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这说明分封制 A. 有利于加强皇权专制 B. 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 ‎ C.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D. 有效地控制了诸侯国 ‎【答案】B ‎【解析】A项不选,西周时没有确立皇权专制;由“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可以看出西周的分封制是强调国家的一统的,也就是国家的整体观念,故本题答案选B项;C项中的贵族世袭材料中没有涉及;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分封制下诸侯享有世袭统治权,有很大的独立性,天子并没有有效地控制诸侯国。‎ ‎2.西周时期,建国首先要营筑宗庙,在营造宫室时,宗庙被排在首要地位。宗庙不仅是贵族统治者供奉祖先神灵的殿堂,也是重要的施政场所。这表明西周时期 A. 礼乐制度渐趋完备 B. 政治具有鲜明的等级特征 C. 政权具有宗族性质. D.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宗庙作为传统的宗族活动场所,在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这表明宗族在政权中的作用,即政权具有宗族性质,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宗族在政权的影响,没有体现礼乐制的发展完善,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宗庙的地位,并非等级,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关系,D项错误。‎ ‎3.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的要旨在“分”,通过分封子弟、功臣,以分治领土,屏卫王室;宗法制的要旨在“合”,通过血缘纽带达到合族目标。通过这一“分”“合”,西周 A. 政府行政管理逐渐垂直化 B. 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C. 国家疆域得到了一定拓展 D. 宗族权威日渐突出 ‎【答案】C ‎【解析】西周分封制“通过分封子弟、功臣,以分治领土,屏卫王室”,宗法制则“通过血缘纽带达到合族目标”。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拓展了国家的疆域,故C项正确;政府行政管理逐渐垂直化和中央集权得以加强是郡县制的作用,故AB错误;材料不是强调宗族权威,故D错误。‎ ‎4.西周春秋时代贵族讲究的礼比较多。具体如下:‎ 到战国时代,执政着主要重视是即位礼、朝礼、祭礼和丧礼,其它礼则改变了性质、作用或被废止。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礼制形式渐趋规范 B. 宗法观念逐渐淡化 C 礼制与政治相结合 D. 儒家学说地位上升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主要体现了从春秋到战国时期礼的内容变化,保留了利于统治的礼制,其它的则改变了性质、作用或被废止可知,A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形式的变化,排除;B项,统治者仍然看中祭礼和丧礼,所以不能体现宗法观念的淡化,故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儒学地位的变化,排除。‎ ‎5.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这一现象表明 A. 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 B. 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 C. 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 D.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可知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化相对中原落后。根据材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可知楚、吴、越等国认同中原文化,说明华夏文化圈向外扩展。正确答案为B;周王室当时地方实行分封制,还没有实现中央集权,A错误;宗法制分封制已经瓦解过于绝对,C项错误;春秋时期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才出现兼并统一战争,D与史实不相符,排除。‎ ‎6.春秋时期,晋国赵氏宗主赵盾在晚年将宗主之位让给异母弟赵括,后来爆发了赵氏宗主之争的“下官之难”(赵氏孤儿事件),赵盾之孙赵武重新夺回了宗主之位。这反映出当时 A. 大宗小宗常被人为改变 B. 社会剧烈变化礼崩乐坏 C. 赵武是宗法制的捍卫者 D. 血缘关系退出政治舞台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是,赵氏宗主赵盾将宗主之位让给异母弟,后来爆发争夺宗主的“下官之难”,赵盾之孙重新夺回宗主之位。这反映出春秋时期宗法制度严重破坏,即社会剧烈变化导致礼崩乐坏,故B正确;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大宗和小宗的争夺,故A不符合材料主旨;赵武捍卫的是自己的宗主地位,而不是宗法制,故C错误;血缘关系依然是政治舞台的重要力量,故D错误。‎ ‎7.战国时,封君在其封邑之内有征收税租的特权,但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赵、秦等国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从中央派遣到封邑,并由“相”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 国君集权趋势开始出现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 C. 分封制被郡县制所取代 D. 