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作业(100)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作业(100)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梦里有你 赵悠燕 罗威刚要出门,接到一个电话:“罗威啊,我是李台阳……好,我马上就过来。”‎ 罗威想:和李台阳这么多年没联系了,自己刚升职,莫不是……‎ 门铃响了,门开处,伸进一个乱蓬蓬的脑袋,一只黑色的塑料袋子“嗵”地放在地板上。‎ 罗威说:“是台阳啊,快请进。”‎ 坐在沙发上,罗威递烟给李台阳。李台阳抽出一支,凑在鼻子上闻闻,说:“罗威,你混得不错啊。”‎ ‎“听说你要来,特地去超市买的。”罗威用打火机给他点烟。‎ 李台阳嘻嘻一笑,放下烟,说:“那么破费干吗?我早戒了,那东西耗钱。”‎ 罗威说:“那就吃些水果吧。”‎ 李台阳也不客气,抓了个苹果,边吃边环顾房子,说:“你这房子够气派啊。”‎ 罗威说:“我是‘负翁’一个,现在每月还在还房贷呢。”‎ 李台阳说:“你们夫妻俩都是白领阶层,这钱来得容易,债也还得快。哪像我们,能吃饱饭,不生病,孩子上得起学,就上上大吉了。”‎ 罗威想,这像是要借钱的开场白吧。他说:“是啊,现在,谁都活得不容易。”‎ 李台阳说:“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打小就知道,你将来肯定比我活得有出息。”‎ 罗威说:“哪里哪里,也是混口饭吃吧。”‎ 李台阳正色道:“你这样说就不对了,人要知足,对吧?”然后,又开起玩笑:“你可不要犯错误啊。”‎ 两人聊起童年时的事儿,说到小时候的邻居谁离婚了,谁出国了,谁还是那么一副臭脾气,一聊聊到快中午,李台阳还是没说他来的目的。‎ 罗威说:“台阳,咱们去外面馆子吃吧,边吃边聊。”‎ 李台阳说:“今天肯定不吃了,我答应老婆回家吃饭的。”仍然继续刚才的话题。‎ 罗威见他一直不提正事,又没有走的意思,想到自己下午还有个会,又不好意思催促,心里便有些七上八下起来,心想可能李台阳不好意思自己提出来,便说:“台阳,你还在摆地摊吗?不如找个固定的工作,做保安什么的,收入也比那强啊。”‎ 李台阳说:“我不喜欢做保安,我倒是想过自己租个门面,这样总比被城管赶来赶去强。”‎ 罗威说:“城管大队的人我倒是认识,你今后有什么麻烦的话,我可以帮忙。”‎ 李台阳拍了一下罗威的肩膀,说:“兄弟,有你这句话,说明我没有白惦记你。十多年了啊,你还是这般热心肠。好,我高兴,真是高兴啊。”边说边站了起来。‎ 罗威说:“吃了饭再走。”‎ ‎“老婆还在家等着我呢。好,我走了啊。”‎ 听着李台阳“嗵嗵”的脚步声一路下去,罗威低头看了看地板上的黑袋子,打开来一看,原来是自己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鱼子干。‎ 罗威不知说啥好,忽然觉得自己特俗。‎ 楼梯口又传来“嗵嗵”的脚步声,好像是李台阳的。罗威想:可能刚才他没勇气说出口,就冲这一袋子鱼子干,不管他提啥要求,自己一定想办法。‎ 打开门,果然是李台阳,尴尬的脸上都是亮晶晶的汗珠。他不好意思地说:“你们这个小区像个迷宫,我绕来绕去总找不到大门。”‎ 罗威说:“瞧我这粗心,应该陪你下楼去的。”说着,便和李台阳下了楼。走到楼下,李台阳去开自行车锁,那辆车和李台阳一般灰不溜秋、尘头垢面。‎ 罗威问:“你是骑车来的?”他知道李台阳住在西城,从那骑车到他这儿,起码要一个小时。‎ 李台阳说:“是啊,骑惯了。”‎ 罗威说:“台阳,你有啥困难只管开口,我能帮的一定帮你。”‎ 李台阳说:“没啥事,就想来看看你。”‎ 罗威说:“多少年咱都没联系了,你今天上门一定有事。你只管说,别开不了口。”‎ 李台阳看看罗威,似下了决心说:“我说出来你可别生气。”‎ 见罗威点头,李台阳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你得了重病,很多人都围着你哭。这一醒来,我心里就七上八下的,连地摊都不想摆了。知道你混得好,我也不想打搅你了。可这梦搅得我难受,连我老婆都催我来看看你,看你气色这么好,我就放心了。唉,梦呗,我这人还真迷信。”‎ 罗威的眼睛红了,他一把抱住李台阳,说:“兄弟!”‎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罗威一直猜李台阳来访是有求于自己,因为他刚升了职,而且自己的生活水平比李台阳高,他有些嫌弃李台阳,想赶快打发他走,而李台阳却浑然不知。‎ B.李台阳和罗威是童年时的好朋友,李台阳给罗威带来他“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鱼子干”‎ ‎,可以看出李台阳虽然与罗威多年没有联系,可是一直没有忘记他。‎ C.罗威想知道李台阳来访的原因,可是李台阳只是和他叙旧事闲谈,于是罗威就故意说如果有困难,可以帮忙,目的就是弄清真相。‎ D.罗威喜欢用功利的心理和别人交往,文章中关于罗威的心理描写无一不生动地表现出他多疑、世故的一面,细腻地刻画出罗威微妙复杂的心理。‎ E.小说以《梦里有你》为题,既在情节上照应李台阳梦见罗威这件事,也在主题上暗示人们对纯真的人性、情谊的怀念与渴盼,可谓言浅意深。‎ ‎2.