个文学王国。这种天才是从哪里来的?可否传授给他人?所有试图投身文学的人无不关心这个问题。这时,作家的社会身份、阶级地位、经济收入以及他们的家谱、作息时间、饮食起居、婚姻和绯闻、在什么地点以何种方式写作等等无不纳入研究范围。这个意义上,批评家已经无形地接受了一个观念:作品的意义来自作家的创造,作家是文学的中心。这就是伊格尔顿所形容的浪漫主义阶段。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批评学派来说,作品或者作家无不置于历史环境制造的社会关系之中给予考察。批评家认为,一部成功的作品多半再现了历史的某种聚焦点。虽然仅仅是几个人物,一段家世,若干悲欢离合,但是,这些故事最大限度显示了历史运动——哪些阶级或者阶层即将消亡,哪些人拥有未来,如此等等。历史的表象芜杂纷乱,文学凝聚了历史的精髓。作家之所以具有洞察历史的慧眼,与他的出身、文化教育、意识形态背景密切相关。总之,解释一个作家的文学才能时,社会历史批评学派很少考虑神秘的天赋,而是将才能的来源与作家栖身的社会文化联系起来。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学派拥有一套剖析社会历史的术语范畴,例如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与阶层、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等等。相对地说,精神分析学派对于这一套术语范畴不感兴趣。精神分析学派的术语范畴是恋母情结、意识、无意识、超我、现实原则、本能、力比多,等等。这显然不是概念的差异,而是研究问题的方向不同。 (节选自南帆《文学批评:视角与问题》) 4.下列对“文学批评”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学批评有三个阶段:一是关注作者阶段,二是关心作品阶段,三是注意力显著转向读者阶段。 B.文学批评在起始阶段更关注作品,因而中国文学批评的兴趣便集中于作品、作家以及二者的关系。 C.文学批评需要解释“文学”的文本为什么具有吸引人的魔力以及一部作品拥有哪些深层涵义等问题。 D.文学批评进入浪漫主义阶段后,批评家更关注作品,认为作品的意义来自作家的创造,作品是核心。 解析:选C A项,不是所有文学批评都如此,仅限西方文学批评。B项,强加因果。D项,原文中有“批评家很快把目光转向了作家”“作家是文学的中心”。 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批评家总是试图用理论的语言来解释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打动整个社会的原因,并试图转述或者翻译出来作品背后所隐藏的那些普遍的意义。 B.社会历史批评家认为,一部成功的作品往往会聚焦历史的某个点,哪怕仅仅是几个人物,一段家世,若干悲欢离合,也最大限度地显示了历史的运动。 C.社会历史批评学派认为作家之所以具有洞察历史的慧眼,与他的出身、文化教育、意识形态背景密切相关,与作家栖身的社会文化不可分割。 D.如果说社会历史批评学派关注文学才能与作家栖身的社会文化的关系,那么,精神分析学派调转方向,对个人纷繁复杂的内部精神世界更感兴趣。 解析:选A A项,原文说的是“相当多的时候,批评家试图用理论的语言将这些隐藏的意义转述或者翻译出来”,而选项强加了因果关系。 6.作家丁玲说过“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联系所学课文并参考选文,从社会历史或精神分析的角度理解丁玲这句话的内涵。(4分) 答: 解析:根据对文本的理解,筛选文本的信息可知,社会历史角度可从人物与历史文化的关系和作家对社会的认识两方面作答。精神分析角度可从人物心理认同和没有认识到造成她悲剧命运的根源这两方面作答。 参考答案:社会历史:祥林嫂是旧中国封建社会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其一生坎坷悲惨,她不仅受到封建主义政治上、经济上的压迫,更遭受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的残酷精神虐杀;生活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她,几经抗争非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最终被吞噬。作家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洞察了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社会文化本质,她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 精神分析:祥林嫂对于封建礼教给她的迫害与摧残进行的抗争,恰恰是对封建礼教和迷信的无意识认同,这是导致她死亡的重要原因。处世过于被动和自身的无知使她失去了生的意志和本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