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地位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封君必须接受国君的名录,由国君派遣的“相”主管和掌握赵、秦等国封邑的治理和兵权,这体现的是国君的权力开始集中,因此A选项正确。BC选项是在秦朝,排除;D选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8.秦代北方的郡只相当于今天的一两个地区,河东郡就略似今天山西省的临汾、运城两地区;而南方的郡有如今天的一个省或更大,九江郡起初就相当于今天安徽省及江西省的大部。后来南方政区的幅员越变越小,其政区幅员的变化效率比北方要快.这种变化主要表明 A. 统治疆域的扩大 B. 北方经济的衰落 C. 中央集权的加强 D. 政区细化的趋势 ‎【答案】C ‎【解析】题干看不出统治疆域的扩大,排除A;南方政区幅员的变化速率比北方要快,这种地域方面的差异主要是经济因素造成的,说明了南方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当时北方仍然是经济中心,排除B;南方政区的幅员越变越小,主要为了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C正确;D是表象,没有反映实质性的问题,排除。‎ ‎9.汉武帝时,许昌、薛泽、庄青翟、赵周等为丞相,“皆……娖娖(小心谨慎之意)廉谨,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於当世者”,于是设立中朝。据此,中朝的设立 A. 主要目的在于强化专制 B. 为弥补宰相才干不足 C. 为改变频繁换相局面 D. 与“外朝”相互牵制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於当世者”,这说明当时丞相才干不足,“于是设立中朝”说明其目的在于弥补宰相才干不足,故B选项正确;虽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设立中朝与限制相权、强化专制有关,但材料无法体现这一特点,故A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改变频繁换相的局面,故C选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弥补宰相才干不足,而不是与“外朝”相互牵制,故D选项错误。故选B。‎ ‎10.汉武帝元封五年,刺史“假印绶,有常治所”,由使臣性的监察官,变为常住性的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机构。这一变化 A. 扩大了刺史监察职权 B. 取决于惩处贪官需要 C. 废止了郡国并存制度 D. 有利于提高监察效率 ‎【答案】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汉地方监察制度的理解和认识。从材料中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变成了常驻的地方监察机构,这样便可以更到位地去监察地方,有利于提高监察效率,故D项说法正确;题中也未指出刺史的职权范围变动,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刺史不仅是为了惩处贪官的需要,故B项说法片面,排除;材料中并未反映西汉的地方行政制度,故C项不合题意,排除。‎ ‎11.贺昌群在其《论两汉政治制度之得失》中说道:“汉末大一统帝国之解体,先由其政治机构之崩坏,而后有外戚宦官之擅权,外戚宦官之祸愈烈,政治上之破坏愈大。”汉末外戚宦官弄权实质上是 A. 君主专制被颠覆 B.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 君权至上的后果 D. 君主的权力受到了制约 ‎【答案】C ‎【解析】专制主义制度下皇帝权力至高无上,为防止大臣擅权,往往重用亲信,一旦皇帝昏庸或年幼,容易造成大权旁落,出现外戚干政、宦官专权。故答案为C项。A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2.韶乐与武乐是流行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宫廷雅乐。韶乐是虞舜太平之乐,侧重于安泰祥和、礼仪教化;武乐是武工伐纣一统天下之乐,侧重于大乱大治、述功正名。孔子认为“武乐尽美而不尽善,韶乐则尽善尽美”。此后各代,皆将韶乐定为国家大典音乐,无出其右。这反映的古代政治理念是 A. 注重等级 B. 礼法并施 C. 崇尚和谐 D. 凸显皇权 ‎【答案】C ‎【解析】由“各代,皆将韶乐定为国家大典音乐”是因为其“侧重于安泰祥和、礼仪教化”倍受孔子推崇,可知C项正确。AD项与韶乐特色无关,B项加入的法,不是宫廷音乐的效用,后面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 ‎13.《史记·武安侯列传》记载:“田蚧于武帝时为丞相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昕。”对此有学者认为:当时相权过大威胁君权。也有学者认为:皇帝不但不想削弱宰相权力,反倒亟力放手宰相行使权力。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认识角度的差异影响史论 B. 史料太过单一无法得出结论 C. 历史认识都是为现实服务的 D. 因受时代影响不能形成结论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学者一是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出发,学者二是从发挥丞相的作用出发,二者通过不同的认识角度进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故A项正确;论从史出,根据史料可以得出相应结论,排除B项;C项和D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4.西汉刘邦至吕后时期,汉朝以郡国并行方式实行过特殊的东方政策,即在要求中央直辖郡县“奉汉法以治”的同时,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从俗而治。据此可知,西汉初期 A. 朝廷在有意缓解文化冲突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激化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汉中央政府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而允许其“从俗而治”,说明尊重东方各国的风俗,明显是为了缓解文化上的冲突,故选A项;西汉的中央行政体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诸侯国与朝廷的矛盾激化和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排除CD项。