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模块2第8单元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模块2第8单元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时髦的转身——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原因 ‎(1)外因:西方文化渗透和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2)内因:政治运动影响与国民政府的推动。‎ ‎2.表现 ‎(1)衣: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逐渐流行;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2)食:鸦片战争后,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一些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始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4)社会习俗 时期 变化 特点 戊戌变法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 辛亥革 命后 ‎“断发易服”具有反清的革命色彩;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简约文明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庸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 ‎(1)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2)表现: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人们衣着朴素,食物简单,住房拥挤,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较低。‎ ‎2.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 ‎(1)原因: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2)表现 领域 变化 服饰 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饮食 ‎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 居住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习俗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方式多样化;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教材补遗] 现代婚姻习俗的进步 ‎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女子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到1952年底,自由、自主婚姻已占绝大多数,民主和睦的家庭和模范夫妇不断出现。‎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历史沿革 ‎►探究 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 史料一 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 房屋多为西式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番莱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上海乡土志》‎ ‎[思考] 根据史料一,归纳上海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原因。‎ ‎[解读] 史料一描述了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轮船公司皆在焉”说明了上海是近代中国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城市。‎ ‎[试答] 表现:建筑出现了西式楼房;上海在经济、交通、通讯等方面的近代化程度较高,上海俨然是西化城市;宗教信仰影响到中国思想;饮食、服装呈现西化趋势。‎ 原因:鸦片战争后,上海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最早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近代生产方式产生较早,带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史料二 20世纪初……大多数人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规恶俗。以致在民初很快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 ‎[思考]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出现的新气象,分析其原因。‎ ‎[解读] 史料二描述了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20世纪初中国人推崇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表明西方民主、平等、自由思想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生活,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试答] 新气象:剪发辫、易服饰;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 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民主思想的传播;进步人士的提倡;社会心理的认同等。‎ ‎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社会影响和认识 ‎(1)特点 从地域看 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和市镇推进 从过程看 与西方侵略相伴始终,有较强的半殖民地化的色彩,在中西、新旧并存中出现中西合璧 从水平看 断发运动迅速、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从动力看 每一次风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 从程度看 大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家庭,传统习惯仍广泛存在 ‎(2)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①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②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推动工业化进程。‎ ‎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3)认识 ‎①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②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和阻碍,社会生活变化,特别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 ‎③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 以唯物史观认识影响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因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解析:解题首先找准角度,然后分析变化趋势。