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学案

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 试卷 体裁 作者、篇目 题材 涉及考点 ‎2017·卷Ⅰ ‎(宋)诗 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即事抒怀诗 语言(炼句)、思想感情 ‎2017·卷Ⅱ ‎(宋)诗 苏轼《送子由使契丹》‎ 送别抒怀诗 形象、表达技巧、思想感情 ‎2017·卷Ⅲ ‎(唐)诗 白居易《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赠答抒怀诗 表达技巧、思想感情 ‎2016·卷Ⅰ ‎(唐)诗 李白《金陵望汉江》‎ 即景抒情诗 形象、思想感情 ‎2016·卷Ⅱ ‎(唐)诗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写人抒怀诗 形象、表达技巧 ‎2016·卷Ⅲ ‎(宋)诗 曹翰《内宴奉诏作》‎ 抒情言志诗 语言(炼字)、思想感情 ‎2015·卷Ⅰ ‎(唐)诗 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边塞诗(羁旅思乡诗)‎ 表达技巧、思想感情 ‎2015·卷Ⅱ ‎(唐)诗 韩偓《残春旅舍》‎ 羁旅思乡诗 语言(炼句)、思想感情 ‎1.从试题形式上看,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有何特点?‎ ‎(1)为真正落实“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考纲要求,古代诗歌阅读2017年命题形式由原来的两道主观题变为“一道5选2选择题+一道主观题”的命题形式,降低了阅读答题难度。‎ ‎(2)原来的命题形式仍值得重视。2016年全国三套试卷的古代诗歌阅读第一题均设置了两个小问题;而全国卷Ⅲ还涉及了比较阅读,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命题方式。‎ ‎2.从试题考点上看,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有何特点?‎ ‎(1)“5选‎2”‎客观题的考查面较为广泛,往往涉及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等诸多方面。‎ ‎(2)古代诗歌主观题题目设置直问直答,不拐弯抹角,考查点明确。‎ 第一节 整体阅读 学会快速读文 ‎——研透高考真题,探讨阅读规律 ‎(对应学生用书第96页)‎ Ⅰ 古代诗歌阅读“三步赏析法”‎ 第一步:看标题,定题材,知大概 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读标题可以读出以下内容:‎ ‎1.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 ‎2.写作缘由或目的;‎ ‎3.作品的感情基调;‎ ‎4.诗歌的主要内容;‎ ‎5.诗歌的题材;‎ ‎6.暗示的表现手法。‎ 第二步:看作者、注释,挖掘暗示信息 ‎(一)看作者,了解思想情感、写作风格。‎ ‎(二)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注释的内容有:‎ ‎1.提供写作的背景,暗示主旨情感;‎ ‎2.解释重点词语,帮助理解诗句;‎ ‎3.注解典故;‎ ‎4.提供与“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 第三步:看正文,把握诗歌鉴赏要素 ‎1.理清诗歌结构 诗 词 古代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起”用于扣题;“承”对诗意申述;“转”用于拓展诗境;“合”收束主题,卒章显志。‎ ‎2.抓住关键词句,定位诗歌的情感基调 ‎(1)结句和其他表明诗眼的字句,往往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 ‎(2)诗词中的一两个字往往揭示了其情感,这样的字叫“情感语言”。如果抓住了这些字,把握思想情感往往既快又准。这类“字”有时藏在写景叙事句中。‎ ‎3.把握诗歌形象,分析诗歌表达技巧 通过读诗,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事理。‎ ‎[三步快速读文示范]‎ ‎(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尝试答题]‎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BD [结合诗歌题目“送子由使契丹”和苏轼兄弟的生平可知,苏轼兄弟与李揆非常相似,声名卓著,举世皆知,苏氏一门,尤其是苏轼在契丹声名尤著,故化用此典。由此推知,苏辙如果被单于知道自己家世第一,很可能被扣留。所以苏轼用此典一是嘱咐苏辙切勿承认苏氏父子是最佳的人才,二是暗含对远行弟弟的担心,希望他能小心谨慎,平安归来。可知A、C、E正确。B项“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与D项“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有误。]‎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诗人的性格,除知人论世外,须从理解诗句传达的情感入手。首联诗人明显是化用王勃的名句抒情,所以了解王勃的名句,理解其传达的情感是关键。王勃原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苏轼化用这两句,显然也有此意。根据以上分析,概括诗人性格,并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Ⅱ 熟知常考7大题材,确保思考方向不跑偏 鉴赏诗歌时,我们总能发现有些诗歌题材相同。由于题材相同,诗中的情感是相近的,手法是相似的。为此,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取得“读一首诗,知一类诗”的效果。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羁旅思乡诗、爱情闺怨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几种类型。当然,这些诗很难有清晰明确的界限。阅读时,既要把握诗的大致题材,更要把工夫花在对诗词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理解上。‎ ‎1.羁旅思乡诗——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 对接教材篇目:《登高》(杜甫)、《次北固山下》(王湾)、《秋思》(马致远)、《夜雨寄北》(李商隐)、《黄鹤楼》(崔颢)‎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涵 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 内容 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 ‎(1)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 ‎(3)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 ‎(4)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标志 ‎(1)标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 ‎(2)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 情感 ‎(1)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 ‎(2)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3)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临江仙 登凌歊台感怀 李之仪①‎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②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注】 ①李之仪(约1035-1117),北宋词人,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期间的某年春天。