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学案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 政治层面 个人权力由分散到集中,地方权力由独立到集中,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权力执掌由贵族到官僚。 经济层面 由商周时期井田制下的集体耕作,到春秋战国以来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 文化层面 从“学在官府”到私学兴起,“百家争鸣”现象出现,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体裁丰富多样,各具特色;实用科学是科学发展的特点。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知识点一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夏朝 国家出现,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 (1)政治制度: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2)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王朝具有很浓厚的神权色彩。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原因 周武王灭商以后,延续了旧的内外服制度 武王去世后发生的“三监之乱”,使得外服诸官及其附属国威胁中央的问题暴露出来 为了确保中央政权的稳定,并有效控制外服地区 内容 周天子根据与自己关系的亲疏远近,对子弟、亲戚、功臣和古代先圣后裔授予一定范围的土地和人民,令其建立统治据点,以拱卫周王室,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种统治据点就是“封国”,众多的封国之主就是“诸侯” 特点 分封对象 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分布地区 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纵向联系 明确了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横向联系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作用 (1)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2)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等 (3)使周文化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加速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2.宗法制 目的 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实质 是处理同一宗族内部成员间的亲疏、等级和世袭权力的制度,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大宗和小宗的区分,是宗法制的基本特征 作用 一方面把族权、政权和神权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以尊祖和敬宗为信条,确定了诸侯与王室的关系以及诸侯国的继承规则,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等级秩序,具有维护政权的作用 另一方面,宗法制度本身也有其无法克服的弊端,当社会生产资料基本分割完毕后,它就无法应付不断滋生的新贵。同时,“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做法,也是与政治机制不断更新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3.礼乐制度 (1)含义:周礼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2)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必不可少的工具。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1)分封制的历史遗存: ①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②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许、郑、陈等。 ③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2)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封建政治 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对祖宗的崇拜;“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 社会习俗 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的修建;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及祭祖扫墓等 思想观念 “忠”“孝”等伦理观念;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现象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中央权力的集中。 (4)迷信色彩浓厚: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3.理解“家国同构” (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 (2)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嫡长子世袭王位,是君主,也是宗族的大宗。其他诸子分封为诸侯,是臣子,也是宗族的小宗。 (3)“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洽。这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1.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 原因 周平王东迁后,王畿的土地日益缩小,政治、经济实力大大衰落。大国诸侯均被连绵不断的战争消耗得筋疲力尽,这为诸侯国内部的卿大夫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会 表现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成了诸侯的附庸。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聘和述职,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至此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诸侯国中卿大夫强宗的崛起和国君公室的衰微:出现“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和“鲁三桓执政”。春秋初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此时再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 影响 卿大夫专权以至夺取政权后,为了巩固自己的胜利成果,必然不能再沿袭原有的统治模式,而需要采用新的统治方式。这在客观上使国家政权逐渐由分散趋于集中,血缘关系的纽带进一步松弛,从而为战国社会政治新局面的到来准备了条件。从这种角度来看,春秋后期卿大夫专权的政治格局,乃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经阶段 2.