从法定节假日总体数量看,从少到多;从结构看,成为法定节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分析原因时要注意节假日属于民生问题,它必然受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与政治体制、政治理念与思想的影响。‎ 答案: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 ‎ 影响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因素 ‎(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经济基础。‎ ‎(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4)历届政府的重视、提倡促使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将实现全面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深圳二模)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近代以来宁波妇女发髻,初受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加髻于前额,称为“兴汉头”。这说明(  )‎ A.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B.民主共和的观念渐入人心 C.流行文化代表社会主流方向 D.民间风尚折射出社会变化 D [材料中宁波妇女最初受“西化”的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由于向日本学习,日本风俗传入中国,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受政治革命影响,又流行“兴汉头”,综合信息可知宁波妇女的发式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变化,故选D项;妇女的发式变化无法体现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亦与反专制的民主共和观念无关,故排除A、B两项;新文化运动前,中国主流文化依然是封建儒学思想,因而宁波妇女的发式变化不能代表社会主流方向,故排除C项。]‎ ‎2.(2019·乌鲁木齐二模)1903年,章太炎在《顺天时报》刊登《征婚告白》,条件为:鄂籍人;大家闺秀,性情开放;要通文墨,精诗赋;双方互相平等;夫死可嫁,亦可离婚。这反映了当时(  )‎ A.报纸开始推动社会启蒙和时代进步 B.先进的婚姻观念已经成为时代风尚 C.传统的封建礼教受到新思想的冲击 D.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C [由材料“双方互相平等;夫死可嫁,亦可离婚”可知,传统的婚姻习俗受到民主思想的影响而追求平等,故选C项;报纸产生于19世纪中期,故排除A项;“已经成为时代风尚”不符合1903年社会史实,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传统习俗的变化而非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变,故排除D项。]‎ ‎3.下图是2018年春节出现的科技进步新玩法。据此可知(  )‎ A.当前的旧年俗交织新风尚 B.中国已处于科技强国行列 C.互联网方便人民经济生活 D.改革开放促进了科技进步 A [“新玩法”中的“支付宝”“电子红包”等属于社会“新风尚”,“福字”“除夕”“拜年”等为“旧年俗”,故A项正确;B项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经济生活”在图片信息中体现不充分,故C项错误;图片中缺乏“改革开放”的措施,故排除D项。]‎ ‎4.(2019·蚌埠三模)张爱玲在《更衣记》中说:“民国初建立,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短袄腰部极为紧小。”该现象说明当时(  )‎ A.崇洋媚外现象愈演愈烈 B.伦理纲常思想开始被抛弃 C.政治变革影响社会生活 D.中西方服饰风格差异较大 C [材料涉及的是民国建立,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人们的服饰发生了变化,故选C项;材料只是谈及服饰变化的一个现象,不存在崇洋媚外,故排除A项;伦理纲常思想被抛弃是在1919年新文化运动时期,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进行中西方服饰的比较,故排除D项。]‎ ‎ 雨后的春笋——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变迁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 铁路 ‎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建成唐胥铁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宝成、兰新等铁路建成 ‎“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公路 ‎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上海等城市出现,但公路发展受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水运 ‎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的垄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获得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受铁路、公路和民航业的影响较大 航空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 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若和世界先进各国相比……中国政府之力尚不能完全控制国境内的一切交通事业,中国自办的交通机关尚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中国尚无能力在交通事业的建设上,作全部分的甚至极小部分之材料上及机械上的自给,一根电线或一条枕木有时也要向洋人购得。领域太狭,普及的范围太小。‎ ‎——白寿彝《中国交通史》(1937年)‎ ‎2.通讯工具 ‎(1)电报: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设在台湾,20世纪初上海开始设立无线电报局。‎ ‎(2)电话 ‎①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3)互联网:近年来,人们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二、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走向繁荣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 ‎(2)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利用报刊宣传新思想。‎ ‎(3)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还有《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内容比较丰富。‎ ‎(5)改革开放后,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2.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 ‎①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纷纷被搬上银幕。‎ ‎③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 ‎(2)电视 ‎ ‎①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②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节目日渐丰富。‎ ‎3.互联网的兴起 ‎(1)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特点:信息传播速度快,表现力和感染力强,被称为“第四媒介”。‎ ‎(3)影响: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娱乐方式。