②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吗”。‎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起句照应诗题,“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望”字领起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 B.“春光已过三分”紧承首句,写登台远望的整体印象,既点明时令已是暮春,又在平淡的叙述中寄托着强烈的情感。‎ C.飞花、坠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飞花姿态优美,坠絮落地无痕,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 D.“那堪”与“已是”呼应,语意上更进一层,写旧恨新愁相继,让人难以承受,突出了忧愁之深重绵长。‎ E.“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BC [B项,“强烈的情感”理解有误,“春光已过三分”一句概括词人种种思绪,把无限的空间感化作有限的时间感,收到的是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C项,“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理解有误,这两句生动描写飞花与坠絮的情态,并无赞美前者有情、贬斥后者无情之意。]‎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伤春之情:看到眼前春光将尽,流露出遗憾伤感之情。②思归之情:词人登台远眺,只见江山重叠,阻断望乡之路,更觉愁苦。③被排挤(或“政治不得志”“被贬谪”)的郁闷:词人因触犯权贵编管太平州,前途无望,旧恨新愁,异常苦闷。④无人理解的落寞:词人满怀愁绪,却无人可以倾诉,内心无限寂寞惆怅。‎ ‎2.爱情闺怨诗——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 对接教材篇目:《无题》(李商隐)、《涉江采芙蓉》(佚名)、《一剪梅》(李清照)‎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涵 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 内容 ‎(1)表现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感情的作品,主要包括赠内诗和悼亡诗两类。‎ ‎(2)以妇女角度写的闺怨诗,它包括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 ‎(1)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 ‎(2)衬托(正衬和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 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 ‎(3)抑扬结合(先扬后抑和欲扬先抑)。‎ 标志 ‎(1)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幽恨”或直接用“无题”等字眼。‎ ‎(2)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夜雨”“寒月”“‎ 情感 ‎(1)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2)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 寒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 ‎(3)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 ‎(4)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 ‎(5)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 ‎【导学号:35900062】‎ 应天长 韦 庄 绿槐阴里黄莺语,深院无人春昼午。画帘垂,金凤舞,寂寞绣屏香一炷。  碧天云,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前两句运用动静描写,以“黄莺语”反衬出春昼午后沉寂一片。‎ B.庭院沉寂,闺室也悠然。精妙的画帘低垂,微风吹来,凤凰迎风起舞。‎ C.在这深闺之中,女主人公慵懒而寂寞,环境的幽寂更加衬托出人的孤独。‎ D.“空”在诗歌中含义独特,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此词中“空”的含义正与王诗相同。‎ E.“君信否”即“君知否”,此句反问,描写出独居孤处的女主人公极端苦闷的心情。‎ BD [B项,“凤凰迎风起舞”错误,此句指画帘上绘的金凤凰,经风吹动,宛如起舞。D项。“此词中‘空’的含义正与王诗相同”错误,王诗中的“空”是“安静”的意思,此词中的“空”是“只有”的意思。]‎ ‎(2)请结合下片中的句子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女子的相思之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下片以夜色表达女子的相思。“碧天云”既是所见的夜色,又暗指她所怀念的漂泊在外的人。“夜夜”句用风雨摇窗、深夜梦醒的典型环境,表达她对远人的深沉眷恋。末句是哀切的呼唤。独居孤处的女主人公在极端的苦闷中无法可想,只能对着远方如此倾诉。这样,她对行人的深厚情意以及思而不见的抑郁心情,就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3.咏史怀古诗——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 对接教材篇目:《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赤壁》(杜牧)、《咏怀古迹》(杜甫)、《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涵 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内容 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标志 标题中有“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 情感 ‎(1)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2)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3)借论古之得失,‎ 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酹江月 秋夕兴元使院作①,用东坡赤壁韵 胡世将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②。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③。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④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欹⑤,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注】 ①兴元:地名,今陕西汉中市,南宋时为宋金对垒前线。作者曾任川陕宣抚使。②一范一韩人物:指北宋抗击西夏、巩固西北边防的范仲淹与韩琦。③汉家三杰:指辅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张良、萧何、韩信。④阃外:指统兵在外。阃,kǔn。⑤拜将台:传说刘邦在此拜韩信为将。下文中的怀贤阁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建的。欹,qī,倾斜。