‎ ‎15.西汉时期太尉一职长期空缺,只在遇到重大征伐事件时才授予某人。监察百官、专治大狱的侍御史也是随事而设,废置不定。这类现象 A. 降低了官府的办事效率 B. 源于军事行动保密的需要 C. 保证了丞相权力的集中 D. 有利皇权独尊地位的巩固 ‎【答案】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汉时期中央官制的理解和认识。材料中主要指出西汉时期的军事、监察官员并非常设,而是随事而设,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军权等旁落,有利于皇权独尊,故D项说法正确;因为官员设置相对较少,反而提高了办事效率,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不光提到了军权问题,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古代中央官制的设置是为了保证皇权集中,而非丞相,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 ‎16.北齐时,马敬德“将举孝廉,固辞不就,乃诣州求举秀才。举秀才例取文士,州将以其纯儒,无意推荐。敬德请试方略,乃策问之,所答五条,皆有文理,乃欣然举送。”这表明当时 A. 九品中正制得以普遍推行 B. 举孝廉是入仕的首选途径 C. 选官方式具有一定多样性 D. 考试已成为选官主要方式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反映出当时选官既有“举孝廉”,又有“策问之”,由此可以看出选官方式具有一定多样性,故C正确;九品中正制按门弟高低选官,不符合题意,排除A;“首先”表述错误,排除B;考试已成为选官的主要方式是指科举制,排除D。‎ ‎17.南北朝以来,“婚”“宦”关系到士大夫一生的成败得失。隋炀帝时期一反隋文帝“前代品爵,悉可依旧”的政策,限制勋贵子弟的政治特权;唐代多次禁止世家大族间联姻。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A. 使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B. 克服察举制弊端,确立九品中正制 C. 削弱贵族特权垄断,加强中央集权 D. 促使士大夫阶层放弃传统的婚姻观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隋唐时期对世家大族特权的限制,主要是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服务,C正确;隋唐时期的选官方式科举制,AB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的婚姻仍然重视家世,排除。故选C。‎ ‎18.史载,唐太宗亲自翻阅当朝国史,认为玄武门诛李建成、李元吉事件语多微隐,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房玄龄等史官把君王历来不阅的《起居注》修改为《今上实录》等,呈上太宗。此事主要反映了 A. 君主参与的修史可信度更高 B.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C. 避讳君主始终是修史的原则 D. 朝廷注重提高史官地位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中国封建王朝君主专制不断增强,故选B;君主参与的修史可信度更高说法错误,排除A;避讳君主始终是修史的原则说法错误,排除C;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9.唐代中期,枢密使只是负责皇帝和宰相之间传达诏旨的低级官员,由宦官出任,不参与朝政。到了唐代后期,枢密使有时甚至成为实际上的最高决策者,宰相议事时,枢密使亦得与闻。这表明,唐代后期 A. 中枢决策发生异变 B.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可调和 C.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 地方割据势力得到有效遏制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到唐后期,枢密使由低级官员到参与国家的决策,这主要和君主专制的强化有关,说明当时的中枢决策发生异变,A正确;B中的“不可调和”的说法错误,排除;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排除;唐朝的藩镇问题十分严重,D排除。故选A。‎ ‎20.唐代太学招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取事官五品的期亲,或三品的曾孙,以及勋官三品以上有封之子;宋代太学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这一变化有助于 A. 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 B. 强化基层百姓的德行 C. 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 D. 增强社会阶层的流动 ‎【答案】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教育制度的理解和认识。材料中反映了从唐代太学到宋代太学的生源变化,从最初的官宦子弟到“庶民的俊异者”,反映出统治基础范围的扩大,有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故D项说法正确;无论怎么招生也不会将皇权向基层扩展,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只说宋代招收“庶民的俊异者”,对基层百姓尚未达到强化的程度,故B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地方官员的权力问题,故C项不合题意,排除。‎ ‎21.鉴于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宋朝采取了通过控制地方官员,以控制地方财政、司法和军事大权的策略。宋朝采取这一策略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根除地方腐败 ‎ C. 