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江苏省苏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苏州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具有细胞核 B. 遗传物质是 RNA C. 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D. 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 【答案】B 【解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毒,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 【详解】A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核,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RNA组成,A错误,B正确; C、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细胞结构,病毒个体微小,没有细胞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C错误; D、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不能用普通的液体培养基培养,D错误。 故选B。 2. 下列物质中,进出细胞的转运速度与浓度梯度的关系符合如图曲线的是( ) A. 氨基酸 B. 二氧化碳 C. 核苷酸 D. 钙离子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浓度梯度与物质转运速度成正比例,说明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详解】A.氨基酸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A错误; B.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影响因素是浓度差,符合曲线图,B正确; C.核苷酸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C错误; D.钙离子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影响因素是载体和能量,与浓度差没有关系,D错误。 故选B。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3.下列对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 催化生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发生改变 C. 高温使酶分子的空间结构破坏而失去活性 D. 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基本相同 【答案】C 【解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酶是生物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只是起催化作用;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酶需要适宜的条件,高温或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 【详解】A、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A错误; B、酶是生物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只是起催化作用,所以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B错误; C、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C正确; D、酶具有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D错误。故选C。 4.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CO2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 ( ) A. 有氧呼吸 B. 是无氧呼吸 C. 不是乳酸发酵 D. 不是酒精发酵 【答案】C 【解析】细胞呼吸的方式有两种: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其中有氧呼吸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无氧呼吸产物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发酵)或乳酸(乳酸发酵),并释放少量能量;所以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二氧化碳放出,可判断肯定不是乳酸发酵,故答案为C。 5.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出入的通道 B.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物质组成是相同的 C. 核仁是 DNA 的合成场所 D.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答案】C 【解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详解】A、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生物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且具有选择性,如DNA分子不能通过核孔出细胞核,A正确; B、染色体和染色质都是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形态,B正确; C、核仁与某种RNA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仁不是DNA合成的场所,C错误; 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D 正确。故选C。 6.下列科学家的实验中,没有用到同位素标记法的是( ) A. 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的来源 B. 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物中有淀粉 C. 卡尔文发现光合作用过程中 C 的转移途径 D. 科学家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 【答案】B 【解析】1、同位素标记法: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 2、1939年美国鲁宾和卡门的实验: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向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2,释放的是O2。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H2O,而不是CO2。 3、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用3H标记亮氨酸做标记物,放射性首先出现在核糖体上,3分钟后放射性出现在内质网上,17分钟后放射性出现在高尔基体上。 【详解】A、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A不符合题意; B、萨克斯利用天竺葵证明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是将植物一半曝光一半遮光,没有用放射性标记,B符合题意; C、卡尔文利用标记C的同位素来追踪它的转移途径,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C不符合题意; D、科学家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 A. DNA和RNA B. RNA和蛋白质 C. DNA和蛋白质 D. 糖类和蛋白质 【答案】C 【解析】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核膜(双层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2、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染色质(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 【详解】真核细胞中,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位于细胞核中,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故选:C。 8.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 B. 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 C.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 D. 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答案】A 【解析】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和RNA,A正确; B、叶绿体在光下能合成ATP,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细胞所需ATP除来自线粒体外,还可以来自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C错误; 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不相同,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9.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相对数量的关系,该细胞可能处于 A. 间期或末期 B. 前期或中期 C. 中期或后期 D. 后期或末期 【答案】B 【解析】图中染色体与DNA的数量比为1∶2,染色体中含有染色单体,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则不存在染色单体,该细胞可能处于前期和中期,B正确。 