变法运动的兴起——以商鞅变法为例 (1)原因: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经济 ①生产力: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 ②生产关系: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政治 ①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②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成为社会发展的要求 ③社会阶级关系变化:出现新兴地主、自耕农等 军事 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富国强兵成为各国改革的内在动力 思想文化 ①民间办学兴盛 ②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③法家思想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2)表现: 经济 ①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政治 ①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②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③普遍推行县制 文化 “燔诗书而明法令” 社会习俗 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 (3)影响: 积极性 ①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制,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②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 ③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局限性 ①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罚 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③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知识点二 先秦时期的经济 (一)发达的古代农业 1.耕作方式 (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使用石刀、石斧、石犁,依肥力变化而迁徙。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 2.耕作技术 (1)商周时期:掌握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 (2)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 3.水利工程 (1)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2)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 4.经营方式 (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原因 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特点 分散性 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封闭性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具有封闭性 自足性 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脆弱性 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低等 ①生产力因素: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土地制度等 影响因素 ②小农经济自身特点:自给自足、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抗御天灾人祸能力差等 ③政府政策因素:封建政府为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④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严重的自然灾害 地位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 积极方面: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消极方面: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5.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公有制)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夏、商、西周(井田制) 内容:①土地属于国家,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②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③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剥削和奴役 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春秋战国 (封建土地私有制) 原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 确立:①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②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问题:土地兼并和集中,政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比较 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 概念 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 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基础上,以户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经济形式 特征 规模小,生产分散,技术因循守旧,闭关自守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时间 产生于原始社会,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联系 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二)手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1.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用途 流通方式 地位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 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的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 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经营 民间消费 在市场流通 明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剩余部分出售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2.主要成就 冶金业 ①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②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出现后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③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陶瓷业 ①原始社会的彩陶已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②商朝时烧出原始瓷器 纺织业 ①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②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 ③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三)商业的发展 商业活动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称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为“商人” 商业城市 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商业政策 商周:国家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 战国:秦国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 (四)铁器时代生产关系的变革 1.