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证专项练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证专项练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证专项练 学案 一、(2018·湖南五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①随着不惜一切代价一味追求GDP的发展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政府近来反复强调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强调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明确把“好”的标准提到首位,而不再简单地重复“发展是硬道理”。这是一个信号: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面对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思想文化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这种转变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支持?没有相应的文化转型,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能够独立完成吗?‎ ‎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于“好”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环保、低耗、节能等方面,是环境、能源等方面的指标。节能、低碳、绿色、宜居等等已经被确立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宜居城市等,也成为政治家和知识分子的口头禅。‎ ‎③这些当然都是必要的,但是还不够。因为这些指标基本上还是着眼于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概念依然是“经济”,如果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继续下去,中国的经济就无法持续增长。但是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好”的全部含义么?换言之,如果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能够持续下去,它就应该坚持吗?我以为不是。在经济增长的“好”背后还有一个更加根本性的标准,这就是“好生活”。“好生活”的“好”是一个综合评价指标,它当然应该包括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又不仅仅是好的经济增长方式,它还应该包括:好(合理)的政治体制、好(优良)的道德环境、好(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好(愉快)的心情等。也就是说,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是协调一致,相互支持的。因此,这个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光靠经济学就能解决的问题。“好生活”的问题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好生活的问题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及政治、经济、道德、哲学等诸多层面的问题,能够概括这些层面的最合适术语,我以为是文化。因此,好生活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文化问题。‎ ‎④‎ 由于经济理性属于工具理性,它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效益问题,因此它无法从根本上回答何谓好生活的话题。或者说,它对好生活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物质计量、工具理性、绩效考核的层次,无法进入实质理性、价值理性的层次。从经济理性层次理解和判断一个社会的发展模式或国民的生活质量,很难对其好坏做出实质性的价值判断。比如,一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践踏人权、漠视正义、忽略心灵感受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好的还是坏的?如果说它是不好的,可它的效率不是很高吗?它的速度不是很快么?再比如,为什么保护环境、资源、人权、正义乃至好心情那么重要呢?经济学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文化的问题,享乐主义者可能认为,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是好的,因为它能够迅速致富,在很短的时间内尽情地消费、挥霍、享乐,至于子孙后代则不在考虑之列。比如中国古代的享乐主义者杨朱就认为:我此时此刻的瞬间身体快乐才是最重要的,生命的质量表现为肉体感官刺激的强度,因此,此时此刻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我的贪欲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就是好的。只有当你对这个世界的持久存在(阿伦特说的“尘世永恒”)和后代的福祉抱有深切的关怀,当你觉得在身体享乐之上还有更高的好生活的标准,你才会警惕和批判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模式。‎ ‎⑤至于正义、人权等和发展的关系,则是一个政治哲学的问题,但从根本上说也是文化的问题。我们说以牺牲人权和正义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不好的,是因为我们认为人不是动物,不能把金银珠宝装饰的笼子当作自由的天空,把奢侈的物质享受当作幸福的全部。人要活得像一个人,要有人的尊严,单是奢侈品无法给你这样的尊严。这就要有合理的政治制度,要有民主和法制,要能够保障公民的人权。之所以说这是一个文化的问题,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认为人权、正义和尊严是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享乐主义者和发展至上主义者可能嘲笑说:“什么叫活得像一个人?难道不就是住豪宅、开好车、戴名表、抱美女么?人权、尊严、正义算什么呢?”大街上的很多广告不就在宣扬这样的价值观么?广告所塑造的所谓“成功人士”不就是这种类型的人么?‎ ‎⑥可见,发展模式之争的实质是文化之争,价值观念之争,不同的好生活理念之争。现在我们讲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讲“又好又快发展”,这表明我们认识到了原先的“发展就是一切”、GDP挂帅的发展模式是有问题的。