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7

初读感知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7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建立、成立的意思。 典:是指盛大、隆重的仪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大典: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 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自读课文,要求: 1. 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读通句子,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 2. 给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3. 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我会读 政 府 灯 盏 栏 杆 爆 发 旗 帜 阅 兵 坦 克 汇 集 宾 客 宣 告 制 度 距 离 隆 重 射 击 z hèng zhǎn bào zhì yuè tǎn huì bīn zhì jù lóng sh è xuān lán 读读下面的词语,给标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政 府( zèng zhèng ) 外 宾 ( bīn bīng ) 一 盏 ( zǎn zhǎn ) 旗 帜 ( zì zhì ) 制 服( zì zhì ) 射 击( sè shè ) 易错音 √ √ √ √ √ √ 国庆点灯 盏 爆 距 隆 汇 制 帜 阅 宾 运用: 为了防止游人不小心溺水,公园管理处在水塘处设立了 栏 杆,来 拦 住游人。 同音易混字 栏 lán 拦 字义: 遮拦的东西。如:桥栏。 组词: (栏杆)(跨栏)(雕栏玉砌) 字义: 遮拦,阻挡,阻止。 如:拦住。 组词: (阻拦)(拦截)(东拦西阻)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多音字 . 奔 bēn bèn (奔跑)(奔波)(东奔西走) (投奔)(奔 向 )(各奔前程) 他们兄弟两个一个为了生计奔( bēn )波,一个为了理想奋斗,最后由于观念不同,就分道扬镳、各奔( bèn )前程了。 . .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多音字 读 bēn 的时候,是“急走,跑”的意思。如:奔驰。 读 bèn 的时候,是“直往,投向”的意思。如:投奔。 奔 多音字: 辨析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多音字 . 倒 dǎo dào (倒下)(倒塌)(排山倒海) (倒影)(倒退)(本末倒置) 舞蹈课上,小红在练习倒( dào )立这个动作的时候,不小心摔倒( dǎo )了。 . .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多音字 dǎo ,竖立的 dào ,位置上下 东西躺下来, 前后翻转。如, 如,摔倒。 倒影。 倒 多音字: 辨析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按什么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描述的。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 第 自然段 ) :会场的布置。 第二部分 ( 第 自然段 ) :典礼仪式。 第三部分 ( 第 自然段 ) :阅兵式。 第四部分 ( 第 自然段 ) :群众游行。 思考课文分为哪几部分,根据每一部分的意思,小组讨论全文的层次划分。 1—4 11—13 14—15 5—10 我会写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盏 宣 帜 阅 制 坦 距 栏 汇 爆 隆 射 政 宾 提示 : 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左右 结构 半包围结构 上下 结构 制 宣 帜 汇 爆 隆 坦 盏 栏 阅 距 射 政 宾 “正”第三笔短横在横中线 政 “攵”最后两笔笔画舒展。 “正”稍窄,最后一笔横变为提 zhèng 重难点字 结构: 左右 组词: 政府  政策 笔画: 9 部首: 攵 “兵”大,底横较长 宾 “兵”末两笔撇和点分列竖中线左右,底部齐平 “宀”扁 重难点字 bīn 结构: 上下 组词: 外宾  来宾 笔画: 10 部首: 宀 重难点字 “戋”右上角有一点 “皿”要扁,下横要长。 易错提示:不要少写一点哦! 盏 zhǎn 结构: 上下 组词: 酒盏 茶盏 笔画: 10 部首: 皿 “兰”三横间距相等 栏 “兰” 三横、中间横要短、下横最长 “木”捺变点 重难点字 lán 结构: 左右 组词: 石栏  木栏 笔画: 9 部首: 木 右框稍窄、右边不封闭 汇 末笔竖折是一笔 左窄右宽 重难点字 huì 结构: 左右 组词: 汇集  汇报 笔画: 5 部首: 氵 重难点字 “暴”下部“ ”的左侧为点、提。 “火”捺变点 爆 易错提示:注意要和“水”区分开 bào 结构: 左右 组词: 爆发  爆炸 笔画: 19 部首: 火 “日”稍扁 宣 下横平直,长 “宀”横钩的横要长 重难点字 xuān 结构: 上下 组词: 宣布  宣传 笔画: 9 部首: 宀 帜 “只”下撇、点宽展,行笔稍重 “巾”中竖要长 重难点字 zhì 结构: 左右 组词: 旗帜  独树一帜 笔画: 8 部首: 巾 “儿”稍宽展 阅 “兑”窄小,匀称紧凑。 “门”宽大、方正 重难点字 yuè 结构: 半包围 组词: 阅兵  阅览 笔画: 10 部首: 门 中竖贯穿上下、要长 制 下框扁窄 “牛”首笔撇稍短 重难点字 zhì 结构: 左右 组词: 制服  制定 笔画: 8 部首: 刂 坦 下横平直,长 “土”末笔变提 重难点字 tǎn 结构: 左右 组词: 坦克  平坦 笔画: 8 部首: 土 扁框要居中 距 “巨”要窄 左右宽窄要匀称 重难点字 jù 结构: 左右 组词: 距离  相距 笔画: 11 部首:  重难点字 “阝”要窄长 “夂” 要宽扁 隆 lóng 易错提示:千万不要少写一横哦! 结构: 左右 组词: 隆隆声 隆重 笔画: 11 部首: 阝 “寸”宽窄与“身”相当。 射 撇上端不出头 “身”首笔左撇要短 重难点字 shè 结构: 左右 组词: 射入 注射 笔画: 10 部首: 身 1. 在生字本上练习书写,师生评价。 写一写 3. 对照下面的词语,同桌互批,纠正错字。 政府 外宾 一盏灯 栏杆 汇集 爆发 宣布 旗帜 检阅 制服 坦克 距离 发射 预定 就位 宣告 雄伟 肃静 语调 完毕一致 高潮 次序 隆隆声 排山倒海 2. 听写生字、词语。 课堂小结 课文 描写了大典的哪几个场面? 文章描写了 会场布置 、 典礼仪式 、 阅兵式 、 群众游行 四个场面,有详有略,但都蔚为壮观。 