生产力的发展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公田之外的私田不断扩大,公田日益衰败。 2.生产关系变革 初税亩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屡亩而税”。这是中国税制史上田租和田税分离的开始,从此,贵族所有的田地都要按照面积向国君交税,其结果是使贵族土地的私有权更加牢固,农民自耕的小土地的所有权也逐渐得到保障 相地而衰征 “相地而衰(cuī)征”,即根据土地的好坏贫瘠征收不同的赋税。是管仲经济改革中的最主要内容,它实质上是以实物地租取代劳役地租,是对农业生产关系上的一次重大调整,从而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废井田,开阡陌 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军功贵族土地所有制代替了氏族世袭贵族土地所有制。土地买卖的出现,打破了世袭贵族土地所有制时期“田里不鬻”的惯例。农民摆脱了氏族土地所有制的残存影响,成为独立的小土地所有者。商鞅变法使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进一步扩大,也使贵族依世袭身份而占有土地的所有制转变为通过买卖占有土地,成为军功贵族、商人、货币持有者的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标志。至此,乡村的井田制和宗族组织彻底瓦解,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地主和农民为基本阶级的经济形态逐步完善 主题一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 “家国同构”是我国传统社会的独特的社会结构,它源于“始于殷、成于周”的宗法制度。“家国同构”的本质就是家、家族、国家在结构上的同一性,也就是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简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庭治理的形式扩大到国的范围。古代早期“家国同构”实现了“族权”与“政权”的统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现象,充分体现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分封制的特点和历史遗存 史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 ,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共存共荣。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探究] 根据史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教你读史] 注意以材料中逗号分层,第一层体现了分封制下的诸侯国与原有邦国的不同;第二、三、四层说明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较大的权力,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说明分封制下诸侯国实行世袭贵族统治,拥有较大的独立性。 [提示] 意图: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影响:形成了二元体制。 史料二 西周分封诸侯的战略示意图 [探究] 该示意图反映了西周分封制哪些特点? [教你读史] 解读本史料应注意图中文字信息和封国地域分布上的特点。由图中“王室”“武王弟”“周公子”等信息分析出同姓封国数量上的特点;从封国的地理分布可看出同姓封国地域分布上的特点。 [提示] 该图反映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是王族、功臣、先代贵族。从布局上看,王族封国占据战略要地,是分封的主体,直观反映了“拱卫王室”的分封意图。 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史料一 [探究]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什么?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图片及“宗庙”“祖庙”等信息说明宗法制是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缘关系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 [提示] 祖先牌位。 史料二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或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 ——《中国历史纵与横》 [探究] 据史料二,分析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教你读史] 史料二描述了西周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特点。史料以省略号为界分为两层。第一层主要阐述了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特点“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第二层主要阐述了宗法制的裙带作风和荫庇现象。 [提示] 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亲贵合一,裙带作风等,这对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观、民族性有深远影响。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史料一 (西周)整个国家政权就是由“大宗”“小宗”的宗法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家族的血缘关系与国家的组织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周天子在宗法关系上是天下的“大宗”,在政治关系上是一国之君……总之,宗法系统上的等级与政权组织中的等级是对立统一的,这就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 ——摘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探究]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家国关系上有何特点。 [教你读史] 本史料重在找论点,明确论据。以省略号分层是解读史料的关键。省略号后说明了论点——“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省略号前的内容从“血缘关系”展开论述。 [提示]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政权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了“家国一体”的局面。 史料二 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 [探究] 该图片反映了哪些相关历史信息? [教你读史] 图片的左侧反映的是分封制的等级序列,右侧反映的是宗法制的特点,整体反映了分封制与宗法制的互为表里的关系。 [提示] 史料图文反映了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有相对性;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形成了从周天子到士的严格等级序列。 主题二 “你耕田来我织布”的田园风情——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对其精华的高度概括。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发展演变 史料一 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国语·晋语》 [探究] 史料一反映出当时社会生产中出现了什么现象? [教你读史] 解读史料时注意对“宗庙之牺”与“为畎亩之勤”的解读。“宗庙之牺”是指用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意为用作耕地的动力。 [提示] 春秋时期出现了牛耕技术。 史料二 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形成较为深刻的技术认识。 ——李群《农业科技史》 [探究] 史料二反映出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技术有何特点? [教你读史] 注意把握史料中的关键信息“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这体现出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有较深刻的技术认识。 [提示] 农业技术非常细致,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 史料三 [探究] 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有利于汉代关中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教你读史] 解读图片信息时,注意从图中提取关键信息,如该图中郑国渠、白渠等。 [提示] 密集的水利工程分布,农业灌溉水平高;关中地区开发早,自然环境有利于发展农业;汉代都城在长安,政治中心的经济需求;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应用等。 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史料一 西周时期那种“千耦其耘”的大规模集体耕作制到秦汉则以“一夫挟五口,治田四百亩”的小家庭耕作制为主。与倡导农业生产小家庭化相配合的是,战国时期手工业也日益小家庭化……一个家庭内“男子力耕……女子纺绩”……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业,逐渐成为中国农耕经济的主体。 ——孟意华《中华文化产生形成的基础》 [探究] 据史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 [教你读史] 史料一以句号为界分为两层,分别指出了从西周到秦汉生产模式的变化和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特点。 [提示]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史料二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探究]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教你读史] 解读史料注意概括政府官员重视农业生产的措施。“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体现了官员引导、改进耕作技术。“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反映出政府在天灾时减赋赈灾。 [提示] 有利因素:政府重视,官员的动员、引导,政府在天灾时减赋赈灾。 [本讲命题点研究] 2010~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年份·卷别 命题角度 政治上 2017·全国卷Ⅰ 西周分封制 2016·全国卷Ⅲ 西周政治制度 2014·全国卷Ⅱ 分封制的影响 2013·全国卷Ⅰ 战国时期秦国墓葬等级 2011·全国卷 西周政治对秦汉统一的影响 2010·全国卷 西周分封制 经济上 2017·全国卷Ⅱ 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 2015·全国卷Ⅰ 战国时期的小农经济 综合考查 2013·全国卷Ⅰ 我国春秋战国对海洋的利用 [考情分析] 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奠基时期,新课标全国卷在此处命题更是不吝笔墨,尤其是核心素养立意的考查态势日趋明显,如分封制与文化认同的关系、青铜器铭文与历史价值的养成、墓葬考古与史料实证的方法等等,均在本讲考题中体现。试题强调能力立意,呼应现实热点问题,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复习本单元要重视文本阅读,加强对宗法分封制、小农经济的认识,深刻理解先秦时期政治、经济对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选择题考查趋向研究] (一)历史价值观引领考 1.(2017·全国卷Ⅰ)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选A 根据材料“河南”“山东”“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分封王族成员,使得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这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形成,故A项正确。周不存在君主专制,B项错误,排除;C项错在“直接控制”,排除;材料并未体现“世袭特权”,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2.(2016·全国卷Ⅲ)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解析:选B 题干反映的是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字数、格式和内容情况。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意味着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符合题意。周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与商代一样,都是“金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故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宗法制度,故排除C项。商周青铜器多用于祭祀,题干信息不能说明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故排除D项。 3.(2011·全国卷)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解析: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A项错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错误,西周实行世袭制和分封制,并没有确立集权意识;D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西周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把“家”“国”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C项正确。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其价值引领的作用毋庸置疑,有价值引领就必然有价值取向。在素养立意的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命题中,充分挖掘分封制、宗法制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内涵,是高考的趋势所在,上述三题最具代表性。 (二)能力方法灵活考 4.(2017·全国卷Ⅱ)如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解析:选A 由图片可以看出,“陶”位于济水之滨,“曹鲁之间”水运交通便利,区域位置优越,促进了商贸的发展,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争霸战争”,且争霸战争不利于经济的交往与商贸发展,B项错误。交通条件会影响地方经济状况,但不起决定作用,C项错误。“城市规模扩大”没有涉及,D项错误。 5.(2015·全国卷Ⅰ)《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分析问题。战国时期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会努力改进耕作技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农业收益的增加,会进一步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与材料不符,均排除。 新课标全国卷对先秦时期农业和商业的考查,注重从经济文明演进的角度考查古代农业的特点和商业发展的条件。不管题目选材如何变化,所考查的知识点都在书中,读懂材料,精准迁移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三)主干知识迁移考 6.(2014·全国卷Ⅱ)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解析:选C 据材料中的“周礼”可知,“统一的‘雅言’”应指以周的发源地的地方方言为基础而形成的官方语言,而周兴起于陕西,因此这种“雅言”最早应产生于陕西,C项正确。 7.