什么地方出问题?我认为是这种发展模式背后的好生活理念有问题。因此,应当深入探讨何为好生活,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进而解决我们应该选择何种发展模式的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政府强调经济和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好”指的是不仅经济能够持续增长,而且要环保、低耗、节能等,从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B.作者认为对“好”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环保、低耗、节能等方面”的局限是只注重经济的持续增长,忽视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的指标。‎ C.一段时间以来,政治家和知识分子说“口头禅”,说明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怀有消极的心态。‎ D.经济理性,只能判断经济效益,而不能判断一个国家国民的生活质量。‎ 解析:选B A项,概括不全。“好”是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不仅仅是好的经济增长方式,它还应该包括:好(合理)的政治体制、好(优良)的道德环境……C项,评述不当。说明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并没有真正理解,而不是消极心态。D项,判断绝对。“从经济理性层次理解和判断一个社会的发展模式或国民的生活质量,很难对其好坏做出实质性的价值判断。”可见,经济理性可以判断国民生活质量,只是很难科学全面地判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多处设问反问,不断抛出问题,推进文章,引发人们对发展模式背后的文化理念的思考。‎ B.文章层层深入,由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切入,引出对“好”的内涵的探讨,再到“好生活”的内涵与标准的思考。‎ C.文章在论证中,阐述过去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发展目的、路径、价值观等方面纠正了人们不正确的认识,并由此找到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模式。‎ D.文中引用杨朱的观点,说明在某些享乐主义者眼中,好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就是追求个体此时此刻的享乐。‎ 解析:选C C项,忽视条件,错在“并由此找到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模式”,文章结尾说“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进而解决我们应该选择何种发展模式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要彻底摒弃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 B.好生活的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从根本上讲,是文化问题。‎ C.追求个体瞬间快乐的享乐主义导致了今天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 D.没有相应的文化转型,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无法独立完成。‎ 解析:选C C项,强加因果。原文“享乐主义者可能认为,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是好的”,但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并不是享乐主义造成的,归因太武断。‎ 二、(2018·德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中西美学比较 彭吉象 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善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正因为如此,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不同。以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为例,西方的悲剧可以说是彻底的悲剧,一悲到底,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到最后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死了。中国的戏曲不是没有悲剧,但它一定要有一个光明的结局,或者称为大团圆的结局,一定要让“善”战胜“恶”,这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美与善的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美学强调的是再现、模仿、写实。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的艺术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如中国绘画更多地强调表现,不注重焦点透视,而是注重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却强调再现、模仿和写实,非常注重焦点透视。为什么会这样?区别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觉得除了两种文化不同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两种文学的源头不一样。中国文学史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诗经》大部分在黄河流域,而《楚辞》是在长江流域。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抒情诗歌。抒情诗歌就是要表现、抒情和言志。所以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是抒情文学,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中国艺术强调抒情的特点。西方文学公认的源头是《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荷马史诗》是史诗,是在讲故事,而且故事非常精彩。还有古希腊的戏剧也很有名。我们可以发现,《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写实,和我们抒情文学的表现形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两种文学艺术的源头不同,造就了中西方美学与艺术各自的特色。