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之纠错笔记系列(原卷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13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之纠错笔记系列(原卷版)

《俄国史》记载,在 20 世纪 20 年代“社会主义商店”虽然享有政府的优惠待遇和较低价格,但常被认为“不 如私人商店”。因为私人商店一般能提供更快捷、更舒适的服务和较好的质量、较多的品种。材料表明 A.新经济政策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经济恢复活力 C.战对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 D.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催生新经济政策 【错解】C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资本 主义的生产方式,适应了苏俄(联)经济发展的要求,使苏俄(联)经济明显好转,政权得到巩固。做题 时仅仅依据材料信息““社会主义商店”虽然享有政府的优惠待遇和较低价格,但常被认为“不如私人商店””, 就认为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显现了,没有把握住材料关键信息“私人商店一般能提供更快捷、更舒适 的服务和较好的质量、较多的品种”,这体现出已经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正解】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面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严重政治经济危机,苏俄开始实行 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苏 维埃政权,故 A 项错误。题干中提到社会主义商店不如私人商店可以提供“更快捷、更舒适的服务和较好的 质量、较多的品种”,据此可知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促进了市场竞争,使人们享受到更优质的商品和服务,促 进了经济的发展,故 B 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商品贸易,材料中“社会主义商店”和“私人商店” 的存在体现了当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被新经济政策取代,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苏俄实行新经济政 策产生的影响,而不是新经济政策出台的原因,故 D 项错误。 易错点击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相 同 点 前提 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 内容 都涉及国民经济的工业、农业、商业和分配等各个方面 目的 直接目的都是要解决当时社会内外交困的现实,主观目的都是要探索苏俄直接过渡到社 会主义的途径,根本目的都是要维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结果 都起到了维护新生苏维埃政权的作用,都被新的政策所取代 不 同 点 背景 1918 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 对势力的联合进攻,苏俄进入艰难的三年 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 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推 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主要 内容 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 ①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国营; ②中小企业、国家无力经营的企业——私营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目的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支持红军 战胜敌人 解决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探寻向社会 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特征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经济发 展规律 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经 济 运 行 机制 绝对的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时需要,为 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 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物质保障;为探 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提供了一种尝 试,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巩固了工农联盟; 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 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探索 即时巩固 图为 1918 年,苏俄著名诗人别德内伊关于反对富农的漫画。图中的字是“打倒”,图下还附有诗句:“怎么对 付上帝,怎么对付富农,只有一句话:用刺刀捅进恶魔的肥厚肚皮”。别德内伊的漫画和诗歌反映了苏维埃 政权 A.反对封建的神学世界观 B.把富农视为最主要的敌人 C.歌颂农业集体化的政策 D.对农村粮食进行垄断统制 【解析】1918 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实行余粮收集制,即对农村粮食进行垄断统制。从材 料反映的对富农的态度来看,“用刺刀捅进恶魔的肥厚肚皮”就是提倡对富农的无情剥夺,故答案为 D 项。A 项与漫画的背景无关,漫画反映的主题是针对农民,而不是针对上帝,排除;当时国内外的反叛和干涉势 力是最主要的敌人,排除 B 项;农业集体化到 1928 年开始实行,排除 C 项。 【答案】D 易错点 2 不能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 有人说苏联是让斯大林的偏重重工业的发展模式给解体的。但也有人认为如果苏联不做出这样的选择的话, 恐怕等不到二战结束就会崩溃。对于这两种观点的理解,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A.苏联解体的唯一原因是斯大林模式 B.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偏重重工业发展 C.二战的爆发延缓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D.斯大林模式与当时苏联国情相契合 【错解】A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对于斯大林模式,不能仅仅停留在批判的层面。 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恢复经济,初步建立社会化大工业的基础, 起到了积极作用,开创了计划经济管理新模式。 【正解】D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唯一原因”说法错误,排除 A 项;中国和苏联都是优先发展重工 业,都对建国初期政权的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排除 B 项;二战对苏联的打击特别大,“二战的爆发延缓了 苏联解体的进程”说法不当,排除 C 项;建国初期需要发展重工业来加强国防力量,以应对来自美国等国 家的压力,斯大林模式与当时苏联的国情契合,故 D 项正确。 易错点击 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国内背景 ①1922 年苏联建立。 ②1924 年列宁逝世,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和巩固。 ③苏联经济文化落后。 (2)国际背景:苏联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封锁包围之中。 2.表现 (1)社会主义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2)农业集体化:目的是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 (3)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特点 (1)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命令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积累、多投资;片面发展重 工业;限制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2)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民主法制不健全。 4.