“罗威不知说啥好,忽然觉得自己特俗”,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3.请简要赏析本篇小说的语言。‎ ‎4.这篇小说的结局很有特色。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答案:‎ 一、1.AC 解析:A项,“自己的生活水平比李台阳高,他有些嫌弃李台阳,想赶快打发他走”表述不确切。C项,“罗威就故意说如果有困难,可以帮忙,目的就是弄清真相”表述有误,由原文可知,罗威是在李台阳委婉地拒绝当保安,说出自己想租个门面的想法之后说“今后有什么麻烦的话,我可以帮忙”的,其目的只是想帮助李台阳一下。‎ ‎2.参考答案:内容上,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李台阳没有提出任何要求,这不仅出乎罗威的意料,而且令他很惭愧。结构上,为情节的进一步发展蓄势(答“承上启下”也可)。‎ 解析: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3.参考答案:①句式上以短句为主,节奏明快。②风格质朴,口语化,富于生活气息。③描写手段以对话为主,切合人物身份及思想性格。‎ 解析:鉴赏小说语言可从语言风格、修辞的运用、句式的特点、人物对话的特点等角度考虑。‎ ‎4.参考答案:①出人意表,不落俗套。从情节发展看,作者故布疑阵,借罗威的心理活动,不断暗示读者李台阳登门拜访一定有所求,并以此构成情节发展的脉络。结局点明来意,完全出乎罗威以及读者的心理预期。②深化主题,温暖人心。结局通过李台阳天真而动人的来访理由,批判了庸俗的人际关系,同时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③结局同时也是情节发展的高潮,引人回味,令人深思,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解析:本题主要从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人物情感、小说主题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尾部分应考虑到引人回味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西方在饮食、服饰与住房等方面的消费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冲突,但从现实来看,每一种消费习惯都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沉淀与积累,因而不存在着“孰优孰劣”的问题。‎ 具体来说,在服饰消费习惯方面,中国侧重于外在的气质,西方则侧重于内在的舒适;在饮食环境方面,中国侧重于热闹的气氛,西方则侧重于宁静与优雅;在住房方面,中国侧重于稳定,西方则侧重于自由。因此,每一种消费习惯都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各自的合理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也通过改变消费习惯的方式,来体验彼此的历史文化,甚至在某些场合,一种消费习惯也会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商业服务。‎ 与消费习惯不同的是,中西方消费观念的融合并不是表现在相互对等地位的借鉴上,而是表现为西方精神消费与享乐主义的消费理念以强大的渗透力影响中国消费者,这也是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可否认的事实。一方面,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文化传播媒体,从根本上变革了国家贸易信息传播模式,并产生了诸如世界经贸信息咨询平台、经贸期刊、网络互动平台等新型媒介,进而使得世界各国的消费者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在精神层面获取了丰富的消费文化。另一方面,西方社会通过目不暇接的信息化文化传媒方式,把享乐主义为核心的西方消费观念迅速渗入各个国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物质与精神消费的“普世价值”。从现实来看,这种享乐主义消费理念对我国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使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观念产生动摇。‎ 中西方消费方式的融合首先表现在消费方式趋同化的趋势。伴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的持续深入,国际贸易市场也在很大程度上由各固定地区的闭塞模式发展为开放性的全球化市场,在这种形势下,区域性的商品消费需求也随之发展为开放性的全球化需求。