‎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为国建功的名将已逐渐被人们淡忘。‎ B.“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写出现在缺少可以抵御外侮的名将,国家半壁江山已沦入敌手。‎ C.“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词人对朝廷软弱避战、不积极保卫河山的做法表示痛惜。‎ D.作品写出了作者面对破碎的山河的万千思绪,自己身处战争后方无力扭转战局,心中充满失望与忧愤。‎ E.作品中“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两句,借古人之事,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AD [A项,“当年为国建功的名将已逐渐被人们淡忘”说法错误,词人对他们无比仰慕与怀念。D项,“自己身处战争后方”错误,应为“作为边帅初到兴元的胡世将身在战争前线”。]‎ ‎(2)“塞马晨嘶,胡笳夕引”和“拜将台欹,怀贤阁杳”是作品中两组对仗的句子,请任选一组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塞马晨嘶,胡笳夕引”写出了边塞军情紧张,敌人兵临城下,大战一触即发的紧张场景,暗示了作者此时面对紧张局势内心的焦急,与下文“赢得头如雪”的无奈形成了对比。‎ ‎(示例二)“拜将台欹,怀贤阁杳”写出了古迹毁塌湮没,勾勒出一幅苍凉的景色。暗指英雄人物及他们的豪情业绩一去不复返,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追思和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之情。‎ ‎4.咏物言志诗——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 对接教材篇目:《咏柳》(贺知章)、《卜算子·咏梅》(陆游)、《石灰吟》(于谦)、《望岳》(杜甫)‎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涵 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内容 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讽世。‎ ‎(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2)从修辞手法看,‎ 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对比。‎ ‎(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标志 ‎(1)从对象上来看,‎ 情感 ‎(1)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 ‎(2)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 ‎(2)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3)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独 鹤 韦 庄 夕阳滩上立徘徊,红蓼【注】风前雪翅开。‎ 应为不知栖宿处,几回飞去又飞来。‎ 鹤 褚 载 欲洗霜翎下涧边,却嫌菱刺污香泉。‎ 海鸥浦雁应惊讶,一举扶摇直上天。‎ ‎【注】 蓼:草本植物,开淡红色或白色的花。‎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两诗写鹤都采用了细节描写:前诗写鹤伫立、展翅的细小动作,后诗写鹤嫌菱刺污香泉而不洗濯的细微心理。‎ B.两诗写鹤都采用了烘托手法:前诗以夕阳、沙滩、红蓼为背景烘托,后诗以溪涧、蓝天为背景烘托。‎ C.两诗都采用了虚实结合手法:两首诗中鹤的颜色、动作为实写;两首诗都着一“应”字表猜测,是虚写。‎ D.两诗都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两诗吟咏鹤的形象,其实都融入了诗人内心的观照,寄托了诗人的志趣。‎ E.两首诗的表达技巧有所不同:前诗运用夸张手法,动静结合;后诗也用夸张手法,只有动态的描写。‎ BE [B项,后诗没有以溪涧为背景烘托。E项,前诗没有采用夸张的手法。]‎ ‎(2)两首诗刻画的鹤这一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前诗鹤孤独徘徊难定栖居之所的形象,流露出诗人孤独失意、对未来感到忧虑的情绪。②后诗写鹤有所避忌、一飞冲天的形象,流露出诗人洁身自好、自信能展示自身才华的志向。‎ ‎5.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对接教材篇目:《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雨霖铃》(柳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涵 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内容 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送别。‎ ‎(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 ‎(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情或反衬)。‎ ‎(4)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标志 ‎(1)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 情感 ‎(2)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 ‎(1)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2)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3)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4)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5)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 ‎【导学号:35900063】‎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①‎ 王 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②,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③,羞为献纳臣④。‎ ‎【注】 ①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王维与丘为兴味相投,交谊颇深,曾与他有诗唱和。②《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③祢,祢衡,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④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此诗的开头由一“怜”字引出,“不得意”点明“江东”。丘为落第正值柳枝又绿的新春,伤心人对满目春光不免倍觉伤神。‎ B.颔联以苏秦作比,描写丘为只身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返回时,由于忧愁的煎熬,两鬓又新添了白发。‎ C.颈联写丘为孤独一人长途返回,太湖畔唯有微薄的家产,生计窘迫。诗人刻画了一个步履沉重、心情懊丧的形象,令人产生怜悯的共鸣。‎ D.尾联中诗人认为自己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同时于“羞”中寓忍,对于贤才遭弃的黑暗政治表示了愤慨。‎ E.诗写送别,抒发的却不是一般的离情别绪,全诗从离别写到归程,由近及远;诗情则由哀怜转为羞愤,由浅入深。‎ AD [A项,“不得意”,点明“落第”。D项,于“羞”中寓愤。]‎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对丘为落第的同情。