成就 (1)1928—1932 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2)1933—1937 年实行第二个五年计划,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3)建立了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5.评价 (1)积极 ①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成为工业化强国。 ②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 ③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长期计划指令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 ③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即时巩固 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认识,理论界有许多说法。依据下面说法可以断定“斯大林模式” A.是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方式 B.是高度集中的计划政治经济模式 C.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D.是导致日后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解析】表格均是从“专制”“集权”“军事共产主义”等角度描述斯大林模式,显然是对斯大林模式高度计划经 济政治模式的批判,B 正确;A 是新经济政策;C 属于斯大林模式积极的一面;D 是从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不是特征。 【答案】B 点睛:二战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成 效都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 致苏联的解体。 易错点 3 不能全面把握 20 世纪的三大经济发展模式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 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 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 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病,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告终,原 因何在?20 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把握“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苏联斯大林模式和 中国计划经济模式在建立之初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促进了经 济的恢复和发展,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也日益显露。对此,中国与苏联 都进行了改革,但结果却是一成一败。这说明变革生产关系要遵循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原则。 【正解】(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繁发生。 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严重损害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3)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总体上的规划,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 模式。 1992 年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十四大以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题思路】第(1)问,结合英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和苏联经济比例的失调来分析。 第(2)问,结合罗斯福新政中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来分析。 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斯大林模式来分析;第二小问,结合“南方谈话”及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 来分析。 易错点击 整体认识 20 世纪的三大经济模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 斯福新政)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 色模式) 所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 分并存 所 经 历 工 业 化道路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轻、重协调发展 指导思想 凯恩斯主义 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农业制度 资本主义大农场 集体化农庄(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非农产 业、乡镇企业、现代农业 经济体制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特点 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 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 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 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 肯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 利用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 权干预和调节国民经济各 个领域;尽量避免国有化 形式 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具有 僵化性、封闭性 具有开放性 即时巩固 学者许倬云认为:“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有了两种选择:一种是以国家权力有计划地规划经济发展的模 式,制约财富的分配。另一种则是在相对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上,制定各种节制资本与保障人民福利的政 策。”这两种选择 A.说明实行福利主义政策已成为共识 B.均通过经济改革改变了国家的性质 C.反映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趋势 D.都在探索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解析】 “以国家权力有计划地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制约财富的分配”反映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相对自 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上,制定各种节制资本与保障人民福利的政策”反映的是加大对经济干预的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这两种选择都是在探索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故 D 正确;A 项不符合计划经济体制,排除;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都没有改变国家的性质,B 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 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加大对经济的干预,材料无法体现“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趋势”,排除 C。 【答案】D 易错点 4 不能全面把握苏联的三次社会主义改革 下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苏联经济在“八五”计划到“十一五”计划期间平均增长速度指标比较简表 A.赫鲁晓夫提出“20 年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 B.勃列日列夫时期注重发展重工业,与美国搞军备竞赛 C.戈尔巴乔夫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 D.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错解】A 或 C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对二战后苏联三位领导人执政时间把握不准。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 逐一分析,得出正确答案。需要牢牢把握住二战后三位领导人执政时间,赫鲁晓夫是 1956—1964 年,勃列 日涅夫执政时间是 1965—1975 年,戈尔巴乔夫执政时间是 1985—1991 年。 