故选B。 10.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化导致细胞数目增加 B. 细胞衰老等于个体衰老 C. 细胞都是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 D. 细胞凋亡与基因有关 【答案】D 【解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3 、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个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而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或死亡,是一种病理性过程,细胞癌变则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的。 【详解】A、细胞增殖使细胞数量增加,而细胞分化使细胞种类增加,A错误; B、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衰老不一定意味着个体衰老,B错误; C、细胞增殖的方式有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主要的增殖方式,C错误; D、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故细胞凋亡与基因有关,D正确。 故选D。 11.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B. 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C. 脂肪和胰岛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D. 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答案】D 【解析】1、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2、ATP由1分子核糖,1分子腺嘌呤碱基和3分子磷酸组成,因此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的结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详解】A、糖原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A错误; B、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形成的,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有葡萄糖,B错误; C、脂肪是生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胰岛素是激素,具有调节作用,不作为能源物质,C错误; D、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一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正确。故选D。 1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答案】A 【解析】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2、分析题文: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详解】A、动物一氧化碳中毒减少能量的供应,进而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A正确;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是逆着浓度阶梯进行的,B错误; C、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 D、离子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因此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错误。故选A。 13.在探究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相关操作不合理的是 A. 设置合理的实验温度,如0℃、60℃、100℃ B. 选择活性较强的α-淀粉酶作实验材料 C 先将淀粉酶与淀粉溶液混合,再调至相应温度保温 D. 用碘液检测反应溶液中淀粉的存在情况 【答案】C 【解析】A、α-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最适温度是60℃,因此设置的温度梯度为0℃、60℃、100℃,A正确。 B、实验中应选择活性较强的α-淀粉酶作实验材料,以免由于实验材料的问题而影响实验现象,B正确。 C、实验过程中,应先将温度调整至相应温度,再将淀粉酶与淀粉溶液混合,C错误。 D、由于碘液遇淀粉呈蓝色,而淀粉酶可分解淀粉,因此可通过反应物的量判断出淀粉酶的活性,D正确。故选C。 14.细胞内的能量供应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X代表ATP B. 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 C. 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 D. 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答案】C 【解析】图示为ATP和ADP的转化过程,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由图可知,X为ATP,Y为ADP。 【详解】A、ADP、Pi和能量可合成ATP,图中X代表ATP,A正确; B、细胞内的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B正确; C、酶1为ATP合成酶,酶2为ATP水解酶,C错误; D、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故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ATP水解可将释放的能量转化形成光能、化学能等多种形式的能量,D正确。故选C。 15.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适当降低温度和氧浓度,有利于果蔬储藏 B. 施肥的同时结合松土,有利于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C. 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厌氧菌的大量繁殖 D. 给含有酵母菌的发酵液连续通气,可以提高产酒量 【答案】D 【解析】A、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呼吸酶等酶的活性,降低氧浓度可以降低有氧呼吸强度,最终降低果蔬中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果蔬储藏,A项正确; B、矿质元素离子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而松土有利于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B项正确; C、厌氧菌需要严格的厌氧环境,因此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厌氧菌的大量繁殖,C项正确; D、在酿酒过程中,应先通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然后再密封发酵产生酒精,D项错误。 故选D。 16.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如图所示安装好。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组实验探究的分别是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的呼吸方式 B. 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 C. 甲、乙两组中澄清的石灰水都变浑浊,乙组浑浊程度更大 D. 乙组中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耗尽瓶中的O2以形成无氧环境 【答案】C 【解析】A.由于甲组左侧连接气泵,通过不断通入空气,进行有氧呼吸,可用于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乙组没有空气通入,用于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A项正确; B.装置甲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避免对实验的干扰,B项正确; C.由于有氧呼吸过程中一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能释放6分子的CO2,而无氧呼吸只释放2分子的CO2,因此,相同时间内甲组浑浊程度更大,C项错误; D.乙组中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耗尽瓶中的O2以形成无氧环境,D项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实验装置图,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实验装置图的正确分析,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该实验的原理,明确图中各种试剂的作用和不同呼吸方式产物的差异。 17. 甲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酵母菌进行发酵,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两种酵母菌总计放出的二氧化碳之和与他们吸入的氧气的体积之比是 A. 1∶2 B. 1∶1 C. 2∶3 D. 4∶3 【答案】D 【解析】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呼吸C6H12O6+6H2O+6O2→6CO2+12H2O+大量能量。无氧呼吸:C6H12O6→2C2H5OH+2CO2+能量。1mol葡萄糖有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6mol,吸收氧气6mol,1mol葡萄糖无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2mol,因此二氧化碳之和与他们吸入的氧气的体积之比8:6,也就是选项D。 