提高行政效率 D. 解决唐末弊政 ‎【答案】A ‎【解析】宋王朝采取重文轻武的国策,任用大量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是为了铲除藩镇割据的基础,以加强中央集权,故选A项:宋王朝采取这一策略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且“根除”地方腐败过于绝对,排除B项:在唐末五代藩镇割据阴影下建立的赵宋王朝,提高行政效率不可能成为政权建立初期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解决唐末弊政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A。‎ ‎22.读下表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引起表中数据出现先降后升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B. 租佃关系的不断发展 C. 制度的变革和创新 D. 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答案】C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选官依据,故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下降,到隋唐时期,以科举制选官,以考试成绩和才学为依据,故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上升,这体现了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故C正确;社会环境动荡不安,无法解释寒门子弟所占比例上升的原因,故A错误;租佃关系的不断发展与农业生产有关,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佛、道思想冲击儒学思想,但这与选官制度变化没有直接联系,故D错误。故选C。‎ ‎23.宋初到南宋,宰相事权强化的趋势明显。宰相的事权包括兵权、财权、司法权,出现了由分割到集中的过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提高国家机构效能的需要 B. 适应政治中心南移的形势 C.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可调和 D. 君主集权体制逐步遭到破坏 ‎【答案】A ‎【解析】北宋时期过分削弱宰相权力并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所以宰相的事权由分割到集中主要是为了提高国家机构效能,故选D项正确;宰相事权的强化并不能说明君主集权体制遭到破坏,排除A项;宰相事权的集中主要是为了提高国家机构效能,并非是为了适应政治中心南移,排除B;题干不能说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难以调和,排除C项。故选D。‎ ‎24.997年,北宋政府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等“监司”机构。并规定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员兼任,且“三年一替”。北宋政府采取这一系列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 树立皇帝绝对权威 C. 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D. 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些措施都是北宋政府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割据隐患的手段,因此D选项正确;这些措施造成了北宋冗官、冗兵、冗费,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并非皇帝绝对权威的树立,B选项错误;C选项只是手段和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故选D。‎ ‎2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这些皆所谓贵族。但从秦汉以后,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这一历史现象表明 A.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B. 分封制度已退出历史舞台 C. 选官用官权力已收归到中央 D. 宗法血缘制度的逐渐瓦解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秦汉以后靠血缘世袭的越来越少,这体现了宗法血缘制度是在逐渐瓦解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的现象和分封制度无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到选官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6.忽必烈意取传统经典《易经》中“至哉坤元”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向来以正统皇帝自居的朱元璋称各民族“华夷一家”,雍正帝宣称清朝建立是“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这说明 A. 中华文化凝聚力很强 B. 传统华夷观已经被摒弃 C. 民族平等思想的发展 D. 少数民族融入中原文化 ‎【答案】A ‎【解析】受《易经》启发蒙古国改国号元,朱元璋称各民族“华夷一家”和雍正帝称清朝建立是“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说明到封建社会后期,中华文化凝聚力日益加强,A项正确;传统的华夷观“被摒弃”与清代前期的“天朝上国”观念和理藩院等史实不符,B项错误;“民族平等思想”不是材料主旨,C项错误;少数民族融入中原文化不是三个做法的共同点,D项错误。‎ ‎27.明太祖末年,开始实行廷议制度。“朝廷有大政及推举文武大臣,必下廷议”。廷议的内容甚广,涉及立君立储、建都、祭祀、宗庙、民政、边防等。