‎ 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民族文化的不同。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什么?答案众说不一,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文化的话,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季羡林先生和汤一介先生都曾经说过,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最精髓的地方,“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西方文化从古到今都是“二元论”,最早是上帝和人,文艺复兴以后,变成了人和自然二元对立。因此,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的自然科学发展得非常快。“二元论”就是强调主客分立,人要不断地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我们现在用的自然科学包括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天文学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现在进入21世纪了,西方文化潜在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人一味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最后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现在西方很多思想家甚至是科学家,要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他们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东西是可以借鉴的,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就中西文化来说,很难说哪个优哪个劣,应该说是互相取长补短。归根到底,中西方美学的不同是由于两种文化的不同造成的。‎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美学和艺术更追求美和善的统一,西方美学和艺术更追求美和真的统一,表现在戏剧中,西方悲剧往往一悲到底,而中国悲剧的结尾总有光明。‎ B.中西方对美学的追求不同,所以其绘画的注重点也不同,中国绘画强调表现,注重的是散点透视,而西方绘画则强调再现,注重的是焦点透视。‎ C.中国文学强调抒情,其源头之一《诗经》中的诗歌基本上都是抒情诗;西方文学重视叙事,其文学源头《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 D.西方文化强调“二元对立”,主张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这使得西方的自然科学发展得很快;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造成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落后。‎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D项,“造成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落后”于文无据。‎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便提出中西美学的显著不同:中国美学更多地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美学更多地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 B.第二段作者论证了中国美学强调抒情与西方美学注重写实的差异,接着又分析了差异的原因在于中西文学的源头不同。‎ C.第三段作者更进一层,论证了中西美学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民族文化的不同,尤其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显著差异。‎ D.文章层次非常清晰,在论证过程中大量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将原本抽象的美学原理阐述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D项,文中没有大量的引用论证。‎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到最后不是安排大多数主要人物都死亡的结局,这出悲剧的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必然大打折扣。‎ B.《诗经》《楚辞》虽然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注重表现作者的情感。‎ C.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和写实,《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所以它们的表现形式是相同的,但是迥异于我们的抒情文学。‎ D.中西方文化并无孰优孰劣之分,因为现在西方很多思想家甚至科学家,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希望从中吸收精华。‎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A项,扩大范围。认识价值打折扣,与伦理价值无关。C项,无中生有。叙事文学与抒情文学的表现形式完全不一样,但同为叙事文学,表现形式也未必都相同。D项,因果关系不当。中西方文化难分优劣,其原因不是西方人“已经认识……希望从中吸收精华”,而是中西方文化各有优缺点。‎ ‎[加固训练](教师用书独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①休闲阅读是人在闲暇时间里,于内心之爱驱动下自主选择的以阅读为内容的休闲方式。休闲阅读是阅读与休闲的结合,阅读赋予休闲以文化内涵,提升了休闲的文化品位;休闲赋予阅读以审美乐生的内涵。宋代陆九渊提出优游阅读,主张以悠然闲适的心态去读书。鲁迅在《读书杂谈》中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②休闲阅读可以自由自主地选择读书内容、方式、地点等,不受强制性目标与任务限制和约束。休闲读书是随兴而为,是为了满足审美需求,获得内心的丰盈与适意。它还具有趣味性高,进入门槛低的特点。趣味性高意味着吸引力大,进入门槛低意味着休闲机会的易得性与可达性高,这些均十分有利于让阅读进入休闲,让闲暇接纳阅读,从而在普通大众中得到推广和普及。与其他休闲活动相比,休闲阅读资源消耗低,环境影响小。