【考点定位】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名师点睛】本题重在考核学生对于细胞呼吸的理解和应用。要求学生必须能够掌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才能够完成相关的计算。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有氧呼吸C6H12O6+6H2O+6O2→6CO2+12H2O+大量能量。在缺少氧气的条件下无氧呼吸 :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二氧化碳和酒精的量相同,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酒精产生量为0,只进行有氧呼吸,既有酒精的产生,且二氧化碳的含量又大于酒精的量,即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18.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速率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 ④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分析题意:卵细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养料;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能量。细胞的结构决定功能,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呈两面略凹的圆饼状,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大部分营养物质都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的。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质量轻有利于精子的运动。 【详解】卵细胞体积较大,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①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作用,呈现两面略凹的圆饼状,所以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速率,②正确;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而营养物质的吸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所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③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但在精子尾的基部有大量的线粒体,可为精子的游动提供能量,有利于精子运动,④正确。综上分析,②③④均正确。故选B。 19.如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均有生命活力,但是含水量不同 B. ①→②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水存在形式之间的转化 C. 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不同 D. ②不含水分,可作为种子贮藏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④是自由水,⑤是结合水,③是无机盐。 【详解】A、失去结合水的②不再具有生命活力,A错误; B、烘干过程中部分结合水转化为自由水散失,B错误; C、④和⑤都是水,但是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不同,④是来自细胞中的自由水,⑤ 主要是来自细胞中的结合水,C正确; D、②不再具有生命活力,不能作为种子贮藏,D错误。故选C。 20.关于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伴随有ATP的生成 B. 人体大脑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脂肪的有氧氧化 C. 叶肉细胞中合成葡萄糖的过程是需要能量的过程 D. 硝化细菌主要从硝酸还原成氨的过程中获取能量 【答案】C 【解析】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是细胞中直接的能量物质,ATP的产生途径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自然界少数种类的细菌,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无机物氧化时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 【详解】A、淀粉是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被水解成葡萄糖的,该过程没有ATP的生成,A错误; B、人体大脑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有氧氧化,B错误; C、暗反应产生葡萄糖的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的能量,C正确; D、硝化细菌生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其将氨还原成硝酸的过程,D错误。 21.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 O2的产生 B. H2O生成 C. [H]的消耗 D. ATP的合成 【答案】A 【解析】A、O2产生于光反应中,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A正确; B、生成H2O的生理过程较多,如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 C、[H]消耗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或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或暗反应,场所不一定有膜结构,如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C错误; D、ATP的合成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不一定有膜结构,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代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2.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 ATP 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不是主动运输 B. 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 ATP 的主动运输 C.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 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 D. 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 【答案】A 【解析】由图解可知: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为主动运输;而运出细胞时,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为协助扩散。 钠离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为协助扩散;而运出细胞时,则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为主动运输。 【详解】A、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转运,需要能量,A错误; B、Na+从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由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 C、根据图示分析可判断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C正确; D、Na+从肠腔进入上皮细胞、葡萄糖从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都是由高浓度进入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均为被动运输,D正确。 故选A。 23.用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板出现在分裂期的后期 B. 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 直接用高倍镜找到分生区的细胞进行观察 D. 一个视野中看不全各个时期的图像,可移动装片寻找 【答案】D 【解析】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洋葱是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观察时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再换高倍镜观察。 【详解】A、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细胞板,A错误; B、洋葱是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只有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才有中心体,B错误; 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要在低倍镜下先找到要观察的部位,再换高倍镜观察,C错误; D、由于分裂期的细胞数较少,若在一个视野中观察不全各个时期时,可移动装片到周围细胞中寻找,D正确。故选D 24.如图是某细胞有丝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此细胞为动物细胞 B. 此时细胞内含有8 条染色单体 C. 