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粗犷⋅(guǎng) 酝酿⋅ 咄⋅咄逼人(duō) 翻来复去 B.澄⋅清(chéng) 棱⋅镜 恍然大悟(huǎng) 混为一谈 C.着⋅落(zháo) 脑随 水光粼粼(lín) 小心翼翼 D.应⋅和(yīng) 莅⋅临 美不胜⋅收(shèng) 由然而生 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国庆期间,荷兰花海的花市里人⋅声⋅鼎⋅沸⋅,前来赏花、买花的游客络绎不绝。 C.我们在学习中,不能不⋅求⋅甚⋅解⋅,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D.六一国际儿童节,邻居家的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B.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的关键是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C.在这次的环保征文活动中,五个小学的学生获得了一等奖。 D.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4. 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寒冬腊月,山里的蜡梅相继开放。它们虽然生长在贫瘠的岩缝间,经受着凄风苦雨的侵袭和无人问津的寂寞,却也无怨无悔;即使零落成泥,也芳香依旧。到了三四月份,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也会自在绽放,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看上去, ① 。花瓣左右对称,向外弯曲, ② 。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 ③ 。它虽微小但并不自惭形秽,反而更追求精致,活出精彩。 A.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②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③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B.①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②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C.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D.①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③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5. 下列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前面 鲜花 面包 同情 B.跳舞 跑操 演练 夏季 C.唱歌 上学 应该 美丽 D.绿萍 水藻 法律 秋天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①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②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注)①左迁:降职被贬。 ②子规:即杜鹃鸟。 (1)诗人在诗中借杨花、子规和月亮等景物来抒发自己________的情感。 (2)下面对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过五溪”说明诗人自己降职被贬的地方路途之艰难、遥远。 C.诗人要“寄愁心与明月”,是因为明月可以分照两地,能照着自己和朋友。 D.后两句想像奇特,将无情的明月当成了一个善解人意的知心人。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孟 母 戒 子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织。孟子辍然②中止,乃⋅复进③。其母知其諠④也,呼而问之:“何为⑤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⑥。”其母引⋅刀裂⑦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⑧乎?”以此戒⑨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注)①诵:背诵,背书。②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③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④諠:遗忘。⑤何为:即“为何”。⑥复得:后来又想起来了。⑦裂:割。⑧续:接上去。⑨戒:告诫,警告。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少时 B.乃/复进 C.其/母引刀裂其织 D.以此/戒之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乃(________) (2)引(________) (3)是(________)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 (2)此织断,能复续乎? (4)孟母是怎样教孟子读书的?简要说说。? 四、句子默写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树木丛生,________。 (2)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5)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 (6)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 (7)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童年的油灯 董国宾 ①不知怎的,这几日思想老往岁月深处走,跌跌撞撞的目光直钻进了童年的巷子里。记忆的深巷中,一盏如豆的灯火锁住了我的心,这是童年的油灯。 ②山村的夜静止了一般。错落简易的屋舍里,跳动最欢的,还有一盏盏如黄豆般大小亮光的小油灯。小油灯抖动着小火苗,让各家各户看似静止的生活又鲜活起来。 ③我家住在村子的东头,每当天色暗下来,母亲划一根火柴,再挑拨一下灯芯,小油灯发出昏黄的光,窄小的屋子便依稀可见了。油灯下,母亲的忙活总会把枯燥的时光变得快乐而有趣。母亲总这样对我说:“快去写作业,等完成了作业,娘给你折一个好玩的纸飞机。”母亲还会说:“上次作业得了98分,要再加把劲,得个满分,娘就去菜地摘几个甜瓜给你吃。”母亲的话让我饶有兴致地拿来书包,把小油灯移到小方桌上,趴在那里就去写作业。姐姐大我几岁,要懂事一些,她也凑过来与我一块写作业,还会瞅一眼母亲,煞有介事地说:“今天弟弟字写得特工整,比我写得好看多了。”我和姐姐低头做功课,都不敢大声喘气,怕一不留神把小油灯给吹灭了,屋子就黑作一团。可很多次,小油灯如豆的小火苗,还是被我不小心吹灭了。我和姐姐抢着去找火柴,像蒙上眼睛在抓瞎。那次我不小心把一头瓷牛碰到了地上,摔掉了一条腿,母亲也没有生气。现在想来,还挺开心。 ④小油灯跳动的火苗下,写完作业的日子最快乐。母亲给我折了一个纸飞机,纸飞机像长了翅膀的鸟,满屋子来回飞。我从屋子东头跑到西头,又从南墙根跑到北墙根,一颗小童心像是在飞翔,快乐极了。等满屋子跑累了,我就闹着和姐姐玩翻绳子,姐姐答应得特爽快。姐姐随手拿来一段长短适中的细绳圈,左右几根手指挂住绳子,一阵娴熟灵活的翻动之后,绳圈竟变成蝴蝶状,真像一个展翅欲飞的小蝴蝶。我高兴得一抬脚就蹦起来。姐姐见我兴致正浓,又用灵巧的手指将绳圈翻出一个好看的五角星……现在回想起来,童年的时光虽简朴,但油灯下的日子却充满无穷的趣味和欢乐。 ⑤母亲在昏黄的灯光下纳鞋底、缝衣服,母亲还在油灯下给我做麦芽糖吃。麦芽糖做起来尽管繁琐,但母亲仍是不厌其烦,像做一件快乐的事。母亲先将小麦浸泡,待发芽三四厘米长,母亲就把油灯移到跟前,借助微弱的灯光,把麦芽切碎,然后将糯米洗净倒进锅里焖熟,与切碎的麦芽搅拌均匀。等到发酵冒出汁液,再将汁液滤出,用大火煎熬成糊状,冷却后即成琥珀状糖块,麦芽糖便做好了。乍一说好像简单,真正操作起来要繁琐得多,母亲常常在昏黄的油灯下忙到深夜。母亲操作每个步骤时我都形影不离,耐心地等待着母亲给我做麦芽糖。瞧着做好的麦芽糖,我忍不住直流口水。母亲就切出一块将其加热,再用木棒搅出,如拉面般将融化的糖块拉至银白色,鲜亮亮的。我迫不及待地接过来,一点点含进嘴里,心里就像喝了蜜。母亲做的麦芽糖,越嚼越甘甜,好解馋。我感到,油灯下的童年甜蜜而快乐,充满了色彩和味道。 ⑥时代往前迈了一大步,电灯、空调、电脑闯进了我们的新生活。崭新的日子里,我常转身回到岁月中,去打捞那些难忘的生活片段和记忆。在那简朴时光里,童年的小油灯,曾给了夜幕中的我永远也忘不掉的温暖和欢乐。 (选自《三湘都市报》,有删改) (1)“童年的油灯”给了“我”哪些美好的记忆?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下面句中画线字用得形象而新颖,请联系上下文加以品析。 记忆的深巷中,一盏如豆的灯火锁住了我的心,这是童年的油灯。 (3)本文的细节描写赋予了简朴的童年岁月以温暖的色调,试从文中找出一处并作分析。 (4)习近平主席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幸福”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享受春雨 厉彦林 ①也许是刚经历了冬天太多的郁闷和压抑,也许是寒风、残雪在记忆的底片上留下太多的沧桑与悲凉,万物掐灭生命的色彩与声音,孤独地萧条着,沉默着。一夜微风,唤醒早春三月的晨曦,也吹来了北方第一场春雨。山川、河流、乡村、房屋、树林、花草、庄稼、庄稼人,都在翘首春的惠风拂面,享受春雨的滋润,感觉春天那年轻的心跳…… ②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悄悄落下来,一滴一滴,淅淅沥沥,飘飘洒洒,缠缠绵绵,恰似烟雾迷蒙、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水墨画,朦胧且迷人。春雨婀娜多姿,巧笑倩兮,步履轻盈,委婉含蓄,率性天然,没有夏雨的暴烈,没有秋雨的忧愁,没有冬雨的冷酷,像位清纯、含蓄待嫁的新娘,充满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爱恋……为了履行前世的约定,悄无声息地把睡梦中的大地山川抚摩一遍,湿润着每一个角落、每一棵小草,令人悄然想起“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佳句。一会儿工夫,雨点越来越大,越来越急,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在干燥的土地上留下密密匝匝的雨窝。春雨从不埋怨和选择土地肥沃或贫瘠,总是执着地投入,迅速渗进地下,形不成水流,只让土地守候和感动,让世人留恋和感叹。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③走在乡间小路上,任细细的雨丝自由地落在脸上,痒酥酥的,滑到嘴里,甜丝丝的。此时可以真正感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我记得在老家院中赏雨的情景。雨点噼里啪啦掉下来了,洒在头上,落在脸上,说不清道不明的舒爽。我忘情地站在雨里,虽然衣服被打湿,可心里高兴,脸上绽放着笑容,享受着那份难得的清凉和惬意。院里的梧桐树耸立雨中,紫红的小芽芽摇曳着甜美的心事。枝杈上被雨淋过的喜鹊窝颜色更加凝重,淘气的小喜鹊躲在老喜鹊的翅膀下,时而从窝里探出小脑袋,瞥一眼外面新奇的风景,又叽叽喳喳地把头缩回去。树下有一群相互依偎的鸭子,时而用嘴巴梳理着羽毛,呱呱地交流着什么。那鸟鸣声、鸭叫声,伴随风声雨声,滋润,清雅,恬淡,宁静…… ④春雨贵如油,老天爷也十分小气。