(2010·全国卷)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解析:选C 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河南省(豫)辖区相当于《禹贡》中的豫州;河北省(冀)辖区相当于《禹贡》中的冀州;湖南省(湘)因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湘”;湖北省(鄂)的简称是因为宜昌为隋以后鄂州的治所;山东省(鲁)辖区为西周时鲁国封地,故简称“鲁”;山西省(晋)辖区为西周时晋国封地,故简称“晋”;广东省(粤)辖区汉初为南粤之地,故简称“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因自宋至清,广西的行政中心在桂州(或桂林府),故简称“桂”。 新课标全国卷的命题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但试题杜绝了机械地考查“死”的知识点和低水平的“点对点”的试题,对知识的考查更多地体现出综合性、灵活性的特点。试题注重通过知识的整合和迁移考查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如上述第6题,实际是迁移考查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7题迁移考查了分封制的影响。 (四)学术成果创新考 8.(2013·全国卷Ⅰ)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秦国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意在考查考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分封制难以维系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被破坏,故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C项符合题意;D项过于绝对,故排除。 目前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历史试题的学术性趋向明显,本讲内容距今年代久远,历史研究、史料挖掘和考古新发现的成果会不断地充实、印证甚至要修改历史。新的史学研究新成果不断引入高考,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考查学生对待史实的态度与方法,如上述第8题就以考古发现战国时期的秦国墓葬等级与其他不同为切入点考查当时的政治制度。 [仿真达标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滨州调研)《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这反映商朝末期( ) A.宗法制已达到完备程度 B.地位尊卑影响王位继承 C.王位继承遵循长幼有序 D.家国同构体制正式确立 解析:选B 宗法制已达到完备程度是在西周,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启的地位低下,辛的地位比启高,辛继承了帝位,故B项正确;启比辛年长,不得嗣,故C项错误;家国同构体制正式确立应该在西周,故D项错误。 2.(2018·辽宁重点高中联考)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先秦政治的历史论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言论 出处 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左丘明《左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孔子整理《诗经》 三代以上,莫不分土而治也 欧阳修《新五代史》 A.夏商周处于分裂状态 B.古代文献可靠性不足 C.西周时实行了分封制 D.中国建立了小农经济 解析:选C 夏商周三代都有统一的政权,不是处于分裂状态,故A项错误;古代文献是当时人的文字记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故B项错误;三则材料体现的都是西周天子实行分封土地给诸侯,拱卫王室的分封制,故C项正确;小农经济是指在土地私有制下,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经营形态,与材料中土地国有不符,故D项错误。 3.(2018·嘉兴测试)有学者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根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该学者评价的制度是( ) A.世官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 D.中央集权制 解析:选B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走向衰亡,故A项错误;嫡长子继承制解决了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有效避免了家族内耗,影响深远,故B项正确;分封制在秦朝时被郡县制所取代,故C项错误;西周时尚未形成统治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 4.(2018·沧州质检)《礼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这表明礼乐制度( ) A.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 B.利于分封制的确立和完善 C.使封建等级观念趋向弱化 D.导致官僚政治制度的形成 解析:选A 根据材料“相亲”“相敬”“无怨”“不争”可知,礼乐制度具有调息争怨,相亲相敬的作用,故A项正确;礼乐制度是宗法分封的工具,故B项错误;礼乐制度使宗法分封所确立的等级秩序得以生活化,故C项错误;官僚政治形成于秦朝,而不是西周,故D项错误。 5.(2018·石家庄二中模拟)史载楚国从武王熊通(前740~前690年在位)时开始对外进行征伐兼并,先后吞并了一些周边的小国,灭国所得之地,直属于楚王成为县。由此可见,当时( ) A.楚国率先发动兼并战争 B.各诸侯国之间攻伐不断 C.北方诸国政局相对稳定 D.地方行政体制发生裂变 解析:选D 材料反映了楚国在春秋时期即已开始对外征伐兼并,但未体现楚国率先发动兼并战争,故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楚国吞并周边小国,但未体现各诸侯国之间的征伐,故B项错误;由材料时间(前740~前690年)可知此时为春秋时期,而春秋时期北方诸国发生争霸战争,故C项错误;楚国吞并一些周边小国后将灭国所得之地建为楚国的县,可见地方行政体制逐渐由分封制变为县制,故D项正确。 6.齐国孟尝君使用的冯谖,赵国平原君启用的毛遂,鲁庄公委以重用的曹刿,楚庄王委以重任的孙叔敖等等,都出身低微,或为农民或为舍人或为牧人。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 A.推行军功爵制 B.纷纷开展变法运动 C.等级观念消亡 D.贵族政治出现松动 解析:选D 材料中所提及这些人,都出身低微而非立有显赫的军功,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这些国家相关变法运动的提及,故B项错误;在古代中国,等级观念从来就没有消亡,故C项错误;在春秋战国时期,众多身份低微的人被各国国君委以重任,说明传统的封闭式的贵族政治被不同程度的突破,故D项正确。 7.《国语·鲁语上》载:“昔烈山氏(烈山:其意为放火烧荒)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柱:意为‘尖头木棒’),能殖百谷百蔬。”材料可以佐证( ) A.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B.铁器的冶炼情况 C.轩辕氏对农业的贡献 D.神农氏创造耒耜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烈山”、“柱”等可知,烈山氏时期的农业生产处于刀耕火种、耒耜骨石的阶段,这很明显是对原始社会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描述,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铁器的相关提及,故B项错误;烈山氏是神农氏而非轩辕氏的别称,故C项错误;“其子曰柱”并不能直接佐证是神农氏创造了耒耜,只能说在这之前耒耜已然出现,故D项错误。 8.(2018·河南中原名校联考)我国古代历法起源很早,原始社会末期可能已出现原始历法。夏朝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物候历《夏小正》。这表明( ) A.原始历法诱导了原始农业的产生 B.古代重视利用物候知识发展农业 C.原始历法适应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D.