‎ ‎③休闲阅读不但能起到消遣放松的作用,还能够提高学识水平,陶冶气质情操,具有重要的养心益智功能。尤其是,休闲阅读的派生价值对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均较有益。宋代朱熹强调,读书带给人的是智慧之乐、心灵之乐与和美之乐。明朝李贽说,“龙湖卓吾,其乐何如?四时读书,不知其余”‎ ‎。休闲阅读有助于克服内在贫乏对休闲的制约。内在贫乏主要指精神世界的贫乏。休闲阅读对充实精神空间,建构休闲生存智慧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④闲暇管理的要义,是用积极健康的休闲活动填充闲暇时间,实现闲暇时间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西方休闲理论认为,闲暇是以时间形态的社会资源。它的特点一是无法以真空的状态存在,如果不积极占用,便可能导致消极占用;二是这种资源的使用效果,取决于人们的休闲选择。亚里士多德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闲暇管理对于个体幸福和城邦和平的重要性,认为闲暇越多,越需要智慧、节制和正义。罗素强调,明智用闲是对人类文明的最后考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均寿命的延长,闲暇时间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闲暇时间已经成为日益重要的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空间。如何管理和利用闲暇资源,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⑤休闲选择和闲暇时间的利用与人成为人有着直接的与内在的关联。人成为人的过程也是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格的健全,意味着人的潜能的实现与多方面的生命体验的获得,意味着包括审美在内的人与对象世界关系的全面性和人的内在世界的丰富性与完整性。休闲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契机。自从分工出现以来,专业化的繁忙劳作易使人片面发展,而闲暇时间的增加将使人有机会弥补和打破分工对于自己发展空间的限制。分工越细,闲暇时间和休闲活动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越重要。在工作专业化与教育功利化的背景下,休闲阅读对于弥补实用阅读和应试教育对人的发展空间的限制,丰富人的生命体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科专业分化越细,休闲阅读对人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对人的整体性与均衡性发展越重要。‎ ‎(节选自王景全《论休闲阅读》)‎ ‎1.下列关于“休闲阅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休闲阅读是人们自主选择的以阅读为内容的休闲方式,它把阅读与休闲结合起来,并赋予阅读与休闲以新的统一内涵。‎ B.休闲阅读在阅读内容、方式、地点等方面具有自主选择性,读者在阅读中随兴而为,没有阅读目标,也没有阅读任务。‎ C.趣味性高、进入门槛低的特点,不仅有利于阅读与休闲的结合,而且还有利于休闲阅读在普通大众中得到推广和普及。‎ D.内在贫乏就是指精神世界的贫乏,它对休闲具有制约作用,而休闲阅读能够充实精神空间,有助于克服这一制约作用。‎ 解析:选C A项,赋予的应是不同的内涵。B项,“不受强制性目标与任务的限制和约束”,不等于没有阅读目标、任务。D项,内在贫乏主要是指精神世界的贫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先介绍什么是休闲阅读,接着指出休闲阅读是阅读与休闲的结合,再引用陆九渊的观点和鲁迅的主张,意在让读者了解休闲阅读的心态和阅读范围。‎ B.②段阐述休闲阅读具有自主性强、趣味性高、进入门槛低、资源消耗低等特点,③‎ 段分析休闲阅读所起到的多方面作用,②③两段之间构成了因果关系。‎ C.④段拓展笔墨,引入“闲暇管理”这个概念,丰富的引用让文章在更宽的视野下讨论管理和利用闲暇资源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为下文深入探讨作铺垫。‎ D.⑤段承④段,探讨休闲阅读的现代意义,认为休闲选择与“人成为人”有密切联系,休闲阅读有利于丰富人的生命体验,促进人的整体性与均衡性发展。‎ 解析:选B B项,②③段之间不是因果关系,可理解为承接关系。‎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休闲阅读能消遣放松,养心益智,它的派生价值既有益于个体成长,也有益于社会发展,朱熹所说的读书之乐主要是就社会发展的意义而言的。‎ B.“闲暇”以时间形态存在,它的使用效果,取决于人们的休闲选择,闲暇管理不仅关系到生命个体的幸福与成长,还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C.实现闲暇时间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对生命个体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照亚里士多德、罗素的观点,对身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具有启发意义。‎ D.专业化繁忙劳作使人片面发展,不断增加的闲暇时间打破了分工对于个体发展空间的限制,休闲阅读及其他各种休闲活动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选A A项,朱熹所说的读书之乐主要是就个体成长而言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艺术要向民间学习 西 沐 近代以来。以西方为主体的多元化文化艺术观念不断地介入、冲击长期封闭而又饱受困苦的国土与人们的思想,在新鲜而又应接不暇的外来艺术观念与形态中,人们贪婪地吸吮着、追逐着,引起了中国文化艺术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与前行。与此同时,人们赖以站立与前行的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空间也不断地受到挤压,甚或是消解。对民间艺术的漠视与无知,正在伤害着中国艺术,阻碍着中国艺术的发展步伐,割裂着中国艺术格局的建构。‎ 以绘画为例,当下中国艺术发展的基本态势,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取向:‎ 首先是眼睛向外,以西方艺术理念及语言为自己创作探索的指导,以水墨或民族化的材质为媒介进行创作,总体来讲,属于拿来主义。‎ 其次是洋为中用型,搞中西融合,比较典型的表现就是在绘画领域,把西方造型的理念、素描的训练与方法等运用到中国画创作的过程中,尽量做到用西方艺术及其理念、观念来改造中国画。雕塑艺术的发展,深受这一思潮或是教育体系的影响。‎ 第三是深入绘画传统型,认为中国的绘画传统博大精深,具有无限大的发展空间,当下我们艺术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不是对传统的学习太多了,而是太浅显了,应该以极大的气力与勇气打入传统,一旦深入进了传统,就会发现传统的广深与美妙,就没有必要再出传统,需要的是深入、深入、再深入,传统是一个我们永远无法挖掘穷尽的宝藏。