例如说,在当今社会,我们已经完全不能通过一个人是否身穿李宁的运动装,是否吃麦当劳快餐来判断这个人的国籍。总之随着当前世界贸易的全方位发展,各类商品的无国界流通,中西方人民的消费方式日益趋同。‎ 此外,中西方消费方式的融合还表现在对待各类具体消费方式的理性判断上。这一点在货币消费和信贷消费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总之,在中西方消费理念的彼此碰撞中,消费者对各类消费方式具有了理性的认识,而不再一味地迷信某一类消费方式。‎ 从现实来看,西方消费文化是建立在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意识形态范畴,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需要。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程度也有待进一步深化,而由生产力所决定的消费文化在其先进理念上也必然会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此,我们应当消除意识形态的偏见,汲取西方消费文化的先进理念,从而为重构我国本土消费文化积累经验材料。‎ ‎(摘编自姜鹏飞《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消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西方消费在习惯上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饮食、服饰、住房等方面,双方各有优劣。‎ B.中西方在消费观念上的相互借鉴和融合是不对等的,大致说来,西方消费理念的渗透力比较强大。‎ C.在消费习惯上,中国侧重于外在气质,这有其合理性,正如西方侧重于宁静与优雅一样。‎ D.消费习惯的不同,主要在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沉淀与积累,因而一个民族的某种消费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解析:A项,“双方各有优劣”错误,原文“不存在着孰优孰劣的问题”。C项,“中国侧重于外在气质,这有其全理性,正如西方侧重于宁静与优雅一样”表述不当,这是两种不同方面的消费习惯,不能这样比较。D项,因果关系不恰当,根据第二段最后一句“甚至在某些场合,一种消费习惯也会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商业服务”看,“很难改变”这一观点也不正确。‎ 答案:B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全文主要釆取了对比的论证方法,从消费习惯、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证,逻辑顺序如水而下,自然明晓。‎ B.开头一段开宗明义,提出观点,指出中西方几项大的消费习惯存在不同,但不分优劣。‎ C.在第二段里,作者通过详细举例进行对比论证,分析准确深刻,说明了某种消费习惯会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商业服务。‎ D.第三段论述中西方消费观念的融合,涉及文化传播、精神思想、消费观念等方面,比较客观地分析了双方的现状。‎ 解析:第二段里的论证,不够详细,深刻也谈不到,还少了“某种场合”的限定。对比也并非是为了证明“某种消费习惯会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商业服务”,而是表明“每一种消费习惯都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各自的合理性”。‎ 答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想避免西方不正确的消费理念,需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重构我国本土消费文化。‎ B.西方精神消费与享乐主义的消费理念的渗透力比较强大,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不能随波逐流。‎ C.消费方式是多方面的,消费者对各类消费方式要具有理性认识,不应一味地迷信某一类消费方式。‎ D.中西方的文化不同,生活环境与条件也不一样,因此西方一些并不正确的消费观念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们物质与精神消费的“普世价值”。‎ 解析:前后句逻辑混乱,不存在因果关系,“中西方的文化不同,生活环境与条件也不一样”但并不能推断出“西方一些并不正确的消费观念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们物质与精神消费的‘普世价值’”。‎ 答案: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