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发生加倍 D. 此细胞处于分裂后期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图:图示是某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A、此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膜内陷,且两极具有中心体,故为动物细胞,A正确; B、此细胞内着丝点已经分裂,故含有0条染色单体,B错误; C、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C正确;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正确。故选B。 25.下列实例可以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是( ) A. 皮肤被划破后,伤口重新愈合 B. 蜥蜴受攻击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C. 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 D. 胡萝卜组织块经离体培养产生完整植株 【答案】D 【解析】皮肤被划破后,伤口重新愈合属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A错误;蜥蜴受攻击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说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B错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个体,不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胡萝卜组织块经过植物组织培养产生完整植物,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点睛】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原因: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二、非选择题: 26.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它含有α、β两条肽链,α链含有21个氨基酸,β链含有 30个氨基酸,两条多肽链间通过2个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个—SH 脱H连接而成)连接,在α链上也形成一个二硫键,下图为结晶牛胰岛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请据此回答: (1)该分子中的51个氨基酸形成肽链时必须通过相邻氨基酸之间发生_____,图中的_____(填化学键)使肽链相互连接在一起,最后盘曲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胰岛素分子,此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_。 (2)胰岛素分子中含有肽键_____个。从理论上分析,胰岛素分子至少有_____个“—NH2”。 (3)经检测,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胰岛素都是由51个氨基酸构成,且氨基酸组成大致相同,比较如下: 猪:β链第30位氨基酸与人的不同; 马:β链第30位氨基酸和α链第9位氨基酸与人的不同; 羊:β链第8、9、10 位氨基酸与人的不同; 鼠:α链有8个氨基酸,β链有10个氨基酸与人的不同。 ①相近物种的胰岛素不同,反映在多肽链的氨基酸组成上主要是_____。 ②上述几种动物中,_________ 和人的亲缘关系最远,糖尿病人最适宜的代用品是_________的胰岛素。 【答案】脱水缩合 -S-S- 888 49 2 ①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②鼠 猪 【解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在解答题目的时候首先要掌握蛋白质主要是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的,然后要明确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多肽经过盘曲折叠形成蛋白质。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它含有α、β两条肽链,α链含有21个氨基酸,β链含有30个氨基酸,两条多肽链间通过两个二硫键连接,在α链上也形成一个二硫键。据此答题。 【详解】(1)氨基酸之间经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多肽链之间可通过-S-S-连接在一起,最后盘曲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胰岛素分子,由图可知,此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为(21+30)-2=49个,同时形成了三个二硫键,每形成一个二硫键会脱去两个H,所以该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49×18+3×2=888。 (2)胰岛素分子中含有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的条数=(21+30)-2=49个。从理论上分析,一条肽链的一端含有一个氨基,另一端含有一个羧基,因为胰岛素分子有两条链,所以至少有2个“-NH2”和2个“-COOH”。 (3)①根据资料分析可知,由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所以形成不同物种的胰岛素不同。 ②上述几种动物中,由于鼠的α链有8个氨基酸、β链有10 个氨基酸与人的不同,与人的胰岛素的差异最多,所以鼠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远;猪只有β链第30位氨基酸与人的不同,与人的胰岛素的差异最小,故糖尿病患者最适宜的代用品是猪的胰岛素。 【点睛】本题结合结晶牛胰岛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考生蛋白质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考生识记脱水缩合的概念,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及相关计算,能运用其延伸规律结合图中信息答题。 27.下面甲图为酵母菌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是甲图局部放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酵母菌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_____。 (2)甲图中能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填标号)。 (3)在无氧环境中,酵母菌也会逆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为此过程提供载体蛋白和能量细胞结构分别是[ ]_____和[ ]_____。 (4)在酵母菌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乙图中的结构[ ]_____和[ ]_____有消失与重建过程。 (5)⑧彻底水解可得到的物质主要是_____。 【答案】叶绿体 ⑥⑦ ④核糖体 ⑥线粒体 ⑨核仁 ⑩核膜 氨基酸、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解析】分析图解可知:图甲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核,③是内质网,④是核糖体,⑤是细胞膜,⑥是线粒体,⑦是细胞质基质;图乙中,⑧是染色质,⑨是核仁,⑩是核膜。据此答题。 【详解】(1)分析图解可知,酵母菌细胞中具有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细胞核等细胞结构,因此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叶绿体。 (2)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产生二氧化碳,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⑥线粒体,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⑦细胞质基质。 (3)在无氧环境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提供能量,因此酵母菌逆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时,④核糖体合成蛋白质为其提供载体,⑦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为其提供能量。 (4)在酵母菌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乙图中的结构⑨核仁和⑩核膜有消失与重建过程。 (5)⑧表示染色质,其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DNA,因此彻底水解可得到的物质主要是氨基酸、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识记叶绿体在细胞中的分布;识记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产物、场所等;识记染色体的组成等。 28.下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含18O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体外培养图一所示细胞,该细胞内合成抗体的过程中,产生了H2 18O,则其中的18O来自于该亮氨酸的_____(填写基团名称)。 (2)图一所示细胞合成的抗体以_____的方式出细胞,该过程所需能量主要由_____(填序号)提供。 (3)以18O标记的H18O 研究图二所示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发现有氧呼吸产物中最先出现的含有18O的物质是_____,表明H218O参与了有氧呼吸的_____阶段。 (4)某同学为了探究“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问题,将图一、二所示细胞同时置于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羧基 胞吐 ⑥(④⑥) CO2 第二 失水皱缩 质壁分离 【解析】分析题图:图一细胞能分泌抗体,为浆细胞,其中结构①~⑦依次是细胞膜、囊泡、高尔基体、细胞质基质、内质网、线粒体、核糖体。 图二为植物细胞,其中①~⑨依次是叶绿体、核糖体、内质网、细胞壁、细胞膜、液泡、高尔基体、细胞核、线粒体。 【详解】(1)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脱水缩合是由一分子氨基酸的羧基和一分子氨基酸的氨基脱掉一分子水形成肽键,产生水中的氧来自氨基酸的羧基。所以用含18O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体外培养图一所示细胞,该细胞内合成抗体的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其中的18O来自于该亮氨酸的羧基。 (2)抗体属于大分子物质,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该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⑥线粒体提供。 (3)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水和丙酮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用18O标记的H18O研究图二所示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发现有氧呼吸产物中最先出现的含有18O的物质是CO2。由于动物细胞中CO2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产物,所以该现象可表明 H218O 参与了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4)将动物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动物细胞会发生失水而皱缩,而植物细胞由于存在细胞壁,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所以将植物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点睛】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合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氧呼吸的过程和动植物细胞的失水现象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9.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从图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_。在13℃~16℃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_____(增强、减弱、不变),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_____(增强、减弱、不变) (2)恒定在上述_______ ℃温度下,维持10小时光照,l0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重了________mg。 【答案】 X 2X+Y 增强 增强 14 30 【解析】据图分析:左图中:无光处理1h叶片重量减少的量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即X代表呼吸速率;光照处理1h重量增加的量表示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的量,即Y+X代表净光合速率、Y+2X代表实际光合速率。 右图中:在13℃~16℃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逐渐增强。 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详解】(1)从图一分析可知,无光处理1h叶片重量减少的量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mg/h,光照处理1h重量增加的量表示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的量,即X+Y代表净光合速率、Y+2X代表实际光合速率。13~16℃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强,真正光合作用分别为4,7,8,9,所以是持续增加。 (2)在图一所示实验中,若先给予6小时光照,后6小时黑暗处理,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则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而X代表呼吸速率,Y+X代表净光合速率,则要求Y最大时,即温度14℃。若只是持续给予12小时光照,则该温度下,每小时的净光合速率=Y+X=3+2=5mg,因此该植物叶片增重5×10-2×10=30mg。 【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用图表、文字等多种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30.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与ATP、酶有密切关系。下面甲图表示了细胞某些代谢过程与ATP的关系;乙图表示酶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若生物体为蓝藻,细胞消耗ADP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而在玉米体内,叶肉细胞通过生理过程①产生ATP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太阳光能转变为骨骼肌收缩所需的能量,需要依次经过甲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过程。 (3)乙图中,若表示过氧化氢酶作用于一定量的H2O2(温度和pH等条件都保持最适宜)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d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若其他条件不变,将该酶的浓度增加一倍,请在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___________ (4)过氧化氢酶之所以能够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是因为它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3+也能催化H2O2的分解,但与过氧化氢酶相比,要达到生成物量的最大值,反应时间一般________d分钟。 【答案】 细胞质 叶绿体类囊体膜 ①②③④ 底物已完全被消耗尽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大于(长于) 【解析】试题分析:甲图分析:①②是光合作用过程中ATP的形成和分解。③细胞呼吸形成的ATP,④生命活动中ATP的消耗。(1)蓝藻为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因而ATP的消耗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光合作用中形成ATP的部位是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2)太阳光能转变为骨骼肌收缩所需的能量转移途径:①→②→③→④。(3)由“乙图中,若表示过氧化氢酶作用于一定量的H2O2(温度和pH等条件都保持最适宜)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知d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的原因是H2O2被消耗完。若其他条件不变,将该酶的浓度增加一倍,酶促反应速率提高,但由于底物量没变,底物完全被消耗所需时间短,且最大生成量不变。(4)酶作用的本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由于酶具有高效性,所在同样的条件下,底物完全被消耗,无机催化剂催化反应所需时间长,而酶催化的化学反应所需时间短。 考点:本题考查ATP和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依据所学及题中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1.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溶液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0.3g/mL蔗糖溶液、清水 质壁分离及复原 C 洋葱根尖 解离液、龙胆紫染液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D 菠菜叶 无水乙醇、层析液 滤纸条上的色素带 (1)上述各项实验中,不需要使用显微镜的实验组别为_____,需要细胞保持活性的实验组别为_____。 (2)A 组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_____。 (3)B 组实验中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则可发生质壁分离,除了存在中央液泡外,其结构上原因还有_____。 (4)如图是某同学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若要在高倍镜下看清视野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________ 移动。此视野中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 ①视野选择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5)D 组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_____。 