雨刚下了一会儿,就停了。雨虽然不大,却滋润着乡间万物,悄然改变了山乡的颜色,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姿的图画,点燃了生命的期待与呼唤!……草儿绿了,花儿开了,土地松软了,生命以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在繁衍,传承,轮回。前两天还光秃秃的山冈,奇迹般地罩上了新绿,真可谓“淡妆浓抹总相宜”。大地是藏梦、长梦的地方!萌生绿色的地方就舒展生命,就有开花的渴望,就有歌声在酝酿!每人都种植一份鲜嫩的心境,收获一缕成长的愿望。 ⑤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春雨会跟随着气候幻化不同姿态、不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心情演绎不同的内涵,或嫣然,或惆怅,或温柔,或冷寂,或清丽,或婉约……可谓千种心情,万种雨境。 (1)选文是以 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2)请根据示例分析春雨的其他特点。 示例:第②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朦胧,多姿,无私奉献。 第③段让我们感受到 。 第④段让我们感受到 。 (3)请结合选文内容或个人生活体验,说说对“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的理解。 (4)选文中的“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和朱自清的《春》一文中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相比,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5)选文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感受,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夏雨”的感受。 六、名著阅读 小华在他的读书汇报中,读到这样一段话: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 这段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文中的“她”是谁?请你再列举出“她”做的两件事。 七、作文 请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题目自拟。 要求:(1)内容具体,中心明确;(2)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考点】 字形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翻来复去——翻来覆去; C.着落(zháo)——(zhuó),脑随——脑髓; D.应和(yīng)——(yìng),由然而生——油然而生; 故选B. 2. 【答案】 A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不耻下问“意思是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请教 。与语境不符。 B.“人声鼎沸”意思是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使用正确。 C.“不求甚解”意思是指只领会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现多含贬义,形容用心不专。使用正确。 D.“花枝招展”意思是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使用正确。 故选A。 3. 【答案】 B 【考点】 病句辨析 病句修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语序不当。“纠正”与“发现”互换位置。 C.有歧义。“五个”与“小学”互换位置。 D.缺少主语。去掉“随着”或“使”。 故选B。 4. 【答案】 C 【考点】 句子衔接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答时,首先要弄清叙述的对象为“紫花地丁”。选项中的三个句子都是比喻句,答题时根据比喻的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判断即可。第①空前是“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与“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有相似之处。第②空前的“花瓣左右对称,向外弯曲”与“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有相似之处。 故选C。 5. 【答案】 D 【考点】 词性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同情”是动词,其它词是名词; B.“夏季”是名词,其它词是动词; C.“美丽”是形容词,其它词是动词; D.均是名词。 故选D. 二、诗歌鉴赏 【答案】 (1)怀念(思念)、关切(关心)、同情 B 【考点】 诗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的领悟。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君到夜郎。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所以诗人在诗中借杨花、子规和月亮来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关心、同情及思念之情 (2)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和赏析。 