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0届高三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必修1)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2020届高三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必修1)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必修1) ‎ 历史 ‎―、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史书记载,孔子看到季氏士大夫跳“八佾舞”(64人跳的宫廷舞蹈),曾愤慨地说:“是可忍孰不可忍!”在孔子看来,季氏士大夫所作所为 A. 有伤风化 B. 生活奢侈 C. 违背礼制 D. 挑衅国君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西周时期为了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正常运行,在社会中实行严格的社会等级规定即礼制制度,如天子和诸侯的服饰,住宅,出行的车辆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材料中只有天子才能观赏的“八佾舞”现在诸侯也在跳,这严重违反了礼制规定,孔子对此感到异常的愤怒是因为孔子的目的在于维护西周统治秩序,这一现象也说明春秋晚期原有社会的统治秩序已遭严重破坏趋于崩溃,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与上述特征不符。‎ 考点: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礼乐制度 点评:中国的礼乐制度起源于西周时期,它和分封制度、宗法制度一起,构成整个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对后世的政治、文化、艺术和思想影响巨大。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 ‎2.易中天在《帝国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它的 A. 统一度量衡、货币的功绩 B. 皇帝制度 C. 修筑万里长城的功绩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它建立的一整套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继承并影响深远,D项正确;统一度量衡、货币是经济政策,A项错误;皇帝制度和修筑万里长城不是秦始皇在政治上对历史发展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BC两项错误。‎ ‎3.史载“始置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北宋在地方设置的“通判”主要职能是 - 15 -‎ A. 管理地方财政收入 B. 分割地方司法大权 C. 监督地方长官 D. 分割地方军事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在地方设置的“通判”主要职能是监督地方长官——知州,C项正确;宋代管理地方财政收入的是转运使,分割地方司法大权的分别和鞫司与谳司,AB两项错误;宋代的通判并没有分割地方军事权,D项错误。‎ ‎4.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 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 分工明确,相互独立 C. 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 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唐朝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三省长官分工明确,相互独立,使中央政府运行规范,有较高的行政效率,B项正确;增设机构不是唐代中央政府行政效率较高的主要原因,A项错误;一职多官是宋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重要做法,C项错误;简化机构总揽于上不是唐代改革中央政府的做法,D项错误。‎ ‎5.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为此,朱元璋废除宰相,之后又设立了 A. 政事堂 B. 三司 C. 内阁 D. 军机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材料的大意是:自秦朝灭亡后的朝代,所有统领天下的人,都不借鉴秦代设立宰相的问题,常常危害到国君的,其原因就在于(宰相)擅权,作威作福。由此可以判断出朱元璋废除宰相,之后又设立了内阁。AD不是朱元璋时期,B与材料信息无关。故C项正确。‎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 ‎【详解】‎ ‎6.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是在:‎ A. 梭伦时期 B. 克利斯提尼时期 C. 伯利克里时期 D.‎ - 15 -‎ ‎ 查士丁尼时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是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C正确;A是奠定基础时期;B是形成时期;D是罗马帝国时期统治者。‎ ‎7.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于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鸦片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都不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ABD三项错误。‎ ‎8.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 A. 打开了日本封锁中国的大门 B. 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确立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的第一年,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的“不光彩的集体亮相”,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严重后果是使中国完全确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C选项符合题意,日本不曾完成对中国的封锁,A选项错误。英国对印度的占领是在19世纪中期实现的,B选项错误。20世纪初列强瓜分世界,确立了资主义世界殖民体,和“集体亮相”不符,D选项错误。‎ ‎9.一部历史小说中写道:“下午六时十五分,孙中山换乘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海陆军代表等迎入内府。当晚11时,举行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受任典礼。”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 A. 南京 B. 广州 C. 上海 D. 北京 - 15 -‎ ‎【答案】A ‎【解析】‎ ‎【详解】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是在1912年1月1日的南京,A项正确;广州、上海和北京,都不是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城市,BCD三项错误。‎ ‎10.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 A. 《资政新篇》 B. 《钦定宪法大纲》 C. 《民法大全》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1912年由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D项正确;1859年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都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AB两项错误;《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帝颁布的,不属于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C项错误。‎ ‎11.“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三大 C. 八七会议 D. 遵义会议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中共一大召开于1921年,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而参加一大会议的除了董必武外,山东济南的代表是王尽美、邓恩铭,故A符合题意;中共三大召开于1923年,八七会议召开于1927年,董必武等人没有参加,故BC不符合题意;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时间不符,且董必武等人没有参见,故D不符合题意。‎ ‎12.国民革命失败后,根据中共“八七会议”的决定,秋收时节在湘赣边地区发动了一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 A. 周恩来 B. 贺龙 C. 毛泽东 D. 朱德 ‎【答案】C ‎【解析】‎ - 15 -‎ ‎【详解】根据中共“八七会议”的决定,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的秋收起义,C项正确;周恩来、贺龙和朱德等是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与湘赣边的秋收起义无关,ABD三项错误。‎ ‎13. 下列有关遵义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 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1935年,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选项符合题意。中共二大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A选项排除。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选项排除。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D选项排除。‎ ‎14.2019年12月13日是中国第六个“国家公祭日”。设此纪念日是为了纪念 A. 旅顺大屠杀 B. 潘家峪惨案 C. 抗日战争胜利 D. 南京大屠杀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国将2019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同胞,D项正确;旅顺大屠杀、潘家峪惨案和抗日战争胜利均不是第六个“国家公祭日”要纪念的事件,ABC三项错误。‎ ‎15.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重大战役不包括 A. 淞沪会战 B. 武汉会战 C. 太原会战 D. 