‎ 第四是追求文化内涵,重视文化体验,认为艺术的表现力虽然不分中西、不分国界与民族,但艺术审美的趣味与趣向是建立在文化大背景之下,建立在审美文化的立场之上的。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由于具有不同的文化体验,导致了其审美经验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又在没有充分形成文化共识的条件下而存在,那么,建立在文化体验之上的审美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特有的文化内涵的追求,就成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 第五是向民间学习。这种提法在很多人听起来刺耳,看起来不顺眼,但却是一条无可回避的艺术发展之道路。对当今中国艺术的发展来讲,我们更多地不是向民间“送艺术”,而应该是俯下身子,向民间艺术学习。几千年来,在民间积淀了太多的艺术素材、艺术创作、艺术传统及艺术精神,它与迅速变化的现实世界与现实生活一起,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母体”,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鲜活的形象、丰富的文化、创新的传统及与时俱进的包容创造的精神,能够不断地使我们与中国文化的正途大道相望。能够让我们与民族艺术的血脉相连,能够与正大雄浑的民族精神相拥抱,而这些,恰恰是当下中国艺术发展过程中所缺失的。‎ 我们强调艺术创作与探索要融入社会,为社会教化服务,为人的美育服务;强调艺术创作与探索要关注审美的当代性,不能囿于已有的概念、模式,更不能脸谱化,要适应时代审美文化的需要与变迁;强调艺术创作与探索的出新要融入时代的精神,不能以旧为美、以古为美,要赋予作品以时代内涵,与时俱进。‎ ‎(选自《人民论坛》,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绘画采用中西合璧的发展模式,用西方造型的理念、素描的训练与方法等来融入中国画,从而改变中国画创作理念。‎ B.中国的绘画传统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内涵。当下我们艺术发展遇到的瓶颈,不是向传统学习太多,就是学的过于浅显。‎ C.向民间学习是一条无可回避的艺术发展之道路,是因为民间是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母体”。‎ D.向民间学习,能够使艺术创作与探索融入社会,融入时代的精神,赋予作品以时代内涵。‎ 解析:选A B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不是对传统的学习太多了,而是太浅显了”,原文是并列关系,而B项曲解为选择关系;C项,断章取义,“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母体’”并不仅仅是民间,是民间与迅速变化的现实世界与现实生活一起,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母体”;D项,强加因果,文章最后一段论述向民间学习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并不是论述向民间学习,有这些作用。‎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运用生动的比拟手法,论述了中国艺术过多学习西方,而漠视民间艺术的现状。‎ B.文章3~6段,论述了中国绘画艺术当前发展的三个误区,一是眼睛向外,一是洋为中用,一是深入传统。‎ C.文章前半部分论述了我国现代艺术发展的几个错误取向,后半部分则论述了向民间学习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 D.作者说民间艺术是构成当代艺术发展的“母体”的一部分,是为了论证“向民间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解析:选B B项,文章3~6段是以绘画为例论述整个艺术,而非只是单纯地论述中国绘画艺术。‎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多元化文化艺术是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变革与前行,另一方面也挤压了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空间。‎ B.当下艺术发展的源泉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我们以更大的勇气深入挖掘传统的巨大潜力,其发展轨迹是深入、深入、再深入。‎ C.当下中国艺术发展缺少与雄浑的民族精神的融合,而民间艺术有旺盛的生命力,拥有鲜活的形象、敏锐的思维与包容精神等。‎ D.我们的艺术创作与探索,要与时俱进,不拘泥于传统,不怕艺术上的冒险,应赋予作品以时代内涵,坚持为民众服务的理念。‎ 解析:选C C项,根据原文“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鲜活的形象、丰富的文化、创新的传统及与时俱进的包容创造的精神”,“敏锐的思维”系无中生有。‎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兼容 岳双喜 阿里巴巴金融对小微企业实行贷款,目前已有了几十万家用户借助这个平台完成了贷款。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不断蚕食,传统金融行业如果不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型,将会很快被时代所抛弃。实际上,信用模型的建立并非偶然,它受到技术、资金、设备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而其中最易被忽略、但却最关键的因素则是社会关系诚信资本的原始积累。‎ 成功企业都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诚信资本原始积累,腾讯微信从一开始的大量用户社会关系诚信资本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渐发展,先是社交平台后来发展到支付平台,最后是理财,最终涉足金融领域,这些都和社会资本初步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这种社会诚信资本,才会有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分析。针对金融服务领域,社会关系的诚信资本能够提升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借贷的成功概率,有效降低违约率,降低交易成本等,因此在大数据时代需要被银行所重视。‎ 虽然小微企业的年均银行贷款金额的攀升速度比较快,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满意度仍然很低。