【正解】B 【解题思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间为 1965-1985 年。观察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 入等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不断下降,从十五计划开始,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主要原因是勃列日列夫时 期注重发展重工业,与美国搞军备竞赛导致,故 B 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是 1956—1964 年,故 A 项错误;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 1985 年后,故 C 项错误;材料的原因主要是勃列日列夫改革导致,故 D 项错误。 易错点击 全面认识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①二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 端日益显露;②赫鲁晓夫上 台并巩固了其最高领导地 位;③苏共二十大破除了人 们对斯大林的迷信 ①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取 得明显效果;②与美国进行 军备竞赛 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 端与矛盾日益严重;②苏联社会动荡、 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内容 农业(重点):①取消农产 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 品收购价格;②允许农民发 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 的自主权;③大规模垦荒, 扩种玉米 工业:①废弃部门管理体 制;②给企业部分权利;③ 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 人的物质利益 工业(重点):①注重发展 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 的工业;②恢复部门管理体 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 导;③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 自主权;④运用经济手段, 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首先进行经济改革(1985 年),用经济 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①政府减少指 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 标;②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结 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 展;③企业实行租赁和承包,出现合资 企业;④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 建立家庭农场。 经济领域的改革未出现预期成果,转而 进行政治领域的改革 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 林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突 破斯大林模式 ①前期取得一些成效,军事 实力达到与美国相匹敌的 水平;②军备竞赛导致经济 负担不断加重,国民经济比 例严重失调,后来经济发展 陷入停滞 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导致国内经济持续 下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各种矛 盾激化,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即时巩固 读下图,下列对 1958 年、1963 年、1973 年、1983 年苏联与世界实际 GDP 平均增长率对比产生高低差异的 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1958 年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 B.1963 年由于赫鲁晓夫改革提前结束 C.1973 年由于勃列日涅夫改革正在进行 D.1983 年由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是在 1937 年,故 A 项错误;1964 年 10 月,赫鲁晓 夫改革失败,故 B 项错误;1973 年,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程度发展,成为与美国相抗 衡的超级大国,故 C 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是在 1991 年,并且其于 1985 年开始执政,故 D 项错 误。 【答案】C 【记忆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及其影响 1.从特点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匮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 军事性与共产主义特点的非常政策,是超越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措施。 2.从积极作用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发挥了 重要作用。 3.从消极作用看,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战争结束后,继 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得不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记忆点二】苏联(俄)农业方面的三大举措 十月革命后,苏联(俄)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这三大措施在 农业方面产生了不同影响。 1.余粮收集制是为适应当时战争的特殊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物质保障,但超 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2.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减轻了农民负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但只是一个短暂的措施。 3.农业集体化的实行,基本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过度牺牲农民利益,后来也没有采取有效的 调整措施,使得农业总产值下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集体化也没有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记忆点三】列宁与斯大林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比较 1.过渡方式的区别:在列宁领导下,找到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正确途径; 到斯大林时期取消了新经济政策,从而取消了应有的经济手段,单纯利用行政手段,最终形成高度集中的 经济行政体制。 2.过渡思想的对比:列宁的逐步过渡是正确的,是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斯大林在很大程 度上背离了这一思想,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造成农业的长期落后,国 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失调 【记忆点四】赫鲁晓夫改革的探索性和开创性 1.斯大林执政后期,苏联社会已经出现了停滞僵化的局面,“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改革成为大 势所趋。赫鲁晓夫的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具有开创性。 2.赫鲁晓夫的改革从反对个人崇拜和农业入手,首先解决政治上最尖锐的个人崇拜和经济上最严峻的农业 问题,是符合苏联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对改革“斯大林模式”的一种正确探索。 3.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创了苏联发展的新局面。 4.改革对整个世界社会主义的改革运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启发作用,为他国改革提供了经验教训。 【记忆点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 1.不足之处: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 加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 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太大,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经济改革的 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 2.