B.“过五溪”说明王昌龄降职被贬的地方路途之艰难、遥远。 故选B。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三、课外阅读 【答案】 C (2)于是,就拿来,拿起此,这 (3)(1)孟子突然停止,又继续背诵下去。 (2)我把布剪断了,还能继续织吗? (4)当孟子读书不用功时,孟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来让儿子明白一个道理。 【考点】 文言实词 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题关键在于反复通读全文,弄清全篇的文意、句意,并适当运用技巧。 C.“其母引刀裂其织”的意思是:他的母亲拿起刀割断了布。根据语意及语法,正确断句应为:其母/引刀裂其织;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词的理解。 (1)“乃”副词,理解为“于是,就”; (2)“引”重点实词,本义是开弓,引申为拉,这里引申为“拿来,拿起”; (3)“是“重点实词,这里用作代词,相当于“此,这”。 (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紧抓关键词,文言文句子翻译给分点往往是翻译句中的关键字词,关键 字词如果没有准确翻译出来,就会失分;其次要注意文言特殊句式。 (1)注意:“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乃”,于是,就的意思;“复”,再的意思; (2)注意:“此”,这的意思;“复”,再,又的意思;“续”,接上去的意思。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孟母教子不是一味的简单说教,而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孟母发现儿子读书不用功,不是 用训斥责骂的方式,而是“引刀裂其织”,以此来让儿子明白一个道理:做学问应不间断地刻苦努力,才会有所成就,否则,就会 像织布机上的布被割断一样,会前功尽弃,一事无成。虽然布剪碎了,损失了一匹布,可是能让孩子牢牢记住这个道理,可谓 一剪值千金。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四、句子默写 【答案】 百草丰茂,我寄愁心与明月,风正一帆悬,人不知而不愠,断肠人在天涯,匹夫不可夺志也,落花时节又逢君,不知何处吹芦管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均为识记型默写,注意易错字“百”“茂”“寄”“与”“县”“愠”“涯”“匹”“夺”“落”“君”“芦”。 五、现代文阅读 【答案】 (1)①在油灯下和姐姐一起做作业。 ②在油灯下玩纸飞机以及和姐姐玩翻绳子。 ③母亲在油灯下做麦芽糖。 (2)“锁”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灯对“我”的强大吸引力,表现了“我”的全部心思都在油灯上,从而说明油灯对“我”的影响之深。 (3)示例:“我从屋子东头跑到西头,又从南墙根跑到北墙根,一颗小童心像是在飞翔,快乐极了。”这句话通过动作和心理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我”在煤油灯下玩耍的快乐情景,“跑”“飞翔”“快乐”等让人感受到彼时彼地“我”的喜悦和幸福,给人以无限的温暖。 (4)示例:幸福是一种感觉,经济上可能不太富裕,但只要去努力生活,去拼搏,尽可能装扮生活、美化生活、发掘生活的诗意,幸福就会来临。文中的“我”小时候日子并不富有,但却过得有滋有味,蕴藏着满满的幸福。 【考点】 记叙文阅读开放问题 分析文章主旨或主题 赏析文章语言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散文阅读 描写方法及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解答此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根据故事情节概括出切题的答案。文章第③④⑤段记叙了在小油灯下发生的故事,第③段讲述了“我”和姐姐在小油灯下做作业,第④段讲述了“我”在油灯下玩纸飞机以及和姐姐在油灯下翻绳子,第⑤段讲述了母亲在油灯下给“我”做麦芽糖。分条概述即可。 (2)“锁”本义为关住,“锁心”强调“我”的心被童年的油灯牢牢牵住,难以忘怀,形象地写出了油灯对“我”的强大吸引力,说明油灯对“我”的影响之深,与文章最后一句中的“永远也忘不掉”前后呼应。 (3)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本题中童年温暖的色调可以从人物的角度来找,即找出与母亲、姐姐、“我”相关的细节描写并点明表达效果即可。 (4)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作答。文章主要写了“我”和姐姐在油灯下做作业,在油灯下翻绳子,母亲在油灯下给“我”和姐姐做麦芽糖几件事。这些事给“我”带来了满足、温暖、欢乐、甜蜜,所以在“我”看来这些都是美好而幸福的回忆。结合文章中的观点谈谈自己对“幸福”的感悟,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享受春雨 (2)与春雨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春雨的宝贵,对乡间万物的滋润,生命的律动 (3)春雨随着气候幻化不同姿态、不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的心情演绎不同的内涵;它滋润了万物,点燃生命的期待与呼唤;它萌生了绿色,舒展了生命,让万物充满生机。 (4)示例:①我更喜欢选文中的句子,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轻、柔、细,还给人朦胧的梦幻感,有诗一般的意趣。