百团大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指挥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组织的重大战役,D项符合题意;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和太原会战,都是抗日战争防御阶段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重大战役,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 15 -‎ ‎16.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大勇壮军魂。双十协议应运生,中华人民主浮沉。”能准确反映该诗的史实应该是 A. 西安事变 B. 重庆谈判 C. 政协会议召开 D. 北平谈判 ‎【答案】B ‎【解析】‎ 依据关键词“双十协议”以及诗中反映的思想情感,结合抗日战争后的时代背景,题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毛泽东置个人安危不顾前往重庆谈判,结果通过双十协定,故B正确;A、D明显不合题意,故排除;政协会议召开不符合“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大勇壮军魂”,故排除C。‎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天下安危系一身,双十协议应运生。‎ ‎17.周恩来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材料中的“三大战役”是指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渡江战役 ④平津战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毛主席和中共中央在河北西柏坡指挥人民解放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①②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渡江战役不属于三大战役,③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ABC三项错误。‎ ‎18.下列哪项属于巴黎公社革命的历史意义 A. 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B.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 它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D. 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答案】D ‎【解析】‎ ‎【详解】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项正确;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均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19.‎ - 15 -‎ ‎ 俄国工人雅可夫认识到当前俄国革命的任务是要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在经历了哪个事件后( )‎ A. 二月革命 B. 《四月提纲》演说 C. 七月事件 D. 彼得格勒起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列宁“四月提纲”的理解。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发表“四月提 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 命的任务。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答案为B项。A项错误,当时已经发生了二月革命,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项是在《四月提纲》演说以后发生的;D项是二月革命中的事件。‎ 考点:十月革命 点评:《四月提纲》是十月革命中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指明了革命的方向。十月革命是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有理想转变为现实。十月革命的背景、意义需要掌握。‎ ‎20.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愿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答案】A ‎【解析】‎ ‎【详解】为实现建国大业,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A项正确;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都不是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召开的会议,BCD三项错误。‎ ‎21.香港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曹景行在其书《香港十年》中写道:“不论从哪一个角度看,这一天都代表着中国一整段历史的结束。……过了这一天,香港又站到了一个新起点上,中国也站到了新起点上。”这一天指的是 A. 1997年6月30日 B. 1997年6月29日 C. 1997年7月1日 D. 1999年12月20日 ‎【答案】C - 15 -‎ ‎【解析】‎ ‎【详解】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C项正确;1997年6月30日、1997年6月30日不是香港回归祖国的日期,AB两项错误;199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的日子,D项错误。‎ ‎22.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是 ‎①求同存异 ‎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求同存异”反映是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提出的,成为处理过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两项方针、政策仍具有生命力,故①③正确;新时期我国政府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我国的国策,故②排除;1973年9月不结盟国家在阿尔及尔通过的《政治宣言》中正式使用了“第三世界”这个概念,故④排除。所以答案选B。排除ACD项。‎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时间限定在20世纪50年代。‎ ‎23.2018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尔兹比港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26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已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3.9万余人次,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维和人员数量居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首。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特点是 A.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C. 经济外交和政治外交并重 D.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答案】D - 15 -‎ ‎【解析】‎ ‎【详解】中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和联合国多项事务,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特点是,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独立自主外交方针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AB两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经济外交,C项错误。‎ ‎24.下列关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 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 C. 当前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D.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故A项正确,不符题意;两极格局瓦解后,当今世界暂时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故C项正确,不符题意;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5.关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表述正确的有 ‎①两极格局结束 ②社会主义运动迅猛发展 ‎③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发展,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①③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社会主义运动迅猛发展与东欧各国和苏联放弃社会主义不符,②错误,与之组合的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二、材料解析题 ‎26.材料一 ‎ - 15 -‎ ‎ 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人不能享受此法的保护,被称为公民法或者市民法,内容主要是有关罗马共和国的行政管理、国家机关及一部分诉讼程序的问题。公民法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法律的主体范围狭小、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浓厚、保留大量氏族残余等。随着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罗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有名的万民法。‎ 材料二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欧关各国在不同程度上无不受到罗马法的影响。