‎ 有关大众传媒认识的两点误区 ‎1.互联网的普及不但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反而出现同时向上发展的趋势。实际上,传统的媒介纷纷通过网络来获得读者和观众,许多有实力的传统媒介机构都建有自己的网站,争夺网络媒介的一席之地。‎ ‎2.各种媒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相互不能完全取代。‎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1.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2.中国报刊、影视事业发展 ‎►探究1 路不再遥远——中国近代铁路交通的发展 史料一  铜线铁路,如其有成,亦中国将来之利也。……许其开工,则大不可。何者?商贾之生计,有力者尚可改图,民间之田庐,贪利者犹可易地;至坏其祖父之坟墓,虽至愚极不肖者,亦必痛心疾首,聚族而争。众愤所加,何所不至……且泰西智巧绝伦,果能别创一法,于民间田庐坟墓,毫无侵损,绘图贴说,咸使闻知,百姓退后无言,朝廷便当曲许,否则断难准行。‎ ‎——[清]沈葆桢《条说议铜线铁路》‎ ‎(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思考] 根据史料一,归纳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解读] 史料一论述了清朝地方官员对兴建铁路的认识,“铜线铁路……‎ 亦中国将来之利也”说明修建铁路对中国有利。“至坏其祖父之坟墓……聚族而争”反映出官员认为修建铁路导致毁人坟墓,同时又会扰民,引起大规模民众反抗运动,说明了封建势力的保守思想影响了近代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 ‎[试答] 观点:认识到兴建铁路的益处,但反对外国人在中国兴建铁路。理由:兴建铁路会“占人田业”;伤害商贾生计;毁人田庐;毁人祖坟,破坏风水;影响社会治安,危及统治等。‎ 史料二 中国之有铁路,始于1876年外国在上海所修的吴淞铁路。1881年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1895年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铁路轮船被视为起衰振弊救国国强的利器,才迎来了命运的转折。……从1895年到1911年,出现第一次铁路修建的高潮……但这些铁路大部分都借入了外国资金,外国资本势力对它们仍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摘编自朱荫贵《近代新式交通 运输业与中国的现代化》‎ ‎[思考]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铁路修建高潮的原因。‎ ‎[解读] 史料二阐述了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历程,“1895年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起衰振弊救国图强的利器”表明铁路的发展与群众爱国救亡运动、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 ‎[试答] 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帝国主义争夺中国铁路利权;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出现兴办工业的浪潮。‎ ‎ 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 ‎②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③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④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2)特点 ‎①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②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③人们的观念等影响交通发展的地域不平衡。‎ ‎(3)影响 ‎①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②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 ‎►探究2 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史料一 戊戌变法时期,在维新派的带动下,国人自办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地涌现,形成了国人办近代报刊的第一个高潮。在1895-1898年期间,特别是1897和1898两年,国人新办报刊达94种……居主导地位的是时政性综合报刊和讲求新学的报刊。‎ ‎——方汉奇、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思考]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时期“国人办近代报刊第一个高潮”形成的原因。‎ ‎[解读] 由史料一可知,由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国人自办报刊在各地涌现,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时政性综合报刊和讲求新学的报刊,反映了维新派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 ‎[试答] 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维新派宣传变法的需要。‎ 史料二  一曰:创学堂……然而学堂书院之容积尤有限量;二曰:学会……然而学会设于会城,会城以外无由致其观听,而况于外县,而况于外府?三曰:报纸。报纸出,则不得观者观,不得听者听……又将以风气浸灌于他省,而予之耳,而授以目,而通其心与力,而一切新政、新学,皆可以弥纶贯午于其间而无憾矣。‎ ‎——谭嗣同《湘报后续(下)》‎ ‎[思考]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政、新学”与报纸之间的关系。‎ ‎[解读] 由史料二可知,通过创办学堂、学会、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一方面推动了报刊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报刊又扩大了学堂的影响,进而扩大了变法的社会基础,制造了舆论。‎ ‎[试答] 关系:一方面戊戌变法推动了报刊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报刊又扩大学堂学会的影响,有助于启迪民智,扩大变法的社会基础和舆论基础。‎ ‎ 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 ‎(1)新闻事业功能: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它满足知识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愿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具有重大影响。‎ ‎(2)强烈的政治性: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机关报是新闻传媒的主体,重视言论,尤其注重政论。‎ ‎(3)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传媒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它随着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维新运动中出现第一次高潮,辛亥革命前后再一次出现高潮。‎ 以唯物史观认识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报刊(唐至晚清)的基本演变 唐代 ‎《邸报》出现,内容为宫廷动态,手写而成,无须审查 宋代 ‎《邸报》须审查通过后方可发行。同时,民间刊发的“小报”盛行,内容丰富,受百姓欢迎,但政府对其严行禁止 明代 中叶 除《邸报》外,政府允许民办《京报》发行,内容基本为官方文书。