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②我更喜欢《春》中的句子,因为它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雨的轻柔、闪亮、细密的特点。 (5)示例: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奋斗的畅快;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考点】 理解记叙文中句子含意或作用 记叙文阅读开放问题 记叙线索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散文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细读文本可知,题目就是本文的线索。 (2)根据第③段中的“此时可以真正感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和第④段中的“春雨贵如油”“却滋润着乡间万物”“点燃了生命的期待与呼唤”可提炼作答。 (3)作答本题时,可围绕最后一段中的“春雨会跟随着气候幻化不同姿态、不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心情演绎不同的内涵”和春雨滋润万物、让万物充满生命来表述。 (4)本题不设统一答案,可喜欢任何一句,表述理由时,可先点明修辞,然后根据修辞本身的特点和具体语境分析其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这两句话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都表现了春雨的不同特点。据此表述即可。 (5)由题意可知,本题要求用排比的修辞来表达自己对夏天的感受,所谓排比,就是用一组句式工整,语义相关的句子来增强气氛或是感情。不设统一答案,运用指定修辞,表达内心感受即可。 六、名著阅读 【答案】 《琐记》衍太太 ○怂恿小孩在冬天吃冰,还在一旁鼓励;②怂恿小孩转圈,摔倒了又说并不是她叫他转的;③孩子们的头上碰肿了,她用烧酒调 了水粉,擦在伤口上;④污蔑鲁迅偷东西。(从中任选两件事即可) 【考点】 文学常识 《朝花夕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考查文学名著的内容的理解。第一二问根据平时阅读积累可以作答,题中这段话的前文是“父亲故去之后,我也还常到她家 里去,不过已不是和孩子们玩耍了,却是和衍太太或她的男人谈闲天。我其时觉得很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 钱。”可以知道出自《琐记》,她是衍太太。第三问可以联系本文的相关内容概括作答。鲁迅在这篇文章里回忆了隔壁家的表面 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让孩子做危险的事,给鲁迅看不健康的图片,教鲁迅偷妈妈的首饰,但对自己的孩子十分严 格。表现出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七、作文 【答案】 范文 有你同行,真好 如果人生是长河,那么我愿顺流而下,追逐你的步伐。 与你同行,真好。 那么现在,让时光倒流回那个午日。 一个秋日的午后,暖风徐徐。母亲拉着我的手,我抱着我的“雄鹰战斗机”,欢畅地来到和中广场。我找好位置,把手举得 高高,蓄势待发。待风一起,手一松,风筝就徐徐升入白云之间,触着天。鸟儿要是飞来,定会一惊,这里何时增添了这样一 位体型硕大的伙伴?我把手放在眼前,我的雄鹰还不及指甲盖大小……母亲迈着大步,在放风筝;我跨着小步,在追母亲。 母亲一圈一圈顺着风筝走,我一圈一圈顺着母亲跑。 风停了,风筝坠了下来,在等劳累的母亲。她累了,步子慢慢停了下来,她回头,看着满着大汗的我。 坐了下来,我问母亲:“为什么跑那么快?我追不上。”母亲答:“你还小,长大就好!”我继续问:“那长大了就可以与你同行 了吧?”母亲迟疑了,她看着远处,缓缓地说:“等你长大了,就换我追不上你了...” 如果真的有你同行,多好! 时光不断追溯,我和母亲经历了多少个同行的时刻。 我总是回忆,回忆里那么多美好的画面,像放电影那样在脑海里倒流,多么珍贵,那些年同行过的记忆。 再仔细想一下,不,这不能算同行,母亲的记忆中存着我的全部世界,而我的记忆中关于母亲,只是斑驳的碎片。 “啪”——记忆的碎片破了,我回到现实中。现在,母亲坐在我身后给我削苹果,我坐在母亲面前写作业,而我此时此刻所记 录的,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身后的母亲。而此刻的我却不敢回头跟她说一声,我爱你,只是在这方笔纸天地中吐露我羞怯难藏 的内心! 如果在长河中越过了你,那么我愿逆流而上,觅着你的步伐! 有你同行,真好! 【考点】 话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要注意把握文体、缩小范围、拟好题目、善于联想、写出新意。“记叙文”限定了作文的文体,记叙文 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以写人为主”限定了记叙文类 型,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人物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这个人物可以写一件事,也可写几件事;在记事过程中要对人物的外 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通真;突出人物的个性,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本题立意在“人物的思想品质 ”:天真活泼、勤劳朴实、泼辣、刚强、粗中有细……选材一定要“化大为小”“化虚为实”,选自己熟悉的人物,要选择有特点有个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性的人物,事件一定要典型,内容要具体,中心要明确,情节要设计巧妙有曲折。根据以上的审题,结合拟题方法,自拟题目 ,可以用人物,也可用事件。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