20世纪初罗马法的影响经过日本,延伸到了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出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来罗马法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发生变化的背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3)你认为罗马法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 ‎【答案】(1)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疆域的不断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统治的需要与法治传统的确立 ‎ ‎(2)表现: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基础;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原因: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体系科学、完整。‎ ‎(3)人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是至高无上的。‎ ‎【解析】‎ ‎【分析】‎ ‎(1)问要注意从材料一中获取关键信息。第一小问由材料信息总结,第二小问结合教材回答。‎ ‎(2)问解答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时要注意材料二中“欧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无不受到罗马法的影响”的暗示并结合课本知识组织答案;原因一问难度较大,要联系社会发展回答。‎ ‎(3)问要注意题目要求“人类社会生活”,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点睛】‎ ‎【详解】‎ - 15 -‎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日本1783年和1785年出版的标有琉球王国疆界的地图上,钓鱼岛列岛都属于中国。日本明治十八年,即1005年的9月26日的文件中关于钓鱼岛的表述,“该岛……恐与……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等属同一岛屿,不仅也已为清国册封原中山王使船所知悉,且各自命名,并作了航标”。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中所列的全部条款,无条件地将包括台湾在内的所掠夺的领土全部交出。‎ 材料二 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材料三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1)近来日本对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强化日本窃据钓鱼岛的法理依据,日本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窃取中国钓鱼岛的?‎ ‎(2)20世纪,国共两党曾实现了两次合作。请问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面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屡屡挑衅行为,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答案】(1)时间和方式: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署《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周围岛屿,从此钓鱼岛脱离祖国怀抱。‎ ‎(2)标志: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3)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认识: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及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和平统一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坚持“一国两制”基本原则,维护主权,理性爱国;努力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积极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解析】‎ - 15 -‎ ‎【详解】(1)时间与方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钓鱼岛是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迫使政府与之签订《马关条约》,强行割占的。‎ ‎(2)标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3)内容:根据材料三中“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提出的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一国两制”,其基本内容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认识:根据材料一中“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中所列的全部条款,无条件地将包括台湾在内的所掠夺的领土全部交出”,材料二中“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材料三中“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趋势、国家政策、两岸利益和斗争方法与原则等方面,说明对祖国统一的认识与想法。‎ 三、简答题 ‎28.第一次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它是获得独立的亚非国家为了维护独立,渴望加强彼此间的团结与合作在印尼的万隆召开的会议。29个亚非国家的政府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大会发言中提出的原则博得全体代表的欢迎和赞扬,从而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会议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以及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主权、附属国问题、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等七个方面的决议。‎ ‎(1)第一次亚非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此次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大会发言中提出的原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第一次亚非会议的成功召开对中国有什么意义?‎ ‎【答案】(1)时间:1955年4月。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 ‎(2)原则: 求同存异。作用:团结了与会各国,粉碎了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的企图,促使大会圆满成功,通过了万隆决议,形成了团结、友谊、发展的万隆精神。‎ ‎(3)意义:中国在这一次会议上得到了许多亚非国家的拥护和支持,推动了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的到来。‎ ‎【解析】‎ ‎【详解】(1)时间和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亚非会议是1955年4月召开的。问题:此次会议主要围绕与会国关注的独立、发展与合作、和平等问题展开的讨论。‎ - 15 -‎ ‎(2)原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大会发言中提出的原则是求同存异。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求同存异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得到了广大与会国的尊重与认可,粉碎了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企图,促进了会议的圆满完成。‎ ‎(3)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亚非会议的成功召开,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使中国得到许多与会国的拥护与支持,为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四、探究题 ‎29.2019年是辛亥革命胜利108周年,隆重纪念辛亥革命,緬怀和宣传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辈致力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对于发扬光大辛亥革命精神,鼓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于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辛亥革命是由哪一政党领导的?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党?‎ ‎(2)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本题目为开放式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答案】(1)政党:中国同盟会。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示例1:观点:辛亥革命成功了。‎ 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一些条件,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示例2:观点:辛亥革命失败了 理由: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本题目为开放式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详解】(1)政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是由中国同盟会领导的。性质: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观点和理由:根据题目要求,首先选择一个观点,并将其明确表述出来。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如从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改造成果,说明辛亥革命是成功的。或者从辛亥革命在完成其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造的目的上的差距,说明其是失败的。本题目为开放式题目,两个观点可以任选其一,但是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表述准确。‎ ‎ ‎ - 15 -‎ - 15 -‎ - 1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