报纸主要由手写而成,印刷为辅 ‎1833年 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发行第一份中文报刊,宣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1874年 上海第一份由国人主办的中文报刊《汇报》发行,采用西方机器印刷设备 ‎1896年 ‎《时务报》创刊,梁启超担任主笔,曾发表《变法通议》一文 ‎1905-‎ ‎1911年 革命派报纸纷纷出现,如《民呼日报》,因鼓吹革命,3个月即被查封 ‎——摘编自《中国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近代报刊发展与社会转型》‎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 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根据材料内容提炼主题,其次迁移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注意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论题:近代报刊的职能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阐述:报刊的发展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19世纪70年代以来,民族工业兴起,民族资产阶级诞生。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成员郑观应在报纸上宣传变法,是对晚清封建统治的冲击。19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加之民族工业的继续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创办维新报刊、鼓吹变法、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它在思想上有利于民众的思想启蒙,为维新变法的实践提供舆论基础。‎ ‎ 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①内因: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近代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 ‎②外因:西方报刊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2)影响 ‎①传播西方文明,促进思想解放。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②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③娱乐大众、传播新知。以休闲娱乐为特征的通俗性报刊,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专业性报刊,促进了新知识的传播。‎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泸州二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今后将敷设无数之干线,以横贯全国各极端,使伊犁与山东恍如毗连,沈阳与广州语言相通,‎ 云南视太原将亲如兄弟焉……则中国之前途,可永久适存于世界。其意在说明铁路的修筑(  )‎ A.有助于实现中国近代化 B.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 C.有利于交通条件的改善 D.有利于实现民生主义 B [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修建铁路能够加强东西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增强天下一家的中华民族意识,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铁路对近代化的影响,故A项不符合题意;C项表述属于现象,并未表明本质,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主要是“节制资本、实现耕者有其田”,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2.1934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山东省》记载:“山东近年电话建设,颇有进步,而济南为电话线网之集中点。但有商办、省办、部办三种。商办者,成立最早,通话范围在济南市区,省办、部办电话,皆最近五年成立。”此记载可以佐证近代山东(  )‎ A.通讯事业的起步早于其他省份 B.社会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 C.工商业的发展由分散趋向集中 D.经济重心从沿海转向内地 B [材料仅有山东一省的电话建设情况,不能体现出山东省通讯事业的起步早于其他省份,故A项错误;从山东省电话建设的发展状况可知,山东省通讯事业发展较好,可以佐证社会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通讯业,没有涉及工商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山东省电话建设的发展,不能反映出经济重心转向内地,故D项错误。]‎ ‎3.有学者统计,‎1933年12月1日的《申报》广告,当日该报的30版(10版为增刊)中,29版登有广告,总数多达540条,许多广告占了版面1/4以上,甚至占了半版或全版。这说明当时(  )‎ A.报刊的时政新闻性功能减弱 B.商品信息的流通更加及时化 C.民众的社会心态日益开放 D.广告已成为报刊竞争主要方式 B [材料主要突出报刊的广告量增加,反映了商品信息的流通更加及时化,故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排除。]‎ ‎4.(2019·郑州二模)抗战时期中国抗战电影海外传播一览表(部分)‎ 国家 片名 发行方式 美国 ‎《热血忠魂》《八百壮士》‎ 赠送 苏联 ‎《精神总动员》《热血忠魂》‎ 赠送 新加坡 ‎《抗战特辑》‎ 出售版权 据上表可知,抗战电影在海外传播(  )‎ A.有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鼓舞了国内军民的抗战意志 C.表明国民政府注重国际形象的构建 D.体现国民政府与美苏关系更为密切 C [根据材料抗战时期海外传播的中国抗战电影的片名《热血忠魂》《八百壮士》《精神总动员》等可知,这是在向国际宣传中国人民的积极抗战,这有利于树立国民政府的正面形象,故选C项;抗战电影在海外的传播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与国内军民的抗战意志没有关系,故排除A、B两项;向美苏赠送抗战电影,国民政府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以影视宣传来获得美苏对中国积极抗战的认可和支持,并非国民政府与美苏关系更为密切,故排除D项。]‎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还原历史情景 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 (2017·全国Ⅲ卷·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明立意:本题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的一次集体婚礼为切入点,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抓关键:“喜字纱灯引导”“演奏钢琴曲”“头披白纱”“蓝袍黑褂”“旗袍”等。‎ 理思路: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较早接受西方思想,社会习俗变化较大。“蓝袍黑褂”代表是传统旧习俗,而“钢琴曲”“头披白纱”代表着西方新式习俗,这体现了这次集体婚礼上中西习俗并存融合,故B项正确。‎ 练点1:中西建筑 ‎(2019·海南卷·9)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返乡闽南籍海外移民在厦门鼓浪屿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类似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逐渐形成了建筑上的特殊风格。这可以用来说明(  )‎ A.西方文化影响遍及中国乡村 B.