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 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一、选择题 1.(2018 年新课标全国Ⅲ卷)1959 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 7 年内工业生产总值 提高 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2.(2018 年江苏卷)1957 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 7 个全联盟部,保 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 6 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 105 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 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3.(2018 年海南卷)1956 年 12 月,《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能否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错误,已经成 为影响许多国家共产党及党与党相互团结的重大问题;对斯大林的错误应该批评,但必须在肯定和维护他 正确方面的前提下进行。与此直接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万隆会议召开 B.越南战争爆发 C.苏共“二十大”召开 D.朝鲜战争停战 4.列宁曾说,他们实际上从农民手里拿来了全部粮食,为的是供给军队和养活工人。他们当时不这样做就 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列宁意在强调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破坏了农村经济 B.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C.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 D.当时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 5.“斯大林模式”作为 20 世纪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发展模式,对整个社会主义世界尤其是苏联自身 的影响无疑是不可估量的,在苏联强大和衰亡的历史过程中,可以说“斯大林模式”起着“成也萧何,败也萧 何”的作用。对其原因解释最恰当的是 A.斯大林模式的高度计划性 B.斯大林模式的高度自主性 C.斯大林模式的高度创新性 D.斯大林模式的高度灵活性 6.下图为苏联解体后讽刺斯大林时代工业化进程弊端的漫画。作者意在说明 A.苏联农业与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B.苏联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C.苏联工业化时代经济文化落后 D.体制弊端导致后来苏联的解体 7.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 1929~1938 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8.下表为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 年)苏联政府机构改革情况。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 A.缺乏明确指导思想致改革混乱 B.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为重点 C.没有触动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 D.改革操之过急脱离经济实际 9.1933 年,苏联开始推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规定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按固定价格给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 农产品。赫鲁晓夫上台后取消了义务交售制,代之以国家采购制,即利用商业系统对农户剩余农产品实行 统一采购。这一制度的转变 A.为工业化提供更多资金 B.完全突破斯大林体制 C.注重了调整工农业比例 D.部分承认市场的作用 10.有学者认为:“农业文明行政体制驱赶下的工业化国家与工业文明国家的冲突是异常惨烈的,败退也是 符合了文明竞争规律的。即便是在二战中左右逢源,善于钻阵营空子的苏联,也在冷战中衰亡,崩溃于一 条腿走路下自身竞争力的无以为续。”材料表明苏联衰亡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发展水平长期滞后 B.冷战中美国的竞争 C.体制与生产力水平脱节 D.政治经济制度落后 二、非选择题 11.新经济政策是历史上从行政命令式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第一次尝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时许多领导人都把实施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一种退却,以拯救苏维埃政权。正如列宁所强调,我 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正是从这一点产生了巨大意义。就整体而 言,新经济政策确实是由军事共产主义向后退却,用当时的说法,由直接进攻改为迂回。但是,这样理解 是不够的。对当时的苏俄来说,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全力抓经济,为落后的俄国创造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 条件。 ——摘编自郑异凡《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论释及其命运》 材料二 社会主义无非是从国家资本主义垄断再向前迈进一步。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 的情况,是一个进步。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如果我们现在能紧紧“抓住” 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整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 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 ——《列宁选集》 材料三 新经济政策是一种二元的行政市场体系,庞大的行政指挥机制总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或者 以行政和法律的形式干预经济过程,或者直接参与生产。20 年代对农民生活的调整实际上总是带有“军事共 产主义”的色彩。同时由于新经济政策本身的不系统、不完善,苏联 20 年代的经济远没发挥尽其潜力。作 为创造性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例实践,新经济政策非常值得人们认真研究。 ——徐向梅《新经济政策:俄罗斯史学研究新视角评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向农民“让步”的? (2)据材料二,概括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 (3)据材料三,分析苏联 20 世纪 20 年代的经济“远没发挥尽其潜力”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从政策转变 和体制创新两方面谈谈新经济政策的当代意义。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特别是在推动基础设施和大规模制造业的发 展方面,政府弥补了私人部门弱小的不足。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私人部门逐渐壮大,而基础 设施也基本完善,同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用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这时,就要求政府转 变职能,从生产领域中逐步退出,而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提供公共用品。……在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 过程中,必须通过弱化地方政府干预和法制化、民主化进程来保证民众的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以 实现。 ——陆铭等著《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 请选取一个角度,运用中外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所述政府与经济的关系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