对于信贷来讲,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有着较大差距,普惠信贷重视社会性和公益性,旨在解决中小企业等的融资难问题,而传统金融则注重盈利性。中小企业贷款,由于抵押担保的信用程度比较低,信息出现了极大的不对称,贷款机构的风险成本相对而言较高。此外,中小企业贷款的额度一般较小,因此,在以盈利为目的的传统金融,显然并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政府为了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采取了多种奖励措施,但是仍旧不能有效弥补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 营业点数量少、业务经理人数有限是国有银行推行普惠金融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但是互联网的低成本、广覆盖的优势为普惠金融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机遇。近几年,银行作为电商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缺乏主动性,加上完全脱离了银行支付形式的支付宝等新的、操作更为便捷的支付形式的出现为银行业敲响了警钟。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中流砥柱,急需借助互联网来拓宽自身的业务领域,应对互联网金融下几何级增多的客户量。传统的商业银行逐渐开办网络银行办理业务,同时紧跟互联网潮流开设了各自的银行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开放与连接。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难点就是信息成本较高,而双赢的互接平台可以解决该问题。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在不断壮大,其所拥有的大数据优势,使得供应链金融可以得到高效发展。供应链金融脱离了仅仅针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评估,通过深化和核心企业的合作,结合贸易背景实行真实的审查,在中小企业交易中的应收账款和存货资产基础上,提供配套金融业务。在电子商务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基础上可以极大解决融资流程中原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和担保困难等问题。‎ ‎(选自《互联网金融之问——中国互联网 金融的现在与未来》,有删改)‎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金融行业由于没有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型,受到互联网金融不断蚕食,即将被时代所抛弃。‎ B.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均旨在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传统金融以盈利性为主,而普惠信贷则以社会性、公益性为主。‎ C.传统的商业银行应紧跟潮流,借助网络实现操作业务平台的扩展,开办网络银行办理业务的同时,还可开设银行微信公众号。‎ D.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所拥有的大数据优势和双赢的互接平台可以解决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所有难点问题。‎ 解析:选C A项,原文中只是一种假设,传统金融行业虽然受到互联网金融不断蚕食,但并非真的即将被时代所抛弃;B项,根据原文“普惠信贷重视社会性和公益性,旨在解决中小企业等的融资难问题”,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是普惠信贷,而非传统金融;D项,“可以解决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所有难点问题。”说法太绝对,与文章本意不一致。‎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1、2两段,以腾讯微信的发展为例,论证了诚信资本的原始积累无论对互联网金融还是对传统金融都是极为关键的因素。‎ B.文章第3段,对比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的差距,论证了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较大。‎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金融的优势,论证了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兼容的必要性。‎ D.文章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论述了传统金融存在的弱点,目的是为了阐明现代互联网金融拥有巨大发展空间和美好前景。‎ 解析:选B B项,对比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的差距,并不是为了论证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较大,而是为了论证传统金融的弱点和不足。‎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聚集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建立社会诚信资本,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借贷的成功概率提升有促进作用,能够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B.政府采用多种办法来推行普惠金融的发展,虽然传统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金额小,考虑到贷款存在的风险与损失,还是处于不情愿状态。‎ C.传统商业银行急需借互联网开展业务,源自作为电商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缺乏主动性和完全脱离银行支付形式的支付宝等便捷的支付形式出现。‎ D.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供应链金融的高效发展,解决融资流程中原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和担保困难等问题,深化与小微企业的合作。‎ 解析:选A 根据原文“基于这种社会诚信资本,才会有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分析”,A项,颠倒顺序,应先建立社会诚信资本,然后才会有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