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形成农时观念 解析:选D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的原始历法不可能诱导作为经济基础的原始农业,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物候知识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故B项错误;当时的农业经济不是小农经济,故C项错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并迅速发展,有关农时观念和知识的历法也随之应运而生,故D项正确。 9.下面是国家博物馆对春秋时期的《考工记》中关于合金成分叙述的制图。这一制图能够说明春秋时期( ) A.青铜铸造技术高超 B.铁器产品多样化 C.手工业生产规模化 D.冶炼业分工细致 解析:选A 材料中不同的青铜器具采用不同的合金制剂说明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器具为青铜器而非铁器,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根据青铜器具的形状和制剂的情况得出生产规模,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青铜器生产分工状况,故D项错误。 10.(2018·洛阳期中)春秋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以土地为标准;而战国官吏的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官员报酬的变动( ) A.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 B.反映了官吏待遇下降 C.标志着分封制趋于瓦解 D.推动农业的迅速发展 解析: 选A 官吏的俸禄由土地变为粮食,这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产物,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说明官员的待遇的下降,故B项错误;分封制瓦解是源于井田制的瓦解,官员俸禄变化是分封制瓦解带来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仅是官员俸禄形式的变化,并未涉及农业的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 11.(2018·海南八校联考)战国时期,郑国商人弦高贩卖畜牧产品,经常路过滑国到成周经商,需奔波数百里路。这说明当时( ) A.较远距离的贩运活动已出现 B.郑国鼓励民众从事商业 C.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官府加强了对商业的控制 解析:选A 由材料中“路过滑国到成周经商,需奔波数百里路”可知当时已出现较远距离的贩运活动,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郑国鼓励商业,“郑国商人弦高贩卖”是个体行为,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商人的社会地位是否得到提高,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官府对商业是放松控制而非加强,故D项错误。 12.(2018·柳州摸底)据《盐铁论》记载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商业都会,如“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齐之临淄……三川之二周。富冠四海,皆为天下名都”。其中就是没有一处是秦国的城镇,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秦国( ) A.社会经济极度的落后 B.长期抑制工商业发展 C.受到了其他国家孤立 D.尚未完成社会的转型 解析:选B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故A项错误;商鞅变法中有“重农抑商”的规定,秦国长期抑制工商业发展,故B项正确;战国时的秦国和其他诸侯国有正常的交往,故C项错误;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完成了社会转型,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左传·昭公》记载:“周有乱政,而作九刑。”关于“九刑”的具体规定,《左传·文公》曾经提到“毁则为贼,掩贼为藏,窃贿为盗,盗器为奸”,触犯这些规定的要受到惩处;《尚书·吕刑》记载西周时期的刑罚有墨、劓、刖、宫、大辟五种,称为“五刑”,其具体条文规定达300多条。“刑罚世轻世重”则表明刑罚的执行时轻时重,因人因时而异,贵族中的亲故勋戚可以减免,交纳一定数量的罚金,也可以赦免。 ——摘编自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关于西周的历史,罗香林认为:“他(周武王)把过去已被人灭掉的部落或诸侯之国重新建立起来。这在当时,曾得到大众的拥护,是其获得的第一步成功。第二步是完成了对亡殷的防范工作……第三步是以功臣开发边区,‘屏藩王室’而封建诸侯,这使亲亲贤贤的工作也随之成功了。”王玉哲认为:“周武王东征灭商后,曾经进行分封,在黄河流域各地区,广建侯卫…… 但这次分封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东方还没有平定下来,有些诸侯仍不能赴国……且埋下了政治的隐患。” ——摘编自罗香林《中国民族史》和王玉哲《中国上古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司法制度的特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15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两位研究者对西周历史的认识。(10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具体条文规定”“因人因时而异”“贵族……可以减免”等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和等级秩序的建立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由材料可知,两位学者都肯定分封制的重要地位,但罗香林强调分封在当时取得的成功,王玉哲强调分封的长远影响。 答案:(1)特色:法律条文具体,刑罚体系完备;司法因人因时而异,立足于保护贵族利益,维护等级秩序。成因:西周建立了完备的政治制度和等级森严的礼乐秩序,注重维护贵族的利益和统治。 (2)二人都认为分封制是西周基本的政治制度,但二人对周武王分封效果的认识不同。罗香林认为周武王分封取得了成功,巩固了西周的统治;王玉哲认为分封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留下了政治隐患。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不少学者指出“封建专制”这一词的荒谬。刘北成指出:“在马、恩那里,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这是两个不相兼容的概念,凡是典型的、纯粹的封建主义,必然是‘等级的所有制’,其统治权是分裂和分散的,那就不可能有专制主义。”何怀宏也指出,“封建专制”“从其本义来说,其实是自相矛盾的。”“‘封建’就意味着分封,意味着权力分散。因而,如果是‘封建’就不可能是中央集权,不可能是君主一人‘专制’”。 ——黄敏兰 《从四种“封建”概念的演变看三种 “封建社会”的形成》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评论材料中两位学者关于“封建专制”一词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概念清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 解析:首先结合材料明确两位学者的观点,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是两个不相兼容的概念。其次进行充分论证,从封建的含义,介绍发展历程,同时也可以从不同朝代进行说明,论证说明“封建专制”这一词是荒谬的。 答案:我同意“封建”与“专制”两个概念是不相兼容的观点。 第一,“封建”的本义是分封,即统治权的分散,“专制”的本意是权力高度集中,一人独断。 第二,周朝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周天子分封的诸侯王的职位是世袭的,在自己的领地内完全独立自主。贵族享有的种种世袭特权,周王不能随意取消。这也是数百年后周朝统治瓦解的重要原因。 第三,秦至清,皇帝一人大权独揽,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皇帝(或朝廷、中央)任命的职业官僚取代了以前的世袭官僚,中央牢牢控制各部门和地方。为维系专制统治,中央政府不断分散和削弱地方权力,使地方越来越缺乏自主性。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完全不同于周朝时周天子与地方诸侯王的关系。所以,“封建专制”这一词是荒谬的。查看更多