【答案】D B 洗去浮色 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左 ①② 画色素滤液细线次数太少(其它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解析】1、检测脂肪可使用苏丹III染色,用酒精洗去浮色后用显微镜观察看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2 、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细胞形态呈正方形且排列紧密,经过染色固定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观察到有的细胞正处于分裂中,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需要使用龙胆紫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3、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于无水乙醇,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由于绿叶中的色素不止一种,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可以随着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达到分离色素的目的。 【详解】(1)脂肪的鉴定、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观察、有丝分裂的观察均需要使用显微镜,而色素的分离不需要使用显微镜,所以上述各项实验中,不需要使用显微镜的实验组别为D,B组观察质壁分离时需要细胞保持活性。 (2)A组实验使用苏丹Ⅲ对花生进行染色,目的是检测脂肪的存在,其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便于观察。 (3)B组实验中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则可发生质壁分离,除了存在中央液泡外,其结构上的原因还有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4)由图可知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位于视野中的左侧,由于显微镜下呈的是倒像,所以若要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适当向左侧移动。此视野中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的原因有视野选择不合适,没有找到分生区细胞集中的区域,或取材时间不合适,此时细胞分裂少,故选①②。 (5)D组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画色素滤液细线次数太少,使滤液细线处色素沉积较少。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脂肪的检测,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实验的掌握和运用。 32.某指示剂溶液在中性条件下为黄色,酸性条件下为红色,碱性条件下为紫色,现有水草、蜗牛、光源及4支装有指示剂水溶液的试管(均为黄色,指示剂不会影响生物的生理活动)等,设计一个证明光合作用吸收CO2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实验,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原因。 (1)为了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应对B装置作如何处理? __________,实验结果指示剂呈_____色。 (2)为了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CO2,应对C装置作如何处理?__________ ,实验结果指示剂呈_____色。 (3)A装置的作用是_____。 (4)用一定的光源向D装置照射一段时间。结果预测与结论: ①若指示剂呈红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指示剂呈黄色,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指示剂呈紫色,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放入水草,将装置放在适宜的光照下 紫 放入水草,将装置放在黑暗中 红 对照 水草的光合作用速度小于水草与蜗牛的呼吸作用速度之和 水草的光合作用速度等于水草与蜗牛的呼吸作用速度之和 水草的光合作用速度大于水草与蜗牛的呼吸作用速度之和 【解析】水草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使溶液中PH偏大,指示剂变为紫色。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使溶液中PH减小,指示剂变为红色。由于光照条件下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若要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将实验装置暗处理,以排除光合作用的影响。 【详解】(1)为了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应在B装置中放入水草,并将装置放在适宜的光照下,由于水草光合作用消耗了溶液中的二氧化碳,使溶液中PH偏大,故实验结果指示剂变为紫色。 (2)为了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CO2,应在C 装置中放入水草,并将装置放在黑暗中,由于水草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进入溶液中,使溶液中PH减小,故实验结果指示剂变为红色。 (3)A装置不放任何生物,作用是与其它实验组形成对照。 (4)D装置中有水草和蜗牛,光照条件下,水草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蜗牛只进行呼吸作用。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取决于水草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与水草和蜗牛共同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差值。所以用一定的光源向D装置照射一段时间。①若指示剂呈红色,说明水草的光合作用速度小于水草与蜗牛的呼吸作用速度之和;②若指示剂呈黄色,说明水草的光合作用速度等于水草与蜗牛的呼吸作用速度之和;③若指示剂呈紫色,说明水草的光合作用速度大于水草与蜗牛的呼吸作用速度之和。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吸收CO2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实验探究,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33.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可可碱浓度(mmol•L-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种子发芽率(%) 分裂期细胞占比(%) 有丝分裂指数(%)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37 3.04 0.69 81.5 0.1 2.90 2.16 0.74 68.1 0.5 2.10 1.72 0.38 18.6 1.0 1.96 1.72 0.24 2.3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该试剂的作用是 _________。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 ____期。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到达1.0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 _____________。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盐酸和酒精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中 减少 降低 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解析】分析题图:图中箭头所指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应该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分析表格: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种子的发芽率都逐渐降低,分裂期细胞所占的比例也逐渐降低,其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 【详解】(1)解离液是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的混合液,其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图中箭头所指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应该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2)由表可知,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处于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浓度,说明处于这两个时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 (3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可可碱的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实验目的是探究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因此自变量为可可碱浓度,因变量为赤霉素的含量。实验设计基本思路是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并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点睛】本题借助有丝分裂的知识考查有丝分裂的特征、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由于题干给定背景设置严格,所以答案的确定难度不大,比较容易分析和归纳答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