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创新 C.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冲击 D.西式建筑仅见于通商口岸 B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字句“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很显然,在这里中西建筑文化很好地融为了一体,故选B项;“遍及中国乡村”很显然与题干的“闽南”不是一个概念,排除A项;对于“返乡”海外移民来说,中国建筑风格是根本,最多受西方影响,说受到西方冲击,很显然是夸大了,排除C项;中国的西式建筑应来自于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地方或者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也许来自于内地),排除D项。]‎ 练点2:清末发式的变化 ‎(2018·海南卷·8)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  )‎ A.道教的地位被否认 B.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 C.官府反对政治革新 D.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 D [根据材料官府否定的发式只是“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可得出与道教的地位被否认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新式学堂学生”“城市青年”发式的变化,并不能代表社会潮流,故B项错误;材料官府反对的是“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这一发式的变化,与反对政治革新无关,故C项错误;1903年随着革命思潮的发展,发式的变化被赋予政治意义,带来“新式学堂学生”“城市青年”发式的变化,故D项正确。]‎ 练点3:社会观念变革 ‎(2016·海南卷·17)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这表明(  )‎ 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 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 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 D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一味追求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早就丧失了当初的活力,故A项错误;由材料“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可知,新式教育与传统科举是不相融的,故B项错误;新学之人认为发式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区别,新旧学的根本区别在教育的内容,故C项错误;由材料“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可知,虽然新学追求民权,但并无报效国家的有效方式,只能服从封建选拔人才的方式,故D项正确。]‎ 练点4:广告与近代思想解放 ‎(2017·全国Ⅱ卷·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B [广告宣传“思想日新”“谋卫生”,广告非常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说明广告内容得到国民认可,反映了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故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在材料时间之后,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改良社会风俗”,故C项错误;虽然广告内容得到国民认可,但不能得出国民是否实现了广告中宣传的文明,故D项错误。]‎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2019·镇江一模)清末《违警律》规定“乘自行车不设铃(铃铛)号(牌)者,处五日以下一日以上拘留,或五元以下一角以上之罚金。”民国时期规定,市公用局管理自行车的检验、登记、核发号牌事项,巡警可以随时处罚不遵守法规的骑车人。由此可知(  )‎ A.自行车已普遍使用 B.崇洋媚外风气盛行 C.政府加强公共管理 D.民众抵制西方文明 C [清末、民国法律规定交通事项,属于政府行为,故选C项;材料中无法体现“普遍”,故排除A项;法律规定自行车的使用,无法体现崇洋媚外,故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民众的态度,故排除D项。]‎ ‎2.(2019·南京高三调研)民国初年,姚灵犀在《采菲录》中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耳所闻。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这说明(  )‎ A.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 B.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C.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 D.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 C [材料“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等表明人们对废止缠足这个问题看法不一致,有人主张,有人反对,说明思想观念新旧冲突,故C项正确。]‎ ‎3.(2019·沧州高三联考)1884年点石斋出版的石印本《申江胜景图》,将《吴淞火轮车》(如下图所示)作为新上海的一大胜景,并认为“维车之利,无间华夷,使人使马各有所宜。自通泰西,独出其奇,以电运轮,其捷难羁”。这反映出当时(  )‎ A.经济结构渐趋优化 B.民众的出行方式发生巨变 C.上海成为经济中心 D.中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D [根据材料“维车之利……使人使马各有所宜……以电运轮,其捷难羁”可知,火车对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出行方式构成冲击,民众的出行方式多样化,但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化,故D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近代交通的变化,而未涉及经济结构的优化,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火车带来的变化,而未涉及上海经济中心的地位,故排除C项。]‎ ‎4.(2019·沧州高三联考)1906年,中国第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建立,1909年,国立京师图书馆开始筹建,其余各省图书馆也加紧筹建。到民国前夕,各省公共图书馆基本建立,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  )‎ A.与变法图强运动相辅相成 B.适应了近代教育的需要 C.以宣传共和主义为其宗旨 D.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废除 B [根据材料“民国前夕,各省公共图书馆基本建立,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可知,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说明了国家和社会重视教育的发展,适应了近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推行变法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宣传共和思想,故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故排除D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