廷议的参与者也在不断扩大,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等机构官员皆可参加。这一制度 A. 反映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顶峰 B. 加剧了明代政治混乱无序 C. 是内阁权力不断扩张的产物 D. 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明太祖末年开始推行廷议制度,廷议的内容很广,参与者不断扩大,是对废除丞相制度后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枢协调机构缺陷的弥补,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专制顶峰一般是指清朝的军机处,与题干中“明太祖末年”不符,故A项错误;廷议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张力与理性的体现,故B项错误;廷议制度与内阁制度属于不同的制度,且明太祖初年尚未设置内阁,故C项错误。故选D。‎ ‎28.(明)景泰二年,皇帝想通过廷议(法定的议事程序)更换太子,由于惧怕朝臣反对,于是赐予陈循等人重金,收买人心,最终达到目的。该史实说明(  )‎ A. 廷议制度提高了朝廷议决效率 B. 明代君主专制在不断强化 C. 廷议制度确保了朝廷公正法治 D. 明代中央决策趋于制度化 ‎【答案】D ‎【解析】皇帝赐予陈循等人重金,是由于中央决策趋于制度化,皇帝的意见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故答案为D项。材料不能反映朝廷议决效率的提高,排除A项;明朝君主专制是在不断强化,但材料不是反映这一主题,排除B项;从最终结果来看,廷议制度未能确保公正法治,排除C项。‎ ‎29.明代内阁比六部更接近皇帝,于是内阁借位尊势崇而力图控制六部,部权便在不同时候、不同程度上为内阁所侵,六部则力图摆脱控制,因而明代阁部争权现象严重。明代的六部能与内阁争权的主要因素是 A. 六部受尚书省统属 B. 司礼监的牵制作用 C. 六部享有丞相的决策权 D. 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明确职权范围 ‎【答案】D ‎【解析】明朝六部与内阁争权的主要原因是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一级的中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其权利的大小由皇帝决定,所以会侵占六部的职权,故D正确;明朝不存在尚书省,故A错误;明朝内阁与六部争权与司礼监无关,故B错误;六部不享有决策权,故C错误。‎ ‎30.明神宗年幼即位,内阁首辅高拱为使“政归内阁而不旁落”,欲弹劾司礼秉笔太监冯保。冯保接到高拱的奏疏后并不转送内阁,而是留中不发。高拱再上第二疏,冯保只得发下内阁拟票,高拱草拟皇上批语“俱依议行”后,指使门生弹劾冯保。这体现了当时 A. 中枢政务运作的制度化 B. 党争导致政局动荡 C. 内阁成为议行合一机构 D. 专制皇权受到侵夺 ‎【答案】A ‎【解析】明代在内阁首辅与司礼秉笔太监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冯保不敢一再压下首辅高拱的奏疏,只能发下内阁拟票等,体现了当时中枢政务运作的制度化,A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当时的政局动荡,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内阁掌握执行权,内阁为议行合一机构的结论不成立,C项错误;内阁与司礼监的制衡,不能说明皇权受到侵夺,D项错误。‎ ‎31.在史学界,关于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其成立于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2年的学者均有其人,而且每种观点都有比较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托。这应该说明了 A. 军机处历经逐步演化才得成立 B. 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经历了波折 C. 历史研究史料丰富难有统一结论 D. 军机处设置过程具有机密性特点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这几个时间均有严谨的史料作为依托,说明这几个时间分别是军机处发展的重要阶段,故推知军机处发展是一个过程,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只是体现了军机处的发展但是并未体现其中的波折,故B选项错误;C选项表述太过绝对,材料只是出示了一个特殊的事例,并不具备总结性语句的条件,故错误;D选项,材料并未详细描述军机处的特征,故错误。‎ ‎32.与明代帝王对“非汉”政权基本持忽视态度不同,清朝皇帝强调“汉人”政权和“非汉”政权都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认为“中华统绪,不绝如缕”。清朝帝王旨在 A. 强调清朝政权的正统性继承 B. 强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 C. 体现超越前代的视野和气魄 D. 凸显自身“非汉”政权的属性 ‎【答案】A ‎【解析】清朝皇帝强调“汉人”政权和“非汉”政权都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认为“中华统绪,不绝如缕”。由此可知,作为“非汉”政权,清朝帝王旨在强调清朝政权的正统性继承,故A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故B错误;材料和超越前代的视野和气魄无关,故C错误;凸显自身“非汉”政权的属性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错误。‎ 第Ⅱ卷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统计表 材料二 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中心地点数目统计表 注:材料一、二表中宰相包括泰汉丞相、相国、三公,唐朝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明大学士。