首联用一“怜”字直接表达对丘为落第的同情;颔联表现对丘为盘资耗尽困于长安、返回时忧愁煎熬新添白发的困境的怜悯。②尾联表达了诗人自愧不如孔融,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的自责。同时“羞”中寓愤,暗含着对贤才遭弃的愤慨。‎ ‎6.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 对接教材篇目:《出塞》(王昌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燕歌行》(高适)、《使至塞上》(王维)、《十五从军征》(佚名)‎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涵 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内容 边塞诗多表现从军出塞,保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情;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战呼声,或记现实战事。‎ ‎(1)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 标志 ‎(1)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2)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情感 ‎(1)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2)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3)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4)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5)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6)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民族和睦友好往来的向往。‎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 ‎【导学号:35900064】‎ 水调歌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①。‎ ‎【注】 ①鼙(pí),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平沙落日大荒西”一句,写出地面的辽阔荒远,描绘出落日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缓缓西沉的景象。‎ B.“陇上明星高复低”一句承上写夜景。日落而星出,一切景物都销声匿迹,只见陇山之上明星闪烁,则夜静可知。‎ C.“孤山几处看烽火”,是说原野上连营驻守的军士,突然看到几处孤山上燃起的报警的烽火。‎ D.“壮士连营候鼓鼙”写敌情传来后军营的反应。警报传来,连营军士都消极应战,只是等待命令而不主动出击。‎ E.诗歌一、二句主要按照空间顺序写景,由地面的辽阔荒远到陇山之上明星闪烁,由近及远,由地面到天空。‎ DE [D项,“连营军士都消极应战,只是等待命令而不主动出击”错,“候”字表现出连营军士临危不乱,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容就绪,单等军令下达,鼙鼓擂响,即出战迎敌。E项,“主要按照空间顺序写景”错,应该是主要按照时间顺序写景,从日落写到星出星移。]‎ ‎(2)诗歌一、二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歌一、二句营造出一种阔大、悠缓、静谧的意境。这两句的铺叙及环境气氛的渲染,突出了第三句军情的紧急,更易于从悠缓宁静中见突然、危迫与紧张。故这二句乃是欲张先弛,以收取以平显兀、以缓显迫、以静显动的艺术效果,而成为第三句的绝好衬垫。‎ ‎7.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 对接教材篇目:《过故人庄》(孟浩然)、《山居秋暝》(王维)、《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饮酒》(陶渊明)‎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涵 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标志 ‎(1)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 ‎(2)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①白描与工笔;②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③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④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⑤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写哀情。‎ 内容 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内容是自然山川与田园风物。‎ 情感 ‎(1)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2)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3)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4)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5)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西塞山①下作 韦 庄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②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③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注】 ①西塞山:三国时东吴江防边塞,历代诗人多有题咏。②孤峰:指湓城北的庐山。③爨(cuàn):烧火做饭。‎ ‎(1)下列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人行至西塞山这个东吴江防边塞,前望江水,历史往事等引起丰富的联想,但诗人并没有借西塞山势发盛衰荣辱的感叹。‎ B.颔联写诗人所见,前望是庐山,后看是斜月;“渐映”写月光逐渐明亮,“斜生”巧妙地写时间的推移、位差的变化。‎ C.颈联化实为虚,把西塞山一带异时生长成熟的植物作艺术的归纳,使得描绘的景物更加富有艺术魅力和生活情趣。‎ D.尾联表现了诗人对西塞山的爱恋,他把芦花化作宁静恬适的生活伴侣,期望有一天独棹扁舟而来,依傍芦花结庵而居。‎ E.这首诗写诗人舟行至西塞山下时的所见所感,前两联暗示诗人的行迹,第三联写出对此地烹紫蕨、摘黄柑的乡间生活的赞美。‎ BC [B项,“渐映”写舟行的渐进过程,不是写月光的逐渐明亮。C项,“化实为虚”说法错误,这里是由实景转入虚景,属“由实入虚”的手法。]‎ ‎(2)首联“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写景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水似蓝”,表明水深莫测,西塞山势的峻峭,山间葱茏草色的映衬,‎ 使得江水的颜色蔚蓝;②“乱云如絮”写出了云层如轻飘的花絮,在山间起伏缠绕,非山势高峻难得有此景象,起伏的乱云弥漫江上,缠绕山间,使山势与水面通过乱云的衔接,而产生一种奇妙的效果;③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把云比喻成飞絮,蔚蓝平静的江面与陡峭如削的山势对比,写出了西塞山的奇特地势,加以起伏的云絮飘飘,形成一种对比强烈又结合奇妙的艺术境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