品读释疑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7 开国大典 学习课文时先围绕题目,按“大典前 — 大典时 — 大典后”的顺序梳理文章结构。然后,认真阅读描写大典进行中的几个场面的语句,体会、学习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方法,并从会场的布置、会序的安排、阅兵的盛况、群众游行等方面体会开国大典气势的热烈、庄严,感受人们激动、自豪的情感。 方法导学 1949 年 10 月 1 日, 30 万群众聚集在 ( ) ,满怀 ( ) 参加了开国大典,瞻仰 ( ) ,聆听 ( ( ) ,观看 ( ) ,会后举行了 ( ) 。 自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 天安门广场 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 毛主席宣读公告 阅兵式 盛大的群众庆祝游行 开国大典分为几个部分 ? 宣布典礼开始 奏国歌 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升国旗 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阅兵式 群众游行 典礼开始前,会场是怎样的情形? 第一部分 “ 大典前 ” 默读 1—4 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什么? 这部分介绍了大典的时间、地点、 参加人员和人数, 还介绍了会场的结构和布置;群众进场等情况。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时间 地点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作者为什么要具体详细地写参加大典的人员和人数? 突出了开国大典的隆重。 参加人数很多,参加人员来自各行业各阶层,说明了全国人民对这次大典的期待和重视。 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 再北面是城墙, 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 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 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 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 。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同桌交流:从“ 直奔 ”你体会到什么 ? 参加大典群众的激动和热切的心情。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 人的海洋 ,红旗翻动, 像海上的波浪 。 比喻:说明了广场上的人很多。 总结句。描述了天安门广场人如海、旗如潮的热烈场面,同时反映了参加典礼的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 读第 1—4 自然段,说一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开国大典前的场面的。 大典的“大”主要体现在 :① 参会 人员职业范围 广,有政府官员、工人、农民、学生等; ② 群众来得早,有的早上六点钟就进入会场了;③人数众多,丁字形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 队伍;④ 群众热情高涨;⑤群众整齐有序,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典礼的过程是怎样的? 第二部分 “ 大典时 ” 典礼开始 —— 奏国歌 —— 宣布成立 —— 升旗仪式 —— 鸣放礼炮 —— 宣读公告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 排山倒海 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 一齐投向 主席台。 夸张 表达出人们想见到毛主席的迫切心情。 三十万人的 动作一致 ,表现了盼望见到主席的 急切心情 和对主席的 无限热爱 。 声音很大,气势宏伟。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指的是什么 ? 表达了全国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泽东主席宣布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 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欣,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突出了传播范围之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 描写了三十万人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无比激动、兴奋的心情。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 人民解放了,翻身做主人了 。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 —— 五星红旗在雄壮的 《 义勇军进行曲 》 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对五星红旗的崇敬和热爱。 严肃而恭敬地看。 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 的“三座大山 ” , 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他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最敬爱的领袖。人们期盼他成为主席,选举他为主席正合民意。 默读阅兵式部分,思考:作者是如何来介绍阅兵式的 ? 展示出了人民军队怎样的风采? 用“开头” “接着” 等表示顺序的词语, 详细地介绍了“ 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 ”这些部队在阅兵式上的出色表现,展示出了 人民军队的威风凛凛、纪律严明。 开头是海军 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 接着是步兵 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 接着是炮兵 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接着是一个战车师 ,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 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 两个半钟头 的检阅,广场上 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 ,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 还觉得不能够表达 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对比 突出了人民群众因为有了自己强大的军队而无比兴奋、激动、自豪的心情。 “两个半钟头 ” “ 欢呼 ”“ 鼓掌 ” “还觉得不能够表达” 这一段堪称场面描写的经典。 点面结合 ,相互映衬。 按照“兵”出场的顺序 , 先“点”后“面” , 雄伟壮观。 ( 课后第二题 ) 体会文中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的描写。点面结合描写场面就是既有对场面总体的概括描写,又有对场面某一局部(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活动)的具体描写,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阅读方法解密 运用: 如,本文中描写完毛主席的活动,接着描写群众的反应。毛主席的活动是这个场面的一个“点”,全场三十万群众的活动就是“面”,这样的描写,既突出了毛主席的领袖风采,又让场面显得热烈而不单调。 阅读方法解密: 示例 : 看!原本寂静的操场一下子沸腾起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仿佛变成了一家跳蚤市场。一个个醒目的招牌“拔地而起”,一声声叫卖飞入耳畔。“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便宜卖了,便宜卖了!”你看刘尧摇身一变,一下子成了有经验的售货员和推销员。“你们的爱心,我们的诚心,超值抽奖活动开始啦!”操场上的吆喝声不绝于耳。 用方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个你熟悉的场景。 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 , 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 , 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这是对天安门广场傍晚景色的描写,衬托出了人们仍然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中,表现出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无比喜悦和幸福的心情。 作者为什么反复写广场的“红旗” “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 ? 表现了什么? 反复 写“红旗” “红灯”,是为了写出开国大典的欢庆气氛, 反复 写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则表现出了 人民群众喜悦、激动的心情 ,更表现出了人民群众 对毛主席的无限爱戴,对祖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 他们擎着灯 , 舞着火把 ,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 ”“中央人民政府万岁 ! ”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 , 走 到 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 , 就举起灯笼火把 , 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 ! ”“毛主席万岁 ! ” 这是语言描写! 这段描写生动地再现了人民群众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喜悦、激动的心情以及对领袖爱戴的深厚情感。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动作、语言描写! 写毛泽东面对人民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 的回应,一方面说明了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直接表现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课文是怎样表现人民自豪、激动的心情的?又是怎样展现毛泽东的领袖风采的? 作者通过场面描写表现人民自豪、激动的心情 : 如 “一齐欢呼”“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把手掌都拍麻了”“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 中央人民政府万岁 !’” 等。 更多的是通过侧面描写来展现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 如当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会场上 “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等。 典礼结束后的情景是怎样的? 第三部分 “ 大典后 ” 两股“ 红流 ”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 光明 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代表游行队伍。 除了光亮,还象征着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怎样理解 “ 光明 ” ? 借喻 开国 大典 大典前 (1-4) 大典后 (15) 宣布成立 升旗鸣炮 宣读公告 阅兵盛况 群众游行 大典时 (5-14) 课文结构 人员广泛 场面热闹 盛况空前 热烈庄严 充满光明 声势浩大 自豪激动 课文主旨 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展现了典礼的热闹场面和毛主席的领袖风采, 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独特感悟 1949年10月1日是中国人民值得铭记的日子,从这一天起,中国人民终于翻身解放,真正当家做主,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这一天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应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永远富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