‎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陈国生《论我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材料三 明太祖废除丞相后,直接指挥六部百司,亲裁独断,事实很难办到。所以必须建立一个“秘书处”,帮助他处理政事。洪武十五年,明太祖仿宋制,设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统称殿阁大学士,这也是内阁的雏形。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有封驳权。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内阁的意义就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皇权的腐化,维系明代政治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的特点并分折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初设置内阁制度的原因及积极作用。‎ ‎【答案】(1)特点:宋以前主要集中在北方各省,宋代以后南移和均匀化;历代帝乡所在地、政治中心区附近分布密集;成因:经济中心南移;南方文化教育发展;唐以前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导致世家大族垄断选举,科举制的实行使选官范围扩大,宰相籍贯分布均匀化;政治和军事中心给个人行政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政治中心备受统治阶级重视,所以帝乡多宰相,宰相籍贯分布在政治中心尤为密集。‎ ‎(2)原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废相后明朝君主事务繁杂;设内阁以备顾问。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防止君主专制的腐化;有利于维持政局的稳定;维护封建统治。‎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中央官职的设置。‎ ‎(1)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一、二的表格中可以得出宋以前主要集中在北方各省,宋代以后南移和均匀化;历代帝乡所在地、政治中心区附近分布密集;第二小问的成因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汉至宋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教育范围变化选官制度等方面进行概括,例如:经济中心南移;南方文化教育发展;唐以前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导致世家大族垄断选举,科举制的实行使选官范围扩大等。‎ ‎(2)第一小问原因可以从材料三中的“明太祖废除丞相后,直接指挥六部百司,亲裁独断,事实很难办到”一处可以得出原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废相后明朝君主事务繁杂;设内阁以备顾问。第二小问的积极作用可以从材料三中的“内阁的意义就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皇权的腐化,维系明代政治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一处得出: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防止君主专制的腐化;有利于维持政局的稳定;维护封建统治。‎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摘编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白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论题: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以沿袭和变革为主线。‎ 阐述:古代中国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在某些诸侯国开始推行,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汉初因多种因素的制约,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后来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东汉建立后基本保持了西汉定制,但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级政区,这样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制。这种制度——直延续到隋.唐初,将郡改为州,实行州、县两级制。北宋取消了节度使的实权,又在州上设置了路,形成了路.州、县三级制。省本是中央机构的名称,元朝将行省推行全国,成为地方最高——级行政区。明朝废行省、设三司 综上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以沿袭和变革为主线。‎ ‎【解析】‎ 示例:‎ 论题:据表格“秦汉到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特点是继承与发展,故可归纳论题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以沿袭和变革为主线”。‎ 阐述: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上郡县制的出现与发展,可从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在某些诸侯国开始推行;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唐初,将郡改为州,实行州、县两级制;北宋取消了节度使的实权,又在州上设置了路,形成了路.州、县三级制;元朝将行省推行全国,成为地方最高——级行政区,下设路、府、州、县。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等方面论述。‎ ‎35.材料 西汉初年实行约法省刑政策,汉武帝时期,随着统治阶级由“无为’,向“有为”的转化,法网渐趋繁密。汉武帝时期法律制度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以《春秋》决狱。所谓《春秋》决狱,就是将《春秋》经义所体现出的封建伦理道德运用于司法审判中……将其作为判决案件的根据,如提倡父子相隐。判决案件要讲究犯罪者的主观动机,论心定罪,如犯罪者不是出于主观目的,就可以按“君子原心,赦而不诛”的原则不予追究。善恶的标准完全掌握在断狱官的手中,这样断狱有了很大的灵活性。‎ ‎——摘编自漆侠主编《中国改革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法律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法律改革的特点及影响。‎ ‎【答案】(1)初期约法省刑,简易疏阔,以黄老之学为主;汉武帝时期,法律日渐严密,儒家学说和法律条文相结合。‎ ‎(2)礼法结合;德主刑辅;强调纲常伦理;关注动机,主张原心定罪。善恶的标准由断狱官掌握。“《春秋》决狱”的法律形式,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学化有推动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成为古代中国法系的特点;模糊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扩大了断案者的主观判断力影响,不利于法律公平 ‎【解析】‎ ‎(1)据材料“西汉初年实行约法省刑政策”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初期约法省刑,简易疏阔,以黄老之学为主;据材料“汉武帝时期,随着统治阶级由“无为’,向“有为”的转化,法网渐趋繁密。”可知,汉武帝时期,法律日渐严密;据材料“……所谓《春秋》决狱,就是将《春秋》经义所体现出的封建伦理道德运用于司法审判中……将其作为判决案件的根据,如提倡父子相隐”可知,儒家学说和法律条文相结合。‎ ‎(2)特点:据材料“……所谓《春秋》决狱,就是将《春秋》经义所体现出的封建伦理道德运用于司法审判中……将其作为判决案件的根据,如提倡父子相隐”可知,礼法结合;德主刑辅;强调纲常伦理;据材料“判决案件要讲究犯罪者的主观动机,论心定罪”可知,关注动机,主张原心定罪;据材料“善恶的标准完全掌握在断狱官的手中,这样断狱有了很大的灵活性。”可知,善恶的标准由断狱官掌握。影响:据材料“……所谓《春秋》决狱,就是将《春秋》经义所体现出的封建伦理道德运用于司法审判中……将其作为判决案件的根据,如提倡父子相隐””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决狱”的法律形式,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学化有推动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但模糊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据材料“善恶的标准完全掌握在断狱官的手中,这样断狱有了很大的灵活性。”可知,扩大了断案者的主观判断力影响,不利于法律公平。‎ ‎36.材料: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浙江宁渡。20世纪60年代,对抗疟疾的传统药物奎宁疗效减低,全球疟疾的发病率上升。1967年,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研究项目并担任项目组长。屠呦呦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最终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屠呦呦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在失败了190次之后,最终成功提取出青蒿素。青蒿素问世40多年来,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说:“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世卫组织全球疟疾项目主任佩德罗·阿隆索在评价屠呦呦的抗疟贡献时说:“青蒿素联合疗法对全球疟疾防控做出卓越贡献,这与中国政府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倡议主旨高度一致。”至今这位年近90岁的老科学家,仍然将全部的精力花在青蒿素的科研上,努力把中国中医科学院青高素研究中心打造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科研平台 ‎——摘编自徐婧《屠呦呦: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屠呦呦作为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屠呦呦的历史贡献。‎ ‎【答案】(1)报效祖国的精神;对科学的执着追求精神;奋发创新精神;团队精神;为医学献身精神。‎ ‎(2)带领团队提取出青蒿素,提高了疟疾防治的效率,推动了世界医学的发展;弘扬了中国传统医学的价值,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解析】‎ ‎(1)根据“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研究项目并担任项目组长”、“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努力把中国中医科学院青高素研究中心打造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科研平台”等内容可知更体现了屠呦呦报效祖国的精神、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奋发创新和为医学献身的精神。‎ ‎(2)根据“成功提取出青蒿素。青蒿素问世40多年来,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 “青蒿素联合疗法对全球疟疾防控做出卓越贡献,这与中国政府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倡议主旨高度一致”等内容可知屠呦呦作出的历史贡献主要包括提取出青蒿素、推动世界医学发展,弘扬了中国传统医学的价值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贡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